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心灵的栖息地
——读迟子建散文集《我的世界下雪了》
□谢璇
《我的世界下雪了》是迟子建系列散文集之一,收录了其精品散文58篇,分为《好时光悄悄溜走》《暮色中的炊烟》《年年依旧的菜园》《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我的世界下雪了》《十里堡的黄昏》等六个章节,记录了她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故事。书中有对故乡食物的品味,有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有对自然风光的感触,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浓浓的眷恋和思念之情,在书中我看到了作者在家乡生活的动人画面,也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最美烟火气。
故乡天然的、质朴的食物构成了迟子建对故乡的整个味觉记忆,她写故乡的美食从来都不着眼于那些精致高档、做法复杂的,反而是那些最普通、最寻常的食物经常在她的文字里出现。在《故乡的吃食》中她写道:“不过寻常百姓家也是不需要什么席面的,所以那些家常菜一直是我们的最爱。”“我们啃春的对象就是萝卜,萝卜到了立春时,柴的比脆生的多,所以选啃春的萝卜就跟皇帝选妃子一样费周折,既要看它的模样,又要看它是否丰腴,汁液是否饱满。”“吃”这么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她的描写之下变得生动有味,令人不得不折服于她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农具的眼睛》里有这样一段话:“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农具为什么会有眼睛?因为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把如此平凡且土气的农具描写得如此具有神韵。既然农具都有了眼睛,那么,作者的心灵之中一定也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在闪烁,这双审美的眼睛会将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事情镀上美丽的光泽。农具的眼睛实际上是指那段农村生活的美好时光,作者通过各种农具引述出农活的劳累和趣味,每一句的描写都流露出对勤劳、朴实、宁静生活的热爱,都流露出对农村和大自然的亲近之情。就如同她说的那样:“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
故乡是菜蔬品种丰富多彩的菜园,用发红的双手在水中腌制咸菜,有着奇妙花纹的樟子松板材,墙头上挂满了长满眼睛的农具,年前在炕上的临时浴盆中洗尘,腊月家里贴年画的热闹…… 生活在作家眼中就是这样的富有情趣、诗意盎然,不时拨动着她的心弦。读着迟子建动人的文字,我也仿佛跟着作者把她的故乡游历了一番。
“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故乡是迟子建永远的心灵栖息地,故乡养育了她,她也深深地眷恋着故乡。迟子建像是一位浪漫的生活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灵动的笔触展现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事,以及细腻婉转的内心世界,阅读她的作品时就如同在欣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生动形象。
贯通与独见
——品读张宗子《乱翻书集》
□路来森
张宗子的新作《乱翻书集》,我读来的第一感觉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其文越来越沉郁而老辣了。若用两个词来概括其文的特点,那就是“贯通”与“独见”。
“贯通”主要是就其文章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运用而言的。其文章思维多呈现发散式思维,辐射面广,颇有纵横捭阖之势。
大而言之,张宗子阅读丰富,涉猎广泛。他的阅读不限于文学,还涉及音乐、电影、戏剧等诸多方面,而且,此诸多方面并非浅尝辄止,他读得深、读得透,多有思考的亮点、思想的火花闪烁而出。重要的是,他“读而有所用”,能将此诸多方面的知识贯穿在一起,化为文章。如此,其文章就呈现出多门类艺术的交叉运用,这就是“贯通”,一种较高层次的“贯通”。这种“贯通”好处多多,可以使文章变得饱满而丰盈,多姿而多彩;可以使文章由简单变得复杂,不是一种芜杂的“复杂”,而是一种异彩纷呈、沉郁顿挫的“复杂”。文章因此就厚重并妙趣横生起来。
小而言之,就单篇文章的写作而言,张宗子不喜欢高头讲章,更不喜欢虚妄的坐而论道。他的文章务实,以材料丰富见长,以论述集中、紧凑见长。其文章通常呈现出“切入点小,知识点丰富”的特点,而最见功夫的就是他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看似随意,实则是以丰厚的学养为积淀的。
不妨以《岁暮咏怀》一文为例。本文以白居易的《岁暮咏怀》诗为切入点,不仅分析了白居易的诗歌,还写出了白居易的生活、性情等,重要的是张宗子善于比较和佐证,他拿白居易与元稹共评,拿白居易的诗与陆游的诗互证,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他又引用了孟郊、方回、赵翼的评价。虽只是一篇短文,但涉及的知识点却是极其丰富的。文章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而生动,呈现摇曳多姿的态势。
“独见”是指独特的思想见解。
张宗子的文章,其思想呈现不是简单的结论式的,而常常是随文而生,伴随着写作的过程爆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思想的呈现不虚空、不妄议,以学理、材料为基础,水到渠成,真实而有说服力。此外,读张宗子的文章,你会发现他的这些“随文而生”的思想见解不仅丰富多彩,更多有独到之处。
人们谈及“咏物诗”,似乎必讲究“托物言志”,但张宗子却说:“咏物诗有寓意当然好,但滥加比附也是俗套。没有寓意,状物求工,写出一种情调,何尝不好?”“状物求工”即如画中小品,虽小却是精致。生活各有所需,欣赏各有所好,精致的“小品”,无论是为文为画,都是有很多人喜欢的。
“雕琢”是文章写作的一种方式、技巧。可一谈及“雕琢”,很多人将之列为为文之弊,张宗子却说:“很多人但知不加雕琢好,不知道雕琢也是一种美,美是结果,与创造方式无关。”此言得之。雕琢只是技巧和手段,写文章不怕雕琢,怕的是“雕琢留痕”,而如果能达到“用力无痕”“生成无痕”的效果,雕琢便是一种高度了。
张宗子的文章语言“老辣”。读完《乱翻书集》,深觉其语言愈加简洁、明畅、典雅了。明畅,明畅中还特别讲究逻辑性,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呈现出一种绵密的逻辑之美。明畅,明畅中还有一份“滞涩”;看起来似乎有点儿矛盾,其实不然,这份“滞涩”实则是“用力”所在,这份“滞涩”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张力之美。
——读微小说《重托》
□康心
读了当代作家朱华胜微小说《重托》,我深感一个负责任的基层干部工作的艰难,更为有朱发荣这样的干部带领大家搞乡村振兴而倍感欣慰。为了村委的信任、镇里的重托,他像一只风雨兼程的雨燕早出晚归。
连着一周都是雨天,他访村走户,拿着手电筒回家。雨和烂泥路让他烦,比这更让人烦的是与村民之间的艰难沟通。
没完没了的吵。一连下了七天雨,他也吵了七天,连自己的侄儿也与他吵,拿起棍棒想要打他。他天天摔得一身泥回家,到家后,老伴因心疼而数落他,劝他不要这样为别人家的事操碎了自己的心。
为啥要吵?作者不说理由,反而说起另一个喜讯来。
朱发荣接到上级任务,兴修水电、公路,为贫穷的村民翻修或重建房子。修房是先由自家修葺,经验收合格再按相关规定补助费用。听到这样的好政策,他十分高兴。
可是村民不信。拆了自己的房子,不补咋办?补得太少咋办?现在的房子又不是不能住人。他们不信天上会掉馅饼。任凭朱发荣把嗓子说哑,也没有人信。
工作局面如顽石一块。他想尽一切办法,才凿开一个小洞。说不服侄儿,他就绕弯找到在城里工作明事理的侄女,说通侄儿一家翻修旧房。朱发荣当着村民的面发放现金补助。眼见为实。如同拆旧毛线衣一样,找到一个头,后面拆线就顺顺当当了。村民纷纷开始相信朱发荣了。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肖家,一个几近古稀的老太太,孤家寡人住在家,儿女在外。她不但不信朱发荣,还把嘴里的瓜子皮吐到朱发荣的身上。
朱发荣为了大家不辞辛劳,他的工作如同在寒冬的河面砸开厚冰。眼看报名的最后期限到了,他决定再次努力说服肖家。想到肖老太平时爱吃瓜子,于是操起家里一袋瓜子重新满怀信心地朝肖家走去。写到这里,文章结束了,以后的事情全是留白。
全篇以朱发荣的情感变化为主线,以大自然的风雨和阳光为衬托,以人物的细节刻画为骨骼血肉,将朱发荣这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反复阅读这篇文章,我为作者的悬念设置着迷。如果文章开头就写明他为啥与人吵架,那么后面的内容就显得平淡了。作者“牵着”读者的好奇心来展开情节。文中有大量细节描写,特别是肖老太嗑瓜子时与人聊天,一边朝口里丢瓜子,一边吧嗒吧嗒说个没完没了,人物就活起来了,让读者感觉自己就在现场一样。
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接地气,地道的乡土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文中大量使用短语,如朱发荣骂侄儿的话“不争气,连你都不听我的”“怂包”“不配做我的侄儿”等生活气息十足,让我们读来仿佛就身处那个山间村庄,看到真实的人和场景。
人们常说文中藏着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是的,作者自己做过乡村基层干部,所以他的阅历与才华融合,才写得出这样契合时代且接地气的文章来。
□夏学军
那天友人发微信朋友圈,网购了40多本书,满满一大箱子。我也网购书籍,但是更喜欢逛书店,对于我这样爱看书的人,逛书店是日常里的基本行为,在我心里,书店不仅是销售商品的地方,它还好似一个宇宙,星汉灿烂、浩瀚无边。
较之拇指轻拨的电子阅读和购书,在墨香中享受慢读精选的乐趣,似乎更符合“悦读”的内涵。绝大多数的时候并不为了买什么书,毫无目的地走入书店,就那么随意地在书间走走停停,手指轻抚书脊,偶尔拿下来一本翻看一下,再放回架上。窄窄的过道上,和他人擦肩而过的瞬间,微笑致意;帮那位背着大书包的少女取下高阁的书籍;充满敬意地看一名穿着工作服的建筑工人,仔细擦干净双手,恭恭敬敬捧起一本书,这一切是那么美好,是活色生香日子里的点点诗意。
身边每月都读书的人不多,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像一座“孤岛”,无人交流分享。常去一家书店时,会遇到同样常去的一些人,当我翻看一本书,书友就在身旁,彼此会情不自禁地交流一下,这种面对面的互动,比在网络上冰冷的文字交流,更能体验到书友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意。
最喜欢的一种感觉是:无意识地走进来后,在一排排书架前细细浏览,拿起一本翻看一下,放回去,又拿起一本翻阅,忽然就放不下了,心动了,非买不可,这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吧!
如今的书店更像是生活美学空间,兼具更多的功能,所以知己小聚,我愿意安排在这里。两个人,两杯咖啡,一人一本书,轻声交谈,或者关于书籍,或者关于其他,这一段充实又柔软的时光,能有力地对抗接下来生活里的一地鸡毛。
去年到上海出差,抽时间逛了心仪已久的朵云书院。站在52层楼上俯瞰外滩,一切都显得宁静而充满诗意,难怪有那么多年轻人特意来此拍照,定格翻阅一本书时凝神静思的瞬间。也许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这些人不过是为了发朋友圈罢了,可我却觉得,能来书院拍照,说明他们的心里是接近文化、向往高雅的。为了拍照而来书店看看书,或者因为来书店看书而拍拍照,其实都是很好的事情。
朋友文慧向我抱怨,她给儿子买的书,孩子根本不爱看,苦恼至极。其实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孩子做选择,不被喜欢很正常。解决的方式很简单,不妨多带孩子去书店,把选择权还给他们,只有自己选的书才有兴趣读,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独立决断的能力和对好书的敏感度。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商场还是超市,我们能够买到的东西几乎都可以在网上买得到,是什么原因让你走进书店?有人会说实体店的书比网购贵,我同意,但书店不同于其他购物场所,我们多付出的每一分钱,都是为自己构建精神家园,在为理想中美好的“书世界”投票,爱书人养育书店,书店养育我们的精神、头脑、情怀。
□赵仕华
《聊斋志异》搁在书架上,泛黄的内页和破损的封面显露出岁月的痕迹。这套书是我中学时向徐老师借阅的,时光荏苒,距离现在已经将近30年,然而我却一直未能将它归还。
那时,徐老师居住在中学的教师宿舍,这栋建筑临街,一楼一底。宿舍的正对面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摆放着两张乒乓球桌。徐老师特别喜爱打乒乓球,而且技艺一流。那时,他正值青春年华,从容不迫地左闪右腾,运用各种技巧让对手疲于应对。每当赢得比赛时,徐老师的嘴角微微上扬,脸上的酒窝与修长的眉毛相映成趣。周围的同学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仿佛一朵朵向着阳光绽放的可爱向日葵。
我特别崇拜徐老师,因为他除了乒乓球打得好外,还有满肚子的故事。徐老师教初三的语文,我读初一。我哥读初三,他经常告诉我,徐老师上课时讲了什么故事,徐老师又看了什么书等。
我趁着徐老师打乒乓球的时候,借了他的球拍并向他请教球技。实际上,我是想去他那里蹭书看。听高年级的同学说过,徐老师的宿舍里堆放着许多课外书籍,有些书籍成堆地摆放在桌子上,有些则排列在墙角处,这让我非常心动。
有一天,我去他宿舍归还球拍,徐老师正静静地坐在床上阅读书籍。窗外的街道上,不时响起喇叭声和叫卖声,然而他完全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中,我喊了几声,他仍未察觉到我的存在。
在他的宿舍里,琳琅满目放满书籍,武侠小说、传奇故事、古典小说等一应俱全。这让我目瞪口呆,从未想过一个人可以拥有如此丰富的藏书。徐老师似乎洞察了我的内心,他微微一笑:“喜欢看书?那就自己挑选几本吧。”我最终选定了两本心仪之作,抱在怀中急急忙忙地告辞。他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喜欢看书?看完之后再来!”从那以后,我经常到徐老师那里借书看。从初一到初三,从未间断。
后来,我考入师范学校读书,有一次放暑假回中学母校,碰巧看到了徐老师。他询问我最近的学习情况,问我要不要再挑几本书看看。我心生感激,又在他那里挑了两本,就是如今书架上的那套《聊斋志异》。中学时学过其中的部分篇目,但绝大多数故事我未曾读过,早就想买来读了。
书看完了,我特意去还书。但徐老师已搬离住的宿舍了,我问了几位老师,他们都不知道徐老师搬到哪里去了。我着急乘车返校,又不放心其他人把书转交给徐老师,便带着这两本书去师范学校了。
后来,我反复阅读了这两本《聊斋志异》,这套书也从半新逐渐变得陈旧。我一直没有归还给徐老师,甚至还借给我的好几个学生看过。有几次我甚至见到了徐老师,但我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忘记了这套书仍在我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竟然心安理得地没有归还它。
在许多个寂静的夜晚,我躺在床上,手中翻阅着那套《聊斋志异》,总会想起徐老师,他曾在我求知欲望最为强烈、书籍匮乏的时代,用他的藏书为我填补了那段阅读的空白。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我便由衷地感激他。
如今,时光荏苒,但我对徐老师的感激之情却愈发浓厚。那些陪伴我度过青春岁月的书籍,那套未归还的《聊斋志异》已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樱枫
箫声中的月亮
以朦胧的姿态绽放
那些幽婉哀艳的韵律
在悠远的箫声中惆怅
吹箫者心底
孕育着爱的眷恋和情的念想
那是超脱红尘俗事的
一张张风的翅膀
当箫声洞穿人性隐秘
清脆变得哽咽
如尘埃落定
裂变成无法粘合的碎片
夜空不再只有月亮
不再只有没完没了的忧伤
放下遥远单薄的想象
明天升起的是新的朝阳
故乡是心灵的栖息地
——读迟子建散文集《我的世界下雪了》
□谢璇
《我的世界下雪了》是迟子建系列散文集之一,收录了其精品散文58篇,分为《好时光悄悄溜走》《暮色中的炊烟》《年年依旧的菜园》《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我的世界下雪了》《十里堡的黄昏》等六个章节,记录了她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故事。书中有对故乡食物的品味,有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有对自然风光的感触,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浓浓的眷恋和思念之情,在书中我看到了作者在家乡生活的动人画面,也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最美烟火气。
故乡天然的、质朴的食物构成了迟子建对故乡的整个味觉记忆,她写故乡的美食从来都不着眼于那些精致高档、做法复杂的,反而是那些最普通、最寻常的食物经常在她的文字里出现。在《故乡的吃食》中她写道:“不过寻常百姓家也是不需要什么席面的,所以那些家常菜一直是我们的最爱。”“我们啃春的对象就是萝卜,萝卜到了立春时,柴的比脆生的多,所以选啃春的萝卜就跟皇帝选妃子一样费周折,既要看它的模样,又要看它是否丰腴,汁液是否饱满。”“吃”这么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她的描写之下变得生动有味,令人不得不折服于她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农具的眼睛》里有这样一段话:“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农具为什么会有眼睛?因为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把如此平凡且土气的农具描写得如此具有神韵。既然农具都有了眼睛,那么,作者的心灵之中一定也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在闪烁,这双审美的眼睛会将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事情镀上美丽的光泽。农具的眼睛实际上是指那段农村生活的美好时光,作者通过各种农具引述出农活的劳累和趣味,每一句的描写都流露出对勤劳、朴实、宁静生活的热爱,都流露出对农村和大自然的亲近之情。就如同她说的那样:“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
故乡是菜蔬品种丰富多彩的菜园,用发红的双手在水中腌制咸菜,有着奇妙花纹的樟子松板材,墙头上挂满了长满眼睛的农具,年前在炕上的临时浴盆中洗尘,腊月家里贴年画的热闹…… 生活在作家眼中就是这样的富有情趣、诗意盎然,不时拨动着她的心弦。读着迟子建动人的文字,我也仿佛跟着作者把她的故乡游历了一番。
“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故乡是迟子建永远的心灵栖息地,故乡养育了她,她也深深地眷恋着故乡。迟子建像是一位浪漫的生活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灵动的笔触展现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事,以及细腻婉转的内心世界,阅读她的作品时就如同在欣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生动形象。
贯通与独见
——品读张宗子《乱翻书集》
□路来森
张宗子的新作《乱翻书集》,我读来的第一感觉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其文越来越沉郁而老辣了。若用两个词来概括其文的特点,那就是“贯通”与“独见”。
“贯通”主要是就其文章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运用而言的。其文章思维多呈现发散式思维,辐射面广,颇有纵横捭阖之势。
大而言之,张宗子阅读丰富,涉猎广泛。他的阅读不限于文学,还涉及音乐、电影、戏剧等诸多方面,而且,此诸多方面并非浅尝辄止,他读得深、读得透,多有思考的亮点、思想的火花闪烁而出。重要的是,他“读而有所用”,能将此诸多方面的知识贯穿在一起,化为文章。如此,其文章就呈现出多门类艺术的交叉运用,这就是“贯通”,一种较高层次的“贯通”。这种“贯通”好处多多,可以使文章变得饱满而丰盈,多姿而多彩;可以使文章由简单变得复杂,不是一种芜杂的“复杂”,而是一种异彩纷呈、沉郁顿挫的“复杂”。文章因此就厚重并妙趣横生起来。
小而言之,就单篇文章的写作而言,张宗子不喜欢高头讲章,更不喜欢虚妄的坐而论道。他的文章务实,以材料丰富见长,以论述集中、紧凑见长。其文章通常呈现出“切入点小,知识点丰富”的特点,而最见功夫的就是他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看似随意,实则是以丰厚的学养为积淀的。
不妨以《岁暮咏怀》一文为例。本文以白居易的《岁暮咏怀》诗为切入点,不仅分析了白居易的诗歌,还写出了白居易的生活、性情等,重要的是张宗子善于比较和佐证,他拿白居易与元稹共评,拿白居易的诗与陆游的诗互证,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他又引用了孟郊、方回、赵翼的评价。虽只是一篇短文,但涉及的知识点却是极其丰富的。文章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而生动,呈现摇曳多姿的态势。
“独见”是指独特的思想见解。
张宗子的文章,其思想呈现不是简单的结论式的,而常常是随文而生,伴随着写作的过程爆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思想的呈现不虚空、不妄议,以学理、材料为基础,水到渠成,真实而有说服力。此外,读张宗子的文章,你会发现他的这些“随文而生”的思想见解不仅丰富多彩,更多有独到之处。
人们谈及“咏物诗”,似乎必讲究“托物言志”,但张宗子却说:“咏物诗有寓意当然好,但滥加比附也是俗套。没有寓意,状物求工,写出一种情调,何尝不好?”“状物求工”即如画中小品,虽小却是精致。生活各有所需,欣赏各有所好,精致的“小品”,无论是为文为画,都是有很多人喜欢的。
“雕琢”是文章写作的一种方式、技巧。可一谈及“雕琢”,很多人将之列为为文之弊,张宗子却说:“很多人但知不加雕琢好,不知道雕琢也是一种美,美是结果,与创造方式无关。”此言得之。雕琢只是技巧和手段,写文章不怕雕琢,怕的是“雕琢留痕”,而如果能达到“用力无痕”“生成无痕”的效果,雕琢便是一种高度了。
张宗子的文章语言“老辣”。读完《乱翻书集》,深觉其语言愈加简洁、明畅、典雅了。明畅,明畅中还特别讲究逻辑性,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呈现出一种绵密的逻辑之美。明畅,明畅中还有一份“滞涩”;看起来似乎有点儿矛盾,其实不然,这份“滞涩”实则是“用力”所在,这份“滞涩”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张力之美。
——读微小说《重托》
□康心
读了当代作家朱华胜微小说《重托》,我深感一个负责任的基层干部工作的艰难,更为有朱发荣这样的干部带领大家搞乡村振兴而倍感欣慰。为了村委的信任、镇里的重托,他像一只风雨兼程的雨燕早出晚归。
连着一周都是雨天,他访村走户,拿着手电筒回家。雨和烂泥路让他烦,比这更让人烦的是与村民之间的艰难沟通。
没完没了的吵。一连下了七天雨,他也吵了七天,连自己的侄儿也与他吵,拿起棍棒想要打他。他天天摔得一身泥回家,到家后,老伴因心疼而数落他,劝他不要这样为别人家的事操碎了自己的心。
为啥要吵?作者不说理由,反而说起另一个喜讯来。
朱发荣接到上级任务,兴修水电、公路,为贫穷的村民翻修或重建房子。修房是先由自家修葺,经验收合格再按相关规定补助费用。听到这样的好政策,他十分高兴。
可是村民不信。拆了自己的房子,不补咋办?补得太少咋办?现在的房子又不是不能住人。他们不信天上会掉馅饼。任凭朱发荣把嗓子说哑,也没有人信。
工作局面如顽石一块。他想尽一切办法,才凿开一个小洞。说不服侄儿,他就绕弯找到在城里工作明事理的侄女,说通侄儿一家翻修旧房。朱发荣当着村民的面发放现金补助。眼见为实。如同拆旧毛线衣一样,找到一个头,后面拆线就顺顺当当了。村民纷纷开始相信朱发荣了。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肖家,一个几近古稀的老太太,孤家寡人住在家,儿女在外。她不但不信朱发荣,还把嘴里的瓜子皮吐到朱发荣的身上。
朱发荣为了大家不辞辛劳,他的工作如同在寒冬的河面砸开厚冰。眼看报名的最后期限到了,他决定再次努力说服肖家。想到肖老太平时爱吃瓜子,于是操起家里一袋瓜子重新满怀信心地朝肖家走去。写到这里,文章结束了,以后的事情全是留白。
全篇以朱发荣的情感变化为主线,以大自然的风雨和阳光为衬托,以人物的细节刻画为骨骼血肉,将朱发荣这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反复阅读这篇文章,我为作者的悬念设置着迷。如果文章开头就写明他为啥与人吵架,那么后面的内容就显得平淡了。作者“牵着”读者的好奇心来展开情节。文中有大量细节描写,特别是肖老太嗑瓜子时与人聊天,一边朝口里丢瓜子,一边吧嗒吧嗒说个没完没了,人物就活起来了,让读者感觉自己就在现场一样。
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接地气,地道的乡土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文中大量使用短语,如朱发荣骂侄儿的话“不争气,连你都不听我的”“怂包”“不配做我的侄儿”等生活气息十足,让我们读来仿佛就身处那个山间村庄,看到真实的人和场景。
人们常说文中藏着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是的,作者自己做过乡村基层干部,所以他的阅历与才华融合,才写得出这样契合时代且接地气的文章来。
□夏学军
那天友人发微信朋友圈,网购了40多本书,满满一大箱子。我也网购书籍,但是更喜欢逛书店,对于我这样爱看书的人,逛书店是日常里的基本行为,在我心里,书店不仅是销售商品的地方,它还好似一个宇宙,星汉灿烂、浩瀚无边。
较之拇指轻拨的电子阅读和购书,在墨香中享受慢读精选的乐趣,似乎更符合“悦读”的内涵。绝大多数的时候并不为了买什么书,毫无目的地走入书店,就那么随意地在书间走走停停,手指轻抚书脊,偶尔拿下来一本翻看一下,再放回架上。窄窄的过道上,和他人擦肩而过的瞬间,微笑致意;帮那位背着大书包的少女取下高阁的书籍;充满敬意地看一名穿着工作服的建筑工人,仔细擦干净双手,恭恭敬敬捧起一本书,这一切是那么美好,是活色生香日子里的点点诗意。
身边每月都读书的人不多,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像一座“孤岛”,无人交流分享。常去一家书店时,会遇到同样常去的一些人,当我翻看一本书,书友就在身旁,彼此会情不自禁地交流一下,这种面对面的互动,比在网络上冰冷的文字交流,更能体验到书友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意。
最喜欢的一种感觉是:无意识地走进来后,在一排排书架前细细浏览,拿起一本翻看一下,放回去,又拿起一本翻阅,忽然就放不下了,心动了,非买不可,这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吧!
如今的书店更像是生活美学空间,兼具更多的功能,所以知己小聚,我愿意安排在这里。两个人,两杯咖啡,一人一本书,轻声交谈,或者关于书籍,或者关于其他,这一段充实又柔软的时光,能有力地对抗接下来生活里的一地鸡毛。
去年到上海出差,抽时间逛了心仪已久的朵云书院。站在52层楼上俯瞰外滩,一切都显得宁静而充满诗意,难怪有那么多年轻人特意来此拍照,定格翻阅一本书时凝神静思的瞬间。也许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这些人不过是为了发朋友圈罢了,可我却觉得,能来书院拍照,说明他们的心里是接近文化、向往高雅的。为了拍照而来书店看看书,或者因为来书店看书而拍拍照,其实都是很好的事情。
朋友文慧向我抱怨,她给儿子买的书,孩子根本不爱看,苦恼至极。其实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孩子做选择,不被喜欢很正常。解决的方式很简单,不妨多带孩子去书店,把选择权还给他们,只有自己选的书才有兴趣读,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独立决断的能力和对好书的敏感度。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商场还是超市,我们能够买到的东西几乎都可以在网上买得到,是什么原因让你走进书店?有人会说实体店的书比网购贵,我同意,但书店不同于其他购物场所,我们多付出的每一分钱,都是为自己构建精神家园,在为理想中美好的“书世界”投票,爱书人养育书店,书店养育我们的精神、头脑、情怀。
□赵仕华
《聊斋志异》搁在书架上,泛黄的内页和破损的封面显露出岁月的痕迹。这套书是我中学时向徐老师借阅的,时光荏苒,距离现在已经将近30年,然而我却一直未能将它归还。
那时,徐老师居住在中学的教师宿舍,这栋建筑临街,一楼一底。宿舍的正对面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摆放着两张乒乓球桌。徐老师特别喜爱打乒乓球,而且技艺一流。那时,他正值青春年华,从容不迫地左闪右腾,运用各种技巧让对手疲于应对。每当赢得比赛时,徐老师的嘴角微微上扬,脸上的酒窝与修长的眉毛相映成趣。周围的同学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仿佛一朵朵向着阳光绽放的可爱向日葵。
我特别崇拜徐老师,因为他除了乒乓球打得好外,还有满肚子的故事。徐老师教初三的语文,我读初一。我哥读初三,他经常告诉我,徐老师上课时讲了什么故事,徐老师又看了什么书等。
我趁着徐老师打乒乓球的时候,借了他的球拍并向他请教球技。实际上,我是想去他那里蹭书看。听高年级的同学说过,徐老师的宿舍里堆放着许多课外书籍,有些书籍成堆地摆放在桌子上,有些则排列在墙角处,这让我非常心动。
有一天,我去他宿舍归还球拍,徐老师正静静地坐在床上阅读书籍。窗外的街道上,不时响起喇叭声和叫卖声,然而他完全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中,我喊了几声,他仍未察觉到我的存在。
在他的宿舍里,琳琅满目放满书籍,武侠小说、传奇故事、古典小说等一应俱全。这让我目瞪口呆,从未想过一个人可以拥有如此丰富的藏书。徐老师似乎洞察了我的内心,他微微一笑:“喜欢看书?那就自己挑选几本吧。”我最终选定了两本心仪之作,抱在怀中急急忙忙地告辞。他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喜欢看书?看完之后再来!”从那以后,我经常到徐老师那里借书看。从初一到初三,从未间断。
后来,我考入师范学校读书,有一次放暑假回中学母校,碰巧看到了徐老师。他询问我最近的学习情况,问我要不要再挑几本书看看。我心生感激,又在他那里挑了两本,就是如今书架上的那套《聊斋志异》。中学时学过其中的部分篇目,但绝大多数故事我未曾读过,早就想买来读了。
书看完了,我特意去还书。但徐老师已搬离住的宿舍了,我问了几位老师,他们都不知道徐老师搬到哪里去了。我着急乘车返校,又不放心其他人把书转交给徐老师,便带着这两本书去师范学校了。
后来,我反复阅读了这两本《聊斋志异》,这套书也从半新逐渐变得陈旧。我一直没有归还给徐老师,甚至还借给我的好几个学生看过。有几次我甚至见到了徐老师,但我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忘记了这套书仍在我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竟然心安理得地没有归还它。
在许多个寂静的夜晚,我躺在床上,手中翻阅着那套《聊斋志异》,总会想起徐老师,他曾在我求知欲望最为强烈、书籍匮乏的时代,用他的藏书为我填补了那段阅读的空白。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我便由衷地感激他。
如今,时光荏苒,但我对徐老师的感激之情却愈发浓厚。那些陪伴我度过青春岁月的书籍,那套未归还的《聊斋志异》已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樱枫
箫声中的月亮
以朦胧的姿态绽放
那些幽婉哀艳的韵律
在悠远的箫声中惆怅
吹箫者心底
孕育着爱的眷恋和情的念想
那是超脱红尘俗事的
一张张风的翅膀
当箫声洞穿人性隐秘
清脆变得哽咽
如尘埃落定
裂变成无法粘合的碎片
夜空不再只有月亮
不再只有没完没了的忧伤
放下遥远单薄的想象
明天升起的是新的朝阳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