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许理存:萤火虫

许理存 20世纪60年代生人,研究生学历,做过农民、瓦工、企业主、职业经理人。业余爱好藏书、写作、音乐、行走。

萤火虫

□ 许理存

萤火虫,一个诗一样的名字与诗一样的小昆虫,两厘米左右的躯体,却能发出那么美妙的光,太阳光色系中除青与紫光外,它都能发出。而且在其一生的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都能发光。光之于萤火虫,不仅是美的炫耀,还是求偶与交流的信号,类似与少男少女们恋爱时的秋波吧。

仲夏之夜,宁静的田间地头、塘边沟旁,一闪一闪的弱弱的亮点,像孩子们的嬉闹。一会上一会下,一会飞动,一会又落在草尖,它们是一群一群的,在一起游乐时却没有一点声音。光就是它们的语言了。

每每乘凉时,我都会盯着飞行中的萤火虫,不足一秒的亮光之后,是两秒的黑暗,然后再是不足一秒的闪亮。它在空中飞行一次不足百米,而这百米的光不仅是弧形的,还是点状的,像天上的流星划过夜空,所不同的是萤火虫划得更缓慢,也更浪漫。

萤火虫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诵,最早的《诗经·豳风·东山》里就有:“町畽鹿场,熠耀宵行”。熠耀指的就是萤火虫,笔者通过写萤火虫夜间的飞行,写那漆黑的天空,寂寞的夜,冷清的光亮,渲染了一种荒凉阴森的景象,灵魂化萤之说起于诗经的年代。《七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用这些婉约的辞藻描绘了七夕之夜,萤火虫的光亮照耀三三两两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黑夜中仰望星空,祝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也憧憬着自己的美美爱情。

小时候,逮萤火虫是必修课。每个孩子都会拥有一两个专装萤火虫的玻璃瓶子,夏天来临前都要拿出来,刷了又刷,透明得没有一丝杂质。这样的瓶才配装萤火虫,不仅为了观赏萤火虫的光,更因为萤火虫的高洁。若将其置身于污渍环境,萤火虫不仅会生气而不发光,还会影响到生命。所以,有萤火虫的地方,一定是环境好的地方。她不待不洁之地,与君子不食嗟来之食是一样的道理。

那时的萤火虫很多,而且飞得也慢,飞行中的可以抓到,但那样很容易伤到萤火虫,更多情况下用网兜扑,或者跟着飞行中的萤火虫,待她一落草尖上就用双手捧到。

一个瓶子里只能装五六只,装多了,她就不发光了。每次逮虫回来,经过正在乘凉的大人们身边时,都会扬起手中的瓶,炫耀自己的本领。

瓶口要透气,一般在家放两三天,就要拿出去放了,萤火虫关的时间太长,她会忧郁而死的。所以放萤火虫就是另一道风景,我们相约一起走到生产队的打谷场上,有时在田埂上,喊着一二三,放飞萤火虫。一时间,萤火虫,重回自然, 又见天日,那种夺路而逃的慌乱,有时几个萤火虫都撞一起了。顿时,空中像天女散花,又像繁星点点,这些流动的光点把乡村的夜装饰成诗一样的天空。

萤火虫在幼虫阶段还是食肉的,以蜗牛、螺丝为主,到成虫时像个绅士或僧人,饮露止渴,食蕊充饥。在每个美好的夜晚,更多的时间都在飞行表演,展示她的形体美,亮出她的能量之光。有时我在想,萤火虫若不在夜里飞行,是否就是锦衣夜行呢。

每年的夏天,有一个晚上是不能出去逮萤火虫的,那就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七月半或鬼节。西乡的圩区人都相信,这一天地府里的鬼全部放假一天, 让他们回阳间看看后人,他们出来时,那灵魂就附在萤火虫身上一起飞翔。有些孤魂野鬼也放出来了,所以这一天,天一黑,大人们都是不许小孩子们出门的。

每年的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是牛郎织女在鹊桥上会面的日子,那鹊桥上的光就是由千万只萤火虫照亮的,照亮了他们爱情的路。所以,这一天,大人们都会让小男孩们出去逮萤火虫,或看着萤火虫飞来飞去,去接受萤火虫的爱之情愫以提高情商。

逮萤火虫有时难免会弄伤她们,尤其是尾部,那肉液弄到哪里就亮到哪里, 像荧光笔涂在书页中的那种亮光,不过过一小会儿,光就自然消失。

现在在农村已很少见到萤火虫,因为环境的变化,萤火虫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浪漫的生活。

不过在一些山区里,一些环境极好的地方,萤火虫仍然多且亮,且一如既往地浪漫。去年夏天去游黄山时夜宿山村,我们都在仰望星空,赞不绝口这里的银河怎么那么亮的时候,突然有人惊叫:“萤火虫!”真的,这里的田里、水边、山脚,到处微光闪闪,飞着各色的弧线,一短明一长暗,天空被点缀得异常精彩。

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在富裕了的同时,环境的恶化已不可小觑,好在美好乡村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又可“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田海
湾韵|许理存:萤火虫
珠海特区报 2022-07-25 11:18

许理存 20世纪60年代生人,研究生学历,做过农民、瓦工、企业主、职业经理人。业余爱好藏书、写作、音乐、行走。

萤火虫

□ 许理存

萤火虫,一个诗一样的名字与诗一样的小昆虫,两厘米左右的躯体,却能发出那么美妙的光,太阳光色系中除青与紫光外,它都能发出。而且在其一生的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都能发光。光之于萤火虫,不仅是美的炫耀,还是求偶与交流的信号,类似与少男少女们恋爱时的秋波吧。

仲夏之夜,宁静的田间地头、塘边沟旁,一闪一闪的弱弱的亮点,像孩子们的嬉闹。一会上一会下,一会飞动,一会又落在草尖,它们是一群一群的,在一起游乐时却没有一点声音。光就是它们的语言了。

每每乘凉时,我都会盯着飞行中的萤火虫,不足一秒的亮光之后,是两秒的黑暗,然后再是不足一秒的闪亮。它在空中飞行一次不足百米,而这百米的光不仅是弧形的,还是点状的,像天上的流星划过夜空,所不同的是萤火虫划得更缓慢,也更浪漫。

萤火虫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诵,最早的《诗经·豳风·东山》里就有:“町畽鹿场,熠耀宵行”。熠耀指的就是萤火虫,笔者通过写萤火虫夜间的飞行,写那漆黑的天空,寂寞的夜,冷清的光亮,渲染了一种荒凉阴森的景象,灵魂化萤之说起于诗经的年代。《七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用这些婉约的辞藻描绘了七夕之夜,萤火虫的光亮照耀三三两两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黑夜中仰望星空,祝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也憧憬着自己的美美爱情。

小时候,逮萤火虫是必修课。每个孩子都会拥有一两个专装萤火虫的玻璃瓶子,夏天来临前都要拿出来,刷了又刷,透明得没有一丝杂质。这样的瓶才配装萤火虫,不仅为了观赏萤火虫的光,更因为萤火虫的高洁。若将其置身于污渍环境,萤火虫不仅会生气而不发光,还会影响到生命。所以,有萤火虫的地方,一定是环境好的地方。她不待不洁之地,与君子不食嗟来之食是一样的道理。

那时的萤火虫很多,而且飞得也慢,飞行中的可以抓到,但那样很容易伤到萤火虫,更多情况下用网兜扑,或者跟着飞行中的萤火虫,待她一落草尖上就用双手捧到。

一个瓶子里只能装五六只,装多了,她就不发光了。每次逮虫回来,经过正在乘凉的大人们身边时,都会扬起手中的瓶,炫耀自己的本领。

瓶口要透气,一般在家放两三天,就要拿出去放了,萤火虫关的时间太长,她会忧郁而死的。所以放萤火虫就是另一道风景,我们相约一起走到生产队的打谷场上,有时在田埂上,喊着一二三,放飞萤火虫。一时间,萤火虫,重回自然, 又见天日,那种夺路而逃的慌乱,有时几个萤火虫都撞一起了。顿时,空中像天女散花,又像繁星点点,这些流动的光点把乡村的夜装饰成诗一样的天空。

萤火虫在幼虫阶段还是食肉的,以蜗牛、螺丝为主,到成虫时像个绅士或僧人,饮露止渴,食蕊充饥。在每个美好的夜晚,更多的时间都在飞行表演,展示她的形体美,亮出她的能量之光。有时我在想,萤火虫若不在夜里飞行,是否就是锦衣夜行呢。

每年的夏天,有一个晚上是不能出去逮萤火虫的,那就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七月半或鬼节。西乡的圩区人都相信,这一天地府里的鬼全部放假一天, 让他们回阳间看看后人,他们出来时,那灵魂就附在萤火虫身上一起飞翔。有些孤魂野鬼也放出来了,所以这一天,天一黑,大人们都是不许小孩子们出门的。

每年的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是牛郎织女在鹊桥上会面的日子,那鹊桥上的光就是由千万只萤火虫照亮的,照亮了他们爱情的路。所以,这一天,大人们都会让小男孩们出去逮萤火虫,或看着萤火虫飞来飞去,去接受萤火虫的爱之情愫以提高情商。

逮萤火虫有时难免会弄伤她们,尤其是尾部,那肉液弄到哪里就亮到哪里, 像荧光笔涂在书页中的那种亮光,不过过一小会儿,光就自然消失。

现在在农村已很少见到萤火虫,因为环境的变化,萤火虫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浪漫的生活。

不过在一些山区里,一些环境极好的地方,萤火虫仍然多且亮,且一如既往地浪漫。去年夏天去游黄山时夜宿山村,我们都在仰望星空,赞不绝口这里的银河怎么那么亮的时候,突然有人惊叫:“萤火虫!”真的,这里的田里、水边、山脚,到处微光闪闪,飞着各色的弧线,一短明一长暗,天空被点缀得异常精彩。

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在富裕了的同时,环境的恶化已不可小觑,好在美好乡村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又可“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