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4年3月15日)

tqb-20240315-011.jpg

唱响故乡曲 最美桑梓情

——读刘亮程散文集《大地上的家乡》

□ 刘昌宇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关于家乡或深或浅的记忆,有的是一座老屋,有的是蜿蜒起伏的群山,有的是和蔼可亲的父老乡亲……这一切都汇成了温暖的意象,长久地积蓄在我们的胸膛。每一次回想和念及,都是那么的温馨。刘亮程的《大地上的家乡》就是这样一本令人难忘、讲述家乡事家乡人的散文集。

tqb0315011_001_01_b.jpg

 

在刘亮程看来,“心安即是归处,花开花落,死生忙碌,我们最终都会活成自己的家乡”。身处幽僻的乡村,远离城市的喧嚣,那氲氤着泥香之处,便是他心灵的一片净土。每天,作家以能亲近土地为荣。清晨,听着鸡啼起床,迎着朝阳下地农作;日落西山,伴着晚霞拾锄而归,这样的生活在他眼里是惬意而安祥的。刘亮程以清澈浅淡的运笔,勾勒着诗意般的乡村画卷。他以明彻透亮的语言,描摹着家乡的山川河水,细陈着草木的一枯一荣;说道着家乡的风土人情,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世事变迁。

 

《大地上的故乡》是从刘亮程心底流出的一首歌,清丽婉转,唱给所有懂生活的人听。刘亮程用脚步丈量着流金淌玉的西北大地。从甘肃到新疆,从河西走廊到准噶尔盆地。冬去春来,花开花谢,不管刘亮程走到哪里,这片深情的大地都像母亲对待游子一般,热忱地供给他生命的滋养。多年以后,作家也以隽秀的文笔,热情讴歌着生他养他的土地,赞誉着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在书中不无自豪地写道:“这里的岁月清晰可数,让你活得如此明白、如此清静。我在这个村庄,一岁一岁感受自己的年龄,也在悉心感受天地间万物的兴盛与衰老……这是与万物终老一处的大地上的家乡。”

 

书中,刘亮程不但写自己独特的家乡体验,还以缱绻的情感抒发,娓娓说道着大西北人们对黄天厚土的挚爱。他笔下的乡人,真诚、直率、坦荡、无私,宁愿亏了自己,也要幸福人家。《赵木匠》中善良的乡村木匠,虽然干的是寻常的活计,凭着他祖传的做“寿棺”本事,一年到头吃穿无忧理应不在话下。可生性厚道的他,却有着黄土地般硬朗、扎实的性格,他深信“举顶三尺有神明”,从不依仗自己技术好,就在匠功上偷奸耍滑,而是始终以信誉为重,彰显了“择一事,终一生”的民间匠心。《洪水》讲述了家乡人们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全力抗洪抢险的故事。心细如发的县长,赴汤蹈火的人民警察,在大灾大难面前,这些人民的公仆始终冲锋在第一线、奉献在第一线,用无私的大爱和担当,铸成了坚不可摧的“防洪大堤”,不仅保住了县城,还保住了沿岸的乡镇,书写了一曲新时代家乡人民的颂歌。《后父的老》塑造了一个大度、顽强、不轻易向命运低头的西北汉子形象。“后父”年少时,他父母走得早,待他中年后,又无儿无女,命运不可谓不苦。可生性乐观的他,从没把这一切放在心上,一生都在拼搏和劳作中度过。即便到了迟暮之年,他也绝不服老。这一个个平凡的人和平凡的故事,深深叩动着刘亮程的心弦,让他拿起笔,书写着他们,记录着他们,也让感同身受的我们掩卷长思。是西北的黄天厚土造就了这样一群正直、勇敢、奉献的家乡人,让刘亮程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点赞,也让喜爱这本书的读者,满怀虔诚地为他们喝彩。

 

《大地上的故乡》是一本治愈心灵的书,虽然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恣肆的煽情,却把大地与故乡巧妙地连接在一起,道出了一个游子对家国最深沉、最朴实的爱恋。

马背上的深情

——读杨志军《雪山大地》有感

□ 王雅芬

tqb0315011_003_01_b.jpg

《雪山大地》是一部热情洋溢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作者杨志军用浪漫又质朴、细腻又厚重的笔触,以青藏高原上汉藏两个家庭相濡以沫的故事为切入点,书写了半个多世纪里以“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三代建设者鞠躬尽瘁艰苦奋斗的历程,深情唱响雪域高原上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雪山大地》故事脉络清晰明朗,以主人公“父亲”深入草原探查牧民生活,为当地建设四处奔走,推动建立沁多县第一所小学、中学以及第一家贸易公司的故事为主线,情节涉及当地的生产、教育、商业、医疗、环保等一系列内容。在小说众多绵密感人的支线中,枣红马日尕是一个特殊而浪漫的存在。它串联起了汉族干部“父亲”与藏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它是“父亲”一生青春、热血、智慧乃至生命的象征与寄托。

 

日尕是一匹毛色亮红、精神昂扬的高头大马。小说开篇,日尕还未正式出场,就以姜瓦草原赛马会第一名先声夺人。在角巴主任家,“父亲”第一次见到日尕,他的喜欢就像牛羊见了牧草、河床见了雪水,带着情不自禁的冲动。牧民过的是马背上的生活,一年四季都在迁徙,拥有了日尕的“父亲”,也开始了他在马背上的工作。

 

“父亲”在日尕的马背上,迎接着人生每一次角色的转变,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父亲”为了保护角巴做了“瘟牛肉”事件的替罪羊,在马背上丢了县长官职。“父亲”要做老师,日尕便陪着他四处奔波,一天一个公社地劝说牧民送孩子去上学。“父亲”在马背上争取来了沁多初中、高中校区,也在马背上被免去校长职务。“父亲”坐牢,日尕等他。“父亲”去小卖部当售货员贩卖牛羊肉,“沁多贸易”不被角巴和所有牧民理解,“父亲”备受冷遇,日尕陪着他。它仿佛是“父亲”唯一的伴侣。是日尕在赛马会上为“父亲”赢得了理解,帮助牧民建立了商品意识,也是日尕心有灵犀地主动带着马群离开沁多草原,帮助“父亲”解决了草原生态难题。

 

小说既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更有当地人民建设新草原的激情和乐观。“种子还在,从土层下面抓一把,满手都是草种。他失声喊起来:怎么是这样的草种,都瘪成空皮啦?是原来就瘪了还是埋到土里后才瘪的?”在以保护野生动物和反盗猎为己任的“雄鹰支队”,“父亲”听到了让他兴奋不已的消息:“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讲,现在的阿尼玛卿草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因为这里的动物不光增加了数量,也增加了种类,且这种增加还将持续下去。”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没有脸谱化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每一句话每一个决定都深深烙上时代特性。诗性的语言使得小说充满了诗意和激情,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草原生活的严酷。桑杰虽然又聋又哑,但极富灵性,他的妻子赛毛为了救“父亲”而牺牲,这一情节让人动容。作者通过塑造这些人物,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坚韧和无私。

小说共有17章,每一章都以一首诗歌作为题记,每首诗歌都通向理想,是关于爱的呼唤,是在为天地万物祈愿。

绘就粮食安全的壮阔图景

——读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饭碗》

□ 钟芳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作家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饭碗》以朴实细腻的笔触深情回溯新中国粮食发展史,讲述了中国人民以科技为引领,依靠自身力量,成功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转变。

 

tqb0315011_005_01_b.jpg

全书紧紧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人物及重大历史事件,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生动呈现出“大国粮仓”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上世纪60年代末,大批青年扎根东北黑土地,用勤劳双手使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大粮仓。40多年前,小岗村18名敢闯敢干的农民,在契约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由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矮败小麦之父”刘秉华、“杂交大豆之父”孙寰等一大批农业科技专家,为了粮食的稳产高产,不遗余力地奋战在育种领域。还有从西北地区到中原地区、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种粮大户,用科学种田行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一春一秋耕作成谷,一颗一粒积聚成仓。作为一部采访自田间地头的报告文学作品,本书较好地解决了宏大叙事与精准议论的关系,从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等关键点逐一切入,揭示了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的不易,书写出中国人为解决粮食问题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作者不仅以宏大旨趣,从《山海经》、填仓节等丰富的史料和民俗中,追溯中国源远流长的农耕史,而且走访了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等国内主要粮食产区,还从不同视角了解种粮农民、科技工作者、粮食销售商、粮库护粮员等群体,以期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深入探究中华民族是通过何种努力,最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毋庸置疑,粮食安全不仅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涉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自上古时代开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就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进程中,逐步摸清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掌握了农事技巧,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并自觉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产生了类似《论积贮疏》《齐民要术》等重要著述,强化了人们对粮食的认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成功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转变,为全球粮食安全、贫困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饭碗》聚焦中国农业发展,讲述了农业科学家和种田达人,为抓好农业生产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如讲述了赵洪璋等科学家孜孜不倦开展小麦育种的故事,既震撼心灵,又给人以精神启迪。此外,本书还整体回顾了为提高中国农业质量效益国家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如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大规模兴修水利、近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奠定基础。如今,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中国农业从当初的“人拉肩扛”“看天吃饭”,逐步向全程机械化和“靠数据”转变,实现从小农生产到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巨大跨越。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研究与培育方面,中国已经培育出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领先水平的优良品种,从而在源头上确保了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春意阳台读书好

□ 张彦英

无论是假日还是其他零碎的休息时间,我喜欢并沉迷于在阳台读书的感觉。此时节正是明媚的春天,阳光不寒不燥,像一只乖顺的哈巴狗趴在身上似的叫人感到舒服,坐在藤椅上,旁边放好正对口味的茶,捧读一本喜欢的闲书,不能不说是一天当中最大的享受。

 

读书需要一种自己喜欢的环境,或者说氛围,让心沉静下来,如此才能读进去,春天对我来说正好。在阳台,光线充足,而且有了客厅、卧室的阻隔,相对安静,但绝不是与世隔绝。我家在六楼,在阳台读书,间或能听见楼下过路人的声音———脚步声或者谈话声,或者小孩子的打闹声,这些声音远近、大小程度恰到好处:当你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的时候能听见,而当你埋头读书沉醉在文字间的时候是一点也听不见的。

 

在草长莺飞的春天,空气里有欣欣向荣的味道,阳光照在书页上,是一种明媚的可爱。在明媚的阳光下读书,总是更加叫人愉快、放松、乐观、积极,而且极易发现自身的力量。不知道为什么,每每在阳台读书,比如工作了一天之后的傍晚,我总是不觉得累,反而埋怨时光走得太快,不多一会儿天就黑了。有一次,一位做家庭装修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见我喜欢在阳台读书,说我很会赶时髦。原来因为阳台光线很足,很多年轻的“潮人”选择把工作间或者书房搬到阳台上,这样每天既能晒到太阳(除却阴雨天),又可以在阳光下工作,聊天、打电话、上网或者玩游戏都很惬意。她说,阳光书房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设计,因为阳台挨着客厅,所以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间,又让很多主人满足了晒太阳的生活需要。把阳台当做书房,满足了我晒太阳和读书的双重需要。

 

我有书房,没有把阳台改做书房的意思,仅仅是喜欢自在和随意。我想,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单元楼里,最接近自然的空间无疑是阳台,这里有阳光、有美景,如果用来堆放杂物实在太浪费。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接触阳光、呼吸自然,那才是家与自然、心灵与文字最完美的结合。

 

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也会在我读书的时候来阳台凑热闹,搬了小板凳,拿着自己的图画书,自言自语地讲故事。读书不应该成为追逐名利的手段,而应该是让自己的灵魂在路上的一种心灵按摩。我庆幸在这个春天,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可以自己或者和家人一起安静地走进书的世界,发现自己,发现美丽,发现快乐和幸福。这一切,有阳光作证。

一场为我放的电影

□ 明伟方

38年前的那个秋天,漫山枫叶火红一片,小小的山村沸腾了,我被省城的一所重点大学录取,成为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晚上,淳朴的村民纷纷来我家道喜。老村长拍着我的肩膀说:“娃啊,你是我们全村的骄傲,我们商量后决定,明天去县城请电影队来我们村放一场电影,好好为你庆祝一番。”

 

那时候,小山村里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看露天电影算是上一种奢侈消费,只有遇上特别大的喜事时,村里才会去请电影队来。因为请人放一场电影需要100多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放电影那天,全村像过节一样,各家各户都早早地把自己外村的亲戚朋友接过来。放电影之前,村里的锣鼓手、唢呐手自发组织起来进行了热场表演,整个山村都沉浸在浓浓的喜庆气氛中。父亲专门烧了几大桶开水,泡上山里的花红茶,招呼来看电影的父老乡亲。

 

村里人都穿着平时不舍得穿的衣服,早早地来到放映地点,互相问候,仿佛久别重逢的亲人,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兴奋地奔跑着、追逐着,有的还拿着小板凳,准备占个好位置。放映员忙碌地布置场地,挂银幕、调设备,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夜幕降临。

夜幕降临,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与火红的枫叶相映成趣。村民们围坐在银幕前,期待着电影的开始。此时此刻,全村人的心都和我考上大学这份喜悦连在一起了。

 

电影开始了,银幕上的画面光影流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村民们沉浸在这部电影带来的奇幻世界里,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更是一场视觉盛宴,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随着情节的推进,村民们的心情也随之波动。笑声、掌声、叹息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而对我来说,这部电影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全村人对我的一种祝福和期望,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电影结束后,村民们在意犹未尽中散去。老村长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娃啊,你要好好学习,为我们山村争光。”我满怀感激地点了点头。

 

近40年过去了,当年村里专门放电影庆贺我上大学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如今,小山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远离家乡,在遥远的外地工作,但我永远记得我是大山的儿子,我的根永远在大山深处。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温暖,那是家乡人民对我的深深关爱和期望。

春分是一场婚礼

□ 李昌林

柳絮纷飞,亲皱了

桃源湖的脸

红樱花对着镜子

梳妆打扮了好几遍

 

今天的雪花

就要嫁给杏花

桃花是她的伴娘

三十六阵风

吹响了喇叭

七十二场太阳雨

流了许多

心神不定的眼泪

 

春雷大大的烟花

送了她们

一程又一程

在乌云后面

憋着一场

没有新郎的婚礼

 

爱情

被知了咬了一口

声嘶力竭

喊疼

 

春分是一场婚礼

芬芳的爱情

已步入成熟丰满的中年

正等着春风

掀开生活的红盖头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封面图:新华社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孙宁
湾韵|悦读(2024年3月15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3-15 10:19

tqb-20240315-011.jpg

唱响故乡曲 最美桑梓情

——读刘亮程散文集《大地上的家乡》

□ 刘昌宇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关于家乡或深或浅的记忆,有的是一座老屋,有的是蜿蜒起伏的群山,有的是和蔼可亲的父老乡亲……这一切都汇成了温暖的意象,长久地积蓄在我们的胸膛。每一次回想和念及,都是那么的温馨。刘亮程的《大地上的家乡》就是这样一本令人难忘、讲述家乡事家乡人的散文集。

tqb0315011_001_01_b.jpg

 

在刘亮程看来,“心安即是归处,花开花落,死生忙碌,我们最终都会活成自己的家乡”。身处幽僻的乡村,远离城市的喧嚣,那氲氤着泥香之处,便是他心灵的一片净土。每天,作家以能亲近土地为荣。清晨,听着鸡啼起床,迎着朝阳下地农作;日落西山,伴着晚霞拾锄而归,这样的生活在他眼里是惬意而安祥的。刘亮程以清澈浅淡的运笔,勾勒着诗意般的乡村画卷。他以明彻透亮的语言,描摹着家乡的山川河水,细陈着草木的一枯一荣;说道着家乡的风土人情,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世事变迁。

 

《大地上的故乡》是从刘亮程心底流出的一首歌,清丽婉转,唱给所有懂生活的人听。刘亮程用脚步丈量着流金淌玉的西北大地。从甘肃到新疆,从河西走廊到准噶尔盆地。冬去春来,花开花谢,不管刘亮程走到哪里,这片深情的大地都像母亲对待游子一般,热忱地供给他生命的滋养。多年以后,作家也以隽秀的文笔,热情讴歌着生他养他的土地,赞誉着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在书中不无自豪地写道:“这里的岁月清晰可数,让你活得如此明白、如此清静。我在这个村庄,一岁一岁感受自己的年龄,也在悉心感受天地间万物的兴盛与衰老……这是与万物终老一处的大地上的家乡。”

 

书中,刘亮程不但写自己独特的家乡体验,还以缱绻的情感抒发,娓娓说道着大西北人们对黄天厚土的挚爱。他笔下的乡人,真诚、直率、坦荡、无私,宁愿亏了自己,也要幸福人家。《赵木匠》中善良的乡村木匠,虽然干的是寻常的活计,凭着他祖传的做“寿棺”本事,一年到头吃穿无忧理应不在话下。可生性厚道的他,却有着黄土地般硬朗、扎实的性格,他深信“举顶三尺有神明”,从不依仗自己技术好,就在匠功上偷奸耍滑,而是始终以信誉为重,彰显了“择一事,终一生”的民间匠心。《洪水》讲述了家乡人们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全力抗洪抢险的故事。心细如发的县长,赴汤蹈火的人民警察,在大灾大难面前,这些人民的公仆始终冲锋在第一线、奉献在第一线,用无私的大爱和担当,铸成了坚不可摧的“防洪大堤”,不仅保住了县城,还保住了沿岸的乡镇,书写了一曲新时代家乡人民的颂歌。《后父的老》塑造了一个大度、顽强、不轻易向命运低头的西北汉子形象。“后父”年少时,他父母走得早,待他中年后,又无儿无女,命运不可谓不苦。可生性乐观的他,从没把这一切放在心上,一生都在拼搏和劳作中度过。即便到了迟暮之年,他也绝不服老。这一个个平凡的人和平凡的故事,深深叩动着刘亮程的心弦,让他拿起笔,书写着他们,记录着他们,也让感同身受的我们掩卷长思。是西北的黄天厚土造就了这样一群正直、勇敢、奉献的家乡人,让刘亮程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点赞,也让喜爱这本书的读者,满怀虔诚地为他们喝彩。

 

《大地上的故乡》是一本治愈心灵的书,虽然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恣肆的煽情,却把大地与故乡巧妙地连接在一起,道出了一个游子对家国最深沉、最朴实的爱恋。

马背上的深情

——读杨志军《雪山大地》有感

□ 王雅芬

tqb0315011_003_01_b.jpg

《雪山大地》是一部热情洋溢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作者杨志军用浪漫又质朴、细腻又厚重的笔触,以青藏高原上汉藏两个家庭相濡以沫的故事为切入点,书写了半个多世纪里以“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三代建设者鞠躬尽瘁艰苦奋斗的历程,深情唱响雪域高原上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雪山大地》故事脉络清晰明朗,以主人公“父亲”深入草原探查牧民生活,为当地建设四处奔走,推动建立沁多县第一所小学、中学以及第一家贸易公司的故事为主线,情节涉及当地的生产、教育、商业、医疗、环保等一系列内容。在小说众多绵密感人的支线中,枣红马日尕是一个特殊而浪漫的存在。它串联起了汉族干部“父亲”与藏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它是“父亲”一生青春、热血、智慧乃至生命的象征与寄托。

 

日尕是一匹毛色亮红、精神昂扬的高头大马。小说开篇,日尕还未正式出场,就以姜瓦草原赛马会第一名先声夺人。在角巴主任家,“父亲”第一次见到日尕,他的喜欢就像牛羊见了牧草、河床见了雪水,带着情不自禁的冲动。牧民过的是马背上的生活,一年四季都在迁徙,拥有了日尕的“父亲”,也开始了他在马背上的工作。

 

“父亲”在日尕的马背上,迎接着人生每一次角色的转变,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父亲”为了保护角巴做了“瘟牛肉”事件的替罪羊,在马背上丢了县长官职。“父亲”要做老师,日尕便陪着他四处奔波,一天一个公社地劝说牧民送孩子去上学。“父亲”在马背上争取来了沁多初中、高中校区,也在马背上被免去校长职务。“父亲”坐牢,日尕等他。“父亲”去小卖部当售货员贩卖牛羊肉,“沁多贸易”不被角巴和所有牧民理解,“父亲”备受冷遇,日尕陪着他。它仿佛是“父亲”唯一的伴侣。是日尕在赛马会上为“父亲”赢得了理解,帮助牧民建立了商品意识,也是日尕心有灵犀地主动带着马群离开沁多草原,帮助“父亲”解决了草原生态难题。

 

小说既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更有当地人民建设新草原的激情和乐观。“种子还在,从土层下面抓一把,满手都是草种。他失声喊起来:怎么是这样的草种,都瘪成空皮啦?是原来就瘪了还是埋到土里后才瘪的?”在以保护野生动物和反盗猎为己任的“雄鹰支队”,“父亲”听到了让他兴奋不已的消息:“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讲,现在的阿尼玛卿草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因为这里的动物不光增加了数量,也增加了种类,且这种增加还将持续下去。”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没有脸谱化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每一句话每一个决定都深深烙上时代特性。诗性的语言使得小说充满了诗意和激情,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草原生活的严酷。桑杰虽然又聋又哑,但极富灵性,他的妻子赛毛为了救“父亲”而牺牲,这一情节让人动容。作者通过塑造这些人物,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坚韧和无私。

小说共有17章,每一章都以一首诗歌作为题记,每首诗歌都通向理想,是关于爱的呼唤,是在为天地万物祈愿。

绘就粮食安全的壮阔图景

——读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饭碗》

□ 钟芳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作家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饭碗》以朴实细腻的笔触深情回溯新中国粮食发展史,讲述了中国人民以科技为引领,依靠自身力量,成功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转变。

 

tqb0315011_005_01_b.jpg

全书紧紧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人物及重大历史事件,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生动呈现出“大国粮仓”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上世纪60年代末,大批青年扎根东北黑土地,用勤劳双手使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大粮仓。40多年前,小岗村18名敢闯敢干的农民,在契约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由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矮败小麦之父”刘秉华、“杂交大豆之父”孙寰等一大批农业科技专家,为了粮食的稳产高产,不遗余力地奋战在育种领域。还有从西北地区到中原地区、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种粮大户,用科学种田行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一春一秋耕作成谷,一颗一粒积聚成仓。作为一部采访自田间地头的报告文学作品,本书较好地解决了宏大叙事与精准议论的关系,从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等关键点逐一切入,揭示了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的不易,书写出中国人为解决粮食问题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作者不仅以宏大旨趣,从《山海经》、填仓节等丰富的史料和民俗中,追溯中国源远流长的农耕史,而且走访了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等国内主要粮食产区,还从不同视角了解种粮农民、科技工作者、粮食销售商、粮库护粮员等群体,以期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深入探究中华民族是通过何种努力,最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毋庸置疑,粮食安全不仅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涉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自上古时代开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就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进程中,逐步摸清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掌握了农事技巧,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并自觉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产生了类似《论积贮疏》《齐民要术》等重要著述,强化了人们对粮食的认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成功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转变,为全球粮食安全、贫困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饭碗》聚焦中国农业发展,讲述了农业科学家和种田达人,为抓好农业生产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如讲述了赵洪璋等科学家孜孜不倦开展小麦育种的故事,既震撼心灵,又给人以精神启迪。此外,本书还整体回顾了为提高中国农业质量效益国家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如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大规模兴修水利、近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奠定基础。如今,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中国农业从当初的“人拉肩扛”“看天吃饭”,逐步向全程机械化和“靠数据”转变,实现从小农生产到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巨大跨越。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研究与培育方面,中国已经培育出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领先水平的优良品种,从而在源头上确保了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春意阳台读书好

□ 张彦英

无论是假日还是其他零碎的休息时间,我喜欢并沉迷于在阳台读书的感觉。此时节正是明媚的春天,阳光不寒不燥,像一只乖顺的哈巴狗趴在身上似的叫人感到舒服,坐在藤椅上,旁边放好正对口味的茶,捧读一本喜欢的闲书,不能不说是一天当中最大的享受。

 

读书需要一种自己喜欢的环境,或者说氛围,让心沉静下来,如此才能读进去,春天对我来说正好。在阳台,光线充足,而且有了客厅、卧室的阻隔,相对安静,但绝不是与世隔绝。我家在六楼,在阳台读书,间或能听见楼下过路人的声音———脚步声或者谈话声,或者小孩子的打闹声,这些声音远近、大小程度恰到好处:当你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的时候能听见,而当你埋头读书沉醉在文字间的时候是一点也听不见的。

 

在草长莺飞的春天,空气里有欣欣向荣的味道,阳光照在书页上,是一种明媚的可爱。在明媚的阳光下读书,总是更加叫人愉快、放松、乐观、积极,而且极易发现自身的力量。不知道为什么,每每在阳台读书,比如工作了一天之后的傍晚,我总是不觉得累,反而埋怨时光走得太快,不多一会儿天就黑了。有一次,一位做家庭装修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见我喜欢在阳台读书,说我很会赶时髦。原来因为阳台光线很足,很多年轻的“潮人”选择把工作间或者书房搬到阳台上,这样每天既能晒到太阳(除却阴雨天),又可以在阳光下工作,聊天、打电话、上网或者玩游戏都很惬意。她说,阳光书房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设计,因为阳台挨着客厅,所以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间,又让很多主人满足了晒太阳的生活需要。把阳台当做书房,满足了我晒太阳和读书的双重需要。

 

我有书房,没有把阳台改做书房的意思,仅仅是喜欢自在和随意。我想,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单元楼里,最接近自然的空间无疑是阳台,这里有阳光、有美景,如果用来堆放杂物实在太浪费。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接触阳光、呼吸自然,那才是家与自然、心灵与文字最完美的结合。

 

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也会在我读书的时候来阳台凑热闹,搬了小板凳,拿着自己的图画书,自言自语地讲故事。读书不应该成为追逐名利的手段,而应该是让自己的灵魂在路上的一种心灵按摩。我庆幸在这个春天,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可以自己或者和家人一起安静地走进书的世界,发现自己,发现美丽,发现快乐和幸福。这一切,有阳光作证。

一场为我放的电影

□ 明伟方

38年前的那个秋天,漫山枫叶火红一片,小小的山村沸腾了,我被省城的一所重点大学录取,成为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晚上,淳朴的村民纷纷来我家道喜。老村长拍着我的肩膀说:“娃啊,你是我们全村的骄傲,我们商量后决定,明天去县城请电影队来我们村放一场电影,好好为你庆祝一番。”

 

那时候,小山村里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看露天电影算是上一种奢侈消费,只有遇上特别大的喜事时,村里才会去请电影队来。因为请人放一场电影需要100多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放电影那天,全村像过节一样,各家各户都早早地把自己外村的亲戚朋友接过来。放电影之前,村里的锣鼓手、唢呐手自发组织起来进行了热场表演,整个山村都沉浸在浓浓的喜庆气氛中。父亲专门烧了几大桶开水,泡上山里的花红茶,招呼来看电影的父老乡亲。

 

村里人都穿着平时不舍得穿的衣服,早早地来到放映地点,互相问候,仿佛久别重逢的亲人,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兴奋地奔跑着、追逐着,有的还拿着小板凳,准备占个好位置。放映员忙碌地布置场地,挂银幕、调设备,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夜幕降临。

夜幕降临,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与火红的枫叶相映成趣。村民们围坐在银幕前,期待着电影的开始。此时此刻,全村人的心都和我考上大学这份喜悦连在一起了。

 

电影开始了,银幕上的画面光影流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村民们沉浸在这部电影带来的奇幻世界里,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更是一场视觉盛宴,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随着情节的推进,村民们的心情也随之波动。笑声、掌声、叹息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而对我来说,这部电影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全村人对我的一种祝福和期望,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电影结束后,村民们在意犹未尽中散去。老村长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娃啊,你要好好学习,为我们山村争光。”我满怀感激地点了点头。

 

近40年过去了,当年村里专门放电影庆贺我上大学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如今,小山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远离家乡,在遥远的外地工作,但我永远记得我是大山的儿子,我的根永远在大山深处。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温暖,那是家乡人民对我的深深关爱和期望。

春分是一场婚礼

□ 李昌林

柳絮纷飞,亲皱了

桃源湖的脸

红樱花对着镜子

梳妆打扮了好几遍

 

今天的雪花

就要嫁给杏花

桃花是她的伴娘

三十六阵风

吹响了喇叭

七十二场太阳雨

流了许多

心神不定的眼泪

 

春雷大大的烟花

送了她们

一程又一程

在乌云后面

憋着一场

没有新郎的婚礼

 

爱情

被知了咬了一口

声嘶力竭

喊疼

 

春分是一场婚礼

芬芳的爱情

已步入成熟丰满的中年

正等着春风

掀开生活的红盖头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封面图:新华社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