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作品(2023年7月5日)

tqb2023070508.jpg

习惯(小小说)

□李春鹏

父亲一向身体很好。欣然清楚地记得,五年前,父亲八十岁生日时,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那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就连平时很少联系的几位老战友老同事也来了。

 

“今儿高兴!”父亲兴高采烈,乐不可支。不顾劝阻,他执意把那瓶珍藏了二十年的茅台酒开了。举杯之际,酒香四溢,父亲愉快地跟大家分享记忆中那些镀金的往事片段。

 

然而,仿佛一眨眼功夫,父亲就不是原来的父亲了。

 

父亲身体出现的变化,主要是最近这两年。母亲的去世,对他来说是最直接的打击,几乎换了个人似的,他开始变得神思恍惚起来。一天上午,欣然在一家品牌时装店的试衣间,突然接到邻居柳阿姨电话,说自己去小区附近一家银行网点办事,遇见老人在营业厅“闹事”。她打的赶过去,弄清真相,实在有些哭笑不得。父亲带着存折取钱,明明拿到了500元,偏说自己只拿到300元。录像是高清的,他看都不看,说那人根本就不是自己,是银行工作人员合起来讹他。欣然打着笑脸,不断说着好话,表达着歉意,怏怏地搀扶着父亲回家了。

 

欣然专门去了一趟市人民医院,向一位颇有名望的神经科医生讨教。“阿尔茨海默症!”他对欣然说,“随着老人病情的发展,你的操心与辛劳会成倍增加。”

 

欣然听了,惊得睁大了眼睛。她问医生有什么好的建议。

 

“最好的药方,是亲情的陪伴。”医生边写病历边说:“回去做个手环,写上姓名、住址和联系电话,手表一样戴在老人手腕上。平时多留意老人爱去的地方,比如公园、超市、银行、餐馆、菜市场……你还要跟老人经常联系的朋友、邻居、老同事……甚至派出所和居委会搞好关系,万一哪天走丢了,找起来有头绪。当然了,老人要是拥有一个爱好,比如书法或二胡,拥有一个经常联系接触的朋友圈,那就更好了。”

 

医生的这些话,欣然觉得真是说到关键处了。自己临近退休还在上班,大多数时间都是父亲一个人在家。她听得特别认真,决定到家就着手这方面的准备。

 

一天,欣然下班回到家,父亲对着她笑。欣然叫了声爸,脱下外套,正要去厨房忙活。父亲叫住她:等一下!欣然便顺从地返身坐沙发上等候。父亲老迈的身躯,缓缓往房间里移动。出来时,手上多出了一串红通通的冰糖葫芦。

 

欣然眼睛一热,当即表示感谢。她没有想到,父亲竟然给自己准备了这么一个礼物。太难得了,父亲竟然还记着自己小时候的这个偏好。欣然起身双手接过,当父亲面把冰糖葫芦塞进嘴里,稳稳咬住。跟小时候一样,她歪着头朝父亲做了一个鬼脸,一副有点淘气却很开心的样子。父亲站在那儿,安静地看着她笑,很满足很享受。那个夜晚,欣然很感动,很开心。

 

不过很快,她就开心不起来了。从那天起,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父亲的礼物:跳跳棋、棉花糖、蝴蝶结、彩色蜡笔……有一回,父亲给她的礼物,居然是一只可爱的棕黄色浣熊。欣然接过,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她转身抱着那只浣熊,快步走进自己房间,关上门蒙着被子哽咽。

 

后来,欣然就遭遇了父亲失踪事件。那天周五,她跟办公室打招呼,提前一个钟下班,拐个弯去菜市场买了一点菜,到家时发现父亲不在。她赶忙打他手机,却听到那熟悉的手机铃声,从父亲房间里清晰地传出。欣然抓起自己手机,即刻冲出家门。

 

小区旁边的银行、餐馆、商场、菜市场、社区小公园……都没有找到,欣然深感自责。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她边流泪边问自己:父亲究竟去了哪儿呢?

 

欣然穿过一个十字路口,向小区另一侧寻找。她焦急地拨打居委会电话,电话那端盲音,工作人员可能下班了。欣然不住地流泪。她路过一家幼儿园,一大群家长聚集在大门口,准备接小孩回家。她再次掏出手机,准备拨打“110”报警。

 

就在这个时候,欣然意外地发现:那聚集的人群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满头白发,正手扶铁栏杆躬着背伸长脖子朝大门里张望。那个人正是自己的父亲。

 

欣然泪流满面。

容闳的眼界

□杨长征

1846年初冬的一天,十八岁的容闳第一个站起来,响应马礼逊学校校长布朗的留学提议。黄胜、黄宽也站起来响应。

 

在征得各自家长的同意后,1847年初的一天,他们都跟随布朗校长要到美国去留学了。这是容闳也是黄胜、黄宽的第一次远航,这一次远航长达98天。

 

容闳是香山县南屏乡人,1828年11月17日出生。那一年距鸦片战争爆发还有12年,正是西方列强不断向清王朝放肆地走私鸦片的时期。

 

1835年,容闳七岁了。

 

容闳的父亲具有广东人比较务实的特点。他在南屏乡这边,望着对岸的澳门,那边的楼房一天比一天多,靠在码头边的船只进进出出,心里就起了波澜,开始为七岁的小儿子容闳谋划未来。

 

容闳父亲心里是这么想的:大儿子将来去参加科考,即便考不上也要去考一考,这是光宗耀祖的一条可选之路。小儿子容闳,好像比大儿子聪明多了,今年七岁,正是到了上学的年龄,让他去学买办或许不错。

 

什么是买办呢?葡萄牙人很早就在澳门做生意,当然后来还有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等,不会讲广州话,那就要找翻译,这个翻译就是买办,当然这个翻译可不是一般的翻译,还具有中介的身份,就是促成两边做生意,在促成两边做生意的同时,自己也在做生意。

 

容闳父亲自己洋文不行,自然就没有做买办的条件,但他很羡慕做这一份职业的人,自己实现不了的理想,那就让儿子去实现吧!于是雇来一只小船,把容闳送到了对岸的澳门,入教会学堂读洋文习洋字。容闳因此才有机会“睁眼向洋看世界”。

 

1834年,基督教新教的一个著名人物马礼逊去世了,他的好朋友为了纪念他,就在澳门办了一所教会学堂,以他的名字命名,叫马礼逊纪念学校。

 

容闳1835年到澳门,读的正是这所学校,当时学校还没有自己的校舍,借一所女校来办学。这所学校为了扩大影响,对穷苦家庭的孩子实施免费教育,免学费免书本费免住宿费,一天还送三餐,这对容闳的父亲有很大的吸引力。

 

自此,小容闳就在这所学校打开了启蒙的眼界。

08tqb0705008_004_01_b.jpg

湾区日记——建设中的横琴海洋科学馆(国画) 林凯 作品

 

南方的榕树

□王光华

南方的树木众多,何以榕树成为村落的标识?其中的文化、生物、生态等因素需要专家系统地科学考察。榕树极易成活,形态特异,我初到南方时,每每会驻足看许久,看它的童话般的根须,看翠绿的叶子,看它自由伸展的枝条,看它遒劲摆拍姿势的树干。树叶和树枝长出的根须青春柔美,与树根树干强劲个性相映,主打的就是一个完美。在南方这块水土丰饶的地方,榕树就是一个富足的样子,只有小叶榕在初春数日内纷纷抖落一地的黄叶子,伤春悲秋在南方都不存在,站在落叶上抬头看那光秃的树上分明长出了一树的嫩芽,过几天再路过,看到的是成片嫩黄的树叶,这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树。

 

乡村野外,更适宜的水土与环境,榕树可独木繁衍成一片树林。独木成林的是小叶榕,大叶榕没有那么狂野,盆栽的大叶榕可作为室内与家居绿植景观,也是很多小区必植的景观树。大叶榕和小叶榕是大小相反,大叶榕树干纤细,叶子大如猪八戒的耳朵;小叶榕枝干树根都霸蛮,叶子小桥流水人家,枝干上长出长长密密的根须,在南方氤氲的气候下像少女的长发飘逸,如果在村落旁是绝美的一道南方的风景,这些根须只要触到土地,少女的“柔”变成少妇的“刚”,它们给“母树”增加一根一根的枝干,汲取“母树”及土地的营养长成一棵血脉手足相连的“家族的树”。百度百科显示,榕树枝条上生长的是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

 

来到南方,榕树的根须、叶子、形貌总在眼前心间,惊觉自己怎么没有见过榕树的花呢?赶紧百度:榕树的花朵是很小的,雌花、雄花、瘿花生长在同一个榕果粒中,雄花有小柄或是没有柄,花药和花丝同等长度,雌花的柱头很短,花被片为广卵形,花朵的颜色为黄色或淡红色。榕树的花期在5-6月份,花开以后,多数隐头的花序会从树上掉落,也就是我们所见的小球果。榕树开花的寓意是生命力旺盛,有着“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含义。五六月正是南方灿烂无比的凤凰花、紫荆花次第开放时节,含蓄、低调、羞涩如同南方少女的榕树花,谁又会看到呢!

榕树结的果却是最常见,金黄色圆圆的拇指大小,形似枇杷果,和绿叶相映成一幅幅很好看的画面,每棵树都是鸟儿的欢乐盛宴,我拍照给北方的朋友看,她说:“什么果?我没有吃过啊!”给从小生活在南方的女儿看,她也说:“好好吃的样子!”榕树果只是小鸟啄食欢饮的好果酱,榕树果核坚硬,被小鸟带向各个角落,偶尔在树洞中也会长出一棵小榕树,好看。

 

小叶榕树根是榕树的筋骨,在树下盘根错节,遒劲无所顾忌,南方的人们会原谅榕树的根拱坏了路基,夜晚路灯下看路两旁高大榕树的路,多处微微凸起像道路的毛细血管,那是榕树延伸在地下的根须。树下近旁的根没有那么含蓄,一半在地表“秀肌肉”,一半蕴藏在地下吸收营养,树根延伸到远方适宜的地方,都会长出一棵棵小榕树。母亲来南方,总会反复去观看榕树根雕似的根。

 

榕树是南方最适合的树,南方是榕树最宜生长的乡土,长得快,播散多,活得久,易成林。百年千年的老榕树,在南方一点也不少见。每个村口先人们必植的大榕树,一定是南方传统乡村繁衍、生存、族文化的祈愿与象征。

 

我家附近有个湿地公园,沿河长长的一条步行路两旁是连排的大榕树,形成一眼看不到头的拱形长廊景观,它是南方运动的绝佳处,夏天阴凉,冬天翠绿。榕树是南方最家常的树,树下听着微风摇动树叶的声响,鸟儿欢快地鸣唱,岁月静,好时光。榕树又是南方最复杂的树,品种上就有高山榕、柳叶榕、垂叶榕、金叶垂叶榕、菩提榕、印度橡胶榕、金叶榕、花叶垂叶榕等多种。

 

一代才子苏曼殊

□崔云

盛夏时节,我怀着一份特别的情感,驱车前往位于珠海前山沥溪村苏家巷的苏曼殊故居。沿沥溪村口一条窄窄的水泥路前行约100米,就到了被四周高楼紧紧环绕着的苏曼殊故居,写着“苏曼殊故居”几个红色大字的木质招牌很是醒目。推开朱红的大木门进得院来,顿感清新与别致。经过修葺的故居显得十分素雅整洁。时值炎夏,院内草木繁茂,有各色小花点缀其间,显得生机盎然。曼殊的等身塑像立于院中,他手持经卷,目光坚毅、沉静,袈裟飘逸,一派文人气质。雕像背后是一棵果实累累的黄皮树,绿荫匝地,荫庇着院落。一只黑色的小猫正蜷缩在大树下酣睡,显得慵懒又惬意。

 

今天终于走近曼殊,感受一代才子的气息。曼殊一生在红尘中颠沛流离,尝尽了人情冷暖,才华横溢的他寄情诗歌、绘画及禅悟,成就他“诗人、画家、高僧、爱国志士”等美名。

 

曼殊出生在日本,少时多病,“几死者屡”,6岁时他被父亲苏杰生接回中国。沥溪村苏家大院是曼殊小时候生活学习的地方,这里记下了他童年短暂的欢乐,也记下了他遭受的不尽屈辱和痛苦。他在这里过早地深味了人情冷暖、世事艰辛。因为母亲是日本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身世让家人及村人和同学都从内心歧视他。他12岁那年染上大病,此时他的父亲因为生意失利家道中落,已携妻儿到上海发展,掌家的婶婶认定他病入膏肓,将病重的曼殊置于柴房等死,幸得善良的嫂嫂相救才捡回一命,但此遭际让他从此痛恨这个地方痛恨这里冷漠的人情。病愈后,他随新会慧龙寺赞社大师于广州长寿寺首次剃度出家。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心里发誓再也不回这个让他不堪回首的地方,事实是他终生再也没有踏进苏家大院一步——甚至在他父亲弥留之际托人带信要见他最后一面也没有让他动摇,可见童年的惨痛经历是多么让他刻骨铭心,以至终生难以释怀。

 

此后曼殊东渡日本求学、寻母、恋爱、参加革命,又几度出家几度还俗,在宕荡起伏中演绎着人生传奇。他孤独的身影和艰难的足迹记载着他苦难的人生和不屈的追求。曼殊一生涉猎广泛,建树颇丰。他精通中、英、日、梵多国文字,投身革命办进步报刊,四处游历讲学,翻译世界名著、写作、绘画,到泰国、爪哇等国四处游历……

 

值得庆幸的是曼殊一生交友甚广,知音遍天下。孙中山、章士钊、陈独秀、柳亚子、梁启超、鲁迅、章太炎、秋瑾等这些近代知名人士都曾经和曼殊有过交往,有的是他一生的挚友,有的是他生命中的贵人。曼殊去世后,好友柳亚子将他的作品汇编成册,孙中山亲自为其题写书名《曼殊遗墨》。1924年,孙中山慨赠千金,由曼殊友人将其迁葬于杭州西湖孤山——这是曼殊生前最爱的地方。

 

曼殊的初恋发生在他16岁那年,他赴日本看望生母河合叶子时,遇到让他心动的倩女,他们靠信鸽传书,倾诉相思之情。初恋的新鲜、甜蜜,使曼殊长期激动不已。他由此感到了人世间的乐趣和温暖,更深一层地懂得了往昔生活的孤苦,长期沉浸在幸福中。那温馨的记忆,使他永世难忘。但这段恋情因为曼殊叔父的无端干扰无果而终。

 

曼殊和百助枫子,可谓一见如故,曼殊为她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包括三首《寄调筝人》和十首书写身世的《本事诗》,表达他浓烈的爱情。自从认识了百助,曼殊的生活开始鲜亮起来。可儿时的阴影,难忘的初恋,现实爱情的甜蜜,没有归宿的情感,所有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

 

纵观曼殊短暂的一生,他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徘徊,在爱与不爱间彷徨,这种矛盾痛苦的心绪一直伴随着他,令他无法释怀。他的行事方式,始终摆脱不了知识分子的多愁善感与优柔寡断。

 

柳亚子称曼殊:“工文词,长绘事,能举中国文学美术而沟通之,其道德尤其高尚。”他誉曼殊“独行之士,不从流俗,奢豪爱客,肝胆照人。而遭逢身世,有难言之恫。绘事精妙奇特,自创新宗,不依傍他人门户,零缣断楮,非食烟火人所能及”。

 

斯人已逝,魂兮长留!曼殊走过的短暂一生,虽有诸多遗憾,但他给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财富,比如根据他的小说《断鸿零雁记》改编的电影早已风靡海内外,他的作品被柳亚子等人汇编成册广为流传,还有孙中山、陈独秀、柳亚子等名人在身后对其给予的高度评价。

 

苏曼殊故居被政府部门精心保护,里面陈列着他生前的重要照片、画作、诗作以及书信等珍贵文物。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复原了曼殊的生平事迹,让人们可以零距离接触与了解他,更好地凭吊与纪念他。

 

从曼殊故居出来,外面依然是阳光灿烂……

 

澳门掠影(二首)

□卓金

笔底明珠 

——艺术中心读青藤画作

真的要卖,东西南北处处

尽管市场的规则残酷

可以抛掷,放弃所有权

让野藤受领?你幽默拒卖的狂态

 

几百年新鲜还将永久持续

此刻我品味着你的“笔底明珠”

些许酸楚,淋漓甜蜜

我的鞠躬弯向你的晚风

 

想向你付费已无可能,无数的

受益人将分享你精神的一生

死前你一定回顾了孤独的劳作

——珍珠留后世,未来得馈赠

 

器物上的光影

——参观土生葡人博物馆有感

这静默在自己翡翠绿的深潭

浓缩百年仿如昨日,现在眼前

放射孔雀翎华丽的丝绸

簇新得像从来没有经历

秋风折旧的荷叶

 

沙发座椅,以永恒的

主人的谦恭在迎候:那来而又去

而今飘浮于光柱的尘埃

——在经过百叶窗剪辑的

为梦幻抹上蜂蜜的金色里

 

写给万玛才旦

□诺布朗杰

注定,这是一首失败的诗

那些生锈的词语

那些残疾的诗句

似乎要让单薄的稿纸,窒息

 

要知道:诗人的悲伤就是诗歌

写诗是多么无奈的举动

无能为力的诗歌

 

连自己都安慰不了的诗歌

怎能容下另一个人

沉甸甸的一生

 

你的故事只讲了一半

请你告诉我

故事的另一半,由谁来续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
湾韵|作品(2023年7月5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7-05 11:41

tqb2023070508.jpg

习惯(小小说)

□李春鹏

父亲一向身体很好。欣然清楚地记得,五年前,父亲八十岁生日时,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那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就连平时很少联系的几位老战友老同事也来了。

 

“今儿高兴!”父亲兴高采烈,乐不可支。不顾劝阻,他执意把那瓶珍藏了二十年的茅台酒开了。举杯之际,酒香四溢,父亲愉快地跟大家分享记忆中那些镀金的往事片段。

 

然而,仿佛一眨眼功夫,父亲就不是原来的父亲了。

 

父亲身体出现的变化,主要是最近这两年。母亲的去世,对他来说是最直接的打击,几乎换了个人似的,他开始变得神思恍惚起来。一天上午,欣然在一家品牌时装店的试衣间,突然接到邻居柳阿姨电话,说自己去小区附近一家银行网点办事,遇见老人在营业厅“闹事”。她打的赶过去,弄清真相,实在有些哭笑不得。父亲带着存折取钱,明明拿到了500元,偏说自己只拿到300元。录像是高清的,他看都不看,说那人根本就不是自己,是银行工作人员合起来讹他。欣然打着笑脸,不断说着好话,表达着歉意,怏怏地搀扶着父亲回家了。

 

欣然专门去了一趟市人民医院,向一位颇有名望的神经科医生讨教。“阿尔茨海默症!”他对欣然说,“随着老人病情的发展,你的操心与辛劳会成倍增加。”

 

欣然听了,惊得睁大了眼睛。她问医生有什么好的建议。

 

“最好的药方,是亲情的陪伴。”医生边写病历边说:“回去做个手环,写上姓名、住址和联系电话,手表一样戴在老人手腕上。平时多留意老人爱去的地方,比如公园、超市、银行、餐馆、菜市场……你还要跟老人经常联系的朋友、邻居、老同事……甚至派出所和居委会搞好关系,万一哪天走丢了,找起来有头绪。当然了,老人要是拥有一个爱好,比如书法或二胡,拥有一个经常联系接触的朋友圈,那就更好了。”

 

医生的这些话,欣然觉得真是说到关键处了。自己临近退休还在上班,大多数时间都是父亲一个人在家。她听得特别认真,决定到家就着手这方面的准备。

 

一天,欣然下班回到家,父亲对着她笑。欣然叫了声爸,脱下外套,正要去厨房忙活。父亲叫住她:等一下!欣然便顺从地返身坐沙发上等候。父亲老迈的身躯,缓缓往房间里移动。出来时,手上多出了一串红通通的冰糖葫芦。

 

欣然眼睛一热,当即表示感谢。她没有想到,父亲竟然给自己准备了这么一个礼物。太难得了,父亲竟然还记着自己小时候的这个偏好。欣然起身双手接过,当父亲面把冰糖葫芦塞进嘴里,稳稳咬住。跟小时候一样,她歪着头朝父亲做了一个鬼脸,一副有点淘气却很开心的样子。父亲站在那儿,安静地看着她笑,很满足很享受。那个夜晚,欣然很感动,很开心。

 

不过很快,她就开心不起来了。从那天起,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父亲的礼物:跳跳棋、棉花糖、蝴蝶结、彩色蜡笔……有一回,父亲给她的礼物,居然是一只可爱的棕黄色浣熊。欣然接过,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她转身抱着那只浣熊,快步走进自己房间,关上门蒙着被子哽咽。

 

后来,欣然就遭遇了父亲失踪事件。那天周五,她跟办公室打招呼,提前一个钟下班,拐个弯去菜市场买了一点菜,到家时发现父亲不在。她赶忙打他手机,却听到那熟悉的手机铃声,从父亲房间里清晰地传出。欣然抓起自己手机,即刻冲出家门。

 

小区旁边的银行、餐馆、商场、菜市场、社区小公园……都没有找到,欣然深感自责。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她边流泪边问自己:父亲究竟去了哪儿呢?

 

欣然穿过一个十字路口,向小区另一侧寻找。她焦急地拨打居委会电话,电话那端盲音,工作人员可能下班了。欣然不住地流泪。她路过一家幼儿园,一大群家长聚集在大门口,准备接小孩回家。她再次掏出手机,准备拨打“110”报警。

 

就在这个时候,欣然意外地发现:那聚集的人群里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满头白发,正手扶铁栏杆躬着背伸长脖子朝大门里张望。那个人正是自己的父亲。

 

欣然泪流满面。

容闳的眼界

□杨长征

1846年初冬的一天,十八岁的容闳第一个站起来,响应马礼逊学校校长布朗的留学提议。黄胜、黄宽也站起来响应。

 

在征得各自家长的同意后,1847年初的一天,他们都跟随布朗校长要到美国去留学了。这是容闳也是黄胜、黄宽的第一次远航,这一次远航长达98天。

 

容闳是香山县南屏乡人,1828年11月17日出生。那一年距鸦片战争爆发还有12年,正是西方列强不断向清王朝放肆地走私鸦片的时期。

 

1835年,容闳七岁了。

 

容闳的父亲具有广东人比较务实的特点。他在南屏乡这边,望着对岸的澳门,那边的楼房一天比一天多,靠在码头边的船只进进出出,心里就起了波澜,开始为七岁的小儿子容闳谋划未来。

 

容闳父亲心里是这么想的:大儿子将来去参加科考,即便考不上也要去考一考,这是光宗耀祖的一条可选之路。小儿子容闳,好像比大儿子聪明多了,今年七岁,正是到了上学的年龄,让他去学买办或许不错。

 

什么是买办呢?葡萄牙人很早就在澳门做生意,当然后来还有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等,不会讲广州话,那就要找翻译,这个翻译就是买办,当然这个翻译可不是一般的翻译,还具有中介的身份,就是促成两边做生意,在促成两边做生意的同时,自己也在做生意。

 

容闳父亲自己洋文不行,自然就没有做买办的条件,但他很羡慕做这一份职业的人,自己实现不了的理想,那就让儿子去实现吧!于是雇来一只小船,把容闳送到了对岸的澳门,入教会学堂读洋文习洋字。容闳因此才有机会“睁眼向洋看世界”。

 

1834年,基督教新教的一个著名人物马礼逊去世了,他的好朋友为了纪念他,就在澳门办了一所教会学堂,以他的名字命名,叫马礼逊纪念学校。

 

容闳1835年到澳门,读的正是这所学校,当时学校还没有自己的校舍,借一所女校来办学。这所学校为了扩大影响,对穷苦家庭的孩子实施免费教育,免学费免书本费免住宿费,一天还送三餐,这对容闳的父亲有很大的吸引力。

 

自此,小容闳就在这所学校打开了启蒙的眼界。

08tqb0705008_004_01_b.jpg

湾区日记——建设中的横琴海洋科学馆(国画) 林凯 作品

 

南方的榕树

□王光华

南方的树木众多,何以榕树成为村落的标识?其中的文化、生物、生态等因素需要专家系统地科学考察。榕树极易成活,形态特异,我初到南方时,每每会驻足看许久,看它的童话般的根须,看翠绿的叶子,看它自由伸展的枝条,看它遒劲摆拍姿势的树干。树叶和树枝长出的根须青春柔美,与树根树干强劲个性相映,主打的就是一个完美。在南方这块水土丰饶的地方,榕树就是一个富足的样子,只有小叶榕在初春数日内纷纷抖落一地的黄叶子,伤春悲秋在南方都不存在,站在落叶上抬头看那光秃的树上分明长出了一树的嫩芽,过几天再路过,看到的是成片嫩黄的树叶,这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树。

 

乡村野外,更适宜的水土与环境,榕树可独木繁衍成一片树林。独木成林的是小叶榕,大叶榕没有那么狂野,盆栽的大叶榕可作为室内与家居绿植景观,也是很多小区必植的景观树。大叶榕和小叶榕是大小相反,大叶榕树干纤细,叶子大如猪八戒的耳朵;小叶榕枝干树根都霸蛮,叶子小桥流水人家,枝干上长出长长密密的根须,在南方氤氲的气候下像少女的长发飘逸,如果在村落旁是绝美的一道南方的风景,这些根须只要触到土地,少女的“柔”变成少妇的“刚”,它们给“母树”增加一根一根的枝干,汲取“母树”及土地的营养长成一棵血脉手足相连的“家族的树”。百度百科显示,榕树枝条上生长的是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

 

来到南方,榕树的根须、叶子、形貌总在眼前心间,惊觉自己怎么没有见过榕树的花呢?赶紧百度:榕树的花朵是很小的,雌花、雄花、瘿花生长在同一个榕果粒中,雄花有小柄或是没有柄,花药和花丝同等长度,雌花的柱头很短,花被片为广卵形,花朵的颜色为黄色或淡红色。榕树的花期在5-6月份,花开以后,多数隐头的花序会从树上掉落,也就是我们所见的小球果。榕树开花的寓意是生命力旺盛,有着“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含义。五六月正是南方灿烂无比的凤凰花、紫荆花次第开放时节,含蓄、低调、羞涩如同南方少女的榕树花,谁又会看到呢!

榕树结的果却是最常见,金黄色圆圆的拇指大小,形似枇杷果,和绿叶相映成一幅幅很好看的画面,每棵树都是鸟儿的欢乐盛宴,我拍照给北方的朋友看,她说:“什么果?我没有吃过啊!”给从小生活在南方的女儿看,她也说:“好好吃的样子!”榕树果只是小鸟啄食欢饮的好果酱,榕树果核坚硬,被小鸟带向各个角落,偶尔在树洞中也会长出一棵小榕树,好看。

 

小叶榕树根是榕树的筋骨,在树下盘根错节,遒劲无所顾忌,南方的人们会原谅榕树的根拱坏了路基,夜晚路灯下看路两旁高大榕树的路,多处微微凸起像道路的毛细血管,那是榕树延伸在地下的根须。树下近旁的根没有那么含蓄,一半在地表“秀肌肉”,一半蕴藏在地下吸收营养,树根延伸到远方适宜的地方,都会长出一棵棵小榕树。母亲来南方,总会反复去观看榕树根雕似的根。

 

榕树是南方最适合的树,南方是榕树最宜生长的乡土,长得快,播散多,活得久,易成林。百年千年的老榕树,在南方一点也不少见。每个村口先人们必植的大榕树,一定是南方传统乡村繁衍、生存、族文化的祈愿与象征。

 

我家附近有个湿地公园,沿河长长的一条步行路两旁是连排的大榕树,形成一眼看不到头的拱形长廊景观,它是南方运动的绝佳处,夏天阴凉,冬天翠绿。榕树是南方最家常的树,树下听着微风摇动树叶的声响,鸟儿欢快地鸣唱,岁月静,好时光。榕树又是南方最复杂的树,品种上就有高山榕、柳叶榕、垂叶榕、金叶垂叶榕、菩提榕、印度橡胶榕、金叶榕、花叶垂叶榕等多种。

 

一代才子苏曼殊

□崔云

盛夏时节,我怀着一份特别的情感,驱车前往位于珠海前山沥溪村苏家巷的苏曼殊故居。沿沥溪村口一条窄窄的水泥路前行约100米,就到了被四周高楼紧紧环绕着的苏曼殊故居,写着“苏曼殊故居”几个红色大字的木质招牌很是醒目。推开朱红的大木门进得院来,顿感清新与别致。经过修葺的故居显得十分素雅整洁。时值炎夏,院内草木繁茂,有各色小花点缀其间,显得生机盎然。曼殊的等身塑像立于院中,他手持经卷,目光坚毅、沉静,袈裟飘逸,一派文人气质。雕像背后是一棵果实累累的黄皮树,绿荫匝地,荫庇着院落。一只黑色的小猫正蜷缩在大树下酣睡,显得慵懒又惬意。

 

今天终于走近曼殊,感受一代才子的气息。曼殊一生在红尘中颠沛流离,尝尽了人情冷暖,才华横溢的他寄情诗歌、绘画及禅悟,成就他“诗人、画家、高僧、爱国志士”等美名。

 

曼殊出生在日本,少时多病,“几死者屡”,6岁时他被父亲苏杰生接回中国。沥溪村苏家大院是曼殊小时候生活学习的地方,这里记下了他童年短暂的欢乐,也记下了他遭受的不尽屈辱和痛苦。他在这里过早地深味了人情冷暖、世事艰辛。因为母亲是日本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身世让家人及村人和同学都从内心歧视他。他12岁那年染上大病,此时他的父亲因为生意失利家道中落,已携妻儿到上海发展,掌家的婶婶认定他病入膏肓,将病重的曼殊置于柴房等死,幸得善良的嫂嫂相救才捡回一命,但此遭际让他从此痛恨这个地方痛恨这里冷漠的人情。病愈后,他随新会慧龙寺赞社大师于广州长寿寺首次剃度出家。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心里发誓再也不回这个让他不堪回首的地方,事实是他终生再也没有踏进苏家大院一步——甚至在他父亲弥留之际托人带信要见他最后一面也没有让他动摇,可见童年的惨痛经历是多么让他刻骨铭心,以至终生难以释怀。

 

此后曼殊东渡日本求学、寻母、恋爱、参加革命,又几度出家几度还俗,在宕荡起伏中演绎着人生传奇。他孤独的身影和艰难的足迹记载着他苦难的人生和不屈的追求。曼殊一生涉猎广泛,建树颇丰。他精通中、英、日、梵多国文字,投身革命办进步报刊,四处游历讲学,翻译世界名著、写作、绘画,到泰国、爪哇等国四处游历……

 

值得庆幸的是曼殊一生交友甚广,知音遍天下。孙中山、章士钊、陈独秀、柳亚子、梁启超、鲁迅、章太炎、秋瑾等这些近代知名人士都曾经和曼殊有过交往,有的是他一生的挚友,有的是他生命中的贵人。曼殊去世后,好友柳亚子将他的作品汇编成册,孙中山亲自为其题写书名《曼殊遗墨》。1924年,孙中山慨赠千金,由曼殊友人将其迁葬于杭州西湖孤山——这是曼殊生前最爱的地方。

 

曼殊的初恋发生在他16岁那年,他赴日本看望生母河合叶子时,遇到让他心动的倩女,他们靠信鸽传书,倾诉相思之情。初恋的新鲜、甜蜜,使曼殊长期激动不已。他由此感到了人世间的乐趣和温暖,更深一层地懂得了往昔生活的孤苦,长期沉浸在幸福中。那温馨的记忆,使他永世难忘。但这段恋情因为曼殊叔父的无端干扰无果而终。

 

曼殊和百助枫子,可谓一见如故,曼殊为她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包括三首《寄调筝人》和十首书写身世的《本事诗》,表达他浓烈的爱情。自从认识了百助,曼殊的生活开始鲜亮起来。可儿时的阴影,难忘的初恋,现实爱情的甜蜜,没有归宿的情感,所有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

 

纵观曼殊短暂的一生,他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徘徊,在爱与不爱间彷徨,这种矛盾痛苦的心绪一直伴随着他,令他无法释怀。他的行事方式,始终摆脱不了知识分子的多愁善感与优柔寡断。

 

柳亚子称曼殊:“工文词,长绘事,能举中国文学美术而沟通之,其道德尤其高尚。”他誉曼殊“独行之士,不从流俗,奢豪爱客,肝胆照人。而遭逢身世,有难言之恫。绘事精妙奇特,自创新宗,不依傍他人门户,零缣断楮,非食烟火人所能及”。

 

斯人已逝,魂兮长留!曼殊走过的短暂一生,虽有诸多遗憾,但他给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财富,比如根据他的小说《断鸿零雁记》改编的电影早已风靡海内外,他的作品被柳亚子等人汇编成册广为流传,还有孙中山、陈独秀、柳亚子等名人在身后对其给予的高度评价。

 

苏曼殊故居被政府部门精心保护,里面陈列着他生前的重要照片、画作、诗作以及书信等珍贵文物。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复原了曼殊的生平事迹,让人们可以零距离接触与了解他,更好地凭吊与纪念他。

 

从曼殊故居出来,外面依然是阳光灿烂……

 

澳门掠影(二首)

□卓金

笔底明珠 

——艺术中心读青藤画作

真的要卖,东西南北处处

尽管市场的规则残酷

可以抛掷,放弃所有权

让野藤受领?你幽默拒卖的狂态

 

几百年新鲜还将永久持续

此刻我品味着你的“笔底明珠”

些许酸楚,淋漓甜蜜

我的鞠躬弯向你的晚风

 

想向你付费已无可能,无数的

受益人将分享你精神的一生

死前你一定回顾了孤独的劳作

——珍珠留后世,未来得馈赠

 

器物上的光影

——参观土生葡人博物馆有感

这静默在自己翡翠绿的深潭

浓缩百年仿如昨日,现在眼前

放射孔雀翎华丽的丝绸

簇新得像从来没有经历

秋风折旧的荷叶

 

沙发座椅,以永恒的

主人的谦恭在迎候:那来而又去

而今飘浮于光柱的尘埃

——在经过百叶窗剪辑的

为梦幻抹上蜂蜜的金色里

 

写给万玛才旦

□诺布朗杰

注定,这是一首失败的诗

那些生锈的词语

那些残疾的诗句

似乎要让单薄的稿纸,窒息

 

要知道:诗人的悲伤就是诗歌

写诗是多么无奈的举动

无能为力的诗歌

 

连自己都安慰不了的诗歌

怎能容下另一个人

沉甸甸的一生

 

你的故事只讲了一半

请你告诉我

故事的另一半,由谁来续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