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评论(2024年9月6日)

 讴歌与超越

 ——林小兵散文集《点点灯火》大家谈 

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卢卫平为林小兵颁发“苏曼殊文学奖”证书。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在即,中国第一大口岸——拱北口岸出入境大厅,宽敞的空间里,南来北往的脚步声此起彼伏,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时代画卷。在此默默履职奉献的移民管理警察林小兵,日复一日地履行着“国门卫士”的职责和使命,逐渐由“文字记录者”成长为“边检作家”。

第五届“苏曼殊文学奖”获奖作品集之一:林小兵散文集《点点灯火》近期顺利出版。

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卢卫平为林小兵颁发“苏曼殊文学奖”证书。

林小兵 国家移民管理警察,现任职于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拱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全国移民管理文联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珠海边检总站文联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在《光明日报》《南方日报》《中国移民管理报》《中国出入境观察》《羊城晚报》《澳门日报》《珠海特区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获第五届“苏曼殊文学奖”。著有个人自选集《兵锋》、散文集《点点灯火》。

2024年8月28日,由《珠海特区报》“湾韵”副刊联合珠海市作家协会、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珠海边检总站文联共同主办的“林小兵散文集《点点灯火》研讨会暨大湾区散文创作论坛”在珠海开放大学举行。以下是部分作家、评论家的发言。

李一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读林小兵的散文集《点点灯火》,我有两个感触:一是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他用自己人文情怀的点点灯火照亮他周围的人、事、物、景和自己的人生历练。二是他的文学语言已经到了纯熟的程度,超越了普通业余作者的水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刘鹏凯主编初次接触林小兵的作品就觉得他语感不错。林小兵的语言朴实无华,不堆砌不造作,不掉书袋,低调务实,但在平朴的叙事中寥寥几句描绘景物、天气的所谓闲笔,却很见功力。希望他随着观察、阅读、思考的深入和年岁的渐长,由文学小兵成长为文学大兵,最终能成为一个硕果累累的文坛老兵!

曾维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作协副主席) 《点点灯火》收录的作品,首先是真,无论是写同事还是故乡人和事,林小兵都能用简短的文字描摹出本真的面貌,表达真切的感受,全神贯注,不游离,不凌空蹈虚,有在场感。其次是诚,作品里充分表现了他对边检事业的忠诚,发自内心,不矫揉造作。在年轻人总是喊“躺平”的当下,这种忠诚十分可贵。三是爱,当然可以抽象出来说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但我更愿意确认这个爱是动词,是及物的,一个人若是心底有热爱,脚下就会有力量。

耿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散文讲究烟火气、絮语、谈话风。从这方面来看,林小兵的散文颇为出色,源于生活、忠于生活,具备纪实特点。然而,在散文创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现代化转向上的不足。如今,我们在应用文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看法和抒情性,形成了我们所推崇的散文风格。我特别欣赏刚才曾维浩所提到的“诚”,这种“诚”是散文的根基。林小兵的工作性质是戍守国门,很多篇章谈到对事业的忠诚,实际上也揭示了散文中“诚”与“真”的紧密联系。然而,大家对他的散文的讨论中也表达了一些不满足,仅仅记录真实还不够。因此,增加阅读、开阔视野至关重要。

卢卫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作协主席) 林小兵的散文集《点点灯火》是一部洋溢着深厚人文情怀的佳作,作者以真实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工作与生活场景的画卷。这些描写不仅是生活的片段,更是深刻的关怀与深思的凝聚。其散文风格朴实无华,语言凝练有力,展现出作者优秀的文学功力。林小兵对散文的独特理解,使得他的文字充满感染力。相信随着阅读面的不断拓展和思考的深化,他的文学表现力将愈发卓越。

赵国宏(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珠海城职院人文学院院长) 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素材。林小兵作为新时代特别阳光、积极向上、热情有为的“国门卫士”青年作家,勤于耕耘,创作出大量作品并获得了很大成就。其散文集《点点灯火》远不止是作者个人成长轨迹的简单记录,它更是对大湾区文化交融和社会进步的一种鲜活诠释,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其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成长历程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展现了大湾区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刘鹏凯(作家、珠海传媒集团《珠海特区报》“湾韵”副刊主编) “湾韵”首次举办本土作者作品研讨会,目标在于挖掘与培育有潜力的青年作家。这不仅是一场兼具学术性与文化价值的论坛,更是一场灵感与创意的交流活动。在深入研讨散文集《点点灯火》的过程中,我们寄望于激发更多文学创作的火花,助力珠海乃至大湾区文学的发展。林小兵的散文语言具有一定的特色,在未来的创作上,他应学会“描写婴儿的呼吸”,以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和细节。期待他写出更多精彩的散文。

王光华(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大学教授) 林小兵的作品内容紧紧围绕自己边检工作中的“人与事”,具有“拓荒”的创新性,创造并丰富了“边检散文”这一类型。与他的职业有关,他的散文特别具有筋骨感、立体感与色彩感。他的散文筋骨感体现在作品所叙写的平凡人与事并不平淡,因为在他笔下,鲜活的生活充满了向上的力量。他的散文洋溢着鲜活与浓郁的生活与工作气息,人物形象、现实背景与质感场景建构了一种特有的立体感。忠诚、真诚、赤诚共同构筑了其作品的暖色调,赋予生活与散文以哲理。建议他在以后的创作中适当增加故事感。

唐晓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香洲区作协主席) 林小兵通过散文这一文学样式来记写自身的生命、生活过程中的林林总总,情感流露自然,并能带入一些自悟性的思考,十分难得。林小兵忠诚事业,热爱生活,不惧困难。尤其他对文学始终怀有敬畏之心,一心向往,努力实践,一直在写作的路径上奋力前行。阅读与创作像是他生命里不可或缺的粮食。希望他以后的散文创作可以从“小散”到“大散”,让自己的作品更纵横广阔、更敏锐深邃,融入更多的人文、历史和时代精神。

黄龙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斗门区作协主席) 林小兵是一名充满灵性与才华的作家,透过他的文字,得以窥见他对生命与生活的深切热爱,以及那份朴实无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散文世界里,有些篇章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激发着读者的深思与心灵的强烈共鸣。这些文字,如同细水长流,虽不起眼,却能在读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回味无穷。

谢小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金湾区作协主席) 散文的语言就像一张脸,好看便会激发阅读的欲望。我对林小兵所塑造的新颖姿态及其作品所展现的纯净心灵深感敬佩。在细读林小兵的著作时,我仿佛踏上了珠海的“地理志”,领略了艺术与地方文化交融所孕育出的独特审美。字里行间,林小兵的文学情怀跃然纸上,他的创作态度积极向上,透露出他平易近人的性格。他的洞察力与生活紧密相连,透过文字,我们得以窥见其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邓红琼(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香洲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林小兵散文集《点点灯火》是一部贴近生活、真实感人的散文佳作。其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体悟,将作为移民管理警察的职业生涯、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个人成长路上的斑斓足迹,巧妙地编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我们在林小兵的笔下,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与不易,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这些文字,不仅仅是个人记忆的珍贵存档,更是对时代变迁中,那些默默奉献、勇于担当的平凡英雄的深情颂扬。

步缘(博士、《绿荫诗报》主编) 林小兵散文集《点点灯火》捕捉自我生命的记忆,以徐徐之笔细述个人与国门、故土的故事。书中不仅能看到国门、横琴、关闸、宝镜湾等元素的记述,也能感受到他对故土的深厚眷恋。同时,他热切地建构文化的故乡,从时间之所中筑造永恒的故乡。他的散文克制而细腻,真实的细节穿透生活的琐碎,时刻闪现着人性之光。总之,林小兵对现实的关照和对生活的体察,既反映生活的多元性,又通过细节刻画,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交织一起,展现出文学的力量。

杨长征(广东作协会员、珠海作协副秘书长) 林小兵仅隔三年又出版散文集《点点灯火》,一是使人惊讶作者近年旺盛的创作力;二是凸显了广东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该书不少篇章记录了新时代珠海社会发展的轨迹及珠海人的创新精神;三是不少佳作展现了“国门卫士”的热血忠诚,传递着满满的昂扬向上的正能量。(文字整理:毛岸琴)

 水的力量 

 ——读刘合军组诗《水淹没水》 

□赖廷阶

读了刘合军的组诗《水淹没水》之后,让人思考。能让人思考,其中必有力量。

人现在还活着,就得到了生命的恩典。《今有薄日》一诗写道:“还有一小段灰云,泡在/天际蹉跎,它们不像乌鸦,发出/悲观而又惊悚的叫声//一个将大海装进陶罐的人,相信/阴晴,薄日都有定数,懂得/与安静更适合无趣之人//关于云上意象与黑白的纷争,它们/都不将构成我最起码的幸福/我的幸福是砸碎陶罐”当一日将尽的时候,会看到剩下来的夕日、云也是就要收拾好自己进入夜色了,在天边,云是云,云与乌鸦不一样,她们都有各自的归宿与去向。

一个在天色将晚的时候看云归宿的人,知道人间如何归去。这就是从环境里得到的启示。

人在环境和时间里,都要好好地安顿心灵。灵魂得到安顿才是本质性的内容。

为什么说在白天就要离开,夜晚就要来临的时候,幸福是“砸碎陶罐”,这就是破与立的关系,在长夜,如何做才能穿越长夜?这就需要破与立。这样的诗歌是意味深长的。

人们经常把人生比喻为河流,这比喻人人皆知,因为的确如此。《水淹没水》一诗写道:“一条河躬身行走,那黄土/拓印的皮肤上刻满前世的皱褶/巴颜喀拉山给了它一万次翻身的命运/和抽干血的羊皮筏子/与被鞭打的道具走出天空的深处/但风云和草地越走越低/斜晖/抱着瓦片下坠/群鱼在深水偷欢”在一条河流上看到人生:“一条河躬身行走”落日下的河流、船、群山都在一个画面上,人又该如何?这是诗歌给人引发的思考?

人应该在有光的时候,展示在光上,那么,在夜晚就要来到的时候,就要知道破釜沉舟,需要勇气与力量,需要做好准备度过长夜,长夜是用来休息的,可以获得生命的欢乐,但夜色里的欢乐是正当的,不是苟且。

“斜晖/抱着瓦片下坠/群鱼在深水偷欢”一个人就要善于处理自己与时光的关系,要知道真正的快乐是灵魂得到安顿的时候,而不是肉体的苟且偷生。

这就是说,人需要做好切换,切换自己的角色与环境,鱼群之所以能够在深水里面得到快乐,因为它们避开了黑暗、长夜、暴露的危险。

所以,水给的环境,需要善于在环境里生存,需要在画卷里度过真正的人生,走向未来,真正的未来是灵魂得到正确的归宿。

水是用来洗礼的,在夜色来临之前,要洗礼,就能获得这种得到的快乐,好比鱼在洗礼中得到的快乐。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的现实。踏青是人得到自然环境的馈赠。《踏青》一诗写道:“春风随手一拉帘子/胸腔中的瓦罐就被芽苞打翻//和流星一样活在世上/总得有一秒澎湃过的影子,小村入季,瓜苗正在忙时//祭火闲云清点老瓦和笋尖/一个图腾和弥雨踏山漫行,斜晖日暮/这山这水,淡淡的……”这首诗得到了造物主的赠予。春风的神奇是造物主给予的神奇。人在时时刻刻得到造物主的恩典,要懂得对恩典珍惜、感恩、敬拜。

“春风随手一拉帘子/胸腔中的瓦罐就被芽苞打翻”这样的诗意就有神奇之美,春风给人带来的快乐,是造物主的爱在唤醒生命的喜悦。

“和流星一样活在世上/总得有一秒澎湃过的影子,小村入季,瓜苗正在忙时”短暂的人生,要珍惜春光,在小村里的美好时刻、美好春光,都要爱,因为这一切都来自爱的礼物。人得到了爱,就要经历爱的源头洗礼,在爱中生活,得到洗礼的灵魂生活在爱里,就得到重生的沐浴。

人要辨别生命的美来自什么地方,人的敬拜是面对光明进行,要敬拜生命源头的创造。

人有怜悯之心,就需要心中有爱的源头。《我每天醒来都听到风的哭声》一诗写道:“天空有浩瀚之心/能装下四季回荡的痛苦/还能为无骨河水换上血色红袍/我心中有座寺庙/有棵枯株/和一口青铜老钟张开嘴巴/像一只倾诉的蚂蚁/没有吐出大海”当一个人错误地把内心的黑暗当作光明,这个人就无法得到光明源头的甘泉。只有内心以光明本身为心,才能有真正的内心洗礼重生。

内心要诉说什么?人的内心相对复杂,内心里面是一个复杂的局面,需要一个光源,而内心的诉说,往往会有要说的很多:“没有吐出大海”。

内心有甘泉,才能说出甘泉。大海是苦的哭泣的,蚂蚁是小的无能为力的,所以,内心要有甘泉的源头,就能解渴,活水泉源能给人真正的解渴。真正的活水源泉来自天“道”,所以“天空有浩瀚之心/能装下四季回荡的痛苦/还能为无骨河水换上血色红袍”天上的能力是巨大的,能够解决天下人生、灵魂内心的根本问题。

人的痛苦在于这个世界的欲望与罪恶,人只有超越生死,进入永恒,在天上就能获得彻底解脱,得到归宿。人在世上只是过客,人要进入爱的永恒。

刘合军的组诗《水淹没水》通过人的思考来表达人的思想与抒发,正确的思考才会产生正确的力量,才会给予阅读正确的引导。这组诗歌展示了人生、水的气象万千,而诗人追求的是智慧、光明、力量、超越,给人内心点灯,给人灵魂之光。

一超直入如来地

——刘春潮诗画中的艺术哲学

□李木心

明月是前身(国画)  刘春潮 作品

刘春潮,名字里涌动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他吸烟;他喝酒;他是一个知天命的性情少年。他是诗人;他是艺术家;他是诗人和艺术家的跨界玩家。

文学的底色是哲学。刘春潮的诗,颇有灵云悟桃花的境界。

他的诗读起来轻松、轻盈,却盛满了甜甜的爱情,浓浓的亲情,沉沉的乡愁。一缕烟岚、一片苍林、一湾清水、一块青石板……樱花谢了、菊花茶香了,还有他打扰了一朵荷花的睡眠……都经过了心灵的浸染,都是他自我生命的表征,一朵花里听天音,他的诗是一片宇宙天地。

“最好的文学是用最质朴的语言说出最深刻的话。”在刘春潮的诗中,父亲“那曾经的口气/熟悉的内容/让我提头知尾/却毫无怨倦/只是他断断续续/续续断断的语速/已经不再是我/曾经的父亲”,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不可遏制地流下来。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朴实却直抵人心,瞬间让我想起头戴草帽在梨树下劳作的父亲。

还有“一言不发的青石板/这么多人在它身上/踩来踩去/它一言不发/偶尔散发出熠熠的光”,我们每个平凡的人,何尝不是一块铺在路上的青石板呢?在风霜雨雪里践行自己的使命,默默承担着生活中的一切,但是我们偶尔也会发出生命的光芒,把眼睛照亮,把心照亮。“而我的春天/走了就不再回来”,诗人的忧伤,诗人敏感的心灵又塞满了时光流失的伤感,对大千世界一往情深。

刘春潮的诗像极了明代竟陵派诗人所推崇的境界:“譬如狼烟之上虚空,袅袅然一线耳,风撞之,时聚时散,时断时续。”轻轻翻开他的诗集,素净、纯真、不做作,流淌着强烈的单纯的质朴之美,读诗的心灵随着他的诗句在天地之间流动,随四时流转,味万物之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切艺术都是诗家本事,刘春潮不但是诗人,更是艺术家,艺术是情感的作业,为艺者,要在为人有一等之心胸,方有一等之艺术;为艺者,要有情怀,心中宽快,意思悦适,才能写出艺术华章。刘春潮,浪漫如他、单纯如他、深情如他,他载着自由流淌的思想和灵魂,挥洒着自由流淌的漆液,浸淫在画面上,幻化出春潮般涌动的“界”与“无界”的思考。

艺术的底色也是哲学。刘春潮的漆画,溢满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气场。

艺术要有超越形式之外的意味,即韵外之致,不坐实、不粘滞,飘渺无痕,如苔痕梦影,如空花自落,却让人产生无尽遐想。刘春潮漆画的世界里,一片涳濛,一片混沌,天地间就是一个气场,一切都在这气场中沉浮。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唯其流动,才会有“界”,又因其流动,才有“无界”。“界·无界”是时刻变化的变幻的。

“界·无界”,他的画里有着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感觉,像山、像飞雪、像树枝,像从宇宙中垂下一条彩练,像空空世界里漂浮着柔软的绸缎,以最柔软的内心,感知宇宙的无限——无界。

蛋壳生成雪山,自由流淌的漆液仿佛是罡风吹飞了漫山白雪,在蓝天映衬下,在霞光映照下,白的雪、蓝的雪、红的雪、绿的雪……“界·无界”,展示了一种“幻”境中的思想,仿佛忽生忽灭,刹那间。或许这五颜六色的“雪山飞雪”是他作为云南人内心挥之不去的印记。

如梦似幻的画面不仅让我想起了雪山,也让我想起绛珠仙子林黛玉,她“罩了一件大红羽纱白狐皮里的鹤氅,束着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画面里大雪纷飞,黛玉身披及地的大红色羽纱材质鹤氅,白狐皮衬里,用一条金、蓝、绿三色线编织的长丝绦在腰间随意一系,穿过一双玉环并打成花结固定住。在白雪的世界里,色彩丰富美丽,却又单纯至极,白雪中的仙子宛如流动的音符,在刘春潮斑斓的漆画里跳跃。

这也许就是艺术精神的延伸,它启发我们一种恣意的、性灵的遨游,带来内心的愉悦,恰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刘春潮的诗画世界里充满了跃动的音符,要用心去弹奏。

日食系列、月食系列、金银错系列……有的谨慎收拾,有的放笔横扫;有层次,有色彩,更有氤氲流荡的趣味,无边无界——果然大象无形。思想的表达、生命的感悟俱融汇于大化流衍的节奏之中;像列子御风,如关羽贯甲,势不可挡,形式之间形成一种内心的张力,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内化其间,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刘春潮的诗,是青山前一缕缭绕的云;他的画,是内在情性的风流倜傥。诗也好,画也罢,作品体验都是自我的、当下的、直觉的。当笔酣墨饱之际,一种傲慢恣肆的心态也随之形成,赤裸裸的生命个性也在张扬,带着他,也带着我们进入到一种酣畅淋漓的状态,一超直入如来地!

其实刘春潮很简单,走过春夏秋冬,经过风穿过雨,他依旧是一个襟怀洒落、追逐光风霁月的少年。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
湾韵|评论(2024年9月6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9-06 13:19

 讴歌与超越

 ——林小兵散文集《点点灯火》大家谈 

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卢卫平为林小兵颁发“苏曼殊文学奖”证书。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在即,中国第一大口岸——拱北口岸出入境大厅,宽敞的空间里,南来北往的脚步声此起彼伏,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时代画卷。在此默默履职奉献的移民管理警察林小兵,日复一日地履行着“国门卫士”的职责和使命,逐渐由“文字记录者”成长为“边检作家”。

第五届“苏曼殊文学奖”获奖作品集之一:林小兵散文集《点点灯火》近期顺利出版。

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卢卫平为林小兵颁发“苏曼殊文学奖”证书。

林小兵 国家移民管理警察,现任职于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拱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全国移民管理文联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珠海边检总站文联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在《光明日报》《南方日报》《中国移民管理报》《中国出入境观察》《羊城晚报》《澳门日报》《珠海特区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获第五届“苏曼殊文学奖”。著有个人自选集《兵锋》、散文集《点点灯火》。

2024年8月28日,由《珠海特区报》“湾韵”副刊联合珠海市作家协会、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珠海边检总站文联共同主办的“林小兵散文集《点点灯火》研讨会暨大湾区散文创作论坛”在珠海开放大学举行。以下是部分作家、评论家的发言。

李一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读林小兵的散文集《点点灯火》,我有两个感触:一是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他用自己人文情怀的点点灯火照亮他周围的人、事、物、景和自己的人生历练。二是他的文学语言已经到了纯熟的程度,超越了普通业余作者的水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刘鹏凯主编初次接触林小兵的作品就觉得他语感不错。林小兵的语言朴实无华,不堆砌不造作,不掉书袋,低调务实,但在平朴的叙事中寥寥几句描绘景物、天气的所谓闲笔,却很见功力。希望他随着观察、阅读、思考的深入和年岁的渐长,由文学小兵成长为文学大兵,最终能成为一个硕果累累的文坛老兵!

曾维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作协副主席) 《点点灯火》收录的作品,首先是真,无论是写同事还是故乡人和事,林小兵都能用简短的文字描摹出本真的面貌,表达真切的感受,全神贯注,不游离,不凌空蹈虚,有在场感。其次是诚,作品里充分表现了他对边检事业的忠诚,发自内心,不矫揉造作。在年轻人总是喊“躺平”的当下,这种忠诚十分可贵。三是爱,当然可以抽象出来说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但我更愿意确认这个爱是动词,是及物的,一个人若是心底有热爱,脚下就会有力量。

耿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散文讲究烟火气、絮语、谈话风。从这方面来看,林小兵的散文颇为出色,源于生活、忠于生活,具备纪实特点。然而,在散文创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现代化转向上的不足。如今,我们在应用文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看法和抒情性,形成了我们所推崇的散文风格。我特别欣赏刚才曾维浩所提到的“诚”,这种“诚”是散文的根基。林小兵的工作性质是戍守国门,很多篇章谈到对事业的忠诚,实际上也揭示了散文中“诚”与“真”的紧密联系。然而,大家对他的散文的讨论中也表达了一些不满足,仅仅记录真实还不够。因此,增加阅读、开阔视野至关重要。

卢卫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作协主席) 林小兵的散文集《点点灯火》是一部洋溢着深厚人文情怀的佳作,作者以真实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工作与生活场景的画卷。这些描写不仅是生活的片段,更是深刻的关怀与深思的凝聚。其散文风格朴实无华,语言凝练有力,展现出作者优秀的文学功力。林小兵对散文的独特理解,使得他的文字充满感染力。相信随着阅读面的不断拓展和思考的深化,他的文学表现力将愈发卓越。

赵国宏(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珠海城职院人文学院院长) 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素材。林小兵作为新时代特别阳光、积极向上、热情有为的“国门卫士”青年作家,勤于耕耘,创作出大量作品并获得了很大成就。其散文集《点点灯火》远不止是作者个人成长轨迹的简单记录,它更是对大湾区文化交融和社会进步的一种鲜活诠释,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其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成长历程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展现了大湾区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刘鹏凯(作家、珠海传媒集团《珠海特区报》“湾韵”副刊主编) “湾韵”首次举办本土作者作品研讨会,目标在于挖掘与培育有潜力的青年作家。这不仅是一场兼具学术性与文化价值的论坛,更是一场灵感与创意的交流活动。在深入研讨散文集《点点灯火》的过程中,我们寄望于激发更多文学创作的火花,助力珠海乃至大湾区文学的发展。林小兵的散文语言具有一定的特色,在未来的创作上,他应学会“描写婴儿的呼吸”,以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和细节。期待他写出更多精彩的散文。

王光华(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大学教授) 林小兵的作品内容紧紧围绕自己边检工作中的“人与事”,具有“拓荒”的创新性,创造并丰富了“边检散文”这一类型。与他的职业有关,他的散文特别具有筋骨感、立体感与色彩感。他的散文筋骨感体现在作品所叙写的平凡人与事并不平淡,因为在他笔下,鲜活的生活充满了向上的力量。他的散文洋溢着鲜活与浓郁的生活与工作气息,人物形象、现实背景与质感场景建构了一种特有的立体感。忠诚、真诚、赤诚共同构筑了其作品的暖色调,赋予生活与散文以哲理。建议他在以后的创作中适当增加故事感。

唐晓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香洲区作协主席) 林小兵通过散文这一文学样式来记写自身的生命、生活过程中的林林总总,情感流露自然,并能带入一些自悟性的思考,十分难得。林小兵忠诚事业,热爱生活,不惧困难。尤其他对文学始终怀有敬畏之心,一心向往,努力实践,一直在写作的路径上奋力前行。阅读与创作像是他生命里不可或缺的粮食。希望他以后的散文创作可以从“小散”到“大散”,让自己的作品更纵横广阔、更敏锐深邃,融入更多的人文、历史和时代精神。

黄龙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斗门区作协主席) 林小兵是一名充满灵性与才华的作家,透过他的文字,得以窥见他对生命与生活的深切热爱,以及那份朴实无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散文世界里,有些篇章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激发着读者的深思与心灵的强烈共鸣。这些文字,如同细水长流,虽不起眼,却能在读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回味无穷。

谢小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金湾区作协主席) 散文的语言就像一张脸,好看便会激发阅读的欲望。我对林小兵所塑造的新颖姿态及其作品所展现的纯净心灵深感敬佩。在细读林小兵的著作时,我仿佛踏上了珠海的“地理志”,领略了艺术与地方文化交融所孕育出的独特审美。字里行间,林小兵的文学情怀跃然纸上,他的创作态度积极向上,透露出他平易近人的性格。他的洞察力与生活紧密相连,透过文字,我们得以窥见其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邓红琼(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香洲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林小兵散文集《点点灯火》是一部贴近生活、真实感人的散文佳作。其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体悟,将作为移民管理警察的职业生涯、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个人成长路上的斑斓足迹,巧妙地编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我们在林小兵的笔下,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与不易,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这些文字,不仅仅是个人记忆的珍贵存档,更是对时代变迁中,那些默默奉献、勇于担当的平凡英雄的深情颂扬。

步缘(博士、《绿荫诗报》主编) 林小兵散文集《点点灯火》捕捉自我生命的记忆,以徐徐之笔细述个人与国门、故土的故事。书中不仅能看到国门、横琴、关闸、宝镜湾等元素的记述,也能感受到他对故土的深厚眷恋。同时,他热切地建构文化的故乡,从时间之所中筑造永恒的故乡。他的散文克制而细腻,真实的细节穿透生活的琐碎,时刻闪现着人性之光。总之,林小兵对现实的关照和对生活的体察,既反映生活的多元性,又通过细节刻画,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交织一起,展现出文学的力量。

杨长征(广东作协会员、珠海作协副秘书长) 林小兵仅隔三年又出版散文集《点点灯火》,一是使人惊讶作者近年旺盛的创作力;二是凸显了广东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该书不少篇章记录了新时代珠海社会发展的轨迹及珠海人的创新精神;三是不少佳作展现了“国门卫士”的热血忠诚,传递着满满的昂扬向上的正能量。(文字整理:毛岸琴)

 水的力量 

 ——读刘合军组诗《水淹没水》 

□赖廷阶

读了刘合军的组诗《水淹没水》之后,让人思考。能让人思考,其中必有力量。

人现在还活着,就得到了生命的恩典。《今有薄日》一诗写道:“还有一小段灰云,泡在/天际蹉跎,它们不像乌鸦,发出/悲观而又惊悚的叫声//一个将大海装进陶罐的人,相信/阴晴,薄日都有定数,懂得/与安静更适合无趣之人//关于云上意象与黑白的纷争,它们/都不将构成我最起码的幸福/我的幸福是砸碎陶罐”当一日将尽的时候,会看到剩下来的夕日、云也是就要收拾好自己进入夜色了,在天边,云是云,云与乌鸦不一样,她们都有各自的归宿与去向。

一个在天色将晚的时候看云归宿的人,知道人间如何归去。这就是从环境里得到的启示。

人在环境和时间里,都要好好地安顿心灵。灵魂得到安顿才是本质性的内容。

为什么说在白天就要离开,夜晚就要来临的时候,幸福是“砸碎陶罐”,这就是破与立的关系,在长夜,如何做才能穿越长夜?这就需要破与立。这样的诗歌是意味深长的。

人们经常把人生比喻为河流,这比喻人人皆知,因为的确如此。《水淹没水》一诗写道:“一条河躬身行走,那黄土/拓印的皮肤上刻满前世的皱褶/巴颜喀拉山给了它一万次翻身的命运/和抽干血的羊皮筏子/与被鞭打的道具走出天空的深处/但风云和草地越走越低/斜晖/抱着瓦片下坠/群鱼在深水偷欢”在一条河流上看到人生:“一条河躬身行走”落日下的河流、船、群山都在一个画面上,人又该如何?这是诗歌给人引发的思考?

人应该在有光的时候,展示在光上,那么,在夜晚就要来到的时候,就要知道破釜沉舟,需要勇气与力量,需要做好准备度过长夜,长夜是用来休息的,可以获得生命的欢乐,但夜色里的欢乐是正当的,不是苟且。

“斜晖/抱着瓦片下坠/群鱼在深水偷欢”一个人就要善于处理自己与时光的关系,要知道真正的快乐是灵魂得到安顿的时候,而不是肉体的苟且偷生。

这就是说,人需要做好切换,切换自己的角色与环境,鱼群之所以能够在深水里面得到快乐,因为它们避开了黑暗、长夜、暴露的危险。

所以,水给的环境,需要善于在环境里生存,需要在画卷里度过真正的人生,走向未来,真正的未来是灵魂得到正确的归宿。

水是用来洗礼的,在夜色来临之前,要洗礼,就能获得这种得到的快乐,好比鱼在洗礼中得到的快乐。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的现实。踏青是人得到自然环境的馈赠。《踏青》一诗写道:“春风随手一拉帘子/胸腔中的瓦罐就被芽苞打翻//和流星一样活在世上/总得有一秒澎湃过的影子,小村入季,瓜苗正在忙时//祭火闲云清点老瓦和笋尖/一个图腾和弥雨踏山漫行,斜晖日暮/这山这水,淡淡的……”这首诗得到了造物主的赠予。春风的神奇是造物主给予的神奇。人在时时刻刻得到造物主的恩典,要懂得对恩典珍惜、感恩、敬拜。

“春风随手一拉帘子/胸腔中的瓦罐就被芽苞打翻”这样的诗意就有神奇之美,春风给人带来的快乐,是造物主的爱在唤醒生命的喜悦。

“和流星一样活在世上/总得有一秒澎湃过的影子,小村入季,瓜苗正在忙时”短暂的人生,要珍惜春光,在小村里的美好时刻、美好春光,都要爱,因为这一切都来自爱的礼物。人得到了爱,就要经历爱的源头洗礼,在爱中生活,得到洗礼的灵魂生活在爱里,就得到重生的沐浴。

人要辨别生命的美来自什么地方,人的敬拜是面对光明进行,要敬拜生命源头的创造。

人有怜悯之心,就需要心中有爱的源头。《我每天醒来都听到风的哭声》一诗写道:“天空有浩瀚之心/能装下四季回荡的痛苦/还能为无骨河水换上血色红袍/我心中有座寺庙/有棵枯株/和一口青铜老钟张开嘴巴/像一只倾诉的蚂蚁/没有吐出大海”当一个人错误地把内心的黑暗当作光明,这个人就无法得到光明源头的甘泉。只有内心以光明本身为心,才能有真正的内心洗礼重生。

内心要诉说什么?人的内心相对复杂,内心里面是一个复杂的局面,需要一个光源,而内心的诉说,往往会有要说的很多:“没有吐出大海”。

内心有甘泉,才能说出甘泉。大海是苦的哭泣的,蚂蚁是小的无能为力的,所以,内心要有甘泉的源头,就能解渴,活水泉源能给人真正的解渴。真正的活水源泉来自天“道”,所以“天空有浩瀚之心/能装下四季回荡的痛苦/还能为无骨河水换上血色红袍”天上的能力是巨大的,能够解决天下人生、灵魂内心的根本问题。

人的痛苦在于这个世界的欲望与罪恶,人只有超越生死,进入永恒,在天上就能获得彻底解脱,得到归宿。人在世上只是过客,人要进入爱的永恒。

刘合军的组诗《水淹没水》通过人的思考来表达人的思想与抒发,正确的思考才会产生正确的力量,才会给予阅读正确的引导。这组诗歌展示了人生、水的气象万千,而诗人追求的是智慧、光明、力量、超越,给人内心点灯,给人灵魂之光。

一超直入如来地

——刘春潮诗画中的艺术哲学

□李木心

明月是前身(国画)  刘春潮 作品

刘春潮,名字里涌动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他吸烟;他喝酒;他是一个知天命的性情少年。他是诗人;他是艺术家;他是诗人和艺术家的跨界玩家。

文学的底色是哲学。刘春潮的诗,颇有灵云悟桃花的境界。

他的诗读起来轻松、轻盈,却盛满了甜甜的爱情,浓浓的亲情,沉沉的乡愁。一缕烟岚、一片苍林、一湾清水、一块青石板……樱花谢了、菊花茶香了,还有他打扰了一朵荷花的睡眠……都经过了心灵的浸染,都是他自我生命的表征,一朵花里听天音,他的诗是一片宇宙天地。

“最好的文学是用最质朴的语言说出最深刻的话。”在刘春潮的诗中,父亲“那曾经的口气/熟悉的内容/让我提头知尾/却毫无怨倦/只是他断断续续/续续断断的语速/已经不再是我/曾经的父亲”,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不可遏制地流下来。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朴实却直抵人心,瞬间让我想起头戴草帽在梨树下劳作的父亲。

还有“一言不发的青石板/这么多人在它身上/踩来踩去/它一言不发/偶尔散发出熠熠的光”,我们每个平凡的人,何尝不是一块铺在路上的青石板呢?在风霜雨雪里践行自己的使命,默默承担着生活中的一切,但是我们偶尔也会发出生命的光芒,把眼睛照亮,把心照亮。“而我的春天/走了就不再回来”,诗人的忧伤,诗人敏感的心灵又塞满了时光流失的伤感,对大千世界一往情深。

刘春潮的诗像极了明代竟陵派诗人所推崇的境界:“譬如狼烟之上虚空,袅袅然一线耳,风撞之,时聚时散,时断时续。”轻轻翻开他的诗集,素净、纯真、不做作,流淌着强烈的单纯的质朴之美,读诗的心灵随着他的诗句在天地之间流动,随四时流转,味万物之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切艺术都是诗家本事,刘春潮不但是诗人,更是艺术家,艺术是情感的作业,为艺者,要在为人有一等之心胸,方有一等之艺术;为艺者,要有情怀,心中宽快,意思悦适,才能写出艺术华章。刘春潮,浪漫如他、单纯如他、深情如他,他载着自由流淌的思想和灵魂,挥洒着自由流淌的漆液,浸淫在画面上,幻化出春潮般涌动的“界”与“无界”的思考。

艺术的底色也是哲学。刘春潮的漆画,溢满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气场。

艺术要有超越形式之外的意味,即韵外之致,不坐实、不粘滞,飘渺无痕,如苔痕梦影,如空花自落,却让人产生无尽遐想。刘春潮漆画的世界里,一片涳濛,一片混沌,天地间就是一个气场,一切都在这气场中沉浮。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唯其流动,才会有“界”,又因其流动,才有“无界”。“界·无界”是时刻变化的变幻的。

“界·无界”,他的画里有着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感觉,像山、像飞雪、像树枝,像从宇宙中垂下一条彩练,像空空世界里漂浮着柔软的绸缎,以最柔软的内心,感知宇宙的无限——无界。

蛋壳生成雪山,自由流淌的漆液仿佛是罡风吹飞了漫山白雪,在蓝天映衬下,在霞光映照下,白的雪、蓝的雪、红的雪、绿的雪……“界·无界”,展示了一种“幻”境中的思想,仿佛忽生忽灭,刹那间。或许这五颜六色的“雪山飞雪”是他作为云南人内心挥之不去的印记。

如梦似幻的画面不仅让我想起了雪山,也让我想起绛珠仙子林黛玉,她“罩了一件大红羽纱白狐皮里的鹤氅,束着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画面里大雪纷飞,黛玉身披及地的大红色羽纱材质鹤氅,白狐皮衬里,用一条金、蓝、绿三色线编织的长丝绦在腰间随意一系,穿过一双玉环并打成花结固定住。在白雪的世界里,色彩丰富美丽,却又单纯至极,白雪中的仙子宛如流动的音符,在刘春潮斑斓的漆画里跳跃。

这也许就是艺术精神的延伸,它启发我们一种恣意的、性灵的遨游,带来内心的愉悦,恰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刘春潮的诗画世界里充满了跃动的音符,要用心去弹奏。

日食系列、月食系列、金银错系列……有的谨慎收拾,有的放笔横扫;有层次,有色彩,更有氤氲流荡的趣味,无边无界——果然大象无形。思想的表达、生命的感悟俱融汇于大化流衍的节奏之中;像列子御风,如关羽贯甲,势不可挡,形式之间形成一种内心的张力,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内化其间,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刘春潮的诗,是青山前一缕缭绕的云;他的画,是内在情性的风流倜傥。诗也好,画也罢,作品体验都是自我的、当下的、直觉的。当笔酣墨饱之际,一种傲慢恣肆的心态也随之形成,赤裸裸的生命个性也在张扬,带着他,也带着我们进入到一种酣畅淋漓的状态,一超直入如来地!

其实刘春潮很简单,走过春夏秋冬,经过风穿过雨,他依旧是一个襟怀洒落、追逐光风霁月的少年。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