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胡的清诗三首
□方寸玉
回望珠海特区的诗歌发展,胡的清显然是晶莹如玉般的存在。我从她获得首届广东诗歌奖的《裸露的事物》诗集中,拈出三首象征浓郁、哲思丰蕴的诗作,略作赏析,以展示其温婉娴雅而又深邃高远的精神世界。
一群鹅,在水边的湿地里/嘎嘎欢叫着。突然/它们沉静下来,一齐引颈望天/像是祈求,像是期待//我悄悄靠近,拿相机拍摄/此时,一行雁阵从头顶掠过/浮动的虚线,将天际拉扯得更加空阔,邈远//用一丛阔叶灌木作掩护/我选择最佳角度,将天地间/两种心息相通的生灵/摄入同一个画面//透过长焦镜头,我看见/那些鹅,目送大雁远去/一种别样的乡愁/弥漫在湿润的空气里(《别一种乡愁》)。不言而喻,鹅与雁都是汉语诗歌的传统意象。尤其是雁(鸿、鸿雁、飞鸿、孤雁、断鸿)意象,从《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夕旦”起,经曹丕(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江总(心逐南云去,身随北雁来)、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柳永(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州,思悠悠)、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吴兆骞(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在历朝历代诗人的笔下一再复现,其寄寓思乡元初涵义,在无量数的诗词里获得了稳定的承传,形成了弗莱所说的那种在文学中反复使用而形成了约定性的原型。然而,胡的清依凭数码相机,更凭着她对自然与人生的精微品咂,在诗中成功增值了这一积淀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意象,注入了选择与存在的现代性哲思。你看那诗境中的大雁,潇洒而决绝,豪迈而有力地将天际拉扯得更加空阔、邈远,完全抖落了附着其身的思念和悲苦。乡愁还在,只不过都移向了引颈向天的群鹅。群鹅本来也会振翮天穹的,可有了温暖的湿地和长足的草食之后,就不愿候鸟的劳顿,而安然于主人的驯养了。可被驯养的代价是飞行能力的衰亡,于是看见远亲们翱翔归乡时,心有余而力不逮,只能终生在一方湿地里拖沓,等着必然被宰杀的结局,而它们的后代将更惨,大都在笼子里圈养一生。
人类怎样避免肥鹅们的不幸命运?诗人认为,首先要让这个世界干净起来,让事物裸露出本质:
一场骤雨将我阻隔/从迈出的时间抽回/置身室内/心,却执意留在雨中/和裸露的事物一起//任雨水冲刷、荡涤/窗外,街道两旁的树木/奋力撑着伞形冠/行人尖叫、奔跑/车辆却因拥堵而缓行/雨刮器飞快打着/“不”的手势//我看见透明的雨丝/将裸露的事物洗净/像火,使暗淡的物质/发光/雨拂去尘埃/显现世界的本质(《裸露的事物》)。乍看起来,诗题“裸露的事物”,有些抽象,可细加品味,能发现诗人是在“雨中”反省自我和烛照人生,故你只可感受其整体象征意味,而不能“对号入座”,否则势必接受错位而难以产生美学共鸣。
比较起来,《一个柚子的时间单位》,因意象呈示的是熟悉的水果,且诗人以通感、隐喻和时空变形等艺术技巧,使表层形态与深层含义,浑融一体,其具象效果强于《裸露》,所暗示的象征意义,更为远奥:
我给你解释,什么是时间/什么时候是“现在”//坐在后院的石条椅上/我开始剥柚子。仅仅是剥/先用尖尖的发卡,在柚皮上/划几道深痕。/冲鼻的味儿/ 就撒出大把大把刺来/将空气戳些细密的孔//遇上这么好的天气。遇上我/我想,时间它不会不愿意/被这样细腻地——剥着/去掉澄黄色外壳,露出里面的白/恰似一团毛线/一匝匝缠绕着时间/但对我来说,这只是为了/延长剥的过程。延长“现在”//翻出饱满晶莹的柚肉/触到饱满晶莹的/去夏的阳光。我看见/绿油油的柚树上/挂满洁白的花。蜂儿/蝶儿们,叮住花房/一些果实,悄然成形/酿制酸甜的汁液//我给你解释,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现在”/我就这样坐着/这样想着。春天的一个下午/就这样,从一个柚子的/时间单位里,迅速/跌进黄昏。
诗的题旨皆永恒话题:时间,现在,生命存在及其价值。自孔子怅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始,中国诗歌史上的时间意象,就多如恒河沙粒了。白发、朝露、落花、野草等,这些个体生命的时间意象,是自然中很快会被吞噬的事物;而太阳、月亮、山川、江河等等,则是具有吞噬性的宇宙时间意象,亘古不变。吞噬与被吞噬能达成某种共适吗?张若虚回应:“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他从个人的、历史的、宇宙的三个维度透视时间,发出不无伤感但又“快慰清淡”(李泽厚语)的感喟,启迪我们,在无始无终的时间绵延中,只有紧紧地把握住现在的感性生活,生命才有意义。胡的清兴许参透了这一要义,由饱满晶莹的柚肉,追想它的来历: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还有蜂蝶的授粉,洁白的小花方能挂果并生长为汁水酸甜的柚子。诗人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琐事,寓意大家意料之外的生活真谛,并轻轻告诉我们,就是这个过程,这种“现在”,包孕着时间和生命的存在价值。在那个春天的下午,诗人感悟现在和时间,释放了古代文人的惊惧,让哲思走向庸常,更显其象征韵味,旨永神遥,淡然有味。
小憇(宽边黄粉蝶) 陈敢清 摄
□陈艺韶
虽然立秋已过,可是真正的秋天还没到来。天色时明时暗,凉风未到,暑气还在萦绕。一簇簇翻飞的浪花击打着轻盈的光阴,把我们引到了一处静谧与安宁。这里就是我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外伶仃岛。
外伶仃岛位于珠海东南的万山群岛上,与香港一水之隔。我们刚到的时候,客栈主人指着前方说,这是大屿山,那是南丫岛。
我们住的地方叫汀水榭客栈,离阳光与沙滩仅咫尺之遥。站在门前的黄槿树下,可以感受到时间的静止和心灵的洁净。初秋的阳光天性温和,一缕一缕有序地从树梢撒下斑驳,与辽阔的秋色撞个满怀。
此时,临风而立,别有一番滋味。
从院子出来,沿着条石铺成的小路,没几步就到了海边。还没到海边,海浪声先到,如雷贯耳,仿佛它就是这里的主人。海边巨石林立,怪石嶙峋,形态各异,姿态不一,肆意地把自己演绎为生活的强者,任风吹雨打,依然坚挺如旧。
山路蜿蜒曲折。我沿着山路信步而行,很快进入了“玉带环腰”。“玉带环腰”是环山的一条石阶小路。小路临海而建,精雕细凿,是人们利用山势和石况铺设而成的,一边是绿林盘石,一边是碧海青渊。激浪排空,气势夺人,行走在上面,颇有走钢丝之险境。
沿路上,青草依偎,山花烂漫,美景随处可触。不知谁惊叹了一声,我猛一回头,一方巨大的摩崖石刻扑面而来。啊!原来上面镌刻着毛主席亲笔抄录的文天祥《过零丁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毛体的笔走龙蛇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在温暖阳光的拥抱下,散发着历久弥香的韵味。
这块巨大的石壁,临海而立多年,这需要何等胸襟和气魄。这时候,我才发觉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我无法以一根野草的姿态去窥探它磅礴的内涵,我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发现这首《过零丁洋》与全国流行版有几处出入,也有别于收录于嘉靖版《香山县志》的《过零丁洋》。文字虽然稍有不同,但并不妨碍这首诗深远的意境和悲壮的格调。
一千年前的风悄然而至,衔来了唐诗宋词,也衔来了卑躬屈膝。那些远去的流年带着南宋最后的尊严,越过熙攘的藩篱打马而来。西风烈,黄叶别,早已熟谙岁月变迭的外伶仃岛悄然打开了一个悲壮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文天祥率领军队抵御元兵,因不敌,退守广东。后来因叛徒出卖,在潮阳被捕。元军想用他来动摇大宋军心,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正月初六,文天祥被押,随元军由潮阳沿海而下,向崖山进发,此时崖山张世杰部正受元军南北夹击,雷霆之势一触即发。
正月十二日,文天祥被元兵挟过零丁洋。当时,正处寒冬,北风呼啸,乌云蔽日,零丁洋波滔汹涌,恶浪排空。文天祥伫立船头,衣袂飘飘,憔悴的脸上骨骼分明,手脚上的铁镣在寒风中露出了狞笑。当时文天祥有没有登岛,现在无从考究了。可是,许多年以后,外伶仃岛、桂山岛、横琴岛、十门字都有他的传说和印记,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振聋发聩的诗篇。
据珠海本土史学家考究,文天祥写《过零丁洋》这首诗的准确时间是正月二十日,距离“张弘范挟文天祥过零丁洋”已过七八天了。当时张弘范已做好部署,他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胁迫文天祥写劝降书,文天祥遂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当张弘范读了,内心为之一震,被文天祥的正气凛然所震撼。
三月十九日,大宋王朝随着陆秀夫背着幼帝的千古一跳,从此成了绝唱。
四年之后,文天祥在大都柴市慷慨就义,时年47岁。文天祥就义前,环顾四周,请围观的百姓给他指示哪个方向是南方。他恭敬地向南朝拜,昂起头颅,让大宋王朝的最后一抹夕阳,发出耀眼的光芒。
从“玉带环腰”转回来时,路过悠活酒店,看见了门前的文天祥雕像,我思忖许久。在中国历朝历代中,状元有500余位,而文天祥,只有一个。
□蔡旭
肩扛滑板车的老人
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走着一个同我一样老的人。
与我轻身散步不同,他肩膀上扛着一辆滑板车。
这车是孙儿骑去上学的,现在由爷爷带回家来。本应人骑车,此时颠倒了,反而成了车骑人。实在有点可笑,但我不敢笑。
滑板车是小孩骑的,老人骑不了,况且也不一定会骑。
拖在地上走不行吗?可是老人弯不了腰呀。就只好在肩上扛着,再重也得扛着。从脚步来看,有一点累,可是从他的脸上却看不到累。
他肩上扛着的,是孙儿的爱好,孙儿的快乐。也就是他的快乐,他的义务,他的爱。
这一点,年轻人不一定懂得,可是我懂。
与众不同
一朵小黄花,开在一片绿丛中,开在手机屏幕上。
不知是谁拍的?不知在哪拍的?
我把“万绿丛中一点黄”转发到朋友圈,引来一片喝彩。
也有人问:为什么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只好回应:一点红见得太多了,拍得也太多了。
只有不同的风姿,才会吸引手机的按动。
只有不同的发现,才会唤醒手指的点赞。
我把这张照片贴在电脑桌面上,每当开机时,心情就会同它一样开放。每当写作时,笔下就会记住它的提醒。
脚下小心
走在路上,我的脚底好像触到什么东西?
赶快把脚缩了回来,一看,是一只背着月光回家的蜗牛。
幸好没有踩下去呀,那也是一条生命。
其实,我也害怕被人踩到。我知道,会很痛。
瞬间卡壳
毕竟人在变老,我的脑子经常卡壳。
想起一个人,却想不起他的名字。一个几十年来,在我的心中与嘴上不断出现的名字。
我是不是老年痴呆了?此念头一出,立刻被另一句话纠正——能够怀疑自己痴呆的人,正好证明并未痴呆。
我告诉这位老朋友,我曾经把他的名字忘记了。他却回应我:你的名字也曾经被我忘记。
不过记忆很快就会恢复,那个熟悉的人马上回来了。
我们都相信,那个平时嘴上不断出现的名字,始终住在彼此的心里。
□周向阳
甘南印象
金色屋顶映亮蓝天
经轮虔诚旋转 一圈又一圈
诵经声呢喃了一遍又一遍
起伏延伸 草坡阔比长空
漫布四野 牛羊动若繁星
萦绕回旋 河流闪如白练
我想我没有来晚
希望自己也没有来早
白云悠悠去而复返
古原青草 岁岁年年
谧
星光幽远
海浪无声
音乐停止
过去太多时日
你我相拥
默默无言
是不是
也很好
□孙光荣
里尔克说: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
我苦笑着努力向前,不向命运低头。
癸卯年对于我来说,是个最黑暗的年份:我最疼爱的家妹走了,最疼爱我的家母走了……
听说家妹病危,我从珠海焦急地往回赶,快到长沙时,接到家人电话告知:妹妹刚刚走了,顿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比妹妹大6岁,小时候家父常年在外出差,集体经济时代家母要出工,所以照看年幼的妹妹,就落在了我的头上,到哪都要抱上她,可以说家妹是我一手带大的。我们兄妹五个,就我与她的性格脾气相似,因此感情最好。可是,我却没能见她最后一面……
自查出病因后,我仍不断地盼望奇迹出现。2022年底,我买了许多东西回家乡过春节,只要妹妹想要的,我不管价格,全买下来,最后多得一个人根本拿不下,不得不多次往返搬运。因为我知道,这可能是我陪她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
太快了,一年时间不到,妹妹就走了,快得让我有些难以置信。
小雨在下,寒意刺骨,我感到透心的凉。是不是你解脱了疾病的痛苦,开心地遨游在太空,沉醉不知归路?
外甥女在不断地哭泣,我心中在不断地呼唤,可她却丝毫不为心动。
那年春节,我打算邀请她来珠海玩几天,让她看看我买的房子,带她好好欣赏一下珠海的美景、尝尝珠海的美食、看看珠海的风土人情,可是……这样的永别告诉我:生命无常,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妹妹,我会尽快振作起来,努力为自己和家人好好活着,也会继续尽力帮你照顾儿女的。我相信:春天很快就会回来。
——品读胡的清诗三首
□方寸玉
回望珠海特区的诗歌发展,胡的清显然是晶莹如玉般的存在。我从她获得首届广东诗歌奖的《裸露的事物》诗集中,拈出三首象征浓郁、哲思丰蕴的诗作,略作赏析,以展示其温婉娴雅而又深邃高远的精神世界。
一群鹅,在水边的湿地里/嘎嘎欢叫着。突然/它们沉静下来,一齐引颈望天/像是祈求,像是期待//我悄悄靠近,拿相机拍摄/此时,一行雁阵从头顶掠过/浮动的虚线,将天际拉扯得更加空阔,邈远//用一丛阔叶灌木作掩护/我选择最佳角度,将天地间/两种心息相通的生灵/摄入同一个画面//透过长焦镜头,我看见/那些鹅,目送大雁远去/一种别样的乡愁/弥漫在湿润的空气里(《别一种乡愁》)。不言而喻,鹅与雁都是汉语诗歌的传统意象。尤其是雁(鸿、鸿雁、飞鸿、孤雁、断鸿)意象,从《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夕旦”起,经曹丕(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江总(心逐南云去,身随北雁来)、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柳永(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州,思悠悠)、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吴兆骞(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在历朝历代诗人的笔下一再复现,其寄寓思乡元初涵义,在无量数的诗词里获得了稳定的承传,形成了弗莱所说的那种在文学中反复使用而形成了约定性的原型。然而,胡的清依凭数码相机,更凭着她对自然与人生的精微品咂,在诗中成功增值了这一积淀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意象,注入了选择与存在的现代性哲思。你看那诗境中的大雁,潇洒而决绝,豪迈而有力地将天际拉扯得更加空阔、邈远,完全抖落了附着其身的思念和悲苦。乡愁还在,只不过都移向了引颈向天的群鹅。群鹅本来也会振翮天穹的,可有了温暖的湿地和长足的草食之后,就不愿候鸟的劳顿,而安然于主人的驯养了。可被驯养的代价是飞行能力的衰亡,于是看见远亲们翱翔归乡时,心有余而力不逮,只能终生在一方湿地里拖沓,等着必然被宰杀的结局,而它们的后代将更惨,大都在笼子里圈养一生。
人类怎样避免肥鹅们的不幸命运?诗人认为,首先要让这个世界干净起来,让事物裸露出本质:
一场骤雨将我阻隔/从迈出的时间抽回/置身室内/心,却执意留在雨中/和裸露的事物一起//任雨水冲刷、荡涤/窗外,街道两旁的树木/奋力撑着伞形冠/行人尖叫、奔跑/车辆却因拥堵而缓行/雨刮器飞快打着/“不”的手势//我看见透明的雨丝/将裸露的事物洗净/像火,使暗淡的物质/发光/雨拂去尘埃/显现世界的本质(《裸露的事物》)。乍看起来,诗题“裸露的事物”,有些抽象,可细加品味,能发现诗人是在“雨中”反省自我和烛照人生,故你只可感受其整体象征意味,而不能“对号入座”,否则势必接受错位而难以产生美学共鸣。
比较起来,《一个柚子的时间单位》,因意象呈示的是熟悉的水果,且诗人以通感、隐喻和时空变形等艺术技巧,使表层形态与深层含义,浑融一体,其具象效果强于《裸露》,所暗示的象征意义,更为远奥:
我给你解释,什么是时间/什么时候是“现在”//坐在后院的石条椅上/我开始剥柚子。仅仅是剥/先用尖尖的发卡,在柚皮上/划几道深痕。/冲鼻的味儿/ 就撒出大把大把刺来/将空气戳些细密的孔//遇上这么好的天气。遇上我/我想,时间它不会不愿意/被这样细腻地——剥着/去掉澄黄色外壳,露出里面的白/恰似一团毛线/一匝匝缠绕着时间/但对我来说,这只是为了/延长剥的过程。延长“现在”//翻出饱满晶莹的柚肉/触到饱满晶莹的/去夏的阳光。我看见/绿油油的柚树上/挂满洁白的花。蜂儿/蝶儿们,叮住花房/一些果实,悄然成形/酿制酸甜的汁液//我给你解释,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现在”/我就这样坐着/这样想着。春天的一个下午/就这样,从一个柚子的/时间单位里,迅速/跌进黄昏。
诗的题旨皆永恒话题:时间,现在,生命存在及其价值。自孔子怅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始,中国诗歌史上的时间意象,就多如恒河沙粒了。白发、朝露、落花、野草等,这些个体生命的时间意象,是自然中很快会被吞噬的事物;而太阳、月亮、山川、江河等等,则是具有吞噬性的宇宙时间意象,亘古不变。吞噬与被吞噬能达成某种共适吗?张若虚回应:“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他从个人的、历史的、宇宙的三个维度透视时间,发出不无伤感但又“快慰清淡”(李泽厚语)的感喟,启迪我们,在无始无终的时间绵延中,只有紧紧地把握住现在的感性生活,生命才有意义。胡的清兴许参透了这一要义,由饱满晶莹的柚肉,追想它的来历: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还有蜂蝶的授粉,洁白的小花方能挂果并生长为汁水酸甜的柚子。诗人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琐事,寓意大家意料之外的生活真谛,并轻轻告诉我们,就是这个过程,这种“现在”,包孕着时间和生命的存在价值。在那个春天的下午,诗人感悟现在和时间,释放了古代文人的惊惧,让哲思走向庸常,更显其象征韵味,旨永神遥,淡然有味。
小憇(宽边黄粉蝶) 陈敢清 摄
□陈艺韶
虽然立秋已过,可是真正的秋天还没到来。天色时明时暗,凉风未到,暑气还在萦绕。一簇簇翻飞的浪花击打着轻盈的光阴,把我们引到了一处静谧与安宁。这里就是我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外伶仃岛。
外伶仃岛位于珠海东南的万山群岛上,与香港一水之隔。我们刚到的时候,客栈主人指着前方说,这是大屿山,那是南丫岛。
我们住的地方叫汀水榭客栈,离阳光与沙滩仅咫尺之遥。站在门前的黄槿树下,可以感受到时间的静止和心灵的洁净。初秋的阳光天性温和,一缕一缕有序地从树梢撒下斑驳,与辽阔的秋色撞个满怀。
此时,临风而立,别有一番滋味。
从院子出来,沿着条石铺成的小路,没几步就到了海边。还没到海边,海浪声先到,如雷贯耳,仿佛它就是这里的主人。海边巨石林立,怪石嶙峋,形态各异,姿态不一,肆意地把自己演绎为生活的强者,任风吹雨打,依然坚挺如旧。
山路蜿蜒曲折。我沿着山路信步而行,很快进入了“玉带环腰”。“玉带环腰”是环山的一条石阶小路。小路临海而建,精雕细凿,是人们利用山势和石况铺设而成的,一边是绿林盘石,一边是碧海青渊。激浪排空,气势夺人,行走在上面,颇有走钢丝之险境。
沿路上,青草依偎,山花烂漫,美景随处可触。不知谁惊叹了一声,我猛一回头,一方巨大的摩崖石刻扑面而来。啊!原来上面镌刻着毛主席亲笔抄录的文天祥《过零丁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毛体的笔走龙蛇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在温暖阳光的拥抱下,散发着历久弥香的韵味。
这块巨大的石壁,临海而立多年,这需要何等胸襟和气魄。这时候,我才发觉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我无法以一根野草的姿态去窥探它磅礴的内涵,我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发现这首《过零丁洋》与全国流行版有几处出入,也有别于收录于嘉靖版《香山县志》的《过零丁洋》。文字虽然稍有不同,但并不妨碍这首诗深远的意境和悲壮的格调。
一千年前的风悄然而至,衔来了唐诗宋词,也衔来了卑躬屈膝。那些远去的流年带着南宋最后的尊严,越过熙攘的藩篱打马而来。西风烈,黄叶别,早已熟谙岁月变迭的外伶仃岛悄然打开了一个悲壮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文天祥率领军队抵御元兵,因不敌,退守广东。后来因叛徒出卖,在潮阳被捕。元军想用他来动摇大宋军心,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正月初六,文天祥被押,随元军由潮阳沿海而下,向崖山进发,此时崖山张世杰部正受元军南北夹击,雷霆之势一触即发。
正月十二日,文天祥被元兵挟过零丁洋。当时,正处寒冬,北风呼啸,乌云蔽日,零丁洋波滔汹涌,恶浪排空。文天祥伫立船头,衣袂飘飘,憔悴的脸上骨骼分明,手脚上的铁镣在寒风中露出了狞笑。当时文天祥有没有登岛,现在无从考究了。可是,许多年以后,外伶仃岛、桂山岛、横琴岛、十门字都有他的传说和印记,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振聋发聩的诗篇。
据珠海本土史学家考究,文天祥写《过零丁洋》这首诗的准确时间是正月二十日,距离“张弘范挟文天祥过零丁洋”已过七八天了。当时张弘范已做好部署,他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胁迫文天祥写劝降书,文天祥遂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当张弘范读了,内心为之一震,被文天祥的正气凛然所震撼。
三月十九日,大宋王朝随着陆秀夫背着幼帝的千古一跳,从此成了绝唱。
四年之后,文天祥在大都柴市慷慨就义,时年47岁。文天祥就义前,环顾四周,请围观的百姓给他指示哪个方向是南方。他恭敬地向南朝拜,昂起头颅,让大宋王朝的最后一抹夕阳,发出耀眼的光芒。
从“玉带环腰”转回来时,路过悠活酒店,看见了门前的文天祥雕像,我思忖许久。在中国历朝历代中,状元有500余位,而文天祥,只有一个。
□蔡旭
肩扛滑板车的老人
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走着一个同我一样老的人。
与我轻身散步不同,他肩膀上扛着一辆滑板车。
这车是孙儿骑去上学的,现在由爷爷带回家来。本应人骑车,此时颠倒了,反而成了车骑人。实在有点可笑,但我不敢笑。
滑板车是小孩骑的,老人骑不了,况且也不一定会骑。
拖在地上走不行吗?可是老人弯不了腰呀。就只好在肩上扛着,再重也得扛着。从脚步来看,有一点累,可是从他的脸上却看不到累。
他肩上扛着的,是孙儿的爱好,孙儿的快乐。也就是他的快乐,他的义务,他的爱。
这一点,年轻人不一定懂得,可是我懂。
与众不同
一朵小黄花,开在一片绿丛中,开在手机屏幕上。
不知是谁拍的?不知在哪拍的?
我把“万绿丛中一点黄”转发到朋友圈,引来一片喝彩。
也有人问:为什么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只好回应:一点红见得太多了,拍得也太多了。
只有不同的风姿,才会吸引手机的按动。
只有不同的发现,才会唤醒手指的点赞。
我把这张照片贴在电脑桌面上,每当开机时,心情就会同它一样开放。每当写作时,笔下就会记住它的提醒。
脚下小心
走在路上,我的脚底好像触到什么东西?
赶快把脚缩了回来,一看,是一只背着月光回家的蜗牛。
幸好没有踩下去呀,那也是一条生命。
其实,我也害怕被人踩到。我知道,会很痛。
瞬间卡壳
毕竟人在变老,我的脑子经常卡壳。
想起一个人,却想不起他的名字。一个几十年来,在我的心中与嘴上不断出现的名字。
我是不是老年痴呆了?此念头一出,立刻被另一句话纠正——能够怀疑自己痴呆的人,正好证明并未痴呆。
我告诉这位老朋友,我曾经把他的名字忘记了。他却回应我:你的名字也曾经被我忘记。
不过记忆很快就会恢复,那个熟悉的人马上回来了。
我们都相信,那个平时嘴上不断出现的名字,始终住在彼此的心里。
□周向阳
甘南印象
金色屋顶映亮蓝天
经轮虔诚旋转 一圈又一圈
诵经声呢喃了一遍又一遍
起伏延伸 草坡阔比长空
漫布四野 牛羊动若繁星
萦绕回旋 河流闪如白练
我想我没有来晚
希望自己也没有来早
白云悠悠去而复返
古原青草 岁岁年年
谧
星光幽远
海浪无声
音乐停止
过去太多时日
你我相拥
默默无言
是不是
也很好
□孙光荣
里尔克说: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
我苦笑着努力向前,不向命运低头。
癸卯年对于我来说,是个最黑暗的年份:我最疼爱的家妹走了,最疼爱我的家母走了……
听说家妹病危,我从珠海焦急地往回赶,快到长沙时,接到家人电话告知:妹妹刚刚走了,顿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比妹妹大6岁,小时候家父常年在外出差,集体经济时代家母要出工,所以照看年幼的妹妹,就落在了我的头上,到哪都要抱上她,可以说家妹是我一手带大的。我们兄妹五个,就我与她的性格脾气相似,因此感情最好。可是,我却没能见她最后一面……
自查出病因后,我仍不断地盼望奇迹出现。2022年底,我买了许多东西回家乡过春节,只要妹妹想要的,我不管价格,全买下来,最后多得一个人根本拿不下,不得不多次往返搬运。因为我知道,这可能是我陪她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
太快了,一年时间不到,妹妹就走了,快得让我有些难以置信。
小雨在下,寒意刺骨,我感到透心的凉。是不是你解脱了疾病的痛苦,开心地遨游在太空,沉醉不知归路?
外甥女在不断地哭泣,我心中在不断地呼唤,可她却丝毫不为心动。
那年春节,我打算邀请她来珠海玩几天,让她看看我买的房子,带她好好欣赏一下珠海的美景、尝尝珠海的美食、看看珠海的风土人情,可是……这样的永别告诉我:生命无常,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妹妹,我会尽快振作起来,努力为自己和家人好好活着,也会继续尽力帮你照顾儿女的。我相信:春天很快就会回来。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