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3年8月11日)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九卷播出

沿着浪漫的海,探寻诗意东澳岛

陈秀岑

莫言、紫金陈、焦典做客“山海经书屋”。图片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莫言兄,我在旅行中给你写信,邀请你参加《我在岛屿读书》。”

“余华兄,来信收到,东澳岛我早闻其名,但一直无缘登临,正好借此机会游览一下,期待与你们在岛上相见。”

8月10日,《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九卷播出,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推理作家紫金陈和青年作家焦典做客“山海经书屋”,并与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多位嘉宾一起,共同探讨文学与旅行的关系,畅聊旅途中的趣闻。

余华起身欢迎莫言来到东澳岛。图片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莫言、紫金陈、焦典3人都是初次来到珠海东澳岛。余华向莫言介绍:“东澳岛是一个开发得很完善的岛屿,尤其到了周末,游客很多,离澳门也近。”沿着环岛公路徒步行走,便能一路欣赏到海岛的旖旎风光,享受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一侧是隽秀的山峰和蓝天相连,一侧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莫言赞叹道:“东澳岛挺漂亮的,面对着大海和青山,确实是一个读书的好环境。”

椰林摇曳,涛声阵阵。择一个闲适的午后,面朝大海读书,不远处山顶上的风车悠悠地转动着,书也不自觉地跟着翻页。“岛上要是弄个小木屋或者小别墅的话,在这里写作一段时间,那肯定是很惬意的事情。”紫金陈说。在前往书屋的路上,指着码头沿岸林立的商铺,莫言说:“这些房子建得还是很漂亮的,很有情调。”这就是东澳岛的魅力,既有原始纯净的自然风光,又有与海岛浪漫风情相搭的房屋建筑,还有旷达悠远的历史遗迹,展现了这里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

这一期的节目主题是沿着文学的“足迹”,探寻旅行的意义。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跟旅行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的诗人在山水间徜徉写下千古名篇,现代作家的旅行经验则促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文学观念,并在文学创作中留下痕迹。

读一本书,就像看一场风景。反之,美丽的景色也如同一本书,等待着我们去阅读、欣赏。当眼前的实景与文学场景不期而遇,就像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人们最终会发现风景的内涵与生活的诗意。“就像此刻,我自己真正站在这个岛上,这一瞬间有风吹过我们,我觉得这就足够了,这就是一切了。”焦典说。

 

莫言余华等乐聚东澳岛

文坛老友畅聊旅行与写作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

莫言和程永新一起翻看1988年的《收获》杂志。图片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在文坛大家们看来,人生最好的状态或许是“在行万里路中,读了万卷书”。在《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九卷,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千呼万唤始出来”,来到书屋与余华、苏童等老友畅聊旅行与写作,打捞那些沉淀在岁月中的美好回忆。

莫言自称是余华、苏童的“前辈”

逗趣回忆首次出国旅行

在“山海经书屋”,大家看到了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莫言,他与余华组成的“相声”组合更让人意犹未尽。

初次登岛,莫言饱受晕船的困扰。不过,他很快以文人的幽默风趣进行自我消解:“《荷马史诗》里没人晕船,《伊利亚特》里也没人晕船,奥德修斯也不晕船,《镜花缘》里好像也没有,为什么我晕船?”话音未落,整个书屋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莫言回忆起1998年与余华、苏童、王朔一起出国旅行的经历。莫言表示,当时自己在意大利买了六双皮鞋,但因为尺寸不合适最终都送给了别人。而余华则对皮夹克情有独钟,“硬得像盔甲,能立在地上,夜半醒来会以为是余华坐在地板上。”莫言说道。但余华却不以为然,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穿着皮夹克去跑步,美其名曰便于流汗。“后来实在是太沉了,还是放弃了。”余华笑着说。

老友相见,莫言自然免不了拿余华、苏童打趣。而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小说的时间和数量,则成为了他们互相之间比拼的“黄金标准”。莫言发表在《收获》上的第一篇作品,是1985年的中篇小说《球状闪电》,而且是和张贤亮、王蒙同期。余华和苏童在《收获》上的初次亮相则分别是1986年和1987年。“所以你们两个在我面前不要洋洋得意,仿佛《收获》是你们的自留地一样。没那回事,这自留地我早就耕耘过了。”莫言说完,书屋里所有人笑成一团。

沿着文学的“足迹”

探索生命中最美的留白

一支笔,一场漫游,想象和参与另一种人生。在余华、苏童看来,这便是旅行的意义。而要说到文学家中的“旅行家”,那一定非海明威莫属。《乞力马扎罗的雪》《非洲的青山》《死在午后》《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的一生步履不停,而这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成就了一部部经典的作品。“旅行不光帮助你写一篇抒情散文,也有可能帮助你成为世界级的、像海明威一样的作家。”谈到旅行对作家的意义,苏童表示,“旅行往往是在你的生命里埋一颗种子,它能不能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你是不知道的,但是你需要这颗种子。”

文学作品以及作家的故事,常常会吸引后来者循着文学的“足迹”开启一段段意义非凡的旅程。苏童表示,自己曾去到布拉格的卡夫卡故居、英国斯特拉特福小镇的莎士比亚故居、巴黎中心孚日广场的雨果故居……在那里,他尽情感受着文学大家们的气息,并试图与他们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叶子则回忆称,当年自己为了去到川端康成笔下的汤本馆,提前小半年预定,只为了探寻那一场充满唯美爱恋的伊豆之旅。

我们的内心有条鳄鱼

——读莫言《鳄鱼》有感

 

□ 胡胜盼

“在莎士比亚故居的莎翁塑像前,我曾发下誓言,用我的后半生完成从小说家到剧作家的转型。”莎士比亚式的精彩对白,突破想象力的冲突设计,获诺贝尔文学奖十年后,莫言以话剧剧作《鳄鱼》开始了自己的华丽转型之旅。

莫言心中,一直有一个关于“戏剧”的情结。“戏剧是我多年的梦想。写话剧,我确实有些经验和体会,一个剧作家坐在剧场里观看舞台上表演自己的剧目,真的很享受。”写剧本,并非是莫言小说创作灵感枯竭后的无奈之举。他曾先后创作过剧本《离婚》《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等,并多次获国内外奖项。可以说,这次创作《鳄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莫言文学创作的回归初心。

《鳄鱼》围绕主人公单无惮及其在生日派对上收到的贺礼“鳄鱼”展开。通过一条无限生长的鳄鱼,故事不断挖掘人性深处的秘密,深刻探讨“欲望”这一主题。《鳄鱼》的弦外之音,比比皆是。“鳄鱼是丑陋的,也是凶残的,但它又是具有超出一般动物的忍饥耐饿、适应环境能力的超级动物。”“人的欲望就像鳄鱼一样,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和营养,便会快速生长。”鳄鱼,象征着原始的欲望,它顽强又无情,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仍然盘踞在食物链的顶端。它象征了欲望在社会里的无限膨胀,也预言了放纵内心欲望必然带来的毁灭结局。

《鳄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现代寓言故事,更是一次命运与人性的终极审判。四幕九场戏,以“无惮别墅”为背景,借由台词创造出一个复杂立体的贪官形象。单无惮的人生之路在贪腐官员中很有代表性。出身贫寒之家,少时勤奋努力,有才华有抱负,也有良知及正义感。只不过当手中掌控的权力越来越大,贪欲便有了越来越大的滋生空间,财、色、权令他目眩神迷,也在不知不觉中给他挖了坑,让他一步步堕入罪恶的深渊。这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的、真实的,而非符号化、脸谱化、刻板的贪官形象。故事的结尾,单无惮失去了一切,独留下一只鳄鱼与他对峙,鳄鱼对他说:“可惜可惜,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都是欲望的奴隶。”剧中,决定鳄鱼生长快慢的是养它的柜子的大小,而决定贪官贪腐程度的是他掌握权利的大小与制度对权利的限制程度。莫言说:“作为一个戏剧写作者,我最关注的还是挖掘人性的奥秘,塑造一个能在舞台上‘站得住’的典型人物,而不是用自己的作品论证或诠释某项法规。”

落跑的贪官,从绚丽处堕入荒凉,才记起了曾经的恩情与故乡。走到绝路处,才直面起自己的冷漠与自私。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人,无不被爱恨羁绊,被利益裹挟,他们相互索取,可恨,也可怜。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充斥着大大小小的诱惑,在资本至上,消费主义横行的价值观逐渐控制着当下年轻人的大脑时,又有多少人可以在高官厚禄面前保持理智?莫言在《鳄鱼》后记中提到,写作此书,是劝诫年轻人不要轻易被欲望吞噬。可知,《鳄鱼》有警示世人之意,有刺贪刺腐之心。

作为剧本,《鳄鱼》自有其鲜明印记。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场景架设、出场方式,写来流畅洒脱,张力十足。绝佳的幽默感和对话,各种情感的迸发,人性弱点的讽刺,都令人拍案叫绝。剧中角色不多,故事不长,莫言用人物的立体感和语言的精准支撑起整部剧。莫言的语言是有一股子冲劲的,即使是写剧本,也不妨碍他文字语言生命力升腾勃发的表现。尽管是对话,但是在“不正经的人说正经的话”“正经的人说不正经的话”“和不正经的人说不正经的话”这三种对抗中,形成了极强的讽刺意味。一条被作为礼物送出的“鳄鱼”贯穿全文,有人惧怕它,有人赞美它,句句不写它,却又句句都是它。它始终沉默,却在结局爆发。

鳄鱼的角色嵌入为剧本注入了一个生龙活虎的灵魂。它游刃有余地穿插在文章的各个段落,用特殊的外形和独特的生长习惯烘托着主题。莫言综合了萨特和布莱希特的一些剧作气质,希望读者或观众既能受到剧情的感染,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而感叹,甚至感同身受,同时也能够保持对舞台上演绎的故事的冷静批判。

作家李洱说:“我们的内心都有一条鳄鱼,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条鳄鱼?莫言的《鳄鱼》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当魔幻现实主义的种子在戏剧舞台上萌芽,一个贪官被欲望吞噬而不自知,被命运裹挟而不能自已的悲剧故事也就这样触发了我们的理性沉思。

啜苦咽甘 三沸生香

——品读《伊豆的舞女》

□ 屈沁怡

品读川端康成的文字,如煮饮清茗,三沸一炉,其味淡,其色浅,其香隽永。啜苦咽甘,真味遥现。伊豆的秋天,山石雨雾空蒙。“那年我二十岁”……文章以回忆式倒叙开篇,讲述了一个20岁的大学预科生独自来到伊豆旅行,途中偶遇流浪艺人一行,并与其中的小舞女产生了一段似是而非的爱恋故事。

空山新雨静好,少年却怀着悸动的心绪在曲折连绵的丛林坡道间匆忙赶路,他是要去见谁?故事从“我”与舞女的第三次见面“避雨茶馆”写起,进行了叙事的跳跃,让故事发展集中在主人公情感变化上,这也是“煮饮清茗”的第一沸——情肠初动。

“我”对舞女的恋慕之情一共发生了三次变化,而这三次变化还与另一条暗线——男主人公心灵的逐步净化交织并行。“汤川桥初见”与“旅馆再见”这两次见面,“我”对舞女的感情纯粹是旅情的兴发,在浪漫的秋天,少男在旅行途中对一位貌美的艺伎少女产生一些萌动的恋情再自然不过,而这种感情因为舞女的特殊身份还带有一些居高临下轻率的意味。同那个40岁女人的对话让“我”对舞女的感情发生了第一次转变,“我”意识到舞女还是一个纯真未涉足情爱的少女,“我”对舞女的感情带有了一丝愧疚和紧张。舞女在“我”心中已经被摆正为一个纯洁美好的恋人对象。由此,开始了第二沸——清泉净心。

“我”在浴场见到嬉戏的舞女,认识到看上去十七八岁的舞女其实还是一个幼稚的孩子。“我感到一股清泉洗净了身心……我舒畅地笑个不停,头脑澄清得像刷洗过似的。”“我”对舞女原有的欲念被她的纯净单纯所洗净,只留下舒心的微笑。而后旅行中的相处,舞女单纯而爽快的姿态让“我”也能“天真地感到自己是一个好人”,“我”身上的孤独和忧郁被舞女一点点治愈。“我”对舞女的感情也升华为第三沸——哀伤而甜蜜的愉快,但这一次也是离别,“我”带着一种美好的空虚心静离开。

啜苦留甘,三沸生香,川端康成将物哀美学发挥到了极致。这场朦胧而纯洁的少年恋慕在细读来是有苦味的,但这种苦不是沉重的悲苦,而是如清茶般刚入口时萦绕在舌尖挥散不去的淡涩之苦。这种淡涩的苦味,不仅来自秋色零落秋雨缠绵下的遇见与别离,还来自孤儿心态的孤独郁闷,更来自众生皆苦的生活。

前文提到“我”对舞女的感情发生了三次变化,而这三次变化还与另一条暗线——男主人公心灵的逐步净化交织并行。从表面上看,《伊豆的舞女》是一个经典的日式爱情故事,“我”身上的孤独和忧郁在与舞女的交往中被净化。那这么看来,文中出现的一些与爱情无关的叙述似乎是闲笔。如在“避雨茶馆”插入的对病老头子的叙述,“那老头子盘腿坐在炉旁浑身青肿,淹死鬼似的……他身边的旧信和治疗中风药品的纸袋都堆积在身边,他一件也不丢掉,都堆积在身边,望着它们过日子。”作者把老头子形容为“山中怪物”,这样一个可怖的形象对文章唯美的气氛是破坏的,但它却是不可或缺的的一笔,《伊豆的舞女》正是因为这些“闲笔”才拥有深刻的人生况味。这段插入的叙述不仅展现出下层民众的生活艰辛,还表现出“我”的思想状态。“我心里想,秋天已经这么冷,不久就将雪盖山头,这个老爷子为什么不下山去呢?”生活在城市中的“我”还并不能理解这些底层百姓纵然贫困潦倒,疾病缠身却还依然挣扎着要活下去的生存状态。而旅途的后半程,“我”与巡回艺人一行结伴同行,目睹了生活中许多的无可奈何与身不由己。无论是为生计所迫要让妹妹当艺伎、夭折了孩子的男人一家,还是各村庄树立的牌子“乞讨的江湖艺人不得入村”,抑或码头上死了儿子的痴呆婆婆……这一切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我”逐渐将自己融入进这个群体,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在文中共留下了两次泪水,一次是“我”独自看电影,眺望着夜间的城市听着远方传来的鼓声“眼泪毫无理由地扑簌簌落下来”,另一次则是“我”在归途的船舱里坦率地听任泪水向下流。如果说第一次流泪“我”还无法理解这种复杂的情绪,仅仅认识到舞女与“我”存在着的身份之别限制了“我们”的爱情。那么在回城的船舱中,这三份淡涩之苦已然完全融合在“我”的头脑中。文章的末尾作者写道:“我处在一种美好的空虚心境里,不管人家怎样亲切的对待我,都非常自然地承受着……我感觉所有的一切都融合了。”啜苦咽甘,在品尝完这三种淡涩的苦味后“我”心里余下的只是“甜蜜的愉快”。一种美好的,向上的力量在主人公心中萌发伸展。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湾韵|悦读(2023年8月11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8-11 10:56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九卷播出

沿着浪漫的海,探寻诗意东澳岛

陈秀岑

莫言、紫金陈、焦典做客“山海经书屋”。图片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莫言兄,我在旅行中给你写信,邀请你参加《我在岛屿读书》。”

“余华兄,来信收到,东澳岛我早闻其名,但一直无缘登临,正好借此机会游览一下,期待与你们在岛上相见。”

8月10日,《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九卷播出,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推理作家紫金陈和青年作家焦典做客“山海经书屋”,并与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多位嘉宾一起,共同探讨文学与旅行的关系,畅聊旅途中的趣闻。

余华起身欢迎莫言来到东澳岛。图片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莫言、紫金陈、焦典3人都是初次来到珠海东澳岛。余华向莫言介绍:“东澳岛是一个开发得很完善的岛屿,尤其到了周末,游客很多,离澳门也近。”沿着环岛公路徒步行走,便能一路欣赏到海岛的旖旎风光,享受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一侧是隽秀的山峰和蓝天相连,一侧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莫言赞叹道:“东澳岛挺漂亮的,面对着大海和青山,确实是一个读书的好环境。”

椰林摇曳,涛声阵阵。择一个闲适的午后,面朝大海读书,不远处山顶上的风车悠悠地转动着,书也不自觉地跟着翻页。“岛上要是弄个小木屋或者小别墅的话,在这里写作一段时间,那肯定是很惬意的事情。”紫金陈说。在前往书屋的路上,指着码头沿岸林立的商铺,莫言说:“这些房子建得还是很漂亮的,很有情调。”这就是东澳岛的魅力,既有原始纯净的自然风光,又有与海岛浪漫风情相搭的房屋建筑,还有旷达悠远的历史遗迹,展现了这里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

这一期的节目主题是沿着文学的“足迹”,探寻旅行的意义。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跟旅行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的诗人在山水间徜徉写下千古名篇,现代作家的旅行经验则促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文学观念,并在文学创作中留下痕迹。

读一本书,就像看一场风景。反之,美丽的景色也如同一本书,等待着我们去阅读、欣赏。当眼前的实景与文学场景不期而遇,就像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人们最终会发现风景的内涵与生活的诗意。“就像此刻,我自己真正站在这个岛上,这一瞬间有风吹过我们,我觉得这就足够了,这就是一切了。”焦典说。

 

莫言余华等乐聚东澳岛

文坛老友畅聊旅行与写作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

莫言和程永新一起翻看1988年的《收获》杂志。图片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在文坛大家们看来,人生最好的状态或许是“在行万里路中,读了万卷书”。在《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九卷,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千呼万唤始出来”,来到书屋与余华、苏童等老友畅聊旅行与写作,打捞那些沉淀在岁月中的美好回忆。

莫言自称是余华、苏童的“前辈”

逗趣回忆首次出国旅行

在“山海经书屋”,大家看到了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莫言,他与余华组成的“相声”组合更让人意犹未尽。

初次登岛,莫言饱受晕船的困扰。不过,他很快以文人的幽默风趣进行自我消解:“《荷马史诗》里没人晕船,《伊利亚特》里也没人晕船,奥德修斯也不晕船,《镜花缘》里好像也没有,为什么我晕船?”话音未落,整个书屋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莫言回忆起1998年与余华、苏童、王朔一起出国旅行的经历。莫言表示,当时自己在意大利买了六双皮鞋,但因为尺寸不合适最终都送给了别人。而余华则对皮夹克情有独钟,“硬得像盔甲,能立在地上,夜半醒来会以为是余华坐在地板上。”莫言说道。但余华却不以为然,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穿着皮夹克去跑步,美其名曰便于流汗。“后来实在是太沉了,还是放弃了。”余华笑着说。

老友相见,莫言自然免不了拿余华、苏童打趣。而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小说的时间和数量,则成为了他们互相之间比拼的“黄金标准”。莫言发表在《收获》上的第一篇作品,是1985年的中篇小说《球状闪电》,而且是和张贤亮、王蒙同期。余华和苏童在《收获》上的初次亮相则分别是1986年和1987年。“所以你们两个在我面前不要洋洋得意,仿佛《收获》是你们的自留地一样。没那回事,这自留地我早就耕耘过了。”莫言说完,书屋里所有人笑成一团。

沿着文学的“足迹”

探索生命中最美的留白

一支笔,一场漫游,想象和参与另一种人生。在余华、苏童看来,这便是旅行的意义。而要说到文学家中的“旅行家”,那一定非海明威莫属。《乞力马扎罗的雪》《非洲的青山》《死在午后》《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的一生步履不停,而这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成就了一部部经典的作品。“旅行不光帮助你写一篇抒情散文,也有可能帮助你成为世界级的、像海明威一样的作家。”谈到旅行对作家的意义,苏童表示,“旅行往往是在你的生命里埋一颗种子,它能不能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你是不知道的,但是你需要这颗种子。”

文学作品以及作家的故事,常常会吸引后来者循着文学的“足迹”开启一段段意义非凡的旅程。苏童表示,自己曾去到布拉格的卡夫卡故居、英国斯特拉特福小镇的莎士比亚故居、巴黎中心孚日广场的雨果故居……在那里,他尽情感受着文学大家们的气息,并试图与他们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叶子则回忆称,当年自己为了去到川端康成笔下的汤本馆,提前小半年预定,只为了探寻那一场充满唯美爱恋的伊豆之旅。

我们的内心有条鳄鱼

——读莫言《鳄鱼》有感

 

□ 胡胜盼

“在莎士比亚故居的莎翁塑像前,我曾发下誓言,用我的后半生完成从小说家到剧作家的转型。”莎士比亚式的精彩对白,突破想象力的冲突设计,获诺贝尔文学奖十年后,莫言以话剧剧作《鳄鱼》开始了自己的华丽转型之旅。

莫言心中,一直有一个关于“戏剧”的情结。“戏剧是我多年的梦想。写话剧,我确实有些经验和体会,一个剧作家坐在剧场里观看舞台上表演自己的剧目,真的很享受。”写剧本,并非是莫言小说创作灵感枯竭后的无奈之举。他曾先后创作过剧本《离婚》《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等,并多次获国内外奖项。可以说,这次创作《鳄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莫言文学创作的回归初心。

《鳄鱼》围绕主人公单无惮及其在生日派对上收到的贺礼“鳄鱼”展开。通过一条无限生长的鳄鱼,故事不断挖掘人性深处的秘密,深刻探讨“欲望”这一主题。《鳄鱼》的弦外之音,比比皆是。“鳄鱼是丑陋的,也是凶残的,但它又是具有超出一般动物的忍饥耐饿、适应环境能力的超级动物。”“人的欲望就像鳄鱼一样,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和营养,便会快速生长。”鳄鱼,象征着原始的欲望,它顽强又无情,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仍然盘踞在食物链的顶端。它象征了欲望在社会里的无限膨胀,也预言了放纵内心欲望必然带来的毁灭结局。

《鳄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现代寓言故事,更是一次命运与人性的终极审判。四幕九场戏,以“无惮别墅”为背景,借由台词创造出一个复杂立体的贪官形象。单无惮的人生之路在贪腐官员中很有代表性。出身贫寒之家,少时勤奋努力,有才华有抱负,也有良知及正义感。只不过当手中掌控的权力越来越大,贪欲便有了越来越大的滋生空间,财、色、权令他目眩神迷,也在不知不觉中给他挖了坑,让他一步步堕入罪恶的深渊。这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的、真实的,而非符号化、脸谱化、刻板的贪官形象。故事的结尾,单无惮失去了一切,独留下一只鳄鱼与他对峙,鳄鱼对他说:“可惜可惜,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都是欲望的奴隶。”剧中,决定鳄鱼生长快慢的是养它的柜子的大小,而决定贪官贪腐程度的是他掌握权利的大小与制度对权利的限制程度。莫言说:“作为一个戏剧写作者,我最关注的还是挖掘人性的奥秘,塑造一个能在舞台上‘站得住’的典型人物,而不是用自己的作品论证或诠释某项法规。”

落跑的贪官,从绚丽处堕入荒凉,才记起了曾经的恩情与故乡。走到绝路处,才直面起自己的冷漠与自私。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人,无不被爱恨羁绊,被利益裹挟,他们相互索取,可恨,也可怜。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充斥着大大小小的诱惑,在资本至上,消费主义横行的价值观逐渐控制着当下年轻人的大脑时,又有多少人可以在高官厚禄面前保持理智?莫言在《鳄鱼》后记中提到,写作此书,是劝诫年轻人不要轻易被欲望吞噬。可知,《鳄鱼》有警示世人之意,有刺贪刺腐之心。

作为剧本,《鳄鱼》自有其鲜明印记。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场景架设、出场方式,写来流畅洒脱,张力十足。绝佳的幽默感和对话,各种情感的迸发,人性弱点的讽刺,都令人拍案叫绝。剧中角色不多,故事不长,莫言用人物的立体感和语言的精准支撑起整部剧。莫言的语言是有一股子冲劲的,即使是写剧本,也不妨碍他文字语言生命力升腾勃发的表现。尽管是对话,但是在“不正经的人说正经的话”“正经的人说不正经的话”“和不正经的人说不正经的话”这三种对抗中,形成了极强的讽刺意味。一条被作为礼物送出的“鳄鱼”贯穿全文,有人惧怕它,有人赞美它,句句不写它,却又句句都是它。它始终沉默,却在结局爆发。

鳄鱼的角色嵌入为剧本注入了一个生龙活虎的灵魂。它游刃有余地穿插在文章的各个段落,用特殊的外形和独特的生长习惯烘托着主题。莫言综合了萨特和布莱希特的一些剧作气质,希望读者或观众既能受到剧情的感染,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而感叹,甚至感同身受,同时也能够保持对舞台上演绎的故事的冷静批判。

作家李洱说:“我们的内心都有一条鳄鱼,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条鳄鱼?莫言的《鳄鱼》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当魔幻现实主义的种子在戏剧舞台上萌芽,一个贪官被欲望吞噬而不自知,被命运裹挟而不能自已的悲剧故事也就这样触发了我们的理性沉思。

啜苦咽甘 三沸生香

——品读《伊豆的舞女》

□ 屈沁怡

品读川端康成的文字,如煮饮清茗,三沸一炉,其味淡,其色浅,其香隽永。啜苦咽甘,真味遥现。伊豆的秋天,山石雨雾空蒙。“那年我二十岁”……文章以回忆式倒叙开篇,讲述了一个20岁的大学预科生独自来到伊豆旅行,途中偶遇流浪艺人一行,并与其中的小舞女产生了一段似是而非的爱恋故事。

空山新雨静好,少年却怀着悸动的心绪在曲折连绵的丛林坡道间匆忙赶路,他是要去见谁?故事从“我”与舞女的第三次见面“避雨茶馆”写起,进行了叙事的跳跃,让故事发展集中在主人公情感变化上,这也是“煮饮清茗”的第一沸——情肠初动。

“我”对舞女的恋慕之情一共发生了三次变化,而这三次变化还与另一条暗线——男主人公心灵的逐步净化交织并行。“汤川桥初见”与“旅馆再见”这两次见面,“我”对舞女的感情纯粹是旅情的兴发,在浪漫的秋天,少男在旅行途中对一位貌美的艺伎少女产生一些萌动的恋情再自然不过,而这种感情因为舞女的特殊身份还带有一些居高临下轻率的意味。同那个40岁女人的对话让“我”对舞女的感情发生了第一次转变,“我”意识到舞女还是一个纯真未涉足情爱的少女,“我”对舞女的感情带有了一丝愧疚和紧张。舞女在“我”心中已经被摆正为一个纯洁美好的恋人对象。由此,开始了第二沸——清泉净心。

“我”在浴场见到嬉戏的舞女,认识到看上去十七八岁的舞女其实还是一个幼稚的孩子。“我感到一股清泉洗净了身心……我舒畅地笑个不停,头脑澄清得像刷洗过似的。”“我”对舞女原有的欲念被她的纯净单纯所洗净,只留下舒心的微笑。而后旅行中的相处,舞女单纯而爽快的姿态让“我”也能“天真地感到自己是一个好人”,“我”身上的孤独和忧郁被舞女一点点治愈。“我”对舞女的感情也升华为第三沸——哀伤而甜蜜的愉快,但这一次也是离别,“我”带着一种美好的空虚心静离开。

啜苦留甘,三沸生香,川端康成将物哀美学发挥到了极致。这场朦胧而纯洁的少年恋慕在细读来是有苦味的,但这种苦不是沉重的悲苦,而是如清茶般刚入口时萦绕在舌尖挥散不去的淡涩之苦。这种淡涩的苦味,不仅来自秋色零落秋雨缠绵下的遇见与别离,还来自孤儿心态的孤独郁闷,更来自众生皆苦的生活。

前文提到“我”对舞女的感情发生了三次变化,而这三次变化还与另一条暗线——男主人公心灵的逐步净化交织并行。从表面上看,《伊豆的舞女》是一个经典的日式爱情故事,“我”身上的孤独和忧郁在与舞女的交往中被净化。那这么看来,文中出现的一些与爱情无关的叙述似乎是闲笔。如在“避雨茶馆”插入的对病老头子的叙述,“那老头子盘腿坐在炉旁浑身青肿,淹死鬼似的……他身边的旧信和治疗中风药品的纸袋都堆积在身边,他一件也不丢掉,都堆积在身边,望着它们过日子。”作者把老头子形容为“山中怪物”,这样一个可怖的形象对文章唯美的气氛是破坏的,但它却是不可或缺的的一笔,《伊豆的舞女》正是因为这些“闲笔”才拥有深刻的人生况味。这段插入的叙述不仅展现出下层民众的生活艰辛,还表现出“我”的思想状态。“我心里想,秋天已经这么冷,不久就将雪盖山头,这个老爷子为什么不下山去呢?”生活在城市中的“我”还并不能理解这些底层百姓纵然贫困潦倒,疾病缠身却还依然挣扎着要活下去的生存状态。而旅途的后半程,“我”与巡回艺人一行结伴同行,目睹了生活中许多的无可奈何与身不由己。无论是为生计所迫要让妹妹当艺伎、夭折了孩子的男人一家,还是各村庄树立的牌子“乞讨的江湖艺人不得入村”,抑或码头上死了儿子的痴呆婆婆……这一切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我”逐渐将自己融入进这个群体,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在文中共留下了两次泪水,一次是“我”独自看电影,眺望着夜间的城市听着远方传来的鼓声“眼泪毫无理由地扑簌簌落下来”,另一次则是“我”在归途的船舱里坦率地听任泪水向下流。如果说第一次流泪“我”还无法理解这种复杂的情绪,仅仅认识到舞女与“我”存在着的身份之别限制了“我们”的爱情。那么在回城的船舱中,这三份淡涩之苦已然完全融合在“我”的头脑中。文章的末尾作者写道:“我处在一种美好的空虚心境里,不管人家怎样亲切的对待我,都非常自然地承受着……我感觉所有的一切都融合了。”啜苦咽甘,在品尝完这三种淡涩的苦味后“我”心里余下的只是“甜蜜的愉快”。一种美好的,向上的力量在主人公心中萌发伸展。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