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本土特色产业全面开花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持续提升

冬至时节,在水网纵横交错的斗门区白蕉镇,连片的白蕉海鲈养殖塘中,一台台增氧机不间断工作着,暖阳照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生机勃勃。

昭信村的阡陌小道上,一辆银色摩托车正缓缓驶过,驾驶者梁玉秋要到她的鱼塘喂食。“海鲈每天要喂两次,对虾每天要喂三次,现在长势都很不错。”她说。

梁玉秋是昭信村人,嫁到邻村桅夹村后打算养殖海鲈,但困于资金压力难以实施。几年前,珠海市进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美容向梁玉秋伸出援手,合作社出资金,梁玉秋出人工,合作养殖海鲈。在梁美容的帮助下,梁玉秋就此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

养殖缺资金技术

斗门区地理位置优越,咸淡水交汇,有着水产养殖的极佳水域。1996年,斗门区开始引进七星鲈鱼,并逐渐形成白蕉镇灯笼片区、桅夹片区、新环片区三大养殖片区,“白蕉海鲈”由此得名。

曾经养殖草鱼多年的梁玉秋,在2000年前后也开始养起了海鲈,但收成一直不尽如人意。困于技术和资金的缺乏,当时的梁玉秋只能使用塘边的杂草来喂鱼,鱼苗、塘租等必要开支也要靠赊账来周转。在这样有限的条件下,梁玉秋的10亩鱼塘年产近3万斤,产出的海鲈质量较为一般,市场价不高。“那段时间,家里的经济情况一直比较拮据,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压力很大。”梁玉秋说。

梁玉秋查看鱼塘情况。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昭信村的梁美容获悉了梁玉秋的困境。当时,梁美容已是远近闻名的“海鲈皇后”,拥有鱼塘1000亩,年产值达数千万元。一个想法在梁美容的心中逐渐萌生:“能否尽自己所能,带动更多村民致富?”经过一番思索,梁美容最终决定,拿出部分鱼塘作为帮扶困难妇女创业就业基地,由合作社出生产资料和资金、技术,并承担养殖风险,对方出工出力,用这种合作方式促进困难妇女创业就业。

现在

帮扶下亩产翻番

“赚了钱五五分成,亏了算合作社的。”就这样,梁玉秋加入了合作社,并成为基地的第一名帮扶对象,不仅各类饲养的必要开支都由合作社垫付,而且还能定期获得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这时,梁玉秋才第一次知道,海鲈的饲养有很多讲究,不仅要定期消毒,还要使用专业的饲料,以增加水体中的有益菌,让海鲈健康成长。

除了技术和资金支持,合作社还为梁玉秋提供了专门的投料机和配套的发电机。由此,她的海鲈养殖面积得以增加。“有了合作社和基地的帮扶,我每天都充满干劲,对未来充满期望。”梁玉秋说。

加入合作社10个月后,梁玉秋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经过测算,一个15亩的鱼塘就产了10万斤海鲈,亩产相较此前单干时翻了一番,鱼的质量也有所提升。称重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梁玉秋的脸上绽放出了许久未曾有过的笑容。

致富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一年冬天,受寒潮影响,梁玉秋塘里的几万斤海鲈被冻死冻伤。眼看就要面临严重的损失,合作社立即主动向梁玉秋伸出援手,积极联络全国各地的水产收购商,争分夺秒进行销售,将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此后,合作社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推动平安保险公司开发了海鲈价格保险。“一亩只要交800元,养殖海鲈旱涝保收,再也不用担心海鲈掉价了。”梁玉秋感慨地说。

未来

生活越过越红火

近几年来,梁玉秋的收入得到了明显提升,家里的老旧平房也升级成了三层小楼,一家子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让梁玉秋感到特别欣喜的是,无论是昭信村还是桅夹村,村民居住的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少村道升级为水泥路甚至柏油路,曾经垃圾遍地的场景也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昭信村还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村里许多地方都在施工,很快就会大变样,我很期待那个时候昭信村的新面貌。”梁玉秋说。

今年,梁玉秋做出了一个令许多社员都不解的决定——主动缩小了自己养殖的面积。“年纪大了,近几年的精力不如以往,但海鲈的出品质量水平不能降低,这关系到‘白蕉海鲈’这个品牌的声誉。”梁玉秋告诉记者。

“在合作社这几年的帮扶下,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梁玉秋表示,她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珠海广大农民都能过上富裕富足的生活。

梁玉秋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白蕉海鲈的故事

在梁美容的带领下,昭信村一跃成为白蕉海鲈的重要产地,助力白蕉镇获评“中国海鲈之乡”,助推珠海成为“中国海鲈之都”。白蕉海鲈由此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大批像梁玉秋这样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昭信村70%以上的村民从事海鲈养殖、种苗、动保、饲料、流通等相关工作。2020年,昭信村集体总收入约2077万元,全村海鲈年产值已超过3亿元,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今年,白蕉镇白蕉海鲈养殖面积达2.8万亩,全年总产量达11.2万吨,约占全国海鲈养殖产量的60%,年产值达22.4亿元。斗门区海鲈产业已形成涵盖种苗、养殖、饲料供应、综合加工、物流仓储、出口贸易等方面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2020年,昭信村全村海鲈年产值已超过3亿元。

珠海乡村大变化

近年来,珠海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着力构建“一区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金湾黄鳍鲷、高栏特色果艺、白蕉海鲈三大园区跻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融合蓬勃发展,先后获评2家省级农业公园、6家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我市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硬底化道路全通达,公交线路村村通,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基本覆盖行政村,标准化公厕改造持续推进,垃圾收集点布局不断完善。斗门区作为珠海乡村振兴主战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厕所革命”成为全国九大范例之一。

2021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持续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5%,增速比城镇居民快3.6个百分点。

文字:吴梓昊 图片:吴梓昊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
珠海本土特色产业全面开花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持续提升
珠江晚报 2021-12-23 07:47

冬至时节,在水网纵横交错的斗门区白蕉镇,连片的白蕉海鲈养殖塘中,一台台增氧机不间断工作着,暖阳照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生机勃勃。

昭信村的阡陌小道上,一辆银色摩托车正缓缓驶过,驾驶者梁玉秋要到她的鱼塘喂食。“海鲈每天要喂两次,对虾每天要喂三次,现在长势都很不错。”她说。

梁玉秋是昭信村人,嫁到邻村桅夹村后打算养殖海鲈,但困于资金压力难以实施。几年前,珠海市进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美容向梁玉秋伸出援手,合作社出资金,梁玉秋出人工,合作养殖海鲈。在梁美容的帮助下,梁玉秋就此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

养殖缺资金技术

斗门区地理位置优越,咸淡水交汇,有着水产养殖的极佳水域。1996年,斗门区开始引进七星鲈鱼,并逐渐形成白蕉镇灯笼片区、桅夹片区、新环片区三大养殖片区,“白蕉海鲈”由此得名。

曾经养殖草鱼多年的梁玉秋,在2000年前后也开始养起了海鲈,但收成一直不尽如人意。困于技术和资金的缺乏,当时的梁玉秋只能使用塘边的杂草来喂鱼,鱼苗、塘租等必要开支也要靠赊账来周转。在这样有限的条件下,梁玉秋的10亩鱼塘年产近3万斤,产出的海鲈质量较为一般,市场价不高。“那段时间,家里的经济情况一直比较拮据,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压力很大。”梁玉秋说。

梁玉秋查看鱼塘情况。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昭信村的梁美容获悉了梁玉秋的困境。当时,梁美容已是远近闻名的“海鲈皇后”,拥有鱼塘1000亩,年产值达数千万元。一个想法在梁美容的心中逐渐萌生:“能否尽自己所能,带动更多村民致富?”经过一番思索,梁美容最终决定,拿出部分鱼塘作为帮扶困难妇女创业就业基地,由合作社出生产资料和资金、技术,并承担养殖风险,对方出工出力,用这种合作方式促进困难妇女创业就业。

现在

帮扶下亩产翻番

“赚了钱五五分成,亏了算合作社的。”就这样,梁玉秋加入了合作社,并成为基地的第一名帮扶对象,不仅各类饲养的必要开支都由合作社垫付,而且还能定期获得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这时,梁玉秋才第一次知道,海鲈的饲养有很多讲究,不仅要定期消毒,还要使用专业的饲料,以增加水体中的有益菌,让海鲈健康成长。

除了技术和资金支持,合作社还为梁玉秋提供了专门的投料机和配套的发电机。由此,她的海鲈养殖面积得以增加。“有了合作社和基地的帮扶,我每天都充满干劲,对未来充满期望。”梁玉秋说。

加入合作社10个月后,梁玉秋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经过测算,一个15亩的鱼塘就产了10万斤海鲈,亩产相较此前单干时翻了一番,鱼的质量也有所提升。称重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梁玉秋的脸上绽放出了许久未曾有过的笑容。

致富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一年冬天,受寒潮影响,梁玉秋塘里的几万斤海鲈被冻死冻伤。眼看就要面临严重的损失,合作社立即主动向梁玉秋伸出援手,积极联络全国各地的水产收购商,争分夺秒进行销售,将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此后,合作社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推动平安保险公司开发了海鲈价格保险。“一亩只要交800元,养殖海鲈旱涝保收,再也不用担心海鲈掉价了。”梁玉秋感慨地说。

未来

生活越过越红火

近几年来,梁玉秋的收入得到了明显提升,家里的老旧平房也升级成了三层小楼,一家子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让梁玉秋感到特别欣喜的是,无论是昭信村还是桅夹村,村民居住的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少村道升级为水泥路甚至柏油路,曾经垃圾遍地的场景也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昭信村还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村里许多地方都在施工,很快就会大变样,我很期待那个时候昭信村的新面貌。”梁玉秋说。

今年,梁玉秋做出了一个令许多社员都不解的决定——主动缩小了自己养殖的面积。“年纪大了,近几年的精力不如以往,但海鲈的出品质量水平不能降低,这关系到‘白蕉海鲈’这个品牌的声誉。”梁玉秋告诉记者。

“在合作社这几年的帮扶下,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梁玉秋表示,她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珠海广大农民都能过上富裕富足的生活。

梁玉秋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白蕉海鲈的故事

在梁美容的带领下,昭信村一跃成为白蕉海鲈的重要产地,助力白蕉镇获评“中国海鲈之乡”,助推珠海成为“中国海鲈之都”。白蕉海鲈由此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大批像梁玉秋这样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昭信村70%以上的村民从事海鲈养殖、种苗、动保、饲料、流通等相关工作。2020年,昭信村集体总收入约2077万元,全村海鲈年产值已超过3亿元,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今年,白蕉镇白蕉海鲈养殖面积达2.8万亩,全年总产量达11.2万吨,约占全国海鲈养殖产量的60%,年产值达22.4亿元。斗门区海鲈产业已形成涵盖种苗、养殖、饲料供应、综合加工、物流仓储、出口贸易等方面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2020年,昭信村全村海鲈年产值已超过3亿元。

珠海乡村大变化

近年来,珠海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着力构建“一区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金湾黄鳍鲷、高栏特色果艺、白蕉海鲈三大园区跻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融合蓬勃发展,先后获评2家省级农业公园、6家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我市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硬底化道路全通达,公交线路村村通,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基本覆盖行政村,标准化公厕改造持续推进,垃圾收集点布局不断完善。斗门区作为珠海乡村振兴主战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厕所革命”成为全国九大范例之一。

2021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持续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5%,增速比城镇居民快3.6个百分点。

文字:吴梓昊 图片:吴梓昊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