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志球
“菜王”是我表哥,我二姑的儿子。20多年前,当他决定在珠海农贸市场卖菜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他能坚持到今天。
1994年秋天,不满20岁的表哥只身从湖南老家来到珠海,投奔他的大舅——我爸。谁知刚来几天,我二姑父突发脑溢血去世了。正在老家读小学六年级的我,走了10多里路到乡邮政所打电话给他。
表哥口吃。他小时候顽皮,经常学一个口吃的邻居讲话,可能学得过于“专注”,最终自己也变成严重口吃。
1996年,这个只有小学文化,又严重口吃,对珠海也不怎么熟悉的年轻人,决定在安居园一楼农贸市场租下摊位,准备卖菜。
这件事能成吗?我们心里都蹦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但表哥干成了。他勤快、脑子活,还有用不完的力气。那时,他租住在上冲的棚子里,每天凌晨踩着一辆载重自行车(后面绑个高大的竹筐),早早地到上冲批发市场批发蔬菜,然后飞奔到菜市场,洗菜、摆菜、标价,等着顾客光临。因为口吃,他就只说短话。他嘴巴甜、胆子大,逢人便热情地打招呼。他还善于观察和琢磨,知道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哪些菜好卖,对应的品种就多批发一些。这样下来,他的菜很畅销,每天都能挣几十块钱。
农贸市场卖菜的,大多都是夫妻挡。表哥一个人守摊子很累,亲戚们到处张罗给他做媒。听说表哥每次相亲都特别激动,一激动就口吃得更厉害,有时说一句话要花费几分钟,把女孩子都吓跑了。但后来终于谈成了,带着表嫂一起卖菜,不久还生了个儿子。大家都很高兴。有一次,我问表嫂:“禄哥口吃,你不嫌弃吗?”表嫂笑着说:“没什么呀,再说相亲的时候也没发现他口吃。”也许这就是天定的缘分。
那时,我已经在老家读高中,寒暑假便来珠海与爸妈团聚。每逢过节或是我爸妈生日,在珠海打工的亲戚朋友便会来我家聚餐。饭菜都上桌了,表哥和另外几个卖菜的亲戚才火急火燎地赶到——因为傍晚正是卖菜高峰期。大家平时各忙各的,难得有时间聚一次,吃湖南菜、喝啤酒、聊家长里短,偶尔饭后会打扑克斗地主。
后来,安居园一楼市场改造,表哥表嫂便去翠微村卖菜,后来又搬去花园市场,一直干到现在。20多年来,先后有10多个亲戚陆陆续续在珠海卖菜,但要么半途退出,要么改行,只有表哥坚持了下来。我想,在农贸市场连续卖菜20多年的,恐怕全市也不多;而严重口吃却连续卖菜26年的,可能绝无仅有。于是,我们戏称表哥为珠海“菜王”。
“菜王”有什么绝招吗?
某个周末,我特地去花园市场看看。表哥的摊位有近100个品种的蔬菜,仅辣椒便有10多种,都码放得整整齐齐。所有蔬菜都新鲜、干净,水灵灵的,看上去精神得很——这是表嫂的功劳,她一直在旁边洗菜择菜,确保摆上台面的菜都是“颜值担当”。再看看表哥,他眼观六路,每逢有人经过,便热情地递上选菜的筐子:“来,老板,最靓的菜心,随便挑!”“靓女,这个菜刚上市,绝对好吃!”“阿叔,新到的土豆,给你最低价!”
表哥一边说,一边称菜,一边又引导顾客再搭配几样,很快算出价格,然后大方地抹去零头,大声地赠送几根小葱或者香菜之类。顾客扫码支付,表哥没有设置提示语音,也不看人家手机是否支付成功。他总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整整两个小时,表哥一直在不停地卖菜、不停地成交,表嫂则随时把刚洗好的菜补上摊位。
站在摊位前的表哥“理直气壮”,气场十足。只要你走过去,就会天然地觉得,买他的菜,心里特踏实。
后来聊天得知,“菜王”也曾遭遇过“事业”困难期。有段时间,“走鬼”泛滥,专挑菜市场外围路段摆地摊,因为不用租金,所以价格特别便宜,很多顾客半道流失。偏偏那时花园市场的蔬菜摊还设在二楼,顾客嫌麻烦,生意更惨淡,可摊位费还越涨越高。表哥只好自己也拿些菜下来摆地摊,还抽时间打零工、补亏空。后来,珠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鬼”消失,但大大小小的低价农产品连锁店开始遍地开花,很多农贸市场大幅萎缩,表哥表嫂也差点改行,好在他们老客户多,最后还是咬牙挺过来了。
其实,表哥小时候便显示出做生意的天赋。记得每年正月,表哥表姐来我家拜年,天寒地冻的,大家都躲在屋里玩游戏、嗑瓜子,表哥却挨家挨户去收购牙膏皮、胗皮、鸭毛鹅毛等。不少人看他是个小孩,大多免费送给他。等拜年结束,他拎着这些废品,回家路上顺便去收购站卖了小赚一笔。
在珠海,表哥用20多年的勤劳和专注卖菜攒钱,娶妻生子,还建起三层小洋楼,“菜王”很满足。正像无数追梦的外乡人来到特区,只要勤劳肯干,各行各业都有舞台助你各展所长,最终不负青春,有所收获。
半江瑟瑟半江红 盛利者 摄
□何芳
父亲有一辆“上了岁数”的红棉牌自行车,产自广州,28英寸,双横梁、大脚架。每次搬家,父亲都不忘把它带在身边,安置妥当,不时擦拭。岁月流转间,自行车身上的漆皮已经失去了本色,而红棉标记却依然铮亮。父亲经常亲昵地拍着它的座椅,像拍着一个老战友的肩膀,眼里泛着亮光,思绪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和自行车相伴同行的激情岁月。
这是一辆有故事的自行车。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在斗门县师范学校任教时,为了方便工作,凭着公社提供的自行车票,花了两个月工资买来这辆自行车。在以后20多年的时间里,自行车陪伴着父亲风里雨里,东到白蕉,西到大濠涌,北到莲溪,南到平沙农场,走遍了各乡村小学.田间地头,渡口岸边,桥上船里,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在一个个乡村学校,他们培训当地老师,输送科学的教育理念,聆听农村老师的诉求,是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成立于1970年的斗门县师范学校,建校初期,学校教室使用的是斗门公社林业中学的几间平房,全校6名老师,却担负着为全县以及平沙农场、红旗农场约100所小学的老师提供教育服务工作。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6名老师周详计划,明确分工,组成骑行的园丁小队,一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奔走在基层小学,用车轮丈量着送教之路,组织堂上听课,课后评讲辅导,发掘培养当地骨干老师,用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方式逐步提高全县小学老师的师资水平。
改革开放前的斗门农村,河汊纵横、阡陌交错,交通非常不便。父亲他们下乡,很多时候就住在当地学校的教室里,等孩子们放学后才能打开铺盖,把课室的桌子拼起来成为临时床铺,因此,出发之前,他们都要准备好一整套的洗漱用品和被铺,人走到哪里,铺盖行李就带到哪里,这就是他们移动的家。为了增加载重量,父亲对自行车进行了改装,加宽脚架,延长后座,并更换了车轮钢线。碰上雨季,他们还要准备一条结实的木棍子。雨天走泥泞的田间小道,自行车后轮很容易沾上泥巴,骑行起来非常吃力,配备一条木棍子,碰上车轮沾泥的情况,他们就可以用木棍把轮胎上的泥块拨拉下来,清理干净后再继续赶路。
小时候,我最喜欢听父亲讲他出差下乡的那些或有趣或惊险的故事。有一年夏天,父亲和几位同事到上横横山小学推广数学“三算”教法,碰上村里刮鱼塘,一网一网的鲜鱼被送到学校食堂,师傅们特意做了一顿丰盛的鱼宴,犒劳远道而来的老师,正当大家端着饭盒围在一起大快朵颐时,香味引来了成群结队的苍蝇,怎么赶也赶不走,父亲他们只好把饭盒端进宿舍,钻进各自的蚊帐里享用完这顿美味而难忘的鱼宴。一次台风天,父亲到莲溪出差,延误了两天才回到家,妈妈担心得整宿睡不好觉,后来才知道,由于天气变坏,摆渡停航,父亲滞留在渡口边,在一个茅屋里度过了无眠的台风之夜。
在父亲的记忆里,从学校到红旗农场这段路,路途最短,却是最难行走的。水乡红旗,河网密布,为了方便频繁往来的船只,不少桥梁都修建成三折的木拱桥,狭窄陡峭而且非常简陋,行人过桥都要提心吊胆,推着自行车上桥下桥更加吃力,特别下桥的时候,必须两人合作才能顺利通行,一人在前面掌握车把,另外一人负责在后面控制下行的速度。每次过桥,大家都小心翼翼,丝毫不敢疏忽,就算在冬天,过完桥后,老师们都累得满头大汗,在桥脚歇息好久才能重新启程。
困难和险阻并没有挡住这些教育工作者前行的脚步,他们甘当乡村教育的铺路石,如同一个个火炬,接力传送着知识与希望,照亮了基层老师和乡村孩子的逐梦之路。
时光流淌间,人们的交通工具早已从二轮时代迈向四轮时代,在半个世纪的光阴里,这些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师范老师,从青丝到白头,在车轮滚动中奉献出自己的无悔芳华,他们艰苦前行,乐观豁达,一步一个脚印,换来了斗门教育的蝶变。如今,每当我走过四通八达、平坦宽敞的乡间道路,看见一栋栋宽敞明亮、大气整齐的乡村校舍,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总是回忆起父亲他们当年送教下乡的难忘岁月,感叹时代的巨变,为有这样赤胆忠诚、初心如磐的前辈骄傲和自豪。
夕阳西下时分,自行车被镀上了一层金黄,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斑驳的阳光洒满车身,如同一个个时光赠予的勋章。自行车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就像一匹整装待发的骏马,一旦需要,将再一次陪伴着父亲,走向新的征程。
□王鑫萌
在泛滥的氤氲中,这一片轻薄的雾似乎成了晨昏的呼号,这般悠远,喑哑又坦荡地昭示着一个正在诞生的黎明。酝酿的熹微和正跳着舞的波纹和谐地共振,光影成了波动的音符,和着水声还有摇橹有节奏混响,这是一个遥远的早上,老渔夫的嗓子仿佛都是生了锈的,镶着过去的日子,那般洪亮却又好像隔着滔滔的浪,受阻于雾霭茫茫……
我是沧海的一颗珠,蚌是我的家,海水扑过来的地方,那是我的故乡。异域的联谊厚礼,往昔先皇的至圣珍奇,明妃贵妇的奁内佳品:历史赋予我无需磨炼的宝贵,时间让我的价值在翻涌的波涛中沉淀。你不妨唤我遗珠,在这个名为珠海的边陲沿海小镇,我生长于南海,镇守着这一方荒芜。
上世纪四五十代,这片荒芜忽然间活了起来,大功率的灯泡打发了天上的星星,海浪在摇曳的手电光下像镜子一样明晃晃。未破晓之时,人们便备好桅杆与渔网,向海洋进发,赶海捕鱼,养家糊口。我依稀听见沿海的小镇传来的声音,看见远处的灯火,早行的人们操着一口流利的粤语,叫醒黎明。有人为了买到最新鲜的大鱼早早赶来,有人为了捕到最好的大鱼早早离开,大家都在为生计奔波……整片海域,好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动,随着人群的喧嚣,沸腾,再沸腾,太阳,就在一次又一次按捺不住的涌涨中挂上了东方。
记忆里有一位慈祥的爷爷,透过海水的波纹,他的身影在碧波里回折,说起话来有着充满智慧的沧桑,也带着无限的热情。我听见他说:“珠海经济特区好。”同行的一群人大声地喝彩,又激动地鼓掌。我听他讲,这里将会如何成长。海水晃荡着,他的身影一点点在波光下延长。人们的干劲被激发,他们撸起袖子,修路、建大厦。我的家在不断地变化……
海滨城市的风与浪出奇地强劲,后来我随着海浪,像所有漂泊的人一样,离开了温暖的小蚌,带着这个边陲小镇的记忆随波逐流,竟出其不意地上了岸。一只粗糙的大手攥起了我,血管里涌动的暖流给我意料不到的侵袭,我就这样进了藏蓝色的口袋,这是一个工人,我和他一起进了工厂。机器的轰鸣和外乡的口音取代了渔夫的吼唱,也取代了海边涌过一阵风时沙沙的作响,电焊火光和温柔的熹微在我渐行渐远的意识进行着顽强的对抗,不再有“对愁眠”的“江枫渔火”。我看见白炽灯下有一双又一双勤劳的双手正在操作器械,流水线令我惊羡。黄色头发的外国人穿着白大褂,正和一群中国青年讨论一个绝妙的计划。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仿佛海潮拂过,就会催开浪花万朵。那个只有一条街道、一个粮站,连工厂和饭店都少有的小城,伴着机器的轰鸣,轰隆隆地长成了我眼里顶天立地的巨人。猪脚饭的香气飘在大街小巷,粤语和各式各样的语言聚拢在工人的口袋里。
“媳妇儿,正好赶上了下海潮,真是个好时候。等我赚钱了,把你们娘俩都接到珠海来。”他的声音雀跃着,我感受到了他轻微的颤动。“丫头,爸在海边捡了一颗珍珠,我走到哪都塞兜里,这是个好东西,到时候爸送你当礼物。”说着,他又把粗糙的大手伸进口袋,摸了摸新奇激动的我。
光阴转啊又转,工人的白发添了又添,这天他去新开的菜场买了新鲜的蔬菜,又备了好酒,脸上的笑藏在皱纹窝窝里,怎么也掩不住。他接了一个电话后,外套都没来得及穿就跑了出去。片刻之后,嬉闹和欢笑溢了进来,推开门的是一家三口,久违的一家人——一个穿着朴素的女人领着一个梳着双马尾的小女孩,还有喜上眉梢的工人。
工人的眼窝湿湿的,然后用湿润的手把我捧了出来:“丫头,这是爸送你的,海里的遗珠。”
小小的电灯照亮着这个满脸泪痕的家庭,万家灯火点亮了这个崭新的世界,也许此刻的大海,也在欢呼着,等待着属于它的一个破晓,轮船载着纷至沓来的远行客,邂逅每一个奋斗的生命个体。
后来,一架架飞机在金湾载着远行的游子和慕名而来的客人,珠江口一艘艘巨轮代替了渔人的小船,璀璨灯火照亮了珠海这座不夜城。这个渔乡小镇不再只有奔波与远航,它成为四方才子的扎根之地,成为中国有名的幸福与浪漫之都,我追随小主人的脚步,看到了昔日的海,潮起潮落,港珠澳大桥如一条巨龙踞于海上,我化作渔女手中高举的明珠,倾听日月贝里的歌舞升平,守护这片海。海永在,珠也依然。
站在盛世的脚下,每一个平凡的城市都是蚌,历经风雨大浪,潮起潮落,经过无尽的冲刷而获得新生的力量,而蚌里那颗珠,它们可以在工厂,在藏蓝色的工人衣袋里,可以在闹市,与奋斗者一起跋涉,朝着梦想的彼岸奋勇前进。
珠海,中国的沧海之珠。
□孙忠凯
情侣路车流如织
仅一栏之隔
与列队的渔船和谐共处
喧嚣与恬静
就像白云衬托蓝天
青山依偎大海
曾经的渔人和码头
在高楼大厦的簇拥下
已慢慢生成
这座都市最豪华的名片
从野狸岛北畔的滩头
到珠海大剧院
在绿道花坛的分割下
如同一页粘着一页的时光书
只要你努力寻找
总可以偶然拾起一些
被科技遗忘的碎片
溯岸而来的潮汐往事
被日月贝的霓虹所覆盖
迎面而过的港珠澳大桥
活生生地拉直了
时空的曲线
仿佛除了涛声
所有的故事和历史
变得更加遥远
在得月舫的牵引下
商业圈逐渐融入了生态圈
所有的必然
对于食古的文人
偶尔会有这样那样的伤感
廊桥上几个青年男女
一袭汉服
正在低吟浅唱
那深深地一揖
为珠海增添了一笔厚重的色彩
虽然是次假想的穿越
却加固了城市人文的支点
□龙志球
“菜王”是我表哥,我二姑的儿子。20多年前,当他决定在珠海农贸市场卖菜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他能坚持到今天。
1994年秋天,不满20岁的表哥只身从湖南老家来到珠海,投奔他的大舅——我爸。谁知刚来几天,我二姑父突发脑溢血去世了。正在老家读小学六年级的我,走了10多里路到乡邮政所打电话给他。
表哥口吃。他小时候顽皮,经常学一个口吃的邻居讲话,可能学得过于“专注”,最终自己也变成严重口吃。
1996年,这个只有小学文化,又严重口吃,对珠海也不怎么熟悉的年轻人,决定在安居园一楼农贸市场租下摊位,准备卖菜。
这件事能成吗?我们心里都蹦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但表哥干成了。他勤快、脑子活,还有用不完的力气。那时,他租住在上冲的棚子里,每天凌晨踩着一辆载重自行车(后面绑个高大的竹筐),早早地到上冲批发市场批发蔬菜,然后飞奔到菜市场,洗菜、摆菜、标价,等着顾客光临。因为口吃,他就只说短话。他嘴巴甜、胆子大,逢人便热情地打招呼。他还善于观察和琢磨,知道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哪些菜好卖,对应的品种就多批发一些。这样下来,他的菜很畅销,每天都能挣几十块钱。
农贸市场卖菜的,大多都是夫妻挡。表哥一个人守摊子很累,亲戚们到处张罗给他做媒。听说表哥每次相亲都特别激动,一激动就口吃得更厉害,有时说一句话要花费几分钟,把女孩子都吓跑了。但后来终于谈成了,带着表嫂一起卖菜,不久还生了个儿子。大家都很高兴。有一次,我问表嫂:“禄哥口吃,你不嫌弃吗?”表嫂笑着说:“没什么呀,再说相亲的时候也没发现他口吃。”也许这就是天定的缘分。
那时,我已经在老家读高中,寒暑假便来珠海与爸妈团聚。每逢过节或是我爸妈生日,在珠海打工的亲戚朋友便会来我家聚餐。饭菜都上桌了,表哥和另外几个卖菜的亲戚才火急火燎地赶到——因为傍晚正是卖菜高峰期。大家平时各忙各的,难得有时间聚一次,吃湖南菜、喝啤酒、聊家长里短,偶尔饭后会打扑克斗地主。
后来,安居园一楼市场改造,表哥表嫂便去翠微村卖菜,后来又搬去花园市场,一直干到现在。20多年来,先后有10多个亲戚陆陆续续在珠海卖菜,但要么半途退出,要么改行,只有表哥坚持了下来。我想,在农贸市场连续卖菜20多年的,恐怕全市也不多;而严重口吃却连续卖菜26年的,可能绝无仅有。于是,我们戏称表哥为珠海“菜王”。
“菜王”有什么绝招吗?
某个周末,我特地去花园市场看看。表哥的摊位有近100个品种的蔬菜,仅辣椒便有10多种,都码放得整整齐齐。所有蔬菜都新鲜、干净,水灵灵的,看上去精神得很——这是表嫂的功劳,她一直在旁边洗菜择菜,确保摆上台面的菜都是“颜值担当”。再看看表哥,他眼观六路,每逢有人经过,便热情地递上选菜的筐子:“来,老板,最靓的菜心,随便挑!”“靓女,这个菜刚上市,绝对好吃!”“阿叔,新到的土豆,给你最低价!”
表哥一边说,一边称菜,一边又引导顾客再搭配几样,很快算出价格,然后大方地抹去零头,大声地赠送几根小葱或者香菜之类。顾客扫码支付,表哥没有设置提示语音,也不看人家手机是否支付成功。他总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整整两个小时,表哥一直在不停地卖菜、不停地成交,表嫂则随时把刚洗好的菜补上摊位。
站在摊位前的表哥“理直气壮”,气场十足。只要你走过去,就会天然地觉得,买他的菜,心里特踏实。
后来聊天得知,“菜王”也曾遭遇过“事业”困难期。有段时间,“走鬼”泛滥,专挑菜市场外围路段摆地摊,因为不用租金,所以价格特别便宜,很多顾客半道流失。偏偏那时花园市场的蔬菜摊还设在二楼,顾客嫌麻烦,生意更惨淡,可摊位费还越涨越高。表哥只好自己也拿些菜下来摆地摊,还抽时间打零工、补亏空。后来,珠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鬼”消失,但大大小小的低价农产品连锁店开始遍地开花,很多农贸市场大幅萎缩,表哥表嫂也差点改行,好在他们老客户多,最后还是咬牙挺过来了。
其实,表哥小时候便显示出做生意的天赋。记得每年正月,表哥表姐来我家拜年,天寒地冻的,大家都躲在屋里玩游戏、嗑瓜子,表哥却挨家挨户去收购牙膏皮、胗皮、鸭毛鹅毛等。不少人看他是个小孩,大多免费送给他。等拜年结束,他拎着这些废品,回家路上顺便去收购站卖了小赚一笔。
在珠海,表哥用20多年的勤劳和专注卖菜攒钱,娶妻生子,还建起三层小洋楼,“菜王”很满足。正像无数追梦的外乡人来到特区,只要勤劳肯干,各行各业都有舞台助你各展所长,最终不负青春,有所收获。
半江瑟瑟半江红 盛利者 摄
□何芳
父亲有一辆“上了岁数”的红棉牌自行车,产自广州,28英寸,双横梁、大脚架。每次搬家,父亲都不忘把它带在身边,安置妥当,不时擦拭。岁月流转间,自行车身上的漆皮已经失去了本色,而红棉标记却依然铮亮。父亲经常亲昵地拍着它的座椅,像拍着一个老战友的肩膀,眼里泛着亮光,思绪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和自行车相伴同行的激情岁月。
这是一辆有故事的自行车。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在斗门县师范学校任教时,为了方便工作,凭着公社提供的自行车票,花了两个月工资买来这辆自行车。在以后20多年的时间里,自行车陪伴着父亲风里雨里,东到白蕉,西到大濠涌,北到莲溪,南到平沙农场,走遍了各乡村小学.田间地头,渡口岸边,桥上船里,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在一个个乡村学校,他们培训当地老师,输送科学的教育理念,聆听农村老师的诉求,是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成立于1970年的斗门县师范学校,建校初期,学校教室使用的是斗门公社林业中学的几间平房,全校6名老师,却担负着为全县以及平沙农场、红旗农场约100所小学的老师提供教育服务工作。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6名老师周详计划,明确分工,组成骑行的园丁小队,一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奔走在基层小学,用车轮丈量着送教之路,组织堂上听课,课后评讲辅导,发掘培养当地骨干老师,用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方式逐步提高全县小学老师的师资水平。
改革开放前的斗门农村,河汊纵横、阡陌交错,交通非常不便。父亲他们下乡,很多时候就住在当地学校的教室里,等孩子们放学后才能打开铺盖,把课室的桌子拼起来成为临时床铺,因此,出发之前,他们都要准备好一整套的洗漱用品和被铺,人走到哪里,铺盖行李就带到哪里,这就是他们移动的家。为了增加载重量,父亲对自行车进行了改装,加宽脚架,延长后座,并更换了车轮钢线。碰上雨季,他们还要准备一条结实的木棍子。雨天走泥泞的田间小道,自行车后轮很容易沾上泥巴,骑行起来非常吃力,配备一条木棍子,碰上车轮沾泥的情况,他们就可以用木棍把轮胎上的泥块拨拉下来,清理干净后再继续赶路。
小时候,我最喜欢听父亲讲他出差下乡的那些或有趣或惊险的故事。有一年夏天,父亲和几位同事到上横横山小学推广数学“三算”教法,碰上村里刮鱼塘,一网一网的鲜鱼被送到学校食堂,师傅们特意做了一顿丰盛的鱼宴,犒劳远道而来的老师,正当大家端着饭盒围在一起大快朵颐时,香味引来了成群结队的苍蝇,怎么赶也赶不走,父亲他们只好把饭盒端进宿舍,钻进各自的蚊帐里享用完这顿美味而难忘的鱼宴。一次台风天,父亲到莲溪出差,延误了两天才回到家,妈妈担心得整宿睡不好觉,后来才知道,由于天气变坏,摆渡停航,父亲滞留在渡口边,在一个茅屋里度过了无眠的台风之夜。
在父亲的记忆里,从学校到红旗农场这段路,路途最短,却是最难行走的。水乡红旗,河网密布,为了方便频繁往来的船只,不少桥梁都修建成三折的木拱桥,狭窄陡峭而且非常简陋,行人过桥都要提心吊胆,推着自行车上桥下桥更加吃力,特别下桥的时候,必须两人合作才能顺利通行,一人在前面掌握车把,另外一人负责在后面控制下行的速度。每次过桥,大家都小心翼翼,丝毫不敢疏忽,就算在冬天,过完桥后,老师们都累得满头大汗,在桥脚歇息好久才能重新启程。
困难和险阻并没有挡住这些教育工作者前行的脚步,他们甘当乡村教育的铺路石,如同一个个火炬,接力传送着知识与希望,照亮了基层老师和乡村孩子的逐梦之路。
时光流淌间,人们的交通工具早已从二轮时代迈向四轮时代,在半个世纪的光阴里,这些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师范老师,从青丝到白头,在车轮滚动中奉献出自己的无悔芳华,他们艰苦前行,乐观豁达,一步一个脚印,换来了斗门教育的蝶变。如今,每当我走过四通八达、平坦宽敞的乡间道路,看见一栋栋宽敞明亮、大气整齐的乡村校舍,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总是回忆起父亲他们当年送教下乡的难忘岁月,感叹时代的巨变,为有这样赤胆忠诚、初心如磐的前辈骄傲和自豪。
夕阳西下时分,自行车被镀上了一层金黄,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斑驳的阳光洒满车身,如同一个个时光赠予的勋章。自行车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就像一匹整装待发的骏马,一旦需要,将再一次陪伴着父亲,走向新的征程。
□王鑫萌
在泛滥的氤氲中,这一片轻薄的雾似乎成了晨昏的呼号,这般悠远,喑哑又坦荡地昭示着一个正在诞生的黎明。酝酿的熹微和正跳着舞的波纹和谐地共振,光影成了波动的音符,和着水声还有摇橹有节奏混响,这是一个遥远的早上,老渔夫的嗓子仿佛都是生了锈的,镶着过去的日子,那般洪亮却又好像隔着滔滔的浪,受阻于雾霭茫茫……
我是沧海的一颗珠,蚌是我的家,海水扑过来的地方,那是我的故乡。异域的联谊厚礼,往昔先皇的至圣珍奇,明妃贵妇的奁内佳品:历史赋予我无需磨炼的宝贵,时间让我的价值在翻涌的波涛中沉淀。你不妨唤我遗珠,在这个名为珠海的边陲沿海小镇,我生长于南海,镇守着这一方荒芜。
上世纪四五十代,这片荒芜忽然间活了起来,大功率的灯泡打发了天上的星星,海浪在摇曳的手电光下像镜子一样明晃晃。未破晓之时,人们便备好桅杆与渔网,向海洋进发,赶海捕鱼,养家糊口。我依稀听见沿海的小镇传来的声音,看见远处的灯火,早行的人们操着一口流利的粤语,叫醒黎明。有人为了买到最新鲜的大鱼早早赶来,有人为了捕到最好的大鱼早早离开,大家都在为生计奔波……整片海域,好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动,随着人群的喧嚣,沸腾,再沸腾,太阳,就在一次又一次按捺不住的涌涨中挂上了东方。
记忆里有一位慈祥的爷爷,透过海水的波纹,他的身影在碧波里回折,说起话来有着充满智慧的沧桑,也带着无限的热情。我听见他说:“珠海经济特区好。”同行的一群人大声地喝彩,又激动地鼓掌。我听他讲,这里将会如何成长。海水晃荡着,他的身影一点点在波光下延长。人们的干劲被激发,他们撸起袖子,修路、建大厦。我的家在不断地变化……
海滨城市的风与浪出奇地强劲,后来我随着海浪,像所有漂泊的人一样,离开了温暖的小蚌,带着这个边陲小镇的记忆随波逐流,竟出其不意地上了岸。一只粗糙的大手攥起了我,血管里涌动的暖流给我意料不到的侵袭,我就这样进了藏蓝色的口袋,这是一个工人,我和他一起进了工厂。机器的轰鸣和外乡的口音取代了渔夫的吼唱,也取代了海边涌过一阵风时沙沙的作响,电焊火光和温柔的熹微在我渐行渐远的意识进行着顽强的对抗,不再有“对愁眠”的“江枫渔火”。我看见白炽灯下有一双又一双勤劳的双手正在操作器械,流水线令我惊羡。黄色头发的外国人穿着白大褂,正和一群中国青年讨论一个绝妙的计划。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仿佛海潮拂过,就会催开浪花万朵。那个只有一条街道、一个粮站,连工厂和饭店都少有的小城,伴着机器的轰鸣,轰隆隆地长成了我眼里顶天立地的巨人。猪脚饭的香气飘在大街小巷,粤语和各式各样的语言聚拢在工人的口袋里。
“媳妇儿,正好赶上了下海潮,真是个好时候。等我赚钱了,把你们娘俩都接到珠海来。”他的声音雀跃着,我感受到了他轻微的颤动。“丫头,爸在海边捡了一颗珍珠,我走到哪都塞兜里,这是个好东西,到时候爸送你当礼物。”说着,他又把粗糙的大手伸进口袋,摸了摸新奇激动的我。
光阴转啊又转,工人的白发添了又添,这天他去新开的菜场买了新鲜的蔬菜,又备了好酒,脸上的笑藏在皱纹窝窝里,怎么也掩不住。他接了一个电话后,外套都没来得及穿就跑了出去。片刻之后,嬉闹和欢笑溢了进来,推开门的是一家三口,久违的一家人——一个穿着朴素的女人领着一个梳着双马尾的小女孩,还有喜上眉梢的工人。
工人的眼窝湿湿的,然后用湿润的手把我捧了出来:“丫头,这是爸送你的,海里的遗珠。”
小小的电灯照亮着这个满脸泪痕的家庭,万家灯火点亮了这个崭新的世界,也许此刻的大海,也在欢呼着,等待着属于它的一个破晓,轮船载着纷至沓来的远行客,邂逅每一个奋斗的生命个体。
后来,一架架飞机在金湾载着远行的游子和慕名而来的客人,珠江口一艘艘巨轮代替了渔人的小船,璀璨灯火照亮了珠海这座不夜城。这个渔乡小镇不再只有奔波与远航,它成为四方才子的扎根之地,成为中国有名的幸福与浪漫之都,我追随小主人的脚步,看到了昔日的海,潮起潮落,港珠澳大桥如一条巨龙踞于海上,我化作渔女手中高举的明珠,倾听日月贝里的歌舞升平,守护这片海。海永在,珠也依然。
站在盛世的脚下,每一个平凡的城市都是蚌,历经风雨大浪,潮起潮落,经过无尽的冲刷而获得新生的力量,而蚌里那颗珠,它们可以在工厂,在藏蓝色的工人衣袋里,可以在闹市,与奋斗者一起跋涉,朝着梦想的彼岸奋勇前进。
珠海,中国的沧海之珠。
□孙忠凯
情侣路车流如织
仅一栏之隔
与列队的渔船和谐共处
喧嚣与恬静
就像白云衬托蓝天
青山依偎大海
曾经的渔人和码头
在高楼大厦的簇拥下
已慢慢生成
这座都市最豪华的名片
从野狸岛北畔的滩头
到珠海大剧院
在绿道花坛的分割下
如同一页粘着一页的时光书
只要你努力寻找
总可以偶然拾起一些
被科技遗忘的碎片
溯岸而来的潮汐往事
被日月贝的霓虹所覆盖
迎面而过的港珠澳大桥
活生生地拉直了
时空的曲线
仿佛除了涛声
所有的故事和历史
变得更加遥远
在得月舫的牵引下
商业圈逐渐融入了生态圈
所有的必然
对于食古的文人
偶尔会有这样那样的伤感
廊桥上几个青年男女
一袭汉服
正在低吟浅唱
那深深地一揖
为珠海增添了一笔厚重的色彩
虽然是次假想的穿越
却加固了城市人文的支点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