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轮渡推动在营客运码头完成近年来最大规模改造升级

在邮轮中心厦鼓码头,海洋、森林、花海、音乐、鼓浪屿故事等元素交融在一起,成为“最美鼓浪屿会客厅”;在内厝澳码头,一艘崭新的大趸船浮在海面,承载力翻倍;嵩鼓码头“从里到外”大升级,服务能级大提升——作为厦门海上旅游客运的重要节点,一座座“地标式”客运码头逐个“华丽升级”,成为深度融入城市景观、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负责人昨日介绍:“今年以来,厦门轮渡有限公司在营客运码头陆续完成改造升级,码头空间更大、室内景观更美、服务设施更贴心、人文属性更强,以焕然一新的姿态迎接中外游客。”

经过全面升级,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厦鼓码头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厦门日报记者 许秋珩 航拍器摄)

此轮改造升级,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2022年3月厦门市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象屿集团完成对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包含厦门渡轮有限公司等)的重组之后,持续推波向前,重点主导旗下海上旅游客运业务的形象焕新。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也是厦门轮渡深化改革、亮出‘厦门海港服务新名片’的首年。”厦门轮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厦门轮渡将持续通过完善码头基础设施建设、重塑服务体系、打响服务口碑,努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生态,助力厦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

据悉,以“融入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浪潮”这一要务为基础,在象屿集团的指导下,厦门轮渡有限公司将贯彻“一码头一特色”思路,继续对鹭江道轮渡码头、鼓浪屿钢琴码头等进行相应的改造升级,持续为市民游客打造便利、舒适的乘船环境,提供安全、快捷的乘船体验,创造优质、舒心的文旅服务,进一步实现城市文脉传承与公共空间的紧密融合。

邮轮中心厦鼓码头

“最美鼓浪屿会客厅” 文艺气息更浓郁

在高楼岸线间,一栋如贝壳、风帆、海浪的白色建筑物十分醒目,吸引众多游客拍照留念。这是位于东渡的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厦鼓码头,自2014年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是中外游客来厦登鼓浪屿的必经点,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

经过3个月的全面升级,厦鼓码头在今年5月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厦鼓码头在形象和服务上升级,增设沉浸式主题体验空间和便民服务设施,进一步增强“鼓浪屿会客厅”属性。

全新的厦鼓码头更文艺。这里选取“海岛风情、自然疗愈、人文艺术、浪漫情怀”四大“厦门印象”元素,运用美术陈列、数字科技等手法,结合互动装置、花境、主题雕塑等,布局“海之屿”“森之屿”“乐之屿”“花之屿”等多个主题,向旅客打开一扇通往厦门本地文化、鼓浪屿历史文化的“门”。

邮轮中心厦鼓码头候船大厅充满文艺气息。(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焕新升级后的厦鼓码头也更暖心。这里增设多个休憩地,植入更多的公共属性,优化设置重点游客服务区,为特殊群体提供人文关怀;标志导视体系、登船动线指引等做了优化,进一步提高旅客通行效率;新增智能化彩色曲面屏、充电台、自助童车等配套设施,更新了照明、空调通风系统,让旅客感到更加贴心。

鼓浪屿内厝澳码头

承载能力翻一倍 服务旅客更贴心

蓝白配色是对厦门海洋文化的诠释,“日光岩”剪影灯饰是对鼓浪屿特色的提炼,洋溢小清新气质的开放式空间是对提升舒适度的探索——走进内厝澳码头候船大厅,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位于鼓浪屿西北部的内厝澳码头,运营往来厦鼓码头、第一码头与海沧嵩鼓码头的三条航线,是服务厦门海上客运的“主力军”。今年上半年,内厝澳码头经扩建升级后顺利开门迎客,不仅内在气质有很大提升,旅客保障能力、船舶靠泊候泊能力也得到增强。目前,该码头年通过能力为1590万人次,较升级前760万人次的年通过能力提升了一倍。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介绍,内厝澳码头的扩建涉及候船平台扩容和趸船泊位提升,原先该码头只有一座长60米、宽14米的趸船,仅能停靠2艘30米级别的客船,如今又新建了一座长80米、宽14米的大趸船,可在原有基础上多停靠2艘40米级别的客船,不仅优化船舶的待泊空间,还能保证趸船坞修时航线的正常运行。

除了码头扩容外,作为厦门轮渡有限公司“一码头一特色”系列的首个落地项目,今年7月内厝澳码头再度升级,候船厅一改原先闽南红砖基调,将海洋文化、鼓浪屿特色贯穿始终。此外,从方便乘客的角度出发,拆除原先的铁壳亭,优化了咨询台,拉近与乘客的距离,同时进一步优化各区域布局,动线更加流畅。

鼓浪屿内厝澳码头候船大厅明亮清新。(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海沧嵩鼓码头

从里到外大升级 候船平台更美观

今年9月28日,海沧嵩鼓码头历经442天的提升改造后,正式恢复运营。该码头运营目前岛外唯一一条往返鼓浪屿航线及连接岛内外海上公交航线,既是海沧区重要的客流集散地,又是港口生产岸线与休闲生活岸线的连接枢纽。

嵩鼓码头的升级,涉及候船大厅、候船平台和泊位的提升扩容,相当于一次“从里到外”的大升级,目的是提升码头的客运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乘客进入码头后,视线不受遮挡,功能分明,空间宽阔。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介绍,升级后的嵩鼓码头泊位总长70米,可同时停放两艘客船,而原先该码头只有一个30米长的泊位,只能停下一艘客船。此外,改造后的候船平台面积超过2800平方米,从平台到趸船之间的引桥由原先的两座增加至四座,平台的疏散功能进一步强化;平台中间区域设置了大型遮阳篷,为乘客提供遮阳休憩的地方,让乘客拥有一览海景的视角。平台两侧设置多层次灌木、草本植物花箱,更加美观。

海沧嵩鼓码头候船平台面积超过2800平方米,为乘客提供遮阳休憩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嵩鼓码头改造期间,厦门轮渡有限公司履行生态补偿措施,在附近水域开展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通过“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调水”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用实际行动守护海洋生态平衡。

编辑:闫宇鹤 责任编辑:应立枫
厦门轮渡推动在营客运码头完成近年来最大规模改造升级
潮前智媒 2023-11-24 15:18

在邮轮中心厦鼓码头,海洋、森林、花海、音乐、鼓浪屿故事等元素交融在一起,成为“最美鼓浪屿会客厅”;在内厝澳码头,一艘崭新的大趸船浮在海面,承载力翻倍;嵩鼓码头“从里到外”大升级,服务能级大提升——作为厦门海上旅游客运的重要节点,一座座“地标式”客运码头逐个“华丽升级”,成为深度融入城市景观、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负责人昨日介绍:“今年以来,厦门轮渡有限公司在营客运码头陆续完成改造升级,码头空间更大、室内景观更美、服务设施更贴心、人文属性更强,以焕然一新的姿态迎接中外游客。”

经过全面升级,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厦鼓码头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厦门日报记者 许秋珩 航拍器摄)

此轮改造升级,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2022年3月厦门市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象屿集团完成对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包含厦门渡轮有限公司等)的重组之后,持续推波向前,重点主导旗下海上旅游客运业务的形象焕新。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也是厦门轮渡深化改革、亮出‘厦门海港服务新名片’的首年。”厦门轮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厦门轮渡将持续通过完善码头基础设施建设、重塑服务体系、打响服务口碑,努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生态,助力厦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

据悉,以“融入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浪潮”这一要务为基础,在象屿集团的指导下,厦门轮渡有限公司将贯彻“一码头一特色”思路,继续对鹭江道轮渡码头、鼓浪屿钢琴码头等进行相应的改造升级,持续为市民游客打造便利、舒适的乘船环境,提供安全、快捷的乘船体验,创造优质、舒心的文旅服务,进一步实现城市文脉传承与公共空间的紧密融合。

邮轮中心厦鼓码头

“最美鼓浪屿会客厅” 文艺气息更浓郁

在高楼岸线间,一栋如贝壳、风帆、海浪的白色建筑物十分醒目,吸引众多游客拍照留念。这是位于东渡的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厦鼓码头,自2014年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是中外游客来厦登鼓浪屿的必经点,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

经过3个月的全面升级,厦鼓码头在今年5月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厦鼓码头在形象和服务上升级,增设沉浸式主题体验空间和便民服务设施,进一步增强“鼓浪屿会客厅”属性。

全新的厦鼓码头更文艺。这里选取“海岛风情、自然疗愈、人文艺术、浪漫情怀”四大“厦门印象”元素,运用美术陈列、数字科技等手法,结合互动装置、花境、主题雕塑等,布局“海之屿”“森之屿”“乐之屿”“花之屿”等多个主题,向旅客打开一扇通往厦门本地文化、鼓浪屿历史文化的“门”。

邮轮中心厦鼓码头候船大厅充满文艺气息。(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焕新升级后的厦鼓码头也更暖心。这里增设多个休憩地,植入更多的公共属性,优化设置重点游客服务区,为特殊群体提供人文关怀;标志导视体系、登船动线指引等做了优化,进一步提高旅客通行效率;新增智能化彩色曲面屏、充电台、自助童车等配套设施,更新了照明、空调通风系统,让旅客感到更加贴心。

鼓浪屿内厝澳码头

承载能力翻一倍 服务旅客更贴心

蓝白配色是对厦门海洋文化的诠释,“日光岩”剪影灯饰是对鼓浪屿特色的提炼,洋溢小清新气质的开放式空间是对提升舒适度的探索——走进内厝澳码头候船大厅,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位于鼓浪屿西北部的内厝澳码头,运营往来厦鼓码头、第一码头与海沧嵩鼓码头的三条航线,是服务厦门海上客运的“主力军”。今年上半年,内厝澳码头经扩建升级后顺利开门迎客,不仅内在气质有很大提升,旅客保障能力、船舶靠泊候泊能力也得到增强。目前,该码头年通过能力为1590万人次,较升级前760万人次的年通过能力提升了一倍。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介绍,内厝澳码头的扩建涉及候船平台扩容和趸船泊位提升,原先该码头只有一座长60米、宽14米的趸船,仅能停靠2艘30米级别的客船,如今又新建了一座长80米、宽14米的大趸船,可在原有基础上多停靠2艘40米级别的客船,不仅优化船舶的待泊空间,还能保证趸船坞修时航线的正常运行。

除了码头扩容外,作为厦门轮渡有限公司“一码头一特色”系列的首个落地项目,今年7月内厝澳码头再度升级,候船厅一改原先闽南红砖基调,将海洋文化、鼓浪屿特色贯穿始终。此外,从方便乘客的角度出发,拆除原先的铁壳亭,优化了咨询台,拉近与乘客的距离,同时进一步优化各区域布局,动线更加流畅。

鼓浪屿内厝澳码头候船大厅明亮清新。(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海沧嵩鼓码头

从里到外大升级 候船平台更美观

今年9月28日,海沧嵩鼓码头历经442天的提升改造后,正式恢复运营。该码头运营目前岛外唯一一条往返鼓浪屿航线及连接岛内外海上公交航线,既是海沧区重要的客流集散地,又是港口生产岸线与休闲生活岸线的连接枢纽。

嵩鼓码头的升级,涉及候船大厅、候船平台和泊位的提升扩容,相当于一次“从里到外”的大升级,目的是提升码头的客运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乘客进入码头后,视线不受遮挡,功能分明,空间宽阔。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介绍,升级后的嵩鼓码头泊位总长70米,可同时停放两艘客船,而原先该码头只有一个30米长的泊位,只能停下一艘客船。此外,改造后的候船平台面积超过2800平方米,从平台到趸船之间的引桥由原先的两座增加至四座,平台的疏散功能进一步强化;平台中间区域设置了大型遮阳篷,为乘客提供遮阳休憩的地方,让乘客拥有一览海景的视角。平台两侧设置多层次灌木、草本植物花箱,更加美观。

海沧嵩鼓码头候船平台面积超过2800平方米,为乘客提供遮阳休憩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嵩鼓码头改造期间,厦门轮渡有限公司履行生态补偿措施,在附近水域开展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通过“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调水”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用实际行动守护海洋生态平衡。

编辑:闫宇鹤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