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港澳,联通全国,直达国际!珠海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阔步迈进

八月,丰收的季节,珠海经济特区迎来了43周岁生日,并先后收到了两份沉甸甸的生日礼物:入选“国家级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名单和“广东省第一批交通强省建设试点城市”名单。

这两份生日礼物,也是两份新的使命。历经43年的布局和发展,尤其是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让曾是“交通末梢”的珠海一跃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加速成为广东省发展又一重要引擎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如今,在新使命召唤下,珠海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正向“协同港澳、联通全国、直达国际”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阔步迈进。

与此同时,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过程中,珠海的城市架构也由单一的主城区向东西“双城”格局进发,一个快速联通、产业协同、生活便捷、宜居宜业的特大城市框架将全面拉开,进一步提升城市高端要素资源聚集辐射能力。

建设“三大”战略通道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进入“十四五”,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的重要时刻,珠海吹响了“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冲锋号。

其中,“交通提升”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快建设深中通道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市域轨道环线三条战略通道,以期向东承接珠江口东岸产业转移的溢出效应,向西打通与粤西地区贸易“生命线”,对内形成闭环快速轨道通道,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中通道连接线,以已经通车的金琴快线为依托,再建一条北延长线,越过中珠跨界排洪渠,通过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对接深中通道,不仅形成由北向南贯穿珠海城区的重要快速通道,也实现了珠海城市核心组团15分钟上深中通道的目标。

港珠澳大桥西延线,以已通车的洪鹤大桥和鹤港高速为依托,对接在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在助力珠海东西部实现“半小时生活圈”的同时,让港珠澳大桥的红利惠及珠海西部以及整个粤西。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

市域轨道环线,利用广珠城际(珠海段)、珠斗城际、广佛江珠城际一期、珠机城际四条城际铁路在市域形成轨道环线,在珠海市内部形成交通闭环。

截至8月上旬,三条战略通道项目均有新进展。正在建设的金琴快线北延线二期工程将在2024年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港珠澳大桥西延线中的鹤港高速将于下月实现全线通车,市域轨道环线的路线、站点进行了前期研究,并研究公交化运营方案。

鹤港高速。

珠海的“地铁梦”也正加快照进现实。8月16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发布《珠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公示,透露了珠海城市轨道交通远期、远景规划。其中,远期2035年:规划8条城市轨道线路,线网总体规模约165公里;远景2050年规划11条城市轨道线路,线网总体规模约417公里。

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
打造一小时生活圈

通过近20年的发展,珠海告别“手无寸铁”,迈入了“双铁”时代,不仅拥有纵贯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四市的广珠铁路,而且还拥有时速200公里的广珠城际。

“双铁”加快了珠海与外界的联通。其中,珠海站始发列车可直通国内“北上广深”等75座城市,连接港口与广珠铁路的货运铁路专用线——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成为珠海高栏港“海铁联运”关键一环。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快珠海鹤洲站、珠海至肇庆高铁等项目规划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构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十四五”期间,珠海计划安排投资约227亿元,开工建设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南中珠城际(即广州地铁18号线的延长线)、广佛江珠城际等项目,并积极推动珠机城际二期建成通车。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中,南中珠城际珠海段的线路已经确定,并已开展前期勘查工作;广珠澳高铁隧道始发盾构井顺利始发;珠肇高铁4标项目百达隧道全线实现贯通;广佛江珠城际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省发改委研究立项;珠机城际二期将于年内建成通车。

今年6月,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及周边片区概念规划暨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结果正式出炉。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建成后,将承接珠海至肇庆高铁、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以及深珠城际等纵横南北、连通东西的多条线路。

深珠伶仃洋通道也有新进展。日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了深珠(伶仃洋)通道方案研究专家评审会。根据方案研究报告,伶仃洋通道作为公铁复合通道,连接深圳前海、珠海金鼎,沟通珠江口东西两岸,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深港、珠澳两极快速直连通道。

构建“内畅外联”交通网
拉开城市空间架构

通过“三大”战略通道以及大湾区轨道交通的连接,珠海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将更方便。但是,珠海要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更需要枢纽城市的内部通畅以及与世界的接轨。

进入“十四五”,珠海已形成“三横五纵”区域路网格局。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和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的顺利推进,正处于这条走廊地理中心位置的珠海,不断优化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框架,做强城市功能。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要充分发挥空港、海港以及港珠澳大桥的优势,打造海陆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加大与世界接轨的“双港”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莲洲通用机场二期、高栏港集装箱码头三期等项目建设,争取设立珠海机场国际口岸,打造区域枢纽机场和沿海主枢纽港。

珠海将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一桥连三地”、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轴带作用,全力打造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配合“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研究珠海、澳门经大桥到深圳的通行模式,促进粤港澳三地便捷往来。

实现内部畅通、拉开城市架构。珠海将加快“八横十一纵”高快速骨干路网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珠海隧道、珠海大道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建成金海公路大桥、兴业快线等重大项目。同时,加强交通拥堵治理,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疏通道路“毛细血管”微循环,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目前,珠海正大力推动交通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珠海高速公路项目计划投资273.3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1公里。

文字:陈新年 图片:李建束 张洲 通讯员粤交宣 编辑:龚宁宁 责任编辑:赵思华
协同港澳,联通全国,直达国际!珠海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阔步迈进
观海融媒 2023-08-26 09:09

八月,丰收的季节,珠海经济特区迎来了43周岁生日,并先后收到了两份沉甸甸的生日礼物:入选“国家级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名单和“广东省第一批交通强省建设试点城市”名单。

这两份生日礼物,也是两份新的使命。历经43年的布局和发展,尤其是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让曾是“交通末梢”的珠海一跃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加速成为广东省发展又一重要引擎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如今,在新使命召唤下,珠海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正向“协同港澳、联通全国、直达国际”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阔步迈进。

与此同时,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过程中,珠海的城市架构也由单一的主城区向东西“双城”格局进发,一个快速联通、产业协同、生活便捷、宜居宜业的特大城市框架将全面拉开,进一步提升城市高端要素资源聚集辐射能力。

建设“三大”战略通道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进入“十四五”,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的重要时刻,珠海吹响了“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冲锋号。

其中,“交通提升”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快建设深中通道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市域轨道环线三条战略通道,以期向东承接珠江口东岸产业转移的溢出效应,向西打通与粤西地区贸易“生命线”,对内形成闭环快速轨道通道,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中通道连接线,以已经通车的金琴快线为依托,再建一条北延长线,越过中珠跨界排洪渠,通过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对接深中通道,不仅形成由北向南贯穿珠海城区的重要快速通道,也实现了珠海城市核心组团15分钟上深中通道的目标。

港珠澳大桥西延线,以已通车的洪鹤大桥和鹤港高速为依托,对接在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在助力珠海东西部实现“半小时生活圈”的同时,让港珠澳大桥的红利惠及珠海西部以及整个粤西。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

市域轨道环线,利用广珠城际(珠海段)、珠斗城际、广佛江珠城际一期、珠机城际四条城际铁路在市域形成轨道环线,在珠海市内部形成交通闭环。

截至8月上旬,三条战略通道项目均有新进展。正在建设的金琴快线北延线二期工程将在2024年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港珠澳大桥西延线中的鹤港高速将于下月实现全线通车,市域轨道环线的路线、站点进行了前期研究,并研究公交化运营方案。

鹤港高速。

珠海的“地铁梦”也正加快照进现实。8月16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发布《珠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公示,透露了珠海城市轨道交通远期、远景规划。其中,远期2035年:规划8条城市轨道线路,线网总体规模约165公里;远景2050年规划11条城市轨道线路,线网总体规模约417公里。

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
打造一小时生活圈

通过近20年的发展,珠海告别“手无寸铁”,迈入了“双铁”时代,不仅拥有纵贯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四市的广珠铁路,而且还拥有时速200公里的广珠城际。

“双铁”加快了珠海与外界的联通。其中,珠海站始发列车可直通国内“北上广深”等75座城市,连接港口与广珠铁路的货运铁路专用线——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成为珠海高栏港“海铁联运”关键一环。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快珠海鹤洲站、珠海至肇庆高铁等项目规划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构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十四五”期间,珠海计划安排投资约227亿元,开工建设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南中珠城际(即广州地铁18号线的延长线)、广佛江珠城际等项目,并积极推动珠机城际二期建成通车。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中,南中珠城际珠海段的线路已经确定,并已开展前期勘查工作;广珠澳高铁隧道始发盾构井顺利始发;珠肇高铁4标项目百达隧道全线实现贯通;广佛江珠城际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省发改委研究立项;珠机城际二期将于年内建成通车。

今年6月,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及周边片区概念规划暨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结果正式出炉。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建成后,将承接珠海至肇庆高铁、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以及深珠城际等纵横南北、连通东西的多条线路。

深珠伶仃洋通道也有新进展。日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了深珠(伶仃洋)通道方案研究专家评审会。根据方案研究报告,伶仃洋通道作为公铁复合通道,连接深圳前海、珠海金鼎,沟通珠江口东西两岸,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深港、珠澳两极快速直连通道。

构建“内畅外联”交通网
拉开城市空间架构

通过“三大”战略通道以及大湾区轨道交通的连接,珠海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将更方便。但是,珠海要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更需要枢纽城市的内部通畅以及与世界的接轨。

进入“十四五”,珠海已形成“三横五纵”区域路网格局。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和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的顺利推进,正处于这条走廊地理中心位置的珠海,不断优化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框架,做强城市功能。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要充分发挥空港、海港以及港珠澳大桥的优势,打造海陆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加大与世界接轨的“双港”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莲洲通用机场二期、高栏港集装箱码头三期等项目建设,争取设立珠海机场国际口岸,打造区域枢纽机场和沿海主枢纽港。

珠海将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一桥连三地”、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轴带作用,全力打造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配合“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研究珠海、澳门经大桥到深圳的通行模式,促进粤港澳三地便捷往来。

实现内部畅通、拉开城市架构。珠海将加快“八横十一纵”高快速骨干路网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珠海隧道、珠海大道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建成金海公路大桥、兴业快线等重大项目。同时,加强交通拥堵治理,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疏通道路“毛细血管”微循环,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目前,珠海正大力推动交通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珠海高速公路项目计划投资273.3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1公里。

文字:陈新年 图片:李建束 张洲 通讯员粤交宣 编辑:龚宁宁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