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霞
这些年来,因工作也好,游玩也罢,大亚湾、红海湾、巽寮湾、双月湾、亚婆角、三角洲岛……七湾八岛的,与大海的水、船、鱼、人越来越亲近。大海总是给我以无穷的想象,我也用零零星星的文字触角,深深浅浅地抵达过这片海域。
这次陪两年未回惠州的女儿去海边玩,从双月湾到铁涌吃生蚝。一路上看到渔家小院,门楣上贴满了神像,大门两侧贴着对联,许多人家还开起了农家乐餐馆。光着脚丫的阿婆,戴着缀了黑边的凉帽,聚在家门口的坐台上补网,船与岸、人与海、传统与现代,演绎着渔民富裕起来的生活。
驱车直奔生蚝养殖基地,这地方属于考州洋。把汽车随意停到路边,大海就开阔地展现在眼前了。滩涂上的贝壳、小螃蟹、海蛎子、蚬子星星点点。海边停着一艘艘破损了的旧木船,里面随意堆放着渔网。几艘渔船缓缓移动,把平静的海面搅起波浪,海港新的一天开始了。
几间临时搭起的窝棚一字排开,棚里的女人戴着的斗笠下露出半截黝黑的脸,两人一组围坐在一堆生蚝旁,躬着背,高耸着肩,正在“咔咔咔”地撬着刚上岸的生蚝。
踩着淤泥走进一个窝棚,因为腿脚受伤未愈,我蹲不下,弯着腰跟正在敲生蚝的阿婆攀谈,轻声问了句:阿婆,会唱惠东渔歌吗?
阿婆抬头“啲啲嘟嘟”地哼了一句后,倒是自己没憋住,“噗”的一声捂着嘴笑了,那笑中带着羞涩和些微的拘谨。女人们停下手中的铁铲和小刀,直起身吃吃地笑。这不是客家话,不是白话,而是福建那边传过来的学佬话,没太听懂。
女人们背着光的剪影印在大海上,像一幅生动的木刻画。
在惠州沿海地区,从福建沿海一带南迁而来的渔民在惠东、大亚湾定居,渔歌伴随他们的迁徙而传播过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了疍家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唱方式。惠东渔歌属“粤东渔歌”中的浅海渔歌,流行于惠东县沿海港口、平海、巽寮、稔山等地渔村。20世纪60年代,中央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歌剧《南海长城》的音乐,就是取材于惠东渔歌和汕尾渔歌。
居于舟楫、随潮来往的渔民们不论在海上捕鱼、回港避风,或是节庆、祭祀、婚丧等场合,都要唱起渔歌。曲调代代相传,后来上了岸,歌词则随着生活的变化有所翻新……
以客家话演唱的“客家山歌”和以“福佬话”(属闽南语系)演唱的惠东渔歌都是蕴含着地方历史文化个性与特色的艺术瑰宝。有一次,雨果音像制品(香港)公司老板老易,从香港开车过来,拉着我去山村采风。为我们做向导的是惠东渔歌工作室专家陈志祥,他参与惠东渔歌的保护、抢救和创作工作已有几十年。陈志祥在惠东稔山长排村的海边长大,从小就喜欢音乐,特别是当地的渔歌。而他的岳父岳母也是唱渔歌的能手。陈志祥以惠东渔歌为素材,创作了《长相思》《美丽的港湾》《钟城谣》《水的故事》等多部音乐作品并获奖。
他介绍,惠东渔歌有独唱、齐唱、对唱等多种表演形式。音乐曲调丰富,有啊啊香调、啦打嘟调、贤弟调、罗茵调等29种之多。1956年,惠阳县港口新村(今属惠东县)渔民苏墨水、苏带心演唱的原版渔歌《娶新娘调》《阿乡调》《妹子调》等,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平海渔歌队多次参加全国及省渔歌比赛并获奖,还曾夺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
惠东渔歌的保护和创新,有一群热心的人在不懈的努力。原国家文化部艺术局专员叶林认为,单纯运用渔歌素材进行歌曲创作,并不能满足渔歌的发展需要,他说:“不变,渔歌就成文物了。”他主张惠东渔歌改编创作要向梅兰芳对戏剧提出的遵循“移步不换形”的原则,突破语言障碍,把现代元素注入到原生态的渔歌,加上编配和伴奏手段,进行二度创作。在保留渔歌基本旋律和风味的基础上编写新词,抒发现代渔民的感受,让渔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历经千百年岁月沉淀,惠东渔歌不仅在社会学、文化学和民间音乐史研究上有特殊的价值,对当代音乐创作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哗哗哗”,海浪卷起那如雪团的浪花,豪迈地奔向沙滩。潮音如歌,深沉而浑厚,像远古的呐喊,更是生命的呼唤。
向海而歌,唱出了容纳百川的气魄,也唱出了渔家的新生活!
□獒妈
喜丝竹乐器
取水之无限敲奏波浪
起落,沉浮
星辰间冷冷热热
蝉鸣声虚虚实实
是纹路的聚集与别离
更像云层不停地
散收,涌动
暴晒中风风火火
缘分里浅浅深深
其中意境便是东方美学
汗珠宛如施华洛世奇水晶钻
祈盼晚风撩拨荷叶
夜幕低垂青蛙歌声绝伦
将睡莲引进梦乡
西贡海岸不远是群山
山脉高峭崎岖
飘渺起伏高远
云雾下长年碧绿
小马哥驾驶老爷车
穿梭在绿皮密林
途经清水湾邵氏片场
远眺浮满游艇的白沙湾
如在麦理浩径眺望浪茄湾
万物安宁似桃花源
不是谁家都有后花园
有人在门前晒鱼干
无人的白沙蓝海
盛满日光锤炼的钻石光
码头有阿拉裙摆飞扬
望惊涛骇浪击碎礁石
看摇晃的渔船有颗平稳的心
等沙滩上贝壳改名活化石
化身白色连衣裙的纽扣
也许镶嵌在腕表面更优雅
可追回海风披挂过的香
走过水族箱堆的生猛海鲜
避开高矮肥瘦不同肤色的游人
路过放废旧船只的阴窄弄堂
废墟气息穿越年代在上世纪流连
时而,有花狸猫快速逃窜
对岸的山头沉浸于雨后湿雾
稀少的村民走在悠长石阶
像游弋在川流的小鱼儿
西贡海岸不远是群山
群山连绵成片环抱汪洋
沉默是金
《幸福生活·畅游粤港澳大湾区》 (油画)
林洋 作品
——读魏振强的《村庄令》
□张建春
大司村是魏振强的外婆家,他的家在另一个地方,却把大司村当作了自己真正的家乡,魏振强是“大司村那个孤寡老人的外孙子”。
翻读《村庄令》我常潸然泪下,时不时就有冲动,去见见魏振强,和他聊上几句,哪怕是一两句也好,说说外婆,讲讲大司村。
《村庄令》的代入感是那么强,或外婆,或大司村。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被外婆推醒,她让我站起来,又看看我身上有没有蚂蚁,然后领着我朝另一条田埂上走去,再撑开伞,让我坐下。”这场景是如此的熟悉,如此的令人心动,估计这润湿的场景会氤氲魏振强一辈子。外婆肯定是魏振强人生路上山一般的符号,外婆所呈现的善良、勤劳、怜悯、大气,在他的文字中闪现,成了他的文眼和“字钙”。“字钙”是我读《村庄令》时杜撰出的,我想找一个词表达对魏振强文字的敬意,久久没果,就造了一个。人的骨子里缺钙腰挺不起来,而文中的字无钙,文挺不起来。《村庄令》中的文字有金属的铮铮声,但它们绝非是金属,而是内在的风骨、内在的修为,铸就了《村庄令》文字的风月满眼和芬芳锦绣。
唯满眼锦绣才能对得起外婆。《村庄令》中的文章林林总总,但有一个佝偻、瘦弱的身影始终贯穿其中,她就是外婆,一个怎么着墨也不为过的人。魏振强写外婆,呼唤外婆,汩汩流动的文字是水,是春风中的水,是十万春风也不如的情。
我挑了《村庄令》中的“外婆”来读,读着读着就有些发痴,就想着自己的外婆,想着天下人的外婆,外婆是妈的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与血脉的交融?之后又痴想,魏振强爱吃鱼,喜这鲜美的一口,他在吃鱼时一定细细地剔去一根根刺。但我又以为,有的刺还会隐藏着,偶尔刺下喉咙,小小的疼可以是幸福的余味吗?
魏振强的外婆让我泪目(想起自己的外婆,泪眼加重了),而其他大司村的人物又让我表情各异,大舅、小姨、菊英、司有虎、司有仁、矮胯子……他们的“面孔模糊”吗?才不。在魏振强的笔下,他们一个个栩栩如生,连捣鼓个小动作也别具特色。魏振强是个幽默的人,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明快的、静气的,他们灿然着的表情连块纱巾也不佩戴,就那么平心静气、自自然然的,如弯腰插下一咎秧,从不需做作。
魏振强文字的静气从何而来?魏振强是个溢于言表、大度大气的人,每有交流,他的身边总是围着人,给人的感觉“闲”不下,“静”不了。但在《村庄令》中,他的笔是那么的静,静的气罩着静气,似乎非静而不能将朴素的感情进行下去。
不过,我在这静气中不能平静,魏振强深得文章妙义,寻常一行就将你送到烟云里。“那晚,我煮了一大锅稀饭,和父亲吃了。那晚,我没让小铁头陪,而是和我父亲睡在一张床上。”是文的结尾,却又是文的开始。
嘿,魏振强你有大司村,我有自己的蒲塘稍。我莫名地做着一件事,边读《村庄令》中的大司村,边和蒲塘稍比照,大司村有的,蒲塘稍也有,魏振强经历过的我大多也经历过。故乡是文学的原点,魏振强在原点上做文章,写生、写意得心应手,真实得让我要喊要叫。故乡是永远写不完的,我也是个写作者,故乡几乎写了一辈子,但老去的故乡会生发,因此是写不完的。《村庄令》给我提供了写故乡的另一种模式,当思之、学之。
《村庄令》中所表达的情感是朴素的,振强兄的文字是朴素的,朴素的难以找到形容词。不修饰、天然样,是大文章,是大感情。朴素让魏振强成为智者。他的主业是编辑,是为人做嫁衣之人,一张报纸的副刊在他的主持下风生水起,成为一方文学爱好者的宝地,藉此也走出了一批有作为的作家。魏振强依旧做他的朴素人,开开玩笑,幽上一默,一篇篇朴素的大文章就成了,是工作,亦为文。
□黄凌霞
今年的元宵之夜,虽没有熙攘的人流,但也有陆陆续续观灯的人。而她此刻在人群中却心如止水,之所以从家中出来,她只想打卡这个节日,感受一下属于元宵这个节日曾经的繁华。
这是2022年的元宵节,她依然一个人度过,因为作为医生的他依然远在四千里外的抗疫前线。虽然他曾许诺陪她过个元夕,他要亲手点燃那些蜡烛,在李商隐的后续里,两人共剪烛花,给她一份黄河岸边迟来的浪漫与幸福。
他没回来,她不怪他。疫情中,少一份浪漫又能怎样呢?她不是那种任性到不通情达理的人。她的通情达理让他感动,给他力量。两个月前二人离别时的场景,她常常想起,那是思念的开始,在他即将出发的前夕,她的心底已滋长了草,它在疯狂地生长,它的名字叫相思。
出征的队伍集合在医院门前的广场上,一排排整齐的行李箱写满了庄严。
她没听清楚县领导和单位领导的讲话,她只在远处的一个角落里默默地盯着他的脸,像要把他刻在心底。
要上车了,他回头,她上前奔去,二人就在距离十多米的地方停下了,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他伸出双臂,双手举过头顶,弯成了一个“心”字形。她也伸出双臂,伸向他,成拥抱形。
“妞儿,回去吧,照顾好自己,等我!”他要上车了,看着她,满眼的不舍。
出征的车已走远,她还站在原地,泪眼婆娑。突然,手机响了,是他打来的视频电话。
隔着屏幕,四目相对的刹那,她不知道说什么好,而他却突然脸色严肃:“妞儿,你这是在哪儿啊?”
“街上啊,你看,这彩灯多漂亮!”她把手机的镜头对着路两边的灯照了一圈。
“天气预报说家里降温了,这两天还有雪,你冷不冷?这么晚了还在大街上。”他为她担心。
……
她匆忙赶回家,像完成仪式一样,开始点蜡烛。她点燃了家里所有的存储蜡烛,先是在客厅的地面上,她把它们摆成了一个“心”的形状,赤红的烛光像颗颗红心跳跃,摇曳在距离他四千里之外的故乡小城。
然后,她俯身捧起一支又一支蜡烛,依次把它们散放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门口、房间、镜子前、窗台……
她给他打开了视频,想让他感受这一屋子的春天。
这是她给他的莫大惊喜,他激动万分,一直不停地说“谢谢妞儿!谢谢妞儿!”
记得他曾说过,陪她过元夕,点蜡烛时,要给她背诵陈东东的《点灯》:
把灯点到石头里去,让他们看看
海的姿态,让他们看看
古代的鱼
也应该让他们看看亮光
一盏高举在山上的灯
灯也该点到江水里去,让他们看看
活着的鱼,让他们看看
无声的海
也应该让他们看看落日
一只火鸟从树林里腾起
……
而此刻,他改了主意:“妞儿,我不背陈东东的诗歌了,我要亲自为你写首诗。”
突然,手机里飘过来一阵舒缓而亲切的萨克斯。她听出了,这是他们俩平时最爱的曲子《回家》。
音乐在他们俩的手机里徐徐回放。然后,他开始了他的朗诵,深情而低缓:
想听到你的心跳
是花的心跳
也是蝴蝶的心跳
这晚的月替我把这事挑明
它传给一枝你面前的烛
当你微微俯下身子
蜡烛的光
就是我的心跳
……
他低音背着,泪光在眼里闪烁,她看到了。而他也看到了她的泪光。她让他跟随她的脚步去巡遍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的烛光。
最后,她站在客厅的镜子前,细细打量。她的手中还端着一支蜡烛,红红的烛光映着她的脸庞,此时的她好像比任何时候都好看。她微微地笑了,对自己,也对他。
□唐仪天
风沙足足用了一个夜晚的时间,终于把村庄唤醒了,村庄里便扯起一缕缕炊烟。
村庄有顽强的生命力,村庄有无数的生命需要喂养,她没有理由在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大风中窒息。她土眉土眼地生存着、坚挺着,把根脉深深地植入这方水土,理直气壮。
鸡的叫声还是那样嘹亮,逆着风也能把生命的呐喊送达远方。风刮累了,麦子们开始挺起腰,麦芒像精心梳理过的头发,齐刷刷地指向深蓝的天空,麦子肩负着责任,麦子不会在一场风中沉沦。豆花抖落一身蒙尘,绽开了她妩媚的笑靥。她们已经身怀六甲,翠绿的肚皮里嫩嫩的豆粒正在孕育。一夜的风沙让豆秧提心吊胆,唯恐水嫩的豆荚经不住狂风的折腾。
有时候,我坐在庄门的士坯上想:风对村庄的爱也太深沉了,爱到了使用暴力的程度。风沙把村庄所有的楞角都亲吻得圆圆的了,风沙让村庄有些抑郁了。说实话,村庄的青春真经不起风的折腾。
这也许就是村庄活得久、老得快的原因。而风从来不理识村庄的年岁,想来的时候就来了,想走的时候就走了。
这是村庄的痛点,在风沙的侵袭下,发出类似于埙的鸣叫,哀哀呜呜的。它们把庄稼人在消闲时日积月累背来的柴火,从屋顶上掀下来,赶羊群一样赶到距离村庄很远的地方,把晾在院子里来不及收拾的衣裳,抛在空中像彩色的风筝一样飞旋,把没有关闭好的门窗,狠狠地推开又关上……
也有一些风是轻柔的、浪漫的,我想一定是个可爱的风妹妹。她穿着透明的衣衫温柔地走进村庄,用纤纤的手指拨动着树叶的簧片,抚弄着庄稼和小草。有时候,挠一挠花儿们的胳肢窝,花就颤巍巍地笑出了声,花就做出花枝招展的模样。她把女人的头发吹出飞扬跋扈的神态,吹出一种让男人痴迷妄想的韵味。
还有一种风是风中的仙人,它的学名叫龙卷风,我们叫它旋风。它的发生大都在春季。春天一到,旋风就袅袅婷婷地来了,有大有小。也许是一股子清风,走着走着碰到一个旮旯或者拐角,它就拧在了一起,越拧越上劲,然后就拧成一小股子旋风,神神叨叨地走来走去,这种旋风坏不了大事,像村子里悠悠荡荡的小屁孩。
田野上的旋风往往以倒悬的漏斗状行走在大地之上,有时候忙着干活不注意躲避,头上的帽子就会被风吹到九霄云外。好在乡村人有乡村人的理论:丢了帽子拾了鞋,不到半年就发财。帽子在风的张力下远离了主人,主人在惋惜中安慰着自己。一年一年,风照样刮,雨照样下,日子还得一天天地过。
到了隆冬时节,风也会不定期地回访村庄,它把所有的枯枝烂叶都当成弹拨乐器,奏出一种凌冽的声音,让村庄瑟瑟发抖。
好在村庄是有根的,一场一场大风过后,村庄依然坚挺地坐在那里,像个坐怀不乱的老者。村庄无法把自己挪移到自己喜欢和满意的地方,只能保持定力默默坚守。
风是为村庄疏枝展叶的,风把村庄里有趣的人和事都梳理成了遥远的传说。
□刘明霞
这些年来,因工作也好,游玩也罢,大亚湾、红海湾、巽寮湾、双月湾、亚婆角、三角洲岛……七湾八岛的,与大海的水、船、鱼、人越来越亲近。大海总是给我以无穷的想象,我也用零零星星的文字触角,深深浅浅地抵达过这片海域。
这次陪两年未回惠州的女儿去海边玩,从双月湾到铁涌吃生蚝。一路上看到渔家小院,门楣上贴满了神像,大门两侧贴着对联,许多人家还开起了农家乐餐馆。光着脚丫的阿婆,戴着缀了黑边的凉帽,聚在家门口的坐台上补网,船与岸、人与海、传统与现代,演绎着渔民富裕起来的生活。
驱车直奔生蚝养殖基地,这地方属于考州洋。把汽车随意停到路边,大海就开阔地展现在眼前了。滩涂上的贝壳、小螃蟹、海蛎子、蚬子星星点点。海边停着一艘艘破损了的旧木船,里面随意堆放着渔网。几艘渔船缓缓移动,把平静的海面搅起波浪,海港新的一天开始了。
几间临时搭起的窝棚一字排开,棚里的女人戴着的斗笠下露出半截黝黑的脸,两人一组围坐在一堆生蚝旁,躬着背,高耸着肩,正在“咔咔咔”地撬着刚上岸的生蚝。
踩着淤泥走进一个窝棚,因为腿脚受伤未愈,我蹲不下,弯着腰跟正在敲生蚝的阿婆攀谈,轻声问了句:阿婆,会唱惠东渔歌吗?
阿婆抬头“啲啲嘟嘟”地哼了一句后,倒是自己没憋住,“噗”的一声捂着嘴笑了,那笑中带着羞涩和些微的拘谨。女人们停下手中的铁铲和小刀,直起身吃吃地笑。这不是客家话,不是白话,而是福建那边传过来的学佬话,没太听懂。
女人们背着光的剪影印在大海上,像一幅生动的木刻画。
在惠州沿海地区,从福建沿海一带南迁而来的渔民在惠东、大亚湾定居,渔歌伴随他们的迁徙而传播过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了疍家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唱方式。惠东渔歌属“粤东渔歌”中的浅海渔歌,流行于惠东县沿海港口、平海、巽寮、稔山等地渔村。20世纪60年代,中央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歌剧《南海长城》的音乐,就是取材于惠东渔歌和汕尾渔歌。
居于舟楫、随潮来往的渔民们不论在海上捕鱼、回港避风,或是节庆、祭祀、婚丧等场合,都要唱起渔歌。曲调代代相传,后来上了岸,歌词则随着生活的变化有所翻新……
以客家话演唱的“客家山歌”和以“福佬话”(属闽南语系)演唱的惠东渔歌都是蕴含着地方历史文化个性与特色的艺术瑰宝。有一次,雨果音像制品(香港)公司老板老易,从香港开车过来,拉着我去山村采风。为我们做向导的是惠东渔歌工作室专家陈志祥,他参与惠东渔歌的保护、抢救和创作工作已有几十年。陈志祥在惠东稔山长排村的海边长大,从小就喜欢音乐,特别是当地的渔歌。而他的岳父岳母也是唱渔歌的能手。陈志祥以惠东渔歌为素材,创作了《长相思》《美丽的港湾》《钟城谣》《水的故事》等多部音乐作品并获奖。
他介绍,惠东渔歌有独唱、齐唱、对唱等多种表演形式。音乐曲调丰富,有啊啊香调、啦打嘟调、贤弟调、罗茵调等29种之多。1956年,惠阳县港口新村(今属惠东县)渔民苏墨水、苏带心演唱的原版渔歌《娶新娘调》《阿乡调》《妹子调》等,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平海渔歌队多次参加全国及省渔歌比赛并获奖,还曾夺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
惠东渔歌的保护和创新,有一群热心的人在不懈的努力。原国家文化部艺术局专员叶林认为,单纯运用渔歌素材进行歌曲创作,并不能满足渔歌的发展需要,他说:“不变,渔歌就成文物了。”他主张惠东渔歌改编创作要向梅兰芳对戏剧提出的遵循“移步不换形”的原则,突破语言障碍,把现代元素注入到原生态的渔歌,加上编配和伴奏手段,进行二度创作。在保留渔歌基本旋律和风味的基础上编写新词,抒发现代渔民的感受,让渔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历经千百年岁月沉淀,惠东渔歌不仅在社会学、文化学和民间音乐史研究上有特殊的价值,对当代音乐创作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哗哗哗”,海浪卷起那如雪团的浪花,豪迈地奔向沙滩。潮音如歌,深沉而浑厚,像远古的呐喊,更是生命的呼唤。
向海而歌,唱出了容纳百川的气魄,也唱出了渔家的新生活!
□獒妈
喜丝竹乐器
取水之无限敲奏波浪
起落,沉浮
星辰间冷冷热热
蝉鸣声虚虚实实
是纹路的聚集与别离
更像云层不停地
散收,涌动
暴晒中风风火火
缘分里浅浅深深
其中意境便是东方美学
汗珠宛如施华洛世奇水晶钻
祈盼晚风撩拨荷叶
夜幕低垂青蛙歌声绝伦
将睡莲引进梦乡
西贡海岸不远是群山
山脉高峭崎岖
飘渺起伏高远
云雾下长年碧绿
小马哥驾驶老爷车
穿梭在绿皮密林
途经清水湾邵氏片场
远眺浮满游艇的白沙湾
如在麦理浩径眺望浪茄湾
万物安宁似桃花源
不是谁家都有后花园
有人在门前晒鱼干
无人的白沙蓝海
盛满日光锤炼的钻石光
码头有阿拉裙摆飞扬
望惊涛骇浪击碎礁石
看摇晃的渔船有颗平稳的心
等沙滩上贝壳改名活化石
化身白色连衣裙的纽扣
也许镶嵌在腕表面更优雅
可追回海风披挂过的香
走过水族箱堆的生猛海鲜
避开高矮肥瘦不同肤色的游人
路过放废旧船只的阴窄弄堂
废墟气息穿越年代在上世纪流连
时而,有花狸猫快速逃窜
对岸的山头沉浸于雨后湿雾
稀少的村民走在悠长石阶
像游弋在川流的小鱼儿
西贡海岸不远是群山
群山连绵成片环抱汪洋
沉默是金
《幸福生活·畅游粤港澳大湾区》 (油画)
林洋 作品
——读魏振强的《村庄令》
□张建春
大司村是魏振强的外婆家,他的家在另一个地方,却把大司村当作了自己真正的家乡,魏振强是“大司村那个孤寡老人的外孙子”。
翻读《村庄令》我常潸然泪下,时不时就有冲动,去见见魏振强,和他聊上几句,哪怕是一两句也好,说说外婆,讲讲大司村。
《村庄令》的代入感是那么强,或外婆,或大司村。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被外婆推醒,她让我站起来,又看看我身上有没有蚂蚁,然后领着我朝另一条田埂上走去,再撑开伞,让我坐下。”这场景是如此的熟悉,如此的令人心动,估计这润湿的场景会氤氲魏振强一辈子。外婆肯定是魏振强人生路上山一般的符号,外婆所呈现的善良、勤劳、怜悯、大气,在他的文字中闪现,成了他的文眼和“字钙”。“字钙”是我读《村庄令》时杜撰出的,我想找一个词表达对魏振强文字的敬意,久久没果,就造了一个。人的骨子里缺钙腰挺不起来,而文中的字无钙,文挺不起来。《村庄令》中的文字有金属的铮铮声,但它们绝非是金属,而是内在的风骨、内在的修为,铸就了《村庄令》文字的风月满眼和芬芳锦绣。
唯满眼锦绣才能对得起外婆。《村庄令》中的文章林林总总,但有一个佝偻、瘦弱的身影始终贯穿其中,她就是外婆,一个怎么着墨也不为过的人。魏振强写外婆,呼唤外婆,汩汩流动的文字是水,是春风中的水,是十万春风也不如的情。
我挑了《村庄令》中的“外婆”来读,读着读着就有些发痴,就想着自己的外婆,想着天下人的外婆,外婆是妈的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与血脉的交融?之后又痴想,魏振强爱吃鱼,喜这鲜美的一口,他在吃鱼时一定细细地剔去一根根刺。但我又以为,有的刺还会隐藏着,偶尔刺下喉咙,小小的疼可以是幸福的余味吗?
魏振强的外婆让我泪目(想起自己的外婆,泪眼加重了),而其他大司村的人物又让我表情各异,大舅、小姨、菊英、司有虎、司有仁、矮胯子……他们的“面孔模糊”吗?才不。在魏振强的笔下,他们一个个栩栩如生,连捣鼓个小动作也别具特色。魏振强是个幽默的人,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明快的、静气的,他们灿然着的表情连块纱巾也不佩戴,就那么平心静气、自自然然的,如弯腰插下一咎秧,从不需做作。
魏振强文字的静气从何而来?魏振强是个溢于言表、大度大气的人,每有交流,他的身边总是围着人,给人的感觉“闲”不下,“静”不了。但在《村庄令》中,他的笔是那么的静,静的气罩着静气,似乎非静而不能将朴素的感情进行下去。
不过,我在这静气中不能平静,魏振强深得文章妙义,寻常一行就将你送到烟云里。“那晚,我煮了一大锅稀饭,和父亲吃了。那晚,我没让小铁头陪,而是和我父亲睡在一张床上。”是文的结尾,却又是文的开始。
嘿,魏振强你有大司村,我有自己的蒲塘稍。我莫名地做着一件事,边读《村庄令》中的大司村,边和蒲塘稍比照,大司村有的,蒲塘稍也有,魏振强经历过的我大多也经历过。故乡是文学的原点,魏振强在原点上做文章,写生、写意得心应手,真实得让我要喊要叫。故乡是永远写不完的,我也是个写作者,故乡几乎写了一辈子,但老去的故乡会生发,因此是写不完的。《村庄令》给我提供了写故乡的另一种模式,当思之、学之。
《村庄令》中所表达的情感是朴素的,振强兄的文字是朴素的,朴素的难以找到形容词。不修饰、天然样,是大文章,是大感情。朴素让魏振强成为智者。他的主业是编辑,是为人做嫁衣之人,一张报纸的副刊在他的主持下风生水起,成为一方文学爱好者的宝地,藉此也走出了一批有作为的作家。魏振强依旧做他的朴素人,开开玩笑,幽上一默,一篇篇朴素的大文章就成了,是工作,亦为文。
□黄凌霞
今年的元宵之夜,虽没有熙攘的人流,但也有陆陆续续观灯的人。而她此刻在人群中却心如止水,之所以从家中出来,她只想打卡这个节日,感受一下属于元宵这个节日曾经的繁华。
这是2022年的元宵节,她依然一个人度过,因为作为医生的他依然远在四千里外的抗疫前线。虽然他曾许诺陪她过个元夕,他要亲手点燃那些蜡烛,在李商隐的后续里,两人共剪烛花,给她一份黄河岸边迟来的浪漫与幸福。
他没回来,她不怪他。疫情中,少一份浪漫又能怎样呢?她不是那种任性到不通情达理的人。她的通情达理让他感动,给他力量。两个月前二人离别时的场景,她常常想起,那是思念的开始,在他即将出发的前夕,她的心底已滋长了草,它在疯狂地生长,它的名字叫相思。
出征的队伍集合在医院门前的广场上,一排排整齐的行李箱写满了庄严。
她没听清楚县领导和单位领导的讲话,她只在远处的一个角落里默默地盯着他的脸,像要把他刻在心底。
要上车了,他回头,她上前奔去,二人就在距离十多米的地方停下了,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他伸出双臂,双手举过头顶,弯成了一个“心”字形。她也伸出双臂,伸向他,成拥抱形。
“妞儿,回去吧,照顾好自己,等我!”他要上车了,看着她,满眼的不舍。
出征的车已走远,她还站在原地,泪眼婆娑。突然,手机响了,是他打来的视频电话。
隔着屏幕,四目相对的刹那,她不知道说什么好,而他却突然脸色严肃:“妞儿,你这是在哪儿啊?”
“街上啊,你看,这彩灯多漂亮!”她把手机的镜头对着路两边的灯照了一圈。
“天气预报说家里降温了,这两天还有雪,你冷不冷?这么晚了还在大街上。”他为她担心。
……
她匆忙赶回家,像完成仪式一样,开始点蜡烛。她点燃了家里所有的存储蜡烛,先是在客厅的地面上,她把它们摆成了一个“心”的形状,赤红的烛光像颗颗红心跳跃,摇曳在距离他四千里之外的故乡小城。
然后,她俯身捧起一支又一支蜡烛,依次把它们散放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门口、房间、镜子前、窗台……
她给他打开了视频,想让他感受这一屋子的春天。
这是她给他的莫大惊喜,他激动万分,一直不停地说“谢谢妞儿!谢谢妞儿!”
记得他曾说过,陪她过元夕,点蜡烛时,要给她背诵陈东东的《点灯》:
把灯点到石头里去,让他们看看
海的姿态,让他们看看
古代的鱼
也应该让他们看看亮光
一盏高举在山上的灯
灯也该点到江水里去,让他们看看
活着的鱼,让他们看看
无声的海
也应该让他们看看落日
一只火鸟从树林里腾起
……
而此刻,他改了主意:“妞儿,我不背陈东东的诗歌了,我要亲自为你写首诗。”
突然,手机里飘过来一阵舒缓而亲切的萨克斯。她听出了,这是他们俩平时最爱的曲子《回家》。
音乐在他们俩的手机里徐徐回放。然后,他开始了他的朗诵,深情而低缓:
想听到你的心跳
是花的心跳
也是蝴蝶的心跳
这晚的月替我把这事挑明
它传给一枝你面前的烛
当你微微俯下身子
蜡烛的光
就是我的心跳
……
他低音背着,泪光在眼里闪烁,她看到了。而他也看到了她的泪光。她让他跟随她的脚步去巡遍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的烛光。
最后,她站在客厅的镜子前,细细打量。她的手中还端着一支蜡烛,红红的烛光映着她的脸庞,此时的她好像比任何时候都好看。她微微地笑了,对自己,也对他。
□唐仪天
风沙足足用了一个夜晚的时间,终于把村庄唤醒了,村庄里便扯起一缕缕炊烟。
村庄有顽强的生命力,村庄有无数的生命需要喂养,她没有理由在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大风中窒息。她土眉土眼地生存着、坚挺着,把根脉深深地植入这方水土,理直气壮。
鸡的叫声还是那样嘹亮,逆着风也能把生命的呐喊送达远方。风刮累了,麦子们开始挺起腰,麦芒像精心梳理过的头发,齐刷刷地指向深蓝的天空,麦子肩负着责任,麦子不会在一场风中沉沦。豆花抖落一身蒙尘,绽开了她妩媚的笑靥。她们已经身怀六甲,翠绿的肚皮里嫩嫩的豆粒正在孕育。一夜的风沙让豆秧提心吊胆,唯恐水嫩的豆荚经不住狂风的折腾。
有时候,我坐在庄门的士坯上想:风对村庄的爱也太深沉了,爱到了使用暴力的程度。风沙把村庄所有的楞角都亲吻得圆圆的了,风沙让村庄有些抑郁了。说实话,村庄的青春真经不起风的折腾。
这也许就是村庄活得久、老得快的原因。而风从来不理识村庄的年岁,想来的时候就来了,想走的时候就走了。
这是村庄的痛点,在风沙的侵袭下,发出类似于埙的鸣叫,哀哀呜呜的。它们把庄稼人在消闲时日积月累背来的柴火,从屋顶上掀下来,赶羊群一样赶到距离村庄很远的地方,把晾在院子里来不及收拾的衣裳,抛在空中像彩色的风筝一样飞旋,把没有关闭好的门窗,狠狠地推开又关上……
也有一些风是轻柔的、浪漫的,我想一定是个可爱的风妹妹。她穿着透明的衣衫温柔地走进村庄,用纤纤的手指拨动着树叶的簧片,抚弄着庄稼和小草。有时候,挠一挠花儿们的胳肢窝,花就颤巍巍地笑出了声,花就做出花枝招展的模样。她把女人的头发吹出飞扬跋扈的神态,吹出一种让男人痴迷妄想的韵味。
还有一种风是风中的仙人,它的学名叫龙卷风,我们叫它旋风。它的发生大都在春季。春天一到,旋风就袅袅婷婷地来了,有大有小。也许是一股子清风,走着走着碰到一个旮旯或者拐角,它就拧在了一起,越拧越上劲,然后就拧成一小股子旋风,神神叨叨地走来走去,这种旋风坏不了大事,像村子里悠悠荡荡的小屁孩。
田野上的旋风往往以倒悬的漏斗状行走在大地之上,有时候忙着干活不注意躲避,头上的帽子就会被风吹到九霄云外。好在乡村人有乡村人的理论:丢了帽子拾了鞋,不到半年就发财。帽子在风的张力下远离了主人,主人在惋惜中安慰着自己。一年一年,风照样刮,雨照样下,日子还得一天天地过。
到了隆冬时节,风也会不定期地回访村庄,它把所有的枯枝烂叶都当成弹拨乐器,奏出一种凌冽的声音,让村庄瑟瑟发抖。
好在村庄是有根的,一场一场大风过后,村庄依然坚挺地坐在那里,像个坐怀不乱的老者。村庄无法把自己挪移到自己喜欢和满意的地方,只能保持定力默默坚守。
风是为村庄疏枝展叶的,风把村庄里有趣的人和事都梳理成了遥远的传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