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现场(2023年7月21日)

tqb2023072111.jpg

在东澳岛重圆文艺梦

□ 张映竹

昨晚,由今日头条、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珠海万发集团协助拍摄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播出第六卷《飞翔与变形》。镜头中,四个蓝色的大字“你好东澳”格外惹眼。

 

从碧海沙滩到山间丛林,这座植被丰茂的海岛,保留着原始自然的生态风貌,充满着清新治愈的气息。节目中,马伯庸和阿来在海边晨跑,在山间“寻宝”——“这个叫海桐,野毛牡丹,小木瓜……”在阿来眼中,珠海东澳岛就是一个热带植物园。当然,除了美景之外,马伯庸好奇地向大家询问:“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程永新回答:“东澳岛有个铳城遗址。”瞬间点燃了马伯庸的兴趣。“那挺好,本来想来这里看看自然风光,现在还能看到名胜古迹。”沿着山间小道,阿来、马伯庸、程永新三人来到了东澳铳城遗址。为了防御海盗和外来侵略者,清雍正年间曾在东澳岛上建了一座古城堡——东澳铳城,东澳铳城现存遗迹主要包括城池、炮台和烽火台。它雄踞于东澳湾的隘口,三面临海,城门设在铳城的西南面,石砌城墙,以青砖拱顶,炮台就设在铳城右后角的城墙上,是清代抵御外来侵略的重要海防军事设施。在铳城东南约二三十米处设有烽火台,烽火台呈圆锥形,用三合土与石块筑成,是古代军事报讯设施,为传递信号之用。值得庆幸的是,因地处海岛、人烟稀少,东澳铳城遗址轮廓被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阿来、马伯庸、程永新三人站在烽火台旁,遥想海浪淘天、炮鸣舰逐的场景。马伯庸感叹说:“这次来节目,我有过很多想象,可以去一些古迹参观,悠闲地在优美的景色里散步、徜徉,所有的事情我都经历过,弥补我一个文学之梦,让我重修了一场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在脑海中幻想了很久的文艺青年之梦。”

 

在本期节目中,青年作家郑执也来到了东澳岛上的“山海经书屋”,他说:“第一次来到岛上,其实这是我很熟悉又阔别已久的岭南风光,满眼的绿色,海风宜人,风景秀丽,我觉得可以把自己的身心完完全全交给这样的大自然环境,沉浸在阅读与文学的乐趣当中,应该没有比这更奢侈的事情了吧。”这样一个让人舒爽与沉醉的岛屿,让我们期待更多美好的故事在这里发生。

阿来、程永新、马伯庸品茗畅谈阅读与文学。

 

余华、苏童、郑执漫步东澳岛。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六卷播出

让文学为你插上想象的翅膀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一杯咖啡或美酒,让人舒爽、沉醉。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科幻小说,文学作品的想象力与洞察力往往是其神来之笔,为其画龙点睛。《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六卷以神话故事、科幻小说为引展开,让文学为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

 

郑执开启“圆梦之旅”

文坛大家聊神话与科幻

 

青年作家郑执来到东澳岛,做客“山海经书屋”,与文坛大家分享自己写作的心得和感悟。他表示,本次《我在岛屿读书》之旅,也是一次“圆梦之旅”,“余华老师可以说是我的启蒙作家之一”。

 

作为新生代作家中的佼佼者,郑执的作品充满现实主义情怀和无边无际的想象力,他曾凭借《仙症》获得匿名作家计划首奖。“我觉得想象力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主权’,想象力是你跟别人最不一样的滤镜和角度。”郑执说道。

 

以郑执的作品为切入点,余华、苏童、程永新、祝勇、阿来等人饶有兴致地向大家推介起了经典的神话故事和科幻小说作品。苏童的《碧奴》,阿来的《格萨尔王》,李锐、蒋韵的《人间》,叶兆言的《后羿》以及《山海经》等神话故事让大家兴致盎然,这些作品充满魅力的文字以及作家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接着,文坛大家们谈起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刘慈欣的作品包含了大量将来的人、不同的智慧生物之间如何相处的情节。他最能引起我们兴趣的是其对物理空间的想象。”阿来这样阅读刘慈欣的作品。“科幻跟我们未来的生活太有关系了,如果对未来有展望的话,我们对科幻作品一定要重视。”程永新说道。

 

文学充满想象力与洞察力

“虚构的作品是生活需要”

 

谈起文学作品中想象力与洞察力的巧妙结合,余华、苏童等人各抒己见、侃侃而谈。不仅是神话故事和科幻小说,绝大多数文学作品都包含了大量的虚构和想象。比如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中有一个选段,将英国族裔间的冲突变成了一个与恶龙有关的故事,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完成了现实与虚幻的隐喻。又如尤瑟纳尔的《东方奇观》,其中短篇故事《王佛的保命之道》的主角在山水中画了一艘船逃离险境,这也是一种现实与虚幻的重构。此外,《百年孤独》《搜神记》《西游记》《万卡》《吻》等也是以神奇的想象力为基础建构的经典之作。

 

“因为人有精神、有思想,所以渴望去过一种更加精彩的生活,他才会去虚构,渴望遇到现实中难以遇到的哲人、先辈,这些都会刺激作家去虚构。”程永新表示。“人类之所以喜欢虚构的作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我们的情感需要。”余华解释说,“因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可能是狭窄的,我们需要虚构的文学作品把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变得宽广,去体验不同的情感。”

 

文字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感悟神话中的爱与痛

——品读《后羿》

□鄂言

与苏童在《碧奴》中表现的古典式的社会悲剧不同,叶兆言在《后羿》中表现的是一种世俗中的爱情悲剧——嫦娥本是人间女子,神的使者后羿降临人间时饱受欺凌,而嫦娥却在同病相怜的患难中完成了对后羿的角色转换——“母亲”到“姐姐”到“妻子”——她是后羿的一切。而在后羿从她身上获得了人的力量,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后,嫦娥却逐渐被疏远,直至后羿面临灭亡时,才在后羿善意的谎言中,在两军阵前,升天成为月亮之神。

 

似乎,嫦娥成为神的过程有些无可奈何——她的面前,并没有碧奴要面对的“泪”与“墙”的冲突,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而是在漫长的时间之河中苦苦挣扎,直到后羿说“朕不在乎你”而心灰意冷,选择做神是为了避世,是为了遗忘。叶兆言说,后羿放逐了嫦娥,在我看来,应该是后羿放逐了爱情,在一个没有尘世纷扰的凄冷世界中,将爱珍藏。

人怎样才能成为神?在《碧奴》中,苏童是将抗争与理想作为神存在的理由,而在《后羿》中,叶兆言却将人成为神的过程视作为一种逃避——对爱的逃避,对欲望的逃避——而这一切逃避,则是在经历种种纠葛后为了维持住人的尊严的唯一方法。在爱情被激发为神话时,即使是射日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显得轻描淡写,如同举手之劳,而在爱情被欲望埋葬时,即使是叛军也屏息凝神,感叹这为爱情而做出的牺牲。

 

嫦娥将自己的闺中密友献给后羿,打开了潘多拉的匣子。从此,后羿成为了荒淫的暴君,嫦娥走上了通向冷宫的道路。看来,完美的爱情也是一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嫦娥从后羿的“母亲”到“姐姐”到“妻子”的角色转换完毕后,后羿从神变成了人,具有了神的力量和人的欲望,而嫦娥则对自己创造出的偶像充满了不确定的恐惧,开始希望后羿不要那么完美,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并由此注定了悲剧的诞生。

 

如果说,《碧奴》是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呼唤一种古代的誓言般的爱情,感天动地推倒一切的爱情,那在《后羿》中,叶兆言更多的是对爱情自身的思索——如何爱,如何被爱。神在创造人类的同时,赋予了人爱的权利,却没有告诉人该如何去爱,如何被爱,于是背叛、猜疑、嫉妒、伤害接踵而来,直到有一天,曾经相爱过的人们走到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步——那时,爱比死更冷酷。在爱情的名义下,我们可以无视自私和欲望的滋长,并任其肆虐,而在欲望统治一切时,我们失去了人性,最后只好放逐爱情,回到神话的世界。嫦娥教会了后羿去尝试欲望的诱惑,后羿则从一个纯洁而无能的神转变成了一个改天换地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荒淫无情的暴君,而最后,后羿甚至愿意回到没有爱的时空,让一切从零开始,以重现那美好的风景。

 

没有才子佳人的浪漫,没有阳春白雪的温馨,有的只是对人性痛切的思考,对生与死、爱与痛的感悟,这是《后羿》与《碧奴》的共通之处。神话中的爱情并不完美,正如世俗中的爱情也并不卑微一样,在时间化为灰烬的漫长旅途中,神话会变得琐碎而令人生厌,世俗会因其生命力持久而被传为神话——它留给彼此的幸福与伤痛更令人觉得真实而值得怀念。然而,在静静地看着时间慢慢地流失的时候,又该如何抵挡那花样年华的诱惑,又如何能相信那“爱比死更冷酷”的箴言呢?

 

凡人英雄 人间大爱

——观《此生有约》有感

□楚楚

11tqb0721011_002_01_b.jpg

《此生有约》剧照。

 

《此生有约》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它不是纪录片,而是一部有鲜明纪录片风格的现实主义电影作品。

 

影片从一个特写的运动镜头开始,那是一双正在行走的男人的脚,黑色的新皮鞋踏在大理石地面上,周围人声嘈杂,广播里传出清脆的播音声……实景运动镜头、立体自然音响,真实的环境氛围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影片的现实主义基调。

 

接着旁白声响起:“我出生在一座大山深处……”随着镜头的切换,时钟拨回40年前。上世纪70年代,北方大山深处的黑龙庙村,为解决村里孩子上学的问题,村民勒紧裤腰带建了一间砖瓦房作为小学教室。可临到开学时,大家才接到通知,县里原本委派的老师不来了。村长召集大家商量,决定先找人代课顶替。

 

村民武志奇从小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乡亲们的接济和帮扶下考取了县城有编制的公办教师,准备第二天去报到。村长拿着一根扁担过来了,就是当年乡亲们给武志奇挑送粮食的那根。武志奇的命运从此改变。

 

20年后,武老师遇难的那场戏,是整部影片中唯一的一段黑白色调。大雨滂沱的深夜,雷声轰鸣,闪电撕开一道亮光,照出了满头鲜血的武老师,他躺在学生玉昆怀里。

 

在电影视觉效果中,色彩往往是一种潜意识因素,它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表现性和氛围感。这段情景中的黑白色调,传达了一种中国文化中明显的心理象征意义:生死无常,天地不仁;与此同时,一个大角度的俯拍镜头,让观众有纵览全景的即视感,更加强化了这种对生命脆弱的象征性,此刻镜头下的两个男人,在观众的俯视中显得如此渺小、痛苦和无助,玉昆声嘶力竭地哭喊声淹没在轰隆隆的雷鸣声中,充满了一种“无语问苍天”的悲怆。

 

玉昆是影片塑造的第二位主人公。20年前,小玉昆上学时家境贫困,中午一个人悄悄到教室外啃红薯,武老师发现后,将自己饭盒里的两个白面馒头分了一个给他,其实那是武老师家里最后的口粮。后来,玉昆考上了中专,毕业后和一家广东的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回乡辞行时发生的意外,让他决定留在黑龙庙村小学当一名民办教师。

 

和他一起留下的还有他当时的女友,后来的妻子彩云。在影片中有一段蒙太奇闪回的镜头,是少年时的玉昆和彩云在朗诵舒婷的诗歌《致橡树》,这真是一个巧妙隐喻的视觉化呈现。导演将影片中最温暖、最柔和的色彩都给了相爱相恋和新婚成家时的玉昆和彩云:洁白的衬衣、橘红的浅蓝的裙子、鲜艳的大红喜被、重新粉刷的教室白墙、春天的烂漫山花、夏天绿油油的青葱草木……

 

只是,这样纯净美好的爱情无法阻止命运再一次降临的残酷。第二起死亡事件发生在一段隧道内,隧道洞口可见明亮的阳光,但玉昆的周围只有黑暗,他的背影如此沉重,仿佛永远跑不到头……镜头从后面一直跟随玉昆的背影,采用了近景和小角度的仰角记录他的奔跑,不仅使观众体验到一种更剧烈、更富有动势的运动感,也因为人物背对镜头,更增强了观众对他此时此刻心情的想象和共情。

 

电影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空间调度是电影与观众交流的主要媒介之一。这场戏的空间设置(狭小的隧道会让人产生紧张、焦虑情绪)、画面景框中固有的重力区(近景中孤立的玉昆背影会比远景中聚集的人群显得更重)以及他奔跑的方向等细节刻画,使观看者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体验到死亡的残酷。

 

玉昆老师有一名学生叫石磊,父母早逝,和爷爷相依为命。石磊被毒蛇咬伤,玉昆背着他跑下山送去医院救治。买完给石磊的烩面后,玉昆已是身无分文,在病房外悄悄捡起别人吃剩的半块面包放进嘴里。这一幕被走出病房的石磊看到了,20年后,他辞掉了大城市的工作,成了黑虎庙小学的第三代教师。

 

著名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曾说:“没有我的环境,便没有我的人物。”在《此生有约》中,所有人物与环境都是浑然一体的。真实的环境氛围来自影片的拍摄方式:实景拍摄,以及大量运用长镜头及立体自然音响。简练有力的构图有效地突出视觉重点而不过分夸张。

 

分口粮时用的竹簸箕、孩子们背的自制土布包、村长开会时蹲在地上抽的长杆烟袋、磨得发光的扁担、两块钱的红围巾、一毛钱的红头绳……影片中大量的细节设计似乎与主题无关,似乎是“闲笔”,但它们都取材于真实生活。这些细节构成了电影中的生活环境,让观众自然地体验到身临其境之感。

 

整部影片大量使用了当地方言,老师讲课时的普通话也并没有字正腔圆,而是带着明显的口音,这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还原,使影片具有了鲜明的纪实性。包括主角在内的所有演员(其中有不少非职业演员)说着地道的方言,他们的动作神态,说话的语调与停顿都呈现出日常生活的意境。语言的背后是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历,其中传达的信息可以是无穷大的。

 

40年前的乡村并不只是田园牧歌,也有基本生活的艰辛,据导演杨涧华深入乡村走访后说,有不少乡村教师一辈子没有看过电影。这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有连续三代人愿意放弃自己的前途,选择坚守贫困乡村的三尺讲台?看完《此生有约》,相信观众会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

 

“英雄就是战胜个人的和当地的历史局限性的男人或女人,这些局限针对的是普遍有效的常规人类模式。”最近读到《千面英雄》里的这句话深得我心。

 

《此生有约》,一部关于凡人英雄、人间大爱的精品之作。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
湾韵|现场(2023年7月21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7-21 12:02

tqb2023072111.jpg

在东澳岛重圆文艺梦

□ 张映竹

昨晚,由今日头条、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珠海万发集团协助拍摄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播出第六卷《飞翔与变形》。镜头中,四个蓝色的大字“你好东澳”格外惹眼。

 

从碧海沙滩到山间丛林,这座植被丰茂的海岛,保留着原始自然的生态风貌,充满着清新治愈的气息。节目中,马伯庸和阿来在海边晨跑,在山间“寻宝”——“这个叫海桐,野毛牡丹,小木瓜……”在阿来眼中,珠海东澳岛就是一个热带植物园。当然,除了美景之外,马伯庸好奇地向大家询问:“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程永新回答:“东澳岛有个铳城遗址。”瞬间点燃了马伯庸的兴趣。“那挺好,本来想来这里看看自然风光,现在还能看到名胜古迹。”沿着山间小道,阿来、马伯庸、程永新三人来到了东澳铳城遗址。为了防御海盗和外来侵略者,清雍正年间曾在东澳岛上建了一座古城堡——东澳铳城,东澳铳城现存遗迹主要包括城池、炮台和烽火台。它雄踞于东澳湾的隘口,三面临海,城门设在铳城的西南面,石砌城墙,以青砖拱顶,炮台就设在铳城右后角的城墙上,是清代抵御外来侵略的重要海防军事设施。在铳城东南约二三十米处设有烽火台,烽火台呈圆锥形,用三合土与石块筑成,是古代军事报讯设施,为传递信号之用。值得庆幸的是,因地处海岛、人烟稀少,东澳铳城遗址轮廓被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阿来、马伯庸、程永新三人站在烽火台旁,遥想海浪淘天、炮鸣舰逐的场景。马伯庸感叹说:“这次来节目,我有过很多想象,可以去一些古迹参观,悠闲地在优美的景色里散步、徜徉,所有的事情我都经历过,弥补我一个文学之梦,让我重修了一场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在脑海中幻想了很久的文艺青年之梦。”

 

在本期节目中,青年作家郑执也来到了东澳岛上的“山海经书屋”,他说:“第一次来到岛上,其实这是我很熟悉又阔别已久的岭南风光,满眼的绿色,海风宜人,风景秀丽,我觉得可以把自己的身心完完全全交给这样的大自然环境,沉浸在阅读与文学的乐趣当中,应该没有比这更奢侈的事情了吧。”这样一个让人舒爽与沉醉的岛屿,让我们期待更多美好的故事在这里发生。

阿来、程永新、马伯庸品茗畅谈阅读与文学。

 

余华、苏童、郑执漫步东澳岛。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六卷播出

让文学为你插上想象的翅膀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一杯咖啡或美酒,让人舒爽、沉醉。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科幻小说,文学作品的想象力与洞察力往往是其神来之笔,为其画龙点睛。《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六卷以神话故事、科幻小说为引展开,让文学为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

 

郑执开启“圆梦之旅”

文坛大家聊神话与科幻

 

青年作家郑执来到东澳岛,做客“山海经书屋”,与文坛大家分享自己写作的心得和感悟。他表示,本次《我在岛屿读书》之旅,也是一次“圆梦之旅”,“余华老师可以说是我的启蒙作家之一”。

 

作为新生代作家中的佼佼者,郑执的作品充满现实主义情怀和无边无际的想象力,他曾凭借《仙症》获得匿名作家计划首奖。“我觉得想象力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主权’,想象力是你跟别人最不一样的滤镜和角度。”郑执说道。

 

以郑执的作品为切入点,余华、苏童、程永新、祝勇、阿来等人饶有兴致地向大家推介起了经典的神话故事和科幻小说作品。苏童的《碧奴》,阿来的《格萨尔王》,李锐、蒋韵的《人间》,叶兆言的《后羿》以及《山海经》等神话故事让大家兴致盎然,这些作品充满魅力的文字以及作家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接着,文坛大家们谈起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刘慈欣的作品包含了大量将来的人、不同的智慧生物之间如何相处的情节。他最能引起我们兴趣的是其对物理空间的想象。”阿来这样阅读刘慈欣的作品。“科幻跟我们未来的生活太有关系了,如果对未来有展望的话,我们对科幻作品一定要重视。”程永新说道。

 

文学充满想象力与洞察力

“虚构的作品是生活需要”

 

谈起文学作品中想象力与洞察力的巧妙结合,余华、苏童等人各抒己见、侃侃而谈。不仅是神话故事和科幻小说,绝大多数文学作品都包含了大量的虚构和想象。比如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中有一个选段,将英国族裔间的冲突变成了一个与恶龙有关的故事,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完成了现实与虚幻的隐喻。又如尤瑟纳尔的《东方奇观》,其中短篇故事《王佛的保命之道》的主角在山水中画了一艘船逃离险境,这也是一种现实与虚幻的重构。此外,《百年孤独》《搜神记》《西游记》《万卡》《吻》等也是以神奇的想象力为基础建构的经典之作。

 

“因为人有精神、有思想,所以渴望去过一种更加精彩的生活,他才会去虚构,渴望遇到现实中难以遇到的哲人、先辈,这些都会刺激作家去虚构。”程永新表示。“人类之所以喜欢虚构的作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我们的情感需要。”余华解释说,“因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可能是狭窄的,我们需要虚构的文学作品把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情感变得宽广,去体验不同的情感。”

 

文字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感悟神话中的爱与痛

——品读《后羿》

□鄂言

与苏童在《碧奴》中表现的古典式的社会悲剧不同,叶兆言在《后羿》中表现的是一种世俗中的爱情悲剧——嫦娥本是人间女子,神的使者后羿降临人间时饱受欺凌,而嫦娥却在同病相怜的患难中完成了对后羿的角色转换——“母亲”到“姐姐”到“妻子”——她是后羿的一切。而在后羿从她身上获得了人的力量,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后,嫦娥却逐渐被疏远,直至后羿面临灭亡时,才在后羿善意的谎言中,在两军阵前,升天成为月亮之神。

 

似乎,嫦娥成为神的过程有些无可奈何——她的面前,并没有碧奴要面对的“泪”与“墙”的冲突,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而是在漫长的时间之河中苦苦挣扎,直到后羿说“朕不在乎你”而心灰意冷,选择做神是为了避世,是为了遗忘。叶兆言说,后羿放逐了嫦娥,在我看来,应该是后羿放逐了爱情,在一个没有尘世纷扰的凄冷世界中,将爱珍藏。

人怎样才能成为神?在《碧奴》中,苏童是将抗争与理想作为神存在的理由,而在《后羿》中,叶兆言却将人成为神的过程视作为一种逃避——对爱的逃避,对欲望的逃避——而这一切逃避,则是在经历种种纠葛后为了维持住人的尊严的唯一方法。在爱情被激发为神话时,即使是射日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显得轻描淡写,如同举手之劳,而在爱情被欲望埋葬时,即使是叛军也屏息凝神,感叹这为爱情而做出的牺牲。

 

嫦娥将自己的闺中密友献给后羿,打开了潘多拉的匣子。从此,后羿成为了荒淫的暴君,嫦娥走上了通向冷宫的道路。看来,完美的爱情也是一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嫦娥从后羿的“母亲”到“姐姐”到“妻子”的角色转换完毕后,后羿从神变成了人,具有了神的力量和人的欲望,而嫦娥则对自己创造出的偶像充满了不确定的恐惧,开始希望后羿不要那么完美,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并由此注定了悲剧的诞生。

 

如果说,《碧奴》是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呼唤一种古代的誓言般的爱情,感天动地推倒一切的爱情,那在《后羿》中,叶兆言更多的是对爱情自身的思索——如何爱,如何被爱。神在创造人类的同时,赋予了人爱的权利,却没有告诉人该如何去爱,如何被爱,于是背叛、猜疑、嫉妒、伤害接踵而来,直到有一天,曾经相爱过的人们走到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步——那时,爱比死更冷酷。在爱情的名义下,我们可以无视自私和欲望的滋长,并任其肆虐,而在欲望统治一切时,我们失去了人性,最后只好放逐爱情,回到神话的世界。嫦娥教会了后羿去尝试欲望的诱惑,后羿则从一个纯洁而无能的神转变成了一个改天换地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荒淫无情的暴君,而最后,后羿甚至愿意回到没有爱的时空,让一切从零开始,以重现那美好的风景。

 

没有才子佳人的浪漫,没有阳春白雪的温馨,有的只是对人性痛切的思考,对生与死、爱与痛的感悟,这是《后羿》与《碧奴》的共通之处。神话中的爱情并不完美,正如世俗中的爱情也并不卑微一样,在时间化为灰烬的漫长旅途中,神话会变得琐碎而令人生厌,世俗会因其生命力持久而被传为神话——它留给彼此的幸福与伤痛更令人觉得真实而值得怀念。然而,在静静地看着时间慢慢地流失的时候,又该如何抵挡那花样年华的诱惑,又如何能相信那“爱比死更冷酷”的箴言呢?

 

凡人英雄 人间大爱

——观《此生有约》有感

□楚楚

11tqb0721011_002_01_b.jpg

《此生有约》剧照。

 

《此生有约》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它不是纪录片,而是一部有鲜明纪录片风格的现实主义电影作品。

 

影片从一个特写的运动镜头开始,那是一双正在行走的男人的脚,黑色的新皮鞋踏在大理石地面上,周围人声嘈杂,广播里传出清脆的播音声……实景运动镜头、立体自然音响,真实的环境氛围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影片的现实主义基调。

 

接着旁白声响起:“我出生在一座大山深处……”随着镜头的切换,时钟拨回40年前。上世纪70年代,北方大山深处的黑龙庙村,为解决村里孩子上学的问题,村民勒紧裤腰带建了一间砖瓦房作为小学教室。可临到开学时,大家才接到通知,县里原本委派的老师不来了。村长召集大家商量,决定先找人代课顶替。

 

村民武志奇从小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乡亲们的接济和帮扶下考取了县城有编制的公办教师,准备第二天去报到。村长拿着一根扁担过来了,就是当年乡亲们给武志奇挑送粮食的那根。武志奇的命运从此改变。

 

20年后,武老师遇难的那场戏,是整部影片中唯一的一段黑白色调。大雨滂沱的深夜,雷声轰鸣,闪电撕开一道亮光,照出了满头鲜血的武老师,他躺在学生玉昆怀里。

 

在电影视觉效果中,色彩往往是一种潜意识因素,它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表现性和氛围感。这段情景中的黑白色调,传达了一种中国文化中明显的心理象征意义:生死无常,天地不仁;与此同时,一个大角度的俯拍镜头,让观众有纵览全景的即视感,更加强化了这种对生命脆弱的象征性,此刻镜头下的两个男人,在观众的俯视中显得如此渺小、痛苦和无助,玉昆声嘶力竭地哭喊声淹没在轰隆隆的雷鸣声中,充满了一种“无语问苍天”的悲怆。

 

玉昆是影片塑造的第二位主人公。20年前,小玉昆上学时家境贫困,中午一个人悄悄到教室外啃红薯,武老师发现后,将自己饭盒里的两个白面馒头分了一个给他,其实那是武老师家里最后的口粮。后来,玉昆考上了中专,毕业后和一家广东的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回乡辞行时发生的意外,让他决定留在黑龙庙村小学当一名民办教师。

 

和他一起留下的还有他当时的女友,后来的妻子彩云。在影片中有一段蒙太奇闪回的镜头,是少年时的玉昆和彩云在朗诵舒婷的诗歌《致橡树》,这真是一个巧妙隐喻的视觉化呈现。导演将影片中最温暖、最柔和的色彩都给了相爱相恋和新婚成家时的玉昆和彩云:洁白的衬衣、橘红的浅蓝的裙子、鲜艳的大红喜被、重新粉刷的教室白墙、春天的烂漫山花、夏天绿油油的青葱草木……

 

只是,这样纯净美好的爱情无法阻止命运再一次降临的残酷。第二起死亡事件发生在一段隧道内,隧道洞口可见明亮的阳光,但玉昆的周围只有黑暗,他的背影如此沉重,仿佛永远跑不到头……镜头从后面一直跟随玉昆的背影,采用了近景和小角度的仰角记录他的奔跑,不仅使观众体验到一种更剧烈、更富有动势的运动感,也因为人物背对镜头,更增强了观众对他此时此刻心情的想象和共情。

 

电影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空间调度是电影与观众交流的主要媒介之一。这场戏的空间设置(狭小的隧道会让人产生紧张、焦虑情绪)、画面景框中固有的重力区(近景中孤立的玉昆背影会比远景中聚集的人群显得更重)以及他奔跑的方向等细节刻画,使观看者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体验到死亡的残酷。

 

玉昆老师有一名学生叫石磊,父母早逝,和爷爷相依为命。石磊被毒蛇咬伤,玉昆背着他跑下山送去医院救治。买完给石磊的烩面后,玉昆已是身无分文,在病房外悄悄捡起别人吃剩的半块面包放进嘴里。这一幕被走出病房的石磊看到了,20年后,他辞掉了大城市的工作,成了黑虎庙小学的第三代教师。

 

著名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曾说:“没有我的环境,便没有我的人物。”在《此生有约》中,所有人物与环境都是浑然一体的。真实的环境氛围来自影片的拍摄方式:实景拍摄,以及大量运用长镜头及立体自然音响。简练有力的构图有效地突出视觉重点而不过分夸张。

 

分口粮时用的竹簸箕、孩子们背的自制土布包、村长开会时蹲在地上抽的长杆烟袋、磨得发光的扁担、两块钱的红围巾、一毛钱的红头绳……影片中大量的细节设计似乎与主题无关,似乎是“闲笔”,但它们都取材于真实生活。这些细节构成了电影中的生活环境,让观众自然地体验到身临其境之感。

 

整部影片大量使用了当地方言,老师讲课时的普通话也并没有字正腔圆,而是带着明显的口音,这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还原,使影片具有了鲜明的纪实性。包括主角在内的所有演员(其中有不少非职业演员)说着地道的方言,他们的动作神态,说话的语调与停顿都呈现出日常生活的意境。语言的背后是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历,其中传达的信息可以是无穷大的。

 

40年前的乡村并不只是田园牧歌,也有基本生活的艰辛,据导演杨涧华深入乡村走访后说,有不少乡村教师一辈子没有看过电影。这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有连续三代人愿意放弃自己的前途,选择坚守贫困乡村的三尺讲台?看完《此生有约》,相信观众会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

 

“英雄就是战胜个人的和当地的历史局限性的男人或女人,这些局限针对的是普遍有效的常规人类模式。”最近读到《千面英雄》里的这句话深得我心。

 

《此生有约》,一部关于凡人英雄、人间大爱的精品之作。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