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3年8月4日)

tqb2023080412.jpg

流淌的文字藏真情

——品读《季羡林散文精选》

□卜庆萍

12tqb0804012_003_01_b.jpg

 

一读到季羡林散文,身子立刻就觉得轻起来,仿佛脚下踩着云朵。每往前走一步,会听到流水的声音。季羡林耐读又晓畅的文风,每每品读,都会给我极美的享受。

 

季羡林的每篇散文,都是生活中闪烁的一朵花。有的艳丽,有的清雅又素洁,还有的情感真挚,蕴含哲理,在芬芳中让人品味无尽。最爱读季羡林笔下的《清塘荷韵》,这篇经典散文文字清新俊逸,行文自然舒畅,每每读来便沉醉其中。季羡林说:“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然后,他便“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接下来季羡林“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在这篇《清塘荷韵》里,几颗小莲子经过四年终于长出满塘翠绿。季羡林在流水般舒缓的叙事中,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强大和美好,也看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温柔。“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这段花瓣飞落水中的描写,让读者如同在欣赏一幅水墨画,柔和而宁静,给人一种闲适的美意。

 

在散文《神奇的丝瓜》中,季羡林以敏锐的触角,写出了丝瓜的神奇与美妙。描写生动,观察细致,向我们展示了这小小植物生长过程中平凡的精彩。文中说:“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季羡林在用心描写自然的智慧与巧妙,更在揭示人类的生存真谛。全文叙事、描写、抒情、议论浑然一体,阐释精辟,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听雨》这样一个简单的题目,季羡林却写得质朴自然,生动入心。季羡林“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他听出了“金声玉振”,听出了“黄钟大吕”,听出了“大珠小珠落玉盘”,还听出了“如弹素琴”“如舞霹雳”“如兔落鹘起”。季羡林“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他禁不住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心境这般美好,终于发出了埋在心底的声音:“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季羡林时刻牵念着耕作的农民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用优美的文字,在一场平凡的听雨经历中,道出了人生该有的境界。

 

季羡林学贯中西,散文涉及事物多、范围广,《枸杞树》《春满燕园》《海棠花》等都是其中经典。无论写动物还是植物,抑或写人写景,都饱含深情和浓浓的人文关怀。读《季羡林散文集》,会让我们把心静下来,远离尘嚣和浮躁,迈向踏实和美好。

人生就像一场魔术

——读《海边魔术师》有感

□ 李钊

12tqb0804012_004_01_b.jpg

从“疼痛三部曲”中对底层人物人性的侦测,到“山林三部曲”里对故土人事物的追寻,再到如今的“海边三部曲”对远洋神秘气息的捕捉……孙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其用文字构筑的文学世界充满神秘魔幻的色彩,也处处可见现实生活的印记。

 

《海边魔术师》是孙频的中篇小说集,由《海边魔术师》《海鸥骑士》《落日珊瑚》三个篇目组成。该书像是一趟被魔法面纱笼罩的探索之旅,讲述奔向季风和海洋的自由旅途中,所遇的个体生存的无序和漂泊,人在社会中的孤独和遗落,以及被自然所唤醒的果敢和开阔。当小说故事里萦绕的迷雾被层层吹散,呈现出的是人性中最复杂而隐秘的部分。孙频出生于远离海洋的华北地区,“小时候是连条河都没有见过的”,成年后方有机会触及海洋,一直怀有强烈的对蓝色海洋的好奇之心,神奇的异域、陌生的植物、神秘的灯塔……与“南方之南”雷州半岛的偶然相遇,激起她去观察和探索陌生地域的欲望。作为一个保持旺盛想象力和创作力的作家,她对人和世界总是充满好奇,陌生的方言、漂泊的人民、在陆地上不能踏实行走的渔民……南方海陆交汇地带的人和事,带给她与北方山林迥然不同的感悟,她“搭建了木瓜镇这个虚构的文学地理空间”,将北方来客、木瓜镇原住民与奇妙万物放置其内,捕捉人与人、事物之间的隐秘连接,进而书写对人性世界更为深刻的思考。

 

离去与归来,是人生悲欢离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边小镇的故事就像一幕幕离去和归来交织的魔术表演,从未停止上演。《海边魔术师》讲述了儿子向父亲和世界告别的故事,艰难的生活环境里,年幼的刘小飞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照顾妹妹的责任,他总是像一个魔术师般不断为妹妹带来惊喜。当魔术的真相被揭开,他未向父亲和妹妹当面告别,去南方之南追寻自己理想中的自由。与父亲对话的书信勾画出刘小飞流浪和心理的轨迹,而印在书信背后的是所处时代的伤痛。《海鸥骑士》讲述了儿子追寻未来得及告别的父亲失踪真相的故事,父亲就像一个海鸥骑士在大海中与命运风浪搏斗,而“我”却从未理解过父亲,直到“我”接替父亲成为一名海员,才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也深深理解父亲及其同辈海员的命运。得到父亲失踪真相的“我”,原本可以选择离开,却依旧回归海上成为“父亲”。《落日珊瑚》巧妙设置了“离去-归来”的两代人物:舅舅和我。“我”离乡又归来,站在被新风潮浸染、面目全非的故乡,精神却已无法踏上归途,而舅舅“守乡”又离去,他将破败的珊瑚小屋改建为新潮民宿,引来外地游人无数,最终却将经营民宿的责任派给了彷徨中的“我”。故事里有命运的奇妙、现实的映照,也有守望乡土的传承。

 

人生就像一场魔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有什么东西出现在你面前。当身心上的疼痛感日渐消退,故乡成为精神的庇护所,面对未知远方发出的召唤,我们只需拼命向前,努力成为自己的人生魔术师。

别有洞天释画趣

——《画室一洞天》里的艺术旨趣

□ 刘昌宇

12tqb0804012_001_01_b.jpg

 

人们通常喜欢用“别有洞天”这一成语,来称赞那些作家、艺术家在文学及艺术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正是他们用如椽巨笔,营造出了万千的气象,给人们带来了至美的享受。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他的《画室一洞天》里,用76篇随笔,畅聊习画多年的心得与体会,直抒胸臆,展现一个文化学者不倦的人文追求。

 

鲜为人知的是,冯骥才最初被人们所熟知,并非是由于文学,而是因为他的画作。只是后来,由于机缘巧合,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才由绘画正式“转战”文学,开启了一段畅意的文学之旅。90年代初,为筹措资金保护中国古村落,冯骥才重拾画笔,再续丹青生涯。本书中,冯骥才与读者谈笔墨纸砚的遴选择用,论中国画的着墨和留白,道画坛大咖的艺术追求,还饶有兴趣地提及自己画室名的由来,印章和纸镇的优与劣等“画”题。

 

作为资深的文化学者,冯骥才一直葆有扎实的人文涵养。他自小就跟从名师学习绘画,山水、花鸟、虫鱼皆入其画幅。年事稍长,他又师从名家,学习古文。亦文亦画的求学经历,构筑了他深厚的美学功底,也为他日后在文学与绘画两个领域纵情驰骋,施展自身才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冯骥才不但文字和画功了得,而且评画的眼光也与众不同。他不喜欢亦步亦趋的画风,对那些出新求变的作品,总是发自内心地予以赞赏。在《一朵梅》里,他首先赞扬国画大咖王成喜画梅有风骨、见个性,“古人画梅多画折枝,而他画梅则爱画梅树。”其次,为了考验这位大师的谋划布局能力,冯骥才故意只让王成喜画一朵梅花。出人意料的是,王成喜以一朵艳丽的红梅,外配两朵小小白梅的方式,既烘托了气氛,又巧妙地完成了冯骥才交给他的任务。两位大咖惺惺相惜、相互敬重的文人襟怀也跃然纸上。

 

而《宋雨桂〈思骥图〉》一文,则把对山水画大师宋雨桂的深切怀念,融入对其画作的精微讲评中。在当代画坛,喜画马的名家可谓层出不穷,他们多以苍劲的线条,用近景的勾勒来表现马的雄浑奔放。而宋雨桂偏反其道而为之,结合冯骥才的人身际遇,以一匹孤独的马站立在波涛汹涌的大江边为寓,准确地描画出冯骥才在古村落保护方面渴求突破的心境。一边是巨浪滔滔,一边则是独马若有所思,神色坚定地凝望着前方,整个画作将山水与具体的物象勾连在一起,着意营造出“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独特意境,令人遐思不已。通过冯骥才意蕴深长的解读,也让读者对“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中国画有了更深的体悟。

 

全书中,冯骥才还在回顾自己学画的经历中,纵论了对中国画的理解。在他看来,中国画首先要讲究“学习技法,靠技法入门”,一招一式都要学到手,不能有半点差池。同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还必须在创新求变上下真功夫。如果食而不化,拘泥传统,国画艺术就很难达到出神入化的至境。而一味摒弃传统,不去探究中国画的精深奥义,所谓创新则又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冯骥才归结说,若要把中国画发扬光大,惟有继承中创新,才是振兴国画的必由之途。

 

小小的画室,见情、见景,映射出这方天地隽永的艺术旨趣,那“洞天”之中暗含的深意,本书已做了一些解答,随着岁月推移,悠悠时光终将会告诉你全部的秘密。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八卷热播

展现文学中的烟火百态

昨日,《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八卷《烟火漫卷》播出,展现文学作品中的烟火百态,带领观众感受平凡生活的悲欢离合。著名作家须一瓜、青年作家孙频做客“山海经书屋”,并与余华、苏童、程永新、祝勇、叶子等人一同前往桂山岛,拜访正在那里“闭关”写作的陈继明,共享美景与美食,体会一把“人在画中游”的乐趣。

余华、苏童在桂山岛捕鱼

 

一众作家在海边畅谈文学。 本栏文图均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须一瓜孙频做客书屋

“余华苏童是明灯般的存在”

 

很多人认识须一瓜,都是从电影《烈日灼心》开始的。这部票房大热的影片,正是改编自须一瓜的《太阳黑子》。实际上,须一瓜在文坛成名已久,曾数次获得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郁达夫文学奖等。作为一名从政法记者跨界写作的作家,须一瓜坦言余华、苏童是自己文学生命里的启明之灯,此番来到“山海经书屋”也是想以粉丝的身份表达对他们的爱。“他们在文学路上一路前行,当他们已经熠熠生辉时,我还在做记者。他们真的像明灯一样在前面闪光,给我以激励。”须一瓜表示。

 

与须一瓜一同来到书屋的,还有青年作家孙频。和须一瓜类似,余华、苏童、程永新等文坛大家,对孙频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从一开始写小说,我就往《收获》投稿,投一篇退一篇,被退了五年。”孙频回忆道,“后来我给程老师留言,问他我的作品是不是不适合《收获》。结果程老师回复我了,他说:‘只要你能写出自己的风格,都适合《收获》。’这句话给我很大的鼓励。”

 

拜访“闭关”中的陈继明

余华桂山岛捕鱼趣事多

 

余华、苏童等人应陈继明的邀请,搭乘渡轮来到桂山岛,感受与东澳岛截然不同的生活气息。在此之前,陈继明已经在桂山岛“闭关”近5个月,潜心创作新作品。这样的生活,让叶子不由得惊呼,“您真的身体力行地在岛屿上读书写字,和这个节目的主题太符合了。”

苏童笑称,自己与陈继明不同,“我离开我家,就写不了。”祝勇、孙频也纷纷表示,自己写作必须要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里。在他们看来,每个作家的书房其实都是一座“岛屿”,是一个拥有自在世界和自我价值空间的“岛屿”,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地方。

来到桂山岛,自然不能错过当地的美食美景。余华对于捕鱼情有独钟,来到桂山岛渔排,他准备一显身手。最初,余华想捞几条三刀鱼给同伴们尝尝鲜,只见他拿着捞鱼网兜瞄准目标,但几次尝试下来都让鱼儿“溜之大吉”,现场一片欢乐的气氛。

 

让人着迷的烟火气

从文学中品读人间百态

很多作家喜欢以美食等为载体,让烟火气熏入自己的作品。正如叶子所说,“人间百态于万家烟火,最不起眼的日常生活其实也是最值得描摹和记录的。”比如刘心武的《钟鼓楼》,作品讲述了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是一幅洋溢着浓郁京味儿的北京“百景图”。“如果你在一部小说里面,没有这种生活的细节,没有这种烟火气,生活的质感是出不来的。把人的衣食住行写进去,你才是在塑造一种真实的生活。”孙频说道。而余华则认为,烟火气不仅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情感表达。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悦读(2023年8月4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8-04 11:46

tqb2023080412.jpg

流淌的文字藏真情

——品读《季羡林散文精选》

□卜庆萍

12tqb0804012_003_01_b.jpg

 

一读到季羡林散文,身子立刻就觉得轻起来,仿佛脚下踩着云朵。每往前走一步,会听到流水的声音。季羡林耐读又晓畅的文风,每每品读,都会给我极美的享受。

 

季羡林的每篇散文,都是生活中闪烁的一朵花。有的艳丽,有的清雅又素洁,还有的情感真挚,蕴含哲理,在芬芳中让人品味无尽。最爱读季羡林笔下的《清塘荷韵》,这篇经典散文文字清新俊逸,行文自然舒畅,每每读来便沉醉其中。季羡林说:“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然后,他便“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接下来季羡林“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在这篇《清塘荷韵》里,几颗小莲子经过四年终于长出满塘翠绿。季羡林在流水般舒缓的叙事中,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强大和美好,也看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温柔。“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这段花瓣飞落水中的描写,让读者如同在欣赏一幅水墨画,柔和而宁静,给人一种闲适的美意。

 

在散文《神奇的丝瓜》中,季羡林以敏锐的触角,写出了丝瓜的神奇与美妙。描写生动,观察细致,向我们展示了这小小植物生长过程中平凡的精彩。文中说:“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季羡林在用心描写自然的智慧与巧妙,更在揭示人类的生存真谛。全文叙事、描写、抒情、议论浑然一体,阐释精辟,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听雨》这样一个简单的题目,季羡林却写得质朴自然,生动入心。季羡林“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他听出了“金声玉振”,听出了“黄钟大吕”,听出了“大珠小珠落玉盘”,还听出了“如弹素琴”“如舞霹雳”“如兔落鹘起”。季羡林“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他禁不住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心境这般美好,终于发出了埋在心底的声音:“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季羡林时刻牵念着耕作的农民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用优美的文字,在一场平凡的听雨经历中,道出了人生该有的境界。

 

季羡林学贯中西,散文涉及事物多、范围广,《枸杞树》《春满燕园》《海棠花》等都是其中经典。无论写动物还是植物,抑或写人写景,都饱含深情和浓浓的人文关怀。读《季羡林散文集》,会让我们把心静下来,远离尘嚣和浮躁,迈向踏实和美好。

人生就像一场魔术

——读《海边魔术师》有感

□ 李钊

12tqb0804012_004_01_b.jpg

从“疼痛三部曲”中对底层人物人性的侦测,到“山林三部曲”里对故土人事物的追寻,再到如今的“海边三部曲”对远洋神秘气息的捕捉……孙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其用文字构筑的文学世界充满神秘魔幻的色彩,也处处可见现实生活的印记。

 

《海边魔术师》是孙频的中篇小说集,由《海边魔术师》《海鸥骑士》《落日珊瑚》三个篇目组成。该书像是一趟被魔法面纱笼罩的探索之旅,讲述奔向季风和海洋的自由旅途中,所遇的个体生存的无序和漂泊,人在社会中的孤独和遗落,以及被自然所唤醒的果敢和开阔。当小说故事里萦绕的迷雾被层层吹散,呈现出的是人性中最复杂而隐秘的部分。孙频出生于远离海洋的华北地区,“小时候是连条河都没有见过的”,成年后方有机会触及海洋,一直怀有强烈的对蓝色海洋的好奇之心,神奇的异域、陌生的植物、神秘的灯塔……与“南方之南”雷州半岛的偶然相遇,激起她去观察和探索陌生地域的欲望。作为一个保持旺盛想象力和创作力的作家,她对人和世界总是充满好奇,陌生的方言、漂泊的人民、在陆地上不能踏实行走的渔民……南方海陆交汇地带的人和事,带给她与北方山林迥然不同的感悟,她“搭建了木瓜镇这个虚构的文学地理空间”,将北方来客、木瓜镇原住民与奇妙万物放置其内,捕捉人与人、事物之间的隐秘连接,进而书写对人性世界更为深刻的思考。

 

离去与归来,是人生悲欢离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边小镇的故事就像一幕幕离去和归来交织的魔术表演,从未停止上演。《海边魔术师》讲述了儿子向父亲和世界告别的故事,艰难的生活环境里,年幼的刘小飞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照顾妹妹的责任,他总是像一个魔术师般不断为妹妹带来惊喜。当魔术的真相被揭开,他未向父亲和妹妹当面告别,去南方之南追寻自己理想中的自由。与父亲对话的书信勾画出刘小飞流浪和心理的轨迹,而印在书信背后的是所处时代的伤痛。《海鸥骑士》讲述了儿子追寻未来得及告别的父亲失踪真相的故事,父亲就像一个海鸥骑士在大海中与命运风浪搏斗,而“我”却从未理解过父亲,直到“我”接替父亲成为一名海员,才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也深深理解父亲及其同辈海员的命运。得到父亲失踪真相的“我”,原本可以选择离开,却依旧回归海上成为“父亲”。《落日珊瑚》巧妙设置了“离去-归来”的两代人物:舅舅和我。“我”离乡又归来,站在被新风潮浸染、面目全非的故乡,精神却已无法踏上归途,而舅舅“守乡”又离去,他将破败的珊瑚小屋改建为新潮民宿,引来外地游人无数,最终却将经营民宿的责任派给了彷徨中的“我”。故事里有命运的奇妙、现实的映照,也有守望乡土的传承。

 

人生就像一场魔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有什么东西出现在你面前。当身心上的疼痛感日渐消退,故乡成为精神的庇护所,面对未知远方发出的召唤,我们只需拼命向前,努力成为自己的人生魔术师。

别有洞天释画趣

——《画室一洞天》里的艺术旨趣

□ 刘昌宇

12tqb0804012_001_01_b.jpg

 

人们通常喜欢用“别有洞天”这一成语,来称赞那些作家、艺术家在文学及艺术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正是他们用如椽巨笔,营造出了万千的气象,给人们带来了至美的享受。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他的《画室一洞天》里,用76篇随笔,畅聊习画多年的心得与体会,直抒胸臆,展现一个文化学者不倦的人文追求。

 

鲜为人知的是,冯骥才最初被人们所熟知,并非是由于文学,而是因为他的画作。只是后来,由于机缘巧合,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才由绘画正式“转战”文学,开启了一段畅意的文学之旅。90年代初,为筹措资金保护中国古村落,冯骥才重拾画笔,再续丹青生涯。本书中,冯骥才与读者谈笔墨纸砚的遴选择用,论中国画的着墨和留白,道画坛大咖的艺术追求,还饶有兴趣地提及自己画室名的由来,印章和纸镇的优与劣等“画”题。

 

作为资深的文化学者,冯骥才一直葆有扎实的人文涵养。他自小就跟从名师学习绘画,山水、花鸟、虫鱼皆入其画幅。年事稍长,他又师从名家,学习古文。亦文亦画的求学经历,构筑了他深厚的美学功底,也为他日后在文学与绘画两个领域纵情驰骋,施展自身才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冯骥才不但文字和画功了得,而且评画的眼光也与众不同。他不喜欢亦步亦趋的画风,对那些出新求变的作品,总是发自内心地予以赞赏。在《一朵梅》里,他首先赞扬国画大咖王成喜画梅有风骨、见个性,“古人画梅多画折枝,而他画梅则爱画梅树。”其次,为了考验这位大师的谋划布局能力,冯骥才故意只让王成喜画一朵梅花。出人意料的是,王成喜以一朵艳丽的红梅,外配两朵小小白梅的方式,既烘托了气氛,又巧妙地完成了冯骥才交给他的任务。两位大咖惺惺相惜、相互敬重的文人襟怀也跃然纸上。

 

而《宋雨桂〈思骥图〉》一文,则把对山水画大师宋雨桂的深切怀念,融入对其画作的精微讲评中。在当代画坛,喜画马的名家可谓层出不穷,他们多以苍劲的线条,用近景的勾勒来表现马的雄浑奔放。而宋雨桂偏反其道而为之,结合冯骥才的人身际遇,以一匹孤独的马站立在波涛汹涌的大江边为寓,准确地描画出冯骥才在古村落保护方面渴求突破的心境。一边是巨浪滔滔,一边则是独马若有所思,神色坚定地凝望着前方,整个画作将山水与具体的物象勾连在一起,着意营造出“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独特意境,令人遐思不已。通过冯骥才意蕴深长的解读,也让读者对“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中国画有了更深的体悟。

 

全书中,冯骥才还在回顾自己学画的经历中,纵论了对中国画的理解。在他看来,中国画首先要讲究“学习技法,靠技法入门”,一招一式都要学到手,不能有半点差池。同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还必须在创新求变上下真功夫。如果食而不化,拘泥传统,国画艺术就很难达到出神入化的至境。而一味摒弃传统,不去探究中国画的精深奥义,所谓创新则又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冯骥才归结说,若要把中国画发扬光大,惟有继承中创新,才是振兴国画的必由之途。

 

小小的画室,见情、见景,映射出这方天地隽永的艺术旨趣,那“洞天”之中暗含的深意,本书已做了一些解答,随着岁月推移,悠悠时光终将会告诉你全部的秘密。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八卷热播

展现文学中的烟火百态

昨日,《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八卷《烟火漫卷》播出,展现文学作品中的烟火百态,带领观众感受平凡生活的悲欢离合。著名作家须一瓜、青年作家孙频做客“山海经书屋”,并与余华、苏童、程永新、祝勇、叶子等人一同前往桂山岛,拜访正在那里“闭关”写作的陈继明,共享美景与美食,体会一把“人在画中游”的乐趣。

余华、苏童在桂山岛捕鱼

 

一众作家在海边畅谈文学。 本栏文图均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须一瓜孙频做客书屋

“余华苏童是明灯般的存在”

 

很多人认识须一瓜,都是从电影《烈日灼心》开始的。这部票房大热的影片,正是改编自须一瓜的《太阳黑子》。实际上,须一瓜在文坛成名已久,曾数次获得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郁达夫文学奖等。作为一名从政法记者跨界写作的作家,须一瓜坦言余华、苏童是自己文学生命里的启明之灯,此番来到“山海经书屋”也是想以粉丝的身份表达对他们的爱。“他们在文学路上一路前行,当他们已经熠熠生辉时,我还在做记者。他们真的像明灯一样在前面闪光,给我以激励。”须一瓜表示。

 

与须一瓜一同来到书屋的,还有青年作家孙频。和须一瓜类似,余华、苏童、程永新等文坛大家,对孙频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从一开始写小说,我就往《收获》投稿,投一篇退一篇,被退了五年。”孙频回忆道,“后来我给程老师留言,问他我的作品是不是不适合《收获》。结果程老师回复我了,他说:‘只要你能写出自己的风格,都适合《收获》。’这句话给我很大的鼓励。”

 

拜访“闭关”中的陈继明

余华桂山岛捕鱼趣事多

 

余华、苏童等人应陈继明的邀请,搭乘渡轮来到桂山岛,感受与东澳岛截然不同的生活气息。在此之前,陈继明已经在桂山岛“闭关”近5个月,潜心创作新作品。这样的生活,让叶子不由得惊呼,“您真的身体力行地在岛屿上读书写字,和这个节目的主题太符合了。”

苏童笑称,自己与陈继明不同,“我离开我家,就写不了。”祝勇、孙频也纷纷表示,自己写作必须要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里。在他们看来,每个作家的书房其实都是一座“岛屿”,是一个拥有自在世界和自我价值空间的“岛屿”,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地方。

来到桂山岛,自然不能错过当地的美食美景。余华对于捕鱼情有独钟,来到桂山岛渔排,他准备一显身手。最初,余华想捞几条三刀鱼给同伴们尝尝鲜,只见他拿着捞鱼网兜瞄准目标,但几次尝试下来都让鱼儿“溜之大吉”,现场一片欢乐的气氛。

 

让人着迷的烟火气

从文学中品读人间百态

很多作家喜欢以美食等为载体,让烟火气熏入自己的作品。正如叶子所说,“人间百态于万家烟火,最不起眼的日常生活其实也是最值得描摹和记录的。”比如刘心武的《钟鼓楼》,作品讲述了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是一幅洋溢着浓郁京味儿的北京“百景图”。“如果你在一部小说里面,没有这种生活的细节,没有这种烟火气,生活的质感是出不来的。把人的衣食住行写进去,你才是在塑造一种真实的生活。”孙频说道。而余华则认为,烟火气不仅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情感表达。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