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2年6月8日)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闲读的乐趣

□ 林伟光


这些天,在读朱航满的《雨窗书话》,装帧很轻便,宜于闲读,在雨天里读,或者更佳。朱兄说,“记得小时候,如果下雨,我总是喜欢半躺在床上,听窗外的雨声,翻翻杂书和报刊,感觉整个世界都很安静。”这是一种诗意的境界,对于更多喜欢读书的人,这是一种惬意的阅读姿态。

读书人似乎都喜欢雨,知堂翁(周作人)命其斋曰“苦雨”。岂苦哉?则乐在其间,故命其书曰《雨天的书》。当然,不尽是雨天写或雨天读的书,就是这么说说,怀一份空想而已。

我是在冬日的暖阳里读《雨窗书话》的,却读出了雨天湿湿冷冷的孤寂,其实也挺好的。

很喜欢其中淘书的文字。自己如今虽则“慎买书”,却仍然怀着一份淘书的温馨记忆,这虽是“梦忆”,却也难以忘记。

我边读边与朱兄交流:“我一直不喜上网购书,更喜欢逛书店,因有更多意外之喜,尤其逛旧书店,不期之遇的快乐,不止于购书本身,随便翻翻的过程也是一种妙趣。可惜,书店式微,旧书店更少了。读兄文颇得共鸣,似追随兄之脚步逛一下新旧书店。”这是真的共鸣,也是我的真心话。

知堂说,不想让人看自己的书斋,他却是喜欢窥别人的书斋的,我们都有这份好奇心。而看他人的淘书,也同样有一种窥秘的满足,这就是我喜欢读航满兄这类文字的原因了。

当然,如果文字好,有故事,有意外的惊喜,就更能引人入胜了,我们会读得饶有兴致,津津有味的。

一卷在手,我追随航满兄走遍京城的新旧书店,有一份探宝的激动。有很多意外的邂逅,这就是逛实体书店的好处了。我们的生活太缺少波澜了,如果连购书的快乐也丟失掉,就更加让人怅然惘然了。我分享着朱兄淘书的快乐,也体会着他偶尔的惆怅,淡淡的感慨。

有人不喜欢淘书,喜欢直截了当地上网买书;有人不喜欢旧书,说受不了它的脏。唉唉,这世间欲洁何曾洁?到底是未能领解其中之味。一个不爱旧书的人,其实不算真正的爱书者。书无论新旧,只讲价值。我们也不奢望淘到宋版明刊之类古董,但有许多旧书,却是新书所难以企及的,别有一番意味也。航满兄说,有一次他淘到三册旧的《新文学史料》,十元三册,很便宜啊!但最令他欣然的,其中还夹有二十多张老邮票,有一张骆驼邮票,尤其可喜。这就是淘旧书的惊喜,书里书外会有更多让人想不到的情趣。——读书的快乐,远不止于读,也包括淘的过程。

淘书的情趣,不止于有所得的乐,还在于患得患失,以及失之交臂后无穷无尽的悔。在航满兄的文字里,我不时发现我们之间这种类似的心境,虽不时而笑,却也不无心灵之感触。这是读书人、爱书人的傻,不好说可爱,到底是心有灵犀吧。

读书之妙,各有其用。航满兄说,他喜欢读作家文章目录。他说,有时读目录,猜想他们怎么写,再找他们的文章来对照,会觉得很有趣的。说得真好!这正是一种很有趣的读书方法。

而淘书中,最意外的收获,是使他拥有了某位名家的收藏品:在一本旧书中,他发现了一个“鉴斋藏珍”之印,以及余秋雨的签名。书籍,就是在一双双读书人摩挲着的手中,被不断地传递,即使分隔千里,也书香袅袅,这就是书缘了。

难得的,在航满兄的淘书记中,不止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也有他即时的观点,如这几句“: 买书就是这样,你不喜欢一本书,并不代表这本书不好,很可能是你不了解,或者你的兴趣点没在这里。”这只是偶然翻到、信手抄出的句子,说得多好!这种夹叙之议,其实很多,即使散落在字里行间,还是十分明晰,充满着睿智。

同一本书,可是有不同的版本,于是,我们会不断地买,外人似乎不好理解。可是,航满兄一语中的说出了个中缘由:不同的版本,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好的淘书文字,总让人有更多延展的阅读快乐。我注意到航满兄的淘书记,就有这个特色,或因书或因人,或感时或忆旧,无不是对此的延展。如他回忆当年为投稿走进中国气象局大院,对那里高耸林立的白杨树留下了美好印象,诸如此类,不过一两句的点染,却因不是刻意的文字,似是闲文,于散淡摇曳之间,我们读来,就会觉得余韵袅袅。

善于读书者,总会在阅读当中,有更多的发现,这就是闲读之妙了。航满兄是善读书的人,他从阅读中,发现了不少掌故,比如关于施蛰存的寻书趣味,你或者想象不到,这位学者型的作家,晚年喜闲读,却耽于两性和世情书籍。善于从男女互动中看人生、人性,以及社会,才是一个视野开阔、胸襟豁达、思想开放的学者、作家。

相比之下,此书中“品藻录”一辑,就有些郑重其事了。不过,还好仍然承其闲闲写来之风致,不写高头讲章,只在闲话中扯出种种的话题。

当然,这类文字,他的学识和观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如止庵的文风,人们更多地把他的文章向知堂靠拢,强调其间的关系,可是航满兄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止庵的文章则更像浦江清。浦江清、孙楷第都是学者,所写之文,有学术做底子,又避免一般闲适随笔的毛病,有大品的分量,小品的味道,是一种性灵的文字。他说,浦江清、孙楷第这样的文章,其实才是止庵最为理想的境界。说得很有创见。

铺开来大张旗鼓地写那就失去情趣了,倒不如就这么捡些自己所感兴趣的话题,即使是小话题也好,于是,如对同好者,闲闲而谈,话语如春风,拂拂醉人,而个人的观点,也就蕴含于其间了。

这么写来的好处,就是散淡,不刻意,不盛气凌人,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我们读来,也丝毫不觉得有压力。

航满兄的文字,读来亲切,他不过分用力,不造作,不作惊人之语,也不故弄玄虚。他追慕的是一种古朴清明的文风,所写的更多是读书的闲情趣,是一个好书之徒日常的书的生活。

这些年来,自己享受着退休的生活,似乎更喜欢闲读的情趣,总是乱翻翻书,乐而忘归。读航满兄的《雨窗书话》,就是这种心境。掩卷之时,忽抬头,日已西斜,霞彩正满天也。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展现血火交织,演绎今昔交响

 ——《向死而生》赏读

□ 蓝宝生

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写作,经验世界丰润而芜杂。至少,曾平标不缺乏经验,其报告文学近作《向死而生》在技法上的创新开拓,昭示了作家对报告文学写作深度广度的探索拓展和锐意开掘,堪称一次不遗余力的深耕。
《向死而生》聚焦80多年前的湘江战役,刻意避开战事的简单重现和复述,让血与火不断交织,今与昔持续交响。作品执着地把笔触深入湘江最深处,把报告的侧重点放在湘江上和湘江边的战斗,以文学的口吻和语调,铿锵回答透过这一战,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80多年过去了,我们在这片热土上收获了什么。作品字里行间凄凉中含着悲壮,孤寂中注满宏阔。
为掩护中央首脑机关和红军主力部队渡过湘江,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血洒都庞岭,师长陈树湘被俘后断肠明志,一〇〇团团长韩伟跳崖取义。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政委易荡平以自戕方式筑就忠魂,红三军团第五师十四团团长黄冕昌血洒虎形山——都是《向死而生》浓墨重彩再现的英雄形象或英雄群体。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在湘江战役纪念园拍摄的“形状各异巨石图”流传广远。《向死而生》为这一图片配上了沉郁顿挫的画外音:在广西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后山,散布着形状各异的巨石,石块下安葬着烈士遗骸,寓意“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位于广西灌阳县新圩镇的酒海井,井口横向直径约2米,深20多米,口小肚大,四周是绝壁,井底连着一条流向大江大河的暗河,因其形似硕大的盛酒容器 ,故而被民间称之为“酒海井”。关于这口井,有一段字字泣血的故事:湘江战役期间,红军在此奋战四天三夜,因形势紧迫,撤退时来不及将伤病员安全转移,敌人将红军一百多名伤病员捆绑后,残忍地丢进酒海井这个深不可测的地下河里。这段历史,除了有共产党、国民党的史料交叉印证外,还得到当年亲历此事的老红军的证实。2017年9月24日,酒海井打捞上来的20余具红军烈士遗骸被安葬在灌阳县红军烈士陵园主墓冢内。《向死而生》以沉痛的笔调还原了这批红军战士被推入酒海井之前的历史瞬间。此外,书里还真诚再现了八桂儿女对湘江战役红军烈士的敬仰之情,介绍了当地百姓为烈士遗骸收殓、遗址遗存保护做的大量工作。
湘江战役是一场异常艰难的突围战!为了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红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鲜血染红了湘江水。年轻的红军将士长眠湘江两岸,铺就了一条血染的战略转移之路。这不是战争的想象,这是战争的真实:每一个肉体,每一滴鲜血,每一声呻吟,换来你我此刻在这蓝天绿草之间的存活。
曾平标含泪叙写先烈,感怀英雄。一字一句切切发自心底,一笔一画为英灵立碑,那碑是立在骨子里的,只有把革命先烈的丰碑立在骨子里,才能让后辈的良知与感恩延续到久远。进言之,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把崇敬英雄的丰碑立在骨子里,才能让不可逆的进化之风源远流长。
曾平标坚持传统报告文学的叙事抒情方式,既追求高古雅致,又勇于创新,用心用情描绘新时代的风景,回望硝烟中的惨烈,展现新征程的画卷,让那年那代的烽火忠魂,以及今日产业大发展农民收入节节攀升的小康图景,几乎同时扑面而来。他师承优秀的报告文学大家,但又在努力实现超越。他的《向死而生》有报告文学名篇的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在精湛娴熟的技法、豪情激越的纸墨中体现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他致力于捕捉那些触动灵魂的瞬间细节,感悟自然生命的跃动和时代生活的脉搏。
《向死而生》有点题点睛式的章节标题和高度概括、文学味馥郁的章节内容浓缩,全书交叉描绘“战争”与“和平”两种状态,造就厚重沧桑的壮阔史诗,其文学性主要体现在独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描写上。比如,刚架起的浮桥被敌机突袭轰炸,被描述为浮桥被炸得“分崩离析、七零八落”;而机枪连连长廖仁和带伤指挥机枪连,直接将机枪架在树丫上站着射击,打得敌人的尸体到处都是,曾平标则以“横七竖八,比比皆是”加以铺陈渲染。抒情性也是《向死而生》文学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每一次送行红军战士的遗骸,法医秦玉林抚摸着一根根冰冷的骸骨时都会流下两行热泪,他说:“我要用一壶热酒敬他们,为远离故土80多年的红军烈士,为沉眠在此的红军战魂,暖暖肝肠……”
《向死而生》试图告诫后人:大好河山是英烈鲜血换来的,后人无论如何都要在上面种下幸福种子使之长出温暖温馨的炊烟。硝烟远去,炊烟袅袅升腾在湘江两岸,八桂大地在此打造幸福文明的殿堂。奋斗出来的幸福图景清晰生动、立体饱满。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
湾韵|悦读(2022年6月8日)
珠海特区报 2022-06-08 10:33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闲读的乐趣

□ 林伟光


这些天,在读朱航满的《雨窗书话》,装帧很轻便,宜于闲读,在雨天里读,或者更佳。朱兄说,“记得小时候,如果下雨,我总是喜欢半躺在床上,听窗外的雨声,翻翻杂书和报刊,感觉整个世界都很安静。”这是一种诗意的境界,对于更多喜欢读书的人,这是一种惬意的阅读姿态。

读书人似乎都喜欢雨,知堂翁(周作人)命其斋曰“苦雨”。岂苦哉?则乐在其间,故命其书曰《雨天的书》。当然,不尽是雨天写或雨天读的书,就是这么说说,怀一份空想而已。

我是在冬日的暖阳里读《雨窗书话》的,却读出了雨天湿湿冷冷的孤寂,其实也挺好的。

很喜欢其中淘书的文字。自己如今虽则“慎买书”,却仍然怀着一份淘书的温馨记忆,这虽是“梦忆”,却也难以忘记。

我边读边与朱兄交流:“我一直不喜上网购书,更喜欢逛书店,因有更多意外之喜,尤其逛旧书店,不期之遇的快乐,不止于购书本身,随便翻翻的过程也是一种妙趣。可惜,书店式微,旧书店更少了。读兄文颇得共鸣,似追随兄之脚步逛一下新旧书店。”这是真的共鸣,也是我的真心话。

知堂说,不想让人看自己的书斋,他却是喜欢窥别人的书斋的,我们都有这份好奇心。而看他人的淘书,也同样有一种窥秘的满足,这就是我喜欢读航满兄这类文字的原因了。

当然,如果文字好,有故事,有意外的惊喜,就更能引人入胜了,我们会读得饶有兴致,津津有味的。

一卷在手,我追随航满兄走遍京城的新旧书店,有一份探宝的激动。有很多意外的邂逅,这就是逛实体书店的好处了。我们的生活太缺少波澜了,如果连购书的快乐也丟失掉,就更加让人怅然惘然了。我分享着朱兄淘书的快乐,也体会着他偶尔的惆怅,淡淡的感慨。

有人不喜欢淘书,喜欢直截了当地上网买书;有人不喜欢旧书,说受不了它的脏。唉唉,这世间欲洁何曾洁?到底是未能领解其中之味。一个不爱旧书的人,其实不算真正的爱书者。书无论新旧,只讲价值。我们也不奢望淘到宋版明刊之类古董,但有许多旧书,却是新书所难以企及的,别有一番意味也。航满兄说,有一次他淘到三册旧的《新文学史料》,十元三册,很便宜啊!但最令他欣然的,其中还夹有二十多张老邮票,有一张骆驼邮票,尤其可喜。这就是淘旧书的惊喜,书里书外会有更多让人想不到的情趣。——读书的快乐,远不止于读,也包括淘的过程。

淘书的情趣,不止于有所得的乐,还在于患得患失,以及失之交臂后无穷无尽的悔。在航满兄的文字里,我不时发现我们之间这种类似的心境,虽不时而笑,却也不无心灵之感触。这是读书人、爱书人的傻,不好说可爱,到底是心有灵犀吧。

读书之妙,各有其用。航满兄说,他喜欢读作家文章目录。他说,有时读目录,猜想他们怎么写,再找他们的文章来对照,会觉得很有趣的。说得真好!这正是一种很有趣的读书方法。

而淘书中,最意外的收获,是使他拥有了某位名家的收藏品:在一本旧书中,他发现了一个“鉴斋藏珍”之印,以及余秋雨的签名。书籍,就是在一双双读书人摩挲着的手中,被不断地传递,即使分隔千里,也书香袅袅,这就是书缘了。

难得的,在航满兄的淘书记中,不止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也有他即时的观点,如这几句“: 买书就是这样,你不喜欢一本书,并不代表这本书不好,很可能是你不了解,或者你的兴趣点没在这里。”这只是偶然翻到、信手抄出的句子,说得多好!这种夹叙之议,其实很多,即使散落在字里行间,还是十分明晰,充满着睿智。

同一本书,可是有不同的版本,于是,我们会不断地买,外人似乎不好理解。可是,航满兄一语中的说出了个中缘由:不同的版本,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好的淘书文字,总让人有更多延展的阅读快乐。我注意到航满兄的淘书记,就有这个特色,或因书或因人,或感时或忆旧,无不是对此的延展。如他回忆当年为投稿走进中国气象局大院,对那里高耸林立的白杨树留下了美好印象,诸如此类,不过一两句的点染,却因不是刻意的文字,似是闲文,于散淡摇曳之间,我们读来,就会觉得余韵袅袅。

善于读书者,总会在阅读当中,有更多的发现,这就是闲读之妙了。航满兄是善读书的人,他从阅读中,发现了不少掌故,比如关于施蛰存的寻书趣味,你或者想象不到,这位学者型的作家,晚年喜闲读,却耽于两性和世情书籍。善于从男女互动中看人生、人性,以及社会,才是一个视野开阔、胸襟豁达、思想开放的学者、作家。

相比之下,此书中“品藻录”一辑,就有些郑重其事了。不过,还好仍然承其闲闲写来之风致,不写高头讲章,只在闲话中扯出种种的话题。

当然,这类文字,他的学识和观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如止庵的文风,人们更多地把他的文章向知堂靠拢,强调其间的关系,可是航满兄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止庵的文章则更像浦江清。浦江清、孙楷第都是学者,所写之文,有学术做底子,又避免一般闲适随笔的毛病,有大品的分量,小品的味道,是一种性灵的文字。他说,浦江清、孙楷第这样的文章,其实才是止庵最为理想的境界。说得很有创见。

铺开来大张旗鼓地写那就失去情趣了,倒不如就这么捡些自己所感兴趣的话题,即使是小话题也好,于是,如对同好者,闲闲而谈,话语如春风,拂拂醉人,而个人的观点,也就蕴含于其间了。

这么写来的好处,就是散淡,不刻意,不盛气凌人,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我们读来,也丝毫不觉得有压力。

航满兄的文字,读来亲切,他不过分用力,不造作,不作惊人之语,也不故弄玄虚。他追慕的是一种古朴清明的文风,所写的更多是读书的闲情趣,是一个好书之徒日常的书的生活。

这些年来,自己享受着退休的生活,似乎更喜欢闲读的情趣,总是乱翻翻书,乐而忘归。读航满兄的《雨窗书话》,就是这种心境。掩卷之时,忽抬头,日已西斜,霞彩正满天也。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展现血火交织,演绎今昔交响

 ——《向死而生》赏读

□ 蓝宝生

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写作,经验世界丰润而芜杂。至少,曾平标不缺乏经验,其报告文学近作《向死而生》在技法上的创新开拓,昭示了作家对报告文学写作深度广度的探索拓展和锐意开掘,堪称一次不遗余力的深耕。
《向死而生》聚焦80多年前的湘江战役,刻意避开战事的简单重现和复述,让血与火不断交织,今与昔持续交响。作品执着地把笔触深入湘江最深处,把报告的侧重点放在湘江上和湘江边的战斗,以文学的口吻和语调,铿锵回答透过这一战,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80多年过去了,我们在这片热土上收获了什么。作品字里行间凄凉中含着悲壮,孤寂中注满宏阔。
为掩护中央首脑机关和红军主力部队渡过湘江,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血洒都庞岭,师长陈树湘被俘后断肠明志,一〇〇团团长韩伟跳崖取义。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政委易荡平以自戕方式筑就忠魂,红三军团第五师十四团团长黄冕昌血洒虎形山——都是《向死而生》浓墨重彩再现的英雄形象或英雄群体。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在湘江战役纪念园拍摄的“形状各异巨石图”流传广远。《向死而生》为这一图片配上了沉郁顿挫的画外音:在广西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后山,散布着形状各异的巨石,石块下安葬着烈士遗骸,寓意“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位于广西灌阳县新圩镇的酒海井,井口横向直径约2米,深20多米,口小肚大,四周是绝壁,井底连着一条流向大江大河的暗河,因其形似硕大的盛酒容器 ,故而被民间称之为“酒海井”。关于这口井,有一段字字泣血的故事:湘江战役期间,红军在此奋战四天三夜,因形势紧迫,撤退时来不及将伤病员安全转移,敌人将红军一百多名伤病员捆绑后,残忍地丢进酒海井这个深不可测的地下河里。这段历史,除了有共产党、国民党的史料交叉印证外,还得到当年亲历此事的老红军的证实。2017年9月24日,酒海井打捞上来的20余具红军烈士遗骸被安葬在灌阳县红军烈士陵园主墓冢内。《向死而生》以沉痛的笔调还原了这批红军战士被推入酒海井之前的历史瞬间。此外,书里还真诚再现了八桂儿女对湘江战役红军烈士的敬仰之情,介绍了当地百姓为烈士遗骸收殓、遗址遗存保护做的大量工作。
湘江战役是一场异常艰难的突围战!为了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红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鲜血染红了湘江水。年轻的红军将士长眠湘江两岸,铺就了一条血染的战略转移之路。这不是战争的想象,这是战争的真实:每一个肉体,每一滴鲜血,每一声呻吟,换来你我此刻在这蓝天绿草之间的存活。
曾平标含泪叙写先烈,感怀英雄。一字一句切切发自心底,一笔一画为英灵立碑,那碑是立在骨子里的,只有把革命先烈的丰碑立在骨子里,才能让后辈的良知与感恩延续到久远。进言之,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把崇敬英雄的丰碑立在骨子里,才能让不可逆的进化之风源远流长。
曾平标坚持传统报告文学的叙事抒情方式,既追求高古雅致,又勇于创新,用心用情描绘新时代的风景,回望硝烟中的惨烈,展现新征程的画卷,让那年那代的烽火忠魂,以及今日产业大发展农民收入节节攀升的小康图景,几乎同时扑面而来。他师承优秀的报告文学大家,但又在努力实现超越。他的《向死而生》有报告文学名篇的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在精湛娴熟的技法、豪情激越的纸墨中体现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他致力于捕捉那些触动灵魂的瞬间细节,感悟自然生命的跃动和时代生活的脉搏。
《向死而生》有点题点睛式的章节标题和高度概括、文学味馥郁的章节内容浓缩,全书交叉描绘“战争”与“和平”两种状态,造就厚重沧桑的壮阔史诗,其文学性主要体现在独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描写上。比如,刚架起的浮桥被敌机突袭轰炸,被描述为浮桥被炸得“分崩离析、七零八落”;而机枪连连长廖仁和带伤指挥机枪连,直接将机枪架在树丫上站着射击,打得敌人的尸体到处都是,曾平标则以“横七竖八,比比皆是”加以铺陈渲染。抒情性也是《向死而生》文学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每一次送行红军战士的遗骸,法医秦玉林抚摸着一根根冰冷的骸骨时都会流下两行热泪,他说:“我要用一壶热酒敬他们,为远离故土80多年的红军烈士,为沉眠在此的红军战魂,暖暖肝肠……”
《向死而生》试图告诫后人:大好河山是英烈鲜血换来的,后人无论如何都要在上面种下幸福种子使之长出温暖温馨的炊烟。硝烟远去,炊烟袅袅升腾在湘江两岸,八桂大地在此打造幸福文明的殿堂。奋斗出来的幸福图景清晰生动、立体饱满。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