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作品(2022年12月14日)

微信图片_20221214110639.jpg

怀念上海冬天里的味道

□彭岚

立冬一过,北美的天空就被镀上了一层灰色,原本红黄绿的树叶被寒风吹落掉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伸向天空,这灰色也仿佛成为一种情绪,把人们纷纷赶进家门。

 

然而,这灰色却可以让冬天的食物占据更显眼的位子,在草木凋零、蛰虫休眠的寒冬,食物变得更诱人,有更长的持久力,几乎可以坚持整个冬天,于是,窝在家里的我们开始自制冬天的食物。

 

酒酿,是第一个迎接冬天的食物。北方和南方的朋友们,不少人可能不知道酒酿为何物?也不是太吃得惯,它的地域性很狭窄,专属于上海等南方地区。酒酿是蒸熟后的糯米发酵而成的食物。酒酿做成后,如果再等几日继续发酵,过滤出液体,就是一种米酒,而我更喜欢做成米酒之前的酒酿,那时的酒味还不是太浓烈,却温和香甜。

 

酒酿是最承载着童年的上海回忆。每每想起祖母做的酒酿,不知不觉满口生津,贪婪地咽下口水。祖母做酒酿都是在过年前动手,用的是家里的那个浅绿色的圆瓦罐。通常,前一晚,祖母把糯米在水里浸上一晚,第二天用蒸锅把糯米蒸熟,放凉后拌入酒酵。我最喜欢看祖母把拌好酒酵后的糯米倒入瓦罐中,并在瓦罐的中央戳出一个圆坑来,祖母说,当圆坑中溢满了液体,酒酿就基本做成了。

 

接下来给圆瓦罐包上厚棉被后耐心地等待,当瓦罐里飘出香味后,祖母会打开查看一下,糯米坑里的液体有了多少,祖母通常说,再等两天,就可以吃了。我照着记忆中的步骤自己制作酒酿,用的不再是瓦罐,也不用裹上厚棉被,而是放在暖气通风口,但是,那种对美味的期待,依然如昨天,一勺入口的满足感是一样的,也唯有自己亲手制作,才能解对酒酿的馋和对祖母的想念。

 

做酒酿需要一定的温度,通常在30摄氏度左右,而自制肉制品,却需要寒风帮忙。对冬天最大的敬意,大概是自制咸肉了。记得小时候,祖母做的咸肉菜饭,我可以吃上几大碗。但是,追寻着记忆我开始摸索着操作。只记得她有一块大石头,用来压在肉身上。做咸肉需要白酒,在北美少有白酒,也很难买到国内的白酒,时令不等人,只能奢侈地拿家里唯一的一瓶茅台酒替代,朋友们笑称这是“宫廷咸肉”。之后,开始四处寻觅几元人民币一瓶的红星二锅头酒,它在我们心里的地位堪称宝贝,有朋友从国内带来过,也有朋友从华人超市的秘密途径购买过。有了白酒,才算是真正开始制作咸肉。

 

备料先是选择大颗粒的盐,加入花椒等香料进行翻炒,一直到翻炒出香味时为止。用白酒涂在肉身上,然后再沾上翻炒后的盐,放入大缸中。没有石头,便找个重物代替,无非是把肉身里的水分挤压出来。

 

做过咸肉,再做腊肉和酱油肉就简单多了,咸鸡咸鸭更是不在话下。因为这些自己制作的食物,让我家的后院多了一道风景。待有风的日子,我和老公把这些美味食物,串在长长的木杆上晾晒。一阵阵的西北风把肉品吹干至紧实,当颜色不再那么鲜嫰而变得老成后,美味便在时间里悄悄地变化。

现今的食材加工技术突飞猛进,在海外超市非常容易买到世界各国的食品,而我们依然充满热情不厌其烦地动手操作,享受着从采购到加工,从等待到享用的过程,其中的用心和耐心是弥足珍贵的。

 

孩子幼年时,我们经常在春节前带他去采购,走在满载着年货的回家路上,孩子总是兴奋地说:“我家粮满仓。”虽然他已经长大,但那铜铃般的声音,仿佛依然回响在我的耳畔。如今冬天在家里捣鼓食材的这份心情,让我又有了粮满仓的感觉。

 

当把这些食材,一样一样地做出食物成品时,也差不多到了过年的时候,身边的朋友们来我家,临别时,多多少少送些腊肉、香肠或酒酿。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我的手艺,还有情谊和对故乡的思念。

 

切几片腊肉,做一锅南方特色的煲仔饭;碗底铺满百叶儿,切几片酱油肉盖上,放锅上蒸;有了咸肉, 可以煮一锅腌笃鲜,就像这名字起的,因为有了咸肉,这锅汤笃定鲜美;想念上海的咸肉菜饭,现在也有着落了;酒酿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酒酿水煮蛋,特地买瓶糖桂花,于是,便点缀出了上海味道的酒酿水煮蛋……

 

待手头的食材被“瓜分”得差不多时,冬天也过了大半。小时候在沪上生活,祖母的手艺,让我品尝到了属于自己的人间美味。当我移居北美,祖母的手艺在我的手上传承,在我周边的朋友圈里开枝散叶,这些普通的家常食物,讲述了一个来自遥远的故乡,独特的经历和记忆,也许还包含了自己的一些个性。

 

无论走多远,这手艺的根儿都在祖母那里,在吴侬软语的沪上,在黄浦江畔,在繁华而不失宁静的大上海,仿佛雕刻一般入肉、入血、入骨,而现在,它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带给我们浓郁的生活气息,温暖着我们的胃,呵护着我们的舌尖,还有对故乡的思念,把朋友和家人的距离拉得更近,也把食物温暖的色彩带给了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相拥迎接新年,盼望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微信图片_20221214111201.jpg

温暖的午后。张洲 摄

居家治疗指南

□崔云

早些年,我浮光掠影地读过《浮生六记》,觉得不过是描写儿女情长、生活琐事、家庭变故、游乐见闻等,未免太“小我”且矫情,因而对此书便没有入脑入心。如今人到中年,算是经历过不少世事了,心绪也日渐由芜杂归于宁静,对生活倒生出几分好奇。近日重读晚清文学家沈复先生的《浮生六记》,心中竟生出颇多感慨。

 

这本书更像是作者的自传,记录喜怒哀乐、人生际遇、爱恨情仇、善恶美丑、生老病死等,在作者缓缓地叙述中,世态百相和市井生活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有欢笑有忧愁有泪水有疼痛,各种滋味杂糅其中,让人心绪随之起起伏伏……

 

这“六记”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遗憾最后两记遗失。虽仅存“四记”,却道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饮酒赋诗、风花雪月、世故人情、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命运的波诡云谲等,文人雅士的浪漫与俗世的烟火气,在作者笔下如清澈的溪水般尽情流淌。如果不是经历过生活的欢愉与愁苦,定然不会有如此细腻而真切的体会!

 

在作者娓娓的叙述中,饱含着深情。夫妻间描眉画红耳鬓厮磨的缱绻缠绵、咏诗品茶携手同游的闲情雅趣、亲朋间的信任与背离、命运的顺境与逆境、生活的变幻无常、个体生命的无助与脆弱……作者不厌其烦地细致描摹,却是处处触景生情,勾起对亡妻陈芸的无尽思念。执手相看、两情相悦的恩爱,困境中的不离不弃,苦厄时的相互搀扶,无处不是“生死契阔”的相依相守。伉俪情深,昔日的温存犹在眼前,爱侣的巧笑顾盼仿佛就在身边,现实却是佳人已逝,阴阳两隔,不禁悲从中来,不能自己……

 

在遭遇一系列亲情裂变后,作者的爱妻芸娘身心受到重创,身染沉疴。爱之深,则痛之切。23年的幸福婚姻生活因芸娘的离世戛然而止,留给生者绵绵不绝的思念。

 

至真至美至情。文中看似寻常的走亲访友、宴饮娱乐等,却为我们展现了各种真实的生活场景。只有有爱、有趣的人,才会将日子过成诗。而主人公芸娘在顺境中的温和闲逸、逆境中的坚韧从容,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冷静智慧,都十分让人钦佩。林语堂评价芸娘为文学作品中最可爱的女人。

 

如今再读《浮生六记》,我看到了淡泊名利的超脱,命运的多舛无情,亦看到了纷繁俗世中人心的难测和人性的丑恶。美丽、知性、温婉、善良而敏感的芸娘,面对亲朋的中伤和背离,心如刀绞,一病再病,终致英年早逝,留下多情的夫婿终日沉缅于对往事的追忆中不能自拔。

 

也许真应了“恩爱夫妻不久长”这句宿命的预言。只是可怜了生者,从此“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陷入了漫长的黑暗中,度日如年……

 

人生如梦,祸福难料。世事如风云变幻,常把人从幸福的巅峰推向痛苦的低谷。是也非也?只有天知道!

 

明明可以牵手到白头,却偏偏无端生出许多是非曲折,让人猝不及防。只能感叹造化弄人,上苍无情。

 

都知道“花未全开月未圆”是最好的境界,但总不能让时光停止让生命定格吧!结果,月圆月缺,花开花谢,一任自然,人们只能空嗟叹。

 

浮生若梦,富贵荣华转眼成云烟,飘零沉浮却始终伴随。作者独自舔舐着伤口,无尽的泪水往心里流。

 

时间真是疗伤的良药,后来,作者在与友人结伴游览名胜、纵情山水中,逐渐从痛苦的泥沼中摆脱出来,慢慢又找回了尘世的丝丝欢乐。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

 

毕竟,生活还得继续……

2.png

印象唐家

□李沁

唐家,每次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就有一股冲动,我该把她写出来了。可惜一直无法实现,渐渐地,唐家便在记忆中模糊起来。

 

我必须把她写出来,因为在那里有我三年的求学生涯,有我的青春记忆。

 

中考让我遭受人生的第一次“惨败”。多年后,我翻阅日记,“初一、初二你光芒四射,为什么到了初三就黯然失色了呢?”记得同窗在来信中的这句话,使我内心五味杂陈。多少年了,我不谈这些事,也不想这些事。

 

我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在遗憾之余,庆幸自己被唐家中学录取。于是,在我的档案里有一栏填写着“珠海市唐家中学”。唐家便在我的生命中挥之不去了。

 

唐家是近现代开风气之先河的地方,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人才辈出,一批风云人物闪耀在历史的星空,有开平矿务局和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人唐廷枢,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外交总长梁如浩,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省港大罢工领导人苏兆征,粤剧名伶唐雪卿以及粤曲名家唐涤生……因此,镇内古建筑、民居众多,走在长条形石材铺就的石板路上,随处可见砖瓦结构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著名的有唐、梁的祠堂,唐绍仪故居、望慈山房、共乐园、淇澳岛的白石街……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陡然增添了几分古韵。

 

唐家中学就在镇上,望慈山房楼上是学校的图书馆,楼下及旁近是唐家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馆在上班时间是开放的,下午放学有闲,同学们便经常跑到图书馆借书,或者看报纸、杂志。

 

记得初入唐家中学是住校的,宿舍就在篮球场附近,几十号人住一个大教室。旁边有公厕,洗澡在教学楼厕所或在露天空地上,饭堂在校外祠堂,要走过山房路才能到,生活极为不便。那时学校要上一阵自修,自修过后,同学们回到宿舍,海阔天空、天南地北地乱侃一通……

 

不知为什么,我们很快就不住学校了,金鼎来的同学本来就认识,此时一部分同学开始骑车走读,另一部分则三五一群地在镇上租房住,自己做饭,空闲时就在街上瞎逛。于是,镇内的士多、书店、游戏机室、桌球室,经常会碰到熟悉的身影。我最喜欢打台球,经常与官塘、上栅的同学跑到设在旧祠堂或旧民居桌球室一起对打或三打,谁输谁买单。如果时间允许,功课不多时,我们会跑到共乐园,选一个僻静的地方读闲书。

 

山房路是唐家的一条旧街,现在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学校就在这条街旁,早上匆匆往学校赶,能在早读前吃上校门口那间店的云吞或面,便认为是无限幸福的事。早读前那十几分钟是云吞店最忙的时刻,我们围在炉灶旁,期盼快点轮到自己。那时老板光着上身,一边利索地包着云吞,一边用唐家本地话扯开嗓门吆喝着,匆忙间一碗碗云吞面或云吞便送到面前。二十多年过去,我再没有吃过那么有味道的云吞了。

 

唐家就这样,日子不快不慢地过,街市也慢慢变化着。外面的公路拓宽了,工厂一天天多起来,午后或晚间以及节假日,大街小巷、马路、商店、市场甚至唐家湾海滩,一下子涌出一批操不同口音的打工者。本地容纳外来,外来融入本地,唐家以其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一切。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说过:“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另一个就是湖南的湘西凤凰。”长汀、凤凰我都没有去过,我无法妄评。唐家的美却是真切的,攀登凤凰山可以感受山的壮美、游玩共乐园可看落日余晖、嬉戏唐家湾海滩可沐浴海风看潮涨潮落。

 

有人说一个女人仅有外貌是不够的,还应有独特的气质和涵养。我想,一个地方亦是如此。唐家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历史、山水和包容上,还体现在人的爱与温情上。

 

唐家终究是唐家人的唐家,而于我,她注定只能活在记忆里。

微信图片_20221214112050.jpg

扫描二维码进行投稿

阿妈的演奏(外二首)

□吴艳君

您的手在菜地里忙碌

头发和杂草一起飞舞

想安抚却又无言

那些粗糙会灼痛肌肤

小瓢虫和蜜蜂却很喜欢

忽而停驻

忽而飞走

 

您听不懂现在的娃娃们唱歌

一会儿哼一会儿唱一会儿说

 

春日暖暖

和太阳一起看您

看您的手在一行行青葱中穿梭

看您的手在一朵朵菜花中翩然

看您抬手将挡住视线的发丝夹在耳后

看您笑意盈盈地和一只蝴蝶说话

看您不小心将泥巴抹上额头

 

嘿!妈妈

在这乍暖还寒的春日

在这无比寻常的午后

这关于天地的琴

关于丰收的琴

甚至关于生活的琴

您比朗朗弹得好

 

中南村的小河

露珠比我们起得早

我们去的时候

它们已经和花儿说了半天悄悄话儿

雾也比我们起得早

那条我们无比熟悉的母亲河

每天和无数鱼虾迎来送往

和熟悉的乡亲们或沉默或涌着浪

花式问好

雾有时来

有时不来

来的时候

那一湾河水青纱笼罩

只闻两岸鸟啼声声

若有打鱼人驾着小船恰好破雾驶来

河水会调皮地分成几伙

竹篙一撑一起时

一些河水会化成大大小小的水珠

顺着竹篙纷纷跌落

一些河水则在船尾翻滚着

就像一条银白色的尾巴

偶有小鸭子冲着尾巴借力

起起伏伏好不快活

风会在此刻忘了呼吸

运气好的时候

还有土家山歌悠扬婉转:

哥哥你砍柴火哦

打从妹妹屋前过

妹妹没得空呃

哥哥你莫恼火

 

像故意放慢的时光

小渔船在歌声中悠悠地驶过铁索桥

这个地方

是我灵魂安放之处

是我的美梦

也是我的乡愁

 

四月更容易成活

当我将牛仔裤裁成一块土地

将红色的布剪成一粒种子

我的手变成了春天

只那么随手一种

就眼见它发芽儿

眼见它叶子舒展

眼见它开始招摇地盛开

 

还要种一条多情的藤蔓

让花朵坠着

再种两个大大的口袋

种子成熟时

随便一揣都是收获

当然

还要种颗不会轻易受伤的心

但是不要在这讨厌的三月

四月吧

四月更容易成活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湾韵|作品(2022年12月14日)
珠海特区报 2022-12-14 11:52

微信图片_20221214110639.jpg

怀念上海冬天里的味道

□彭岚

立冬一过,北美的天空就被镀上了一层灰色,原本红黄绿的树叶被寒风吹落掉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伸向天空,这灰色也仿佛成为一种情绪,把人们纷纷赶进家门。

 

然而,这灰色却可以让冬天的食物占据更显眼的位子,在草木凋零、蛰虫休眠的寒冬,食物变得更诱人,有更长的持久力,几乎可以坚持整个冬天,于是,窝在家里的我们开始自制冬天的食物。

 

酒酿,是第一个迎接冬天的食物。北方和南方的朋友们,不少人可能不知道酒酿为何物?也不是太吃得惯,它的地域性很狭窄,专属于上海等南方地区。酒酿是蒸熟后的糯米发酵而成的食物。酒酿做成后,如果再等几日继续发酵,过滤出液体,就是一种米酒,而我更喜欢做成米酒之前的酒酿,那时的酒味还不是太浓烈,却温和香甜。

 

酒酿是最承载着童年的上海回忆。每每想起祖母做的酒酿,不知不觉满口生津,贪婪地咽下口水。祖母做酒酿都是在过年前动手,用的是家里的那个浅绿色的圆瓦罐。通常,前一晚,祖母把糯米在水里浸上一晚,第二天用蒸锅把糯米蒸熟,放凉后拌入酒酵。我最喜欢看祖母把拌好酒酵后的糯米倒入瓦罐中,并在瓦罐的中央戳出一个圆坑来,祖母说,当圆坑中溢满了液体,酒酿就基本做成了。

 

接下来给圆瓦罐包上厚棉被后耐心地等待,当瓦罐里飘出香味后,祖母会打开查看一下,糯米坑里的液体有了多少,祖母通常说,再等两天,就可以吃了。我照着记忆中的步骤自己制作酒酿,用的不再是瓦罐,也不用裹上厚棉被,而是放在暖气通风口,但是,那种对美味的期待,依然如昨天,一勺入口的满足感是一样的,也唯有自己亲手制作,才能解对酒酿的馋和对祖母的想念。

 

做酒酿需要一定的温度,通常在30摄氏度左右,而自制肉制品,却需要寒风帮忙。对冬天最大的敬意,大概是自制咸肉了。记得小时候,祖母做的咸肉菜饭,我可以吃上几大碗。但是,追寻着记忆我开始摸索着操作。只记得她有一块大石头,用来压在肉身上。做咸肉需要白酒,在北美少有白酒,也很难买到国内的白酒,时令不等人,只能奢侈地拿家里唯一的一瓶茅台酒替代,朋友们笑称这是“宫廷咸肉”。之后,开始四处寻觅几元人民币一瓶的红星二锅头酒,它在我们心里的地位堪称宝贝,有朋友从国内带来过,也有朋友从华人超市的秘密途径购买过。有了白酒,才算是真正开始制作咸肉。

 

备料先是选择大颗粒的盐,加入花椒等香料进行翻炒,一直到翻炒出香味时为止。用白酒涂在肉身上,然后再沾上翻炒后的盐,放入大缸中。没有石头,便找个重物代替,无非是把肉身里的水分挤压出来。

 

做过咸肉,再做腊肉和酱油肉就简单多了,咸鸡咸鸭更是不在话下。因为这些自己制作的食物,让我家的后院多了一道风景。待有风的日子,我和老公把这些美味食物,串在长长的木杆上晾晒。一阵阵的西北风把肉品吹干至紧实,当颜色不再那么鲜嫰而变得老成后,美味便在时间里悄悄地变化。

现今的食材加工技术突飞猛进,在海外超市非常容易买到世界各国的食品,而我们依然充满热情不厌其烦地动手操作,享受着从采购到加工,从等待到享用的过程,其中的用心和耐心是弥足珍贵的。

 

孩子幼年时,我们经常在春节前带他去采购,走在满载着年货的回家路上,孩子总是兴奋地说:“我家粮满仓。”虽然他已经长大,但那铜铃般的声音,仿佛依然回响在我的耳畔。如今冬天在家里捣鼓食材的这份心情,让我又有了粮满仓的感觉。

 

当把这些食材,一样一样地做出食物成品时,也差不多到了过年的时候,身边的朋友们来我家,临别时,多多少少送些腊肉、香肠或酒酿。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我的手艺,还有情谊和对故乡的思念。

 

切几片腊肉,做一锅南方特色的煲仔饭;碗底铺满百叶儿,切几片酱油肉盖上,放锅上蒸;有了咸肉, 可以煮一锅腌笃鲜,就像这名字起的,因为有了咸肉,这锅汤笃定鲜美;想念上海的咸肉菜饭,现在也有着落了;酒酿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酒酿水煮蛋,特地买瓶糖桂花,于是,便点缀出了上海味道的酒酿水煮蛋……

 

待手头的食材被“瓜分”得差不多时,冬天也过了大半。小时候在沪上生活,祖母的手艺,让我品尝到了属于自己的人间美味。当我移居北美,祖母的手艺在我的手上传承,在我周边的朋友圈里开枝散叶,这些普通的家常食物,讲述了一个来自遥远的故乡,独特的经历和记忆,也许还包含了自己的一些个性。

 

无论走多远,这手艺的根儿都在祖母那里,在吴侬软语的沪上,在黄浦江畔,在繁华而不失宁静的大上海,仿佛雕刻一般入肉、入血、入骨,而现在,它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带给我们浓郁的生活气息,温暖着我们的胃,呵护着我们的舌尖,还有对故乡的思念,把朋友和家人的距离拉得更近,也把食物温暖的色彩带给了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相拥迎接新年,盼望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微信图片_20221214111201.jpg

温暖的午后。张洲 摄

居家治疗指南

□崔云

早些年,我浮光掠影地读过《浮生六记》,觉得不过是描写儿女情长、生活琐事、家庭变故、游乐见闻等,未免太“小我”且矫情,因而对此书便没有入脑入心。如今人到中年,算是经历过不少世事了,心绪也日渐由芜杂归于宁静,对生活倒生出几分好奇。近日重读晚清文学家沈复先生的《浮生六记》,心中竟生出颇多感慨。

 

这本书更像是作者的自传,记录喜怒哀乐、人生际遇、爱恨情仇、善恶美丑、生老病死等,在作者缓缓地叙述中,世态百相和市井生活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有欢笑有忧愁有泪水有疼痛,各种滋味杂糅其中,让人心绪随之起起伏伏……

 

这“六记”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遗憾最后两记遗失。虽仅存“四记”,却道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饮酒赋诗、风花雪月、世故人情、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命运的波诡云谲等,文人雅士的浪漫与俗世的烟火气,在作者笔下如清澈的溪水般尽情流淌。如果不是经历过生活的欢愉与愁苦,定然不会有如此细腻而真切的体会!

 

在作者娓娓的叙述中,饱含着深情。夫妻间描眉画红耳鬓厮磨的缱绻缠绵、咏诗品茶携手同游的闲情雅趣、亲朋间的信任与背离、命运的顺境与逆境、生活的变幻无常、个体生命的无助与脆弱……作者不厌其烦地细致描摹,却是处处触景生情,勾起对亡妻陈芸的无尽思念。执手相看、两情相悦的恩爱,困境中的不离不弃,苦厄时的相互搀扶,无处不是“生死契阔”的相依相守。伉俪情深,昔日的温存犹在眼前,爱侣的巧笑顾盼仿佛就在身边,现实却是佳人已逝,阴阳两隔,不禁悲从中来,不能自己……

 

在遭遇一系列亲情裂变后,作者的爱妻芸娘身心受到重创,身染沉疴。爱之深,则痛之切。23年的幸福婚姻生活因芸娘的离世戛然而止,留给生者绵绵不绝的思念。

 

至真至美至情。文中看似寻常的走亲访友、宴饮娱乐等,却为我们展现了各种真实的生活场景。只有有爱、有趣的人,才会将日子过成诗。而主人公芸娘在顺境中的温和闲逸、逆境中的坚韧从容,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冷静智慧,都十分让人钦佩。林语堂评价芸娘为文学作品中最可爱的女人。

 

如今再读《浮生六记》,我看到了淡泊名利的超脱,命运的多舛无情,亦看到了纷繁俗世中人心的难测和人性的丑恶。美丽、知性、温婉、善良而敏感的芸娘,面对亲朋的中伤和背离,心如刀绞,一病再病,终致英年早逝,留下多情的夫婿终日沉缅于对往事的追忆中不能自拔。

 

也许真应了“恩爱夫妻不久长”这句宿命的预言。只是可怜了生者,从此“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陷入了漫长的黑暗中,度日如年……

 

人生如梦,祸福难料。世事如风云变幻,常把人从幸福的巅峰推向痛苦的低谷。是也非也?只有天知道!

 

明明可以牵手到白头,却偏偏无端生出许多是非曲折,让人猝不及防。只能感叹造化弄人,上苍无情。

 

都知道“花未全开月未圆”是最好的境界,但总不能让时光停止让生命定格吧!结果,月圆月缺,花开花谢,一任自然,人们只能空嗟叹。

 

浮生若梦,富贵荣华转眼成云烟,飘零沉浮却始终伴随。作者独自舔舐着伤口,无尽的泪水往心里流。

 

时间真是疗伤的良药,后来,作者在与友人结伴游览名胜、纵情山水中,逐渐从痛苦的泥沼中摆脱出来,慢慢又找回了尘世的丝丝欢乐。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

 

毕竟,生活还得继续……

2.png

印象唐家

□李沁

唐家,每次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就有一股冲动,我该把她写出来了。可惜一直无法实现,渐渐地,唐家便在记忆中模糊起来。

 

我必须把她写出来,因为在那里有我三年的求学生涯,有我的青春记忆。

 

中考让我遭受人生的第一次“惨败”。多年后,我翻阅日记,“初一、初二你光芒四射,为什么到了初三就黯然失色了呢?”记得同窗在来信中的这句话,使我内心五味杂陈。多少年了,我不谈这些事,也不想这些事。

 

我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在遗憾之余,庆幸自己被唐家中学录取。于是,在我的档案里有一栏填写着“珠海市唐家中学”。唐家便在我的生命中挥之不去了。

 

唐家是近现代开风气之先河的地方,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人才辈出,一批风云人物闪耀在历史的星空,有开平矿务局和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人唐廷枢,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外交总长梁如浩,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省港大罢工领导人苏兆征,粤剧名伶唐雪卿以及粤曲名家唐涤生……因此,镇内古建筑、民居众多,走在长条形石材铺就的石板路上,随处可见砖瓦结构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著名的有唐、梁的祠堂,唐绍仪故居、望慈山房、共乐园、淇澳岛的白石街……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陡然增添了几分古韵。

 

唐家中学就在镇上,望慈山房楼上是学校的图书馆,楼下及旁近是唐家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馆在上班时间是开放的,下午放学有闲,同学们便经常跑到图书馆借书,或者看报纸、杂志。

 

记得初入唐家中学是住校的,宿舍就在篮球场附近,几十号人住一个大教室。旁边有公厕,洗澡在教学楼厕所或在露天空地上,饭堂在校外祠堂,要走过山房路才能到,生活极为不便。那时学校要上一阵自修,自修过后,同学们回到宿舍,海阔天空、天南地北地乱侃一通……

 

不知为什么,我们很快就不住学校了,金鼎来的同学本来就认识,此时一部分同学开始骑车走读,另一部分则三五一群地在镇上租房住,自己做饭,空闲时就在街上瞎逛。于是,镇内的士多、书店、游戏机室、桌球室,经常会碰到熟悉的身影。我最喜欢打台球,经常与官塘、上栅的同学跑到设在旧祠堂或旧民居桌球室一起对打或三打,谁输谁买单。如果时间允许,功课不多时,我们会跑到共乐园,选一个僻静的地方读闲书。

 

山房路是唐家的一条旧街,现在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学校就在这条街旁,早上匆匆往学校赶,能在早读前吃上校门口那间店的云吞或面,便认为是无限幸福的事。早读前那十几分钟是云吞店最忙的时刻,我们围在炉灶旁,期盼快点轮到自己。那时老板光着上身,一边利索地包着云吞,一边用唐家本地话扯开嗓门吆喝着,匆忙间一碗碗云吞面或云吞便送到面前。二十多年过去,我再没有吃过那么有味道的云吞了。

 

唐家就这样,日子不快不慢地过,街市也慢慢变化着。外面的公路拓宽了,工厂一天天多起来,午后或晚间以及节假日,大街小巷、马路、商店、市场甚至唐家湾海滩,一下子涌出一批操不同口音的打工者。本地容纳外来,外来融入本地,唐家以其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一切。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说过:“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另一个就是湖南的湘西凤凰。”长汀、凤凰我都没有去过,我无法妄评。唐家的美却是真切的,攀登凤凰山可以感受山的壮美、游玩共乐园可看落日余晖、嬉戏唐家湾海滩可沐浴海风看潮涨潮落。

 

有人说一个女人仅有外貌是不够的,还应有独特的气质和涵养。我想,一个地方亦是如此。唐家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历史、山水和包容上,还体现在人的爱与温情上。

 

唐家终究是唐家人的唐家,而于我,她注定只能活在记忆里。

微信图片_20221214112050.jpg

扫描二维码进行投稿

阿妈的演奏(外二首)

□吴艳君

您的手在菜地里忙碌

头发和杂草一起飞舞

想安抚却又无言

那些粗糙会灼痛肌肤

小瓢虫和蜜蜂却很喜欢

忽而停驻

忽而飞走

 

您听不懂现在的娃娃们唱歌

一会儿哼一会儿唱一会儿说

 

春日暖暖

和太阳一起看您

看您的手在一行行青葱中穿梭

看您的手在一朵朵菜花中翩然

看您抬手将挡住视线的发丝夹在耳后

看您笑意盈盈地和一只蝴蝶说话

看您不小心将泥巴抹上额头

 

嘿!妈妈

在这乍暖还寒的春日

在这无比寻常的午后

这关于天地的琴

关于丰收的琴

甚至关于生活的琴

您比朗朗弹得好

 

中南村的小河

露珠比我们起得早

我们去的时候

它们已经和花儿说了半天悄悄话儿

雾也比我们起得早

那条我们无比熟悉的母亲河

每天和无数鱼虾迎来送往

和熟悉的乡亲们或沉默或涌着浪

花式问好

雾有时来

有时不来

来的时候

那一湾河水青纱笼罩

只闻两岸鸟啼声声

若有打鱼人驾着小船恰好破雾驶来

河水会调皮地分成几伙

竹篙一撑一起时

一些河水会化成大大小小的水珠

顺着竹篙纷纷跌落

一些河水则在船尾翻滚着

就像一条银白色的尾巴

偶有小鸭子冲着尾巴借力

起起伏伏好不快活

风会在此刻忘了呼吸

运气好的时候

还有土家山歌悠扬婉转:

哥哥你砍柴火哦

打从妹妹屋前过

妹妹没得空呃

哥哥你莫恼火

 

像故意放慢的时光

小渔船在歌声中悠悠地驶过铁索桥

这个地方

是我灵魂安放之处

是我的美梦

也是我的乡愁

 

四月更容易成活

当我将牛仔裤裁成一块土地

将红色的布剪成一粒种子

我的手变成了春天

只那么随手一种

就眼见它发芽儿

眼见它叶子舒展

眼见它开始招摇地盛开

 

还要种一条多情的藤蔓

让花朵坠着

再种两个大大的口袋

种子成熟时

随便一揣都是收获

当然

还要种颗不会轻易受伤的心

但是不要在这讨厌的三月

四月吧

四月更容易成活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