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作品(2022年12月9日)

微信图片_20221209103405.jpg

 

大型诗歌舞台表演节目

香山颂(文学台本)

——献给香山建县870周年

编者按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九月丙午日(1152年10月14日),香山建县,至今870周年。今年以来,原香山地区的中山、珠海与澳门三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其中,一场大型诗歌舞台表演节目《香山颂》正在珠海香洲紧张筹备,目前已经制作成MTV。现将文学台本予以正式发布,以飨读者。

总撰稿:丘树宏

分撰稿:

澳门:钟怡、姚风、王禹、荒林

珠海:钟建平、唐晓虹

高志东、谢小灵

中山:罗子健、罗欣荣、黄刚

序曲:香山引

字幕:

香山县名来源于香山镇,该镇地处五桂山分支凤凰山山麓。史志记载,五桂山盛产“异花神仙茶”,此茶是一种野生茶叶,“异花”乃指“王者之香”的兰花,香闻十里,人们称它“隔山香”,所以五桂山也叫“香山”,香山镇由此而名。香山场(今珠海市山场村),为香山镇前身,是最早期香山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宋1152年,香山镇提升为香山县,县址仍在今珠海山场村。到南宋1154年,香山县县址搬迁至石岐(今中山市石岐区)。1925年,为了纪念逝世的孙中山,从而将“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

1、香山引

五千年海洋文明

在南海之滨发祥

中原先祖始南迁

文明曙光现东方

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

揭开了蔚蓝辽阔的篇章

 

五千年风雨兼程

在高栏摩崖喧响

穿越漫长的岁月

穿越了伶仃洋

烙印东方帝国万邦来朝

追来了诗意栖居的理想

 

五千年蓝色梦想

时光荏苒绘沧桑

南风浩浩伴征程

历史长河涌大浪

文明是一朵朵美丽鲜花

梦一样的国度创造辉煌

 

2、香山啊,香山

神奇之岛四季花香。

海上丝路通五洋。

大珠江摇动云霞中的帆,

五桂山挽起伶仃洋上的浪,

 

日月星辰编织的网。

故乡就在南海岸,

香炉湾渔火照亮香洲埠,

大三巴的云霞飘过东望洋,

 

啊香山,啊香山,

历史久远记沧桑。

薪火相传步履更铿锵,

不忘初心使命勇担当!

 

啊香山,啊香山,

百折不挠奋力前闯,

轮回更替一代又一代,

风劲扬帆乘势再起航!

 

第一乐章:Macau·澳门

字幕:

澳门是一扇门/大海是最大险阻/也是辽阔道路/扬起无畏风帆/惊涛骇浪化坦途。

澳门很小/澳门很大/一朵莲/开满大海大陆。

澳门很小/澳门很大/一扇门/接通未来之路。

第一节:妈阁,妈阁

妈阁,妈阁,

美丽之神;

你来了,风平浪静,

有你在,征帆不沉;

恩义如日月昭天下,

妈阁,美丽之神。

 

妈阁,妈阁,

和平之神;

你来了,云淡风轻,

有你在,世界太平;

慈爱如大海洒人间,

妈阁,和平之神。

 

啊,妈阁,妈阁,

香火千年不断;

啊,妈阁,妈阁,

生命万载年轻。

你伟大的精神,

永远佑我澳门。

 

第三节:澳门颂

百越之岛,

濠江之上,

我与你千年守望。

苍海桑田,

初心不忘,

我与你风雨成长。

 

镜海美,妈祖祥,

我要为你护航。

兴湾区、圆梦想

我们共享荣光

 

七子归、氹桥长,

我要为你护航。

兴湾区、圆梦想,

我们共享荣光,

共享荣光。

 

兼容并蓄,

莲花绽放,

我与你传承开创。

东西望洋,

华灯明堂,

我与你目光远长。

 

镜海美、妈祖祥,

我要为你护航。

兴湾区、圆梦想,

我们共享荣光。

 

七子归、氹桥长,

我要为你护航。

兴湾区、圆梦想,

我们共享荣光,

共享荣光。

 

第四节:琴澳大交响

你抱一把硕大的琴

演奏珠江丰满的弦

南海辽阔琴箱和鸣

荷花为你翩翩起舞

海鸥讲述古老传奇

十步一瀑布,百步万棵树

你是自然精灵派往春天的使者

为时代的春天演奏琴澳大交响

 

琴音一首莲花大桥随想曲

葡语粤语普通话和英语,缤纷如花

一边是意大利人利玛窦身着儒服

穿越四百年时光隧道而来

另一边是澳门大学青春学子

晨光中奔跑的健影

 

你出色的狂想曲不是幻想

是真实的海水蓝、天空蓝

铺陈你的抒情在港珠澳大桥

是大湾区自由奔放的太阳红

从东方冉冉升起

你激情澎湃的演奏

是东方巨人奋起的金色翅膀

 

第二乐章:海的珍珠,珍珠的海

字幕:

珠海很年轻/建县建特区/还不到百年。

珠海很小/小渔村起家/凤凰路依然。

珠海很大/百岛珍珠无数/伶仃走向大洋……

 

第一节:珠海:千年潮声

结绳纪事远古老时光,

史诗穿越大地沧桑。

多少个春秋冬夏,

香山连大海,一派汪洋。

日月星辰水中荡漾,

往来渔舟劈风破浪,

云彩飞过,高栏岛上,

叮当叮当响亮凿打,

为谁作画为谁歌唱?

挥动岁月,奋起神奇力量!

 

千年潮声拍打大珠江,

永不停歇滚滚流淌。

特区的创业足迹,

一代接一代,追逐梦想。

行船不惧惊涛骇浪,

百折不挠奋力远望,

珠海儿女,初心担当,

新途漫漫风雨阳光,

肩扛使命勇闯浩荡,

薪火相传,不惧山高路长!

 

未曾等待,从不彷徨,

千年求索,百代图强,

特区珠海行进在征途,

一路走来一路闯。

心怀博爱,脚步铿锵,

千年追寻,百代同往,

珠海儿女锐志向前方,

书写崭新的篇章!

 

第三节:海的珍珠,珍珠的海

有一个花园城市是哪里?

有一个花园城市是珠海;

一个比一个美丽的花园啊,

装扮成花园一般的珠海。

有一个海滨城市是哪里?

有一个海滨城市是珠海;

二百二十五公里的海岸线啊,

环绕成黄金海岸的珠海。

有一个百岛之市是哪里?

有一个百岛之市是珠海;

二百二十六个海岛那是海的珍珠啊,

二百二十六个海岛连成珍珠的海。

啊,珠海,珠海,

海的珍珠,

珍珠的海。

 

第四节:我的骄傲,我的桥

八百七十年日月环绕

八百七十年暮暮朝朝

我们看得见彩虹

我们听得见波涛

谁也没有想到

我们结束了伶仃曲调

矗立起富强和美好的雄姿

我的骄傲,我的桥

千千万万年香山巍巍

千千百百年的港珠澳

一条巨型的卧龙

一只展翅的飞鸟

耸起民族脊梁

我们创造了华夏自豪

创造出智慧与勇气的写照

我的骄傲,我的桥

乘着太平洋的风声

让我们吹响新征程的号角

南中国春雷滚滚

大湾区彩旗飘飘

民族振兴从这里腾飞

中国之梦在这里启锚

谱写新时代辉煌篇章

我的骄傲,我的桥

 

第三乐章:中山是座山

字幕:

一座山/五桂山/山不在高/有香则名。

一座城/中山城/悠悠咸淡水/春秋说千年。

中山很小/小小翠亨村/坐落南海边。

中山很大/走出一个人/点亮一片天。

 

第一节:壮美翠亨村

珠江口的雨,五桂山的雾,

在这里渲染出一幅诗画图。

一条村落,旧庭古屋,

青砖灰瓦守住了一方故土。

一块青砖,一份家谱,

小小故居历史一段。

八百七十年香山,

快一步,慢一步,

走过风雨走过阳光,

不离不弃携手同步。

走过了风光处处,

留下了美景满目。

谁到翠亨村来看我,

我送他一幅诗画图。

 

杨殷罢工潮,孙中山上书,

从这里走出了一条红色路。

一条村落,英烈辈出,

家事国事编写了青史无数。

一群英烈,一部典故,

伟人诞生,摧朽拉枯。

八百七十年香山,

深一步,浅一步,

走过崎岖走过坦途,

飞扬神彩依然如故。

走过了严寒酷暑,

留下了傲然风骨。

谁到翠亨村来找我,

我赠他一条红色路。

 

第三节:放歌伶仃洋

海鸥从浪尖掠过,

伶仃洋里歌如潮。

小船从海港驶过,

惶恐滩头舞正酣。

铺一张宣纸,调和梦想成斑斓,

搭一个舞台,托举图腾欲飞天。

推开海的门,

粤港澳适逢打渔季,

推开海的门,

大湾区慨叹好崛起。

 

海鸥从浪尖掠过,

伶仃洋里歌如潮。

小船从海港驶过,

惶恐滩头舞正酣。

建一座大桥,巨臂紧挽粤港澳,

筑一架长虹,弯弓射海做天骄。

推开海的门,

粤港澳挥拳势如虹,

推开海的门,

大湾区先行创风流

 

尾声:香山颂

字幕:

巍巍五桂山/悠悠大珠江/袅袅吹/轻轻扬/岭南第一香。

岁月让你修成香道/人文带你上了殿堂。

你美妙的名字叫精气神/你尊贵的名字叫香王。

香了天/香了地/香在人心上。

半分醉/半分醒/岭南第一香。

1、香山颂

这里,曾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起始地

宝镜湾出土的石刀、石夯,

是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印证;

这里,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地

伶仃洋水道的礁石、海浪,

还隐约映照出千年的帆影。

 

这里,是珠江三角洲西岸最高的山峰

巍然五桂山,三百里方圆,

花香传天下,四季见常青。

滚滚的珠江水,

连接着中原的长江黄河;

绵亘的大南岭,

呼应着大陆的黄山长城;

浩瀚的太平洋,

沁润着南海的波涛岸线;

江海交合融通的咸淡水,

催生了南宋1152年

一个不凡的香山县;

繁衍了近八百多年来

一种特殊的人文。

 

漂洋过海的先知容闳,

开辟了中国留学的天桥路径;

力主商战的郑观应,

捧出了一部惊世的《盛世危言》;

一代伟人孙中山,

一种惊世的三民主义,

让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从此变成了历史的烟尘。

苏兆征、杨殷,

杨匏安、林伟明……

政治、教育、军事,

文化、艺术、工商,

一时间英杰辈出,

一时间星光灿烂。

小小的香山啊,

成了近代中国史的高山,

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摇篮。

 

曾记得,三百多年前,

一个汪洋大盗从香山的大地上,

竟强行抢走了一朵美丽的荷莲。

三百年的耻辱,三百年的孤单,

这朵漂泊的莲花啊,

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才重新做回了主人。

 

曾记得,1925年的冬天,

那位一生奔波劳顿的伟人,

带着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

离开了他一生至爱的人民。

香山,从此改换了门庭——

以伟人的名义,

为了永远的纪念。

如今,这个当年的边陲小镇,

早已得到联合国的最早嘉奖,

已经成为全国第一批的文明之城。

 

曾记得,四十年前,

在香山这个大家庭,

又成长了一个新的力量——

珠海,这个当年的小小渔村,

当以特区之名步入而立之年的时候,

早已风生水起、气象万千,

正以大海珍珠一样的亮丽,

骄傲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翻天覆地,歌舞蹁跹。

南宋1152年10月14日,

中山,珠海,澳门,

终于找回了共同的生日,

终于找回了生命的原点。

映日的莲花开得越来越灿烂,

美丽的渔女长得越来越年轻,

而古老的香山香啊,

那穿越时空沁润人文的馥郁,

那孜孜以求潜移默化的性情,

将过去的故事说得如此轻描淡写,

将今天的辉煌说得如此谦虚谨慎,

将明天的蓝图,

描绘得那么的出神入化亮丽空前,

将明天的目光,

延伸得大海般深邃、蓝天般高远……

(本文略有删节)

微信图片_20221209105942.jpg

北山一角。孟波 摄

当鲍俊遇上林召棠

□林小兵

春日午后,在珠海参加工作将近二十年之后,我终于第一次走进珠海博物馆。在馆内一处介绍珠海历史文化名人鲍俊的角落,我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林召棠。

林召棠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同乡,广东吴川霞街村人,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状元。作为粤西地区封建科举时代唯一的状元,林召棠及其相关故事一直是家乡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循着相关文字介绍,我得知原来鲍俊和林召棠居然是同榜进士。当年在殿试策问后,经传胪、放榜等仪式,林召棠高中状元为殿试之首,即一甲第一名;鲍俊则为二甲第二名,居殿试第五名。按照今天的说法,同时有两名来自广东的考生,在道光癸未科殿试前五名中独占两席,那绝对是一种天大的轰动。

资料显示,道光皇帝对这两位来自岭南的俊才曾青睐有加,在所呈阅的殿试考卷当中都进行了御批。对鲍俊卷御批为“书法冠场”,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对林召棠卷御批为“今科得一佳元,一字笔误偏旁,非关学问”,是为瑕不掩瑜之意(所误笔者,乃一“本”字,因竖笔提笔稍快,带有小挑勾)。

金榜题名之时,鲍俊刚26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林召棠则历经磨难,已达37岁“大龄”。不管如何,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一朝高中就意味着今后前程似锦了。实际上刚开始也是如此,很快,鲍俊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林召棠被授为翰林院修撰,可以说是进入了社会地位最高的精英群体。

但进入翰林院只能说具备了资格,离真正任职当官还有一定距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清朝到了道光年间已是腐朽不堪,内乱不断,官场尔虞我诈,奸佞当道,明争暗斗,特别是当时正处于鸦片战争的前夜,社会已是动荡不安,积重难返。想当个好官?说来容易,做来却难。

鲍俊和林召棠后来的经历也印证了上述判断。历经争斗、沉浮、受排挤之后,二人都深感官场失意、仕途不畅、报国无门。在离家数千里的异乡,那到处都是京腔官话的北京城,没有任何靠山的鲍、林二人,估计都产生过同样的困惑:走?还是留?

不久后,二人就都先后作出了自己的抉择:鲍俊于1831年直接辞官,返粤“归来隐作民”;林召棠则在一年后以“终生奉母”为由告假还乡,远离朝廷。离京之前,二人当过的最大的官职,鲍俊为刑部山西主事、候选员外郎,林召棠为陕甘正主考官,都属于是一些不受重视、无足轻重的虚职。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京城归乡,才是他们真正人生的开始。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日子早已远去,在经历过无限的风光及荣耀之后,此时的鲍俊和林召棠看透了人生百态并逐渐归于平静。在广东,二人无一例外地受到当地士绅及文人雅士的追逐。两人能在竞争激烈的科举时代脱颖而出,自然离不开长期以来的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他们的诗词佳作频出,清丽可颂,脍炙人口,书法上乘,见解精深。凭着过往的名望和声誉,二人迅速成了当地文坛的领袖。同时,鲍俊和林召棠在回粤之后,都不约而同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鲍俊先后主讲于顺德凤山书院和惠州丰湖书院,林召棠则长期在肇庆端州书院主讲,他们治学严谨,教导有方,为当地培养出了一大批弘扬传统文化的俊秀良才。

临近晚年,鲍俊和林召棠先后退隐乡里、回归本源。鲍俊回到了珠海山场村,经常活动在如今的石溪公园一带,以诗酒书画自娱或雅聚,呼朋唤友,遨游山水,赋诗刻字,好不潇洒快活。林召棠回到了吴川霞街村,或吟咏于高雷山川滨海,或挥毫落笔于书斋。钦佩于林状元公时有造福桑梓之义举,时任两广总督林则徐曾特书“彩衣荣似三公衮,珂第祥留五色云”对联赠寄,以表敬意。鲍俊和林召棠都是晚清著名的书法家、诗人,目前在广东他们曾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还经常可以见到他们的诗词、书法等文学作品。

纵观鲍俊、林召棠一生,在二人身上可以看到太多相似之处。作为封建传统士大夫,他们没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在忠君、从政方面没有实现最初理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受人景仰、精神文化亮点多多的名流。他们甘于淡泊,自奉俭朴,都是书生意气,急才超群,集诗、书、文、艺于一身,可谓大器杂家。他们严于律己,育才培英,对岭南文化贡献甚多,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式的文化名人。晚年归隐后,他们除了尽情地沐浴海风、听涛赏花外,还不时与岭南名士邀约聚会,淡泊名利,吟诗作对,煎酒论茶,写意逍遥,尽显一代风流。

大约二百年之后,我在珠海博物馆一隅偶然间看到这两位同乡先贤的名字,禁不住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湾韵|作品(2022年12月9日)
珠海特区报 2022-12-09 11:30

微信图片_20221209103405.jpg

 

大型诗歌舞台表演节目

香山颂(文学台本)

——献给香山建县870周年

编者按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九月丙午日(1152年10月14日),香山建县,至今870周年。今年以来,原香山地区的中山、珠海与澳门三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其中,一场大型诗歌舞台表演节目《香山颂》正在珠海香洲紧张筹备,目前已经制作成MTV。现将文学台本予以正式发布,以飨读者。

总撰稿:丘树宏

分撰稿:

澳门:钟怡、姚风、王禹、荒林

珠海:钟建平、唐晓虹

高志东、谢小灵

中山:罗子健、罗欣荣、黄刚

序曲:香山引

字幕:

香山县名来源于香山镇,该镇地处五桂山分支凤凰山山麓。史志记载,五桂山盛产“异花神仙茶”,此茶是一种野生茶叶,“异花”乃指“王者之香”的兰花,香闻十里,人们称它“隔山香”,所以五桂山也叫“香山”,香山镇由此而名。香山场(今珠海市山场村),为香山镇前身,是最早期香山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宋1152年,香山镇提升为香山县,县址仍在今珠海山场村。到南宋1154年,香山县县址搬迁至石岐(今中山市石岐区)。1925年,为了纪念逝世的孙中山,从而将“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

1、香山引

五千年海洋文明

在南海之滨发祥

中原先祖始南迁

文明曙光现东方

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

揭开了蔚蓝辽阔的篇章

 

五千年风雨兼程

在高栏摩崖喧响

穿越漫长的岁月

穿越了伶仃洋

烙印东方帝国万邦来朝

追来了诗意栖居的理想

 

五千年蓝色梦想

时光荏苒绘沧桑

南风浩浩伴征程

历史长河涌大浪

文明是一朵朵美丽鲜花

梦一样的国度创造辉煌

 

2、香山啊,香山

神奇之岛四季花香。

海上丝路通五洋。

大珠江摇动云霞中的帆,

五桂山挽起伶仃洋上的浪,

 

日月星辰编织的网。

故乡就在南海岸,

香炉湾渔火照亮香洲埠,

大三巴的云霞飘过东望洋,

 

啊香山,啊香山,

历史久远记沧桑。

薪火相传步履更铿锵,

不忘初心使命勇担当!

 

啊香山,啊香山,

百折不挠奋力前闯,

轮回更替一代又一代,

风劲扬帆乘势再起航!

 

第一乐章:Macau·澳门

字幕:

澳门是一扇门/大海是最大险阻/也是辽阔道路/扬起无畏风帆/惊涛骇浪化坦途。

澳门很小/澳门很大/一朵莲/开满大海大陆。

澳门很小/澳门很大/一扇门/接通未来之路。

第一节:妈阁,妈阁

妈阁,妈阁,

美丽之神;

你来了,风平浪静,

有你在,征帆不沉;

恩义如日月昭天下,

妈阁,美丽之神。

 

妈阁,妈阁,

和平之神;

你来了,云淡风轻,

有你在,世界太平;

慈爱如大海洒人间,

妈阁,和平之神。

 

啊,妈阁,妈阁,

香火千年不断;

啊,妈阁,妈阁,

生命万载年轻。

你伟大的精神,

永远佑我澳门。

 

第三节:澳门颂

百越之岛,

濠江之上,

我与你千年守望。

苍海桑田,

初心不忘,

我与你风雨成长。

 

镜海美,妈祖祥,

我要为你护航。

兴湾区、圆梦想

我们共享荣光

 

七子归、氹桥长,

我要为你护航。

兴湾区、圆梦想,

我们共享荣光,

共享荣光。

 

兼容并蓄,

莲花绽放,

我与你传承开创。

东西望洋,

华灯明堂,

我与你目光远长。

 

镜海美、妈祖祥,

我要为你护航。

兴湾区、圆梦想,

我们共享荣光。

 

七子归、氹桥长,

我要为你护航。

兴湾区、圆梦想,

我们共享荣光,

共享荣光。

 

第四节:琴澳大交响

你抱一把硕大的琴

演奏珠江丰满的弦

南海辽阔琴箱和鸣

荷花为你翩翩起舞

海鸥讲述古老传奇

十步一瀑布,百步万棵树

你是自然精灵派往春天的使者

为时代的春天演奏琴澳大交响

 

琴音一首莲花大桥随想曲

葡语粤语普通话和英语,缤纷如花

一边是意大利人利玛窦身着儒服

穿越四百年时光隧道而来

另一边是澳门大学青春学子

晨光中奔跑的健影

 

你出色的狂想曲不是幻想

是真实的海水蓝、天空蓝

铺陈你的抒情在港珠澳大桥

是大湾区自由奔放的太阳红

从东方冉冉升起

你激情澎湃的演奏

是东方巨人奋起的金色翅膀

 

第二乐章:海的珍珠,珍珠的海

字幕:

珠海很年轻/建县建特区/还不到百年。

珠海很小/小渔村起家/凤凰路依然。

珠海很大/百岛珍珠无数/伶仃走向大洋……

 

第一节:珠海:千年潮声

结绳纪事远古老时光,

史诗穿越大地沧桑。

多少个春秋冬夏,

香山连大海,一派汪洋。

日月星辰水中荡漾,

往来渔舟劈风破浪,

云彩飞过,高栏岛上,

叮当叮当响亮凿打,

为谁作画为谁歌唱?

挥动岁月,奋起神奇力量!

 

千年潮声拍打大珠江,

永不停歇滚滚流淌。

特区的创业足迹,

一代接一代,追逐梦想。

行船不惧惊涛骇浪,

百折不挠奋力远望,

珠海儿女,初心担当,

新途漫漫风雨阳光,

肩扛使命勇闯浩荡,

薪火相传,不惧山高路长!

 

未曾等待,从不彷徨,

千年求索,百代图强,

特区珠海行进在征途,

一路走来一路闯。

心怀博爱,脚步铿锵,

千年追寻,百代同往,

珠海儿女锐志向前方,

书写崭新的篇章!

 

第三节:海的珍珠,珍珠的海

有一个花园城市是哪里?

有一个花园城市是珠海;

一个比一个美丽的花园啊,

装扮成花园一般的珠海。

有一个海滨城市是哪里?

有一个海滨城市是珠海;

二百二十五公里的海岸线啊,

环绕成黄金海岸的珠海。

有一个百岛之市是哪里?

有一个百岛之市是珠海;

二百二十六个海岛那是海的珍珠啊,

二百二十六个海岛连成珍珠的海。

啊,珠海,珠海,

海的珍珠,

珍珠的海。

 

第四节:我的骄傲,我的桥

八百七十年日月环绕

八百七十年暮暮朝朝

我们看得见彩虹

我们听得见波涛

谁也没有想到

我们结束了伶仃曲调

矗立起富强和美好的雄姿

我的骄傲,我的桥

千千万万年香山巍巍

千千百百年的港珠澳

一条巨型的卧龙

一只展翅的飞鸟

耸起民族脊梁

我们创造了华夏自豪

创造出智慧与勇气的写照

我的骄傲,我的桥

乘着太平洋的风声

让我们吹响新征程的号角

南中国春雷滚滚

大湾区彩旗飘飘

民族振兴从这里腾飞

中国之梦在这里启锚

谱写新时代辉煌篇章

我的骄傲,我的桥

 

第三乐章:中山是座山

字幕:

一座山/五桂山/山不在高/有香则名。

一座城/中山城/悠悠咸淡水/春秋说千年。

中山很小/小小翠亨村/坐落南海边。

中山很大/走出一个人/点亮一片天。

 

第一节:壮美翠亨村

珠江口的雨,五桂山的雾,

在这里渲染出一幅诗画图。

一条村落,旧庭古屋,

青砖灰瓦守住了一方故土。

一块青砖,一份家谱,

小小故居历史一段。

八百七十年香山,

快一步,慢一步,

走过风雨走过阳光,

不离不弃携手同步。

走过了风光处处,

留下了美景满目。

谁到翠亨村来看我,

我送他一幅诗画图。

 

杨殷罢工潮,孙中山上书,

从这里走出了一条红色路。

一条村落,英烈辈出,

家事国事编写了青史无数。

一群英烈,一部典故,

伟人诞生,摧朽拉枯。

八百七十年香山,

深一步,浅一步,

走过崎岖走过坦途,

飞扬神彩依然如故。

走过了严寒酷暑,

留下了傲然风骨。

谁到翠亨村来找我,

我赠他一条红色路。

 

第三节:放歌伶仃洋

海鸥从浪尖掠过,

伶仃洋里歌如潮。

小船从海港驶过,

惶恐滩头舞正酣。

铺一张宣纸,调和梦想成斑斓,

搭一个舞台,托举图腾欲飞天。

推开海的门,

粤港澳适逢打渔季,

推开海的门,

大湾区慨叹好崛起。

 

海鸥从浪尖掠过,

伶仃洋里歌如潮。

小船从海港驶过,

惶恐滩头舞正酣。

建一座大桥,巨臂紧挽粤港澳,

筑一架长虹,弯弓射海做天骄。

推开海的门,

粤港澳挥拳势如虹,

推开海的门,

大湾区先行创风流

 

尾声:香山颂

字幕:

巍巍五桂山/悠悠大珠江/袅袅吹/轻轻扬/岭南第一香。

岁月让你修成香道/人文带你上了殿堂。

你美妙的名字叫精气神/你尊贵的名字叫香王。

香了天/香了地/香在人心上。

半分醉/半分醒/岭南第一香。

1、香山颂

这里,曾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起始地

宝镜湾出土的石刀、石夯,

是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印证;

这里,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地

伶仃洋水道的礁石、海浪,

还隐约映照出千年的帆影。

 

这里,是珠江三角洲西岸最高的山峰

巍然五桂山,三百里方圆,

花香传天下,四季见常青。

滚滚的珠江水,

连接着中原的长江黄河;

绵亘的大南岭,

呼应着大陆的黄山长城;

浩瀚的太平洋,

沁润着南海的波涛岸线;

江海交合融通的咸淡水,

催生了南宋1152年

一个不凡的香山县;

繁衍了近八百多年来

一种特殊的人文。

 

漂洋过海的先知容闳,

开辟了中国留学的天桥路径;

力主商战的郑观应,

捧出了一部惊世的《盛世危言》;

一代伟人孙中山,

一种惊世的三民主义,

让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从此变成了历史的烟尘。

苏兆征、杨殷,

杨匏安、林伟明……

政治、教育、军事,

文化、艺术、工商,

一时间英杰辈出,

一时间星光灿烂。

小小的香山啊,

成了近代中国史的高山,

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摇篮。

 

曾记得,三百多年前,

一个汪洋大盗从香山的大地上,

竟强行抢走了一朵美丽的荷莲。

三百年的耻辱,三百年的孤单,

这朵漂泊的莲花啊,

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才重新做回了主人。

 

曾记得,1925年的冬天,

那位一生奔波劳顿的伟人,

带着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

离开了他一生至爱的人民。

香山,从此改换了门庭——

以伟人的名义,

为了永远的纪念。

如今,这个当年的边陲小镇,

早已得到联合国的最早嘉奖,

已经成为全国第一批的文明之城。

 

曾记得,四十年前,

在香山这个大家庭,

又成长了一个新的力量——

珠海,这个当年的小小渔村,

当以特区之名步入而立之年的时候,

早已风生水起、气象万千,

正以大海珍珠一样的亮丽,

骄傲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翻天覆地,歌舞蹁跹。

南宋1152年10月14日,

中山,珠海,澳门,

终于找回了共同的生日,

终于找回了生命的原点。

映日的莲花开得越来越灿烂,

美丽的渔女长得越来越年轻,

而古老的香山香啊,

那穿越时空沁润人文的馥郁,

那孜孜以求潜移默化的性情,

将过去的故事说得如此轻描淡写,

将今天的辉煌说得如此谦虚谨慎,

将明天的蓝图,

描绘得那么的出神入化亮丽空前,

将明天的目光,

延伸得大海般深邃、蓝天般高远……

(本文略有删节)

微信图片_20221209105942.jpg

北山一角。孟波 摄

当鲍俊遇上林召棠

□林小兵

春日午后,在珠海参加工作将近二十年之后,我终于第一次走进珠海博物馆。在馆内一处介绍珠海历史文化名人鲍俊的角落,我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林召棠。

林召棠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同乡,广东吴川霞街村人,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状元。作为粤西地区封建科举时代唯一的状元,林召棠及其相关故事一直是家乡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循着相关文字介绍,我得知原来鲍俊和林召棠居然是同榜进士。当年在殿试策问后,经传胪、放榜等仪式,林召棠高中状元为殿试之首,即一甲第一名;鲍俊则为二甲第二名,居殿试第五名。按照今天的说法,同时有两名来自广东的考生,在道光癸未科殿试前五名中独占两席,那绝对是一种天大的轰动。

资料显示,道光皇帝对这两位来自岭南的俊才曾青睐有加,在所呈阅的殿试考卷当中都进行了御批。对鲍俊卷御批为“书法冠场”,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对林召棠卷御批为“今科得一佳元,一字笔误偏旁,非关学问”,是为瑕不掩瑜之意(所误笔者,乃一“本”字,因竖笔提笔稍快,带有小挑勾)。

金榜题名之时,鲍俊刚26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林召棠则历经磨难,已达37岁“大龄”。不管如何,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一朝高中就意味着今后前程似锦了。实际上刚开始也是如此,很快,鲍俊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林召棠被授为翰林院修撰,可以说是进入了社会地位最高的精英群体。

但进入翰林院只能说具备了资格,离真正任职当官还有一定距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清朝到了道光年间已是腐朽不堪,内乱不断,官场尔虞我诈,奸佞当道,明争暗斗,特别是当时正处于鸦片战争的前夜,社会已是动荡不安,积重难返。想当个好官?说来容易,做来却难。

鲍俊和林召棠后来的经历也印证了上述判断。历经争斗、沉浮、受排挤之后,二人都深感官场失意、仕途不畅、报国无门。在离家数千里的异乡,那到处都是京腔官话的北京城,没有任何靠山的鲍、林二人,估计都产生过同样的困惑:走?还是留?

不久后,二人就都先后作出了自己的抉择:鲍俊于1831年直接辞官,返粤“归来隐作民”;林召棠则在一年后以“终生奉母”为由告假还乡,远离朝廷。离京之前,二人当过的最大的官职,鲍俊为刑部山西主事、候选员外郎,林召棠为陕甘正主考官,都属于是一些不受重视、无足轻重的虚职。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京城归乡,才是他们真正人生的开始。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日子早已远去,在经历过无限的风光及荣耀之后,此时的鲍俊和林召棠看透了人生百态并逐渐归于平静。在广东,二人无一例外地受到当地士绅及文人雅士的追逐。两人能在竞争激烈的科举时代脱颖而出,自然离不开长期以来的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他们的诗词佳作频出,清丽可颂,脍炙人口,书法上乘,见解精深。凭着过往的名望和声誉,二人迅速成了当地文坛的领袖。同时,鲍俊和林召棠在回粤之后,都不约而同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鲍俊先后主讲于顺德凤山书院和惠州丰湖书院,林召棠则长期在肇庆端州书院主讲,他们治学严谨,教导有方,为当地培养出了一大批弘扬传统文化的俊秀良才。

临近晚年,鲍俊和林召棠先后退隐乡里、回归本源。鲍俊回到了珠海山场村,经常活动在如今的石溪公园一带,以诗酒书画自娱或雅聚,呼朋唤友,遨游山水,赋诗刻字,好不潇洒快活。林召棠回到了吴川霞街村,或吟咏于高雷山川滨海,或挥毫落笔于书斋。钦佩于林状元公时有造福桑梓之义举,时任两广总督林则徐曾特书“彩衣荣似三公衮,珂第祥留五色云”对联赠寄,以表敬意。鲍俊和林召棠都是晚清著名的书法家、诗人,目前在广东他们曾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还经常可以见到他们的诗词、书法等文学作品。

纵观鲍俊、林召棠一生,在二人身上可以看到太多相似之处。作为封建传统士大夫,他们没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在忠君、从政方面没有实现最初理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受人景仰、精神文化亮点多多的名流。他们甘于淡泊,自奉俭朴,都是书生意气,急才超群,集诗、书、文、艺于一身,可谓大器杂家。他们严于律己,育才培英,对岭南文化贡献甚多,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式的文化名人。晚年归隐后,他们除了尽情地沐浴海风、听涛赏花外,还不时与岭南名士邀约聚会,淡泊名利,吟诗作对,煎酒论茶,写意逍遥,尽显一代风流。

大约二百年之后,我在珠海博物馆一隅偶然间看到这两位同乡先贤的名字,禁不住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