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现场(2023年8月21日)

tqb-20230821-008 (1).jpg

微信图片_20230821064457.jpg

文学“大咖”齐聚珠海

畅谈“AI时代写作的可能性”

□ 陈雁南 整理

随着科技的变革,目前机器人已经取代了不少工作岗位。AI的出现也给写作者造成了很大冲击。那么AI能否取代人的文学创作?8月20日下午,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珠海传媒集团主办,珠海传媒产业运营有限公司、珠海杂志社有限公司承办的“湾韵·对谈”活动在2023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举行。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卢卫平作为主持人,与叶延滨、徐可、梁平、敬文东、范稳5位文学“大咖”畅聊“AI时代写作的可能性”。

attachment_16925265302284.JPG

湾韵对话现场。程霖 摄

 

AI写作前景不完全可预知

 

卢卫平:AI的出现是否对人的写作构成威胁?

  

叶延滨:AI对文学艺术创作提出一次空前的挑战,也许还会改变整个文学创作格局。我们进入加速发展的时代,此前网络只是改变了传播方式,而AI将改变写作方式和内容以及创作结果。AI拥有强大的收集能力、比人脑更发达的综合能力,不仅有搜索功能,还有综合分析、产生新作品的能力。作家、艺术家存在的价值,是能确定一部作品的出发点,确定作品的框架,并且在作品完成后注入个人的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印章。在AI时代,写作方式和写作呈现会改变,AI将成为作家、艺术家的共同创作者。对于AI时代的写作,我饱含希望,但也感到前景不完全可预知。

 

梁平:目前,AI已经写出不少诗歌、散文,第一次看到这些作品时,我感到新鲜、惊讶。AI创作的出现,让许多写作者都有所警惕、有所启发。我认为,文学创作者与AI仍有较量的空间。AI是技术性的,而作家、诗人的写作是创造性的。创造性和技术性的区别在于,所有的技术性可以学习创造性,但技术性不能替代所有的创造性。就拿诗歌创作来说,我们需要警惕技术性的问题,尤其是当下诗歌中存在的意象堆砌、词语制造,AI都可以轻松地进行复制和加工。诗歌创作中有“情感”“肌理”和“气息”三个概念,这几个概念指的就是创造性。尽管AI具有创造能力,但它终归是技术性的。创造性的“情感”“肌理”和“气息”,我认为对于每个写作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徐可:AI的出现是文学界的重大事件,对写作造成很大冲击。我对此有两个基本态度:一方面是要正视它,同时要重视它。AI在搜集信息、学习、复制、模仿等方面的能力,确实是人脑无论多么发达也不能达到的。另一方面,面对AI技术的冲击,作家、艺术家、评论家也不必悲观,因为我们仍有存在的价值。文学是创造性的艺术,不是纯粹的手工劳动。虽然不能排除AI以后也能具备创作能力,但目前来看AI还无法达到文学创作的要求,它的逻辑思维能力、叙事能力、情感表达还不能与人类相比。香港著名作家董桥有句名言:散文须学、须识、须情,合之乃得“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AI技术可以做到“学”,但很难做到“识”,更没有“情”。作家、评论家有存在的价值,但我们也要学习它的技术,来丰富创作手段,把作品写得越来越好。 

 

敬文东:我没有考虑过AI对人的影响。AI可以掌握人类的所有知识,但人之为人不在于知识,而在于几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而这所有的观念都是机器人不具备的。所以我认为小说家、诗人、学者,我们完全不必担心自己的职业是否会被AI取代,因为我们从价值观出发,对世界的态度、看法都是AI不能实现的。推荐著名小说家韩少功老师的文章《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相信大家读了之后会有所启发。 

 

范稳:写作分为很多类型,我们在这里谈的是文学写作,最重要的是有情感的、有血有肉的写作。AI写作也许可以做到某种煽情,但我总在思考:这样的写作会不会没有温度?充满了某种模式的复制?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主要写长篇小说,写小说,写的是人的命运。每个人的命运是不一样的,世界上的悲剧有千百种,喜剧也有千百种,作家的任务就是把不同的人物命运呈现给大家。文学写作是有温度的写作,通过某种艺术手段,触摸到心灵最柔软之处,这就是文学作品的温度所在。正如同AI可以掌握所有的乐理知识,但为什么没有创造出一首脍炙人口的旋律?因为创作过程还需要人类的智慧,涉及人对历史、社会、文化、人生的感知。哪怕AI写作再丰沛,却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它可能做到更完美、更广博,但无法全面认知人的内心世界的广大。我认为,这给作家带来继续书写的勇气和信心。AI可能会成为竞争者,对作家写作造成某种挑战,但机器能通过它的思考,与我们博弈,把我们击垮吗?我对此持观望态度。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人与整个世界对话 

 

卢卫平:AI是否会降低人写作的乐趣? 

 

敬文东:我们的作家、诗人、批评家、学者,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思考人作为种群和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命运,这种思考是带有神学性质的。王勃曾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杜甫曾说:“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他们考虑的,正是人的命运。尽管我们的思考的东西也许很黯淡,但思考的过程很快乐。这种思维的快乐,我认为是无法被AI剥夺的。  

 

徐可:不少人问过我,为什么写作?其实很简单,因为写作使我快乐。我最初开始写作,是出于对文学纯粹的热爱,没有特别崇高的目的,也没有名利方面的考虑。我也不认为AI的出现会剥夺我写作的愉悦,AI更多的是机械式模仿,无法取代我大脑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AI虽然善于学习,但必须借助海量的基础。我也不会因为AI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我,就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写作是能让读者心灵受到感染的劳动,写作使我愉悦。  

 

范稳:写作对于我们职业作家而言,是一场漫长的劳动,在劳动中痛并快乐着。当你写出某个佳句、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情节、自己被自己打动并笃定读者也会为之感动时,你会感到很快乐。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人与整个世界对话。长篇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写作长篇小说时,你像搭积木一样把世界构建起来,思考如何安排人物命运,怎样用语言达到审美效果。作为创造者的写作者是快乐的。  

 

叶延滨:AI不是普通的机器人,而是可以学习全世界所有知识的“超级大脑”。写作是什么?是每个写作者向“最强大脑”的挑战。如果没有写作者,没有作家、诗人,我们何以体现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存在?人和动物的区别,是在这个世界留下了存在的痕迹,在这个世界发表过喜怒哀乐。

嘉宾简介

叶延滨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原主编 

徐可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梁平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成都市文联名誉主席、《草堂》诗刊主编 

敬文东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范稳 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委员 

卢卫平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暑假农业“补习班”

□马海霞

同族的大伯,是上海某大学的教授。儿时的记忆中,每年暑假伊始,大伯便带着俩儿子返乡,并嘱咐家中父母,不许惯着孩子,每天都得跟着大人上坡干活。 

大伯心眼早长父母前面了,他知道隔辈亲,爷爷奶奶肯定不舍得让他们进庄稼地干活。大伯便给俩儿子布置任务,暑假结束,若他俩皮肤没晒黑,脊梁上没晒出背心印,手上没磨出老茧,就是没完成任务,将没收下半年的零花钱。 

大伯从小在农村长大,他清楚,只要求皮肤晒黑这条,太容易达标,漫山遍野疯玩一月保证晒出想要的颜色,所以他加了一条,还得手上有老茧。 

遵父命,大伯家的俩儿子常跟在爷爷身后去地里干活。爷爷护着他俩,让他俩锄地边上的草,钻玉米地不是个好活儿,闷热,玉米叶扫着裸露在衣服外的皮肤,又痒又痛。 

临近暑假尾了,大伯家的俩儿子皮肤倒是晒黑了,但老茧还没磨出来,他俩害怕被骂,担心零花钱泡汤,最后几日,不顾爷爷奶奶反对,钻进玉米地除草,一天下来,手上就起了血泡。 

大伯来接他俩时,让他俩伸出手来验收,看完后,说他俩不达标,顶多干了几天农活,手上的血泡还嫩着呢。大伯亲自下地,领着俩儿子干活,临开学了才坐火车离开。村里大人都说大伯,这是故意让俩儿子干农活吃苦,才知道好好坐教室学习。 

我却不这样认为。大伯是大学教授,伯母是一名高中老师,但俩儿子并未遗传到父母智商,都学习不好。貌似大伯这个劳动教育法并不奏效,俩儿子学习依旧没进步。 

第二年暑假,他又带俩儿子返乡了,还是给他俩布置劳动任务,一年又一年,大伯家的俩儿子都上高中了,每年暑假还回老家干庄稼地里的活呢。虽然学习没起色,庄稼活儿却越干越顺手,半大小子,正是有力气的时候。爷爷家的农活,两人都承包了,钻玉米地的累活儿他俩负责,轮到爷爷锄地边草了。 

大伯家的俩儿子都是读职业高中,一个高中毕业后学了厨师,一个高中毕业后出国打工。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俩孩子都被村民们当成失败的教育案例。十多年过去了,两个孩子一个是五星级饭店的总厨,一个通过在国外打工积累了资金,回国做小生意,越做越大,有了自己的公司。 

大伯退休后回老家居住,谈起俩儿子,他说,劳动就是劳动,并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要把劳动和学习捆绑在一起。但劳动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他们的体能和意志。让他们种地,也是让他们学习一技之长。会种庄稼,一个人在荒岛也能生存。通过种地体会到农民的不容易,便能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消除城市人的优越感。 

四十年前,暑假还没有补习班和辅导班,大伯把孩子送回农村干农活,给孩子报农业“补习班”,正是这种在农村庄稼地里磨炼出的“汗味”暑假,才让两人踏入社会后不拼爹,自食其力,凭借自己双手,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茶陵凉水

□刘年贵

茶陵凉水(茶陵话念xǔ)不是水,而是一种类似果冻的胶状食物,是酷暑中茶陵人的解暑神器。 

夏日里酷热难当,茶饭不思,要是吃上一碗茶陵凉水,保你暑意全消,神清气爽。 

不由得佩服先人智慧,能根据四时变化安排饮食起居。春季吃春,夏季消暑,秋季贴秋膘,冬季进温补。单拿夏日里消暑食物来说,南有广东龟苓膏,北有北京豆汁,西北有陕西凉皮,东有江浙酸梅汤,在茶陵则是有茶陵凉水。 

茶陵凉水的制作离不开一种叫“凉水”的植物。记得在梯垅村读小学,当时的学校是座百年祠堂改造而成,祠堂右侧山坡上一棵两人合抱的古树,树身斜着向上生长,上面绕满了藤蔓,藤上挂满了鸡蛋大小的椭圆形果子,那果子便是“凉水”。至于如制作茶陵凉水,我没见过,只是隐约听说将果子捣碎,用纱布包着,挤出浆汁,过程可能跟做豆腐一样,需要用碱水点卤,最终凝结成所见到的胶状茶陵凉水。 

小时候没有冰箱,制成的茶陵凉水多盛放在装有清水的木桶内。犹记儿时赶集日,在圩场入口处,总有头戴白毛巾的乡下大妈热情地招呼:“奶几妹几(男孩女孩),来吃(茶陵话念qia)碗凉水咯。” 

我抬手擦了把满脸的汗,望了望头顶上火辣的烈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要的,来一碗!”大妈立马从篮子里拿出一个白瓷盘(说是“碗”,其实是“盘”),然后揭开覆在桶口的毛巾,从桶内舀出凉水,晶莹的凉水带着弹性微微颤抖着落在盘中,散发出耀眼的寒光,通过寒光可见盘底的花纹。接着在凉水上加上一小勺红糖,淋上几滴食醋。之后拿起两指宽白瓷调羹在凉水上横竖比划几下,将大块凉水切分成若干小块,顺势搅拌几下,将上面的红糖和食醋搅拌开来,最后将调羹放盘内,将盘子递过来。

我一手接过凉水,一手将早已攥在手心已经发汗的皱巴巴的零钱递给大妈。用调羹舀起凉水往嘴边送,不多时,盘底见光。完了一抹嘴巴,兴致勃勃地逛集市了。有时候赶集归来啥也没买,翻山越岭来回走十几里山路,就是为了吃上一碗凉水(当然那时身上也没有更多零钱),可我依然开心。 

我怀疑红糖和食醋是茶陵凉水的绝配搭档,因为每次吃都是放着它们。小学时候有个学生爬上那棵古树,摘了一串凉水果子玩耍,我要了一个,白色的浆汁沾到手上,散发出一股强烈青涩的味道,好几天都洗不掉。可是茶陵凉水经红糖和食醋一调和,就变成了一种美妙的味道。 

小时候赶集,大妈露天卖凉水,乡人接过来站着或者半蹲着露天吃,也不顾及路边扬着尘土,大有《孔乙己》中“短衣帮”站着喝酒那般随意。现在条件好了,凉水装在冰箱里卖,行走在茶陵街头,随处可见两旁玻璃店门或者冰箱上贴着“冰水凉水”红字,这便是茶陵凉水了。选一家幽静店面,走进去要上一碗茶陵凉水,一边悠闲地吹着店内的空调,一边享受着唇齿间的美味,心底的清凉,当是夏日里的小确幸。这时便有《孔乙己》中“长衫帮”的从容不迫和优雅感。不过凉水的价格由原来一两角一碗涨到了三元。

 

要做饭和爱做饭

□夏学军

网上买的小柜子到货了,我心爱的餐具、小物件终于有了好归宿。看着它们舒适地待在那里,心里不由自主地谋划着今天的晚餐,什么颜色的蔬菜该用哪款餐具来配。 

我时常往家里添置物品,这并不意味着只是多了一件物品那么简单,在我看来意味着我的生活因此多了一个维度,一个层次。爱人曾经很不解,说我乱买东西,但是见我因此更加细致地生活,更加努力地建构一个良好运转的日常以后,就笑而不语了。 

小柜子到来了,重新安排家居布置。那个小巧的圆形木桌拿到阳台,又搬过去两把木椅子,终于实现了阳台上吃晚餐的愿望。说起吃饭,忽然想起儿子上高中的时候,家长群里极度活跃,越临近高考越热闹,有打听高考信息的,有打听孩子排名的,最多的是各位妈妈们晒的美食。我也时常晒一下,但也忍不住吐槽:什么时候能不用挖空心思做饭就好了,等儿子上了大学,做饭、吃饭从简!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妈妈们感慨万千,“这三年好像把一辈子的饭都做完了似的”,特别是那些厨艺不佳的妈妈们,每天为了孩子吃上可口的饭菜,有苦练厨艺的,有请做饭阿姨的,有去饭店订餐的。那时我住的单元里,三家有高考生,前楼还有两家,那无数个深夜不眠的陪读时光,电梯里常常遇见大包小包买菜的妈妈,晚自习时分端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便当,雨夜里各自从单元门里出来默默地举着伞接孩子下晚自习。 

如今孩子们各奔前程,奔赴四面八方去求学,一切尘埃落定,家长群里悄无声息了,我只是好奇,妈妈们都在吃什么?我也一度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做饭了,简简单单地煮个面果腹就好,但并不,每天下班路上就想晚餐吃什么,即使是简简单单一碗面,也要有“浇头”,香菇肉末、鸡蛋番茄汁、还是雪菜肉丝?双休日更会耐心熬一锅靓汤,花时间制作山楂酱,然后为了山楂酱赶紧去楼下小超市买吐司。曾经那个咬牙切齿地发誓不做饭的我哪去了? 

当初做饭以孩子为主的时候,关注的是营养搭配、新鲜可口,并且还要做到花样翻新,着实不易,令我这个笨厨娘心力交瘁。孩子离家上学,生活又回归到“一屋二人三餐四季”的节奏,当做饭不再是责任、不再是任务时,想吃什么做什么,无压力的心瞬间无比轻松,慢慢地它居然成了我纯粹的爱好,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与做饭带来的愉悦感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并在其中逐渐发现生活中烹饪美学的意义。 

美食能代替言语表达情感,追求色香味俱全的菜品、精心选择的盛放餐具、吃饭的礼仪和仪式感,慢慢地借此形成新的生活态度。我端着青花瓷的碗,举着一箸菜,对我爱的人说“多吃点”,胜于那句“我爱你”,而他亦从黑陶瓦罐里舀出一勺汤,递给我说“你今天熬的汤很好喝,你尝尝”。如水流年里,寻常的诗意,无声的、亚光的温暖,令眼前这个世界奇幻又美好! 

当初是“要做饭”,而现在是“爱做饭”。人活一世,活的不过是一饭一蔬,是当下和远方,有烟火有诗意,也是自爱和爱人。烟火温暖了日常,心便舒展起来,顺便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我想,这样的人生,就很好。

夜风

□彭涛

夜风在树叶间絮语

讲悄悄话

夜风在发梢上轻抚

酿小情绪

夜风在河面推波助澜

鼓动月光跳跃

夜风是夜晚的精灵

我是窗前看风景的人

远处有笛声悠悠

如茶杯里放入陈年普洱

唇齿生香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
湾韵|现场(2023年8月21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8-21 10:33

tqb-20230821-008 (1).jpg

微信图片_20230821064457.jpg

文学“大咖”齐聚珠海

畅谈“AI时代写作的可能性”

□ 陈雁南 整理

随着科技的变革,目前机器人已经取代了不少工作岗位。AI的出现也给写作者造成了很大冲击。那么AI能否取代人的文学创作?8月20日下午,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珠海传媒集团主办,珠海传媒产业运营有限公司、珠海杂志社有限公司承办的“湾韵·对谈”活动在2023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举行。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卢卫平作为主持人,与叶延滨、徐可、梁平、敬文东、范稳5位文学“大咖”畅聊“AI时代写作的可能性”。

attachment_16925265302284.JPG

湾韵对话现场。程霖 摄

 

AI写作前景不完全可预知

 

卢卫平:AI的出现是否对人的写作构成威胁?

  

叶延滨:AI对文学艺术创作提出一次空前的挑战,也许还会改变整个文学创作格局。我们进入加速发展的时代,此前网络只是改变了传播方式,而AI将改变写作方式和内容以及创作结果。AI拥有强大的收集能力、比人脑更发达的综合能力,不仅有搜索功能,还有综合分析、产生新作品的能力。作家、艺术家存在的价值,是能确定一部作品的出发点,确定作品的框架,并且在作品完成后注入个人的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印章。在AI时代,写作方式和写作呈现会改变,AI将成为作家、艺术家的共同创作者。对于AI时代的写作,我饱含希望,但也感到前景不完全可预知。

 

梁平:目前,AI已经写出不少诗歌、散文,第一次看到这些作品时,我感到新鲜、惊讶。AI创作的出现,让许多写作者都有所警惕、有所启发。我认为,文学创作者与AI仍有较量的空间。AI是技术性的,而作家、诗人的写作是创造性的。创造性和技术性的区别在于,所有的技术性可以学习创造性,但技术性不能替代所有的创造性。就拿诗歌创作来说,我们需要警惕技术性的问题,尤其是当下诗歌中存在的意象堆砌、词语制造,AI都可以轻松地进行复制和加工。诗歌创作中有“情感”“肌理”和“气息”三个概念,这几个概念指的就是创造性。尽管AI具有创造能力,但它终归是技术性的。创造性的“情感”“肌理”和“气息”,我认为对于每个写作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徐可:AI的出现是文学界的重大事件,对写作造成很大冲击。我对此有两个基本态度:一方面是要正视它,同时要重视它。AI在搜集信息、学习、复制、模仿等方面的能力,确实是人脑无论多么发达也不能达到的。另一方面,面对AI技术的冲击,作家、艺术家、评论家也不必悲观,因为我们仍有存在的价值。文学是创造性的艺术,不是纯粹的手工劳动。虽然不能排除AI以后也能具备创作能力,但目前来看AI还无法达到文学创作的要求,它的逻辑思维能力、叙事能力、情感表达还不能与人类相比。香港著名作家董桥有句名言:散文须学、须识、须情,合之乃得“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AI技术可以做到“学”,但很难做到“识”,更没有“情”。作家、评论家有存在的价值,但我们也要学习它的技术,来丰富创作手段,把作品写得越来越好。 

 

敬文东:我没有考虑过AI对人的影响。AI可以掌握人类的所有知识,但人之为人不在于知识,而在于几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而这所有的观念都是机器人不具备的。所以我认为小说家、诗人、学者,我们完全不必担心自己的职业是否会被AI取代,因为我们从价值观出发,对世界的态度、看法都是AI不能实现的。推荐著名小说家韩少功老师的文章《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相信大家读了之后会有所启发。 

 

范稳:写作分为很多类型,我们在这里谈的是文学写作,最重要的是有情感的、有血有肉的写作。AI写作也许可以做到某种煽情,但我总在思考:这样的写作会不会没有温度?充满了某种模式的复制?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主要写长篇小说,写小说,写的是人的命运。每个人的命运是不一样的,世界上的悲剧有千百种,喜剧也有千百种,作家的任务就是把不同的人物命运呈现给大家。文学写作是有温度的写作,通过某种艺术手段,触摸到心灵最柔软之处,这就是文学作品的温度所在。正如同AI可以掌握所有的乐理知识,但为什么没有创造出一首脍炙人口的旋律?因为创作过程还需要人类的智慧,涉及人对历史、社会、文化、人生的感知。哪怕AI写作再丰沛,却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它可能做到更完美、更广博,但无法全面认知人的内心世界的广大。我认为,这给作家带来继续书写的勇气和信心。AI可能会成为竞争者,对作家写作造成某种挑战,但机器能通过它的思考,与我们博弈,把我们击垮吗?我对此持观望态度。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人与整个世界对话 

 

卢卫平:AI是否会降低人写作的乐趣? 

 

敬文东:我们的作家、诗人、批评家、学者,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思考人作为种群和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命运,这种思考是带有神学性质的。王勃曾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杜甫曾说:“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他们考虑的,正是人的命运。尽管我们的思考的东西也许很黯淡,但思考的过程很快乐。这种思维的快乐,我认为是无法被AI剥夺的。  

 

徐可:不少人问过我,为什么写作?其实很简单,因为写作使我快乐。我最初开始写作,是出于对文学纯粹的热爱,没有特别崇高的目的,也没有名利方面的考虑。我也不认为AI的出现会剥夺我写作的愉悦,AI更多的是机械式模仿,无法取代我大脑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AI虽然善于学习,但必须借助海量的基础。我也不会因为AI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我,就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写作是能让读者心灵受到感染的劳动,写作使我愉悦。  

 

范稳:写作对于我们职业作家而言,是一场漫长的劳动,在劳动中痛并快乐着。当你写出某个佳句、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情节、自己被自己打动并笃定读者也会为之感动时,你会感到很快乐。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人与整个世界对话。长篇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写作长篇小说时,你像搭积木一样把世界构建起来,思考如何安排人物命运,怎样用语言达到审美效果。作为创造者的写作者是快乐的。  

 

叶延滨:AI不是普通的机器人,而是可以学习全世界所有知识的“超级大脑”。写作是什么?是每个写作者向“最强大脑”的挑战。如果没有写作者,没有作家、诗人,我们何以体现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存在?人和动物的区别,是在这个世界留下了存在的痕迹,在这个世界发表过喜怒哀乐。

嘉宾简介

叶延滨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原主编 

徐可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梁平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成都市文联名誉主席、《草堂》诗刊主编 

敬文东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范稳 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委员 

卢卫平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暑假农业“补习班”

□马海霞

同族的大伯,是上海某大学的教授。儿时的记忆中,每年暑假伊始,大伯便带着俩儿子返乡,并嘱咐家中父母,不许惯着孩子,每天都得跟着大人上坡干活。 

大伯心眼早长父母前面了,他知道隔辈亲,爷爷奶奶肯定不舍得让他们进庄稼地干活。大伯便给俩儿子布置任务,暑假结束,若他俩皮肤没晒黑,脊梁上没晒出背心印,手上没磨出老茧,就是没完成任务,将没收下半年的零花钱。 

大伯从小在农村长大,他清楚,只要求皮肤晒黑这条,太容易达标,漫山遍野疯玩一月保证晒出想要的颜色,所以他加了一条,还得手上有老茧。 

遵父命,大伯家的俩儿子常跟在爷爷身后去地里干活。爷爷护着他俩,让他俩锄地边上的草,钻玉米地不是个好活儿,闷热,玉米叶扫着裸露在衣服外的皮肤,又痒又痛。 

临近暑假尾了,大伯家的俩儿子皮肤倒是晒黑了,但老茧还没磨出来,他俩害怕被骂,担心零花钱泡汤,最后几日,不顾爷爷奶奶反对,钻进玉米地除草,一天下来,手上就起了血泡。 

大伯来接他俩时,让他俩伸出手来验收,看完后,说他俩不达标,顶多干了几天农活,手上的血泡还嫩着呢。大伯亲自下地,领着俩儿子干活,临开学了才坐火车离开。村里大人都说大伯,这是故意让俩儿子干农活吃苦,才知道好好坐教室学习。 

我却不这样认为。大伯是大学教授,伯母是一名高中老师,但俩儿子并未遗传到父母智商,都学习不好。貌似大伯这个劳动教育法并不奏效,俩儿子学习依旧没进步。 

第二年暑假,他又带俩儿子返乡了,还是给他俩布置劳动任务,一年又一年,大伯家的俩儿子都上高中了,每年暑假还回老家干庄稼地里的活呢。虽然学习没起色,庄稼活儿却越干越顺手,半大小子,正是有力气的时候。爷爷家的农活,两人都承包了,钻玉米地的累活儿他俩负责,轮到爷爷锄地边草了。 

大伯家的俩儿子都是读职业高中,一个高中毕业后学了厨师,一个高中毕业后出国打工。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俩孩子都被村民们当成失败的教育案例。十多年过去了,两个孩子一个是五星级饭店的总厨,一个通过在国外打工积累了资金,回国做小生意,越做越大,有了自己的公司。 

大伯退休后回老家居住,谈起俩儿子,他说,劳动就是劳动,并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要把劳动和学习捆绑在一起。但劳动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他们的体能和意志。让他们种地,也是让他们学习一技之长。会种庄稼,一个人在荒岛也能生存。通过种地体会到农民的不容易,便能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消除城市人的优越感。 

四十年前,暑假还没有补习班和辅导班,大伯把孩子送回农村干农活,给孩子报农业“补习班”,正是这种在农村庄稼地里磨炼出的“汗味”暑假,才让两人踏入社会后不拼爹,自食其力,凭借自己双手,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茶陵凉水

□刘年贵

茶陵凉水(茶陵话念xǔ)不是水,而是一种类似果冻的胶状食物,是酷暑中茶陵人的解暑神器。 

夏日里酷热难当,茶饭不思,要是吃上一碗茶陵凉水,保你暑意全消,神清气爽。 

不由得佩服先人智慧,能根据四时变化安排饮食起居。春季吃春,夏季消暑,秋季贴秋膘,冬季进温补。单拿夏日里消暑食物来说,南有广东龟苓膏,北有北京豆汁,西北有陕西凉皮,东有江浙酸梅汤,在茶陵则是有茶陵凉水。 

茶陵凉水的制作离不开一种叫“凉水”的植物。记得在梯垅村读小学,当时的学校是座百年祠堂改造而成,祠堂右侧山坡上一棵两人合抱的古树,树身斜着向上生长,上面绕满了藤蔓,藤上挂满了鸡蛋大小的椭圆形果子,那果子便是“凉水”。至于如制作茶陵凉水,我没见过,只是隐约听说将果子捣碎,用纱布包着,挤出浆汁,过程可能跟做豆腐一样,需要用碱水点卤,最终凝结成所见到的胶状茶陵凉水。 

小时候没有冰箱,制成的茶陵凉水多盛放在装有清水的木桶内。犹记儿时赶集日,在圩场入口处,总有头戴白毛巾的乡下大妈热情地招呼:“奶几妹几(男孩女孩),来吃(茶陵话念qia)碗凉水咯。” 

我抬手擦了把满脸的汗,望了望头顶上火辣的烈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要的,来一碗!”大妈立马从篮子里拿出一个白瓷盘(说是“碗”,其实是“盘”),然后揭开覆在桶口的毛巾,从桶内舀出凉水,晶莹的凉水带着弹性微微颤抖着落在盘中,散发出耀眼的寒光,通过寒光可见盘底的花纹。接着在凉水上加上一小勺红糖,淋上几滴食醋。之后拿起两指宽白瓷调羹在凉水上横竖比划几下,将大块凉水切分成若干小块,顺势搅拌几下,将上面的红糖和食醋搅拌开来,最后将调羹放盘内,将盘子递过来。

我一手接过凉水,一手将早已攥在手心已经发汗的皱巴巴的零钱递给大妈。用调羹舀起凉水往嘴边送,不多时,盘底见光。完了一抹嘴巴,兴致勃勃地逛集市了。有时候赶集归来啥也没买,翻山越岭来回走十几里山路,就是为了吃上一碗凉水(当然那时身上也没有更多零钱),可我依然开心。 

我怀疑红糖和食醋是茶陵凉水的绝配搭档,因为每次吃都是放着它们。小学时候有个学生爬上那棵古树,摘了一串凉水果子玩耍,我要了一个,白色的浆汁沾到手上,散发出一股强烈青涩的味道,好几天都洗不掉。可是茶陵凉水经红糖和食醋一调和,就变成了一种美妙的味道。 

小时候赶集,大妈露天卖凉水,乡人接过来站着或者半蹲着露天吃,也不顾及路边扬着尘土,大有《孔乙己》中“短衣帮”站着喝酒那般随意。现在条件好了,凉水装在冰箱里卖,行走在茶陵街头,随处可见两旁玻璃店门或者冰箱上贴着“冰水凉水”红字,这便是茶陵凉水了。选一家幽静店面,走进去要上一碗茶陵凉水,一边悠闲地吹着店内的空调,一边享受着唇齿间的美味,心底的清凉,当是夏日里的小确幸。这时便有《孔乙己》中“长衫帮”的从容不迫和优雅感。不过凉水的价格由原来一两角一碗涨到了三元。

 

要做饭和爱做饭

□夏学军

网上买的小柜子到货了,我心爱的餐具、小物件终于有了好归宿。看着它们舒适地待在那里,心里不由自主地谋划着今天的晚餐,什么颜色的蔬菜该用哪款餐具来配。 

我时常往家里添置物品,这并不意味着只是多了一件物品那么简单,在我看来意味着我的生活因此多了一个维度,一个层次。爱人曾经很不解,说我乱买东西,但是见我因此更加细致地生活,更加努力地建构一个良好运转的日常以后,就笑而不语了。 

小柜子到来了,重新安排家居布置。那个小巧的圆形木桌拿到阳台,又搬过去两把木椅子,终于实现了阳台上吃晚餐的愿望。说起吃饭,忽然想起儿子上高中的时候,家长群里极度活跃,越临近高考越热闹,有打听高考信息的,有打听孩子排名的,最多的是各位妈妈们晒的美食。我也时常晒一下,但也忍不住吐槽:什么时候能不用挖空心思做饭就好了,等儿子上了大学,做饭、吃饭从简!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妈妈们感慨万千,“这三年好像把一辈子的饭都做完了似的”,特别是那些厨艺不佳的妈妈们,每天为了孩子吃上可口的饭菜,有苦练厨艺的,有请做饭阿姨的,有去饭店订餐的。那时我住的单元里,三家有高考生,前楼还有两家,那无数个深夜不眠的陪读时光,电梯里常常遇见大包小包买菜的妈妈,晚自习时分端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便当,雨夜里各自从单元门里出来默默地举着伞接孩子下晚自习。 

如今孩子们各奔前程,奔赴四面八方去求学,一切尘埃落定,家长群里悄无声息了,我只是好奇,妈妈们都在吃什么?我也一度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做饭了,简简单单地煮个面果腹就好,但并不,每天下班路上就想晚餐吃什么,即使是简简单单一碗面,也要有“浇头”,香菇肉末、鸡蛋番茄汁、还是雪菜肉丝?双休日更会耐心熬一锅靓汤,花时间制作山楂酱,然后为了山楂酱赶紧去楼下小超市买吐司。曾经那个咬牙切齿地发誓不做饭的我哪去了? 

当初做饭以孩子为主的时候,关注的是营养搭配、新鲜可口,并且还要做到花样翻新,着实不易,令我这个笨厨娘心力交瘁。孩子离家上学,生活又回归到“一屋二人三餐四季”的节奏,当做饭不再是责任、不再是任务时,想吃什么做什么,无压力的心瞬间无比轻松,慢慢地它居然成了我纯粹的爱好,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与做饭带来的愉悦感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并在其中逐渐发现生活中烹饪美学的意义。 

美食能代替言语表达情感,追求色香味俱全的菜品、精心选择的盛放餐具、吃饭的礼仪和仪式感,慢慢地借此形成新的生活态度。我端着青花瓷的碗,举着一箸菜,对我爱的人说“多吃点”,胜于那句“我爱你”,而他亦从黑陶瓦罐里舀出一勺汤,递给我说“你今天熬的汤很好喝,你尝尝”。如水流年里,寻常的诗意,无声的、亚光的温暖,令眼前这个世界奇幻又美好! 

当初是“要做饭”,而现在是“爱做饭”。人活一世,活的不过是一饭一蔬,是当下和远方,有烟火有诗意,也是自爱和爱人。烟火温暖了日常,心便舒展起来,顺便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我想,这样的人生,就很好。

夜风

□彭涛

夜风在树叶间絮语

讲悄悄话

夜风在发梢上轻抚

酿小情绪

夜风在河面推波助澜

鼓动月光跳跃

夜风是夜晚的精灵

我是窗前看风景的人

远处有笛声悠悠

如茶杯里放入陈年普洱

唇齿生香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