湾韵|大家(2023年2月6日)

tqb2023020608.jpg

故乡与老酒

□耿立

一个人和故乡的关系是复杂的。

 

我离开故乡已经十年,当时就是想去异地,寻找异样的人们和灵魂。

 

2013年3月,我来到了珠海,卜居白沙河畔,是人到中年奔着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来到这里。有人问岭南那里有什么好,我说这里有全国最好看的云。

 

有次在珠海城轨上,我碰到一人,在闲聊的时候,她说每年的夏天,她都要只身到珠海来看云。她的老家在内地一个偏远省份,我非常吃惊她的这种在人间异常的精神举动。

 

她说每年的夏天,她在老家总是惦记珠海的云,珠海的云是最好的云,她说。

 

她惦记着珠海的云,常常无法入睡,这是什么样的人?看不到云,就痛苦,还有这样精神要求异样的人?

 

我把这不知名的朋友引为心灵的同类,在这些年,珠海未失掉对自然和灵魂的守护,它还保有原始最美的生态,最美的云朵。当很多城市陷入雾霾的时候,你知道了这云朵的珍贵。

 

可是,很多人不再关注心灵,谁关注身边的一朵云,为一个黄昏夕照的美而鼓掌、驻足呢?

 

很多人,成了单面人。

 

暑假里,坐在故乡的书房,我翻看谢孔宾先生给我写的册页《二十四诗品》。

 

父母不在了,但还是觉得,故乡里沉淀的一种滋味,声音,甚至一种氛围,还是让人牵念,回望。过几年,就要回来,再沾染一下,只是一种沉浸,也是好的。就如童年在老家几个孩子蘸蜡烛,在那滚开的红颜料的油锅滚一滚,也是舒服。

 

在珠海,我常在饭店里找凉拌荆芥,夏天,毫无胃口,几口荆芥吃下,顿觉神清气爽,那也是一下接通了故乡的味蕾。

 

连续几天,故乡的友人问,回来么?我含糊回答,模棱两可。

 

回来,就喝点。

 

故乡所谓的喝点,就是指酒。而我在珠海,朋友相聚,喝点,就是指喝茶。

 

在故乡,朋友见面,不喝点,就少了一种仪式。人和人之间交往的深切厚密,那是要抵头喝醉几次,那友谊才升华到一定境界。

 

不论珠海还是菏泽,有几个朋友,大家几日不见,就会约在一块坐一下,有了一款好酒大家都会分享。

 

一天,张平约我,说几个外地的朋友到珠海打高尔夫球,要我带两瓶家乡的杨湖老酒,让他们见识一下北方的风味。

 

大家没见过杨湖,我说,这是放了十年的酒,是有岁月年份的,是朋友宪德特意为我封存的。大家看我拿出的古雅的陶瓷,在往分酒器倾注的时候,透黄晶莹的有点缠绵,不是液体,而是有着花香、麦香的岁月。那时朋友的眼睛亮了,鼻翼微动,接着是深呼吸,想捕捉那种特异的香味。

 

我给他们说着家乡的神奇,武松打虎的景阳冈与我故乡只隔着黄河,只几十华里。我曾有几年在梁山脚下为生活奔波,到过飘着杏黄旗的梁山聚义厅大碗喝酒,一种与那片土地最契合的气质。

 

我给珠海的朋友说,《水浒传》里,每一章里都有酒,我会哼唱电视剧《水浒传》开场的那个曲调,其实,那就是作曲家从我们老家的“大焗缸”的乡间野调里摘出的。

 

老家的人,终生都在寻找对自己脾胃的酒。

 

找到了,就是自己的知己和依靠。

 

我给朋友描绘在黄河的岸边,杨湖酒的那三千亩地的红高粱,就是专一的一口老酒味道的最佳支撑。

 

一穗好的红高粱,才是老酒的骨。给水和生活以蒸腾,而曹州古代那些纵横的河流,并没消失,而是隐在地下几百米。古代的济水、菏水、濮水,他们还在地下几百米的地方醒着。

 

一年的春节,宪德到了珠海,在一家叫做“味之林”的酒馆,喝我珍藏在珠海最老的那款黑陶瓶杨湖。

 

真是天涯故人。知己的人,可心的酒。自己酿的酒,自己的心血。

 

友谊就如放了经年的老酒,不再辣嗓子,不再有火气和冲劲,多了一层岁月的厚和回味。外面的夜色,很厚,耳朵里,多的是粤语,我们听不懂,粤语却像一种屏障,隔开喧嚣。

 

我们沉浸在自己的方言和老酒里。我们划拳,用老家的方式喝老酒。

 

宪德说,有拍黄瓜和花生米最好。我说,最好是老家的生花生,带皮,上面再沾点土,即使瘪点,也够味。

不觉,我们喝了一瓶杨湖黑陶。

 

再喝一瓶?

 

喝。

 

两个人都不攀彼此,一人一口,喝了,倒上。仰脖,在喉头转一圈,让家乡的味道停留一下,从黄河到珠江。这时,一只猫跑到桌上,宪德给猫夹了一块鱼,这猫懂事似地,“喵”了一声。

 

我端着酒杯,想让这猫也尝一口老酒。就把酒杯凑到猫的嘴边。

 

她闻了一下,眼珠疑惑地瞪着我。

 

这一夜,在海边,在石景山脚下的“味之林”,除夕后的第二天,我和宪德沉醉在杨湖老酒里。门外,没有鞭炮,但可看见澳门的烟花闪烁,璀璨夜空,给人以还乡。

 

回来么?虽然珠海是可托付的,依赖的,就像一个女子,看到一个男子,他就那么一帅,她就那么一赖,两人牵手度过往后。

 

我在故乡的书房,正翻阅谢先生给我的书法册页,宪德的电话到了。回来么?

 

我说,在菏泽呢。

 

到杨湖,来看老酒吧,我邀几个人。

 

故乡的小城,不像珠海,不出城,就有苍翠的山,城市就偎在山的脚踝下,藏在山的褶皱里。好像给人们提供精神的依靠。

 

故乡,也提供精神的依靠,一口老酒,一片广袤的黄壤平原,多年的兄弟,满口的方言,亲昵的举止。

 

珠海的海在眼底,在足底,人们天天与海傍在一起,早已习惯了风浪和风波,而故乡的人,则是把酒当作人生海海,在酒里,也看惯了风浪和风波。珠海人把大海当作荡涤灵魂的水,也像披着一件蓝衣裳,眼睛里就揣着波涛。珠海人是奢侈的,以大海做广场。

 

而故乡的人,也是奢侈的,拥有黄河的最后一个弯,在这个弯里,喝了酒,也就跑到那片水流过的地方,撒下身体里发涨的水。这也是百川灌河,我想到我的童年,大家骑着自行车去看黄河。

 

我忽然想到故乡人喝酒的豪气。这是与童年相通的,这方水土,有这豪情。

 

我离开了故乡,开始如一片云寄宿岭南。这里给我海水一样玲珑广博的心脏,也给我青山一样妩媚的骨骼与肺腑。别的城市,我都不爱,我只爱我的白沙河、吉大水库,这里的静谧,这里的蛙声和萤火,对于珠海,这个地方很小,就如珠海之于中国,这个地方很小,像针尖上的月光,但它一样是月光。

 

故乡之于山东也很小,这款酒,之于世间,也很小,就如我见过很多酒,别的很难入心入口,我只爱杨湖的味道,一口老酒。这口味,不是狭窄,而是一种专注,这酒,是喉头的月光,但它一样是月光。

石耿立 笔名耿立,散文家,儿童诗人,创意写作教授。

08tqb0206008_004_01_b.jpg

青春之城 席湖 摄

“魏说”与魏十八

□张鸿

我们一众作家到了安溪,品了几天的茶。随筱聆去拜访一位铁观音世家魏荫家族的掌门人魏月德。

 

当然,见到他之前,我们要去游览他家的茶园,欣赏一株充满传奇色彩的茶叶母树。茶园与别家的也无差别,除了大。但茶树是不一样的,小小一棵,甚不起眼,可有三百多岁,枝干却只有拇指那么粗细,它的传说充满了神奇,因为魏荫,它成就了“铁观音”的来处——“魏说”。

 

清雍正三年前后,安溪西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茶农叫魏荫,勤于种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发现了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石坑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茶树。仔细观看,只见叶形椭圆,叶肉肥厚,魏荫十分高兴,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而得,故取名“铁观音”。

 

与其他的传说相比,我还是愿意相信这一个说法。

 

茶园深处有人家,人家自在逍遥中。魏荫的九世孙魏月德,一个笑中透露出精明的中等身材男人,话不多但很到位,肯定是见人无数。“来了这么多作家,那我亲自泡茶,先喝普通的,再喝我的独家秘藏。”

 

酷暑,读着魏先生有关茶叶制作、茶文化专著,听他侃侃而谈“魏说”,喝着一小杯一小杯的热茶,大汗,透爽。所谓独家秘藏,就是不轻易拿出来的、十八道工艺手工制作的魏家铁观音。

 

一圈人,看着这一小包团卷在一起的茶叶,置入盖碗,冲泡出清澈的茶色,浸入肺腑,神清气爽,聊着徐贵祥是否能再写就一部《历史的天空》的安溪篇,魏微为她的本家写出一篇《魏月德与他的铁观音》,魏月德听着,笑着,安静着。

 

站在魏家宽敞的大场坪上,放眼望去,都是坡地茶园,空气中飘落着隐隐植物的清香。傍晚,天空似要下雨,天空出现特别的靛蓝,何立伟兄用他时刻不离手的单反相机,为我们拍下了天人合一之佳照。当晚的每一位作家,心中都会有自己的“铁观音”,有着精细的制作工艺,有着迅速的茶香溢出,也或者有着深厚的蕴藏。

张鸿 女,一级作家、出版策划人、资深文学编辑。已出版作品集《指尖上的复调》《香巴拉的背影》《没错 ,我是一个女巫》《每幅面孔都是一部经书》,人物传记《高剑父》,文学评论集《编辑手记》,编著《大地上的标记——中国实力散文五十家》等,策划主编“现代性五面孔”作家精品选系列丛书。现任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副社长兼副主编,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流水席的主人

□任芙康

今日立春。凌晨四时许,田雁宁辞世。早起见他儿子来讯息,我只回了几个字:“田男,任叔叔为你爸伤心。”悲尽哀绝,一片空白,无法多言。

 

雁宁,于达州市开江长大,年少习文,文学影响广及海内外。小说、散文、影视问世近百部,获奖数十种(包括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雪米莉系列”风行一时。

 

雁宁豪爽,常聚众吃饭,有口皆碑。从1982年结识,今已四十一载。前三十余年,几乎岁岁碰头,屡屡去他达州的单元住宅、成都的别墅、京城赁居的大平层,混迹人来客往的流水席。最开初,他夫人冉丽光(五妹)做饭,家常味,好吃到令人馋死;很快雇了厨师,餐馆味,好吃到令人死缠。

 

有回我在京充当一奖项评委,雁宁让我去吃饭,我带了陈志红、何英同往。桌上诸位,除了雁宁,一个不识。不断有吃货进门,端碗就抢菜,吃饱便走人。这阵仗,叫陈、何花容失色。那日主菜回锅肉,正宗至极,上桌即“光盘”。乐呵呵的雁宁,命手脚麻利的厨子,返灶三趟……

 

雁宁“走”了,且属诀别。伤痛之余,最先前来的记忆,竟顽强地与佳肴相连;恰是这尘世的享受,使得他给朋友的遗留,显得不同凡响。并非稀奇,只因美味在人生旅途中,实为不可或缺的永恒温暖。

任芙康 四川渠县贵福人,原任《文学自由谈》《艺术家》主编,天津市写作学会会长,现任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优秀编审工作奖”,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曾任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评委,第七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城邦之谜

(组诗)

□杜绿绿

祝辞

向你献上某些时刻

它时常不能被辨认。

 

我试图找出

这些——

难言的清晨,抚过仙人掌的午后,

这一天,另一天

驱赶过多的水

水面上的语言也要打捞、筛选。

 

向你献上被责任凝视的过程

你可以拒绝打开。即使词语的牙齿

在我手心反复咬噬,

从水里筛出的金色音节

必将属于你。

 

它们不一定组成悦耳之音

它们想让你听到的很微小、贫穷

就像你经过雪

却没有听到雪声。

 

一切的白

静静落在你身上。

你察觉

丰厚的心事变得干净。

 

向你献上新的冬天

十一月的某次

黎明。

 

船歌

长江上的货船一早开始忙碌。

从高处望过去,船

一动不动,而江水迟疑

挪着柔韧的身躯。

 

未被照亮前

这种不确定十分明显。

 

船和江上、江下的各种事物

对峙着,就像无名山峰在天地间

暗暗使力。

水底升起的寒意趋近船舷

老工人戴好绒帽

缩回内舱。完全暴露的

船体冻得坚硬、脆弱。

 

它想起许多个黑暗的早晨

也是这样度过,不受控地晃了晃

是做决定的时候了?

但接着,

它很快又想起更多

无动于衷的早晨。

 

城邦之谜

人们等待一位木匠

谷仓和工具已经收拾整齐。

入夏后,南方暴雨频频

山里白雾徐缓而来

飘摇如苏醒的幼龙娉婷

游向山外。

它竟渴慕离去?

 

服务此地是多少巧匠的荣耀,

本地人自组小小城邦,

规则受人尊敬,每个居民都有了

必要的作用

一门独特的手艺正在形成,

尚缺木工配合。

 

木匠被此吸引,

不惜贱卖店铺申请入山。

余生投入到无尽的田野,他想:

我该怎样去塑造这一切。

 

他坐在一辆普通大巴上,

身边拥挤着游客和农民。

他们忽然集体失神,

窗外有条白龙

慌张地向远处飞去。

 

木匠没有注意到这些,

关于新手艺的想象

侵占了他的眼睛、大脑,

他仿佛已站在久仰的圣地

谷仓门开着,

迎接这位新主人。

 

与以往每次一样,

井井有条。

 

预言

留在城里的人,去山边

建起一座瞭望台。

 

这是个好季节,

云层与植物迅猛生长,

土地湿润,暴雨下得贪心。

奄奄一息的,

都醒来了。

 

变色龙忘记修饰身体,

野猪跑入人群中,

囚徒的铁链松开,

不可思议之事,时时涌现。

 

从高处看过来,

云海下,万物逐渐消亡。

挨饿的人们

倒进建设瞭望台的石头堆。

 

信号无法传递,

现代才智不堪一击。

剩余体能使用在

打磨石料上,

——精致立方体,

切割成恰到好处的大小。

 

任何时候,手艺活

仍然需要敬佩,

以及讲究。

何况除了重复,再重复

等死的人,

还能有什么

别出心裁的创意?

 

空白处写下遗言,

码在不断加高的瞭望台上。

天也要低下来,

迎接这可疑的一天。

杜绿绿 诗人,兼事批评。主要诗集有《城邦之谜》《近似》《冒险岛》《她没遇见棕色的马》《我们来谈谈合适的火苗》。曾获“珠江国际诗歌节青年诗人奖”“十月诗歌奖”“现代汉语双年十佳”“中国诗歌网年度十佳诗人”等奖项。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大家(2023年2月6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2-06 12:16

tqb2023020608.jpg

故乡与老酒

□耿立

一个人和故乡的关系是复杂的。

 

我离开故乡已经十年,当时就是想去异地,寻找异样的人们和灵魂。

 

2013年3月,我来到了珠海,卜居白沙河畔,是人到中年奔着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来到这里。有人问岭南那里有什么好,我说这里有全国最好看的云。

 

有次在珠海城轨上,我碰到一人,在闲聊的时候,她说每年的夏天,她都要只身到珠海来看云。她的老家在内地一个偏远省份,我非常吃惊她的这种在人间异常的精神举动。

 

她说每年的夏天,她在老家总是惦记珠海的云,珠海的云是最好的云,她说。

 

她惦记着珠海的云,常常无法入睡,这是什么样的人?看不到云,就痛苦,还有这样精神要求异样的人?

 

我把这不知名的朋友引为心灵的同类,在这些年,珠海未失掉对自然和灵魂的守护,它还保有原始最美的生态,最美的云朵。当很多城市陷入雾霾的时候,你知道了这云朵的珍贵。

 

可是,很多人不再关注心灵,谁关注身边的一朵云,为一个黄昏夕照的美而鼓掌、驻足呢?

 

很多人,成了单面人。

 

暑假里,坐在故乡的书房,我翻看谢孔宾先生给我写的册页《二十四诗品》。

 

父母不在了,但还是觉得,故乡里沉淀的一种滋味,声音,甚至一种氛围,还是让人牵念,回望。过几年,就要回来,再沾染一下,只是一种沉浸,也是好的。就如童年在老家几个孩子蘸蜡烛,在那滚开的红颜料的油锅滚一滚,也是舒服。

 

在珠海,我常在饭店里找凉拌荆芥,夏天,毫无胃口,几口荆芥吃下,顿觉神清气爽,那也是一下接通了故乡的味蕾。

 

连续几天,故乡的友人问,回来么?我含糊回答,模棱两可。

 

回来,就喝点。

 

故乡所谓的喝点,就是指酒。而我在珠海,朋友相聚,喝点,就是指喝茶。

 

在故乡,朋友见面,不喝点,就少了一种仪式。人和人之间交往的深切厚密,那是要抵头喝醉几次,那友谊才升华到一定境界。

 

不论珠海还是菏泽,有几个朋友,大家几日不见,就会约在一块坐一下,有了一款好酒大家都会分享。

 

一天,张平约我,说几个外地的朋友到珠海打高尔夫球,要我带两瓶家乡的杨湖老酒,让他们见识一下北方的风味。

 

大家没见过杨湖,我说,这是放了十年的酒,是有岁月年份的,是朋友宪德特意为我封存的。大家看我拿出的古雅的陶瓷,在往分酒器倾注的时候,透黄晶莹的有点缠绵,不是液体,而是有着花香、麦香的岁月。那时朋友的眼睛亮了,鼻翼微动,接着是深呼吸,想捕捉那种特异的香味。

 

我给他们说着家乡的神奇,武松打虎的景阳冈与我故乡只隔着黄河,只几十华里。我曾有几年在梁山脚下为生活奔波,到过飘着杏黄旗的梁山聚义厅大碗喝酒,一种与那片土地最契合的气质。

 

我给珠海的朋友说,《水浒传》里,每一章里都有酒,我会哼唱电视剧《水浒传》开场的那个曲调,其实,那就是作曲家从我们老家的“大焗缸”的乡间野调里摘出的。

 

老家的人,终生都在寻找对自己脾胃的酒。

 

找到了,就是自己的知己和依靠。

 

我给朋友描绘在黄河的岸边,杨湖酒的那三千亩地的红高粱,就是专一的一口老酒味道的最佳支撑。

 

一穗好的红高粱,才是老酒的骨。给水和生活以蒸腾,而曹州古代那些纵横的河流,并没消失,而是隐在地下几百米。古代的济水、菏水、濮水,他们还在地下几百米的地方醒着。

 

一年的春节,宪德到了珠海,在一家叫做“味之林”的酒馆,喝我珍藏在珠海最老的那款黑陶瓶杨湖。

 

真是天涯故人。知己的人,可心的酒。自己酿的酒,自己的心血。

 

友谊就如放了经年的老酒,不再辣嗓子,不再有火气和冲劲,多了一层岁月的厚和回味。外面的夜色,很厚,耳朵里,多的是粤语,我们听不懂,粤语却像一种屏障,隔开喧嚣。

 

我们沉浸在自己的方言和老酒里。我们划拳,用老家的方式喝老酒。

 

宪德说,有拍黄瓜和花生米最好。我说,最好是老家的生花生,带皮,上面再沾点土,即使瘪点,也够味。

不觉,我们喝了一瓶杨湖黑陶。

 

再喝一瓶?

 

喝。

 

两个人都不攀彼此,一人一口,喝了,倒上。仰脖,在喉头转一圈,让家乡的味道停留一下,从黄河到珠江。这时,一只猫跑到桌上,宪德给猫夹了一块鱼,这猫懂事似地,“喵”了一声。

 

我端着酒杯,想让这猫也尝一口老酒。就把酒杯凑到猫的嘴边。

 

她闻了一下,眼珠疑惑地瞪着我。

 

这一夜,在海边,在石景山脚下的“味之林”,除夕后的第二天,我和宪德沉醉在杨湖老酒里。门外,没有鞭炮,但可看见澳门的烟花闪烁,璀璨夜空,给人以还乡。

 

回来么?虽然珠海是可托付的,依赖的,就像一个女子,看到一个男子,他就那么一帅,她就那么一赖,两人牵手度过往后。

 

我在故乡的书房,正翻阅谢先生给我的书法册页,宪德的电话到了。回来么?

 

我说,在菏泽呢。

 

到杨湖,来看老酒吧,我邀几个人。

 

故乡的小城,不像珠海,不出城,就有苍翠的山,城市就偎在山的脚踝下,藏在山的褶皱里。好像给人们提供精神的依靠。

 

故乡,也提供精神的依靠,一口老酒,一片广袤的黄壤平原,多年的兄弟,满口的方言,亲昵的举止。

 

珠海的海在眼底,在足底,人们天天与海傍在一起,早已习惯了风浪和风波,而故乡的人,则是把酒当作人生海海,在酒里,也看惯了风浪和风波。珠海人把大海当作荡涤灵魂的水,也像披着一件蓝衣裳,眼睛里就揣着波涛。珠海人是奢侈的,以大海做广场。

 

而故乡的人,也是奢侈的,拥有黄河的最后一个弯,在这个弯里,喝了酒,也就跑到那片水流过的地方,撒下身体里发涨的水。这也是百川灌河,我想到我的童年,大家骑着自行车去看黄河。

 

我忽然想到故乡人喝酒的豪气。这是与童年相通的,这方水土,有这豪情。

 

我离开了故乡,开始如一片云寄宿岭南。这里给我海水一样玲珑广博的心脏,也给我青山一样妩媚的骨骼与肺腑。别的城市,我都不爱,我只爱我的白沙河、吉大水库,这里的静谧,这里的蛙声和萤火,对于珠海,这个地方很小,就如珠海之于中国,这个地方很小,像针尖上的月光,但它一样是月光。

 

故乡之于山东也很小,这款酒,之于世间,也很小,就如我见过很多酒,别的很难入心入口,我只爱杨湖的味道,一口老酒。这口味,不是狭窄,而是一种专注,这酒,是喉头的月光,但它一样是月光。

石耿立 笔名耿立,散文家,儿童诗人,创意写作教授。

08tqb0206008_004_01_b.jpg

青春之城 席湖 摄

“魏说”与魏十八

□张鸿

我们一众作家到了安溪,品了几天的茶。随筱聆去拜访一位铁观音世家魏荫家族的掌门人魏月德。

 

当然,见到他之前,我们要去游览他家的茶园,欣赏一株充满传奇色彩的茶叶母树。茶园与别家的也无差别,除了大。但茶树是不一样的,小小一棵,甚不起眼,可有三百多岁,枝干却只有拇指那么粗细,它的传说充满了神奇,因为魏荫,它成就了“铁观音”的来处——“魏说”。

 

清雍正三年前后,安溪西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茶农叫魏荫,勤于种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发现了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石坑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茶树。仔细观看,只见叶形椭圆,叶肉肥厚,魏荫十分高兴,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而得,故取名“铁观音”。

 

与其他的传说相比,我还是愿意相信这一个说法。

 

茶园深处有人家,人家自在逍遥中。魏荫的九世孙魏月德,一个笑中透露出精明的中等身材男人,话不多但很到位,肯定是见人无数。“来了这么多作家,那我亲自泡茶,先喝普通的,再喝我的独家秘藏。”

 

酷暑,读着魏先生有关茶叶制作、茶文化专著,听他侃侃而谈“魏说”,喝着一小杯一小杯的热茶,大汗,透爽。所谓独家秘藏,就是不轻易拿出来的、十八道工艺手工制作的魏家铁观音。

 

一圈人,看着这一小包团卷在一起的茶叶,置入盖碗,冲泡出清澈的茶色,浸入肺腑,神清气爽,聊着徐贵祥是否能再写就一部《历史的天空》的安溪篇,魏微为她的本家写出一篇《魏月德与他的铁观音》,魏月德听着,笑着,安静着。

 

站在魏家宽敞的大场坪上,放眼望去,都是坡地茶园,空气中飘落着隐隐植物的清香。傍晚,天空似要下雨,天空出现特别的靛蓝,何立伟兄用他时刻不离手的单反相机,为我们拍下了天人合一之佳照。当晚的每一位作家,心中都会有自己的“铁观音”,有着精细的制作工艺,有着迅速的茶香溢出,也或者有着深厚的蕴藏。

张鸿 女,一级作家、出版策划人、资深文学编辑。已出版作品集《指尖上的复调》《香巴拉的背影》《没错 ,我是一个女巫》《每幅面孔都是一部经书》,人物传记《高剑父》,文学评论集《编辑手记》,编著《大地上的标记——中国实力散文五十家》等,策划主编“现代性五面孔”作家精品选系列丛书。现任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副社长兼副主编,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流水席的主人

□任芙康

今日立春。凌晨四时许,田雁宁辞世。早起见他儿子来讯息,我只回了几个字:“田男,任叔叔为你爸伤心。”悲尽哀绝,一片空白,无法多言。

 

雁宁,于达州市开江长大,年少习文,文学影响广及海内外。小说、散文、影视问世近百部,获奖数十种(包括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雪米莉系列”风行一时。

 

雁宁豪爽,常聚众吃饭,有口皆碑。从1982年结识,今已四十一载。前三十余年,几乎岁岁碰头,屡屡去他达州的单元住宅、成都的别墅、京城赁居的大平层,混迹人来客往的流水席。最开初,他夫人冉丽光(五妹)做饭,家常味,好吃到令人馋死;很快雇了厨师,餐馆味,好吃到令人死缠。

 

有回我在京充当一奖项评委,雁宁让我去吃饭,我带了陈志红、何英同往。桌上诸位,除了雁宁,一个不识。不断有吃货进门,端碗就抢菜,吃饱便走人。这阵仗,叫陈、何花容失色。那日主菜回锅肉,正宗至极,上桌即“光盘”。乐呵呵的雁宁,命手脚麻利的厨子,返灶三趟……

 

雁宁“走”了,且属诀别。伤痛之余,最先前来的记忆,竟顽强地与佳肴相连;恰是这尘世的享受,使得他给朋友的遗留,显得不同凡响。并非稀奇,只因美味在人生旅途中,实为不可或缺的永恒温暖。

任芙康 四川渠县贵福人,原任《文学自由谈》《艺术家》主编,天津市写作学会会长,现任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优秀编审工作奖”,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曾任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评委,第七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城邦之谜

(组诗)

□杜绿绿

祝辞

向你献上某些时刻

它时常不能被辨认。

 

我试图找出

这些——

难言的清晨,抚过仙人掌的午后,

这一天,另一天

驱赶过多的水

水面上的语言也要打捞、筛选。

 

向你献上被责任凝视的过程

你可以拒绝打开。即使词语的牙齿

在我手心反复咬噬,

从水里筛出的金色音节

必将属于你。

 

它们不一定组成悦耳之音

它们想让你听到的很微小、贫穷

就像你经过雪

却没有听到雪声。

 

一切的白

静静落在你身上。

你察觉

丰厚的心事变得干净。

 

向你献上新的冬天

十一月的某次

黎明。

 

船歌

长江上的货船一早开始忙碌。

从高处望过去,船

一动不动,而江水迟疑

挪着柔韧的身躯。

 

未被照亮前

这种不确定十分明显。

 

船和江上、江下的各种事物

对峙着,就像无名山峰在天地间

暗暗使力。

水底升起的寒意趋近船舷

老工人戴好绒帽

缩回内舱。完全暴露的

船体冻得坚硬、脆弱。

 

它想起许多个黑暗的早晨

也是这样度过,不受控地晃了晃

是做决定的时候了?

但接着,

它很快又想起更多

无动于衷的早晨。

 

城邦之谜

人们等待一位木匠

谷仓和工具已经收拾整齐。

入夏后,南方暴雨频频

山里白雾徐缓而来

飘摇如苏醒的幼龙娉婷

游向山外。

它竟渴慕离去?

 

服务此地是多少巧匠的荣耀,

本地人自组小小城邦,

规则受人尊敬,每个居民都有了

必要的作用

一门独特的手艺正在形成,

尚缺木工配合。

 

木匠被此吸引,

不惜贱卖店铺申请入山。

余生投入到无尽的田野,他想:

我该怎样去塑造这一切。

 

他坐在一辆普通大巴上,

身边拥挤着游客和农民。

他们忽然集体失神,

窗外有条白龙

慌张地向远处飞去。

 

木匠没有注意到这些,

关于新手艺的想象

侵占了他的眼睛、大脑,

他仿佛已站在久仰的圣地

谷仓门开着,

迎接这位新主人。

 

与以往每次一样,

井井有条。

 

预言

留在城里的人,去山边

建起一座瞭望台。

 

这是个好季节,

云层与植物迅猛生长,

土地湿润,暴雨下得贪心。

奄奄一息的,

都醒来了。

 

变色龙忘记修饰身体,

野猪跑入人群中,

囚徒的铁链松开,

不可思议之事,时时涌现。

 

从高处看过来,

云海下,万物逐渐消亡。

挨饿的人们

倒进建设瞭望台的石头堆。

 

信号无法传递,

现代才智不堪一击。

剩余体能使用在

打磨石料上,

——精致立方体,

切割成恰到好处的大小。

 

任何时候,手艺活

仍然需要敬佩,

以及讲究。

何况除了重复,再重复

等死的人,

还能有什么

别出心裁的创意?

 

空白处写下遗言,

码在不断加高的瞭望台上。

天也要低下来,

迎接这可疑的一天。

杜绿绿 诗人,兼事批评。主要诗集有《城邦之谜》《近似》《冒险岛》《她没遇见棕色的马》《我们来谈谈合适的火苗》。曾获“珠江国际诗歌节青年诗人奖”“十月诗歌奖”“现代汉语双年十佳”“中国诗歌网年度十佳诗人”等奖项。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