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悦读(2024年7月12日)

大地文化的深情书写
——读郭文斌《中国之美》
□ 朱宜尧

散文集的封面很美。山峰遥遥相对,山脊绵延无尽,河流舒缓蜿蜒,沟壑以“之”字形态流淌出生命的起承转合。纤细的线条,勾勒出高耸的苍山,低矮的河流,构成了整个自然风景的清凉素雅。翻开书,扑面而来的是中国之美。中国之美,美在山水,更是美在内在的文化与思想上。
评论家汪政在《序》中说,《中国之美》不是一般的散文作品,它还是一部实践之书,一部行动之书,是他在文学、文化问题上阶段性的总结与新的思考。汪政所说的“不一般”,说得细致一点,可能就是散文集兼具传统与现代色彩,兼有理性与诗性韵味,具备哲学高度与美学内涵,既有理论纲要又有事例典范,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现实厚重感,既有知识前瞻性又有生活实操性。这是兼具广度、长度、深度,拥有发现、运用、融合,传承大地文化、智慧、精神的一部散文集。
散文集把关注点放在对乡村、节令、风俗等自然文化的描写。通过“走街串村”,采取田野式调查的方法深入挖掘、考证、阐释,再加上作者拥有几年文化志愿者的宝贵经历,参与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这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与挖掘,作者切实参与到乡村价值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培育、塑造、修复乃至重建之中,使得他的文字别具文化韵味特色,我们从与书同名的散文《中国之美》《世界上最美的夜晚》等篇章中便可得到有力佐证,其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挖掘其中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生命收获新的认知、深刻的领悟,这于文化是一种发现,于身心是一种呵护,于生命则是一种成长。
阅读中让我更为欣喜的是,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篇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带来不同的见解。例如在《中国之美》《中秋是归途》《〈记住乡愁〉与文化自信》《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都有关于中国之“中”所涉及文化方面的阐述,一个“中”字包罗万象,大有千秋意蕴,令作为读者的我惊叹不已,能深切感受到中国之美在文化方面所体现出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其次,独特的个人经验也值得读者细细揣摩与体会,这里面的哲学意蕴会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作者提出了“农历精神”“幸福学说”“生命学说”等,会引领读者深入思考。譬如节气,可以说是圣人先贤对于子民的深切教诲,是一种生活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文化学说。诚如作者所言,二十四节气中的时间是鲜活的,是有生命、有温度、能呼吸的。我们从农事的实践中感受到作者那些有深度的文字,又从文字中反馈到有温度的生活。所以说,《中国之美》写出了中华民族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哲学之美、历史之美,国学之美,等等,向世人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大美中国。
再次,作者给予了我们对自然认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求木之长盛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久远者,必浚其泉源。人类与自然为一体,那我们应如何进入自然,感受自然,收获自然呢?作者谈到了自己一次深刻体会。他说就比如元宵节点荞麦灯,你不能动俗念,要认认真真看着那个荞麦灯捻上的灯花是怎么结起来的。没有别的方法,就是认真看,看着看着,就有了一种体会,仿佛进入到了火的里面,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人纯粹地进入时间、进入空间、进入事物里、进入祈福中,要全然忘却自身,享受那份宁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宁静是时间结出的芬芳,或者说时间结出的沉香在宁静的里面,又并非简单针对宁静而言,感知时间或宁静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事物。所以,这是一本很让人受益、很受启发的书,文化的哲思与辨析与方法,用很现实的方法提供给读者。
阅读《中国之美》,读者的收获不仅是国学带来的启发,更多的是内心认知的提升,以及对时间、空间、自然、生命的尊崇与敬畏。


描摹唐宋散文的光彩镜像
——读《风骨兴寄:唐宋散文十二讲》
□ 刘小兵

在灿若繁星的华夏文学史中,唐宋散文堪称双峰并峙的两座文学高峰,而“唐宋八大家”亦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由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高璐所著的《风骨兴寄:唐宋散文十二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从名家及其名作的维度,深入探究唐宋散文的卓异拔绝之处,广大读者亦能从其专业化的阐释中,一窥韩愈等八位散文巨匠对中国古典文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古代散文最早可上溯到上古时期的官府文书,后历经先秦两汉的风雨砥砺,再加上六朝骈文的历练淘洗,至唐宋时期,又经韩愈、欧阳修等文人的锐意变革,彼时的文坛,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身文学特色和审美意蕴的优秀作品,从而将唐宋散文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作者据此认为,唐宋散文典范的书写,以及孕育在那些文中的丰沛艺术力量,又深深影响了明清散文的创作。即便在文学繁荣的当下,唐宋散文的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写作技艺,仍对我们当今的写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由于行文典雅超凡,写作风格摇曳多姿,一直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家”。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些风格隽永的大咖们,自觉本着“文章合时而著”的创作宗旨,用手中的如椽巨笔,以其喷薄的才情,或直面社会现实,或讴歌百姓生活,或寄情山水,或托物言志,为后人留下了众多传颂千古的经典名篇。高璐通过对八位散文大家其人其文的剖析,回顾了他们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们底蕴深厚的创作缘起,总结了他们殊异显赫的创作成就。而在详细论述“八大家”散文特色的同时,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全书还将同时代其他一些优秀作家,如陈子昂、李白、王维、白居易、范仲淹、李清照、文天祥等人,及其他们代表性的散文佳作,例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与韩荆州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庐山草堂记》《岳阳楼记》等,作了比对性的分析研究。从而为广大读者全面立体认识“唐宋八大家”的光彩形象,呈现唐宋散文纷繁多姿的丰饶面向,写下了鲜明的时代注脚。
书中,高璐以各有侧重的写作笔法,分初唐、中唐、晚唐、北宋、南宋等历史时期,对以“八大家”为代表的名家及其名作,从创作理路、写作特色、文学成就等诸多方面,细致入微地予以评析。作者在关注这些名家生平履历、性格性情、文学造诣的同时,还以他们的作品为主线,在深切洞悉时代主题的前提下,转而向内探讨这些散文大家的创作特征,从而归结出唐宋散文于精致典雅中,尽展着字字珠玑的文词之美和意蕴深邃的思想之美,进而呈现出唐宋散文卓绝的精神特质。
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代散文宗师韩愈在他的传世名篇《论佛骨表》中,是如何用义正辞直、充满情感张力的文字,使他的言说于峰回路转中,巧妙达到气势充沛、先声夺人的写作旨趣。柳宗元又是怎样凭借其独创的“牢笼百态”写作法,以包容的心态,摹景、写人、状物,写尽人间风情。此外,还可以了解到在范仲淹、欧阳修等文化名人的带动下,北宋初期的散文创作为何能从艰涩险怪的境地中,开创一代新风,一步步走出晚唐靡靡之音。而以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的“文学三苏”,又是如何在笔耕不辍中,以其独树一帜的创作实绩,将宋代散文的写作推向新的高度。尤其是苏轼的《日喻》、前后《赤壁赋》等传世名篇相继推出,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不朽的散文经典。与此同时,全书还对李清照、文天祥等“唐宋八大家”之外的文学大咖,以及他们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解读。作者以慧眼独具的创识,盛赞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行文绵密、感情真挚。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则彰显出拳拳爱国之心,千载之后仍动人心魄……
总体而论,《风骨兴寄:唐宋散文十二讲》作为一本学术型的文学专著,深入触及社会肌理,从文学的本质规律出发,描摹了唐宋散文的精彩镜像,纷呈出中国文学气象万千的慑人魅力。当然,它深广的学术价值,还有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去寻幽探究,以深刻揭示中国文脉历久弥新的生存密码。


门罗和她的小镇女人
——读艾丽丝·门罗的《逃离》
□ 任蓉华

今年夏天,加拿大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走完了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享年92岁。她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有“短篇女王”之誉。门罗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格姆镇,她所写小说的故事背景也大都设定在郊区小镇,而围绕小镇居民的爱恨情仇和琐碎日常生活,穿插的是她对“生老病死”这一人生主题的入微阐述。
小镇女人,永远是门罗小说中的主角。在她的早期作品里,是一些初涉家庭生活的女孩子,为爱情、背叛、孩子等苦恼不已;后期作品里,则是饱受中年危机,于琐碎生活中呻吟挣扎的女性。她的小说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平凡真实的女人,这些女人也一次又一次影响着门罗的写作风格。僻静之地的小镇女人们,在门罗裹挟着泥土气息的朴素笔触下,把自己的出生与死亡、恋爱与婚姻、忠贞与叛逆,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细腻处流露出真挚与深沉,平实中又渗透出莫名的震撼。
《逃离》是门罗在古稀之年推出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她最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作品之一。该书由8个短篇小说组成,其中以朱丽叶为主人公的《机缘》《匆匆》《沉寂》3篇是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的。小说中,门罗以“丝来线去”的精湛技法,把无数女人一生都不曾留意的细节与情绪,刺绣般呈现出来,细针密缕,丝丝入扣。曾在18岁离家出走,后又准备逃脱丈夫和婚姻的卡拉;放弃女校教职,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的朱丽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的佩内洛普;站在婚姻的大门口,却在一念之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的格雷斯……逃离,既是旧生活的结束,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门罗曾经在一篇散文中谈到小说的阅读方式:“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瞧,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此看来,门罗笔下的小镇女人们,都具有她们所看到的“前寒武纪岩石”般的秉性,其或豁达或忐忑的背后,隐隐揣着冷漠、重复、漫不经心以及对安逸的轻蔑。这种由细节诠释人生的写作风格,在门罗的作品《亲爱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延续,书中依然是讲平凡人的生活。错过的机会,命运的捉弄,使人偏离原先的轨迹,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而除了小说里的女性角色,门罗也影响着她身边的人,其中包括美国畅销书作家谢丽尔·斯特雷德,“你一定要坚持写作……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写的还不如你好呢。”在斯特雷德最为迷茫的时刻,正是门罗的一封回信,坚定了她继续写作的信念。门罗是斯特雷德的偶像,在她看来,门罗笔下的世界就是她所熟悉的世界,门罗所描述的生活就是她所过的生活。斯特雷德尝试着模仿门罗去写作,在心里默默地喜欢她,崇拜她,甚至不惜长途跋涉去参加门罗的作品朗诵活动。但最终站在门罗面前时,她却选择了默默离开。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正是斯特雷德成长的过程,也与那些小镇女人们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对于门罗的小说,曾有媒体报道称:“这些平凡的女人,一旦做了小说主人公,立刻成了震撼心灵的奇迹!”事实上,震撼心灵的岂止小说中的小镇女人,还有小说外的创造这些人物的小镇女人——艾丽丝·门罗。

大湾里的灯火
□ 刘鹏凯

应该有好多年了,我和文学几乎渐行渐远,疏离不亲,佯装不详,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我想:生活可以没有文学,但文学万万不能没有生活。
因为《湾韵》副刊的创立,让我又和文学亲密无间了,这个虚头巴脑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去年三月却以春风的沉醉,开始温柔我对文学支离的梦乡。既然有梦,那就接着做吧,无论好坏,做总比不做好一些。
三月的风一吹,四月就飘来了雨。
在这样美好的季节,让我认识了清爽干练的林小兵,之前,小兵发给我一篇散文,我瞄了一眼,凭着多年对语言的追求,我瞬间觉得那篇散文的语感不错,隔了几天,他的那篇散文发表了。后来据他所说,反响不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信心。因为我是一个业余作者,所以我更了解业余作者的酸甜苦辣咸。倘若没有这些花花草草,哪里来的文学大花园?当年,苏童就是背着装满小说和诗歌的书包,到处给编辑部送稿。我相信,是语言让苏童成为当代作家的佼佼者,而不是故事。
再后来,我相继编发了小兵的散文《父亲的单车背》《木棉花开》《故乡的木麻黄》……这些篇什无不透露出小兵文字的内敛和张扬,干净和素朴,沉静和控制,这样的语言是构成一篇好散文的基础。
我一直认为:好的语言就是好的文学。如果没有好的语言,即使写得多么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
我经常跟初学写作者交流:散文语言不要太实,太实就成了非虚构。散文语言一定要有跳跃性,要柔韧抑或柔软,要传递美好的情感,才会和读者产生共鸣。
一个有追求的作家,一定要从训练好的语言开始。发表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为了发表而写作。
当代散文名家众多,我就特别喜欢汪曾祺独树一帜的散文语言。
譬如汪曾祺写《晚饭后的故事》:京剧导演郭庆春就着一碟猪耳朵喝了二两酒,咬着一条顶花带刺的黄瓜吃了半斤过了凉水的麻酱面,叼着前门烟,捏了一把芭蕉扇,坐在阳台上的竹躺椅上乘凉。他脱了个光脊梁,露出半身白肉。天渐渐黑下来了。楼下的马缨花散发着一阵一阵的清香。衡水老白干的饮后回甘和马缨花的香味,使得郭导演有点醺醺然了;再譬如汪曾祺写《夏天》: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汪老就借栀子花爆一句粗口,也爆得理所当然,荡气回肠。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给汪曾祺他们上课的时候,反复强调“要贴着人物写”。我们可以从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看得出来,沈从文那种细致,还有他的坚持是值得所有后来者提倡和学习的。沈老的这句话不管什么时候看,什么时候都是真理,绝对没有半点虚假。
我一直固执地觉得,散文的语言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要拿腔捏调,不要装腔作势,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恃才傲物,最好不要老想着去教化别人。文中的道理,读者看到了就会想到,想到了自然也会悟到,悟到了当然就是完美的人生了!
林小兵已经具备了这种对文字的悟性。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现在几乎不怎么看当代小说,现在的大多小说基本上都是空中楼阁,闭门造车,那些昙花一现的故事根本就不是我身边的人和事。因此,大多时候我喜欢看一些散文和随笔。
小兵的新散文集《点点灯火》即将出版了,愿他的文字就像大湾里的灯火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即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夏日读书:心灵的清凉之旅
□ 常玉国

夏日,阳光炙热,空气仿佛都被点燃,热浪滚滚而来。然而,在这炎热的季节里,阅读却能为我开辟出一片宁静清凉的天地。那泛黄的书页,淡淡的墨香,瞬间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
夏日读书,是心灵的避暑之旅。当我沉浸于书中的精彩情节,仿佛置身于清凉的山谷,或是宁静的海滨。随着文字的流淌,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荡,忘却了外界的暑气与纷扰。在书的世界里,我可以穿越时空,领略历史的沧桑巨变;可以探索未知,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可以品味人生百态,体会世间的冷暖悲欢。
读一部小说,跟随主人公的脚步,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小镇,感受着淳朴的民风;仿佛穿越到繁华的都市,体验着快节奏的生活;又仿佛穿越至遥远的未来,感受着未知的神秘世界。在文字的世界里,炎热不再,只有书中的故事如清风拂面,为我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读一首古诗,品味古人的情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眼前仿佛展现出一片碧绿的荷叶铺满湖面,娇艳的荷花在阳光下绽放的美景;“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似乎能感受到微风拂过,满院蔷薇花香四溢的清幽。那些优美的词句,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吹拂着我的心灵。
读一本哲学书籍,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炎热中,头脑愈发清醒,思维也更加活跃。与先哲们对话,让我对世界和自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内心也变得更加充实和坚定。每一个观点,每一次论证,都像是夏日里的清凉雨滴,滴落在思维的干涸土地上,唤醒沉睡的思考。在汗水与燥热中,通过哲学的思考,找寻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清凉。
读一篇散文,宛如踏入一方清幽的心灵净土,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修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在忙碌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美好。而散文,就像一位智者,引领我重新审视生活,发现那些被忽略了的点滴幸福。优美的文字,如潺潺溪流,在心头流淌,带来丝丝凉意,在这滚烫的季节里,依然能保持一颗冷静而柔软的心。
夏日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修行。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里,读书能让我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当我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外界的炎热不再让我烦躁,反而成为了一种衬托,让我更加珍惜这份宁静与清凉。
随着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书页上,我合上书本,心中全是满足和愉悦。夏日的读书时光,让我在炎热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也让我更加期待下一次清凉之旅中与书的邂逅。

封面图:曾遥
编辑:吴颖琼 责任编辑:帅云
湾韵丨悦读(2024年7月12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7-12 07:49

大地文化的深情书写
——读郭文斌《中国之美》
□ 朱宜尧

散文集的封面很美。山峰遥遥相对,山脊绵延无尽,河流舒缓蜿蜒,沟壑以“之”字形态流淌出生命的起承转合。纤细的线条,勾勒出高耸的苍山,低矮的河流,构成了整个自然风景的清凉素雅。翻开书,扑面而来的是中国之美。中国之美,美在山水,更是美在内在的文化与思想上。
评论家汪政在《序》中说,《中国之美》不是一般的散文作品,它还是一部实践之书,一部行动之书,是他在文学、文化问题上阶段性的总结与新的思考。汪政所说的“不一般”,说得细致一点,可能就是散文集兼具传统与现代色彩,兼有理性与诗性韵味,具备哲学高度与美学内涵,既有理论纲要又有事例典范,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现实厚重感,既有知识前瞻性又有生活实操性。这是兼具广度、长度、深度,拥有发现、运用、融合,传承大地文化、智慧、精神的一部散文集。
散文集把关注点放在对乡村、节令、风俗等自然文化的描写。通过“走街串村”,采取田野式调查的方法深入挖掘、考证、阐释,再加上作者拥有几年文化志愿者的宝贵经历,参与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这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与挖掘,作者切实参与到乡村价值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培育、塑造、修复乃至重建之中,使得他的文字别具文化韵味特色,我们从与书同名的散文《中国之美》《世界上最美的夜晚》等篇章中便可得到有力佐证,其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挖掘其中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生命收获新的认知、深刻的领悟,这于文化是一种发现,于身心是一种呵护,于生命则是一种成长。
阅读中让我更为欣喜的是,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篇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带来不同的见解。例如在《中国之美》《中秋是归途》《〈记住乡愁〉与文化自信》《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都有关于中国之“中”所涉及文化方面的阐述,一个“中”字包罗万象,大有千秋意蕴,令作为读者的我惊叹不已,能深切感受到中国之美在文化方面所体现出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其次,独特的个人经验也值得读者细细揣摩与体会,这里面的哲学意蕴会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作者提出了“农历精神”“幸福学说”“生命学说”等,会引领读者深入思考。譬如节气,可以说是圣人先贤对于子民的深切教诲,是一种生活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文化学说。诚如作者所言,二十四节气中的时间是鲜活的,是有生命、有温度、能呼吸的。我们从农事的实践中感受到作者那些有深度的文字,又从文字中反馈到有温度的生活。所以说,《中国之美》写出了中华民族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哲学之美、历史之美,国学之美,等等,向世人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大美中国。
再次,作者给予了我们对自然认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求木之长盛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久远者,必浚其泉源。人类与自然为一体,那我们应如何进入自然,感受自然,收获自然呢?作者谈到了自己一次深刻体会。他说就比如元宵节点荞麦灯,你不能动俗念,要认认真真看着那个荞麦灯捻上的灯花是怎么结起来的。没有别的方法,就是认真看,看着看着,就有了一种体会,仿佛进入到了火的里面,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人纯粹地进入时间、进入空间、进入事物里、进入祈福中,要全然忘却自身,享受那份宁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宁静是时间结出的芬芳,或者说时间结出的沉香在宁静的里面,又并非简单针对宁静而言,感知时间或宁静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事物。所以,这是一本很让人受益、很受启发的书,文化的哲思与辨析与方法,用很现实的方法提供给读者。
阅读《中国之美》,读者的收获不仅是国学带来的启发,更多的是内心认知的提升,以及对时间、空间、自然、生命的尊崇与敬畏。


描摹唐宋散文的光彩镜像
——读《风骨兴寄:唐宋散文十二讲》
□ 刘小兵

在灿若繁星的华夏文学史中,唐宋散文堪称双峰并峙的两座文学高峰,而“唐宋八大家”亦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由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高璐所著的《风骨兴寄:唐宋散文十二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从名家及其名作的维度,深入探究唐宋散文的卓异拔绝之处,广大读者亦能从其专业化的阐释中,一窥韩愈等八位散文巨匠对中国古典文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古代散文最早可上溯到上古时期的官府文书,后历经先秦两汉的风雨砥砺,再加上六朝骈文的历练淘洗,至唐宋时期,又经韩愈、欧阳修等文人的锐意变革,彼时的文坛,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身文学特色和审美意蕴的优秀作品,从而将唐宋散文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作者据此认为,唐宋散文典范的书写,以及孕育在那些文中的丰沛艺术力量,又深深影响了明清散文的创作。即便在文学繁荣的当下,唐宋散文的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写作技艺,仍对我们当今的写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由于行文典雅超凡,写作风格摇曳多姿,一直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家”。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些风格隽永的大咖们,自觉本着“文章合时而著”的创作宗旨,用手中的如椽巨笔,以其喷薄的才情,或直面社会现实,或讴歌百姓生活,或寄情山水,或托物言志,为后人留下了众多传颂千古的经典名篇。高璐通过对八位散文大家其人其文的剖析,回顾了他们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们底蕴深厚的创作缘起,总结了他们殊异显赫的创作成就。而在详细论述“八大家”散文特色的同时,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全书还将同时代其他一些优秀作家,如陈子昂、李白、王维、白居易、范仲淹、李清照、文天祥等人,及其他们代表性的散文佳作,例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与韩荆州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庐山草堂记》《岳阳楼记》等,作了比对性的分析研究。从而为广大读者全面立体认识“唐宋八大家”的光彩形象,呈现唐宋散文纷繁多姿的丰饶面向,写下了鲜明的时代注脚。
书中,高璐以各有侧重的写作笔法,分初唐、中唐、晚唐、北宋、南宋等历史时期,对以“八大家”为代表的名家及其名作,从创作理路、写作特色、文学成就等诸多方面,细致入微地予以评析。作者在关注这些名家生平履历、性格性情、文学造诣的同时,还以他们的作品为主线,在深切洞悉时代主题的前提下,转而向内探讨这些散文大家的创作特征,从而归结出唐宋散文于精致典雅中,尽展着字字珠玑的文词之美和意蕴深邃的思想之美,进而呈现出唐宋散文卓绝的精神特质。
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代散文宗师韩愈在他的传世名篇《论佛骨表》中,是如何用义正辞直、充满情感张力的文字,使他的言说于峰回路转中,巧妙达到气势充沛、先声夺人的写作旨趣。柳宗元又是怎样凭借其独创的“牢笼百态”写作法,以包容的心态,摹景、写人、状物,写尽人间风情。此外,还可以了解到在范仲淹、欧阳修等文化名人的带动下,北宋初期的散文创作为何能从艰涩险怪的境地中,开创一代新风,一步步走出晚唐靡靡之音。而以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的“文学三苏”,又是如何在笔耕不辍中,以其独树一帜的创作实绩,将宋代散文的写作推向新的高度。尤其是苏轼的《日喻》、前后《赤壁赋》等传世名篇相继推出,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不朽的散文经典。与此同时,全书还对李清照、文天祥等“唐宋八大家”之外的文学大咖,以及他们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解读。作者以慧眼独具的创识,盛赞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行文绵密、感情真挚。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则彰显出拳拳爱国之心,千载之后仍动人心魄……
总体而论,《风骨兴寄:唐宋散文十二讲》作为一本学术型的文学专著,深入触及社会肌理,从文学的本质规律出发,描摹了唐宋散文的精彩镜像,纷呈出中国文学气象万千的慑人魅力。当然,它深广的学术价值,还有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去寻幽探究,以深刻揭示中国文脉历久弥新的生存密码。


门罗和她的小镇女人
——读艾丽丝·门罗的《逃离》
□ 任蓉华

今年夏天,加拿大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走完了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享年92岁。她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有“短篇女王”之誉。门罗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格姆镇,她所写小说的故事背景也大都设定在郊区小镇,而围绕小镇居民的爱恨情仇和琐碎日常生活,穿插的是她对“生老病死”这一人生主题的入微阐述。
小镇女人,永远是门罗小说中的主角。在她的早期作品里,是一些初涉家庭生活的女孩子,为爱情、背叛、孩子等苦恼不已;后期作品里,则是饱受中年危机,于琐碎生活中呻吟挣扎的女性。她的小说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平凡真实的女人,这些女人也一次又一次影响着门罗的写作风格。僻静之地的小镇女人们,在门罗裹挟着泥土气息的朴素笔触下,把自己的出生与死亡、恋爱与婚姻、忠贞与叛逆,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细腻处流露出真挚与深沉,平实中又渗透出莫名的震撼。
《逃离》是门罗在古稀之年推出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她最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作品之一。该书由8个短篇小说组成,其中以朱丽叶为主人公的《机缘》《匆匆》《沉寂》3篇是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的。小说中,门罗以“丝来线去”的精湛技法,把无数女人一生都不曾留意的细节与情绪,刺绣般呈现出来,细针密缕,丝丝入扣。曾在18岁离家出走,后又准备逃脱丈夫和婚姻的卡拉;放弃女校教职,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的朱丽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的佩内洛普;站在婚姻的大门口,却在一念之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的格雷斯……逃离,既是旧生活的结束,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门罗曾经在一篇散文中谈到小说的阅读方式:“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瞧,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此看来,门罗笔下的小镇女人们,都具有她们所看到的“前寒武纪岩石”般的秉性,其或豁达或忐忑的背后,隐隐揣着冷漠、重复、漫不经心以及对安逸的轻蔑。这种由细节诠释人生的写作风格,在门罗的作品《亲爱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延续,书中依然是讲平凡人的生活。错过的机会,命运的捉弄,使人偏离原先的轨迹,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而除了小说里的女性角色,门罗也影响着她身边的人,其中包括美国畅销书作家谢丽尔·斯特雷德,“你一定要坚持写作……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写的还不如你好呢。”在斯特雷德最为迷茫的时刻,正是门罗的一封回信,坚定了她继续写作的信念。门罗是斯特雷德的偶像,在她看来,门罗笔下的世界就是她所熟悉的世界,门罗所描述的生活就是她所过的生活。斯特雷德尝试着模仿门罗去写作,在心里默默地喜欢她,崇拜她,甚至不惜长途跋涉去参加门罗的作品朗诵活动。但最终站在门罗面前时,她却选择了默默离开。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正是斯特雷德成长的过程,也与那些小镇女人们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对于门罗的小说,曾有媒体报道称:“这些平凡的女人,一旦做了小说主人公,立刻成了震撼心灵的奇迹!”事实上,震撼心灵的岂止小说中的小镇女人,还有小说外的创造这些人物的小镇女人——艾丽丝·门罗。

大湾里的灯火
□ 刘鹏凯

应该有好多年了,我和文学几乎渐行渐远,疏离不亲,佯装不详,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我想:生活可以没有文学,但文学万万不能没有生活。
因为《湾韵》副刊的创立,让我又和文学亲密无间了,这个虚头巴脑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去年三月却以春风的沉醉,开始温柔我对文学支离的梦乡。既然有梦,那就接着做吧,无论好坏,做总比不做好一些。
三月的风一吹,四月就飘来了雨。
在这样美好的季节,让我认识了清爽干练的林小兵,之前,小兵发给我一篇散文,我瞄了一眼,凭着多年对语言的追求,我瞬间觉得那篇散文的语感不错,隔了几天,他的那篇散文发表了。后来据他所说,反响不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信心。因为我是一个业余作者,所以我更了解业余作者的酸甜苦辣咸。倘若没有这些花花草草,哪里来的文学大花园?当年,苏童就是背着装满小说和诗歌的书包,到处给编辑部送稿。我相信,是语言让苏童成为当代作家的佼佼者,而不是故事。
再后来,我相继编发了小兵的散文《父亲的单车背》《木棉花开》《故乡的木麻黄》……这些篇什无不透露出小兵文字的内敛和张扬,干净和素朴,沉静和控制,这样的语言是构成一篇好散文的基础。
我一直认为:好的语言就是好的文学。如果没有好的语言,即使写得多么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
我经常跟初学写作者交流:散文语言不要太实,太实就成了非虚构。散文语言一定要有跳跃性,要柔韧抑或柔软,要传递美好的情感,才会和读者产生共鸣。
一个有追求的作家,一定要从训练好的语言开始。发表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为了发表而写作。
当代散文名家众多,我就特别喜欢汪曾祺独树一帜的散文语言。
譬如汪曾祺写《晚饭后的故事》:京剧导演郭庆春就着一碟猪耳朵喝了二两酒,咬着一条顶花带刺的黄瓜吃了半斤过了凉水的麻酱面,叼着前门烟,捏了一把芭蕉扇,坐在阳台上的竹躺椅上乘凉。他脱了个光脊梁,露出半身白肉。天渐渐黑下来了。楼下的马缨花散发着一阵一阵的清香。衡水老白干的饮后回甘和马缨花的香味,使得郭导演有点醺醺然了;再譬如汪曾祺写《夏天》: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汪老就借栀子花爆一句粗口,也爆得理所当然,荡气回肠。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给汪曾祺他们上课的时候,反复强调“要贴着人物写”。我们可以从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看得出来,沈从文那种细致,还有他的坚持是值得所有后来者提倡和学习的。沈老的这句话不管什么时候看,什么时候都是真理,绝对没有半点虚假。
我一直固执地觉得,散文的语言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不要拿腔捏调,不要装腔作势,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恃才傲物,最好不要老想着去教化别人。文中的道理,读者看到了就会想到,想到了自然也会悟到,悟到了当然就是完美的人生了!
林小兵已经具备了这种对文字的悟性。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现在几乎不怎么看当代小说,现在的大多小说基本上都是空中楼阁,闭门造车,那些昙花一现的故事根本就不是我身边的人和事。因此,大多时候我喜欢看一些散文和随笔。
小兵的新散文集《点点灯火》即将出版了,愿他的文字就像大湾里的灯火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即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夏日读书:心灵的清凉之旅
□ 常玉国

夏日,阳光炙热,空气仿佛都被点燃,热浪滚滚而来。然而,在这炎热的季节里,阅读却能为我开辟出一片宁静清凉的天地。那泛黄的书页,淡淡的墨香,瞬间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
夏日读书,是心灵的避暑之旅。当我沉浸于书中的精彩情节,仿佛置身于清凉的山谷,或是宁静的海滨。随着文字的流淌,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荡,忘却了外界的暑气与纷扰。在书的世界里,我可以穿越时空,领略历史的沧桑巨变;可以探索未知,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可以品味人生百态,体会世间的冷暖悲欢。
读一部小说,跟随主人公的脚步,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小镇,感受着淳朴的民风;仿佛穿越到繁华的都市,体验着快节奏的生活;又仿佛穿越至遥远的未来,感受着未知的神秘世界。在文字的世界里,炎热不再,只有书中的故事如清风拂面,为我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读一首古诗,品味古人的情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眼前仿佛展现出一片碧绿的荷叶铺满湖面,娇艳的荷花在阳光下绽放的美景;“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似乎能感受到微风拂过,满院蔷薇花香四溢的清幽。那些优美的词句,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吹拂着我的心灵。
读一本哲学书籍,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炎热中,头脑愈发清醒,思维也更加活跃。与先哲们对话,让我对世界和自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内心也变得更加充实和坚定。每一个观点,每一次论证,都像是夏日里的清凉雨滴,滴落在思维的干涸土地上,唤醒沉睡的思考。在汗水与燥热中,通过哲学的思考,找寻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清凉。
读一篇散文,宛如踏入一方清幽的心灵净土,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修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在忙碌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美好。而散文,就像一位智者,引领我重新审视生活,发现那些被忽略了的点滴幸福。优美的文字,如潺潺溪流,在心头流淌,带来丝丝凉意,在这滚烫的季节里,依然能保持一颗冷静而柔软的心。
夏日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修行。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里,读书能让我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当我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外界的炎热不再让我烦躁,反而成为了一种衬托,让我更加珍惜这份宁静与清凉。
随着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书页上,我合上书本,心中全是满足和愉悦。夏日的读书时光,让我在炎热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也让我更加期待下一次清凉之旅中与书的邂逅。

封面图:曾遥
编辑:吴颖琼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