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作品(2024年1月26日)

tqb2024012611.jpg

一双不会失明的眼睛

——读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

□周海锋

11tqb0126011_001_01_b.jpg

 

到底是什么让人活得像个动物?答案是失明。

 

《失明症漫记》开篇,一个男人在大马路上突然瞎了,紧接着,医院里的医生护士都瞎了。随着失明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人们慌了,他们把失明的患者集中在一所精神病院,然后一大批患者抢夺有限的生存资源。食物不够,人们就开始互相殴打、争夺。厕所不够,人们就开始随地大小便。一群恶人霸占了所有食物,要挟其他人拿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交换。人性中恶的一面暴露得如此之快,肆无忌惮,因为没人看得见“我”。

 

本书作者萨拉马戈是葡萄牙文坛巨匠,曾经从事记者工作,因为无情地揭露现实的黑暗面,一度被自己的国家驱逐。1998年,萨拉马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失明症漫记》作为其代表作入选诺贝尔文学院“所有时代百部世界文学佳作”。这本书充满了人性原始的欲望,当失明蔓延到全世界,文明不复存在,强者霸凌弱者,使用极端的压制方式,弱者失去廉耻和尊严,受到全方位控制。在这本书里,人性中恶的一面被写得一览无余,书中探讨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如果没有了别人的目光,道德是否还会存在”。

 

我对该书其中一个细节印象深刻,一个失明患者的妻子为了照顾丈夫,谎称失明混进了精神病院。丈夫纵容欲望,和另一个女人私通,他以为没有人看得见自己,殊不知其妻子正在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这双眼不仅看见了丈夫,也看见了精神病院发生的一切,更看见了现实生活中所有当事人以为不曾被别人看到的恶。这是一双永远悬置在人类头顶的眼睛,“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这双眼睛是人类重拾道德与尊严的关键,也是作者对这本书里的人类满怀希望的悲悯。

 

在《失明症漫记》的最后,妻子带着7个陌生人逃出了精神病院,行走在城市空旷的街道中寻找食物,充当他们的眼睛。她找到了家中仅剩的一桶矿泉水,用最精美的水晶杯子分好。陌生人小心翼翼、近乎虔诚地喝下这杯干净的水,“唤起了内心深处的道德观念和良知,说出了最真挚的感谢,给了人类社会残存的最后一点问心有愧的体面和尊严。”

 

作者曾经表示这本书是针对现实生活的一则寓言,当人类面临突然到来的灾难时,即便没有了别人的目光、社会的约束,内心深处的道德观念和良知依然会提醒我们秉持自身价值观,坚守一直以来自己的道德准则。所以,失明并不可怕,绝望也不可怕,丧失一切都不可怕,只要心里还有一双不会失明的眼睛。

乡愁是一叶漂浮的扁舟

——读黄锦树小说集《雨》

□李玉芹

小说集《雨》共收录16则短篇小说,包括《仿佛穿过林子便是海》《归来》《W》等。其中,以“雨”为编号命名的8篇作品构成了这部小说集的主体。在这部小说集里,作家以雨为题,也以雨为境,向读者展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发生在马来半岛雨林的艰难求生历史影像。

 

毫无疑问,作者黄锦树是一位“造境”的高手。他的文字如同翻滚的乌云,生出了一场无休止的热带季风雨,将读者裹挟至那片粘腻燥热的雨林中去。在作者的笔下,仿佛全世界的雨如时钟的秒针般分毫不差地指向了这片土地。《老虎,老虎》一文中写道:“雨声充塞于天地之间。”“屋檐下奔泻着一长帘白晃晃的檐流,远近树林里更是一片白茫茫的水世界,水直接从天上汩汩地灌下来,密密的雨塞满了树与树间的所有空隙。”人与雨林中其他生物并无二样,寄生于这场雨、这片林,经历着一场永远不会停歇的漫长雨季。读着这些文字,读者似乎同文中的主人公一样,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热带雨。这雨似乎企图刺破人的皮肤,化成血液流淌进心脏,一并成为生命的律动。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主动抛弃了时间的线性延展,以多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命运的可能性。《仿佛穿越林子就是海》一文中写道:“你还不懂得时间的微妙。它不是只会流逝,还会回卷,像涨潮时的浪。”生活在雨林中的男孩“辛”、早逝的舅舅“辛”、被当作“辛”收养的那个人,他们是三个人,亦是一个人。作者以解构、拼贴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在雨林中挣扎生存的华人可能拥有的数种命运的横切面。“辛”只是一个符号,他身上有无数人的影子。

 

生长于雨林中的“辛”、“辛”的父母及身边他所熟识的华人大多是割胶工人,依赖橡胶林来赚取微薄的收入。这些收入只能勉强保证基本生存需求,假如雨季过长,那么类似“辛”一家的华人则要面临生死考验。此外,这考验还包括雨林中时不时过来“打秋风”的野猪、老虎以及入侵的日本军队。而作为因躲避战乱而流亡至马来半岛的华人,“辛”一家与当地人的关系始终若即若离。未能真正融入,也无法忘却自己曾经的文化,因此陷入情感上的两难。

季风雨孕育的这片橡胶林与土地成为主人公一家赖以生存的物质母体,而孕育其精神的母体却早已在季风雨和橡胶林到来之前成型。比如,文中多次出现的儿童读物是《西游记》《水浒传》等,与“辛”一起长大的孩子就读的学校都是华人学校。再比如,文中多次出现的意象“鱼形龙舟”。龙舟承载着先辈的种种传说,富有传奇意味,也是“辛”一家人的精神寄托。连年的雨季与生活习惯改变了他们的体貌特征,却终究无法改变体内流淌的血液。

 

读这部作品时,我们首先惊叹的是作者的用词精准,让人身临其境。当我们沿着作者以文字铺就的那条泥泞小路登陆雨林边缘并打算向前探寻时,能感受到那片他乡的雨落在肌肤上升腾起的热度、阔叶剐蹭脸颊留下的火辣以及脚下跋涉时所粘附的淤泥。等到我们终于抵达雨林深处——“辛”一家的门口,那里留给我们的或许只剩一间空的房屋。房屋残留的痕迹犹如凌乱堆叠的碎片,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拼贴,才能发现碎片里躲藏着的岁月——那里搁浅着一叶不知该走向何处的扁舟,扁舟上载着“辛”的一家人。

诗意建筑 华美乐章

——品读《图说广东古建筑》

□彭忠富

建筑专家卢永忠主编的《图说广东古建筑》包括“顺德清晖园”“开平碉楼与村落”等九章,采用图说形式,纳入近1800张图片,配以文字叙述,将广东传统四大名园、开平碉楼和荻海风采堂、广州陈家祠、逆水流龟村堡等古建筑经典佳作融为一书,重点介绍广东古建筑的建筑空间布局、结构造型、装饰特色及园内亭桥楼榭、荷池石山等风格和艺术特征,阐述建筑与环境、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每一章配套的鸟瞰图以现代航拍技术手段,展示古建筑的布局和组织规律,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审视古建筑的景观特色。

 

200多年前,英国建筑学家钱伯斯曾两次来到广东考察庭院建筑,将中国建筑设计风格带到了欧洲,极大地影响了18世纪西方建筑“中国风格”的发展。钱伯斯在其经典著作《东方园艺》中言:对于中国园林艺术,欧洲人“只能像对太阳那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岭南园林正是中国三大传统造园艺术的代表之一。

 

卢永忠认为,广东古建筑在布局形式、构件和装饰等方面呈现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古建筑体型轻巧、通透朴实,内外装饰精美典雅,花罩漏窗、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精雕细刻,既传承了中原古建筑工艺特点,又根据地域特点不断创新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流派。

 

以始建于嘉庆年间的顺德清晖园为例,其建筑造型别具匠心,灵巧雅致,古朴精美,园内景观清雅优美,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园内树木繁茂,品种丰富,多姿多彩,与古色古香的楼阁亭榭交相掩映,徜徉其间,步移景异,令人流连。与清晖园类似的还有广州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以及东莞可园等,均为古典园林。

 

关于岭南建筑形成的原因,卢永忠认为在于岭南山清水秀,层峦叠翠,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植被特性和乡土文化地域性特点显著。岭南人追求实用舒适的生活环境,向往自然式居住环境,因此多设置宅院天井(花园),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古建筑与植物互为因借,室内外相互渗透、相互映衬,营造出地域特色显著的景观。

 

岭南园林对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特别是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汇集广东四大名园精华,聚焦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并设有专门章节介绍重要古建筑、文物保护修缮项目详情。以开平碉楼为例,作者认为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华侨智慧及外国建筑风格的结晶,楼主面对西方文化时所表现出了从容、自信、接纳及兼容并蓄的心态。

 

此外,作者还以典型案例分析施工经验和关键技术。本书在引导读者欣赏古建筑外部特征的同时,尝试让读者透过古建筑的砖墙语言,领悟其艺术内涵和文化魅力,让更多爱好者了解古建筑文化以及古建筑保护、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闲书不闲

□王家年

我读书一不为提升学历,二不为评职称。不带功利之心,也没有计划,全是跟着感觉走,哪本书乐趣多、历史掌故多,就读哪本书。

 

有的历史掌故书,读了可以轻松自如地进入文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管窥文人复杂而神妙的心灵世界。阅读中没有玄之又玄的哲理阐述,没有连篇累牍的场景描写,有的仅是个人文风、个人性情以及个人态度。

 

例如读文人尺牍,它不像其成名作、代表作(我称之为“大作品”)那样播扬四海,传诸大众,但又是“大作品”的重要附件,是一种诠释、一种补充、一种延伸。要解读“大作品”,有时恰恰需要了解作者尺牍中表露的心路历程和最初构想的雏形。如果说作家是“狡兔”的话,那么小说、散文和诗就是作家的“三窟”。书信则不然,它是作家的公开居所,爱恨情仇、喜怒哀乐,都表现在尺牍的字里行间。

 

读郑燮的《板桥家书》,方知郑板桥不仅是文风怪诞的大雅之人,且是一位深明尘世疾苦、通晓人情事理的可亲可爱的凡人。《板桥家书》文笔不枝不蔓,风格平实如乡村小道,放眼望去,文字的方塘内,天光云影正悠然徘徊。郑板桥对亲朋好友一片冰心,上天可鉴;满胸的悲悯情怀,弥漫在尺牍的墨香中,至今不散。

 

读袁宏道的尺牍,可知袁中郎在信笔闲谈中不但有孤高之志,且有豪侠仗义的善举。袁宏道写信很少空谈,不是写景抒情,表达归隐田园的心愿,就是谈文论道,与友人共析奇文,同究佛理。读袁中郎尺牍的感觉,与读他的小品文一样,清爽如溽暑饮冰雪,甘美如深秋啖青梅。

 

读诗人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会折服于他的拳拳之心,他把创作的苦乐随意写来,晓畅明白,真实感人。里尔克的信,不像他的诗那么高深莫测。他如同一位态度和蔼的老师,与学生坐在一起,边抽烟斗边聊天,直谈到学生诗兴勃发,内心冒出灵感的火花。

 

读知堂老人的书信体散文,可见他小事不厌其小,悠闲依旧;大事不当其大,仍随意处之。周作人把书信当成写散文的一种容器,人家用书信体写小说,而他则用书信体写散文,这一点可能颇受他所推崇的《塞耳彭自然史》的影响;他写书信的态度大多显得亲切随和,像一个阅历丰富的老人,心头饱含沧桑,笔尖满蘸感情,于如豆的灯下漫忆前尘往事。周先生的为文,就像他的为人,充满了矛盾,至死都未能调和好。

 

历史掌故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人物轶事,无不饱含着人生的情趣与才智。当人受到挫折、无助、失意甚至沉沦时,品掌故见智慧,能够让人清醒万分,让人恍然大悟。每例掌故都是一面镜子,让人有了坦然参照的形态,使人精神百倍、温文尔雅,从容在书海行舟,任春风荡漾。

 

父亲的文学梦

□丁梅华

昨天又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是收到了某报社60元稿费,兴奋得像个小孩似的。我趁机说:“老爸真是了不起。如果当年你多上几年学,现在一定是个大作家。”父亲哈哈大笑,说道:“这还不是靠儿子帮助改得好,才能在报刊上发表的。”

 

记得早些年,父亲就知道我时常在报刊发表文章,在我回老家探亲前,父亲来信让我把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带给他看。拿到我作品剪贴本的复印件,父亲如获至宝地翻看起来,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我。

 

父亲开了个理发店,是从爷爷那儿传承来的。就因为爷爷让他学理发,父亲跟爷爷哭闹了好几天,但最终还是离开了学堂,学起了理发。就在父亲手艺刚刚学成不久,爷爷就撒手人寰了。当时还没有结婚的父亲,从此靠理发这门手艺,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也正因为这门不起眼的手艺,让我们一家五六口人度过了困难岁月。但父亲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哪怕是走在路上,发现一块旧报纸,他都要捡起来看老半天。有时候给人理发,人家把看过的书送给他,他便不收那个人的理发钱,久而久之,理发店积攒了好几摞厚厚的书,不仅方便了前来理发的人看,而且一有空闲,父亲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父亲拿到我的作品剪贴本后,让母亲细细用线装订好,挂在理发店的墙上。只要有人来,他就不厌其烦地推荐,说这是儿子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我多次劝说父亲,他执拗地说:“这有啥,在咱们这十里八乡,没有听说过谁能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

 

又一年回家探亲,和父亲闲聊时,父亲问我他能不能也写文章发表,我先是一愣,然后让他可以写着试试,我帮忙修改和投给报纸。由于那年假期是一个月,每天除了走亲访友,更多的时候是听父亲讲述各种故事,我把认为有意义的记录在本子上,尽量保留其带着烟火气的生动语言风格,然后念给父亲听,父亲一听连忙说道:“经过你的转写,就真的像那么回事了。”我又用弟弟的电脑敲成电子版,随手给几家报纸投了过去,没想到居然有一篇真的见报了。父亲见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春节之后我返回工作地,父亲经常把自己一笔一画写的文章,拍成照片发给我。无论多忙,我都会抽时间仔细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帮他投稿到报社、杂志社。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更符合用稿需求,父亲订阅了若干种报纸和杂志,一有时间就翻看,“开始时是想模仿人家是怎么写的,后来只是读这些文章就感觉很过瘾”。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已经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我又想起了父亲用双手小心翼翼捧着我的作品剪贴本那一幕,我真为他感到开心。

残雪(外一首)

□刘强

村庄被大雪淹没时

故乡失踪

一列火车犁开寒冬

种下一轮朝阳后

大雪开始消融

它将蜿蜒的山径

一寸寸退还给我

 

我循着年味找回了家

院子的残雪

一部分被赶到了母亲的双鬓

另一部分

化作屋顶上袅袅的炊烟

 

冰锥

我可爱的老屋

戴着洁白的头巾

大门是你深邃的眼睛

时时期盼我的归程

檐下一排排冰锥

是你冰清玉洁的睫毛

我把它们当作钉子

装订过去的旧时光

遗漏的东风

缱绻在青瓦片上

缓缓铺开春色

乡愁被一畦一畦地排列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
湾韵|作品(2024年1月26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1-26 13:53

tqb2024012611.jpg

一双不会失明的眼睛

——读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

□周海锋

11tqb0126011_001_01_b.jpg

 

到底是什么让人活得像个动物?答案是失明。

 

《失明症漫记》开篇,一个男人在大马路上突然瞎了,紧接着,医院里的医生护士都瞎了。随着失明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人们慌了,他们把失明的患者集中在一所精神病院,然后一大批患者抢夺有限的生存资源。食物不够,人们就开始互相殴打、争夺。厕所不够,人们就开始随地大小便。一群恶人霸占了所有食物,要挟其他人拿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交换。人性中恶的一面暴露得如此之快,肆无忌惮,因为没人看得见“我”。

 

本书作者萨拉马戈是葡萄牙文坛巨匠,曾经从事记者工作,因为无情地揭露现实的黑暗面,一度被自己的国家驱逐。1998年,萨拉马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失明症漫记》作为其代表作入选诺贝尔文学院“所有时代百部世界文学佳作”。这本书充满了人性原始的欲望,当失明蔓延到全世界,文明不复存在,强者霸凌弱者,使用极端的压制方式,弱者失去廉耻和尊严,受到全方位控制。在这本书里,人性中恶的一面被写得一览无余,书中探讨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如果没有了别人的目光,道德是否还会存在”。

 

我对该书其中一个细节印象深刻,一个失明患者的妻子为了照顾丈夫,谎称失明混进了精神病院。丈夫纵容欲望,和另一个女人私通,他以为没有人看得见自己,殊不知其妻子正在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这双眼不仅看见了丈夫,也看见了精神病院发生的一切,更看见了现实生活中所有当事人以为不曾被别人看到的恶。这是一双永远悬置在人类头顶的眼睛,“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这双眼睛是人类重拾道德与尊严的关键,也是作者对这本书里的人类满怀希望的悲悯。

 

在《失明症漫记》的最后,妻子带着7个陌生人逃出了精神病院,行走在城市空旷的街道中寻找食物,充当他们的眼睛。她找到了家中仅剩的一桶矿泉水,用最精美的水晶杯子分好。陌生人小心翼翼、近乎虔诚地喝下这杯干净的水,“唤起了内心深处的道德观念和良知,说出了最真挚的感谢,给了人类社会残存的最后一点问心有愧的体面和尊严。”

 

作者曾经表示这本书是针对现实生活的一则寓言,当人类面临突然到来的灾难时,即便没有了别人的目光、社会的约束,内心深处的道德观念和良知依然会提醒我们秉持自身价值观,坚守一直以来自己的道德准则。所以,失明并不可怕,绝望也不可怕,丧失一切都不可怕,只要心里还有一双不会失明的眼睛。

乡愁是一叶漂浮的扁舟

——读黄锦树小说集《雨》

□李玉芹

小说集《雨》共收录16则短篇小说,包括《仿佛穿过林子便是海》《归来》《W》等。其中,以“雨”为编号命名的8篇作品构成了这部小说集的主体。在这部小说集里,作家以雨为题,也以雨为境,向读者展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发生在马来半岛雨林的艰难求生历史影像。

 

毫无疑问,作者黄锦树是一位“造境”的高手。他的文字如同翻滚的乌云,生出了一场无休止的热带季风雨,将读者裹挟至那片粘腻燥热的雨林中去。在作者的笔下,仿佛全世界的雨如时钟的秒针般分毫不差地指向了这片土地。《老虎,老虎》一文中写道:“雨声充塞于天地之间。”“屋檐下奔泻着一长帘白晃晃的檐流,远近树林里更是一片白茫茫的水世界,水直接从天上汩汩地灌下来,密密的雨塞满了树与树间的所有空隙。”人与雨林中其他生物并无二样,寄生于这场雨、这片林,经历着一场永远不会停歇的漫长雨季。读着这些文字,读者似乎同文中的主人公一样,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热带雨。这雨似乎企图刺破人的皮肤,化成血液流淌进心脏,一并成为生命的律动。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主动抛弃了时间的线性延展,以多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命运的可能性。《仿佛穿越林子就是海》一文中写道:“你还不懂得时间的微妙。它不是只会流逝,还会回卷,像涨潮时的浪。”生活在雨林中的男孩“辛”、早逝的舅舅“辛”、被当作“辛”收养的那个人,他们是三个人,亦是一个人。作者以解构、拼贴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在雨林中挣扎生存的华人可能拥有的数种命运的横切面。“辛”只是一个符号,他身上有无数人的影子。

 

生长于雨林中的“辛”、“辛”的父母及身边他所熟识的华人大多是割胶工人,依赖橡胶林来赚取微薄的收入。这些收入只能勉强保证基本生存需求,假如雨季过长,那么类似“辛”一家的华人则要面临生死考验。此外,这考验还包括雨林中时不时过来“打秋风”的野猪、老虎以及入侵的日本军队。而作为因躲避战乱而流亡至马来半岛的华人,“辛”一家与当地人的关系始终若即若离。未能真正融入,也无法忘却自己曾经的文化,因此陷入情感上的两难。

季风雨孕育的这片橡胶林与土地成为主人公一家赖以生存的物质母体,而孕育其精神的母体却早已在季风雨和橡胶林到来之前成型。比如,文中多次出现的儿童读物是《西游记》《水浒传》等,与“辛”一起长大的孩子就读的学校都是华人学校。再比如,文中多次出现的意象“鱼形龙舟”。龙舟承载着先辈的种种传说,富有传奇意味,也是“辛”一家人的精神寄托。连年的雨季与生活习惯改变了他们的体貌特征,却终究无法改变体内流淌的血液。

 

读这部作品时,我们首先惊叹的是作者的用词精准,让人身临其境。当我们沿着作者以文字铺就的那条泥泞小路登陆雨林边缘并打算向前探寻时,能感受到那片他乡的雨落在肌肤上升腾起的热度、阔叶剐蹭脸颊留下的火辣以及脚下跋涉时所粘附的淤泥。等到我们终于抵达雨林深处——“辛”一家的门口,那里留给我们的或许只剩一间空的房屋。房屋残留的痕迹犹如凌乱堆叠的碎片,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拼贴,才能发现碎片里躲藏着的岁月——那里搁浅着一叶不知该走向何处的扁舟,扁舟上载着“辛”的一家人。

诗意建筑 华美乐章

——品读《图说广东古建筑》

□彭忠富

建筑专家卢永忠主编的《图说广东古建筑》包括“顺德清晖园”“开平碉楼与村落”等九章,采用图说形式,纳入近1800张图片,配以文字叙述,将广东传统四大名园、开平碉楼和荻海风采堂、广州陈家祠、逆水流龟村堡等古建筑经典佳作融为一书,重点介绍广东古建筑的建筑空间布局、结构造型、装饰特色及园内亭桥楼榭、荷池石山等风格和艺术特征,阐述建筑与环境、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每一章配套的鸟瞰图以现代航拍技术手段,展示古建筑的布局和组织规律,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审视古建筑的景观特色。

 

200多年前,英国建筑学家钱伯斯曾两次来到广东考察庭院建筑,将中国建筑设计风格带到了欧洲,极大地影响了18世纪西方建筑“中国风格”的发展。钱伯斯在其经典著作《东方园艺》中言:对于中国园林艺术,欧洲人“只能像对太阳那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岭南园林正是中国三大传统造园艺术的代表之一。

 

卢永忠认为,广东古建筑在布局形式、构件和装饰等方面呈现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古建筑体型轻巧、通透朴实,内外装饰精美典雅,花罩漏窗、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精雕细刻,既传承了中原古建筑工艺特点,又根据地域特点不断创新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流派。

 

以始建于嘉庆年间的顺德清晖园为例,其建筑造型别具匠心,灵巧雅致,古朴精美,园内景观清雅优美,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园内树木繁茂,品种丰富,多姿多彩,与古色古香的楼阁亭榭交相掩映,徜徉其间,步移景异,令人流连。与清晖园类似的还有广州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以及东莞可园等,均为古典园林。

 

关于岭南建筑形成的原因,卢永忠认为在于岭南山清水秀,层峦叠翠,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植被特性和乡土文化地域性特点显著。岭南人追求实用舒适的生活环境,向往自然式居住环境,因此多设置宅院天井(花园),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古建筑与植物互为因借,室内外相互渗透、相互映衬,营造出地域特色显著的景观。

 

岭南园林对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特别是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汇集广东四大名园精华,聚焦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并设有专门章节介绍重要古建筑、文物保护修缮项目详情。以开平碉楼为例,作者认为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华侨智慧及外国建筑风格的结晶,楼主面对西方文化时所表现出了从容、自信、接纳及兼容并蓄的心态。

 

此外,作者还以典型案例分析施工经验和关键技术。本书在引导读者欣赏古建筑外部特征的同时,尝试让读者透过古建筑的砖墙语言,领悟其艺术内涵和文化魅力,让更多爱好者了解古建筑文化以及古建筑保护、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闲书不闲

□王家年

我读书一不为提升学历,二不为评职称。不带功利之心,也没有计划,全是跟着感觉走,哪本书乐趣多、历史掌故多,就读哪本书。

 

有的历史掌故书,读了可以轻松自如地进入文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管窥文人复杂而神妙的心灵世界。阅读中没有玄之又玄的哲理阐述,没有连篇累牍的场景描写,有的仅是个人文风、个人性情以及个人态度。

 

例如读文人尺牍,它不像其成名作、代表作(我称之为“大作品”)那样播扬四海,传诸大众,但又是“大作品”的重要附件,是一种诠释、一种补充、一种延伸。要解读“大作品”,有时恰恰需要了解作者尺牍中表露的心路历程和最初构想的雏形。如果说作家是“狡兔”的话,那么小说、散文和诗就是作家的“三窟”。书信则不然,它是作家的公开居所,爱恨情仇、喜怒哀乐,都表现在尺牍的字里行间。

 

读郑燮的《板桥家书》,方知郑板桥不仅是文风怪诞的大雅之人,且是一位深明尘世疾苦、通晓人情事理的可亲可爱的凡人。《板桥家书》文笔不枝不蔓,风格平实如乡村小道,放眼望去,文字的方塘内,天光云影正悠然徘徊。郑板桥对亲朋好友一片冰心,上天可鉴;满胸的悲悯情怀,弥漫在尺牍的墨香中,至今不散。

 

读袁宏道的尺牍,可知袁中郎在信笔闲谈中不但有孤高之志,且有豪侠仗义的善举。袁宏道写信很少空谈,不是写景抒情,表达归隐田园的心愿,就是谈文论道,与友人共析奇文,同究佛理。读袁中郎尺牍的感觉,与读他的小品文一样,清爽如溽暑饮冰雪,甘美如深秋啖青梅。

 

读诗人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会折服于他的拳拳之心,他把创作的苦乐随意写来,晓畅明白,真实感人。里尔克的信,不像他的诗那么高深莫测。他如同一位态度和蔼的老师,与学生坐在一起,边抽烟斗边聊天,直谈到学生诗兴勃发,内心冒出灵感的火花。

 

读知堂老人的书信体散文,可见他小事不厌其小,悠闲依旧;大事不当其大,仍随意处之。周作人把书信当成写散文的一种容器,人家用书信体写小说,而他则用书信体写散文,这一点可能颇受他所推崇的《塞耳彭自然史》的影响;他写书信的态度大多显得亲切随和,像一个阅历丰富的老人,心头饱含沧桑,笔尖满蘸感情,于如豆的灯下漫忆前尘往事。周先生的为文,就像他的为人,充满了矛盾,至死都未能调和好。

 

历史掌故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人物轶事,无不饱含着人生的情趣与才智。当人受到挫折、无助、失意甚至沉沦时,品掌故见智慧,能够让人清醒万分,让人恍然大悟。每例掌故都是一面镜子,让人有了坦然参照的形态,使人精神百倍、温文尔雅,从容在书海行舟,任春风荡漾。

 

父亲的文学梦

□丁梅华

昨天又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是收到了某报社60元稿费,兴奋得像个小孩似的。我趁机说:“老爸真是了不起。如果当年你多上几年学,现在一定是个大作家。”父亲哈哈大笑,说道:“这还不是靠儿子帮助改得好,才能在报刊上发表的。”

 

记得早些年,父亲就知道我时常在报刊发表文章,在我回老家探亲前,父亲来信让我把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带给他看。拿到我作品剪贴本的复印件,父亲如获至宝地翻看起来,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我。

 

父亲开了个理发店,是从爷爷那儿传承来的。就因为爷爷让他学理发,父亲跟爷爷哭闹了好几天,但最终还是离开了学堂,学起了理发。就在父亲手艺刚刚学成不久,爷爷就撒手人寰了。当时还没有结婚的父亲,从此靠理发这门手艺,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也正因为这门不起眼的手艺,让我们一家五六口人度过了困难岁月。但父亲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哪怕是走在路上,发现一块旧报纸,他都要捡起来看老半天。有时候给人理发,人家把看过的书送给他,他便不收那个人的理发钱,久而久之,理发店积攒了好几摞厚厚的书,不仅方便了前来理发的人看,而且一有空闲,父亲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父亲拿到我的作品剪贴本后,让母亲细细用线装订好,挂在理发店的墙上。只要有人来,他就不厌其烦地推荐,说这是儿子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我多次劝说父亲,他执拗地说:“这有啥,在咱们这十里八乡,没有听说过谁能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

 

又一年回家探亲,和父亲闲聊时,父亲问我他能不能也写文章发表,我先是一愣,然后让他可以写着试试,我帮忙修改和投给报纸。由于那年假期是一个月,每天除了走亲访友,更多的时候是听父亲讲述各种故事,我把认为有意义的记录在本子上,尽量保留其带着烟火气的生动语言风格,然后念给父亲听,父亲一听连忙说道:“经过你的转写,就真的像那么回事了。”我又用弟弟的电脑敲成电子版,随手给几家报纸投了过去,没想到居然有一篇真的见报了。父亲见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春节之后我返回工作地,父亲经常把自己一笔一画写的文章,拍成照片发给我。无论多忙,我都会抽时间仔细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帮他投稿到报社、杂志社。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更符合用稿需求,父亲订阅了若干种报纸和杂志,一有时间就翻看,“开始时是想模仿人家是怎么写的,后来只是读这些文章就感觉很过瘾”。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已经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我又想起了父亲用双手小心翼翼捧着我的作品剪贴本那一幕,我真为他感到开心。

残雪(外一首)

□刘强

村庄被大雪淹没时

故乡失踪

一列火车犁开寒冬

种下一轮朝阳后

大雪开始消融

它将蜿蜒的山径

一寸寸退还给我

 

我循着年味找回了家

院子的残雪

一部分被赶到了母亲的双鬓

另一部分

化作屋顶上袅袅的炊烟

 

冰锥

我可爱的老屋

戴着洁白的头巾

大门是你深邃的眼睛

时时期盼我的归程

檐下一排排冰锥

是你冰清玉洁的睫毛

我把它们当作钉子

装订过去的旧时光

遗漏的东风

缱绻在青瓦片上

缓缓铺开春色

乡愁被一畦一畦地排列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