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珠澳全方位合作新局面——珠海市“十四五”规划“多”字篇

“十四五”时期,珠海以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为统领,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渠道全方位促进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为澳门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注入全新动力,提升澳珠极点辐射带动能力。

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推动构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共商共建共管新机制,营造衔接澳门的发展环境,发展新兴产业,切实发挥好横琴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1.加强政策创新

按照国家、省的部署,建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决策执行机制,探索设立粤澳双方共同参与的开发执行机构,系统推进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

积极争取优化横琴“分线管理”政策,创新跨境金融监管模式,推动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加强粤澳深度合作区与澳门经济运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经济管理、营商环境、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改革的充分联动,构建衔接澳门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

加强党对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领导,牢牢把握对国家安全、纪检监察、意识形态等领域的领导权,确保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特色金融、医疗健康、跨境商贸、文旅会展、专业服务等重点产业,推动与澳门产业协同发展。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求,建设横琴创新合作区,突破制约开放创新与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因地制宜设计改革试验任务,打造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跨境合作平台。

加快建设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建设运营大数据中心和离岸数据中心。

进一步提升跨境融资、跨境支付、跨境理财、跨境保险等方面的便捷度,为澳门居民在横琴生活发展提供金融便利。

加快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建设,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华特色的医药创新研发转化平台。

做大做强珠海中药材现货交易中心,建设国际中药材信息、交易和定价中心。

携手澳门打造高品质消费展会平台。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本报记者 李建束 摄

3.丰富合作内涵

协同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与澳门轻轨在横琴站实现高铁、城际铁路衔接。

加快澳门新街坊等项目建设,推动澳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配套延伸到横琴。

规划建设横琴口岸治安防控合作平台,完善珠澳警务合作机制。

推动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拓展澳门市民的优质生活空间。

加快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携手澳门共建世界级旅游休闲目的地。

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提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水平。

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创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国际院士谷,推动创新创业就业的澳门青年同步享受粤澳两地扶持政策。

拓展全市全域与澳门合作空间

立足粤澳深度合作和支持澳门长远发展需要,在更大空间格局上谋划珠澳合作,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制度规则等领域深化珠澳全方位合作。

“十四五”时期,珠海以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为统领,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本报记者 李建束 摄

1.携手澳门建设融合发展新都市

强化珠澳城市规划协同,引导新增人口人才和新产业向横琴及周边一体化城市新中心集聚,打造面向未来的超级都市区。

支持澳门融入国家高铁骨干网、区域轨道交通网,有序推进澳珠轨道线网联通工程,推动澳珠市域轨道交通无缝衔接,联手打造澳珠轨道交通枢纽。

推动放开港澳小汽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政策,推进“澳车北上”“港车北上”加快落地。

探索建立珠澳数据跨区域流通机制。

探索实行在珠海的澳门居民享受市民待遇,推动政务服务跨境办理,为广大澳门居民特别是青年人在珠海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最大程度便利。

推进建设珠澳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中心。

2.在更大空间格局上谋划珠澳合作

把横琴周边一体化区域、鹤洲南区域以及珠海西部地区作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拓展区域。

保税区对接港澳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跨境电商产业。洪湾片区依托粤港澳物流园和洪湾渔港经济区规划建设国际贸易分拨中心、物资集散中心和海洋产业基地。

推动鹤洲南区域开发建设,为珠澳合作长远发展预留广阔空间。

提升澳珠极点辐射带动能力

积极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强化与周边城市空间规划衔接、产业优势互补和基础设施联通,拓展澳珠极点发展腹地,提升能级量级,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

1.引领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调发展

落实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推动珠中江产业协同化、交通网络化和服务高端化,联动阳江协同建设大湾区辐射带动粤西地区发展重要增长极。

研究在珠海、中山接壤片区建设都市圈一体化示范区,深化珠中江产业园区合作交流,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协同江门打造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协同佛山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龙头,打造珠江口西岸新的经济增长极。

继续对口帮扶阳江,支持建设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和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鼓励珠海企业在阳江设立研发设计分中心。

联合阳江、茂名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民生工程,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加强三地学校结对、医生互派、干部交流等领域合作。

构建与沿海经济带联动发展机制,深化与粤西地区、大西南地区的合作。

澳门大学。本报记者 李建束 摄

2.加强大湾区三极协同合作

强化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与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协同发展,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深化珠港合作,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

高水平规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协同建设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

联合广州、深圳推动“两廊两点”建设,共同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共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促进跨区域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轴带。

深化与广州、深圳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合作,推动万山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广州南沙科学城、深圳宝安海洋新兴产业基地等开展海洋经济合作。

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履行政府职责,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强化重大载体支撑作用,保障市“十四五”规划有效实施。

创建更高水平的平安珠海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安全和发展,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筑牢安全屏障。

1.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坚决落实国家安全战略部署。

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推进金融等重要领域密码全面应用,建设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和平台,检查和监测重点行业和领域网络安全,强化新技术新应用网络安全评估,研发储备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增强市民国家安全意识。

加强建设国防动员能力,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确保经济安全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切实维护好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防止经济领域风险向民生领域传导。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化粮食储备品种结构和布局,建设珠海中心粮库二期、香洲区新粮库,强化粮食安全责任考核。

提高能源供应和储备能力,健全能源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健全现代金融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维护金融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综合运用行政处罚、行刑衔接、失信惩戒、公开曝光等有效手段,切实提升企业“关键少数”安全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消防等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

健全生物安全日常监管长效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协同科研攻关机制,密切关注关系人民健康的产品和服务。

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新建一批食品集中加工中心,推进养老机构食堂、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推广使用重点药品追溯系统。

完善应急防控体系,实施智慧气象工程,提高台风、强降雨、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强消防救援力量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各类灾害隐患点整治,健全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4.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提升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深入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珠海版,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通道,构建合理高效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

深化社会安全防控改革,拓展优化“平安+”指数指标维度,构建社会风险防控机制和防控网络。

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跨境犯罪以及“黄赌毒”等突出违法犯罪,加强公共安全防护,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以发展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本规划纲要阐明国家、省和市战略意图,是将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主张转化为全市意志的重要载体。

推进规划实施,必须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作用,增强战略定力,提升战略思维,提高驾驭纷繁复杂局势的能力,抢抓机遇、统筹施策,引领我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展现珠海担当,作出珠海贡献。

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防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最大限度聚合全社会共识和力量,共同推动“十四五”规划蓝图实施。

2.强化重要政策和重大项目支撑

强化重要政策保障作用,加强市级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统筹财力可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

本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在财政性资金、土地指标等方面予以优先投向,引导金融要素资源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和发展短板倾斜。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在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集群、美丽乡村建设、区域合作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保障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4万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投资额超过8400亿元。

3.健全规划体系和实施机制

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和各区规划要依据本规划纲要编制。我市各类规划要与上位规划协调一致,加强规划目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发展方向、总体布局、重要政策、重大项目、风险防控等的统筹衔接。

市级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要提出量化目标、列出项目清单,指导审批、核准、备案重点项目,并作为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的依据。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贯彻国家、省和市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将本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合理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

各类规划编制部门要组织开展规划监测评估,根据监测评估结果按程序适时调整修订规划。规划各项工作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文字:陈新年 图片:李建束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
开创珠澳全方位合作新局面——珠海市“十四五”规划“多”字篇
珠海特区报 2021-08-26 10:29

“十四五”时期,珠海以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为统领,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渠道全方位促进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为澳门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注入全新动力,提升澳珠极点辐射带动能力。

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推动构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共商共建共管新机制,营造衔接澳门的发展环境,发展新兴产业,切实发挥好横琴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1.加强政策创新

按照国家、省的部署,建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决策执行机制,探索设立粤澳双方共同参与的开发执行机构,系统推进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

积极争取优化横琴“分线管理”政策,创新跨境金融监管模式,推动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加强粤澳深度合作区与澳门经济运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经济管理、营商环境、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改革的充分联动,构建衔接澳门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

加强党对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领导,牢牢把握对国家安全、纪检监察、意识形态等领域的领导权,确保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特色金融、医疗健康、跨境商贸、文旅会展、专业服务等重点产业,推动与澳门产业协同发展。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求,建设横琴创新合作区,突破制约开放创新与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因地制宜设计改革试验任务,打造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跨境合作平台。

加快建设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建设运营大数据中心和离岸数据中心。

进一步提升跨境融资、跨境支付、跨境理财、跨境保险等方面的便捷度,为澳门居民在横琴生活发展提供金融便利。

加快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建设,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华特色的医药创新研发转化平台。

做大做强珠海中药材现货交易中心,建设国际中药材信息、交易和定价中心。

携手澳门打造高品质消费展会平台。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本报记者 李建束 摄

3.丰富合作内涵

协同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与澳门轻轨在横琴站实现高铁、城际铁路衔接。

加快澳门新街坊等项目建设,推动澳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配套延伸到横琴。

规划建设横琴口岸治安防控合作平台,完善珠澳警务合作机制。

推动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拓展澳门市民的优质生活空间。

加快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携手澳门共建世界级旅游休闲目的地。

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提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水平。

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创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国际院士谷,推动创新创业就业的澳门青年同步享受粤澳两地扶持政策。

拓展全市全域与澳门合作空间

立足粤澳深度合作和支持澳门长远发展需要,在更大空间格局上谋划珠澳合作,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制度规则等领域深化珠澳全方位合作。

“十四五”时期,珠海以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为统领,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本报记者 李建束 摄

1.携手澳门建设融合发展新都市

强化珠澳城市规划协同,引导新增人口人才和新产业向横琴及周边一体化城市新中心集聚,打造面向未来的超级都市区。

支持澳门融入国家高铁骨干网、区域轨道交通网,有序推进澳珠轨道线网联通工程,推动澳珠市域轨道交通无缝衔接,联手打造澳珠轨道交通枢纽。

推动放开港澳小汽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政策,推进“澳车北上”“港车北上”加快落地。

探索建立珠澳数据跨区域流通机制。

探索实行在珠海的澳门居民享受市民待遇,推动政务服务跨境办理,为广大澳门居民特别是青年人在珠海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最大程度便利。

推进建设珠澳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中心。

2.在更大空间格局上谋划珠澳合作

把横琴周边一体化区域、鹤洲南区域以及珠海西部地区作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拓展区域。

保税区对接港澳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跨境电商产业。洪湾片区依托粤港澳物流园和洪湾渔港经济区规划建设国际贸易分拨中心、物资集散中心和海洋产业基地。

推动鹤洲南区域开发建设,为珠澳合作长远发展预留广阔空间。

提升澳珠极点辐射带动能力

积极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强化与周边城市空间规划衔接、产业优势互补和基础设施联通,拓展澳珠极点发展腹地,提升能级量级,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

1.引领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调发展

落实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推动珠中江产业协同化、交通网络化和服务高端化,联动阳江协同建设大湾区辐射带动粤西地区发展重要增长极。

研究在珠海、中山接壤片区建设都市圈一体化示范区,深化珠中江产业园区合作交流,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协同江门打造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协同佛山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龙头,打造珠江口西岸新的经济增长极。

继续对口帮扶阳江,支持建设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和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鼓励珠海企业在阳江设立研发设计分中心。

联合阳江、茂名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民生工程,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加强三地学校结对、医生互派、干部交流等领域合作。

构建与沿海经济带联动发展机制,深化与粤西地区、大西南地区的合作。

澳门大学。本报记者 李建束 摄

2.加强大湾区三极协同合作

强化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与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协同发展,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深化珠港合作,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

高水平规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协同建设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

联合广州、深圳推动“两廊两点”建设,共同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共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促进跨区域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轴带。

深化与广州、深圳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合作,推动万山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广州南沙科学城、深圳宝安海洋新兴产业基地等开展海洋经济合作。

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履行政府职责,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强化重大载体支撑作用,保障市“十四五”规划有效实施。

创建更高水平的平安珠海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安全和发展,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筑牢安全屏障。

1.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坚决落实国家安全战略部署。

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推进金融等重要领域密码全面应用,建设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和平台,检查和监测重点行业和领域网络安全,强化新技术新应用网络安全评估,研发储备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增强市民国家安全意识。

加强建设国防动员能力,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确保经济安全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切实维护好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防止经济领域风险向民生领域传导。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化粮食储备品种结构和布局,建设珠海中心粮库二期、香洲区新粮库,强化粮食安全责任考核。

提高能源供应和储备能力,健全能源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健全现代金融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维护金融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综合运用行政处罚、行刑衔接、失信惩戒、公开曝光等有效手段,切实提升企业“关键少数”安全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消防等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

健全生物安全日常监管长效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协同科研攻关机制,密切关注关系人民健康的产品和服务。

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新建一批食品集中加工中心,推进养老机构食堂、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推广使用重点药品追溯系统。

完善应急防控体系,实施智慧气象工程,提高台风、强降雨、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强消防救援力量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各类灾害隐患点整治,健全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4.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提升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深入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珠海版,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通道,构建合理高效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

深化社会安全防控改革,拓展优化“平安+”指数指标维度,构建社会风险防控机制和防控网络。

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跨境犯罪以及“黄赌毒”等突出违法犯罪,加强公共安全防护,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以发展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本规划纲要阐明国家、省和市战略意图,是将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主张转化为全市意志的重要载体。

推进规划实施,必须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作用,增强战略定力,提升战略思维,提高驾驭纷繁复杂局势的能力,抢抓机遇、统筹施策,引领我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展现珠海担当,作出珠海贡献。

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防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最大限度聚合全社会共识和力量,共同推动“十四五”规划蓝图实施。

2.强化重要政策和重大项目支撑

强化重要政策保障作用,加强市级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统筹财力可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

本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在财政性资金、土地指标等方面予以优先投向,引导金融要素资源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和发展短板倾斜。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在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集群、美丽乡村建设、区域合作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保障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4万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投资额超过8400亿元。

3.健全规划体系和实施机制

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和各区规划要依据本规划纲要编制。我市各类规划要与上位规划协调一致,加强规划目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发展方向、总体布局、重要政策、重大项目、风险防控等的统筹衔接。

市级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要提出量化目标、列出项目清单,指导审批、核准、备案重点项目,并作为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的依据。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贯彻国家、省和市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将本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合理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

各类规划编制部门要组织开展规划监测评估,根据监测评估结果按程序适时调整修订规划。规划各项工作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文字:陈新年 图片:李建束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