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珠海四月天,走进这座“百岛之城”,海风习习,椰影婆娑。227.26千米的海岸线绵延悠长,262个大小岛屿风情各异,9348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广袤辽阔,珠海是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城市,自带发展海洋经济的天资禀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当前,珠海正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更好驱动“蓝色引擎”,激发海洋经济的潜力活力?这是城市之问,更是新时代珠海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需。
从珠海制造的“大国重器”挺进深海,到海洋牧场奏响悠扬“海上牧歌”,从海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到海岛文旅名片愈发闪亮……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珠海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壮大特色海洋产业,着力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海岛,不断奏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经略海洋,“大国重器”装备先行
经略海洋,装备先行。近年来,一批珠海制造的“大国重器”纷纷建成下水,引领海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
今年3月,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在位于珠海金湾区的福陆码头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建造完工。“海基二号”导管架平台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它可以在水深300多米的海域进行作业,导管架总高338.5米,总重3.7万吨,刷新了结构高度、重量、作业水深、建造速度等多项亚洲纪录。
导管架平台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导管架相当于“基座”,将巨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平台托举在海面上。“海基二号”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自主设计建造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将进一步助力我国海洋油气开发走向深海、远海。
金湾区是珠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主要基地。走进珠海高栏港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架架工业机器人快速移动机械臂,进行自动焊接作业。该厂区总人数达3000余人,研发人员超500人,主要生产港口物流等领域的工程装备。
企业为何选择珠海?三一海工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唐炜斌说:“珠海的港口码头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还有较为完备的海洋重工产业环境和产业配套,另外,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人才优势等因素也是吸引企业在此发展落户的因素。”
从我国第一个可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海域工作的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到屡次刷新各项纪录的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海基二号”,近年来,珠海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不断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能级、量级,越来越多的“国之重器”在从珠海走向深海。
无论是数百米高的重型海洋工程装备,还是小巧玲珑的无人船、水上机器人,“珠海智造”正加速拥抱“蓝色经济”,其中,新质生产力激发出澎湃动能。
在高新区,香山海洋科技港依海而建,从外面看,建筑物外形犹如一艘巨大的舰船,目标直指星辰大海。这里是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
走进云洲无人船艇岸基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远方海域无人船艇航行画面实时回传,多项航行数据精确掌握,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台,可以对远方无人船艇实施精准操控。
云洲智能是世界领先的水面机器人公司,今年年初,该公司在珠海发布新一代水上救援机器人“海豚3号”,新一代产品融合了云洲智能最新的技术成果,可以有效充实水上应急救援力量,让水面救援工作“智慧升级”,彰显“珠海智造”力量。
实验室体系建设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力量。由珠海市政府主导、中山大学牵头建设和管理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近年来创新成果不断。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由该实验室研发制造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与“国内首台配备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一亮相便吸睛无数。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介绍,去年11月,“珠海云”完成了国内最长航程的自主航行科考航次,积累了大量的实测数据和实践经验,还打造了智能型区域级科考船“香洲云”、测试指挥艇“万山”号,为智能航行、智慧海洋发展贡献力量。
助力珠海发展海洋经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在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促进海洋产业发展与加强粤港澳合作这三个方面持续发力。目前,该实验室已成立蓝海科技产业园,旨在打造实验室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综合性海洋产业交流平台,为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同时,与多家港澳科研机构强化联系,不断深化学术研讨、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耕海牧渔,“蓝色粮仓”夯实底气
向大海要粮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今,“田园牧歌”的浪漫,正在广袤的海洋以另外一种方式开启。
在桂山岛附近的蜘洲岛渔业养殖基地,我国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正开展新一季养殖试验示范。自去年10月28日平台投放了新一批约7.2万斤鮸鱼苗至今,经过近5个月的科学养殖,这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种经受住了寒潮大浪等考验,截至目前养殖存活率超过96%,渔获总重近15万斤。接下来,“澎湖号”还将开展金枪鱼、章红鱼等高价值鱼种的养殖试验示范,为海上牧场增添更多经济鱼种。
与此同时,一批更大、技术更先进的海上智能养殖平台正在加速建设。3月20日,“伶仃牧场2号”“伶仃牧场3号”矩形柱稳式半潜养殖网箱平台在粤新海工船厂开工,这些平台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集团”)投资,集团旗下海洋装备研究院研发,具有珠海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打造“珠海造”新名片,助力珠海抢滩海洋牧场装备蓝海。
《珠海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方案》提出,到2025年,海洋牧场一产产值规模要达到20亿元。在用海保障方面,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2023年前三季度,珠海新增深海养殖水体10万立方米、增长27.8%,渔业产值69.45亿元、增长6.5%。市自然资源局持续为海洋牧场产业发展提供选址保障,据介绍,去年我市用海项目共获批40宗,批复用海面积2101.2791公顷,充分保障了重点项目用海需求。
依托越来越多的海洋牧场,如何打造精深加工、流通销售、渔业品牌、渔旅融合、智慧渔业等一系列全流程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唱响“海上牧歌”?根据珠海市新一轮国资改革整合方案,去年8月1日,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将农业集团、九洲海洋、九控海岛、澳龙船艇、格盛科技、农控海洋等公司划转至海洋集团,为珠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提供了国企平台支撑。
“我们将在技术上实现深度垂直整合,打造平台成为链主。”海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珠海海洋资源投资开发平台,将挑起统筹珠海海洋渔业种苗繁育培育、海洋装备、海洋牧场和海洋食品加工、海产品交易、休闲渔旅等产业融合发展重担,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全链条、全环节谋划做好海洋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高效推动珠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诗与远方,海岛文旅名片愈发闪亮
今年3月31日,“万山论钓”2023-2024万山群岛国际海钓公开赛总决赛在珠海东澳岛举行。本届大赛包括3场分站赛与1场总决赛,汇集国内外200余支菁英队伍,共计700名顶尖钓手扬竿万山群岛。
“‘万山论钓’是海钓界的‘奥斯卡’,专业矶钓选手能在这里取得成绩,是对其职业生涯的最大认可。”来自澳门的职业钓手林俊对记者说。
据介绍,万山群岛海钓大赛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矶钓赛事,享有中国海钓界“奥斯卡”的美名,作为鹤洲新区(筹)重点打造的一项体育旅游品牌,已经连续多年在万山群岛海域扬竿启航。
海钓盛事带火了珠海的万山群岛。赛事举办期间,各大知名视频平台关于“万山论钓”的视频播放量超1700万,多条视频登上珠海热榜。“流量”也转化为“留量”,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赛事举办地东澳岛、外伶仃岛、万山岛、桂山岛。
赛事主办方珠海万山发展集团总经理雷刚告诉记者,“万山论钓”已经成为珠海海岛体育旅游的一张名片。“通过举办海钓比赛,吸引全国各地的海钓爱好者到万山群岛进行长期的旅居、海钓学习、体验等。今年以来,各岛海钓俱乐部会员人数相比往年呈指数级增长。同时,我们为了回馈万山群岛海域在渔业资源上的付出,积极向岛民提供各类旅游岗位,包括民宿产业、车队运营、餐饮运营等,目标是将最终的实惠落到岛民、村民身上。”
去年,被观众称为“治愈系”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播出,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知名作家来到远离喧嚣的东澳岛一起漫步栈道、品味美景,探讨“诗与远方”,多元立体、清新治愈的珠海海岛文旅新形象通过节目得到了广泛传播。《我在岛屿读书》也带火了东澳岛的“山海经书屋”,如今,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充分依托特色文旅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休闲观光等新产业新业态,更好聚揽人气、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从“万山论钓”到借助爆款综艺节目“出圈”,这是珠海打造海洋文旅新IP的一个个生动缩影。
政策暖风频传,更多的实质性政策落地实施,助力打造更美海岛。2024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珠海市财政将安排不少于5亿元集中投入万山重点海岛开发、产业发展。加快桂山岛、外伶仃岛、东澳岛、三角岛等海岛旅游业特色化发展,推动海岛镇村风貌提升。
日前,鹤洲新区筹备组正式出台的《鹤洲新区(筹)高质量打造“百千万工程”现代化特色海岛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方案中对促进海岛文旅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重点着墨。
方案中提到,要突出“一岛一品”,打造最美旅游示范岛群,充分发挥各海岛特色优势,打造桂山“红色人文岛”、东澳“浪漫风情岛”、外伶仃“悠闲活力岛”、大万山“渔乐休闲岛”、担杆“野趣生态岛”、三角“国际音乐岛”6个特色海岛。同时,将建设“绿美万山”,绘就生态宜居画卷,实施精准植绿护绿扩绿、全面提升海岛风貌、筑牢海洋生态屏障、打造零碳生态岛4项举措,推动绿美生态建设。通过做强特色民宿经济、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创新村企合作模式3项举措,发展壮大海岛村集体经济。打造“强村富民”海岛典范。通过讲好海岛故事,弘扬特色“伶仃洋文化”。深挖伶仃洋文化内涵,传承发扬东澳岛大王宝诞、外伶仃岛北帝诞、桂山岛天后宝诞等特色民俗文化,办好“万山论钓”等系列海钓精品赛事,促进海岛文旅融合发展。
此前,自然资源部公布了国家级创建示范活动“和美海岛”名单,在全国33个入选海岛中,珠海市占了4个,包括东澳岛、外伶仃岛、桂山岛、三角岛。如今的海岛,美好的变化如春雨润物。一处处美丽庭院、一条条景观道、一片片主题林,让海岛更宜居,海岛居民游客也感受到了“推窗观海、出门见绿、凝眸望山”的海岛生态新景观。
最美珠海四月天,走进这座“百岛之城”,海风习习,椰影婆娑。227.26千米的海岸线绵延悠长,262个大小岛屿风情各异,9348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广袤辽阔,珠海是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城市,自带发展海洋经济的天资禀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当前,珠海正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更好驱动“蓝色引擎”,激发海洋经济的潜力活力?这是城市之问,更是新时代珠海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需。
从珠海制造的“大国重器”挺进深海,到海洋牧场奏响悠扬“海上牧歌”,从海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到海岛文旅名片愈发闪亮……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珠海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壮大特色海洋产业,着力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海岛,不断奏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经略海洋,“大国重器”装备先行
经略海洋,装备先行。近年来,一批珠海制造的“大国重器”纷纷建成下水,引领海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
今年3月,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在位于珠海金湾区的福陆码头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建造完工。“海基二号”导管架平台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它可以在水深300多米的海域进行作业,导管架总高338.5米,总重3.7万吨,刷新了结构高度、重量、作业水深、建造速度等多项亚洲纪录。
导管架平台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导管架相当于“基座”,将巨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平台托举在海面上。“海基二号”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自主设计建造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将进一步助力我国海洋油气开发走向深海、远海。
金湾区是珠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主要基地。走进珠海高栏港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架架工业机器人快速移动机械臂,进行自动焊接作业。该厂区总人数达3000余人,研发人员超500人,主要生产港口物流等领域的工程装备。
企业为何选择珠海?三一海工海外营销公司总经理唐炜斌说:“珠海的港口码头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还有较为完备的海洋重工产业环境和产业配套,另外,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人才优势等因素也是吸引企业在此发展落户的因素。”
从我国第一个可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海域工作的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到屡次刷新各项纪录的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海基二号”,近年来,珠海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不断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能级、量级,越来越多的“国之重器”在从珠海走向深海。
无论是数百米高的重型海洋工程装备,还是小巧玲珑的无人船、水上机器人,“珠海智造”正加速拥抱“蓝色经济”,其中,新质生产力激发出澎湃动能。
在高新区,香山海洋科技港依海而建,从外面看,建筑物外形犹如一艘巨大的舰船,目标直指星辰大海。这里是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
走进云洲无人船艇岸基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远方海域无人船艇航行画面实时回传,多项航行数据精确掌握,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台,可以对远方无人船艇实施精准操控。
云洲智能是世界领先的水面机器人公司,今年年初,该公司在珠海发布新一代水上救援机器人“海豚3号”,新一代产品融合了云洲智能最新的技术成果,可以有效充实水上应急救援力量,让水面救援工作“智慧升级”,彰显“珠海智造”力量。
实验室体系建设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力量。由珠海市政府主导、中山大学牵头建设和管理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近年来创新成果不断。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由该实验室研发制造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与“国内首台配备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一亮相便吸睛无数。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介绍,去年11月,“珠海云”完成了国内最长航程的自主航行科考航次,积累了大量的实测数据和实践经验,还打造了智能型区域级科考船“香洲云”、测试指挥艇“万山”号,为智能航行、智慧海洋发展贡献力量。
助力珠海发展海洋经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在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促进海洋产业发展与加强粤港澳合作这三个方面持续发力。目前,该实验室已成立蓝海科技产业园,旨在打造实验室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综合性海洋产业交流平台,为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同时,与多家港澳科研机构强化联系,不断深化学术研讨、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耕海牧渔,“蓝色粮仓”夯实底气
向大海要粮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今,“田园牧歌”的浪漫,正在广袤的海洋以另外一种方式开启。
在桂山岛附近的蜘洲岛渔业养殖基地,我国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正开展新一季养殖试验示范。自去年10月28日平台投放了新一批约7.2万斤鮸鱼苗至今,经过近5个月的科学养殖,这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种经受住了寒潮大浪等考验,截至目前养殖存活率超过96%,渔获总重近15万斤。接下来,“澎湖号”还将开展金枪鱼、章红鱼等高价值鱼种的养殖试验示范,为海上牧场增添更多经济鱼种。
与此同时,一批更大、技术更先进的海上智能养殖平台正在加速建设。3月20日,“伶仃牧场2号”“伶仃牧场3号”矩形柱稳式半潜养殖网箱平台在粤新海工船厂开工,这些平台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集团”)投资,集团旗下海洋装备研究院研发,具有珠海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打造“珠海造”新名片,助力珠海抢滩海洋牧场装备蓝海。
《珠海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方案》提出,到2025年,海洋牧场一产产值规模要达到20亿元。在用海保障方面,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2023年前三季度,珠海新增深海养殖水体10万立方米、增长27.8%,渔业产值69.45亿元、增长6.5%。市自然资源局持续为海洋牧场产业发展提供选址保障,据介绍,去年我市用海项目共获批40宗,批复用海面积2101.2791公顷,充分保障了重点项目用海需求。
依托越来越多的海洋牧场,如何打造精深加工、流通销售、渔业品牌、渔旅融合、智慧渔业等一系列全流程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唱响“海上牧歌”?根据珠海市新一轮国资改革整合方案,去年8月1日,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将农业集团、九洲海洋、九控海岛、澳龙船艇、格盛科技、农控海洋等公司划转至海洋集团,为珠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提供了国企平台支撑。
“我们将在技术上实现深度垂直整合,打造平台成为链主。”海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珠海海洋资源投资开发平台,将挑起统筹珠海海洋渔业种苗繁育培育、海洋装备、海洋牧场和海洋食品加工、海产品交易、休闲渔旅等产业融合发展重担,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全链条、全环节谋划做好海洋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高效推动珠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诗与远方,海岛文旅名片愈发闪亮
今年3月31日,“万山论钓”2023-2024万山群岛国际海钓公开赛总决赛在珠海东澳岛举行。本届大赛包括3场分站赛与1场总决赛,汇集国内外200余支菁英队伍,共计700名顶尖钓手扬竿万山群岛。
“‘万山论钓’是海钓界的‘奥斯卡’,专业矶钓选手能在这里取得成绩,是对其职业生涯的最大认可。”来自澳门的职业钓手林俊对记者说。
据介绍,万山群岛海钓大赛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矶钓赛事,享有中国海钓界“奥斯卡”的美名,作为鹤洲新区(筹)重点打造的一项体育旅游品牌,已经连续多年在万山群岛海域扬竿启航。
海钓盛事带火了珠海的万山群岛。赛事举办期间,各大知名视频平台关于“万山论钓”的视频播放量超1700万,多条视频登上珠海热榜。“流量”也转化为“留量”,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赛事举办地东澳岛、外伶仃岛、万山岛、桂山岛。
赛事主办方珠海万山发展集团总经理雷刚告诉记者,“万山论钓”已经成为珠海海岛体育旅游的一张名片。“通过举办海钓比赛,吸引全国各地的海钓爱好者到万山群岛进行长期的旅居、海钓学习、体验等。今年以来,各岛海钓俱乐部会员人数相比往年呈指数级增长。同时,我们为了回馈万山群岛海域在渔业资源上的付出,积极向岛民提供各类旅游岗位,包括民宿产业、车队运营、餐饮运营等,目标是将最终的实惠落到岛民、村民身上。”
去年,被观众称为“治愈系”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播出,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知名作家来到远离喧嚣的东澳岛一起漫步栈道、品味美景,探讨“诗与远方”,多元立体、清新治愈的珠海海岛文旅新形象通过节目得到了广泛传播。《我在岛屿读书》也带火了东澳岛的“山海经书屋”,如今,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充分依托特色文旅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休闲观光等新产业新业态,更好聚揽人气、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从“万山论钓”到借助爆款综艺节目“出圈”,这是珠海打造海洋文旅新IP的一个个生动缩影。
政策暖风频传,更多的实质性政策落地实施,助力打造更美海岛。2024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珠海市财政将安排不少于5亿元集中投入万山重点海岛开发、产业发展。加快桂山岛、外伶仃岛、东澳岛、三角岛等海岛旅游业特色化发展,推动海岛镇村风貌提升。
日前,鹤洲新区筹备组正式出台的《鹤洲新区(筹)高质量打造“百千万工程”现代化特色海岛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方案中对促进海岛文旅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重点着墨。
方案中提到,要突出“一岛一品”,打造最美旅游示范岛群,充分发挥各海岛特色优势,打造桂山“红色人文岛”、东澳“浪漫风情岛”、外伶仃“悠闲活力岛”、大万山“渔乐休闲岛”、担杆“野趣生态岛”、三角“国际音乐岛”6个特色海岛。同时,将建设“绿美万山”,绘就生态宜居画卷,实施精准植绿护绿扩绿、全面提升海岛风貌、筑牢海洋生态屏障、打造零碳生态岛4项举措,推动绿美生态建设。通过做强特色民宿经济、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创新村企合作模式3项举措,发展壮大海岛村集体经济。打造“强村富民”海岛典范。通过讲好海岛故事,弘扬特色“伶仃洋文化”。深挖伶仃洋文化内涵,传承发扬东澳岛大王宝诞、外伶仃岛北帝诞、桂山岛天后宝诞等特色民俗文化,办好“万山论钓”等系列海钓精品赛事,促进海岛文旅融合发展。
此前,自然资源部公布了国家级创建示范活动“和美海岛”名单,在全国33个入选海岛中,珠海市占了4个,包括东澳岛、外伶仃岛、桂山岛、三角岛。如今的海岛,美好的变化如春雨润物。一处处美丽庭院、一条条景观道、一片片主题林,让海岛更宜居,海岛居民游客也感受到了“推窗观海、出门见绿、凝眸望山”的海岛生态新景观。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