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大家(2022年9月5日)
风景是不朽的

□卢一萍

我曾在1993年就试图用长篇小说来表达我的故乡,没想写了十余万字,却不得要领。在写作中,我认为故乡是最难以表达的。能表达故乡的作家无不是天才。比如汉姆生、福克纳、马尔克斯,而故乡在乡土社会才会有更明显的显现,那是一个永恒的地点。即使再穷僻,偏远,那也是他心中的仙境。一个自幼就成长于城市里的人,其实只有出生地,是没有故乡的,他很难理解故乡对一个曾经拥有故乡的人所包含的一切。我考察过南江的很多墓碑,墓志言及家族来处,绝大多数是“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一乡之民,填了四川那么多地方,万不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属于迁徙者,来自遥远的异乡。后来,都无不把自己所居之地——无论偏远与否,当作老家,当作魂牵梦绕的故乡了,再从这里走出,就是游子了。

我就在想,那些先人为何要在这里落脚、扎根?开始可能只因为一个栖身的岩洞、一个避雨的窝棚,然后开垦出来了一小块地。

阳雀在声声啼叫,布谷的叫声从早到晚未曾中断,伴着我们从贵民前往汇滩。

乘车往原红星乡方向行四五公里,有一条路从公路旁倾斜向上,爬上盖菜垭口,下了一架陡坡,顺着一条长满核桃树的溪沟继续下行,人迹愈少,路愈见荒芜,不时有野鸡从荆棘丛中飞起,灰斑鸠和岩鸽一群一群地从这个树林飞到那个树林,赤胸啄木鸟用长嘴轻扣树干,灰胸竹鸡在灌木间出没,一条乌梢蛇摆动着优美的身形,转眼就不见了……这是一个生趣盎然的世界。而这样的世界在南江,不知道有多少个。

再宏阔的风景其实就是由这些各不相同的小景点组成。就像《富春山居图》,也是由万千完美的细节组成一样——它既有顶天立地的浑厚大山,也有锋芒收敛、浑圆敦厚的峰峦。只有这样,才能构成美的风景。

核桃沟里落满了无人捡拾的核桃。出沟之后,便是长满松柏、杉树、山毛榉和红豆树的森林。地面落叶堆积,踩在上面,如踩在松软厚实的地毯上。阳光很难透进去,风也很难吹进来。即使盛夏,也很凉爽宜人。新鲜树叶和林间落叶散发出一股好闻的香味,这是森林特有的。

往森林深处走,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我们是来看这棵两人才能合抱的桫椤树。小时候,父母讲月亮里的那棵树就是桫椤,是陪伴嫦娥的唯一风景。后来也听别处的人说,广寒宫里的树是月桂树。但无论是桫椤还是月桂,都只有一棵。这使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想起月宫不过是一个沙漠。我也因此无数次在月明星稀的夜晚,仰望月亮,想看清那究竟是一棵什么树。后来我想,在关于月宫的传说里,好歹有一棵树,有了那棵树的月宫,已经不是那么荒芜了。

我在云南看到过桫椤,它被誉为树中“活化石”,极为珍稀,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南亚和日本南部均有分布。中国的分布地也多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广西、贵州、云南、重庆、江西的部分地区,四川的分布地是泸州、宜宾、自贡、乐山等川南地区,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没想我在四川最北端的大巴山中也看到了。这是一棵经历了好几个世纪的桫椤,依然生机勃发,枝干遒劲,叶如冠盖。不知它是如何熬过了岁月的寒霜,顽强地生存至今的。

一棵树往往更能见证岁月的流逝。岁月善良也罢,无情也好,树本身枯也罢,荣也罢,树都寂然无他,不悲不喜,从不为其所动。这也是树的伟大。

我仰望着这棵树。良禽择木而栖,它们会择这棵树么?未必。但良木肯定不会去选择禽类,谁都可以在它那里栖息。

走出森林,见一溪畅流,溪水中的五彩石子,把这溪流水点缀得更为欢快。四周的地貌也开始变化,周围出现了形态各异的石山,其中两座,各踞溪流两侧,彼此对峙,形成了一道天然关隘。视野渐渐开阔,又有了庄稼、茶园和民居。

过了一条小河,在一架方圆数公里的斜坡上,出现了一片石林,石林不高。当地人说,它们都在土下埋着。石头质地坚硬,灰白的石身从下到上均匀地分布着一圈圈黑色石缝,宽约寸余的石缝间布满了黑色斑点,如蝌蚪文一样。越往前走,怪石越多,连片成阵。这里的石头,表面呈鳞甲状,当地人称其为龟甲石。往庙坪方向走,这样的巨石群落愈多,有些地方如群龙相聚,见首不见尾,有的如巨龟,像城堡雉堞,若龙鱼戏水……形态各异,尽可想象。在一家农户旁,还有一道小石峡。进入峡口需手攀野藤,一股泉水从峡谷里渗出来,巨大的龟甲石两厢耸峙,如两条巨龙的局部。这户人独拥此景,的确好福气。但那房屋不见人居住,显然已经荒了。

风景的确属于观光者,对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来说,风景可能就是囚禁他的美的牢笼。

再往前行,就是庙坪。可以确定,这里的确曾经有过一座庙,后来废弃,钟磬连同暮鼓晨钟以及高挑的飞檐,已荡然无存。这样的遗址每个地方都有,但都只留下了一个只有当地人知道的地名。

其实这里是个不错的地方,背后是银矿山,南面是望远山,据说登上去后能望见百里之外的汉中城。

屋旁有一片厚朴林,林子里藏着一块巨石,竟是一座天然石头寨子。攀上去之后,俯瞰寨堡,可见街道深巷,府邸楼台,精巧如人工雕刻。

一路行来,所见其实就是黄金峡石林风光。风景虽小,却自有佳妙之处。原来这些石头本身是玉,即当地人所谓之乌金玉,其色泽变幻,各具形态,妙趣天成,但少有人知,我们之所以来拜访它,是因为我读过一个作家的游记,才有了这个缘分。待我们离开,这里又将陷入沉寂,时间又会将他封藏起来。但风景是不朽的,它经受得起亿万年时光的洗礼,而依然光彩照人,风情万种。

卢一萍 

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山》《我的绝代佳人》,小说集《银绳般的雪》《天堂湾》《帕米尔情歌》《大震》,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扶贫志》。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白山》曾被评为“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

民居之一。钟凡 作品
上天给我们的装备

□王威廉

这是随便的、普通的一天。因为种种原因,我滞留在一家麦当劳。不知为何在麦当劳无法上网,用自带的网络也不行,出去蹭商店的WiFi也不行,可能是手机的问题吧。但断开了网络连接,导致我无法预约滴滴打车。这里离地铁和公交车站都挺远,我只好站在路边打车。差不多是下午四点钟的光景,打车是最难的,因为恰好是出租车白班和夜班的交接时间。

过了半个小时,我才打到车,然后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刻,酝酿已久的倾盆大雨落下,从下车到屋檐下十几米距离,我如老鼠样狂窜,虽仅仅三秒钟,亦成了落汤鸡。

我是悲伤的。一种莫名的悲伤,一种生活在巨型城市中说不清的烦躁不安。仅仅是连接不到网络造成的不便吗?我站在屋檐下避雨,掏出手机,发现网络又能连上了,刚才也许是环境的问题。我用手机看看新闻,却发现诗人沃尔科特去世了。我的心这下真正感到了沉重,这是一名我喜爱的诗人,他在语言中洋溢着热情与生命力让我念念不忘。

新闻中沃尔科特的照片,看着有点像马尔克斯。一个生于圣卢西亚,一个生于哥伦比亚,也许是加勒比海的阳光过于强烈,他们的脸庞都是深棕色,呈现出一种黑白照片样的效果。所谓加勒比海,因为电影《加勒比海盗》而闻名,但对我来说,那里也是文学圣殿,除了上述两位,还有一位文学大家,那就是奈保尔,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我至今也不知道这个国家译名中的“和”是音译还是汉语的连词。

我想找一张沃尔科特清晰的大照片,但在网上出现的全是球星沃尔科特,这个诗人的身影被覆盖了,哪怕这个诗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就是这个时代,彻底的众声喧哗。这一定会像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好在,沃尔科特的诗还是能找到的。他写过这样的诗句:

“我只是一个热爱海洋的红种黑人,

我受过良好的殖民地教育,

我体内拥有荷兰人、黑人和英国人的血统,

要么我谁也不是,要么我就是一个民族。”

一个人就是一个民族,这是多么强大的自信。也许是离北美也不远的原因,他的诗歌充满了惠特曼的雄浑。“我谁也不是”这句话也很重要,这句话不单单是为了引出后面的那句金刚般的话语,它自身也包含奥妙。这里的“我”已经不再是第一句中的那个“我”。第一句中的“我”,可以看成是沃尔科特本人,但是第四句中的“我”,已经不再局限于作者本人,这是一个文化和精神的主体,是诗歌所创造出来的。一个人是一个民族的自信,不是沃尔科特的盲目自信,这种自信,恰恰来自于诗歌本身,伟大的艺术内部。

“我最初的朋友是海。如今是我最终的。”这种对海的深情,也让我动容。我也是有大海情结的人,浩瀚的大海每每让我激动。但大海,是沃尔科特的朋友,朋友之间是平等和相称的,那么,沃尔科特拥有怎样的一个灵魂才能去平衡大海?

这句诗出自他的长诗《“飞翔号”帆船》,这里面流露出了罕见的温柔。

“有时我独自一人,伴随温柔剪碎的泡沫。

当甲板变白,月亮开启云门,

我头上的光

是一条路,在白茫茫月色中带我回家。”

这样的句子,让我有一种眼睛酸涩的沉郁情感。尤其是想到诗人就在几个小时前,已于87岁高龄无疾回家,那种感慨更是深刻。我感到了生命本质的痛苦,犹如一眼泉水,从地底深处不断地冒出痛苦的汁液,这是无法解脱的困境。

这种痛苦,无法与人沟通,再亲密的人,都不行。这是形而上的痛苦,如同黄昏时分在海边的沙滩上迷失了返回的道路。

尼采在《快乐的知识》中说:“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因此,我也不能对他人言说,我只能写下来。写下之际,那个痛苦的我已经成为了过去,即便是我自己,也许都会成为过去那个自己的陌生者。但是,无法忘记的是:那种让心灵鸡汤没法救治的痛苦,那种意识本身的必然痛苦,一种不是痛苦的痛苦,我们必须得去接纳它,迎接它的滋养。

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要伴随人的一生。诗人米沃什在诗歌《晚熟》中说: “要迟到接近九十岁后,我才逐渐地感到/有一扇门在我里面打开,我走进了清晨的澄澈之中。”这首诗显然是写实,因为米沃什活到了九十三岁。那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居然到了九十多岁,才迎接到了自己的“成熟”,也实在是够“晚熟”的了。可是,在这样的智者面前,又有谁能够说自己是成熟的呢?

还是这首诗,其中有一句是我可以背诵的:“我们多么可怜,上天为我们漫长的旅程所准备的装备/我们用了不到百分之一。”人的卑微与无奈,人的未来与潜能,都在这句诗里了。

写到这里,不免想起,这篇文章提到的这些诗人和作家,曾经和我同时生存于这个世界当中。我在读大学时——一个人一生中知识结构形成的创始期,读他们的作品,知道这些人还活着,虽然远隔天涯,无法相见,但是他们活着的这个事实本身,给我带来巨大的安慰。他们的巨大存在,通过语言来抚慰我,来庇护我,来拯救我,让我坚信语言与艺术的力量。就像米沃什,他说艺术和语言是人的“第二空间”,我从不质疑“第二空间”的合法性,我还想象那里面有精神的火种可以照亮人间。

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对于历史而言,这只是一瞬间,但是这个“一瞬间”发生了太多太大的改变。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大师们,基本都已经作古。每一位大师的离去,我都会感到“第二空间”的版图在缩小。这让我惊慌。我想,上天给我们的装备究竟还有哪些呢?我没有太大的奢求,我只求我们能用到装备的百分之三就好。也许,“第二空间”也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项重要装备吧?我要带好这项装备。至少我深知,这项装备能与那些大师们目前所处的“第三空间-永恒空间”,保持住最后的连接。

王威廉 

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省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出版小说《野未来》《内脸》《非法入住》《听盐生长的声音》《倒立生活》等,文论随笔集《无法游牧的悲伤》等。

璀璨之滨(版画)。 王倩 作品
姥娘的歌谣

□张琳

姥娘是黄河故道地区乡下人对外婆的通称。我在乡下长大,故一直称外婆为姥娘。

女儿很小时,我把她放在家里,让退休在家的母亲照看。一次,我回家看女儿,正巧遇见年近九旬的姥娘一边摇着童车,一边用豫东方言兴致勃勃地唱着童谣:“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剩下那朵给白鸽。”女儿躺在童车里挥舞着小手,冲姥娘甜甜地笑着……

姥娘的童谣很多,她常唱的除了这首《菊花开》之外,还有《五指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我儿时性情孤僻,爱哭闹,每逢我撒野不休,姥娘哄不好我时,便会使出那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唱道——“红眼绿鼻子,四只毛蹄子,走路啪啪响……”还没唱完,效果便立竿见影,我小小的脑袋瓜中刹时腾现出一幅恐怖的画面,就会立马停止哭闹,使劲往姥娘怀里扎……后来,有朋友评价我的诗文“有画面感”“富想象力”,我知道这是令我惶恐的过誉之言。假若真的像朋友说的那样,我想,我诗文中的“画面感”“想象力”,或许肇始于儿时对姥娘唱的童谣的领悟。

长大后,特别是读了不少书籍发表了一些自鸣得意的文字后,我再听姥娘唱童谣,就感觉那些童谣,是乡野里朵朵散发着淡雅香味的小花,尽管色味俱佳,但毕竟登不了大雅之堂,只能像纺车嗡嗡的低吟中越扯越长的棉线一样,在民间一代一代流传……有时候我竟突发奇想,这样原汁原味的童谣,在注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今天,是否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2001年,我开始从事少儿刊物的编辑工作,有意识地阅读了大量的少儿类书籍、报刊及理论文章。有一次,在阅读《儿童文学概论》时,竟读到了那首《菊花开》,才知道它是一首流传于中原的优秀传统童谣。从许多有关的著作中,我对童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知道童谣也属于文学的范畴,它是最具儿童特性的儿童文学体裁之一,是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了童谣凭口耳相授,代代相传,成为民间教育、娱乐后代的非常重要的形式。我为自己曾经对姥娘唱的童谣的轻视而深感汗颜。

姥娘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家庭妇女,在1938年母亲很小的时候,姥爷(外公)南下到湘西、川东,后来在外面又成了家,解放后定居重庆,再也没有回来过。秉性刚烈的姥娘一直单身,用自己瘦弱的肩膀顶起了家的重担。我很想知道,在姥娘用自己朴素的童谣为晚辈播撒爱意的同时,在她的心底,是否会时不时地掠过或深或浅的哀怨和酸楚?

一九九九年夏季姥娘仙逝,我再也没有机会听到她的童谣了。在她平凡的一生中,在养育后代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姥娘先是含辛茹苦哺育母亲,把母亲培养成人民教师。母亲结婚生子,姥娘又担负起了拉扯我们姐弟几个的重任。我们姐弟几个相继成家有了孩子,姥娘仍不时地带带这些称她为“老姥姥”的小不点儿。三代人在姥娘那土得掉渣的童谣声中,于不同的时期,尽享着童年那段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我不知道姥娘的童谣对三代人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但我明白,有一种温情早已渗入几代人的血液,一脉相传……

张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文学编辑。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大家(2022年9月5日)
珠海特区报 2022-09-05 11:40
风景是不朽的

□卢一萍

我曾在1993年就试图用长篇小说来表达我的故乡,没想写了十余万字,却不得要领。在写作中,我认为故乡是最难以表达的。能表达故乡的作家无不是天才。比如汉姆生、福克纳、马尔克斯,而故乡在乡土社会才会有更明显的显现,那是一个永恒的地点。即使再穷僻,偏远,那也是他心中的仙境。一个自幼就成长于城市里的人,其实只有出生地,是没有故乡的,他很难理解故乡对一个曾经拥有故乡的人所包含的一切。我考察过南江的很多墓碑,墓志言及家族来处,绝大多数是“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一乡之民,填了四川那么多地方,万不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属于迁徙者,来自遥远的异乡。后来,都无不把自己所居之地——无论偏远与否,当作老家,当作魂牵梦绕的故乡了,再从这里走出,就是游子了。

我就在想,那些先人为何要在这里落脚、扎根?开始可能只因为一个栖身的岩洞、一个避雨的窝棚,然后开垦出来了一小块地。

阳雀在声声啼叫,布谷的叫声从早到晚未曾中断,伴着我们从贵民前往汇滩。

乘车往原红星乡方向行四五公里,有一条路从公路旁倾斜向上,爬上盖菜垭口,下了一架陡坡,顺着一条长满核桃树的溪沟继续下行,人迹愈少,路愈见荒芜,不时有野鸡从荆棘丛中飞起,灰斑鸠和岩鸽一群一群地从这个树林飞到那个树林,赤胸啄木鸟用长嘴轻扣树干,灰胸竹鸡在灌木间出没,一条乌梢蛇摆动着优美的身形,转眼就不见了……这是一个生趣盎然的世界。而这样的世界在南江,不知道有多少个。

再宏阔的风景其实就是由这些各不相同的小景点组成。就像《富春山居图》,也是由万千完美的细节组成一样——它既有顶天立地的浑厚大山,也有锋芒收敛、浑圆敦厚的峰峦。只有这样,才能构成美的风景。

核桃沟里落满了无人捡拾的核桃。出沟之后,便是长满松柏、杉树、山毛榉和红豆树的森林。地面落叶堆积,踩在上面,如踩在松软厚实的地毯上。阳光很难透进去,风也很难吹进来。即使盛夏,也很凉爽宜人。新鲜树叶和林间落叶散发出一股好闻的香味,这是森林特有的。

往森林深处走,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我们是来看这棵两人才能合抱的桫椤树。小时候,父母讲月亮里的那棵树就是桫椤,是陪伴嫦娥的唯一风景。后来也听别处的人说,广寒宫里的树是月桂树。但无论是桫椤还是月桂,都只有一棵。这使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想起月宫不过是一个沙漠。我也因此无数次在月明星稀的夜晚,仰望月亮,想看清那究竟是一棵什么树。后来我想,在关于月宫的传说里,好歹有一棵树,有了那棵树的月宫,已经不是那么荒芜了。

我在云南看到过桫椤,它被誉为树中“活化石”,极为珍稀,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南亚和日本南部均有分布。中国的分布地也多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广西、贵州、云南、重庆、江西的部分地区,四川的分布地是泸州、宜宾、自贡、乐山等川南地区,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没想我在四川最北端的大巴山中也看到了。这是一棵经历了好几个世纪的桫椤,依然生机勃发,枝干遒劲,叶如冠盖。不知它是如何熬过了岁月的寒霜,顽强地生存至今的。

一棵树往往更能见证岁月的流逝。岁月善良也罢,无情也好,树本身枯也罢,荣也罢,树都寂然无他,不悲不喜,从不为其所动。这也是树的伟大。

我仰望着这棵树。良禽择木而栖,它们会择这棵树么?未必。但良木肯定不会去选择禽类,谁都可以在它那里栖息。

走出森林,见一溪畅流,溪水中的五彩石子,把这溪流水点缀得更为欢快。四周的地貌也开始变化,周围出现了形态各异的石山,其中两座,各踞溪流两侧,彼此对峙,形成了一道天然关隘。视野渐渐开阔,又有了庄稼、茶园和民居。

过了一条小河,在一架方圆数公里的斜坡上,出现了一片石林,石林不高。当地人说,它们都在土下埋着。石头质地坚硬,灰白的石身从下到上均匀地分布着一圈圈黑色石缝,宽约寸余的石缝间布满了黑色斑点,如蝌蚪文一样。越往前走,怪石越多,连片成阵。这里的石头,表面呈鳞甲状,当地人称其为龟甲石。往庙坪方向走,这样的巨石群落愈多,有些地方如群龙相聚,见首不见尾,有的如巨龟,像城堡雉堞,若龙鱼戏水……形态各异,尽可想象。在一家农户旁,还有一道小石峡。进入峡口需手攀野藤,一股泉水从峡谷里渗出来,巨大的龟甲石两厢耸峙,如两条巨龙的局部。这户人独拥此景,的确好福气。但那房屋不见人居住,显然已经荒了。

风景的确属于观光者,对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来说,风景可能就是囚禁他的美的牢笼。

再往前行,就是庙坪。可以确定,这里的确曾经有过一座庙,后来废弃,钟磬连同暮鼓晨钟以及高挑的飞檐,已荡然无存。这样的遗址每个地方都有,但都只留下了一个只有当地人知道的地名。

其实这里是个不错的地方,背后是银矿山,南面是望远山,据说登上去后能望见百里之外的汉中城。

屋旁有一片厚朴林,林子里藏着一块巨石,竟是一座天然石头寨子。攀上去之后,俯瞰寨堡,可见街道深巷,府邸楼台,精巧如人工雕刻。

一路行来,所见其实就是黄金峡石林风光。风景虽小,却自有佳妙之处。原来这些石头本身是玉,即当地人所谓之乌金玉,其色泽变幻,各具形态,妙趣天成,但少有人知,我们之所以来拜访它,是因为我读过一个作家的游记,才有了这个缘分。待我们离开,这里又将陷入沉寂,时间又会将他封藏起来。但风景是不朽的,它经受得起亿万年时光的洗礼,而依然光彩照人,风情万种。

卢一萍 

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山》《我的绝代佳人》,小说集《银绳般的雪》《天堂湾》《帕米尔情歌》《大震》,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扶贫志》。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白山》曾被评为“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

民居之一。钟凡 作品
上天给我们的装备

□王威廉

这是随便的、普通的一天。因为种种原因,我滞留在一家麦当劳。不知为何在麦当劳无法上网,用自带的网络也不行,出去蹭商店的WiFi也不行,可能是手机的问题吧。但断开了网络连接,导致我无法预约滴滴打车。这里离地铁和公交车站都挺远,我只好站在路边打车。差不多是下午四点钟的光景,打车是最难的,因为恰好是出租车白班和夜班的交接时间。

过了半个小时,我才打到车,然后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刻,酝酿已久的倾盆大雨落下,从下车到屋檐下十几米距离,我如老鼠样狂窜,虽仅仅三秒钟,亦成了落汤鸡。

我是悲伤的。一种莫名的悲伤,一种生活在巨型城市中说不清的烦躁不安。仅仅是连接不到网络造成的不便吗?我站在屋檐下避雨,掏出手机,发现网络又能连上了,刚才也许是环境的问题。我用手机看看新闻,却发现诗人沃尔科特去世了。我的心这下真正感到了沉重,这是一名我喜爱的诗人,他在语言中洋溢着热情与生命力让我念念不忘。

新闻中沃尔科特的照片,看着有点像马尔克斯。一个生于圣卢西亚,一个生于哥伦比亚,也许是加勒比海的阳光过于强烈,他们的脸庞都是深棕色,呈现出一种黑白照片样的效果。所谓加勒比海,因为电影《加勒比海盗》而闻名,但对我来说,那里也是文学圣殿,除了上述两位,还有一位文学大家,那就是奈保尔,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我至今也不知道这个国家译名中的“和”是音译还是汉语的连词。

我想找一张沃尔科特清晰的大照片,但在网上出现的全是球星沃尔科特,这个诗人的身影被覆盖了,哪怕这个诗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就是这个时代,彻底的众声喧哗。这一定会像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好在,沃尔科特的诗还是能找到的。他写过这样的诗句:

“我只是一个热爱海洋的红种黑人,

我受过良好的殖民地教育,

我体内拥有荷兰人、黑人和英国人的血统,

要么我谁也不是,要么我就是一个民族。”

一个人就是一个民族,这是多么强大的自信。也许是离北美也不远的原因,他的诗歌充满了惠特曼的雄浑。“我谁也不是”这句话也很重要,这句话不单单是为了引出后面的那句金刚般的话语,它自身也包含奥妙。这里的“我”已经不再是第一句中的那个“我”。第一句中的“我”,可以看成是沃尔科特本人,但是第四句中的“我”,已经不再局限于作者本人,这是一个文化和精神的主体,是诗歌所创造出来的。一个人是一个民族的自信,不是沃尔科特的盲目自信,这种自信,恰恰来自于诗歌本身,伟大的艺术内部。

“我最初的朋友是海。如今是我最终的。”这种对海的深情,也让我动容。我也是有大海情结的人,浩瀚的大海每每让我激动。但大海,是沃尔科特的朋友,朋友之间是平等和相称的,那么,沃尔科特拥有怎样的一个灵魂才能去平衡大海?

这句诗出自他的长诗《“飞翔号”帆船》,这里面流露出了罕见的温柔。

“有时我独自一人,伴随温柔剪碎的泡沫。

当甲板变白,月亮开启云门,

我头上的光

是一条路,在白茫茫月色中带我回家。”

这样的句子,让我有一种眼睛酸涩的沉郁情感。尤其是想到诗人就在几个小时前,已于87岁高龄无疾回家,那种感慨更是深刻。我感到了生命本质的痛苦,犹如一眼泉水,从地底深处不断地冒出痛苦的汁液,这是无法解脱的困境。

这种痛苦,无法与人沟通,再亲密的人,都不行。这是形而上的痛苦,如同黄昏时分在海边的沙滩上迷失了返回的道路。

尼采在《快乐的知识》中说:“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因此,我也不能对他人言说,我只能写下来。写下之际,那个痛苦的我已经成为了过去,即便是我自己,也许都会成为过去那个自己的陌生者。但是,无法忘记的是:那种让心灵鸡汤没法救治的痛苦,那种意识本身的必然痛苦,一种不是痛苦的痛苦,我们必须得去接纳它,迎接它的滋养。

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要伴随人的一生。诗人米沃什在诗歌《晚熟》中说: “要迟到接近九十岁后,我才逐渐地感到/有一扇门在我里面打开,我走进了清晨的澄澈之中。”这首诗显然是写实,因为米沃什活到了九十三岁。那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居然到了九十多岁,才迎接到了自己的“成熟”,也实在是够“晚熟”的了。可是,在这样的智者面前,又有谁能够说自己是成熟的呢?

还是这首诗,其中有一句是我可以背诵的:“我们多么可怜,上天为我们漫长的旅程所准备的装备/我们用了不到百分之一。”人的卑微与无奈,人的未来与潜能,都在这句诗里了。

写到这里,不免想起,这篇文章提到的这些诗人和作家,曾经和我同时生存于这个世界当中。我在读大学时——一个人一生中知识结构形成的创始期,读他们的作品,知道这些人还活着,虽然远隔天涯,无法相见,但是他们活着的这个事实本身,给我带来巨大的安慰。他们的巨大存在,通过语言来抚慰我,来庇护我,来拯救我,让我坚信语言与艺术的力量。就像米沃什,他说艺术和语言是人的“第二空间”,我从不质疑“第二空间”的合法性,我还想象那里面有精神的火种可以照亮人间。

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对于历史而言,这只是一瞬间,但是这个“一瞬间”发生了太多太大的改变。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大师们,基本都已经作古。每一位大师的离去,我都会感到“第二空间”的版图在缩小。这让我惊慌。我想,上天给我们的装备究竟还有哪些呢?我没有太大的奢求,我只求我们能用到装备的百分之三就好。也许,“第二空间”也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项重要装备吧?我要带好这项装备。至少我深知,这项装备能与那些大师们目前所处的“第三空间-永恒空间”,保持住最后的连接。

王威廉 

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省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出版小说《野未来》《内脸》《非法入住》《听盐生长的声音》《倒立生活》等,文论随笔集《无法游牧的悲伤》等。

璀璨之滨(版画)。 王倩 作品
姥娘的歌谣

□张琳

姥娘是黄河故道地区乡下人对外婆的通称。我在乡下长大,故一直称外婆为姥娘。

女儿很小时,我把她放在家里,让退休在家的母亲照看。一次,我回家看女儿,正巧遇见年近九旬的姥娘一边摇着童车,一边用豫东方言兴致勃勃地唱着童谣:“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剩下那朵给白鸽。”女儿躺在童车里挥舞着小手,冲姥娘甜甜地笑着……

姥娘的童谣很多,她常唱的除了这首《菊花开》之外,还有《五指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我儿时性情孤僻,爱哭闹,每逢我撒野不休,姥娘哄不好我时,便会使出那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唱道——“红眼绿鼻子,四只毛蹄子,走路啪啪响……”还没唱完,效果便立竿见影,我小小的脑袋瓜中刹时腾现出一幅恐怖的画面,就会立马停止哭闹,使劲往姥娘怀里扎……后来,有朋友评价我的诗文“有画面感”“富想象力”,我知道这是令我惶恐的过誉之言。假若真的像朋友说的那样,我想,我诗文中的“画面感”“想象力”,或许肇始于儿时对姥娘唱的童谣的领悟。

长大后,特别是读了不少书籍发表了一些自鸣得意的文字后,我再听姥娘唱童谣,就感觉那些童谣,是乡野里朵朵散发着淡雅香味的小花,尽管色味俱佳,但毕竟登不了大雅之堂,只能像纺车嗡嗡的低吟中越扯越长的棉线一样,在民间一代一代流传……有时候我竟突发奇想,这样原汁原味的童谣,在注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今天,是否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2001年,我开始从事少儿刊物的编辑工作,有意识地阅读了大量的少儿类书籍、报刊及理论文章。有一次,在阅读《儿童文学概论》时,竟读到了那首《菊花开》,才知道它是一首流传于中原的优秀传统童谣。从许多有关的著作中,我对童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知道童谣也属于文学的范畴,它是最具儿童特性的儿童文学体裁之一,是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了童谣凭口耳相授,代代相传,成为民间教育、娱乐后代的非常重要的形式。我为自己曾经对姥娘唱的童谣的轻视而深感汗颜。

姥娘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家庭妇女,在1938年母亲很小的时候,姥爷(外公)南下到湘西、川东,后来在外面又成了家,解放后定居重庆,再也没有回来过。秉性刚烈的姥娘一直单身,用自己瘦弱的肩膀顶起了家的重担。我很想知道,在姥娘用自己朴素的童谣为晚辈播撒爱意的同时,在她的心底,是否会时不时地掠过或深或浅的哀怨和酸楚?

一九九九年夏季姥娘仙逝,我再也没有机会听到她的童谣了。在她平凡的一生中,在养育后代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姥娘先是含辛茹苦哺育母亲,把母亲培养成人民教师。母亲结婚生子,姥娘又担负起了拉扯我们姐弟几个的重任。我们姐弟几个相继成家有了孩子,姥娘仍不时地带带这些称她为“老姥姥”的小不点儿。三代人在姥娘那土得掉渣的童谣声中,于不同的时期,尽享着童年那段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我不知道姥娘的童谣对三代人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但我明白,有一种温情早已渗入几代人的血液,一脉相传……

张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文学编辑。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