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大家(2024年2月19日)

人面不知何处去

□ 潘军

人面不知何处去(国画) 潘军 作品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唐代诗人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可谓家喻户晓。但对于崔护本人,现存的资料并不多。崔护,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他的诗歌成就,《全唐诗》总共收录了他六首诗,其中以这首《题都城南庄》最为著名,可以说,崔护是一诗成名。民间由这首诗引发的野史传说经久不息,以至于我最初还以为崔护本人也是虚构的。

 

这一故事出自唐代孟棨的《本事诗》,说崔护有一年清明独自游玩城南,突然渴了,想喝点什么,便擅自敲开一个庄户人家的门,就见一个妙龄女郎。崔护便上前搭讪,人家给他喝的,却羞涩不言,倚一树桃花而立。第二年清明崔郎再来,这回却只见门上一把锁,不见故人,怅然若有所失,于是就在人家门扉上题上了这首“人面桃花”。过几天,这崔护又来了,哪知姑娘的父亲劈头盖脸地就骂:姓崔的,你杀死了我女儿!一看,那姑娘果真直挺挺地躺在病榻上——那一日崔护刚离去,姑娘便回来了,看见门扉上的题诗,便害了相思,谁料一病不起。崔护万分悲痛,把姑娘的头枕到自己的大腿上,连声哭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然后奇迹就发生了——那姑娘竟睁开双眸,居然苏醒过来!老父大喜,遂将女儿嫁于崔护。

 

“崔护觅浆”作为一个典型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后来常作为戏曲的题材,被相继改编为《崔护谒浆》(元·白朴)、《桃花人面》(明·孟称舜)杂剧;到清代,又改为《人面桃花》杂剧。上世纪20年代初,欧阳予倩将其改编为比较完整的京剧《人面桃花》,一直演到现在。其他剧种,如评剧,都有移植改编。但是,作为绘画题材并不多见。在网上看过几幅,都是画崔护在门扉上题诗的情节,直白,毫无趣味。

 

多年前我曾画过一幅《人面桃花》,没有任何由头,偶然间想到了一个画面。我不想画崔护和姑娘搭讪或者题诗,选择的视角,是崔护的“主观视角”——他眼中的姑娘。那姑娘的状态有点像崔护笔下的柳树“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她身披一件黑丝绒的斗篷,手执一把团扇,“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感觉带有些许的病态。画面上没有一枝桃花,但她手里却有把桃花扇——半遮面容,却难掩羞涩。构图也很是大胆,竟用一根线将画面平分为二,一半是姑娘,一半是崔护的题诗(包括我的题款)。这幅“无心落笔,骤然得之”(张岱语)的即兴之作,让我心生几分得意,也受到了朋友们的一致好评。去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潘军小说典藏》,礼品盒包装上,就用了这幅画。

 

人面桃花是容易令人伤感的。前些日子看了电影《芳华》,其中的一些桥段对我而言并不新鲜,倒是结尾的那段旁白,让我有所触动。严歌苓说,她不想让观众看到他们这些人现在变老的样子,她想留住他们往昔的芳华。可是,芳华就可以留住吗?

 

我回故乡后,参加过一次小学、中学同学的大聚会。自我1978年上大学离开家乡怀宁县石牌镇,同学也是各奔东西,彼此难以相见。有些同学已是长达40年未见,见面竟叫不上名字!他们俨然把我当作名人,热情洋溢地对我说,某年某月在电视上看见过我,在报纸上看过我,在书店里看过我,却不知那一刻,我陡然有些心酸。

 

我自觉不是一个怀旧的人,可是那一天里却不禁想起诸多往事。尤其记得,12岁那年的夏天,当时县城两派正闹武斗,一个雨夜,我送班上一个女生回家。我们共同撑着一把油布雨伞,走在县城老街能映出身影的石板路上。我们的伞压得很低,生怕让熟人看见。那一刻我的心跳加快,而且乱,一种难堪的害羞居然就袭上了心头——这算是初恋的源头吗?那个瞬间我想到,十年之后,如果我们还能有缘聚在一把伞下,我一定要将手里的这把伞骄傲地高高举起!然而几年后,我们都成了下乡插队的知青,去了不同的村落,从此“人面不知何处去”。这个细节,30年后让我写进了长篇小说《独白与手势》的第一部《白色》。

 

是的,白色,那便是我的芳华。

 

如今再画这幅“人面桃花”,感觉已经失去了那种美好的冲动,只能算作一次缅怀。

潘军 1957年生于安徽怀宁,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主要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日晕》《风》《独白与手势》之“白”“蓝”“红”三部曲、《死刑报告》以及《潘军小说文本》(6卷)、《潘军作品》(3卷)、《潘军文集》(10卷)、《潘军小说典藏》(7卷)等,并译介多种文字,多次获奖。其话剧作品有《地下》《断桥》《合同婚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霸王歌行》(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并先后赴日本、韩国、俄罗斯、西班牙、埃及、以色列等国演出,获第31届“世界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自编自导的长篇电视剧有《五号特工组》《海狼行动》《惊天阴谋》《粉墨》《虎口拔牙》《分界线》等。

英歌声声鼓

□ 林伟光

这一群人,对应着天上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从《水浒传》走出来,来到了民间。

 

他们带来了风,带来了激情与澎湃,也带来了岭南之东的强悍精神。

 

谁说,南人温柔似水,文质彬彬,英歌舞颠覆了人们习惯性的思维,那些脸,红彤彤,或粉墨登场,都跳动着一腔如火的热情。

 

锣鼓声响彻了云霄,敲动着的两节木棒,伴随着呐喊声声,撼动着潮汕大地。

 

这里有三江平原,有凤凰山、莲花山、桑浦山,有韩江、榕江、练江,更有浩荡宽广的南海。

 

温情如水,这里的人们,可以在弦诗里委婉柔情;也可以激越似火,在英歌舞的跳跃中激情燃烧。这就是潮汕,这一方妩媚与豪放相结合的火热的土地。

 

悠悠历史,这是古老的地方,史前的浮滨文化,秦汉两晋隋唐元明清,在英歌舞里,我们阅读着悠远而深厚的文化。这里英才辈出,前后七贤,至今脍炙人口;翁万达、林大钦,人们仍流传着他们神话般的故事。

 

民间唯有民间的口碑,即代表着历史的公正评价。韩愈谪潮,由一个谪臣被这里的人们供奉如神,“匹夫而为天下师”,流芳延续至今。

 

这里是海陬僻地,省尾国角,遥隔长安,“鸟飞也得半年还”,但又与中原文化血脉相通,历代中原移民带来了语言文化、习俗风情,也带来了爱国情怀,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

 

面向大海,有春暖花开的诗情,更有“敢拼才会赢”的顽强斗志,在搏浪击水与大自然相容与中,人们所追求的,既是生活更是精神,于是,锻就了不怕困难和敢为人先的勇气。

 

于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人们不但在本地传承着英歌舞,也把它带向遥远的异国他乡。什么都可以改变,所不能改变的是潮人的这种文化的坚守,守住的是这一脉祖祖辈辈的薪火,而且要传递给后人。

 

你看,英歌舞代代相承,由老人枯瘦的双手,传递给年轻有力的双手。还有小小的儿童,那个小小的身体,扭动着,在一板一眼里,却有令人欣然的无限希望。女子英歌舞队,嗨!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谁说,潮汕地区封建?其实,这里最是开放,传统与时尚,碰撞与融合,东西方文化在开埠后的这片土地上,难得的咸与维新。于是,一座庙里,可以儒释道共存,这是特色更是司空见惯。而老爷庙与西方的教堂,在乡间共存相依,也并不令人奇怪,因为,这里是潮汕。

 

英歌舞的鼓点,带来了喜气,带来了欢乐,更激发了人们的斗志。在与神共乐的气氛里,我们见到了戏台上潮剧的缭绕弦歌,也见到了人们幸福的笑容。

 

英歌舞更多地出现在传统节庆,以及宗祠庆典、老爷的神诞上。或者,会因此而被人打上了“迷信”的印记。一方水土见一方风情,拜神风气之盛,其实是与这里人们多漂洋过海的生活有关,一部华侨史更是一部血泪史,当生命随波逐流,漂向未知的远方,未卜生死时,人们只好借神以安慰,寄托着平安,也激励自己奋发前行。而轰轰烈烈的英歌舞蹈,在载舞而前进中,所寄托的同样是一种不愿屈服的意志和精神。

 

这是男性的舞蹈,那矫健的舞姿,是雄性荷尔蒙的渲泄,呐喊声声,震天动地。有时说是舞蹈,却远非如此的,其中有武术的套路。潮汕乡间,明朝亡后,反清复明的思想,一直如星星之火,隐于民间的志士仁人,借此以砺斗志。故丁未黄冈反清起事,虽败犹荣;故华侨输资于祖国,献身于桑梓,在革命的每个时代,都有感人而出色的表现,孙中山说“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即是一种充分的肯定。

 

于是,国民革命二次东征,红色风暴八一义师,壮怀激烈,都在此地上演。而潮汕人民,正踏着英歌舞悲壮的鼓点,走过了艰难险阻,在无数时代的关键节点,岸立潮头,独领风骚。

 

北有安塞鼓,南有英歌舞,一南一北,豪宕雄姿,在中华大地,遥相呼应,共抒豪情,同谱华章。

林伟光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理事。作品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吴伯箫散文奖。著有《纸上雕虫》等作品集10部。

 

春花报喜(报喜斑粉蝶) 陈敢清 摄

病中的母亲(组诗)

□ 秦巴子

思想的诞生

躺着打吊针

坐起吃药喝水

躺着打吊针

坐起来吃饭

躺着打吊针

坐起来喝水吃药

躺着打吊针

背都躺疼了

屁股躺疼了

浑身疼

睡觉睡不着

电话不想接

收音机不想听

视频也不想看

甚至都

懒得睁眼睛

一天又一天

我妈眉头不展

反复对我说

你们把我

放弃了吧

这么活着

有什么意思

我说很有意思啊

你这一辈子

都没有躺过

这么长时间

都没有

连续二十多天

不干活不做饭

你这一辈子

都没有想过

为什么活着

这么深刻的问题

像个思想家

在对生命发问

你说这多有意思

 

母与子

我妈这辈子

坎坷很多

但心地善良

处事平和

今年八十四了

我一直认为她是

一个随和的人

一个随遇而安的人

今天和我妹我侄女

陪我妈聊天

说起往事与身边人

才发现我妈

对很多人有意见

对很多事看不惯

对气味敏感

对环境挑剔

对自己苛刻

对世界友好

但保持距离

这让我觉得

她是一个

很难相处的人

我妹印证了

我的感觉

但对我来说

这是个多么

令人吃惊的发现

 

病中的母亲

下午两点了

我妈还没起来吃饭

我问为什么呀

她说不想吃

我说你不饿吗

不觉得饿

也要按时吃饭

我妈说,吃饭苦

 

人到无声时

病中的母亲

安静地卧在床上

蜷着身体

像睡着的婴儿般

安静,呼吸均匀

满脸天真无辜

与其交谈

她说不想说话

不想睁眼

就这么躺着舒服

时或露出做错了事

的歉意,而我觉得

她每天这么躺着

是在无声地诉说

那些过往岁月里

积攒起来的

一生的委曲

 

午安

我妈吸着氧

渐渐入睡

我坐着读诗

阳光在木地板上

缓慢移动

风在窗外

走走停停

秦巴子 诗人、作家、评论家。出版有诗集《立体交叉》《纪念》《神迹》《此世此刻》等多部;长篇小说《身体课》《大叔西游记》《跟踪记》,短篇小说集《塑料子弹》;随笔集《时尚杂志》《西北偏东》《我们热爱女明星》《窃书记》《有话不必好好说》《购书单:小说和小说家》等,主编有《被遗忘的经典小说》(三卷)等。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蓝辉龙
湾韵|大家(2024年2月19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2-19 14:25

人面不知何处去

□ 潘军

人面不知何处去(国画) 潘军 作品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唐代诗人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可谓家喻户晓。但对于崔护本人,现存的资料并不多。崔护,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他的诗歌成就,《全唐诗》总共收录了他六首诗,其中以这首《题都城南庄》最为著名,可以说,崔护是一诗成名。民间由这首诗引发的野史传说经久不息,以至于我最初还以为崔护本人也是虚构的。

 

这一故事出自唐代孟棨的《本事诗》,说崔护有一年清明独自游玩城南,突然渴了,想喝点什么,便擅自敲开一个庄户人家的门,就见一个妙龄女郎。崔护便上前搭讪,人家给他喝的,却羞涩不言,倚一树桃花而立。第二年清明崔郎再来,这回却只见门上一把锁,不见故人,怅然若有所失,于是就在人家门扉上题上了这首“人面桃花”。过几天,这崔护又来了,哪知姑娘的父亲劈头盖脸地就骂:姓崔的,你杀死了我女儿!一看,那姑娘果真直挺挺地躺在病榻上——那一日崔护刚离去,姑娘便回来了,看见门扉上的题诗,便害了相思,谁料一病不起。崔护万分悲痛,把姑娘的头枕到自己的大腿上,连声哭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然后奇迹就发生了——那姑娘竟睁开双眸,居然苏醒过来!老父大喜,遂将女儿嫁于崔护。

 

“崔护觅浆”作为一个典型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后来常作为戏曲的题材,被相继改编为《崔护谒浆》(元·白朴)、《桃花人面》(明·孟称舜)杂剧;到清代,又改为《人面桃花》杂剧。上世纪20年代初,欧阳予倩将其改编为比较完整的京剧《人面桃花》,一直演到现在。其他剧种,如评剧,都有移植改编。但是,作为绘画题材并不多见。在网上看过几幅,都是画崔护在门扉上题诗的情节,直白,毫无趣味。

 

多年前我曾画过一幅《人面桃花》,没有任何由头,偶然间想到了一个画面。我不想画崔护和姑娘搭讪或者题诗,选择的视角,是崔护的“主观视角”——他眼中的姑娘。那姑娘的状态有点像崔护笔下的柳树“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她身披一件黑丝绒的斗篷,手执一把团扇,“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感觉带有些许的病态。画面上没有一枝桃花,但她手里却有把桃花扇——半遮面容,却难掩羞涩。构图也很是大胆,竟用一根线将画面平分为二,一半是姑娘,一半是崔护的题诗(包括我的题款)。这幅“无心落笔,骤然得之”(张岱语)的即兴之作,让我心生几分得意,也受到了朋友们的一致好评。去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潘军小说典藏》,礼品盒包装上,就用了这幅画。

 

人面桃花是容易令人伤感的。前些日子看了电影《芳华》,其中的一些桥段对我而言并不新鲜,倒是结尾的那段旁白,让我有所触动。严歌苓说,她不想让观众看到他们这些人现在变老的样子,她想留住他们往昔的芳华。可是,芳华就可以留住吗?

 

我回故乡后,参加过一次小学、中学同学的大聚会。自我1978年上大学离开家乡怀宁县石牌镇,同学也是各奔东西,彼此难以相见。有些同学已是长达40年未见,见面竟叫不上名字!他们俨然把我当作名人,热情洋溢地对我说,某年某月在电视上看见过我,在报纸上看过我,在书店里看过我,却不知那一刻,我陡然有些心酸。

 

我自觉不是一个怀旧的人,可是那一天里却不禁想起诸多往事。尤其记得,12岁那年的夏天,当时县城两派正闹武斗,一个雨夜,我送班上一个女生回家。我们共同撑着一把油布雨伞,走在县城老街能映出身影的石板路上。我们的伞压得很低,生怕让熟人看见。那一刻我的心跳加快,而且乱,一种难堪的害羞居然就袭上了心头——这算是初恋的源头吗?那个瞬间我想到,十年之后,如果我们还能有缘聚在一把伞下,我一定要将手里的这把伞骄傲地高高举起!然而几年后,我们都成了下乡插队的知青,去了不同的村落,从此“人面不知何处去”。这个细节,30年后让我写进了长篇小说《独白与手势》的第一部《白色》。

 

是的,白色,那便是我的芳华。

 

如今再画这幅“人面桃花”,感觉已经失去了那种美好的冲动,只能算作一次缅怀。

潘军 1957年生于安徽怀宁,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主要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日晕》《风》《独白与手势》之“白”“蓝”“红”三部曲、《死刑报告》以及《潘军小说文本》(6卷)、《潘军作品》(3卷)、《潘军文集》(10卷)、《潘军小说典藏》(7卷)等,并译介多种文字,多次获奖。其话剧作品有《地下》《断桥》《合同婚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霸王歌行》(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并先后赴日本、韩国、俄罗斯、西班牙、埃及、以色列等国演出,获第31届“世界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自编自导的长篇电视剧有《五号特工组》《海狼行动》《惊天阴谋》《粉墨》《虎口拔牙》《分界线》等。

英歌声声鼓

□ 林伟光

这一群人,对应着天上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从《水浒传》走出来,来到了民间。

 

他们带来了风,带来了激情与澎湃,也带来了岭南之东的强悍精神。

 

谁说,南人温柔似水,文质彬彬,英歌舞颠覆了人们习惯性的思维,那些脸,红彤彤,或粉墨登场,都跳动着一腔如火的热情。

 

锣鼓声响彻了云霄,敲动着的两节木棒,伴随着呐喊声声,撼动着潮汕大地。

 

这里有三江平原,有凤凰山、莲花山、桑浦山,有韩江、榕江、练江,更有浩荡宽广的南海。

 

温情如水,这里的人们,可以在弦诗里委婉柔情;也可以激越似火,在英歌舞的跳跃中激情燃烧。这就是潮汕,这一方妩媚与豪放相结合的火热的土地。

 

悠悠历史,这是古老的地方,史前的浮滨文化,秦汉两晋隋唐元明清,在英歌舞里,我们阅读着悠远而深厚的文化。这里英才辈出,前后七贤,至今脍炙人口;翁万达、林大钦,人们仍流传着他们神话般的故事。

 

民间唯有民间的口碑,即代表着历史的公正评价。韩愈谪潮,由一个谪臣被这里的人们供奉如神,“匹夫而为天下师”,流芳延续至今。

 

这里是海陬僻地,省尾国角,遥隔长安,“鸟飞也得半年还”,但又与中原文化血脉相通,历代中原移民带来了语言文化、习俗风情,也带来了爱国情怀,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

 

面向大海,有春暖花开的诗情,更有“敢拼才会赢”的顽强斗志,在搏浪击水与大自然相容与中,人们所追求的,既是生活更是精神,于是,锻就了不怕困难和敢为人先的勇气。

 

于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人们不但在本地传承着英歌舞,也把它带向遥远的异国他乡。什么都可以改变,所不能改变的是潮人的这种文化的坚守,守住的是这一脉祖祖辈辈的薪火,而且要传递给后人。

 

你看,英歌舞代代相承,由老人枯瘦的双手,传递给年轻有力的双手。还有小小的儿童,那个小小的身体,扭动着,在一板一眼里,却有令人欣然的无限希望。女子英歌舞队,嗨!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谁说,潮汕地区封建?其实,这里最是开放,传统与时尚,碰撞与融合,东西方文化在开埠后的这片土地上,难得的咸与维新。于是,一座庙里,可以儒释道共存,这是特色更是司空见惯。而老爷庙与西方的教堂,在乡间共存相依,也并不令人奇怪,因为,这里是潮汕。

 

英歌舞的鼓点,带来了喜气,带来了欢乐,更激发了人们的斗志。在与神共乐的气氛里,我们见到了戏台上潮剧的缭绕弦歌,也见到了人们幸福的笑容。

 

英歌舞更多地出现在传统节庆,以及宗祠庆典、老爷的神诞上。或者,会因此而被人打上了“迷信”的印记。一方水土见一方风情,拜神风气之盛,其实是与这里人们多漂洋过海的生活有关,一部华侨史更是一部血泪史,当生命随波逐流,漂向未知的远方,未卜生死时,人们只好借神以安慰,寄托着平安,也激励自己奋发前行。而轰轰烈烈的英歌舞蹈,在载舞而前进中,所寄托的同样是一种不愿屈服的意志和精神。

 

这是男性的舞蹈,那矫健的舞姿,是雄性荷尔蒙的渲泄,呐喊声声,震天动地。有时说是舞蹈,却远非如此的,其中有武术的套路。潮汕乡间,明朝亡后,反清复明的思想,一直如星星之火,隐于民间的志士仁人,借此以砺斗志。故丁未黄冈反清起事,虽败犹荣;故华侨输资于祖国,献身于桑梓,在革命的每个时代,都有感人而出色的表现,孙中山说“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即是一种充分的肯定。

 

于是,国民革命二次东征,红色风暴八一义师,壮怀激烈,都在此地上演。而潮汕人民,正踏着英歌舞悲壮的鼓点,走过了艰难险阻,在无数时代的关键节点,岸立潮头,独领风骚。

 

北有安塞鼓,南有英歌舞,一南一北,豪宕雄姿,在中华大地,遥相呼应,共抒豪情,同谱华章。

林伟光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理事。作品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吴伯箫散文奖。著有《纸上雕虫》等作品集10部。

 

春花报喜(报喜斑粉蝶) 陈敢清 摄

病中的母亲(组诗)

□ 秦巴子

思想的诞生

躺着打吊针

坐起吃药喝水

躺着打吊针

坐起来吃饭

躺着打吊针

坐起来喝水吃药

躺着打吊针

背都躺疼了

屁股躺疼了

浑身疼

睡觉睡不着

电话不想接

收音机不想听

视频也不想看

甚至都

懒得睁眼睛

一天又一天

我妈眉头不展

反复对我说

你们把我

放弃了吧

这么活着

有什么意思

我说很有意思啊

你这一辈子

都没有躺过

这么长时间

都没有

连续二十多天

不干活不做饭

你这一辈子

都没有想过

为什么活着

这么深刻的问题

像个思想家

在对生命发问

你说这多有意思

 

母与子

我妈这辈子

坎坷很多

但心地善良

处事平和

今年八十四了

我一直认为她是

一个随和的人

一个随遇而安的人

今天和我妹我侄女

陪我妈聊天

说起往事与身边人

才发现我妈

对很多人有意见

对很多事看不惯

对气味敏感

对环境挑剔

对自己苛刻

对世界友好

但保持距离

这让我觉得

她是一个

很难相处的人

我妹印证了

我的感觉

但对我来说

这是个多么

令人吃惊的发现

 

病中的母亲

下午两点了

我妈还没起来吃饭

我问为什么呀

她说不想吃

我说你不饿吗

不觉得饿

也要按时吃饭

我妈说,吃饭苦

 

人到无声时

病中的母亲

安静地卧在床上

蜷着身体

像睡着的婴儿般

安静,呼吸均匀

满脸天真无辜

与其交谈

她说不想说话

不想睁眼

就这么躺着舒服

时或露出做错了事

的歉意,而我觉得

她每天这么躺着

是在无声地诉说

那些过往岁月里

积攒起来的

一生的委曲

 

午安

我妈吸着氧

渐渐入睡

我坐着读诗

阳光在木地板上

缓慢移动

风在窗外

走走停停

秦巴子 诗人、作家、评论家。出版有诗集《立体交叉》《纪念》《神迹》《此世此刻》等多部;长篇小说《身体课》《大叔西游记》《跟踪记》,短篇小说集《塑料子弹》;随笔集《时尚杂志》《西北偏东》《我们热爱女明星》《窃书记》《有话不必好好说》《购书单:小说和小说家》等,主编有《被遗忘的经典小说》(三卷)等。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