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师学“非遗”绝活儿!斗门乾务镇举办民俗文化展览
观海融媒 2020-10-24 23:03:13

10月23日,斗门区乾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社科普及月暨民俗文化展览活动,200多件民间传统生产生活用具、国家级非遗“装泥鱼”习俗传承人表演织鱼笼……让前来参观的70名珠海斗门容闳国际幼稚园的小朋友及家长、老师大开眼界,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知。

当日,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该实践所的历史文化展厅、摄影展厅、图书阅览室等场馆,了解乾务镇发展历史和传统民俗。打谷机、竹鱼篓、铁渔叉、石火炉、顶着麦穗的谷仓……在民俗文化展览馆里,展出的200多件民间传统生产生活用具,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孩子们对这些难得一见的物件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这个尼龙做的渔网是用来下海捕鱼的,这个竹编的小鱼笼则用来在滩涂上装泥鱼。”乾务镇文化站站长周永燊介绍说。

“装泥鱼”习俗是乾务镇极富地方特色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包括织鱼笼、装泥鱼等内容,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为更好地展示这项传统文化,“装泥鱼”习俗传承人黄国富获邀现场表演织鱼笼。青绿的竹片“幻化成”一束细细的竹片,在60多岁的黄国富老人的手中翻飞,鱼笼很快就编织好了。这项传统手工编织技艺,深深地吸引了大家,有的小朋友有板有眼地学了起来。几名外国小朋友还特意和黄国富合照留念,开心不已。

文字:张帆 图片:赵梓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