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个日夜记录,大型生态纪录片《中华白海豚》央视首播

说起大熊猫,大家都很熟悉,但说起“海上大熊猫”,可能了解的人会少一些,它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

作为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着“海上大熊猫”的美称。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000头中华白海豚,约4000头栖息在中国,其中2000头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万物有灵,保护中华白海豚就是保护海洋,也是保护人类自己,更是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美丽家园。

中华白海豚海面翻滚跳跃。

全方位呈现

中华白海豚的4K生态纪录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探寻中国东南沿海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科普价值,讲好粤港澳大湾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委宣传部、珠海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海传媒集团历时三年,共同摄制的4K大型生态纪录片《中华白海豚》于5月22日、5月23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21:10档首播,并于6月5日、6月6日在总台社会与法频道21:50档重播。同时,总台CGTN英、西、法、阿、俄五个语种电视频道及多语种网页、客户端也将同步播出该片多语种国际版并向全球推送。珠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也于5月23日、5月24日20:00播出。

《中华白海豚》宣传海报。

该纪录片是中宣部2023年“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分上下两集,每集50分钟,全景记录了中华白海豚的生活环境、成长轨迹、繁衍历程,讲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中,拯救中华白海豚、守护中华民族美丽家园的生动故事。

多部门支持

足迹遍及国内外近20个城市

纪录片《中华白海豚》以权威性、科普性、生动性、国际性为创作原则,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中国科学院以及沿海各保护区等多家权威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大力支持下,摄制组足迹遍及中国、美国、瑞典、英国、泰国等国内外近20个城市,海上航行超过3600海里,拍摄完成120T的珍贵影像。

超震撼视觉

重型陀螺稳像平台为拍摄助力

摄制组使用重型陀螺稳像平台进行海上拍摄。

《中华白海豚》以“思想+艺术+技术”进行创新融合。为高品质捕捉到中华白海豚“白色精灵”的灵动之美,摄制组首次使用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研发的重型陀螺稳像平台,在大海上实现86倍变焦、4K每秒400帧的稳定拍摄,精准捕捉到白海豚的眼神、身型、跃起姿态等细节,它们瓷器般光滑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嗤嗤”地露头换气形成的一道道彩虹带给观众更加精致、震撼的视觉体验。

强联合摄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三部曲”

纪录片《中华白海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和珠海传媒集团合作摄制的“粤港澳大湾区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前两部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和《人生能有几回搏》推出后好评如潮,尤其在青少年中反响热烈,其中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中华白海豚》摄制团队由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原班人马组成。据总导演闫东介绍,十年前创作《港珠澳大桥》时,看到大雨中白海豚跃出海面的瞬间,直击心灵,从那时起,他就立志拍摄一部关于中华白海豚的纪录片,向世界讲好中华白海豚的故事。

有趣的故事

三年的历程,摄制组记录下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有在香港研究白海豚却意外结识了现在的妻子的美国鲸豚博士杰弗逊先生;有和白海豚“斗智斗勇”的珠海淇澳岛渔民老胡; 有经常自嘲“只有疯子才会来研究这个(白海豚)”的教授祝茜;有身受重伤却顽强活了20多年、并生下三个孩子的白海豚妈妈“豚坚强”;还有白海豚妈妈驮着“伤逝”的小海豚,凄然远去的身影……

多姿的身影

摄制组在辽阔的海域,用镜头捕捉到了中华白海豚多姿多彩的身影和它们在夜间捕食的珍贵影像,记录了与白海豚亲密生活在一起的广西钦州三娘湾、广东湛江雷州湾、广东阳江东平渔民们的日常生活,记录了我国政府对保护中华白海豚、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和担当,也记录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者们和20位中外科学家及其团队为研究保护中华白海豚几十年锲而不舍的艰辛付出和努力。

难忘的日夜

5月22日21:10,大型生态纪录片《中华白海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播出。当中华白海豚的身影出现在荧幕上,纪录片摄制组追寻它们的1000多个日夜,化成了令人感动的100分钟。

《中华白海豚》摄制团队由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原班人马组成。不同于拍摄人物纪录片,要想拍好中华白海豚,不仅需要长时间的调研,还需要与许多生物科学家紧密配合。为此,摄制组用了一年时间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一年里,摄制组的调研足迹遍布全球多地,采访了100多名学者、渔民及公益人士,邀请专家参与讨论会,不断查阅论文文献……充足的调研让摄制组收获了中华白海豚从自然到历史、从科技到文化等各个角度的故事。

虽然做足了准备,但中华白海豚灵活的特性,让摄制组很难捕捉到它们的身影,不仅如此,天气好坏、海水能见度、海浪高低都增加了摄制组找寻中华白海豚的难度。“中华白海豚的数量少,活动海域范围广,对声音十分敏感,找寻它们的难度较大。”该片执行导演李凯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摄制组安排了观察员轮班在船上“守望”,使用即时通信系统随时汇报白海豚出没的位置,确保摄影师能够快速、精准地捕捉到白海豚。

挑战与困难

不同于陆上拍摄,在海上拍摄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最常见的便是海浪会使拍摄船只大幅度晃动,因此如何拍出稳定、高质量的画面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摄制组首次调用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研发的重型陀螺稳像平台,可以实现在3000毫米焦段,4K400帧的稳定拍摄和记录。”李凯介绍道。

顶级摄像设备结合多种特殊拍摄手法,让摄像组得以开展水上、水下、动态、静态等多种拍摄形式,精准捕捉到中华白海豚的眼神、身型、跃起姿态等细节场景。

此外,摄像组还使用了8K无人机、水下潜水艇等设备,让拍摄角度更为丰富,给观众带来更加精致、震撼的视觉体验。

“大事记”

在拍摄中华白海豚的日子,摄制组与中华白海豚一起看过日出,度过深夜,还一起过过春节,那些与白海豚相伴的时刻,也成为了摄制组的“大事记”——

·2022年春节,摄制组在珠海淇澳岛踏着日出,拍下了渔民与白海豚的相伴的和谐美好画面;

·2023年9月,摄制组在伶仃洋上连续度过了16个不眠之夜;

·2024年春节,摄制组在广西三娘湾凌晨的夜色中抓拍到了中华白海豚;

·摄制组还首次拍摄到白海豚夜间捕食的影像,补足了白海豚夜间影像的空白……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难忘的瞬间,成就了一曲色彩斑斓、壮美和谐的海洋赞歌。

采访手记>>>

关于人和中华白海豚相处的密码,没有标准答案,生命复杂而珍贵,尊重和爱护它们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未来。期待这部具有国际视野的影片,能充分向世界讲好中国保护海洋生态的生动故事,唤起大家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美好生活的蓝图,由人与自然共同绘就。

文字:张映竹 陈怡蓁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
1000多个日夜记录,大型生态纪录片《中华白海豚》央视首播
珠海特区报 2024-05-23 09:32

说起大熊猫,大家都很熟悉,但说起“海上大熊猫”,可能了解的人会少一些,它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

作为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着“海上大熊猫”的美称。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000头中华白海豚,约4000头栖息在中国,其中2000头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万物有灵,保护中华白海豚就是保护海洋,也是保护人类自己,更是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美丽家园。

中华白海豚海面翻滚跳跃。

全方位呈现

中华白海豚的4K生态纪录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探寻中国东南沿海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科普价值,讲好粤港澳大湾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委宣传部、珠海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海传媒集团历时三年,共同摄制的4K大型生态纪录片《中华白海豚》于5月22日、5月23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21:10档首播,并于6月5日、6月6日在总台社会与法频道21:50档重播。同时,总台CGTN英、西、法、阿、俄五个语种电视频道及多语种网页、客户端也将同步播出该片多语种国际版并向全球推送。珠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也于5月23日、5月24日20:00播出。

《中华白海豚》宣传海报。

该纪录片是中宣部2023年“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分上下两集,每集50分钟,全景记录了中华白海豚的生活环境、成长轨迹、繁衍历程,讲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中,拯救中华白海豚、守护中华民族美丽家园的生动故事。

多部门支持

足迹遍及国内外近20个城市

纪录片《中华白海豚》以权威性、科普性、生动性、国际性为创作原则,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中国科学院以及沿海各保护区等多家权威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大力支持下,摄制组足迹遍及中国、美国、瑞典、英国、泰国等国内外近20个城市,海上航行超过3600海里,拍摄完成120T的珍贵影像。

超震撼视觉

重型陀螺稳像平台为拍摄助力

摄制组使用重型陀螺稳像平台进行海上拍摄。

《中华白海豚》以“思想+艺术+技术”进行创新融合。为高品质捕捉到中华白海豚“白色精灵”的灵动之美,摄制组首次使用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研发的重型陀螺稳像平台,在大海上实现86倍变焦、4K每秒400帧的稳定拍摄,精准捕捉到白海豚的眼神、身型、跃起姿态等细节,它们瓷器般光滑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嗤嗤”地露头换气形成的一道道彩虹带给观众更加精致、震撼的视觉体验。

强联合摄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三部曲”

纪录片《中华白海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和珠海传媒集团合作摄制的“粤港澳大湾区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前两部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和《人生能有几回搏》推出后好评如潮,尤其在青少年中反响热烈,其中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中华白海豚》摄制团队由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原班人马组成。据总导演闫东介绍,十年前创作《港珠澳大桥》时,看到大雨中白海豚跃出海面的瞬间,直击心灵,从那时起,他就立志拍摄一部关于中华白海豚的纪录片,向世界讲好中华白海豚的故事。

有趣的故事

三年的历程,摄制组记录下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有在香港研究白海豚却意外结识了现在的妻子的美国鲸豚博士杰弗逊先生;有和白海豚“斗智斗勇”的珠海淇澳岛渔民老胡; 有经常自嘲“只有疯子才会来研究这个(白海豚)”的教授祝茜;有身受重伤却顽强活了20多年、并生下三个孩子的白海豚妈妈“豚坚强”;还有白海豚妈妈驮着“伤逝”的小海豚,凄然远去的身影……

多姿的身影

摄制组在辽阔的海域,用镜头捕捉到了中华白海豚多姿多彩的身影和它们在夜间捕食的珍贵影像,记录了与白海豚亲密生活在一起的广西钦州三娘湾、广东湛江雷州湾、广东阳江东平渔民们的日常生活,记录了我国政府对保护中华白海豚、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和担当,也记录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者们和20位中外科学家及其团队为研究保护中华白海豚几十年锲而不舍的艰辛付出和努力。

难忘的日夜

5月22日21:10,大型生态纪录片《中华白海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播出。当中华白海豚的身影出现在荧幕上,纪录片摄制组追寻它们的1000多个日夜,化成了令人感动的100分钟。

《中华白海豚》摄制团队由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原班人马组成。不同于拍摄人物纪录片,要想拍好中华白海豚,不仅需要长时间的调研,还需要与许多生物科学家紧密配合。为此,摄制组用了一年时间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一年里,摄制组的调研足迹遍布全球多地,采访了100多名学者、渔民及公益人士,邀请专家参与讨论会,不断查阅论文文献……充足的调研让摄制组收获了中华白海豚从自然到历史、从科技到文化等各个角度的故事。

虽然做足了准备,但中华白海豚灵活的特性,让摄制组很难捕捉到它们的身影,不仅如此,天气好坏、海水能见度、海浪高低都增加了摄制组找寻中华白海豚的难度。“中华白海豚的数量少,活动海域范围广,对声音十分敏感,找寻它们的难度较大。”该片执行导演李凯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摄制组安排了观察员轮班在船上“守望”,使用即时通信系统随时汇报白海豚出没的位置,确保摄影师能够快速、精准地捕捉到白海豚。

挑战与困难

不同于陆上拍摄,在海上拍摄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最常见的便是海浪会使拍摄船只大幅度晃动,因此如何拍出稳定、高质量的画面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摄制组首次调用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主研发的重型陀螺稳像平台,可以实现在3000毫米焦段,4K400帧的稳定拍摄和记录。”李凯介绍道。

顶级摄像设备结合多种特殊拍摄手法,让摄像组得以开展水上、水下、动态、静态等多种拍摄形式,精准捕捉到中华白海豚的眼神、身型、跃起姿态等细节场景。

此外,摄像组还使用了8K无人机、水下潜水艇等设备,让拍摄角度更为丰富,给观众带来更加精致、震撼的视觉体验。

“大事记”

在拍摄中华白海豚的日子,摄制组与中华白海豚一起看过日出,度过深夜,还一起过过春节,那些与白海豚相伴的时刻,也成为了摄制组的“大事记”——

·2022年春节,摄制组在珠海淇澳岛踏着日出,拍下了渔民与白海豚的相伴的和谐美好画面;

·2023年9月,摄制组在伶仃洋上连续度过了16个不眠之夜;

·2024年春节,摄制组在广西三娘湾凌晨的夜色中抓拍到了中华白海豚;

·摄制组还首次拍摄到白海豚夜间捕食的影像,补足了白海豚夜间影像的空白……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难忘的瞬间,成就了一曲色彩斑斓、壮美和谐的海洋赞歌。

采访手记>>>

关于人和中华白海豚相处的密码,没有标准答案,生命复杂而珍贵,尊重和爱护它们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未来。期待这部具有国际视野的影片,能充分向世界讲好中国保护海洋生态的生动故事,唤起大家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美好生活的蓝图,由人与自然共同绘就。

文字:张映竹 陈怡蓁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