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艺双提升!井岸镇东风小学粤韵悠扬

戏曲长廊、戏曲墙绘、戏曲小舞台……在斗门区井岸镇东风小学,戏剧曲艺元素随时可见,戏曲气韵涌动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自2016年成为斗门区首个戏曲进校园培育基地以来,东风小学已经先后培养了200多名学员。在戏曲班,孩子们通过学习粤剧,变得更自信、更有责任感、更爱学习。“戏曲改变了孩子们。”东风小学校长黄建文说,戏曲既是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非遗文化内容。

文化传承,文化化人,文化育人。

粤韵童声,快乐传习。东风小学戏曲进校园培育基地“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斗门区开展“非遗进校园”的丰硕成果之一,大批传承苗子脱颖而出,学生成为传承的主体,对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戏曲进校园,学生变得自律自信

2月9日,从东风小学毕业了快4年的陶静妍再次回到了母校。她可不仅是回来探望老师的,还有重要任务在身,就是和戏曲班的何国雄老师一起教弟师妹们唱粤剧。何国雄是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是他在东风小学教授粤剧的第8年。

陶静妍今年15岁了,现就读于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说起自己为什么会学粤剧,陶静妍笑道,一方面是自己喜欢唱歌,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在2016年开了戏曲班。

斗门区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文化源远流长。2015年,斗门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借此契机,斗门区有关文化部门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东风小学被选为斗门区首个戏曲进校园培育基地,并在校内开设戏曲班,教授学生唱粤剧。

陶静妍听说学校要开戏曲班,便立马报了名。只是她没想到,粤剧竟然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陶静妍带着东风小学的校歌《粤曲响遍东风校园》参加全球微粤曲大赛,并获得青少年组铜奖。2019年,经过刻苦努力的训练和戏曲班老师的悉心教导,陶静妍顺利地考上了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回想学习粤剧带给自己的变化,陶静妍说,一方面是学习成绩的提升,另一方面是自己思想品德上的变化,“俗话说‘学艺先学德’,通过学习戏曲,我变得更加自律和努力了。”

从2016年至今,东风小学的戏曲班已经先后培养了200多名学员。在一路陪伴戏曲班孩子们成长的赵月明老师看来,虽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和陶静妍一样,人生因为戏曲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参加戏曲班的孩子都变得更加自信了,“我觉得这就是戏曲的力量。”

粤剧传承,既要演员也要观众

2月9日下午,下课铃一响,9岁的潘采薇便飞奔向戏曲排练室。这是戏曲班新学期的第一次排练,她可不想迟到。

在戏曲基本功教学环节,站在头排的潘采薇成了老师的重点“关照”对象,吸腹、抬手、伸直手臂,一招一式潘采薇都做得十分到位。

“别看这些孩子们现在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神韵十足,一开始,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粤剧。”黄建文介绍道,为了让孩子们更了解粤剧,东风小学设置了戏曲课程,邀请何国雄创作了粤曲校歌《粤曲响遍东风校园》,编排了戏曲操,“在粤剧文化的熏陶下,孩子们纷纷爱上了戏曲。现在几乎每一位学生都会哼几句粤剧,也会做一些基础的粤剧动作。”

近年来,随着“戏曲进校园”项目的开展,“粤韵童声,快乐传习”成为了东风小学的核心校园文化,戏曲文化也成为了东风小学的一张校园名片。浓郁的戏曲文化,让东风小学在2021年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

今年,黄建文对于如何传承粤剧有了新想法。他打算通过以研促教,把粤剧的各个元素与各个课程全方位融合,“劳动课,可以教孩子怎么制作戏服和头饰;美术课,可以带领孩子品鉴妆容、脸谱和戏服;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粤剧的内容,来教授孩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黄建文看来,粤剧传承不能只是唱,一定要让孩子完整地、系统地理解粤剧的内容、妆容、戏服等各个元素,才能让孩子懂粤剧、爱粤剧。

“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粤剧演员,但我们可以为粤剧培养一批懂得欣赏的观众,激活粤剧的生命力,真正地做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黄建文说。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文字:陈怡蓁 张帆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
学生德艺双提升!井岸镇东风小学粤韵悠扬
珠江晚报 2023-02-11 13:40

戏曲长廊、戏曲墙绘、戏曲小舞台……在斗门区井岸镇东风小学,戏剧曲艺元素随时可见,戏曲气韵涌动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自2016年成为斗门区首个戏曲进校园培育基地以来,东风小学已经先后培养了200多名学员。在戏曲班,孩子们通过学习粤剧,变得更自信、更有责任感、更爱学习。“戏曲改变了孩子们。”东风小学校长黄建文说,戏曲既是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非遗文化内容。

文化传承,文化化人,文化育人。

粤韵童声,快乐传习。东风小学戏曲进校园培育基地“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斗门区开展“非遗进校园”的丰硕成果之一,大批传承苗子脱颖而出,学生成为传承的主体,对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戏曲进校园,学生变得自律自信

2月9日,从东风小学毕业了快4年的陶静妍再次回到了母校。她可不仅是回来探望老师的,还有重要任务在身,就是和戏曲班的何国雄老师一起教弟师妹们唱粤剧。何国雄是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年是他在东风小学教授粤剧的第8年。

陶静妍今年15岁了,现就读于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说起自己为什么会学粤剧,陶静妍笑道,一方面是自己喜欢唱歌,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在2016年开了戏曲班。

斗门区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文化源远流长。2015年,斗门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借此契机,斗门区有关文化部门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东风小学被选为斗门区首个戏曲进校园培育基地,并在校内开设戏曲班,教授学生唱粤剧。

陶静妍听说学校要开戏曲班,便立马报了名。只是她没想到,粤剧竟然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陶静妍带着东风小学的校歌《粤曲响遍东风校园》参加全球微粤曲大赛,并获得青少年组铜奖。2019年,经过刻苦努力的训练和戏曲班老师的悉心教导,陶静妍顺利地考上了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回想学习粤剧带给自己的变化,陶静妍说,一方面是学习成绩的提升,另一方面是自己思想品德上的变化,“俗话说‘学艺先学德’,通过学习戏曲,我变得更加自律和努力了。”

从2016年至今,东风小学的戏曲班已经先后培养了200多名学员。在一路陪伴戏曲班孩子们成长的赵月明老师看来,虽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和陶静妍一样,人生因为戏曲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参加戏曲班的孩子都变得更加自信了,“我觉得这就是戏曲的力量。”

粤剧传承,既要演员也要观众

2月9日下午,下课铃一响,9岁的潘采薇便飞奔向戏曲排练室。这是戏曲班新学期的第一次排练,她可不想迟到。

在戏曲基本功教学环节,站在头排的潘采薇成了老师的重点“关照”对象,吸腹、抬手、伸直手臂,一招一式潘采薇都做得十分到位。

“别看这些孩子们现在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神韵十足,一开始,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粤剧。”黄建文介绍道,为了让孩子们更了解粤剧,东风小学设置了戏曲课程,邀请何国雄创作了粤曲校歌《粤曲响遍东风校园》,编排了戏曲操,“在粤剧文化的熏陶下,孩子们纷纷爱上了戏曲。现在几乎每一位学生都会哼几句粤剧,也会做一些基础的粤剧动作。”

近年来,随着“戏曲进校园”项目的开展,“粤韵童声,快乐传习”成为了东风小学的核心校园文化,戏曲文化也成为了东风小学的一张校园名片。浓郁的戏曲文化,让东风小学在2021年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

今年,黄建文对于如何传承粤剧有了新想法。他打算通过以研促教,把粤剧的各个元素与各个课程全方位融合,“劳动课,可以教孩子怎么制作戏服和头饰;美术课,可以带领孩子品鉴妆容、脸谱和戏服;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粤剧的内容,来教授孩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黄建文看来,粤剧传承不能只是唱,一定要让孩子完整地、系统地理解粤剧的内容、妆容、戏服等各个元素,才能让孩子懂粤剧、爱粤剧。

“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粤剧演员,但我们可以为粤剧培养一批懂得欣赏的观众,激活粤剧的生命力,真正地做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黄建文说。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文字:陈怡蓁 张帆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