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见 1982年生于广东陆丰。发表作品多篇,著有长篇小说《六歌》《出花园记》《骨盐》,小说集《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青面鱼》等五部;曾获《小说选刊》年度新人奖、广东短篇小说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
2017年,我写了中篇小说《珍稀之物》,那时还叫《冷血之物》,主人公是一名语文老师,叫戴清弢,也是一个有些迷惘和冷漠的“新深圳人”。小说写完后,发了家不错的刊物,虽然反响不大,却一直牵萦于心,老觉得这个叫戴清弢的人物身上还有故事,等着我继续写。那是一种既焦灼又过瘾的状态,数年过去了,我仍未动笔,而戴清弢作为一个人物形象,却一直活跃在我的视线里,时不时戳我一下,提醒我,他还在呢,他还有话要说呢……是的,仅凭《珍稀之物》不足三万字的篇幅,我只是把他的生活揭开了一道小口,小口一旦揭开,便很难愈合,甚至会越扯越大。于是,有关“戴清弢”系列的写作计划,便开始了。
2020年,我相继写了《风台赶鱼人》和《旁观害羞者》两部中篇小说。至此,才算是松了口气!我有意让三个小说的主角都叫戴清弢,实际上也就是同一个人,他来自海边小城,生活在深圳,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他性格内向,甚至有些孤僻,孜孜矻矻之余,还有点自己的小心事和羞于告人的秘密。纵观三部小说,其实已经串起了一个完整的时间线,即是,如果简单把《珍稀之物》视为“正传”,那么《风台赶鱼人》就是“前传”,而《旁观害羞者》则是“后传”。当然,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后写的两部小说更像是同一个系列,《珍稀之物》挤在它们中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事实也是如此。结集之前,我又把《珍稀之物》重读一遍,发现有些背景和细节,跟后面两部还是有差异之处。但我没做任何修改和掩饰,依旧让它保持原有的样貌。这跟我最终把它们的结集定性中篇小说集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三部作品,虽然叙事时间上有先后,事件也有因果关联,我却更愿意它们是彼此独立的,各自有完整的情感走向和表达意旨。
近些年,对县城题材的发掘和书写,是我的创作重点。而“戴清弢”系列的诞生,既是无心插柳之作,又和我的创作理念极为吻合。我一直在寻找这么一个人物形象,他生活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有着稳定的工作和圈子,同时又背负着充满“恨意”出走的县城背景,身心也几乎蜷缩在小城往事的阴影里,看似光明锦簇的生活,深夜却独自舔舐伤口。我有意让故事和场景在小县城和大城市之间牵扯和拉锯,这也正是大部分“新深圳人”真实的生活写照。再者,主人公作为一名中学老师,在以往类似题材的小说里,基本上是被忽略的角色,就算稍有着墨,也多是脸谱化和傀儡式的塑造。简单说,我们似乎还不太习惯把老师当作一个人那样去写,总是先入为主的,先给他们扣上一顶“为人师表”的大帽子,让其在小说世界里如同捆绑了手脚,无力发挥人性之多姿与丰饶。我自然更倾向于把戴清弢当作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只有当人性大过职业性,人物才能解放手脚,充分按照自身的性情和喜好去“行动”,因而也就有了貌似人格分裂、有些陌生化的教师形象——他带着年少丧父的暗疾,敏感而多思,当风暴来临,无论是定时炸弹一样的“问题生”,还是有“恐海”后遗症的师者,他们都得像曾经的赶鱼人,接受狂风暴雨无情地洗礼……
戴清弢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中年人,他的背景和经历给了他异样的脾性,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时,就得做出相符的反应。人物在应对事物时的反应,承载的不但是情景的推演,还有人物本身由表入里的渗透,于是才会有精神的生成和蜕变。从《风台赶鱼人》开始,最后到《旁观害羞者》,戴清弢在“问题生”文鼎的映射下,基本上已经摆脱了犹疑和怯弱,完成了自身的精神涅槃。
我在步入社会之初,也曾当过代课老师,对老师一直怀有一份朴素的情感。这些年,有时也会进校园开讲座,甚至还在一所中学当起了驻校作家,有机会接触到老师们工作时的状态。但是,小说里的戴清弢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原型,这点在写作之初,我就有充分的考虑。我尝试在无数老师的形象中,去虚构一个老师。这看似矛盾,实则不是,就像陶瓷来自泥土,但我们总不能说陶瓷就是泥土。戴清弢也一样,我的目的并非复制一个现实中的老师,而是通过细节和信息,创作出一个老师,让他既有老师的共性,更多还有作为一个人的个性,在读者眼里,这么一个教师的形象便多少有些陌生感和传奇性——这正是我想要的,并非叙事上的失控。当然,任何虚构都脱离不了现实,感谢身边每一位职业老师,是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专业气质,才让我对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有了基本准确地捕捉和呈现。
最后,感谢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的成全,让三个“戴清弢”在同一本书里团聚,如同一起登台演出,要面对观众的审视。
陈再见 1982年生于广东陆丰。发表作品多篇,著有长篇小说《六歌》《出花园记》《骨盐》,小说集《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青面鱼》等五部;曾获《小说选刊》年度新人奖、广东短篇小说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
2017年,我写了中篇小说《珍稀之物》,那时还叫《冷血之物》,主人公是一名语文老师,叫戴清弢,也是一个有些迷惘和冷漠的“新深圳人”。小说写完后,发了家不错的刊物,虽然反响不大,却一直牵萦于心,老觉得这个叫戴清弢的人物身上还有故事,等着我继续写。那是一种既焦灼又过瘾的状态,数年过去了,我仍未动笔,而戴清弢作为一个人物形象,却一直活跃在我的视线里,时不时戳我一下,提醒我,他还在呢,他还有话要说呢……是的,仅凭《珍稀之物》不足三万字的篇幅,我只是把他的生活揭开了一道小口,小口一旦揭开,便很难愈合,甚至会越扯越大。于是,有关“戴清弢”系列的写作计划,便开始了。
2020年,我相继写了《风台赶鱼人》和《旁观害羞者》两部中篇小说。至此,才算是松了口气!我有意让三个小说的主角都叫戴清弢,实际上也就是同一个人,他来自海边小城,生活在深圳,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他性格内向,甚至有些孤僻,孜孜矻矻之余,还有点自己的小心事和羞于告人的秘密。纵观三部小说,其实已经串起了一个完整的时间线,即是,如果简单把《珍稀之物》视为“正传”,那么《风台赶鱼人》就是“前传”,而《旁观害羞者》则是“后传”。当然,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后写的两部小说更像是同一个系列,《珍稀之物》挤在它们中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事实也是如此。结集之前,我又把《珍稀之物》重读一遍,发现有些背景和细节,跟后面两部还是有差异之处。但我没做任何修改和掩饰,依旧让它保持原有的样貌。这跟我最终把它们的结集定性中篇小说集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三部作品,虽然叙事时间上有先后,事件也有因果关联,我却更愿意它们是彼此独立的,各自有完整的情感走向和表达意旨。
近些年,对县城题材的发掘和书写,是我的创作重点。而“戴清弢”系列的诞生,既是无心插柳之作,又和我的创作理念极为吻合。我一直在寻找这么一个人物形象,他生活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有着稳定的工作和圈子,同时又背负着充满“恨意”出走的县城背景,身心也几乎蜷缩在小城往事的阴影里,看似光明锦簇的生活,深夜却独自舔舐伤口。我有意让故事和场景在小县城和大城市之间牵扯和拉锯,这也正是大部分“新深圳人”真实的生活写照。再者,主人公作为一名中学老师,在以往类似题材的小说里,基本上是被忽略的角色,就算稍有着墨,也多是脸谱化和傀儡式的塑造。简单说,我们似乎还不太习惯把老师当作一个人那样去写,总是先入为主的,先给他们扣上一顶“为人师表”的大帽子,让其在小说世界里如同捆绑了手脚,无力发挥人性之多姿与丰饶。我自然更倾向于把戴清弢当作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只有当人性大过职业性,人物才能解放手脚,充分按照自身的性情和喜好去“行动”,因而也就有了貌似人格分裂、有些陌生化的教师形象——他带着年少丧父的暗疾,敏感而多思,当风暴来临,无论是定时炸弹一样的“问题生”,还是有“恐海”后遗症的师者,他们都得像曾经的赶鱼人,接受狂风暴雨无情地洗礼……
戴清弢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中年人,他的背景和经历给了他异样的脾性,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时,就得做出相符的反应。人物在应对事物时的反应,承载的不但是情景的推演,还有人物本身由表入里的渗透,于是才会有精神的生成和蜕变。从《风台赶鱼人》开始,最后到《旁观害羞者》,戴清弢在“问题生”文鼎的映射下,基本上已经摆脱了犹疑和怯弱,完成了自身的精神涅槃。
我在步入社会之初,也曾当过代课老师,对老师一直怀有一份朴素的情感。这些年,有时也会进校园开讲座,甚至还在一所中学当起了驻校作家,有机会接触到老师们工作时的状态。但是,小说里的戴清弢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原型,这点在写作之初,我就有充分的考虑。我尝试在无数老师的形象中,去虚构一个老师。这看似矛盾,实则不是,就像陶瓷来自泥土,但我们总不能说陶瓷就是泥土。戴清弢也一样,我的目的并非复制一个现实中的老师,而是通过细节和信息,创作出一个老师,让他既有老师的共性,更多还有作为一个人的个性,在读者眼里,这么一个教师的形象便多少有些陌生感和传奇性——这正是我想要的,并非叙事上的失控。当然,任何虚构都脱离不了现实,感谢身边每一位职业老师,是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专业气质,才让我对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有了基本准确地捕捉和呈现。
最后,感谢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的成全,让三个“戴清弢”在同一本书里团聚,如同一起登台演出,要面对观众的审视。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