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家园(2023年8月13日)

tqb2023081304.jpg

珠海小巷走出“中国留学生之父”

□张映竹

在珠海的小巷深处,名人故居如一颗颗珍珠,星星点点地散落着,成为了一座城市宝贵的文化财富。到南屏寻访容闳的故居,除了要穿行在曲折悠长的小巷中,还需要向路边悠闲的老者问路。兜兜转转、迂回蜿蜒,来到一个朴素的院门前,这个普通的岭南民居院落,便是“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故居所在。容闳故居遗址在香洲区南屏镇西大街三巷1号,当年这里叫“辅仁巷”,是容闳出国后回到家乡起的名字。

 

从前那个幼小聪慧的孩童,就是从这条悠长、清静的小巷走出,走向了村子对岸的澳门,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故居大门向东,泥地夯土墙,建于清代中期,斑驳的老墙尽显岁月沧桑,不大的院落中,几颗果树郁郁葱葱,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

 

据容闳的曾孙容梓灿回忆,容闳故居原由两前廊、天井、大厅、东西边两长屋、后斗(厨房)七个部分组成,现在通过对起居室、卧室、厨房、餐厅等处的场景还原,构筑起了容闳当年的生活场景。卧室里的一个“爷爷柜”,是容闳侄子容尚谦生前用过的柜子,至今有百余年的历史。2018年,这个大柜由容尚谦孙女容小琪和曾外孙女陆燕萌从上海捐赠。触摸院中的残墙,回首遥望旧日时光,久远的一幕幕,在故居中容闳生平事迹场景画展中一一浮现。场景画以容闳自传中的描述为基础,展现了容闳不同时期的生活往事。

 

翻看容闳的履历,先行者精神长存。1847年,19岁的容闳赴美国求学,1850年考入耶鲁大学学习,并于1854年完成学业,是我国近代最早留美的大学毕业生。学成归国后,容闳辗转于美国驻广州代理处、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翻译处等任职。他积极投身洋务运动,参与创建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并捐资创建我国第一所“侨校”——甄贤社学,旨在甄拔贤能、培育人才,后改名为甄贤学校,现已成为容闳博物馆。

 

踏入容闳博物馆的大门,朗朗书声犹在耳畔。无论是书中镌刻下的历史,还是眼前触手可及的青砖瓦舍,这座古建筑散发出悠远的韵味,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遥远的19世纪。作为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人,容闳倡导并主持了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他上下求索18年,促成120名晚清官派中国幼童赴美留学,开中国留学之先河,其中50多人进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深造。他们中,有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有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有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蔡绍基……这批杰出青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这背后,就是终其一生,怀抱“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伟大理想,百折不挠地致力于谋求中国的复兴与强大的容闳。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振兴中华。

 

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容闳博物馆、容闳故居,透过照片、日记、书信、奏章等,拼接起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悟容闳的传奇人生。

04tqb0813004_001_01_b.jpg

钟凡 手绘

 

笔墨浓情旧光阴

□夏学军

爱上文字不是一两天的事,从上学时候起,就开始写日记了。一本接一本,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最初的文字无比稚嫩,不流畅,还有错别字。到了中学阶段,文字里有了青春的色彩,小心思、小忧伤、小感慨,并且用的笔记本都是非常精致的,里面的文字被我配上手绘图案,相得益彰。参加工作以后却又是另一种风格,字体变得洒脱不羁,文风也成了笔记式的,活脱脱一个干练女子的形象。

 

这些大大小小的本子,有带锁的,有不带锁的,统统被我收藏在箱子底部,搁在屋子的角落里尘封着。近日偶感时光蹉跎,念起了过往,逐打开尘封已久的箱子。曾经无比熟悉的本子变陌生了,拿在手里都略显硬邦邦,可是当手指轻轻拂过,又有了一点旧相识的味道。 翻开纸页,指间感受到的是因长久被忽略,纸张变硬变脆的声音。

 

仿佛漫不经心,其实内心已经波涛翻滚。我喜欢稿纸上的旧时光,信手翻来,哗啦啦的声音仿佛水倒流。里面的心事有的仍然深记,有的却已模糊,如今看来竟有些诧异,原来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我爱书,爱到视如珍宝的地步,有朋友借去一本《席慕蓉诗集》,久久不还,我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张口索要,一气之下找人刻了一枚印章——恕不外借,逐一印在每本书的封底。如果不是稿纸记录下了这些小事,恐怕早已经不记得自己曾经这般孩子气。年少轻狂,肆意挥霍着拥有的情感,我想那段友情,也该就此完结了吧。

 

此刻我坐在老藤椅上,记忆像纷纷而落的秋叶,我为曾经的任性而忏悔,经历了人生种种磨砺之后才知道,记忆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它总是留下自己的好和别人的坏,免不了心气浮躁。

 

饶有兴趣地翻阅着,与旧日时光里的自己相遇,走进一度被遗忘的时空里,又像是在读别人的故事。这字里行间,是我还是别人?觉得自己一成不变,但其实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改变了许多。曾经深恶痛绝的人和事可以欣然接纳了,曾经执着的追求与梦想逐渐在放弃,每一段时光里,都有一个“我”被埋葬。哦,不是埋葬,那些旧时光里的每一个人,都和我一样,被定格在那里,我们都消失在旧时光里了。

 

我一定是老了,才想翻阅那些细细碎碎文字。十几年前的文字里是激情澎湃的青春时光,恨不得一夜之间就看到自己恢弘的未来,而今忍不住频频回头,开始还念二十几年前的模样,因为在我的发间,已有零星的雪。

 

前者不可追,只能在文字里看故事,后者不可知,只能是白日里做憧憬的梦,只有今日实实在在地握在水中。且不谈珍惜,但要好好地过,真实地去感受,让自己在这一刻能够感受到愉悦、疼痛、尴尬、欣喜、愤怒,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今生再也回不去的彼岸。

 

母亲的收款“盲盒”

□马海霞

我妈种了半亩菜园,今年蔬菜大丰收,“一串铃”冬瓜,一棵冬瓜藤上坠了10多个小冬瓜,摘了一个,另一个又成熟了。茄子也不服输,总共就种了4棵茄子,都卯足了劲儿长,一天就摘四五个紫胖子。豇豆、丝瓜、黄瓜、韭菜也长势喜人。

 

我妈每天在菜地里逛一圈儿,就能摘满满一篮子蔬菜。我家的菜谱不是遵循想吃啥做啥,而是由我妈菜园里哪种蔬菜急需“消灭”决定的。

 

茄子、豇豆、冬瓜、丝瓜、黄瓜、韭菜,这些时令蔬菜,说实话我也吃够了,即便是山珍海味也不能顿顿吃呀。但这话不敢对我妈说,直至我妈摘了茄子和冬瓜去给大哥送,进厨房发现,上次送的菜还躺在塑料袋里,口都没解开。

 

送大哥家的菜,他不及时吃,早晚都烂了。我妈说,即便不心疼菜,还心疼自己的力气呢。气得我妈发誓,再也不给大哥家送菜了,除非他们打电话要。

 

我宽慰她,侄女和侄子都在外地工作,大哥大嫂单位都管午饭,他俩就晚上回家吃一顿,晚上还减肥,吃不了多少。再说,估计也吃够了。我妈瞅着桌子上的青椒炒茄子和排骨冬瓜汤也犯了愁,终于承认了:“别说他们,我也吃够了。”

 

自己孩子吃够了,我妈开始将目光瞄向亲朋,送了几次后,亲朋也开始婉拒,说家里还有。总不能让菜烂在地里,我给她出主意,家门口是公园,晚上散步的人不少,不如放公园门口,谁稀罕谁要。

 

我妈想了想说,免费菜,谁好意思白要,不如象征性收点钱。我替我妈打印了一张收款码,上面写着:自己地里的绿色蔬菜吃不了,拿出来贱卖,五毛钱一兜。

 

每天下午,我妈把小椅子搬到公园门口,再把自己家消耗不了的蔬菜装方便袋里,放在椅子上,把收款码贴在椅背上。

 

无人售菜,钱付不付无所谓,菜送需要的人,浪费不了就行。

 

晚上,我的手机响了,有人扫码支付了5元。我以为是拿菜的人看错价格了。第二天晚上,我妈又把两个冬瓜放到椅子上,这次收到了4元。隔天,我妈放了一兜茄子、豇豆和黄瓜,我又收到了10元。

 

我妈感慨,不种菜的人稀罕这些绿色蔬菜,人家拿走了,也不占咱的便宜,都目测一下斤两,按市场价格付了款。有人觉得种菜不容易,多支付的也有。

 

我妈在公园门口放菜有十几天了,从未有人扫码支付五毛钱的。扫码支付就像开盲盒,每天价钱都不同,“盲盒”价格每次超出我的预料。善意回赠善意,温暖回报温暖,让人心生感动。

 

“花式”秋补

□海棠

母亲知道我从小不爱吃盐水花生,但这天给我送来一袋,让我尝尝。母亲说,立秋了,天气渐凉,人的食欲比夏天时有所增加,不必惯着味蕾,不能只捡自己喜欢的吃,不喜欢吃的也得吃点儿才行,这样营养才均衡。

 

母亲还建议我把煮花生当晚餐,因为吃不喜欢的食物,肯定吃得少,就当减肥餐了。母亲这句话说到了我心坎里。我瞅着自己一身的赘肉,哪次吃饭都撑得小肚溜圆,下次饭点时压根不饿,吃饭完全是生物钟定时的解馋行动。

 

晚上我忍住没吃晚饭,嘴里寡淡时,剥一颗花生,丢嘴里咀嚼半天,一篇稿子写完了,花生吃了十几颗,已经感觉饱腹。如此坚持三日,上秤一称,轻了两斤,大喜。

 

去超市买菜,特意买些平日不常买的菜,那些菜不对我胃口。比如苦瓜和秋葵,这两样菜我们全家都不爱吃,已经很多年未出现在我家餐桌上了,那日买了些,晚上做了一个蒜蓉秋葵、一个苦瓜炒鸡蛋,晚餐就这两个菜,因为舌尖抵触,家人都小口吃、细细嚼、慢慢咽,第一次吃饭速度和健康养生成功接轨。

 

虽然不是自己喜欢的美味,吃完却非常舒坦。吃完饭外面溜达一圈儿,回到家看书的看书、学习的学习,丝毫没受“食困”影响。

 

我为自己量身定制了“秋补”食谱,晚饭均吃不对自己胃口的饭菜,既补了营养又减了肥,一举两得。现在我买菜,都不用问家人喜欢吃什么,而是看到什么买什么,尽量多样化,喜欢吃的早上、中午做,不喜欢吃的放在晚上做。如今,我已经成功甩掉五斤肉,血压也恢复到了正常值,我这个秋补对了自己路子。

 

我把自己的秋补成果反馈给闺蜜,闺蜜说,她这几天也开始了“秋补”,夏天没做完或不想做的工作,现在得抓紧做完。等忙完手头的活儿,她想学个驾照。闺蜜一直对学车排斥,认为自己没有学开车的智商,突然想学了,是因为现在的天气和身体最舒适,适合逼自己一把。

 

看来,我也不能把秋补只停留在吃食上,这个秋天打算将书橱里未读完的书都精读一遍,将去年就躺在文档里的小说写完,逐个消化完这些“难咽”之事。正想着,看到同事小陈从我办公室窗外路过,夏天时因工作之事我与小陈闹僵,我俩互不理睬,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那刻,我突发奇想,推开窗户,朝他打招呼:“小陈同志,秋安。”小陈吓了一跳,他没想到我会问候他。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笑呵呵地回:“安着呢,我刚买了两盆茉莉花,等会儿我送你一盆。”没想到我一句问候竟然破冰了,甚喜。

 

这几天我一直盘算着,那些跨不过去的事儿,都得在这个秋天逐一解决,让自己畅快淋漓地秋“收”一次。

 

修鞋摊的爷孙

□黄宇辉

新买来的手包拉链让我不小心把拉环拽折了,走了好几家裁缝店,店主们都是相同的修法:拆下原来的拉链换成新的,要价都在20元上下。这比我心目中的三五块换个拉链的费用相差甚远,而且修完后拉链的颜色与包的颜色不匹配,有个黑边,影响美观,我想还是算了。

 

走出最后那家裁缝店,我有些后悔,大热的天,既然出来一趟,就应把拉链修好。就在我折回时,看见街的拐角处有一个修鞋的摊点,我决定去看看这里能不能修。

 

修鞋师傅看上去60多岁,正专心致志地修着一只开胶的鞋,他的旁边一个小男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修鞋师傅的一举一动。修鞋师傅看到我站在摊前,目光从老花镜上框上透出来,“鞋怎么了?”我连忙拿出包,说明来意。他还是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对着旁边盯着他干活的小孩说:“给叔叔看看!”

 

“上个拉环就好。”小孩接过包,仔细端详一番回答道。“那你就修吧!”修鞋师傅吩咐小孩。

 

交给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修?我打量起他来:约莫10多岁,穿着一件快露出肚脐的T恤衫、短裤超过了膝盖,这身穿着明显不搭。我心里泛起嘀咕。修鞋师傅看出我的心思,解释道:“放心吧,这样的活计他已经干过好几回了。”小孩也似乎看出来我的疑虑,麻利地从三轮车旁一个装满修鞋工具的小木箱里拿出一个小铁盒。铁盒里有各式各样的拉环,他扒拉了几下,挑出一个,又用小剪刀拆开包身拉链的一端,把拉环送进拉链,然后在拉链上打上蜡,待拉链和拉环活动自如后,递给修鞋师傅。修鞋师傅用钉鞋机扣合了缝隙,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和修鞋师傅闲谈中,得知他和小孩的关系及他家的状况。他是城郊的农民,儿子在建筑工地上工亡,儿媳改嫁了,留下这个11岁的孙子和他老两口相依为命,他和老伴、孙子白天来这里,他修鞋、老伴捡垃圾,孙子也趁着暑假帮他搭个下手,顺便学习修鞋缝补的技能。

 

起身告别时,我这才想起修包前没问价,但我想总不会超过裁缝店20元要价吧。“多少钱?”我问。修鞋师傅伸出1根手指头,比刚才在裁缝店的要价便宜不少呢。我掏出手机,对着挂在三轮车车把上的二维码,扫码支付了10块钱。小孩听到手机语音提示后,起身抓住我的胳膊:“叔叔,不是10块,1块钱就可以。”边说边从木盒里拿出零钱找给我。

 

我心中一动,摆摆手说不要了。“换个拉环就值这个钱,多了我们不会要的。”小孩固执地把钱塞给我,我只好收下。

 

离开爷孙俩,我还是过意不去,便走到不远处一个西瓜摊,买了一个大西瓜,算我给爷孙俩在炎热的夏天送去一份清凉,并默默地祝福他们一家平安幸福。

 

处暑时节

□张勇

沿着一段记忆的荷香

倾听一只水鸟的歌唱

微凉的秋

悄悄走进田野的丰盈

北国的风,南方的花

相遇在一场秋雨

打湿一叶金色的梦

东篱下的身影

在一株秋菊的对视里思念

一行雁声

以几片枫叶的姿势

摇落心事

趁叶子还绿着

趁月色正好

煮一壶秋茶

让小屋的心绪

在一杯清香里荡漾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湾韵|家园(2023年8月13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8-13 09:12

tqb2023081304.jpg

珠海小巷走出“中国留学生之父”

□张映竹

在珠海的小巷深处,名人故居如一颗颗珍珠,星星点点地散落着,成为了一座城市宝贵的文化财富。到南屏寻访容闳的故居,除了要穿行在曲折悠长的小巷中,还需要向路边悠闲的老者问路。兜兜转转、迂回蜿蜒,来到一个朴素的院门前,这个普通的岭南民居院落,便是“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故居所在。容闳故居遗址在香洲区南屏镇西大街三巷1号,当年这里叫“辅仁巷”,是容闳出国后回到家乡起的名字。

 

从前那个幼小聪慧的孩童,就是从这条悠长、清静的小巷走出,走向了村子对岸的澳门,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故居大门向东,泥地夯土墙,建于清代中期,斑驳的老墙尽显岁月沧桑,不大的院落中,几颗果树郁郁葱葱,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

 

据容闳的曾孙容梓灿回忆,容闳故居原由两前廊、天井、大厅、东西边两长屋、后斗(厨房)七个部分组成,现在通过对起居室、卧室、厨房、餐厅等处的场景还原,构筑起了容闳当年的生活场景。卧室里的一个“爷爷柜”,是容闳侄子容尚谦生前用过的柜子,至今有百余年的历史。2018年,这个大柜由容尚谦孙女容小琪和曾外孙女陆燕萌从上海捐赠。触摸院中的残墙,回首遥望旧日时光,久远的一幕幕,在故居中容闳生平事迹场景画展中一一浮现。场景画以容闳自传中的描述为基础,展现了容闳不同时期的生活往事。

 

翻看容闳的履历,先行者精神长存。1847年,19岁的容闳赴美国求学,1850年考入耶鲁大学学习,并于1854年完成学业,是我国近代最早留美的大学毕业生。学成归国后,容闳辗转于美国驻广州代理处、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翻译处等任职。他积极投身洋务运动,参与创建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并捐资创建我国第一所“侨校”——甄贤社学,旨在甄拔贤能、培育人才,后改名为甄贤学校,现已成为容闳博物馆。

 

踏入容闳博物馆的大门,朗朗书声犹在耳畔。无论是书中镌刻下的历史,还是眼前触手可及的青砖瓦舍,这座古建筑散发出悠远的韵味,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遥远的19世纪。作为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人,容闳倡导并主持了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他上下求索18年,促成120名晚清官派中国幼童赴美留学,开中国留学之先河,其中50多人进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深造。他们中,有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有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有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蔡绍基……这批杰出青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这背后,就是终其一生,怀抱“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伟大理想,百折不挠地致力于谋求中国的复兴与强大的容闳。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振兴中华。

 

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容闳博物馆、容闳故居,透过照片、日记、书信、奏章等,拼接起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悟容闳的传奇人生。

04tqb0813004_001_01_b.jpg

钟凡 手绘

 

笔墨浓情旧光阴

□夏学军

爱上文字不是一两天的事,从上学时候起,就开始写日记了。一本接一本,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最初的文字无比稚嫩,不流畅,还有错别字。到了中学阶段,文字里有了青春的色彩,小心思、小忧伤、小感慨,并且用的笔记本都是非常精致的,里面的文字被我配上手绘图案,相得益彰。参加工作以后却又是另一种风格,字体变得洒脱不羁,文风也成了笔记式的,活脱脱一个干练女子的形象。

 

这些大大小小的本子,有带锁的,有不带锁的,统统被我收藏在箱子底部,搁在屋子的角落里尘封着。近日偶感时光蹉跎,念起了过往,逐打开尘封已久的箱子。曾经无比熟悉的本子变陌生了,拿在手里都略显硬邦邦,可是当手指轻轻拂过,又有了一点旧相识的味道。 翻开纸页,指间感受到的是因长久被忽略,纸张变硬变脆的声音。

 

仿佛漫不经心,其实内心已经波涛翻滚。我喜欢稿纸上的旧时光,信手翻来,哗啦啦的声音仿佛水倒流。里面的心事有的仍然深记,有的却已模糊,如今看来竟有些诧异,原来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我爱书,爱到视如珍宝的地步,有朋友借去一本《席慕蓉诗集》,久久不还,我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张口索要,一气之下找人刻了一枚印章——恕不外借,逐一印在每本书的封底。如果不是稿纸记录下了这些小事,恐怕早已经不记得自己曾经这般孩子气。年少轻狂,肆意挥霍着拥有的情感,我想那段友情,也该就此完结了吧。

 

此刻我坐在老藤椅上,记忆像纷纷而落的秋叶,我为曾经的任性而忏悔,经历了人生种种磨砺之后才知道,记忆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它总是留下自己的好和别人的坏,免不了心气浮躁。

 

饶有兴趣地翻阅着,与旧日时光里的自己相遇,走进一度被遗忘的时空里,又像是在读别人的故事。这字里行间,是我还是别人?觉得自己一成不变,但其实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改变了许多。曾经深恶痛绝的人和事可以欣然接纳了,曾经执着的追求与梦想逐渐在放弃,每一段时光里,都有一个“我”被埋葬。哦,不是埋葬,那些旧时光里的每一个人,都和我一样,被定格在那里,我们都消失在旧时光里了。

 

我一定是老了,才想翻阅那些细细碎碎文字。十几年前的文字里是激情澎湃的青春时光,恨不得一夜之间就看到自己恢弘的未来,而今忍不住频频回头,开始还念二十几年前的模样,因为在我的发间,已有零星的雪。

 

前者不可追,只能在文字里看故事,后者不可知,只能是白日里做憧憬的梦,只有今日实实在在地握在水中。且不谈珍惜,但要好好地过,真实地去感受,让自己在这一刻能够感受到愉悦、疼痛、尴尬、欣喜、愤怒,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今生再也回不去的彼岸。

 

母亲的收款“盲盒”

□马海霞

我妈种了半亩菜园,今年蔬菜大丰收,“一串铃”冬瓜,一棵冬瓜藤上坠了10多个小冬瓜,摘了一个,另一个又成熟了。茄子也不服输,总共就种了4棵茄子,都卯足了劲儿长,一天就摘四五个紫胖子。豇豆、丝瓜、黄瓜、韭菜也长势喜人。

 

我妈每天在菜地里逛一圈儿,就能摘满满一篮子蔬菜。我家的菜谱不是遵循想吃啥做啥,而是由我妈菜园里哪种蔬菜急需“消灭”决定的。

 

茄子、豇豆、冬瓜、丝瓜、黄瓜、韭菜,这些时令蔬菜,说实话我也吃够了,即便是山珍海味也不能顿顿吃呀。但这话不敢对我妈说,直至我妈摘了茄子和冬瓜去给大哥送,进厨房发现,上次送的菜还躺在塑料袋里,口都没解开。

 

送大哥家的菜,他不及时吃,早晚都烂了。我妈说,即便不心疼菜,还心疼自己的力气呢。气得我妈发誓,再也不给大哥家送菜了,除非他们打电话要。

 

我宽慰她,侄女和侄子都在外地工作,大哥大嫂单位都管午饭,他俩就晚上回家吃一顿,晚上还减肥,吃不了多少。再说,估计也吃够了。我妈瞅着桌子上的青椒炒茄子和排骨冬瓜汤也犯了愁,终于承认了:“别说他们,我也吃够了。”

 

自己孩子吃够了,我妈开始将目光瞄向亲朋,送了几次后,亲朋也开始婉拒,说家里还有。总不能让菜烂在地里,我给她出主意,家门口是公园,晚上散步的人不少,不如放公园门口,谁稀罕谁要。

 

我妈想了想说,免费菜,谁好意思白要,不如象征性收点钱。我替我妈打印了一张收款码,上面写着:自己地里的绿色蔬菜吃不了,拿出来贱卖,五毛钱一兜。

 

每天下午,我妈把小椅子搬到公园门口,再把自己家消耗不了的蔬菜装方便袋里,放在椅子上,把收款码贴在椅背上。

 

无人售菜,钱付不付无所谓,菜送需要的人,浪费不了就行。

 

晚上,我的手机响了,有人扫码支付了5元。我以为是拿菜的人看错价格了。第二天晚上,我妈又把两个冬瓜放到椅子上,这次收到了4元。隔天,我妈放了一兜茄子、豇豆和黄瓜,我又收到了10元。

 

我妈感慨,不种菜的人稀罕这些绿色蔬菜,人家拿走了,也不占咱的便宜,都目测一下斤两,按市场价格付了款。有人觉得种菜不容易,多支付的也有。

 

我妈在公园门口放菜有十几天了,从未有人扫码支付五毛钱的。扫码支付就像开盲盒,每天价钱都不同,“盲盒”价格每次超出我的预料。善意回赠善意,温暖回报温暖,让人心生感动。

 

“花式”秋补

□海棠

母亲知道我从小不爱吃盐水花生,但这天给我送来一袋,让我尝尝。母亲说,立秋了,天气渐凉,人的食欲比夏天时有所增加,不必惯着味蕾,不能只捡自己喜欢的吃,不喜欢吃的也得吃点儿才行,这样营养才均衡。

 

母亲还建议我把煮花生当晚餐,因为吃不喜欢的食物,肯定吃得少,就当减肥餐了。母亲这句话说到了我心坎里。我瞅着自己一身的赘肉,哪次吃饭都撑得小肚溜圆,下次饭点时压根不饿,吃饭完全是生物钟定时的解馋行动。

 

晚上我忍住没吃晚饭,嘴里寡淡时,剥一颗花生,丢嘴里咀嚼半天,一篇稿子写完了,花生吃了十几颗,已经感觉饱腹。如此坚持三日,上秤一称,轻了两斤,大喜。

 

去超市买菜,特意买些平日不常买的菜,那些菜不对我胃口。比如苦瓜和秋葵,这两样菜我们全家都不爱吃,已经很多年未出现在我家餐桌上了,那日买了些,晚上做了一个蒜蓉秋葵、一个苦瓜炒鸡蛋,晚餐就这两个菜,因为舌尖抵触,家人都小口吃、细细嚼、慢慢咽,第一次吃饭速度和健康养生成功接轨。

 

虽然不是自己喜欢的美味,吃完却非常舒坦。吃完饭外面溜达一圈儿,回到家看书的看书、学习的学习,丝毫没受“食困”影响。

 

我为自己量身定制了“秋补”食谱,晚饭均吃不对自己胃口的饭菜,既补了营养又减了肥,一举两得。现在我买菜,都不用问家人喜欢吃什么,而是看到什么买什么,尽量多样化,喜欢吃的早上、中午做,不喜欢吃的放在晚上做。如今,我已经成功甩掉五斤肉,血压也恢复到了正常值,我这个秋补对了自己路子。

 

我把自己的秋补成果反馈给闺蜜,闺蜜说,她这几天也开始了“秋补”,夏天没做完或不想做的工作,现在得抓紧做完。等忙完手头的活儿,她想学个驾照。闺蜜一直对学车排斥,认为自己没有学开车的智商,突然想学了,是因为现在的天气和身体最舒适,适合逼自己一把。

 

看来,我也不能把秋补只停留在吃食上,这个秋天打算将书橱里未读完的书都精读一遍,将去年就躺在文档里的小说写完,逐个消化完这些“难咽”之事。正想着,看到同事小陈从我办公室窗外路过,夏天时因工作之事我与小陈闹僵,我俩互不理睬,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那刻,我突发奇想,推开窗户,朝他打招呼:“小陈同志,秋安。”小陈吓了一跳,他没想到我会问候他。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笑呵呵地回:“安着呢,我刚买了两盆茉莉花,等会儿我送你一盆。”没想到我一句问候竟然破冰了,甚喜。

 

这几天我一直盘算着,那些跨不过去的事儿,都得在这个秋天逐一解决,让自己畅快淋漓地秋“收”一次。

 

修鞋摊的爷孙

□黄宇辉

新买来的手包拉链让我不小心把拉环拽折了,走了好几家裁缝店,店主们都是相同的修法:拆下原来的拉链换成新的,要价都在20元上下。这比我心目中的三五块换个拉链的费用相差甚远,而且修完后拉链的颜色与包的颜色不匹配,有个黑边,影响美观,我想还是算了。

 

走出最后那家裁缝店,我有些后悔,大热的天,既然出来一趟,就应把拉链修好。就在我折回时,看见街的拐角处有一个修鞋的摊点,我决定去看看这里能不能修。

 

修鞋师傅看上去60多岁,正专心致志地修着一只开胶的鞋,他的旁边一个小男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修鞋师傅的一举一动。修鞋师傅看到我站在摊前,目光从老花镜上框上透出来,“鞋怎么了?”我连忙拿出包,说明来意。他还是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对着旁边盯着他干活的小孩说:“给叔叔看看!”

 

“上个拉环就好。”小孩接过包,仔细端详一番回答道。“那你就修吧!”修鞋师傅吩咐小孩。

 

交给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修?我打量起他来:约莫10多岁,穿着一件快露出肚脐的T恤衫、短裤超过了膝盖,这身穿着明显不搭。我心里泛起嘀咕。修鞋师傅看出我的心思,解释道:“放心吧,这样的活计他已经干过好几回了。”小孩也似乎看出来我的疑虑,麻利地从三轮车旁一个装满修鞋工具的小木箱里拿出一个小铁盒。铁盒里有各式各样的拉环,他扒拉了几下,挑出一个,又用小剪刀拆开包身拉链的一端,把拉环送进拉链,然后在拉链上打上蜡,待拉链和拉环活动自如后,递给修鞋师傅。修鞋师傅用钉鞋机扣合了缝隙,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和修鞋师傅闲谈中,得知他和小孩的关系及他家的状况。他是城郊的农民,儿子在建筑工地上工亡,儿媳改嫁了,留下这个11岁的孙子和他老两口相依为命,他和老伴、孙子白天来这里,他修鞋、老伴捡垃圾,孙子也趁着暑假帮他搭个下手,顺便学习修鞋缝补的技能。

 

起身告别时,我这才想起修包前没问价,但我想总不会超过裁缝店20元要价吧。“多少钱?”我问。修鞋师傅伸出1根手指头,比刚才在裁缝店的要价便宜不少呢。我掏出手机,对着挂在三轮车车把上的二维码,扫码支付了10块钱。小孩听到手机语音提示后,起身抓住我的胳膊:“叔叔,不是10块,1块钱就可以。”边说边从木盒里拿出零钱找给我。

 

我心中一动,摆摆手说不要了。“换个拉环就值这个钱,多了我们不会要的。”小孩固执地把钱塞给我,我只好收下。

 

离开爷孙俩,我还是过意不去,便走到不远处一个西瓜摊,买了一个大西瓜,算我给爷孙俩在炎热的夏天送去一份清凉,并默默地祝福他们一家平安幸福。

 

处暑时节

□张勇

沿着一段记忆的荷香

倾听一只水鸟的歌唱

微凉的秋

悄悄走进田野的丰盈

北国的风,南方的花

相遇在一场秋雨

打湿一叶金色的梦

东篱下的身影

在一株秋菊的对视里思念

一行雁声

以几片枫叶的姿势

摇落心事

趁叶子还绿着

趁月色正好

煮一壶秋茶

让小屋的心绪

在一杯清香里荡漾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