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蒋子龙:群众演员
蒋子龙

1941年生于河北省沧州,曾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奖。代表作有《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农民帝国》等。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4卷本《蒋子龙文集》。

 

走进一座庞大的影视拍摄基地,眼界大开,或曰“脑洞大开”。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进入娱乐时代,需要庞大的演艺业支撑。也就是广泛的演出娱乐活动,以支持“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

不禁想起曾被称为“作家富翁”或“富翁作家”的张贤亮,可能是中国最早开办影视城的,免费给拍摄者提供方便,但拍摄完成后要留下一些影视剧中的服装道具以及影星的照片等。无以计数想当演员或对演艺有兴趣的群众,蜂拥而至,购票参观,以窥明星们种种拍摄花絮。他每天站在高处,看着一辆辆载着游客的大巴开进他的影视城,心里计算着门票和其他纪念品的销售收入,大概就知道今天又赚了多少……也可以说是人们对演艺界的兴趣,成就了张贤亮的致富传奇。

娱乐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群众演员”兴盛,队伍庞大,且各色人等花样齐全。群众即演员,演员即群众。拍摄基地大门口内外似乎永远都有相当数量的“群众”,等待成为“演员”。在这里,“鲤鱼跳龙门”不再是神话,已经大红大紫的明星,有些当初就做过群众演员,甚至就是从拍摄基地的大门口“漂”出来的。全国每年仅电视剧就拍摄上千部、甚至数千部,据传一部《外来媳妇本地郎》就要突破3100集了。

更别提层出不穷的“抗日神剧”,影视屏幕上每天少则两三部,多则十来部,若赶上日本投降的日子,鬼子形象几乎霸占了荧屏。给人的感觉是随便在大街上抓个人,就能驾轻就熟地扮演日本鬼子,而且还能活灵活现地展示鬼子的阴毒、狡诈和残暴。“鬼子”出演员,演“鬼子”易出名,似乎也是一条混迹于演艺界的“捷径”。

记得在老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扮演日本鬼子松井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方化,被称为“演活了松井”。那个时候,能在银幕上演好鬼子的似乎就他一个人。是那时人们心灵拘谨、演坏蛋放不开?还是银屏上对坏蛋的需求量大增,促成鬼子形象大爆发?

或许人的现代性,除去科学知识的丰富与发展、人性的复杂与开放,还包括演艺潜能的极大开掘。再加上商业社会无孔不入的诱惑,演而优则富,出名就有利,而表演似乎是娱乐时代名利双收最快捷的途径。所谓“一剧成名”“一夜成名”的致富故事多发生在会表演的人身上。

有个口号曾经呼喊得非常响亮,即“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这么多年过去,“从娃娃抓起”大见成效的惟有表演。过去六七岁能登台演出的“六龄童”“七岁红”凤毛麟角,如今三、四岁就在各类演艺节目中走红,然后走穴演出的不计其数,各地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都少不了各种童星。而且年年岁岁还在一批批不断涌现着各个门类的“小人精”。所以从成人群众中抓一个就能演日本鬼子,又算得了什么?

然而会演戏的又岂止是年轻人和娃娃?现代表演也不是舞台和影视荧屏所能局限的,大街上随时都会有精彩的演出。比如“碰瓷”,已经碰得老年人在公众场合摔倒,无论真假都没人敢扶了,甚至还在社会上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还有行乞的、诈骗的,个个都有一套演技。“职业哭丧者”的队伍也似乎越来越壮大,让本来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感情流露,变成实实在在的痛哭表演。因现代“孝子们”常不会哭,或哭不出来,而这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却能哭得昏天黑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强化了治丧的悲哀气氛。

不是有句套话叫“人生如戏”吗?就像戏剧一样生活中也存在着演员和表演。“花花世界”,越花越不嫌花;越是“无奇不有”,人们越是出奇、猎奇。不仅哭可以成为一种表演,再配以嬉笑怒骂、唱念做打,在娱乐至上的现实生活中,擅长表演没准真能混成个人物。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蒋子龙:群众演员
珠海特区报 2022-09-19 11:50
蒋子龙

1941年生于河北省沧州,曾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奖。代表作有《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农民帝国》等。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4卷本《蒋子龙文集》。

 

走进一座庞大的影视拍摄基地,眼界大开,或曰“脑洞大开”。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进入娱乐时代,需要庞大的演艺业支撑。也就是广泛的演出娱乐活动,以支持“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

不禁想起曾被称为“作家富翁”或“富翁作家”的张贤亮,可能是中国最早开办影视城的,免费给拍摄者提供方便,但拍摄完成后要留下一些影视剧中的服装道具以及影星的照片等。无以计数想当演员或对演艺有兴趣的群众,蜂拥而至,购票参观,以窥明星们种种拍摄花絮。他每天站在高处,看着一辆辆载着游客的大巴开进他的影视城,心里计算着门票和其他纪念品的销售收入,大概就知道今天又赚了多少……也可以说是人们对演艺界的兴趣,成就了张贤亮的致富传奇。

娱乐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群众演员”兴盛,队伍庞大,且各色人等花样齐全。群众即演员,演员即群众。拍摄基地大门口内外似乎永远都有相当数量的“群众”,等待成为“演员”。在这里,“鲤鱼跳龙门”不再是神话,已经大红大紫的明星,有些当初就做过群众演员,甚至就是从拍摄基地的大门口“漂”出来的。全国每年仅电视剧就拍摄上千部、甚至数千部,据传一部《外来媳妇本地郎》就要突破3100集了。

更别提层出不穷的“抗日神剧”,影视屏幕上每天少则两三部,多则十来部,若赶上日本投降的日子,鬼子形象几乎霸占了荧屏。给人的感觉是随便在大街上抓个人,就能驾轻就熟地扮演日本鬼子,而且还能活灵活现地展示鬼子的阴毒、狡诈和残暴。“鬼子”出演员,演“鬼子”易出名,似乎也是一条混迹于演艺界的“捷径”。

记得在老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扮演日本鬼子松井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方化,被称为“演活了松井”。那个时候,能在银幕上演好鬼子的似乎就他一个人。是那时人们心灵拘谨、演坏蛋放不开?还是银屏上对坏蛋的需求量大增,促成鬼子形象大爆发?

或许人的现代性,除去科学知识的丰富与发展、人性的复杂与开放,还包括演艺潜能的极大开掘。再加上商业社会无孔不入的诱惑,演而优则富,出名就有利,而表演似乎是娱乐时代名利双收最快捷的途径。所谓“一剧成名”“一夜成名”的致富故事多发生在会表演的人身上。

有个口号曾经呼喊得非常响亮,即“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这么多年过去,“从娃娃抓起”大见成效的惟有表演。过去六七岁能登台演出的“六龄童”“七岁红”凤毛麟角,如今三、四岁就在各类演艺节目中走红,然后走穴演出的不计其数,各地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都少不了各种童星。而且年年岁岁还在一批批不断涌现着各个门类的“小人精”。所以从成人群众中抓一个就能演日本鬼子,又算得了什么?

然而会演戏的又岂止是年轻人和娃娃?现代表演也不是舞台和影视荧屏所能局限的,大街上随时都会有精彩的演出。比如“碰瓷”,已经碰得老年人在公众场合摔倒,无论真假都没人敢扶了,甚至还在社会上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还有行乞的、诈骗的,个个都有一套演技。“职业哭丧者”的队伍也似乎越来越壮大,让本来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感情流露,变成实实在在的痛哭表演。因现代“孝子们”常不会哭,或哭不出来,而这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却能哭得昏天黑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强化了治丧的悲哀气氛。

不是有句套话叫“人生如戏”吗?就像戏剧一样生活中也存在着演员和表演。“花花世界”,越花越不嫌花;越是“无奇不有”,人们越是出奇、猎奇。不仅哭可以成为一种表演,再配以嬉笑怒骂、唱念做打,在娱乐至上的现实生活中,擅长表演没准真能混成个人物。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