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4年3月22日)

tqb-20240322-012.jpg

在历史变局中自觉担当

——读《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图传》

□苏凤

中学历史课本告诉我们,晚清时期,中国人为了探索自强图存之路,曾经派出幼童留学美国,但对于孜孜不倦推动此事的珠海人容闳鲜有着墨。我来到珠海后,在参观容闳学校和唐国安纪念馆时,才对容闳之事迹略知皮毛,但也不得其详。对于容闳在那么早的年代、那么封闭的社会,何以能越过重洋远赴耶鲁大学求学,又何以能归国之后推动清政府公派幼童留美,充满好奇。幸得徐惠萍女士赠我《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图传》样书,于是挑灯夜读,先睹为快。读罢掩卷,感慨系之,略作分享。

 

徐惠萍女士长期浸润于香山这片中西两种文化最早碰撞的土地,研究容闳多年,对相关史料掌握颇丰。但在《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图传》中,作者没有选择堆砌文字,而是用语凝练,同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珍贵图片。一本历史题材的书,竟然有了画报或者微信朋友圈一般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毫无历史著作的“高冷感”。此乃作者有意为之。

 

本书副文本的组织,也颇见作者的缜密与用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家雷颐在前言《以图证史》中,充分肯定了作者图与文“互动互补”的意义;任教于耶鲁大学的旅美学者苏炜,从容闳的当代耶鲁传人的角度为本书作中文序;而容闳之嫡孙容永成,专为本书撰写了题为《My Grandfather Yung Wing》(《我的祖父容闳》)的英文序。此外,作者还特别邀请容闳好友、两次护送留美幼童的邝其照的后人黄植良、黄智珏,对其凝练的文字提供了简要的英文翻译。中英对照,图文并茂,使得本书具备了走向世界、获得更好传播效果的可能。

 

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容闳本人在历史的大变局当中,所具有的历史自觉和强大使命感。

 

1835年,马礼逊学校在澳门初创。容闳的父亲把容闳的哥哥送入私塾,因为“仕进显达,赖八股为敲门砖”,而送时年7岁的容闳入读西校,“冀儿子能出人头地,得一翻译或洋务委员之优缺乎”。1839年,受时局紧张影响,容闳辍学回乡;次年父亲病故,12岁的容闳游走贩糖,所获“悉以奉母”,补贴家用。这时,命运的转折点来临。当回到澳门入读马礼逊学校的机会摆在容闳面前时,他和他的家人没有因为一时的生活困难而选择放弃。6年后,当布朗校长表示可以带几名学生赴美学习时,容闳第一个响应。1847年,19岁的容闳入读马萨诸塞州孟松学校,成为该校第一批中国学生。1850年,容闳入读耶鲁大学,成为该校首名中国学生。在《西学东渐记》中,容闳忆及此段经历,写道:“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竞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

 

185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归程。容闳的宏愿是“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他清楚只靠他个人之力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要培养更多的“容闳”。他说,“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

 

回到国内的容闳始终在谋划着推动更多人出去留学,“抑欲谋全中国之幸福也”。他要辞去上海江海关翻译处头等通事职务时,英国籍上司极力挽留,“承诺将月俸从75两提高到200两白银”,容闳终“不为所动”。

 

1863年,容闳应邀拜会了曾国藩,后受曾国藩委派赴美国采买机器,用以组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后者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容闳由此登上了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更大舞台。而他“怀之十年”的关于选派颖秀青年出洋留学的建议,经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联署上书,终于获得清政府的批准。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留美幼童,计120名,其中属香山人者近半数,容闳则亲任这批留美幼童的“副监督”。他对此寄予厚望,视其为“维新复兴中华最切实可行之策”。

 

在旧文化积重难返、新文化尚缺乏思想启蒙准备之晚清中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最终都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救亡图存之效,而这恰恰映照出幼童留美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尽管幼童留美同样因为旧势力的阻挠而于1881年草草收场,但回国的幼童经历了一段在中西夹缝中的幽暗岁月之后,在清末民初纷纷走上历史舞台,“强半列身显要,名重一时”。尤其是留美幼童中的多人,诸如梁诚、梁敦彦、唐绍仪、唐国安等人,又推动和实施了“庚款留美”,延续了容闳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我们重读容闳,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和感谢他为国家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更是为了弘扬他的精神,令其影响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期待这一代的年轻人,仍然有在历史大变局中的自觉意识与勇敢担当。

 

我想,这也正是徐惠萍女士的期盼所在。

心里长出天堂树

——品读《布鲁克林有棵树》

□林国洪

读完贝蒂·史密斯半自传体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我想起阿籽奶奶的一句话:“到别人的小星球去看看,感谢你我生活过的日子,每个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

tqb0322012_003_01_b.jpg

 

本书讲述弗兰茜从11岁到18岁的成长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纽约的贫民区布鲁克林。睿智的外婆玛丽虽然从未受过正规教育,却让女儿凯蒂坚持教外孙女弗兰茜读书写字,每天读一页经典名著如莎士比亚作品等,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伟大作品,知道世界不只威廉斯堡的出租屋这么大。爱唱歌的父亲乔尼虽然没赚到什么钱,却想方设法帮助女儿弗兰茜完成转学的心愿。转学让弗兰茜明白天外有天,她发现原生家庭所接触的世界之外还有其他世界,而其他世界并不是遥不可及。父亲乔尼的爱藏在提前一年为女儿的毕业典礼准备的玫瑰花里(按照惯例,女孩子毕业时会收到鲜花,当弗兰茜以为全班就她一个人没有时,却收到了茜茜阿姨带来的父亲准备的鲜花,而那时乔尼已去世)。母亲凯蒂大半辈子劳碌,靠着做清洁工的微薄收入养活一家人,她工作生活再忙都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品质。正如书中说的:“无论种子散落何处,都会长出一棵树,向着天空,挣扎着成长。”

 

捧读这本书时,我时常被小说中小人物向上的力量所感染和感动。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弗兰茜和弟弟尼利一起捡破烂,她不忘每天阅读,想把图书馆里的书从A读到Z,那就可以宣称自己读完全世界的书。当弗兰茜写的4篇怀念父亲的作文被加恩德老师完全否定时,弗兰茜坚持说:“济慈对美的定义是最完美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我写的这些故事都是真的。”在老师的眼中,贫民窟中的生活丑陋而卑贱。尽管如此,善良的弗兰茜还是在毕业时选择和加恩德老师告别——在弗兰茜之前,没有人和她告别。小说里写道:“她不喜欢她,但却同情她。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坚持自己正确无误,加恩德小姐一无所有。”

 

“书籍成了她的朋友,无论喜怒哀乐,总有一本书与她相伴。安静的时候有诗歌陪伴;厌倦了安静的时光,可以阅读探险故事;进入青春期,可以阅读爱情故事;想与人打交道,可以阅读人物传记。”外婆玛丽说:“宽恕是无价之宝,而且不要你花一分钱。”父亲乔尼告诉弗兰茜:“世界上没几个坏人。很多人只是运气不好罢了。”这样的话本书中比比皆是,读来让人不禁会心一笑。

 

阅读此书也有让我胸闷难当的时候,我想那应该是作家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写的。圣诞节前三天,弗兰茜和弟弟尼利一边听着钢琴曲,一边回忆往年圣诞节的欢乐,氛围描写极尽温馨。然后,父亲乔尼回来了,他失业了。尼利问弗兰茜:“还想回忆往事么?”弗兰茜说不想。在下一章节的开头,作者写道:“三天后,乔尼去世了。”看到这里,我感叹作家写得“真狠”,同时胸口像被无形的铁锤重击了一下。在葬礼后第二天晚上,一直没哭的两个孩子看到路边的一张海报写有“情歌王子唱情歌……”字样,终于忍不住哭作一团。

 

全书最后一段话出现了两回:“没有污泞的河水,就无法衬托出太阳闪耀的光辉。”生活难免一地鸡毛,有人选择将它做成鸡毛掸子,用来扫灰尘;有人选择将它编织成一束花,和春天一起点缀大地。正如小说所写:“即使生活坎坷,弗兰茜一家却如天堂树般坚韧,始终保持尊严,无论多么贫穷,他们都生机勃勃。”但愿我们内心都能有个像弗兰茜那样倔强、要强、干净的孩子,长出一棵天堂树,一直向上生长。

丝路文明的艺术瑰宝与历史印迹

——读《西域考古器物图谱》

□彭忠富

学者季羡林认为:“世界上影响深远的文明体系有中国、印度、伊斯兰和希腊四个,这四大文明的一个交汇点,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及西域的文书文物的发掘整理,复活了中国及世界许多被忘怀的往事。”

 

tqb0322012_005_01_b.jpg

100多年前,西方的探险、考古队伍对西域文物开启了疯狂的劫掠,其中四次进入新疆和甘肃探险的英国人斯坦因,发掘并劫走不可胜数的珍贵文物,备受关注。斯坦因考察时所掠文物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以致今天进行西域研究需要迂回曲折地借鉴西方博物馆。为此,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在斯坦因著作的基础上,搜集了其考察我国新疆和甘肃地区的考古器物图片,精选各类图片编汇了《西域考古器物图谱》,大量的图文将丰富珍贵的文物展现于世人,揭示出西域、丝绸之路特有的文化景观,从而揭开古代西域文明的神秘面纱。

 

《西域考古器物图谱》一书,不仅是对斯坦因四次中国探险考古出土文物的全面梳理与呈现,更是古代西域中西方文明交流、交融、互鉴的生动图谱。作为斯坦因四次西域探险考古出土文物的集中展示,本书涵盖了泥塑、陶塑、绘画、纺织品、刺绣、木牍、文书、经文以及杂品等多个类别。每件文物都详细注明了出土地,这些地址不仅仅是斯坦因西域探险考古的路线图,更构建起了古代西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人文地图。

 

书中汇聚了各类珍贵的文物图像,每一件都堪称历史的见证者。无论是细腻入微的泥塑陶塑,还是色彩斑斓的绘画和纺织品,都展现了古代西域人民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理念。以敦煌千佛洞的《绢画,画面为佛、菩萨及供养人》为例,画面上菩萨慈眉善目,端坐于莲花之上,右手执法器,左手作拈花微笑状,服饰雍容华贵。背后是一圈圈的佛光,彰显出菩萨的威仪。下面的四个供养人像,男左女右,两对夫妻服饰、相貌各异,凸显出敦煌多民族杂居的特点。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古代西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附有《克孜库尔干遗址遗迹平面图》等多幅著名遗址平面图,这些平面图不仅让读者能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古遗址的韵味,更为我们揭示了古代西域城市的布局和规划。通过这些平面图,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西域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本书所展示的文物和遗址平面图,正是斯坦因探险活动的产物之一。它们不仅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西域文化的辉煌,更为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那年杏花微雨

□夏学军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那年杏花微雨……或许一开始便都是错的。”若绕开剧中人的爱恨情仇不说,“杏花微雨”仿佛自带了一层浪漫的滤镜,温情缱绻。从那以后,这四个字便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一到春天,这“杏花雨”更是扑簌簌淋了下来,淋湿了心,氤氲了周遭气息,它写尽了人间浪漫,更是在无言中述说着生命的意义。

 

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在《鹊踏枝》中曾深情描绘:“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清明时节,正值杏花烂漫之际,那如丝如缕的细雨便纷纷扬扬地洒落,人们称之为杏花雨。在这朦胧的细雨之中,杏花轻轻摇曳,细雨轻轻触碰着每一片花瓣,轻轻落在游人的伞面上,透出一股超然物外的意境。

 

那年在拙政园闲庭信步,春雨如丝,庭院中的杏花盛开,白中透粉,与古朴的建筑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我与好友小微共享此刻的宁静与美好,笑声在雨中回荡,心情如杏花般绽放,尽情感受这雨水间的“杏运”之旅。细雨朦胧,花香醉人,小微的脸庞微湿,一袭白裙更显清丽,她的回眸一笑,仿佛春天的使者,让人心动不已。

 

这么多年过去了,杏花没少见,但唯江南的独树一帜,美妙绝伦。雨巷中,繁花似锦,几乎淹没半个屋脊;古老的墙面斑驳而富有韵味,偶尔探出一枝杏花,俏皮地摇曳着身姿;花瓣轻盈地飘落在静谧的水面上,我乘一叶扁舟,花瓣随舟而行,似乎在诉说着前世未了的情缘。周围的空气凝固成了一张轻如蝉翼、透明如纱的网,将我轻轻包裹,营造出一个温柔的小世界。此刻,我想起了卢梭笔下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在这繁华的都市之中,能寻得这样一处宁静的“绿荫”,看着河水潺潺、蝴蝶翩翩,实属不易。

 

眼前的杏花微雨,也仿佛让我置身于某位画家的画作前,所有的对话都在心底悄然展开,这是一种特殊而充实的孤独。跨越时空的界限,想到了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他的画风如烈火般炽热,画面色彩犹如阳光洒落,璀璨夺目。然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盛开的杏花》却有别于其他画作。

 

这是梵高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为他新出生的侄儿留下的一幅温柔静逸的画。在蓝天下盛开的杏花是春天的标志,白色花朵在枝头绽放,是新生命的象征。梵高的弟弟在来信中写道:“正如我们告诉您的那样,我们会以您的名字给他取名,而我希望他能像您一样坚定和勇敢。”这封信如同画布上的笔触,勾勒出了亲情的深沉与厚重。

 

这是才华横溢却孤寂潦倒的梵高灵魂深处温暖的创作,如同他生命中的火焰与温情交织,也是因为这幅画,让我更加倾心于这位画家。他一生都在追寻友情与爱情的慰藉,唯有弟弟提奥给予了他亲情的温暖。

 

杏花寓意娇羞的少女、美好的爱情和纯洁的心灵,然而此刻我却感到,它应该还有爱而不得的忧伤,宛如甄嬛与果郡王的错过、梵高至死不被这世界所赏识的遗憾。

唐代四大女诗人

□雨林霖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唐朝女诗人薛涛的这首《送友人》引用了《诗经》里《秦风·蒹葭》中的意境,将送别之情娓娓道来,表达了与好友的离别之情,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一说起唐诗,人们的脑海中一定都会浮现出许多的名字:李白、杜甫、白居易……然而,在星光璀璨的唐代诗坛,同样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女诗人,比如薛涛、鱼玄机、李冶以及刘采春,她们是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女诗人,后人将她们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薛涛是唐朝诗歌产量最多、“朋友圈最广”的女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的薛涛本该是一名“白富美”,但因为家道中落,她在16岁时便入了乐籍,成为了一名官营歌伎。薛涛才思敏捷,十分善于作诗,而且作品众多,仅现存的诗歌便有93首,是著名诗人贺知章存诗量的3倍有余。

 

此外,薛涛还是一名“交际达人”,如元稹、刘禹锡、白居易等诗坛“大咖”都是她的好朋友,连宰相武元衡和段文昌也与薛涛有诗文往来。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甚至向唐德宗上书,让朝廷给薛涛颁一个“秘书省校书郎”的荣誉官衔,虽然未能如愿,但人们却还是习惯了叫薛涛为“女校书”。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鱼玄机写杨柳独具匠心,全诗没有一个“柳”字,但却句句都在写柳。江边的垂杨柳,总是给人一种忧愁之感。

 

鱼玄机原名鱼幼薇,字蕙兰。她的父亲是个落魄书生,鱼幼薇自幼聪慧,又得父亲悉心栽培,十一二岁时已闻名长安,后来温庭筠将她收为弟子。在温庭筠的撮合下,鱼幼薇与状元李亿走在了一起,可不久后她便被抛弃,后来更被骗入咸宜观当了女道士,于是便有了“玄机”这个道号。

 

传说鱼玄机因为情感纠葛杀死了自己的婢女,在二十六七岁这样花一样的年纪被处死。后世评价她时,有人说她放纵不羁,也有人说她特立独行。或许,鱼玄机的不羁只是因为渴望而不可得罢了。

 

同样是女诗人,李冶则不受世俗的约束,她的生活潇洒而随意,她的作品更是打破了女诗人一贯矜持的格局,正因为如此,她的诗歌绽放着独特的光芒。比如《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诗中“至”字反复出现八次,说的是浅显而至真的道理,但却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当时的诗人刘长卿十分欣赏李冶,称她为“女中诗豪”。

 

中唐诗人刘采春则是一名“流行女歌手”,传说刘采春擅长参军戏,这是当时的一种调笑性质的喜剧,传统的参军戏通常用诙谐的言词相戏来达到喜剧效果,但刘采春不走寻常路,她将歌唱的表演形式加入自己的戏中。

 

刘采春的嗓音婉转动人,余音绕梁不绝。她最擅长唱的是《望夫歌》,也被称作《啰唝曲》,这是一个词牌,调名源自陈后主所建的啰唝楼。据说刘采春创作的《啰唝曲》有120首之多,现在《全唐诗》中仅存录6首。

 

有学者统计过,在唐朝290年的历史当中,可考的女诗人多达207名,如果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像这样具有才华的女诗人就难以尽数了。虽然身处封建时代的她们无法通过科举来改变命运,甚至也难以在史籍中留下太多痕迹,但她们的作品却跨越了时光,至今仍然在闪烁着耀眼光芒。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
湾韵|悦读(2024年3月22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3-22 09:55

tqb-20240322-012.jpg

在历史变局中自觉担当

——读《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图传》

□苏凤

中学历史课本告诉我们,晚清时期,中国人为了探索自强图存之路,曾经派出幼童留学美国,但对于孜孜不倦推动此事的珠海人容闳鲜有着墨。我来到珠海后,在参观容闳学校和唐国安纪念馆时,才对容闳之事迹略知皮毛,但也不得其详。对于容闳在那么早的年代、那么封闭的社会,何以能越过重洋远赴耶鲁大学求学,又何以能归国之后推动清政府公派幼童留美,充满好奇。幸得徐惠萍女士赠我《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图传》样书,于是挑灯夜读,先睹为快。读罢掩卷,感慨系之,略作分享。

 

徐惠萍女士长期浸润于香山这片中西两种文化最早碰撞的土地,研究容闳多年,对相关史料掌握颇丰。但在《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图传》中,作者没有选择堆砌文字,而是用语凝练,同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珍贵图片。一本历史题材的书,竟然有了画报或者微信朋友圈一般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毫无历史著作的“高冷感”。此乃作者有意为之。

 

本书副文本的组织,也颇见作者的缜密与用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家雷颐在前言《以图证史》中,充分肯定了作者图与文“互动互补”的意义;任教于耶鲁大学的旅美学者苏炜,从容闳的当代耶鲁传人的角度为本书作中文序;而容闳之嫡孙容永成,专为本书撰写了题为《My Grandfather Yung Wing》(《我的祖父容闳》)的英文序。此外,作者还特别邀请容闳好友、两次护送留美幼童的邝其照的后人黄植良、黄智珏,对其凝练的文字提供了简要的英文翻译。中英对照,图文并茂,使得本书具备了走向世界、获得更好传播效果的可能。

 

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容闳本人在历史的大变局当中,所具有的历史自觉和强大使命感。

 

1835年,马礼逊学校在澳门初创。容闳的父亲把容闳的哥哥送入私塾,因为“仕进显达,赖八股为敲门砖”,而送时年7岁的容闳入读西校,“冀儿子能出人头地,得一翻译或洋务委员之优缺乎”。1839年,受时局紧张影响,容闳辍学回乡;次年父亲病故,12岁的容闳游走贩糖,所获“悉以奉母”,补贴家用。这时,命运的转折点来临。当回到澳门入读马礼逊学校的机会摆在容闳面前时,他和他的家人没有因为一时的生活困难而选择放弃。6年后,当布朗校长表示可以带几名学生赴美学习时,容闳第一个响应。1847年,19岁的容闳入读马萨诸塞州孟松学校,成为该校第一批中国学生。1850年,容闳入读耶鲁大学,成为该校首名中国学生。在《西学东渐记》中,容闳忆及此段经历,写道:“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竞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

 

185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归程。容闳的宏愿是“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他清楚只靠他个人之力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要培养更多的“容闳”。他说,“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

 

回到国内的容闳始终在谋划着推动更多人出去留学,“抑欲谋全中国之幸福也”。他要辞去上海江海关翻译处头等通事职务时,英国籍上司极力挽留,“承诺将月俸从75两提高到200两白银”,容闳终“不为所动”。

 

1863年,容闳应邀拜会了曾国藩,后受曾国藩委派赴美国采买机器,用以组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后者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容闳由此登上了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更大舞台。而他“怀之十年”的关于选派颖秀青年出洋留学的建议,经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联署上书,终于获得清政府的批准。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留美幼童,计120名,其中属香山人者近半数,容闳则亲任这批留美幼童的“副监督”。他对此寄予厚望,视其为“维新复兴中华最切实可行之策”。

 

在旧文化积重难返、新文化尚缺乏思想启蒙准备之晚清中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最终都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救亡图存之效,而这恰恰映照出幼童留美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尽管幼童留美同样因为旧势力的阻挠而于1881年草草收场,但回国的幼童经历了一段在中西夹缝中的幽暗岁月之后,在清末民初纷纷走上历史舞台,“强半列身显要,名重一时”。尤其是留美幼童中的多人,诸如梁诚、梁敦彦、唐绍仪、唐国安等人,又推动和实施了“庚款留美”,延续了容闳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我们重读容闳,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和感谢他为国家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更是为了弘扬他的精神,令其影响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期待这一代的年轻人,仍然有在历史大变局中的自觉意识与勇敢担当。

 

我想,这也正是徐惠萍女士的期盼所在。

心里长出天堂树

——品读《布鲁克林有棵树》

□林国洪

读完贝蒂·史密斯半自传体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我想起阿籽奶奶的一句话:“到别人的小星球去看看,感谢你我生活过的日子,每个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

tqb0322012_003_01_b.jpg

 

本书讲述弗兰茜从11岁到18岁的成长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纽约的贫民区布鲁克林。睿智的外婆玛丽虽然从未受过正规教育,却让女儿凯蒂坚持教外孙女弗兰茜读书写字,每天读一页经典名著如莎士比亚作品等,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伟大作品,知道世界不只威廉斯堡的出租屋这么大。爱唱歌的父亲乔尼虽然没赚到什么钱,却想方设法帮助女儿弗兰茜完成转学的心愿。转学让弗兰茜明白天外有天,她发现原生家庭所接触的世界之外还有其他世界,而其他世界并不是遥不可及。父亲乔尼的爱藏在提前一年为女儿的毕业典礼准备的玫瑰花里(按照惯例,女孩子毕业时会收到鲜花,当弗兰茜以为全班就她一个人没有时,却收到了茜茜阿姨带来的父亲准备的鲜花,而那时乔尼已去世)。母亲凯蒂大半辈子劳碌,靠着做清洁工的微薄收入养活一家人,她工作生活再忙都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品质。正如书中说的:“无论种子散落何处,都会长出一棵树,向着天空,挣扎着成长。”

 

捧读这本书时,我时常被小说中小人物向上的力量所感染和感动。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弗兰茜和弟弟尼利一起捡破烂,她不忘每天阅读,想把图书馆里的书从A读到Z,那就可以宣称自己读完全世界的书。当弗兰茜写的4篇怀念父亲的作文被加恩德老师完全否定时,弗兰茜坚持说:“济慈对美的定义是最完美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我写的这些故事都是真的。”在老师的眼中,贫民窟中的生活丑陋而卑贱。尽管如此,善良的弗兰茜还是在毕业时选择和加恩德老师告别——在弗兰茜之前,没有人和她告别。小说里写道:“她不喜欢她,但却同情她。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坚持自己正确无误,加恩德小姐一无所有。”

 

“书籍成了她的朋友,无论喜怒哀乐,总有一本书与她相伴。安静的时候有诗歌陪伴;厌倦了安静的时光,可以阅读探险故事;进入青春期,可以阅读爱情故事;想与人打交道,可以阅读人物传记。”外婆玛丽说:“宽恕是无价之宝,而且不要你花一分钱。”父亲乔尼告诉弗兰茜:“世界上没几个坏人。很多人只是运气不好罢了。”这样的话本书中比比皆是,读来让人不禁会心一笑。

 

阅读此书也有让我胸闷难当的时候,我想那应该是作家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写的。圣诞节前三天,弗兰茜和弟弟尼利一边听着钢琴曲,一边回忆往年圣诞节的欢乐,氛围描写极尽温馨。然后,父亲乔尼回来了,他失业了。尼利问弗兰茜:“还想回忆往事么?”弗兰茜说不想。在下一章节的开头,作者写道:“三天后,乔尼去世了。”看到这里,我感叹作家写得“真狠”,同时胸口像被无形的铁锤重击了一下。在葬礼后第二天晚上,一直没哭的两个孩子看到路边的一张海报写有“情歌王子唱情歌……”字样,终于忍不住哭作一团。

 

全书最后一段话出现了两回:“没有污泞的河水,就无法衬托出太阳闪耀的光辉。”生活难免一地鸡毛,有人选择将它做成鸡毛掸子,用来扫灰尘;有人选择将它编织成一束花,和春天一起点缀大地。正如小说所写:“即使生活坎坷,弗兰茜一家却如天堂树般坚韧,始终保持尊严,无论多么贫穷,他们都生机勃勃。”但愿我们内心都能有个像弗兰茜那样倔强、要强、干净的孩子,长出一棵天堂树,一直向上生长。

丝路文明的艺术瑰宝与历史印迹

——读《西域考古器物图谱》

□彭忠富

学者季羡林认为:“世界上影响深远的文明体系有中国、印度、伊斯兰和希腊四个,这四大文明的一个交汇点,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及西域的文书文物的发掘整理,复活了中国及世界许多被忘怀的往事。”

 

tqb0322012_005_01_b.jpg

100多年前,西方的探险、考古队伍对西域文物开启了疯狂的劫掠,其中四次进入新疆和甘肃探险的英国人斯坦因,发掘并劫走不可胜数的珍贵文物,备受关注。斯坦因考察时所掠文物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以致今天进行西域研究需要迂回曲折地借鉴西方博物馆。为此,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在斯坦因著作的基础上,搜集了其考察我国新疆和甘肃地区的考古器物图片,精选各类图片编汇了《西域考古器物图谱》,大量的图文将丰富珍贵的文物展现于世人,揭示出西域、丝绸之路特有的文化景观,从而揭开古代西域文明的神秘面纱。

 

《西域考古器物图谱》一书,不仅是对斯坦因四次中国探险考古出土文物的全面梳理与呈现,更是古代西域中西方文明交流、交融、互鉴的生动图谱。作为斯坦因四次西域探险考古出土文物的集中展示,本书涵盖了泥塑、陶塑、绘画、纺织品、刺绣、木牍、文书、经文以及杂品等多个类别。每件文物都详细注明了出土地,这些地址不仅仅是斯坦因西域探险考古的路线图,更构建起了古代西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人文地图。

 

书中汇聚了各类珍贵的文物图像,每一件都堪称历史的见证者。无论是细腻入微的泥塑陶塑,还是色彩斑斓的绘画和纺织品,都展现了古代西域人民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理念。以敦煌千佛洞的《绢画,画面为佛、菩萨及供养人》为例,画面上菩萨慈眉善目,端坐于莲花之上,右手执法器,左手作拈花微笑状,服饰雍容华贵。背后是一圈圈的佛光,彰显出菩萨的威仪。下面的四个供养人像,男左女右,两对夫妻服饰、相貌各异,凸显出敦煌多民族杂居的特点。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古代西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附有《克孜库尔干遗址遗迹平面图》等多幅著名遗址平面图,这些平面图不仅让读者能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古遗址的韵味,更为我们揭示了古代西域城市的布局和规划。通过这些平面图,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西域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本书所展示的文物和遗址平面图,正是斯坦因探险活动的产物之一。它们不仅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西域文化的辉煌,更为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那年杏花微雨

□夏学军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那年杏花微雨……或许一开始便都是错的。”若绕开剧中人的爱恨情仇不说,“杏花微雨”仿佛自带了一层浪漫的滤镜,温情缱绻。从那以后,这四个字便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一到春天,这“杏花雨”更是扑簌簌淋了下来,淋湿了心,氤氲了周遭气息,它写尽了人间浪漫,更是在无言中述说着生命的意义。

 

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在《鹊踏枝》中曾深情描绘:“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清明时节,正值杏花烂漫之际,那如丝如缕的细雨便纷纷扬扬地洒落,人们称之为杏花雨。在这朦胧的细雨之中,杏花轻轻摇曳,细雨轻轻触碰着每一片花瓣,轻轻落在游人的伞面上,透出一股超然物外的意境。

 

那年在拙政园闲庭信步,春雨如丝,庭院中的杏花盛开,白中透粉,与古朴的建筑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我与好友小微共享此刻的宁静与美好,笑声在雨中回荡,心情如杏花般绽放,尽情感受这雨水间的“杏运”之旅。细雨朦胧,花香醉人,小微的脸庞微湿,一袭白裙更显清丽,她的回眸一笑,仿佛春天的使者,让人心动不已。

 

这么多年过去了,杏花没少见,但唯江南的独树一帜,美妙绝伦。雨巷中,繁花似锦,几乎淹没半个屋脊;古老的墙面斑驳而富有韵味,偶尔探出一枝杏花,俏皮地摇曳着身姿;花瓣轻盈地飘落在静谧的水面上,我乘一叶扁舟,花瓣随舟而行,似乎在诉说着前世未了的情缘。周围的空气凝固成了一张轻如蝉翼、透明如纱的网,将我轻轻包裹,营造出一个温柔的小世界。此刻,我想起了卢梭笔下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在这繁华的都市之中,能寻得这样一处宁静的“绿荫”,看着河水潺潺、蝴蝶翩翩,实属不易。

 

眼前的杏花微雨,也仿佛让我置身于某位画家的画作前,所有的对话都在心底悄然展开,这是一种特殊而充实的孤独。跨越时空的界限,想到了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他的画风如烈火般炽热,画面色彩犹如阳光洒落,璀璨夺目。然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盛开的杏花》却有别于其他画作。

 

这是梵高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为他新出生的侄儿留下的一幅温柔静逸的画。在蓝天下盛开的杏花是春天的标志,白色花朵在枝头绽放,是新生命的象征。梵高的弟弟在来信中写道:“正如我们告诉您的那样,我们会以您的名字给他取名,而我希望他能像您一样坚定和勇敢。”这封信如同画布上的笔触,勾勒出了亲情的深沉与厚重。

 

这是才华横溢却孤寂潦倒的梵高灵魂深处温暖的创作,如同他生命中的火焰与温情交织,也是因为这幅画,让我更加倾心于这位画家。他一生都在追寻友情与爱情的慰藉,唯有弟弟提奥给予了他亲情的温暖。

 

杏花寓意娇羞的少女、美好的爱情和纯洁的心灵,然而此刻我却感到,它应该还有爱而不得的忧伤,宛如甄嬛与果郡王的错过、梵高至死不被这世界所赏识的遗憾。

唐代四大女诗人

□雨林霖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唐朝女诗人薛涛的这首《送友人》引用了《诗经》里《秦风·蒹葭》中的意境,将送别之情娓娓道来,表达了与好友的离别之情,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一说起唐诗,人们的脑海中一定都会浮现出许多的名字:李白、杜甫、白居易……然而,在星光璀璨的唐代诗坛,同样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女诗人,比如薛涛、鱼玄机、李冶以及刘采春,她们是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女诗人,后人将她们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薛涛是唐朝诗歌产量最多、“朋友圈最广”的女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的薛涛本该是一名“白富美”,但因为家道中落,她在16岁时便入了乐籍,成为了一名官营歌伎。薛涛才思敏捷,十分善于作诗,而且作品众多,仅现存的诗歌便有93首,是著名诗人贺知章存诗量的3倍有余。

 

此外,薛涛还是一名“交际达人”,如元稹、刘禹锡、白居易等诗坛“大咖”都是她的好朋友,连宰相武元衡和段文昌也与薛涛有诗文往来。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甚至向唐德宗上书,让朝廷给薛涛颁一个“秘书省校书郎”的荣誉官衔,虽然未能如愿,但人们却还是习惯了叫薛涛为“女校书”。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鱼玄机写杨柳独具匠心,全诗没有一个“柳”字,但却句句都在写柳。江边的垂杨柳,总是给人一种忧愁之感。

 

鱼玄机原名鱼幼薇,字蕙兰。她的父亲是个落魄书生,鱼幼薇自幼聪慧,又得父亲悉心栽培,十一二岁时已闻名长安,后来温庭筠将她收为弟子。在温庭筠的撮合下,鱼幼薇与状元李亿走在了一起,可不久后她便被抛弃,后来更被骗入咸宜观当了女道士,于是便有了“玄机”这个道号。

 

传说鱼玄机因为情感纠葛杀死了自己的婢女,在二十六七岁这样花一样的年纪被处死。后世评价她时,有人说她放纵不羁,也有人说她特立独行。或许,鱼玄机的不羁只是因为渴望而不可得罢了。

 

同样是女诗人,李冶则不受世俗的约束,她的生活潇洒而随意,她的作品更是打破了女诗人一贯矜持的格局,正因为如此,她的诗歌绽放着独特的光芒。比如《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诗中“至”字反复出现八次,说的是浅显而至真的道理,但却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当时的诗人刘长卿十分欣赏李冶,称她为“女中诗豪”。

 

中唐诗人刘采春则是一名“流行女歌手”,传说刘采春擅长参军戏,这是当时的一种调笑性质的喜剧,传统的参军戏通常用诙谐的言词相戏来达到喜剧效果,但刘采春不走寻常路,她将歌唱的表演形式加入自己的戏中。

 

刘采春的嗓音婉转动人,余音绕梁不绝。她最擅长唱的是《望夫歌》,也被称作《啰唝曲》,这是一个词牌,调名源自陈后主所建的啰唝楼。据说刘采春创作的《啰唝曲》有120首之多,现在《全唐诗》中仅存录6首。

 

有学者统计过,在唐朝290年的历史当中,可考的女诗人多达207名,如果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像这样具有才华的女诗人就难以尽数了。虽然身处封建时代的她们无法通过科举来改变命运,甚至也难以在史籍中留下太多痕迹,但她们的作品却跨越了时光,至今仍然在闪烁着耀眼光芒。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