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大家(2024年6月24日)

 珠海的“海”

□张琳

第一次来珠海,就被珠海的“海”惊艳到了。这个海加了双引号,不是蓝天白云下鸥鸟翩飞的蔚蓝大海,尽管它是那般旖旎,令人爽心悦目,心胸激荡。这个海,指的是海的引申义、比喻义,如海纳百川、海般胸怀、海量、热情似海等等,以及珠海所形成的“海文化”。

珠海的“海”,从我踏上珠海这片热土,就体现在一件又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上。

在珠海机场一下飞机,向出口去,墙壁上的一幅广告映入眼帘,悄然打动了我——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珠海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四十多年前的某一时刻,她突然焕发了青春,活力勃发。各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会聚到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抛洒青春的汗水,为这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打拼。

接机者阿菊因还要接其他的与会者,那一航班延迟了一些时间,就为我叫了一辆网约车,先到酒店休息。网约车师傅很热情,一上车,就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珠海,像这样“话痨”的司机,以往我也只在北京遇到过。但我喜欢这样的“话痨”,这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民间途径。这里是三灶……前方是横琴岛……看到那座高楼了吗,那是澳门……海里那条飘带一般伸向天边的,就是港珠澳大桥……他每说出一处,先说地名,然后展开,在这一处的面貌尽收眼底的同时,它的来龙去脉也尽收“耳”底。师傅尽力用普通话说,我尽力听,却也有不少地方不明白,不时打断他的话,再求证一番。进入市区,正是下班高峰期,有轻微堵车,师傅很淡定,说,我们珠海很少有堵车现象,即使堵,也会很快畅通。这边有点儿堵,是因为有很多车子等着出海关。果然,没多久,车辆就畅行无阻。我问你是珠海人么?师傅说,现在是珠海人啦,我老家是潮汕那边的,也在深圳工作多年,后来到了珠海,我一下子喜欢上这里,就定居下来了。

像网约车师傅这样把珠海当家乡的新珠海人,在珠海短短几天里,我遇见了不少,他们来自江西赣州、上海崇明、宁夏固原、湖北武汉、江西南昌、安徽阜阳……他们谈吐得体,面貌焕然,工作投入,用自己的行为,展现了作为新珠海人的那份自尊,那份责任。他们像一颗颗饱满而闪亮的水珠,从天南地北,融汇入珠海的人才之海,恰当地成为珠海海纳各方人才的完美注释。

珠海“青春之城”这个名头可不是虚的。在珠海几天,参观了产城融合“第一城”格创·三溪、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现代产业综合体格创·龙蟠坊等项目,这些项目大都是按照年轻人的特点打造的。在参观中,我耳畔仿佛回荡着一个深情的召唤——你要创业,来珠海吧,我们给你提供环境优美、价格低廉的办公区域和公寓,让你轻松创业,后顾无忧。在办公区和住宿区周边,我看到服务配套设施如休闲娱乐、酒店餐饮、银行、书店等也日臻齐备。看到这些,我头脑中突然冒出一个词:筑巢引凤。参观格创·龙蟠坊的时候,我这位中年人也难掩心中的羡慕,禁不住问陪同讲解的项目经理,如果我来这里,能不能享受到优惠?项目经理说,您来,我们欢迎,我们的项目,不仅仅是吸引年轻人,而是对所有有志于参与珠海建设的人才敞开怀抱。

有一晚,住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内。趁空闲,我在偌大的校园内走了走。校园内,花香鸟鸣,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是一个做学问的好去处。这样的一所名校入驻珠海,毫无疑问,给珠海的教育事业增添了实力与活力。回到房间,我网上搜索,吃了一惊——我发现,入驻珠海的名校远不止北京师范大学一所,还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及改名为珠海科技学院的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多所名校入驻珠海,这是地方与高校互相选择、志在共赢的结果,从珠海来说,一定有海纳百川的豪迈气魄贯穿其中。

无论是从东澳岛的山海经书屋到横琴岛的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还是从荔山村的黄氏大宗祠到网山村的古民居,每到一处,都能看到珠海媒体的一帮子帅哥靓女,他们正值青春好年华,精力充沛,活力四射,有的肩扛摄像机,有的手持照相机,还有的拿着话筒与采访本,在暑热中跑前跑后,捕捉他们需要的每一个瞬间。记得在格创·龙蟠坊,大概六点钟左右,几位记者采访我,而在不久后的晚餐时间,他们却不见了,心想他们去了哪里也不来吃工作餐?餐后,在去酒店的途中,就看到了“观海融媒”推送的新闻。与此同时,微信公号“珠海特区报”的文字新闻与短视频发布迅速,我们往往刚参观过某处,很快就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行踪。创造如此高效率工作的一帮子年轻人,我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但我知道,他们来自各地,有的是海归,是珠海用海一般的胸怀接纳了他们。而他们又用海一般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珠海的“海”,珠海的青春和活力,珠海的希望和未来!

张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安徽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1986年公开发表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发表在《中国作家》《北京文学》《清明》等文学期刊,有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刊转载。曾获各级文学奖项近10次。

珠海庙湾岛。李建束 摄

 司马光的俭与德 

□韩振远

司马光从来注重家风家教,著有《训俭示康》《温公家范》《居家杂仪》,左准绳,右规矩,为家庭成员立行为规范。在给养子司马康写的《训俭示康》中,将一个“俭”字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讲。他说的“俭”,不单是通常意义上的节约、节俭。关乎生计,却并非一粒粟、一箪食、一瓢饮那么简单,是修身齐家,提高道德修养的门径。

在一般人看来,节俭与物质匮乏相关,是普通人家的美德。司马光生于官宦之家,家境优裕,衣食无忧,父亲司马光池官至三司副使(财政部副部长),他本人位至宰相。北宋官员待遇极其优厚,英宗继位大赏君臣时,他还只是个五品谏官,所得赏赐就折合一千三百贯,放到现在,可买套豪宅。平时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那点,几乎毫无意义,他说的“俭”,是深层次的,是“俭”的精髓,关乎人性,关乎品德,关乎个人前程,甚至国家前景。

人一旦有了欲望,若不加约束,会永不满足。为官者欲壑难填,会被权力迷惑,走上不归路。普通人贪心不足,会被物质引诱,走向深渊。如何抑制人与生俱来的七情六欲,抵御权力带来的灯红酒绿,司马光的办法不是像出家人那样去打坐,像高士那样去隐居,只有四个字:俭则寡欲。他解释说:“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普通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北宋仁宗时代,社会上攀比成风,奢侈糜烂,衙门里当差跑腿的,喜欢模仿士大夫衣饰,田间干活的农夫喜欢穿丝制鞋袜(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司马光担心儿子也染上这种毛病,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讲起,告诫儿子:“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在他看来,养成一种节俭家风太重要了。在《训俭示康》中讲,在《温公家范》中还要讲。讲完道理,再列举正反面事例接着讲。

正面例子有汉朝“四知”大夫杨震的故事:杨震廉洁无私,有朋友劝他趁做高官时,为子孙置办家业,杨震说:“能让后世称为清白官员子孙,难道不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吗?”

反面例子有宋朝名相寇准的故事:寇准奢华侈靡名冠一时,因为功劳大,没人敢非议,子孙习以为常,形成奢侈家风,寇准死后,子孙大手大脚无法收敛,以后大多穷困潦倒。

用“俭”教导儿子,自己先做表率。为官多年,司马光“衣取蔽寒,食取充腹”,“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他在洛阳独乐园居住时,已是三品高官,日常所食,仅一盘野蔬,一壶浊酒,连普通百姓也嘲笑。

因为崇尚节俭,司马光对生活无所欲,无所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炼就了清正廉洁的金钢不败之身。

他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甚至将俭朴上升为行为规范,遵循孔子的话,与人交往也以“俭”为标准:“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以议也。”

退居洛阳十五年,往来陕(当时夏县属陕西)洛,两地百姓将司马光的俭朴作风视为榜样,敬其行,化其德,谁家生活习惯不好,会有人说:“君实得无知之乎!”

有父亲的表率和教导,养子司马康“为人廉洁,口不言财”。“途之人见其容止,虽不识皆知为司马氏子也。”

韩振远 山西临猗人,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小说散文作品曾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多种刊物选载,多次入选年度选本。有《家在黄河边》《苹果与女人》等著作十余部,曾获赵树理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红蜻蜓。李逊 摄影

 既见妻子(组诗)

□谭延桐

你在那儿的时候

二十三年前的趵突泉,那个

喷涌的样子,正如我当时滚烫的血

在持续澎湃的样子,只因

那个时候,你突然就出现在了

趵突泉公园里。后来,我再去

去了一次又一次,却只有一次

见过你。当时,我就在想:赵孟頫的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应该改成

“云雾润蒸我肺腑,波涛声震我筋骨”

那些有了些年纪的花窗

都还记得你的。易安居士,应该

也记得你。我一个人的历史,就更是记得你了

记得你的珍珠泉一样清澈的眼神

记得你的蜜饯一样香甜的嘴唇,以及

你的飘洒的头发,还有手腕上的串珠

白色的上衣,深蓝的裙子

亲爱的,点点滴滴

都记得了。又怎能不记得?

还记得么,我

牵着你的手,从趵突泉,到了万竹园

又到了大明湖……

最后,我们在东方大厦的最高层

望向四周,让整个泉城,尽收眼底

你的明月一样的脸,尽收我的眼底

我的身体,之所以明亮,正是因为

我从你的脸上和身上

捡拾了许多的光亮

你看人家

二十年前的邕江,水是那么地少,

似乎,比我们当时的汗水

和我们梦乡里的潮水,还要少

不要紧,你在的地方,便是丰沛的

于是,我们便欣欣然,以邕江为背景

留下了这张正在诠释着幸福的合影

那时候,我们是最最幸福的,毕竟

那时候的所有日子,都有光

并且也都装满了我们的玫瑰和百合

那时候,我们总是手拉手,风一样

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又在那里

特别是那些被幸福遗弃了的人

都会禁不住羡慕我们,甚至

还会指着我们的背影,悄悄地

这样说:你看,人家……是啊,你看

人家,卿卿我我的……

只因有你,我就会比勇敢还要勇敢

那时候,你有一双很漂亮的手

那么实实在在地一搭,我的肩上

便有了一些奇异的暖暖的光

直接地,开始通往并照亮我的心脏了

那时候,我们还有点儿羞涩

那时候,我喜欢穿那件咖啡色的风衣

后来就不再穿了

我穿上了你,我的心里就总是暖暖的

爱人

把爱泼向你,有多少

就泼多少,直到

都泛着明净而温润的光

一下子浇不透,就继续

继续浇,继续浇……

爱人,就是用来反复浇灌的

既照耀你,也浇灌你

照耀的时候就用最奔放的光

浇灌的时候就用最澎湃的血

光,是比温暖还要温暖的光;

血,是比滚烫还要滚烫的血

“玉必有意,意必吉祥”

这时候,你的意,你的吉祥

也便如园中的凤仙、谷中的百合

繁殖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了

这时候,和你一起

游在时间的长廊或幸福的长河里

谭延桐 学者、作家,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先后做过《山东文学》《当代小说》《出版广角》等杂志社的文学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时代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歌曲等,计1200余万字。著有诗集、散文集、诗论集、长篇小说共19部。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意、俄、荷等多种文字。

 大岭之春(组诗)

□刘福麟

1

春天往北走,骑天上的白马

吆喝着太阳鸟

从莫尔根上古驿道

左手播雨,右手散花

北部,大岭还未醒

峡谷在听它呼吸的轻

2

一只飞龙鸟睁开眼睛

天空瞬间明亮

公鹿头上的花苞,顶出

玫瑰红,它们为了母鹿的爱决斗

哈拉哈河开了,黑背鲤

领着河水冲出谷口

3

一簇早熟的兴安杜鹃花开了

白桦林惊讶来了初潮

残雪上点缀的红,像女子

裙摆上燃着的小火苗

老开山人又翻出了

从山外扛回媳妇的日子

年轻的守山人,按不住的

躁动,像山峦十六岁的青春期

4

他在一座墓碑前,用野花和酒

点燃月夜

极光打磨过的脸

像一块见棱见角的古铜

那把锈蚀的开山斧

劈开了岁月里的暴风雪

他们一起穿透岭北的极寒

迈向原始森林的大门

5

我用一杯沉重的醉,想念

师傳,想念师妹和她的盘山路

一辆运材车带走的初恋

我受伤的翅膀,丢失了羽毛

大岭女人跟定了谁

谁的幸福就像大雪一样稠密

6

大岭啊大岭,大岭人活在森林的

宽厚、浩大里

他们把天空的湛蓝养在湿地上

把山峦的清秀喂给了
大河之水

爱每一片叶子,像母亲爱儿子

捧在掌心也含在嘴里

所以针叶见风生风

阔叶遇雨生雨

所以绿涛万倾,龙起北疆

所以极光落地

山水吉祥

7

苍茫,是大雪为我的诗

打开的深邃

她并非寻常之物,她是大岭

高贵的珍珠

她不是一个孤旅者

她是母亲从远方喊回的女儿

无论她呈现凛冽

还是柔情

都是她给亲人的礼盒

她的品格,复杂而简单

让北部的天空与大地

有了干净和纯粹

刘福麟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林》《北方文学》《中国诗人》《鸭绿江》《北极光》《岁月》等。出版诗集《栗色老马的诗歌》。

编辑:庞晓丹 刘鹏凯 责任编辑:赵思华
湾韵丨大家(2024年6月24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6-24 08:17

 珠海的“海”

□张琳

第一次来珠海,就被珠海的“海”惊艳到了。这个海加了双引号,不是蓝天白云下鸥鸟翩飞的蔚蓝大海,尽管它是那般旖旎,令人爽心悦目,心胸激荡。这个海,指的是海的引申义、比喻义,如海纳百川、海般胸怀、海量、热情似海等等,以及珠海所形成的“海文化”。

珠海的“海”,从我踏上珠海这片热土,就体现在一件又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上。

在珠海机场一下飞机,向出口去,墙壁上的一幅广告映入眼帘,悄然打动了我——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珠海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四十多年前的某一时刻,她突然焕发了青春,活力勃发。各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会聚到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抛洒青春的汗水,为这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打拼。

接机者阿菊因还要接其他的与会者,那一航班延迟了一些时间,就为我叫了一辆网约车,先到酒店休息。网约车师傅很热情,一上车,就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珠海,像这样“话痨”的司机,以往我也只在北京遇到过。但我喜欢这样的“话痨”,这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民间途径。这里是三灶……前方是横琴岛……看到那座高楼了吗,那是澳门……海里那条飘带一般伸向天边的,就是港珠澳大桥……他每说出一处,先说地名,然后展开,在这一处的面貌尽收眼底的同时,它的来龙去脉也尽收“耳”底。师傅尽力用普通话说,我尽力听,却也有不少地方不明白,不时打断他的话,再求证一番。进入市区,正是下班高峰期,有轻微堵车,师傅很淡定,说,我们珠海很少有堵车现象,即使堵,也会很快畅通。这边有点儿堵,是因为有很多车子等着出海关。果然,没多久,车辆就畅行无阻。我问你是珠海人么?师傅说,现在是珠海人啦,我老家是潮汕那边的,也在深圳工作多年,后来到了珠海,我一下子喜欢上这里,就定居下来了。

像网约车师傅这样把珠海当家乡的新珠海人,在珠海短短几天里,我遇见了不少,他们来自江西赣州、上海崇明、宁夏固原、湖北武汉、江西南昌、安徽阜阳……他们谈吐得体,面貌焕然,工作投入,用自己的行为,展现了作为新珠海人的那份自尊,那份责任。他们像一颗颗饱满而闪亮的水珠,从天南地北,融汇入珠海的人才之海,恰当地成为珠海海纳各方人才的完美注释。

珠海“青春之城”这个名头可不是虚的。在珠海几天,参观了产城融合“第一城”格创·三溪、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现代产业综合体格创·龙蟠坊等项目,这些项目大都是按照年轻人的特点打造的。在参观中,我耳畔仿佛回荡着一个深情的召唤——你要创业,来珠海吧,我们给你提供环境优美、价格低廉的办公区域和公寓,让你轻松创业,后顾无忧。在办公区和住宿区周边,我看到服务配套设施如休闲娱乐、酒店餐饮、银行、书店等也日臻齐备。看到这些,我头脑中突然冒出一个词:筑巢引凤。参观格创·龙蟠坊的时候,我这位中年人也难掩心中的羡慕,禁不住问陪同讲解的项目经理,如果我来这里,能不能享受到优惠?项目经理说,您来,我们欢迎,我们的项目,不仅仅是吸引年轻人,而是对所有有志于参与珠海建设的人才敞开怀抱。

有一晚,住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内。趁空闲,我在偌大的校园内走了走。校园内,花香鸟鸣,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是一个做学问的好去处。这样的一所名校入驻珠海,毫无疑问,给珠海的教育事业增添了实力与活力。回到房间,我网上搜索,吃了一惊——我发现,入驻珠海的名校远不止北京师范大学一所,还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及改名为珠海科技学院的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多所名校入驻珠海,这是地方与高校互相选择、志在共赢的结果,从珠海来说,一定有海纳百川的豪迈气魄贯穿其中。

无论是从东澳岛的山海经书屋到横琴岛的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还是从荔山村的黄氏大宗祠到网山村的古民居,每到一处,都能看到珠海媒体的一帮子帅哥靓女,他们正值青春好年华,精力充沛,活力四射,有的肩扛摄像机,有的手持照相机,还有的拿着话筒与采访本,在暑热中跑前跑后,捕捉他们需要的每一个瞬间。记得在格创·龙蟠坊,大概六点钟左右,几位记者采访我,而在不久后的晚餐时间,他们却不见了,心想他们去了哪里也不来吃工作餐?餐后,在去酒店的途中,就看到了“观海融媒”推送的新闻。与此同时,微信公号“珠海特区报”的文字新闻与短视频发布迅速,我们往往刚参观过某处,很快就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行踪。创造如此高效率工作的一帮子年轻人,我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但我知道,他们来自各地,有的是海归,是珠海用海一般的胸怀接纳了他们。而他们又用海一般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珠海的“海”,珠海的青春和活力,珠海的希望和未来!

张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安徽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1986年公开发表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发表在《中国作家》《北京文学》《清明》等文学期刊,有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刊转载。曾获各级文学奖项近10次。

珠海庙湾岛。李建束 摄

 司马光的俭与德 

□韩振远

司马光从来注重家风家教,著有《训俭示康》《温公家范》《居家杂仪》,左准绳,右规矩,为家庭成员立行为规范。在给养子司马康写的《训俭示康》中,将一个“俭”字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讲。他说的“俭”,不单是通常意义上的节约、节俭。关乎生计,却并非一粒粟、一箪食、一瓢饮那么简单,是修身齐家,提高道德修养的门径。

在一般人看来,节俭与物质匮乏相关,是普通人家的美德。司马光生于官宦之家,家境优裕,衣食无忧,父亲司马光池官至三司副使(财政部副部长),他本人位至宰相。北宋官员待遇极其优厚,英宗继位大赏君臣时,他还只是个五品谏官,所得赏赐就折合一千三百贯,放到现在,可买套豪宅。平时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那点,几乎毫无意义,他说的“俭”,是深层次的,是“俭”的精髓,关乎人性,关乎品德,关乎个人前程,甚至国家前景。

人一旦有了欲望,若不加约束,会永不满足。为官者欲壑难填,会被权力迷惑,走上不归路。普通人贪心不足,会被物质引诱,走向深渊。如何抑制人与生俱来的七情六欲,抵御权力带来的灯红酒绿,司马光的办法不是像出家人那样去打坐,像高士那样去隐居,只有四个字:俭则寡欲。他解释说:“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普通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北宋仁宗时代,社会上攀比成风,奢侈糜烂,衙门里当差跑腿的,喜欢模仿士大夫衣饰,田间干活的农夫喜欢穿丝制鞋袜(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司马光担心儿子也染上这种毛病,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讲起,告诫儿子:“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在他看来,养成一种节俭家风太重要了。在《训俭示康》中讲,在《温公家范》中还要讲。讲完道理,再列举正反面事例接着讲。

正面例子有汉朝“四知”大夫杨震的故事:杨震廉洁无私,有朋友劝他趁做高官时,为子孙置办家业,杨震说:“能让后世称为清白官员子孙,难道不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吗?”

反面例子有宋朝名相寇准的故事:寇准奢华侈靡名冠一时,因为功劳大,没人敢非议,子孙习以为常,形成奢侈家风,寇准死后,子孙大手大脚无法收敛,以后大多穷困潦倒。

用“俭”教导儿子,自己先做表率。为官多年,司马光“衣取蔽寒,食取充腹”,“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他在洛阳独乐园居住时,已是三品高官,日常所食,仅一盘野蔬,一壶浊酒,连普通百姓也嘲笑。

因为崇尚节俭,司马光对生活无所欲,无所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炼就了清正廉洁的金钢不败之身。

他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甚至将俭朴上升为行为规范,遵循孔子的话,与人交往也以“俭”为标准:“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以议也。”

退居洛阳十五年,往来陕(当时夏县属陕西)洛,两地百姓将司马光的俭朴作风视为榜样,敬其行,化其德,谁家生活习惯不好,会有人说:“君实得无知之乎!”

有父亲的表率和教导,养子司马康“为人廉洁,口不言财”。“途之人见其容止,虽不识皆知为司马氏子也。”

韩振远 山西临猗人,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小说散文作品曾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多种刊物选载,多次入选年度选本。有《家在黄河边》《苹果与女人》等著作十余部,曾获赵树理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红蜻蜓。李逊 摄影

 既见妻子(组诗)

□谭延桐

你在那儿的时候

二十三年前的趵突泉,那个

喷涌的样子,正如我当时滚烫的血

在持续澎湃的样子,只因

那个时候,你突然就出现在了

趵突泉公园里。后来,我再去

去了一次又一次,却只有一次

见过你。当时,我就在想:赵孟頫的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应该改成

“云雾润蒸我肺腑,波涛声震我筋骨”

那些有了些年纪的花窗

都还记得你的。易安居士,应该

也记得你。我一个人的历史,就更是记得你了

记得你的珍珠泉一样清澈的眼神

记得你的蜜饯一样香甜的嘴唇,以及

你的飘洒的头发,还有手腕上的串珠

白色的上衣,深蓝的裙子

亲爱的,点点滴滴

都记得了。又怎能不记得?

还记得么,我

牵着你的手,从趵突泉,到了万竹园

又到了大明湖……

最后,我们在东方大厦的最高层

望向四周,让整个泉城,尽收眼底

你的明月一样的脸,尽收我的眼底

我的身体,之所以明亮,正是因为

我从你的脸上和身上

捡拾了许多的光亮

你看人家

二十年前的邕江,水是那么地少,

似乎,比我们当时的汗水

和我们梦乡里的潮水,还要少

不要紧,你在的地方,便是丰沛的

于是,我们便欣欣然,以邕江为背景

留下了这张正在诠释着幸福的合影

那时候,我们是最最幸福的,毕竟

那时候的所有日子,都有光

并且也都装满了我们的玫瑰和百合

那时候,我们总是手拉手,风一样

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又在那里

特别是那些被幸福遗弃了的人

都会禁不住羡慕我们,甚至

还会指着我们的背影,悄悄地

这样说:你看,人家……是啊,你看

人家,卿卿我我的……

只因有你,我就会比勇敢还要勇敢

那时候,你有一双很漂亮的手

那么实实在在地一搭,我的肩上

便有了一些奇异的暖暖的光

直接地,开始通往并照亮我的心脏了

那时候,我们还有点儿羞涩

那时候,我喜欢穿那件咖啡色的风衣

后来就不再穿了

我穿上了你,我的心里就总是暖暖的

爱人

把爱泼向你,有多少

就泼多少,直到

都泛着明净而温润的光

一下子浇不透,就继续

继续浇,继续浇……

爱人,就是用来反复浇灌的

既照耀你,也浇灌你

照耀的时候就用最奔放的光

浇灌的时候就用最澎湃的血

光,是比温暖还要温暖的光;

血,是比滚烫还要滚烫的血

“玉必有意,意必吉祥”

这时候,你的意,你的吉祥

也便如园中的凤仙、谷中的百合

繁殖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了

这时候,和你一起

游在时间的长廊或幸福的长河里

谭延桐 学者、作家,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先后做过《山东文学》《当代小说》《出版广角》等杂志社的文学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时代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歌曲等,计1200余万字。著有诗集、散文集、诗论集、长篇小说共19部。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意、俄、荷等多种文字。

 大岭之春(组诗)

□刘福麟

1

春天往北走,骑天上的白马

吆喝着太阳鸟

从莫尔根上古驿道

左手播雨,右手散花

北部,大岭还未醒

峡谷在听它呼吸的轻

2

一只飞龙鸟睁开眼睛

天空瞬间明亮

公鹿头上的花苞,顶出

玫瑰红,它们为了母鹿的爱决斗

哈拉哈河开了,黑背鲤

领着河水冲出谷口

3

一簇早熟的兴安杜鹃花开了

白桦林惊讶来了初潮

残雪上点缀的红,像女子

裙摆上燃着的小火苗

老开山人又翻出了

从山外扛回媳妇的日子

年轻的守山人,按不住的

躁动,像山峦十六岁的青春期

4

他在一座墓碑前,用野花和酒

点燃月夜

极光打磨过的脸

像一块见棱见角的古铜

那把锈蚀的开山斧

劈开了岁月里的暴风雪

他们一起穿透岭北的极寒

迈向原始森林的大门

5

我用一杯沉重的醉,想念

师傳,想念师妹和她的盘山路

一辆运材车带走的初恋

我受伤的翅膀,丢失了羽毛

大岭女人跟定了谁

谁的幸福就像大雪一样稠密

6

大岭啊大岭,大岭人活在森林的

宽厚、浩大里

他们把天空的湛蓝养在湿地上

把山峦的清秀喂给了
大河之水

爱每一片叶子,像母亲爱儿子

捧在掌心也含在嘴里

所以针叶见风生风

阔叶遇雨生雨

所以绿涛万倾,龙起北疆

所以极光落地

山水吉祥

7

苍茫,是大雪为我的诗

打开的深邃

她并非寻常之物,她是大岭

高贵的珍珠

她不是一个孤旅者

她是母亲从远方喊回的女儿

无论她呈现凛冽

还是柔情

都是她给亲人的礼盒

她的品格,复杂而简单

让北部的天空与大地

有了干净和纯粹

刘福麟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林》《北方文学》《中国诗人》《鸭绿江》《北极光》《岁月》等。出版诗集《栗色老马的诗歌》。

编辑:庞晓丹 刘鹏凯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