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家园(2023年7月30日)

tqb-20230730-004.jpg

古道悠悠夏日长

□张映竹

tqb0730004_001_01_b.jpg

钟凡 手绘

 

林海云野、古道西风,山林葱郁、泉鸣溪清,珠海这条诗意、静谧却充满着生机的古道,散发着无限魅力。

 

长南迳古道位于珠海凤凰山,起于高新区唐家湾镇官塘社区,终点是前山东坑村,是古时候上栅、官塘等村民往来于前山、澳门的主要通道,因此也成为了研究清代香山地区与澳门之间交通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当然,随着岐关公路和沿海国防公路的修通,这条古道也渐渐清静了下来。古道开路年代不详,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2016年底,长南迳古道被确定为广东省南粤古驿道八条示范段之一后,珠海对其进一步开展了保护修葺工作。

 

初入古道,便带给人宁静、清幽之感。人在景中,景在眼前。一百多年来依旧保存完好的长南三孔桥,原名沙沙桥,该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桥中设船型桥墩两个,迎水端为三角形分尖,利于水力分流。整个桥梁建造工艺精细,结构紧凑稳固,桥面平整,是珠海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的古桥。质朴的古道,一路曲径通幽,路边苍劲的古树,静静淌过的小溪,一派物自天成的美感。驻足在观景台,放眼凤凰山层峦叠翠,清风徐来,极目骋怀。

 

过了五溪亭,开始踏上保存完整的古石阶步级。由人工开凿的条石和自然块石通过不同组合形式铺筑而成,并有完善的纵、横沟排水系统。铺筑因形就势、灵活多变,结构稳固、营造精巧,凝聚着传统筑路工匠的智慧。

 

沿路攀登,便会经过一处摩崖石刻,石刻不大,是清雍正三年(1725)官塘村佘非凡率领村人修路时所题,上刻“雍正三年孟秋榖旦佘非凡重修长南迳”十六字,这十六个字背后,是一段感人至深的父爱亲情。

 

佘非凡当年任职香山县县宪,卸任后便返回官塘居住,他的二女儿嫁到了东坑,与官塘隔着一座凤凰山,来往要经过凤凰山上的长南迳。彼时的长南迳年久失修、杂草疯长,为了让女儿通行方便,佘非凡便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出资重修长南迳。古道沿途经过山顶、平坡、陡坡、小溪、沟壑,就今日来看,建设条件都十分困难,佘非凡带领着乡亲们,在险要处劈山凿石成通途,在陡坡处铺砌石板成阶梯,这条蜿蜒的山间小道就在日复一日的艰难磨砺中被重新修复了。如今,青山依旧、古道悠悠,一如三百年前那个蝉鸣鸟叫的孟秋之日,而当年满怀热情对长南迳进行修复的人们,永远值得后人赞叹与感念。

 

当旧时挑夫、马帮的身影渐渐远去,古道任凭岁月打磨,风雨洗练,铭刻下一串串属于自己的符号。珠海市城乡规划高级工程师潘裕娟表示:“通过挖掘、修复、活化利用古驿道上的珍贵遗存,可以让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得到更好保护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丰富古驿道的文化内涵,增进大家对古驿道的了解。其次构建“文化+”模式,以文化为基底,采取“文化+体育”“文化+教育”“文化+旅游”等多元策略,推动古驿道相关产业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古驿道的文化内涵挖掘、本体保护修复、文化展示、活化利用和管理维护等方面, 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共享成果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扩大古驿道的文化影响力。”

 

长南迳古道就像一棵常青树,也如一条滔滔江河,任斗转星移,它芬芳永在,源远流长。

慈母姜

□刘年贵

又要出远门了!母亲看着我收拾好的行囊,这里摸摸那里捏捏,嘴巴欲言又止,目光中尽是不舍。

 

我走出家门,正要跟她做再一次道别,突然,母亲叫住了我。她从屋内跑出来,拿出一个塑料袋递给我:“路上带上这个。”我微笑着伸手接过:“还真是差点给忘了!”

 

塑料袋里包裹着的是母亲亲手腌制的“盐姜”。我的故乡茶陵,是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以及发现茶叶和生姜的地方。传说他误食了毒蘑菇,昏倒在一棵大树下,等其清醒后,发现身旁有一棵剑形长叶植物散发出特殊浓香,闻起来很是清神,于是,神农氏拔出植物食其根块之后,身上余毒尽解,他也凭此起死回生。为了感念此植物救命之恩,他遂用自己的本姓“姜”命名此剑形叶子植物为“生姜”。生姜位列赫赫有名的“茶陵三宝”,在故乡人们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跟大米和油盐一样,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食品。

 

秋天,母亲将生姜从地里挖回来,挑选块大、没破损的留作种姜,以及预留一些作为菜肴佐料,其余生姜被母亲洗净后,刮去外皮,撒上细盐放木桶中腌制三五天,再放置于竹匾内曝晒两三天,这便是我们所说的“盐姜”。“盐姜”虽然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倘若不得法,短期内很快变质,外表会起黑斑。而母亲腌制的“盐姜”,就是放上一两年,依然金黄灿烂如刚去皮时般色泽鲜艳。

 

在我的家乡,当朋友或是客人来访,主人先在杯中放上一小撮茶叶,然后放上一块两指宽切盐姜片,再倒入烧开的沸水,独具家乡特色的“姜茶”就泡好了。尤其是寒冬夜里,窗外北风呼号雨雪纷飞,屋内炉火正旺,三五好友团团围坐着,一边烤火,一边悠然地吹去杯口的热气,于谈笑风生中啜上一口热茶,随即拿着杯中专配的金属小汤匙捞起杯底的“盐姜”。热茶清神、解渴、生津,“盐姜”能发汗驱寒。一杯“姜茶”下肚,胸中暖意顿生,额头热汗细淌,好不快哉!

 

“盐姜”亦是可以当作佐餐的“下饭神器”。过去,乡亲们中午从地里干活回来太晚,来不及炒菜,就以“盐姜”当“菜”,咬上一口“盐姜”,再吃上一大口米饭,一大碗米饭很快见底。

 

“盐姜”亦是故乡人心目中的“常备药”。家里有人伤寒感冒,也会吃上一大块“盐姜”,喝上一大碗热水,一身热汗之后,感冒好了;坐长途汽车晕车,含一小块“盐姜”在嘴里,据说如此一来症状就会好转或者不再晕车了——我是从没有过晕车,是否真有此功效不敢妄下定论。不过,有几次我在故乡乘长途汽车,发车时售票员好心递给我独立包装的一小块“盐姜”,还嘱咐我道:“待会晕车时吃上它。”

 

而今,年事渐长,我虽不会迷信故乡“盐姜”的神奇功效,但是,出门远行依然不忘携带着它,是因为我们对它赋予了一种难以割舍的“乡愁”情怀,并且它蕴含了母亲对子女默默付出、无比诚挚的关爱。有一次,身边一位朋友好奇地问我:“这姜在你老家它叫什么名字?”我想起了从下种,到收获,再到刮皮、腌制和晾晒等整个流程,无一不倾注了母亲的心血;想起了出门时母亲依依惜别的目光,我不禁脱口告诉他,那是“慈母姜”。

 

那一刻,泪水濡湿了我的双眼。

儿时的竹林

□黄链洲

夏日的阳光穿过云层的裂缝,洒落在那片绿意盎然的竹林之上。在记忆的深处,我轻轻地拉开了童年的门扉,走进了那熟悉而又神秘的竹林。

 

那是一片与世隔绝的竹林,高大的竹子遥望天空,宛如无数支指天笔。我沉醉在竹叶轻轻摇曳的声音中,仿佛听到了生活的涓涓细流,感受到了岁月的无声逝去。在这个尘世间,无论风雨如何摧残,竹林依然静静地矗立着,凝聚着我们的记忆和期望。

 

竹林深处,有着我们儿时的梦想。那些捉迷藏的日子,我们在竹林间穿梭,笑声、叫喊声,还有夏日雨后清新的泥土气息,似乎还在身边萦绕。那是我们的乐园,是我们的探险之地,是我们独立、成长的摇篮。竹林之中,充满了我们对未来的好奇和渴望。

 

每当风儿轻轻吹过,竹林就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在诉说一种古老的哲理。这声音有时像一个温柔的母亲,低语着安抚的话语;有时又像一个严肃的老师,讲述着人生的道理。它们的疏密有致,竖立在那或直或斜,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着生活的情感和哲学。

 

“竹有高节,故能洁身自爱。”这是我们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每当我看到那片竹林,我就会想起这句话。也许,正是那片竹林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教会了我坚韧和执着,教会了我如何在生活中找寻美好。

 

记得那时候,每到夏天,小伙伴们就会在竹林里捉蝉,或者折一根竹子,做成一只小船,放进溪水里。那种乐趣,那种快乐,是现在的我再也找不到的。

 

现在,我已在人生的中年阶段,工作与家庭成为了生活的主线,却时常会在忙碌中停下,回望那片竹林。那片竹林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生活的喜悦和烦恼,成长的欢笑和泪水。我看到了自己曾经无畏的童年,看到了年轻时的冒险和冲动,也看到了现在的责任和义务。竹林,已成为我内心的避风港,提醒我不忘初心,坚持理想,砥砺前行。

 

随着岁月的流转,竹林的景象或许已然改变,那些熟悉的竹影,那些温暖的阳光,都被时间稀释。然而,那份对竹林的记忆和情感,却如竹子本身一般坚韧不摧,历久弥新。它是我心中的诗,是我灵魂的歌,是我生活的精神寄托。每当我思考生活、思考工作、思考家庭,我都会看向内心的那片竹林,从中汲取力量。

 

儿时的那片竹林,它不仅仅是一片自然的风景,更是我人生的一枚印记。它让我深刻理解了生活的甘甜与苦涩,工作的艰辛与欢乐,家庭的责任与爱。它让我知道,生活就像竹林,需要我们去细心呵护,去深深热爱,去坚韧不拔地追求。

 

愿我们都能如竹林一般,无论生活经历何种风雨,始终保持那份坚韧与顽强,始终秉持那份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就像那片绿意盎然的竹林,无论何时,都会拥有一份向阳的力量。

诗二首

□杨明军

又回故乡

怀揣着激动与忐忑

我感受着你依然灿烂的美景

向晚余晖中的小河岸边

我燃起洞天福地的熊熊篝火

 

挥着魂牵梦萦的手臂

踏着如痴如醉的步履

甘洌洗涤着铅华的沉重

惬意摆脱了尘俗的束缚

 

稚嫩的禾苗茁壮成长

牧童的笛声嘹亮悠扬

盛装的少女风姿绰约

天边的彩霞次第绽放

 

终于又回到思念的故乡

仿佛再次投入了母亲的怀抱

眼眶中决堤的泪水

冲刷我无尽的焦灼和忧伤

 

根的絮语

在风筝和信鸽以外

拨响故乡琴弦的

是母亲盼归的目光

以及她手中绵密的针脚

而对根最深刻的认识

却是缘于母亲柔韧的脊梁

 

温暖的母亲的脸

布满了岁月的沧桑

汗水闪动的光芒

跳跃在她辛勤的双手之上

这支撑我生命的骨头

总是以根的形式默默渗透

 

这使我魂牵梦萦的根

就这样融于我的血脉之中

挥也挥不去

赶也赶不走

伴我行走天涯

伴我思念故乡

新人新作

开栏语:《湾韵》副刊自开办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作者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珠高校学子创作热情高涨,投寄了大量佳作。文学长河浩浩汤汤,文学青年继往开来。本刊自今日起开设“新人新作”栏目,选登高校学子优秀来稿,敬请垂注。

沕水湖即景

□张祺彬(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沕水湖,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一清潭也。次有天琴广厦,与湖并卧于群峦之间。天琴者,觅宇宙之“音”也。吾尝踱步沕水湖畔,近观湖景,遥寄情思,感叹寰宇之大、科技之兴,故为此诗。诗为七律,押支韵。

 

青烟待雨秋黯淡,

赩瓦流光影陆离。

忽见沙洲鹏翮舞,

遥闻水殿鲤鱼驰。

姮娥赴月因仙药,

鹊驾传音自黛眉。

孰料云深池寂处,

频朝碧落搅文漪。

 

评语:这首七律写景清丽,想象联翩。全诗对仗工整,意境优美。以“青烟待雨”“赩瓦流光”将读者引入到绚丽又清幽的沕水湖之景中,加之鹏舞、鱼驰游戏之姿增添一抹意趣,由“静”入“动”,将沕水湖的风物描绘得层次感分明。颈联引“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事由眼前之景联想辽阔寰宇。尾联总结升华,沕水湖景与寰宇、科技融为一体,寄寓一己之思。

 

水调歌头·暮行海畔有作

□谢洁薇(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凌风吹海立,落照点沙残。层阴消尽,且引明月烛长滩。看取惊飞鸥鸟,倾盏渐萦笑语,箫管复喧喧。回首灯稀处,寂寞舞翩跹。

 

揽清波,问心事,倍凄然。殊方堕泪,宴乐犹似起离弦。来日我将何所,愁眼空临天末,四面响寒蝉。桥影暗云积,归晚意阑珊。

 

评语:这首词上阙起笔气象阔大,“凌风吹海立”典自苏轼《有美堂暴雨》“天外黑风吹海立”,“落照”写景真实自然。夕阳余晖中,明月、鸥鸟与游者相伴,一派热闹景象,末尾陡然转向“灯稀”处,在“冷”与“热”的强烈对比中,寂寞之感油然而生。下阙继而抒情,联想自身暂不知何去何从,抒发心中的惆怅。

(本期点评人: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中华诗教学会理事 彭敏哲)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湾韵|家园(2023年7月30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7-30 07:55

tqb-20230730-004.jpg

古道悠悠夏日长

□张映竹

tqb0730004_001_01_b.jpg

钟凡 手绘

 

林海云野、古道西风,山林葱郁、泉鸣溪清,珠海这条诗意、静谧却充满着生机的古道,散发着无限魅力。

 

长南迳古道位于珠海凤凰山,起于高新区唐家湾镇官塘社区,终点是前山东坑村,是古时候上栅、官塘等村民往来于前山、澳门的主要通道,因此也成为了研究清代香山地区与澳门之间交通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当然,随着岐关公路和沿海国防公路的修通,这条古道也渐渐清静了下来。古道开路年代不详,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2016年底,长南迳古道被确定为广东省南粤古驿道八条示范段之一后,珠海对其进一步开展了保护修葺工作。

 

初入古道,便带给人宁静、清幽之感。人在景中,景在眼前。一百多年来依旧保存完好的长南三孔桥,原名沙沙桥,该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桥中设船型桥墩两个,迎水端为三角形分尖,利于水力分流。整个桥梁建造工艺精细,结构紧凑稳固,桥面平整,是珠海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的古桥。质朴的古道,一路曲径通幽,路边苍劲的古树,静静淌过的小溪,一派物自天成的美感。驻足在观景台,放眼凤凰山层峦叠翠,清风徐来,极目骋怀。

 

过了五溪亭,开始踏上保存完整的古石阶步级。由人工开凿的条石和自然块石通过不同组合形式铺筑而成,并有完善的纵、横沟排水系统。铺筑因形就势、灵活多变,结构稳固、营造精巧,凝聚着传统筑路工匠的智慧。

 

沿路攀登,便会经过一处摩崖石刻,石刻不大,是清雍正三年(1725)官塘村佘非凡率领村人修路时所题,上刻“雍正三年孟秋榖旦佘非凡重修长南迳”十六字,这十六个字背后,是一段感人至深的父爱亲情。

 

佘非凡当年任职香山县县宪,卸任后便返回官塘居住,他的二女儿嫁到了东坑,与官塘隔着一座凤凰山,来往要经过凤凰山上的长南迳。彼时的长南迳年久失修、杂草疯长,为了让女儿通行方便,佘非凡便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出资重修长南迳。古道沿途经过山顶、平坡、陡坡、小溪、沟壑,就今日来看,建设条件都十分困难,佘非凡带领着乡亲们,在险要处劈山凿石成通途,在陡坡处铺砌石板成阶梯,这条蜿蜒的山间小道就在日复一日的艰难磨砺中被重新修复了。如今,青山依旧、古道悠悠,一如三百年前那个蝉鸣鸟叫的孟秋之日,而当年满怀热情对长南迳进行修复的人们,永远值得后人赞叹与感念。

 

当旧时挑夫、马帮的身影渐渐远去,古道任凭岁月打磨,风雨洗练,铭刻下一串串属于自己的符号。珠海市城乡规划高级工程师潘裕娟表示:“通过挖掘、修复、活化利用古驿道上的珍贵遗存,可以让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得到更好保护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丰富古驿道的文化内涵,增进大家对古驿道的了解。其次构建“文化+”模式,以文化为基底,采取“文化+体育”“文化+教育”“文化+旅游”等多元策略,推动古驿道相关产业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古驿道的文化内涵挖掘、本体保护修复、文化展示、活化利用和管理维护等方面, 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共享成果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扩大古驿道的文化影响力。”

 

长南迳古道就像一棵常青树,也如一条滔滔江河,任斗转星移,它芬芳永在,源远流长。

慈母姜

□刘年贵

又要出远门了!母亲看着我收拾好的行囊,这里摸摸那里捏捏,嘴巴欲言又止,目光中尽是不舍。

 

我走出家门,正要跟她做再一次道别,突然,母亲叫住了我。她从屋内跑出来,拿出一个塑料袋递给我:“路上带上这个。”我微笑着伸手接过:“还真是差点给忘了!”

 

塑料袋里包裹着的是母亲亲手腌制的“盐姜”。我的故乡茶陵,是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以及发现茶叶和生姜的地方。传说他误食了毒蘑菇,昏倒在一棵大树下,等其清醒后,发现身旁有一棵剑形长叶植物散发出特殊浓香,闻起来很是清神,于是,神农氏拔出植物食其根块之后,身上余毒尽解,他也凭此起死回生。为了感念此植物救命之恩,他遂用自己的本姓“姜”命名此剑形叶子植物为“生姜”。生姜位列赫赫有名的“茶陵三宝”,在故乡人们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跟大米和油盐一样,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食品。

 

秋天,母亲将生姜从地里挖回来,挑选块大、没破损的留作种姜,以及预留一些作为菜肴佐料,其余生姜被母亲洗净后,刮去外皮,撒上细盐放木桶中腌制三五天,再放置于竹匾内曝晒两三天,这便是我们所说的“盐姜”。“盐姜”虽然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倘若不得法,短期内很快变质,外表会起黑斑。而母亲腌制的“盐姜”,就是放上一两年,依然金黄灿烂如刚去皮时般色泽鲜艳。

 

在我的家乡,当朋友或是客人来访,主人先在杯中放上一小撮茶叶,然后放上一块两指宽切盐姜片,再倒入烧开的沸水,独具家乡特色的“姜茶”就泡好了。尤其是寒冬夜里,窗外北风呼号雨雪纷飞,屋内炉火正旺,三五好友团团围坐着,一边烤火,一边悠然地吹去杯口的热气,于谈笑风生中啜上一口热茶,随即拿着杯中专配的金属小汤匙捞起杯底的“盐姜”。热茶清神、解渴、生津,“盐姜”能发汗驱寒。一杯“姜茶”下肚,胸中暖意顿生,额头热汗细淌,好不快哉!

 

“盐姜”亦是可以当作佐餐的“下饭神器”。过去,乡亲们中午从地里干活回来太晚,来不及炒菜,就以“盐姜”当“菜”,咬上一口“盐姜”,再吃上一大口米饭,一大碗米饭很快见底。

 

“盐姜”亦是故乡人心目中的“常备药”。家里有人伤寒感冒,也会吃上一大块“盐姜”,喝上一大碗热水,一身热汗之后,感冒好了;坐长途汽车晕车,含一小块“盐姜”在嘴里,据说如此一来症状就会好转或者不再晕车了——我是从没有过晕车,是否真有此功效不敢妄下定论。不过,有几次我在故乡乘长途汽车,发车时售票员好心递给我独立包装的一小块“盐姜”,还嘱咐我道:“待会晕车时吃上它。”

 

而今,年事渐长,我虽不会迷信故乡“盐姜”的神奇功效,但是,出门远行依然不忘携带着它,是因为我们对它赋予了一种难以割舍的“乡愁”情怀,并且它蕴含了母亲对子女默默付出、无比诚挚的关爱。有一次,身边一位朋友好奇地问我:“这姜在你老家它叫什么名字?”我想起了从下种,到收获,再到刮皮、腌制和晾晒等整个流程,无一不倾注了母亲的心血;想起了出门时母亲依依惜别的目光,我不禁脱口告诉他,那是“慈母姜”。

 

那一刻,泪水濡湿了我的双眼。

儿时的竹林

□黄链洲

夏日的阳光穿过云层的裂缝,洒落在那片绿意盎然的竹林之上。在记忆的深处,我轻轻地拉开了童年的门扉,走进了那熟悉而又神秘的竹林。

 

那是一片与世隔绝的竹林,高大的竹子遥望天空,宛如无数支指天笔。我沉醉在竹叶轻轻摇曳的声音中,仿佛听到了生活的涓涓细流,感受到了岁月的无声逝去。在这个尘世间,无论风雨如何摧残,竹林依然静静地矗立着,凝聚着我们的记忆和期望。

 

竹林深处,有着我们儿时的梦想。那些捉迷藏的日子,我们在竹林间穿梭,笑声、叫喊声,还有夏日雨后清新的泥土气息,似乎还在身边萦绕。那是我们的乐园,是我们的探险之地,是我们独立、成长的摇篮。竹林之中,充满了我们对未来的好奇和渴望。

 

每当风儿轻轻吹过,竹林就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在诉说一种古老的哲理。这声音有时像一个温柔的母亲,低语着安抚的话语;有时又像一个严肃的老师,讲述着人生的道理。它们的疏密有致,竖立在那或直或斜,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着生活的情感和哲学。

 

“竹有高节,故能洁身自爱。”这是我们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每当我看到那片竹林,我就会想起这句话。也许,正是那片竹林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教会了我坚韧和执着,教会了我如何在生活中找寻美好。

 

记得那时候,每到夏天,小伙伴们就会在竹林里捉蝉,或者折一根竹子,做成一只小船,放进溪水里。那种乐趣,那种快乐,是现在的我再也找不到的。

 

现在,我已在人生的中年阶段,工作与家庭成为了生活的主线,却时常会在忙碌中停下,回望那片竹林。那片竹林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生活的喜悦和烦恼,成长的欢笑和泪水。我看到了自己曾经无畏的童年,看到了年轻时的冒险和冲动,也看到了现在的责任和义务。竹林,已成为我内心的避风港,提醒我不忘初心,坚持理想,砥砺前行。

 

随着岁月的流转,竹林的景象或许已然改变,那些熟悉的竹影,那些温暖的阳光,都被时间稀释。然而,那份对竹林的记忆和情感,却如竹子本身一般坚韧不摧,历久弥新。它是我心中的诗,是我灵魂的歌,是我生活的精神寄托。每当我思考生活、思考工作、思考家庭,我都会看向内心的那片竹林,从中汲取力量。

 

儿时的那片竹林,它不仅仅是一片自然的风景,更是我人生的一枚印记。它让我深刻理解了生活的甘甜与苦涩,工作的艰辛与欢乐,家庭的责任与爱。它让我知道,生活就像竹林,需要我们去细心呵护,去深深热爱,去坚韧不拔地追求。

 

愿我们都能如竹林一般,无论生活经历何种风雨,始终保持那份坚韧与顽强,始终秉持那份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就像那片绿意盎然的竹林,无论何时,都会拥有一份向阳的力量。

诗二首

□杨明军

又回故乡

怀揣着激动与忐忑

我感受着你依然灿烂的美景

向晚余晖中的小河岸边

我燃起洞天福地的熊熊篝火

 

挥着魂牵梦萦的手臂

踏着如痴如醉的步履

甘洌洗涤着铅华的沉重

惬意摆脱了尘俗的束缚

 

稚嫩的禾苗茁壮成长

牧童的笛声嘹亮悠扬

盛装的少女风姿绰约

天边的彩霞次第绽放

 

终于又回到思念的故乡

仿佛再次投入了母亲的怀抱

眼眶中决堤的泪水

冲刷我无尽的焦灼和忧伤

 

根的絮语

在风筝和信鸽以外

拨响故乡琴弦的

是母亲盼归的目光

以及她手中绵密的针脚

而对根最深刻的认识

却是缘于母亲柔韧的脊梁

 

温暖的母亲的脸

布满了岁月的沧桑

汗水闪动的光芒

跳跃在她辛勤的双手之上

这支撑我生命的骨头

总是以根的形式默默渗透

 

这使我魂牵梦萦的根

就这样融于我的血脉之中

挥也挥不去

赶也赶不走

伴我行走天涯

伴我思念故乡

新人新作

开栏语:《湾韵》副刊自开办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作者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珠高校学子创作热情高涨,投寄了大量佳作。文学长河浩浩汤汤,文学青年继往开来。本刊自今日起开设“新人新作”栏目,选登高校学子优秀来稿,敬请垂注。

沕水湖即景

□张祺彬(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沕水湖,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一清潭也。次有天琴广厦,与湖并卧于群峦之间。天琴者,觅宇宙之“音”也。吾尝踱步沕水湖畔,近观湖景,遥寄情思,感叹寰宇之大、科技之兴,故为此诗。诗为七律,押支韵。

 

青烟待雨秋黯淡,

赩瓦流光影陆离。

忽见沙洲鹏翮舞,

遥闻水殿鲤鱼驰。

姮娥赴月因仙药,

鹊驾传音自黛眉。

孰料云深池寂处,

频朝碧落搅文漪。

 

评语:这首七律写景清丽,想象联翩。全诗对仗工整,意境优美。以“青烟待雨”“赩瓦流光”将读者引入到绚丽又清幽的沕水湖之景中,加之鹏舞、鱼驰游戏之姿增添一抹意趣,由“静”入“动”,将沕水湖的风物描绘得层次感分明。颈联引“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事由眼前之景联想辽阔寰宇。尾联总结升华,沕水湖景与寰宇、科技融为一体,寄寓一己之思。

 

水调歌头·暮行海畔有作

□谢洁薇(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凌风吹海立,落照点沙残。层阴消尽,且引明月烛长滩。看取惊飞鸥鸟,倾盏渐萦笑语,箫管复喧喧。回首灯稀处,寂寞舞翩跹。

 

揽清波,问心事,倍凄然。殊方堕泪,宴乐犹似起离弦。来日我将何所,愁眼空临天末,四面响寒蝉。桥影暗云积,归晚意阑珊。

 

评语:这首词上阙起笔气象阔大,“凌风吹海立”典自苏轼《有美堂暴雨》“天外黑风吹海立”,“落照”写景真实自然。夕阳余晖中,明月、鸥鸟与游者相伴,一派热闹景象,末尾陡然转向“灯稀”处,在“冷”与“热”的强烈对比中,寂寞之感油然而生。下阙继而抒情,联想自身暂不知何去何从,抒发心中的惆怅。

(本期点评人: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中华诗教学会理事 彭敏哲)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