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家园(2024年1月21日)

tqb-20240121-004.jpg

静谧灵动山房路

□张映竹

tqb0121004_001_01_b.jpg

唐家古镇山房路。 钟凡 手绘

 

青砖伴瓦漆的慢生活,是珠海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在唐家古镇,有一条山房路,属于古镇的年轮就刻画在这样的老街巷中,岁月沧桑,灵动依然。一条老街意蕴悠长,一段历史几多情怀。

 

每天清晨,当清脆的鸟鸣响彻静谧的街道,商铺卷起了门帘,山房路就苏醒了。不宽的青石板路弯弯曲曲,两旁的老房子错落有致,白墙黛瓦与木格窗棂在冬日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清雅而古朴。

 

步入山房路,溜达着聊聊闲天,便来到了瑞芝唐公祠。瑞芝唐公祠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民族企业家唐瑞芝的家族祠堂,也是一座唐家湾镇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岭南建筑风格祠堂。相传当年祠内装饰多用金箔,并请来晚清岭南著名画家杨瑞石绘制壁画,使其成为唐家村众多祠堂中最富丽堂皇的一座。

 

如今,祠堂已被活化利用成了唐家村史馆,馆内通过“源起金涌”“声名鹊起”“模范县治”“艰苦奋战”“珠海之初”“蓬勃发展”“今日唐家”七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唐家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陈列形式,为参观者全方位地展示唐家村的历史人文风貌。

 

与瑞芝堂公祠相距不远,便是去年12月正式开馆的珠海留学文化馆。该馆通过活化利用唐家古旧宅院,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再现广东香山近代风华。展馆整体以静谧的蓝色为主色调,一轮圆月悬挂在序厅中央,“月是故乡明”将游子的思念和家乡连接了起来。馆内设有“先行者容闳”“留美幼童”“第二次留学潮”“留学足迹”“留学家族”等展陈单元。百年留学潮,报国游子心。驻足其中,感受百年前留学生坚定的抱负和担当,可敬可叹。

 

沿着石板路再往前,便是珠海高新区粤语粤剧文化传承基地——粤韵堂,由宪尧唐公祠活化利用而成。该祠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是纪念唐家村唐氏第十五世祖唐宪尧的祠堂,祠堂内现存石碑两块,分别为“宪尧祖祠序”和“重修宪尧祖祠序”。祠堂内还展出了粤剧服装、头饰、乐器等,舞台虽然不大,但时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粤语粤剧主题文艺表演、文化沙龙等特色文化活动,让参观者在百年古建筑里徜徉,聆听古韵新声。

 

从午后暖阳到暮色霭霭,在山房路,不知不觉便消磨了一日时光,每到一处景致、每一帧定格,清新自然、生机盎然,都是属于珠海冬日老街的美丽画卷。

 

寒水潋滟 灯影若梦

□鲍安顺

读苏轼《月出》,其中有一句“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那寒水灯影,让人心动,却又心凉,动的是诗意轻盈,而寒的却是本能对冬天的体会和感知。后来,又读到苏轼《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那诗意朦胧,让我仿佛看见月亮与灯影里的寒水,凄清美丽,神伤而悠扬。

 

读古人写寒水的诗句不少。杜甫的“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贾岛的“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王冕的“疏花粲粲照寒水,玛瑙坡前春独回”,还有唐人钱起的“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以及宋人李弥逊的“枕冷梦魂惊,一阶寒水明”……我感觉,诗里诗外,寒水近在咫尺,若灯影,似梦幻,无论诗里我看到的景象与想象,还是我在冬天里的视野与渴望,都能体验到寒水的游离感——生命的超逸情绪渲染开来,冷落的意念和情感,也在诗句里落地生根,让我内心拥有了冬日最醒目的风貌,就是寒水,那扑朔迷离的风情与气场。

 

小时候常去水边,喜欢看冬天的寒水,尤其冬夜江南,那湖上渔火,江中航灯,还有拖船顺流和逆流穿行的舱灯,总是让我迷离,有希冀,也有渴望。那湖畔江岸,也有灯火人家,稀薄而稀落,零星得像几颗眨眼的小蝌蚪,带着水的寒气,弥漫着生活的温情。那时,我有一个奇怪想法,去海岸线看海,海水可寒,那海船上的灯,还有沿海城市与渔村,也一定有灯影,比我身边的寒水灯影,也许更加绚烂迷人。

 

我生活的城市,有湖有江也有河,沿水畔的灯市如海,与冬天的寒水相依存在,让我在清冷中产生了许多想象与幻觉。有时,我感觉自己像当年荆轲,走过易水之寒,却有着壮志凌云的气概,正如体验“寒水非风戚”的缥缈,让平生的志愿,多了些冷静与思考,文雅与练达,豪气与胆略,淡泊与超脱。我性格粗放,却又喜欢诗文,这矛盾就像寒水与灯影,一冷一热,却在天地间一张一弛,真实存在着。

 

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时,相约而写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文章写的是仲夏之夜,可是“桨声灯影”四个字,总是牵绊着我的心魂。可以说,从30年前在大学语文课本读到后,给我最深切的记忆,就是奇怪地想象起灯影里的寒水,那秦淮河的夜色风光,旖旎迷幻,最美的应该是寒水潋滟,灯影与桨声相伴。几度秦淮云烟,历代兴亡的风雨沧桑,让众多骚人墨客借秦淮而歌咏凭吊……他们诗文里的附庸之物,星象寥落,浩如烟海,让我无暇顾及。独有寒水一词,让我刻骨铭心,它来于杜牧的《泊秦淮》一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脍炙人口的诗韵吟风,把秦淮美景与时局堪忧结合了起来,那秦淮河上笙歌繁华的气象,是虚浮的,最惨的情景,是商女国破家亡时的琴声歌舞,传达出来的是彻骨的寒意与冰凉。

 

后来我想,六朝金粉,纸醉金迷,其实在现代两位散文大家的笔下,秦淮河被写得如诗、如画、如梦……“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那是五四运动刚过去三四年,文化冷落,新的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迷茫、苦闷彷徨,对时局不满,梦想追求,渴望着个性解放。也可以说,那是寒水里的灯光艳影,也是黎明前的寒意呼唤。

 

记得有年冬夜,我站在九江琵琶亭旁,看亭上楹联很妙。上联是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中的“灯残无焰影憧憧”“暗风吹雨入寒窗”,而下联则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枫叶荻花秋瑟瑟”“绕船月明江水寒”。那“灯残无焰影”,那“月明江水寒”,有凄绝,也有晴朗,到让我想到南京的乌衣巷与古秦淮。我突然感觉,自己就像云游在外的孩子,渴望回归,走进令人心悸的温馨时光——就是我的母亲,在冬天寒江之上的渔船里,点亮一盏灯,那是烛火或油灯,照着我走出了江湖河流的多年之后,重新回到梦里温暖的家,那是母亲的渔船,也是我的渔船。

tqb0121004_005_01_b.jpg

江山永固 (国画) 吴冠仲 作品

姜窝儿

□马科平

姜窝儿是从前村里人使用的一种家用工具,由姜窝儿和姜锤(杵头)构成,一般用来捣碎调料、粮食。有细小型的、有粗大型的,无论粗细和大小,姜窝儿基本都是圆柱体,平面平底,表面有空心凹槽。姜锤(杵头)像个小棒槌,放在姜窝儿里比平面略高一个拳头,刚好能够攥在人的手心。

 

村里的姜窝儿材质多种多样,有石头打制,有生铁铸就,也有陶土烧制。我家的姜窝儿粗糙简陋,是一段老碗粗的土槐树做的,姜锤(杵头)是祖父在渭河滩捡的一块天然圆柱状石头,大小样子宛如玉米棒子,青黑色,光滑细腻。

 

在我的印象里,家里的姜窝儿看起来有点陈旧沧桑,底部磨损残缺,圆柱体表面木纹有些开裂,但姜窝儿的空心凹槽光滑如镜。平日里祖母把姜窝儿看得像宝贝一样,孩子们绝对不能用它砸核桃、杏仁之类的坚果。

 

祖母去世后,姜窝儿传到了娘的手里。为了避免风吹雨淋、鸡踏狗搡,娘平常会将姜窝儿放到屋里不起眼的地方“隐藏”起来,用时才郑重其事地取出来。过去没有粉碎机、电磨机、破壁机,家里人吃的调料、辣椒面、花生碎甚至颗粒盐等,都是用姜窝儿手工来“踏”碎的。

 

用姜窝儿干活很是辛苦。记忆里总是在某个暖暖的午后,娘洗干净红辣椒,用剪刀剪成小段,在锅里焙炒后,坐在屋檐下,用姜窝儿慢慢地“踏”。娘往姜窝儿里倒进一些辣椒段,用左手掩住姜窝儿半边口,用右手握起姜锤,“咚、咚”一上一下,反复捶打。右手累了,又换成左手。左右手都累了,就双手握起姜锤操作。

 

时间不会太久,我就看见娘的脸上满是汗水,背上的衣服也慢慢湿了,四处飘散的辣椒粉末,让娘不住地打喷嚏。我走上前去给娘帮忙,无奈年龄小反而添了乱。记得娘笑着说:“咱家的姜窝儿费力气不出活,以后长大了给娘置办个好的。”我使劲地点点头。

 

姜窝儿里的辣椒逐渐变碎变小,直至成为粉末,娘觉得“踏”得差不多了,用勺子把辣椒面小心翼翼舀出来,放进辣椒罐。再给姜窝儿里添上辣椒段,手握姜锤继续“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这个时候,隔壁的三婶常常会来家里串门,手里拿着正纳的鞋底,坐上小凳,在娘的身旁说笑,告诉娘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三婶本来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可只说了几句,便连打喷嚏,眼泪都下来了,一下子就把娘逗笑了。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现在村里很少有人使用姜窝儿了,它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近九十的娘虽然已经有些丢三拉四,但总是舍不得丢掉落满灰尘的姜窝儿。她觉得,不管时代如何进步,经济如何发达,都不应该忘记这些曾经给过我们帮助和与之相关的点点滴滴。

 

迷上健步走

□任生林

去年秋天,我在珠海一所大学任教,每天围着教室和公寓打转,吃完饭不是看电视就是看书,累了倒头便睡。由于缺少运动,导致消化不良,体重增加,工作一会儿便浑身难受。体检时发现,血压、血糖突破正常值。医生建议我少荤多素,增加运动量。于是,我强迫自己每晚到珠海市体育中心锻炼。

 

傍晚七点左右,平静的运动场一下子热闹起来,跑步的、跳舞的、练太极等,不一而足。我顺着运动场开始散步。

刚走了一圈,便被运动场上五六支健步走队伍吸引。各支队伍穿着不同样式的队服,第一排中间有队员举着队牌,其两旁有队员举着旗帜,后面队员相距1.5米左右,步伐整齐,精神昂扬。我不由自主地静静跟在一支穿荧光绿队服的队伍后面走。以我平时的状态,可能走个两三圈便需要休息,这天硬是走了整整九圈,浑身冒汗,但又感觉异常放松。

 

我气喘吁吁地在场边休息,领队一位女士过来问我是否要加入队伍,并说他们纯粹是公益性质,有套队服就可以加入。这位女士就是珠海市田协徒步晚队的队长莉莉。大伙儿都称她“莉姐”。

 

据莉姐讲,健步走这项活动在珠海已进行六七年了,他们这支队伍是最早成立的,原先是晨练一小时,许多人由于工作忙顾不上,便从早队中分离出一些人改到傍晚锻炼。后来,原来的负责人因事离开珠海,她便接下队长之职。

 

徒步晚队共有80多人,经常参加活动的有40多人,大多是中老年人,有退休人员、企业老板、打工仔,年轻的40多岁,年长的70多岁。这是个松散性组织,不收费,想来就来,没有硬性约束。莉姐热心公益事业,为凝聚队伍,主动掏钱买队旗、队牌、手套,组织大伙儿训练,努力做到步伐整齐,刚劲有力,并增加一些上肢动作,以达到健身悦心的目的。

 

莉姐每天下午发短信,提醒我晚上按时参加徒步,让没坚持几天便想偷懒的我很不好意思。在她的督促下,我只要没课便天天参加,平均每天走1.5万步,晚上回到家,洗漱完倒头便睡,睡眠质量很高。早晨六点多准时起床,一天精力充沛。就这样坚持两个多月,我的消化顺畅了,肚腩明显变小,同事都说我红光满面,工作效率也明显高了。

 

如今,我如果连续两三天不参加健步走,便感觉浑身不自在。运动间隙,和队友交流心得,他们都说健步走会上瘾,好像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队友“满山红”去年刚退休,体检时全身上下都是毛病,别人建议她到珠海市体育中心锻炼,没想到健步走了4个多月,毛病好了多半。“随缘”大哥60多岁的人,家住中山坦洲,每天坐公交车到这里活动,身体练得结结实实。“大飞哥”退休后不久离异,一个人无所适从,自从遇上健步走的一群人,每天活得滋润有味,70岁的人像小伙子一样。

 

健步走也会上瘾,真想不到啊。

 

去年11月26日,珠海马拉松在市体育中心开跑。莉姐组织大家健步走,配合比赛活动。早晨七点半,队员们穿着漂亮的荧光绿队服,在铿锵有力的音乐伴奏中,迈着矫健的步伐,行走在漂亮的大街上,步履整齐,雄健有力,成为珠海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元旦,珠海市新年登高健步行活动举行。早晨七点多,海风习习,凉爽宜人。来自全市各行各业40多支队伍1000多名徒步爱好者相聚在珠海博物馆广场。随着一声鸣笛,大家沿着香山云道行走。健步晚队队友们在莉姐的带领下,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矫健的步伐,行走在美丽的山海间。我不禁回忆起几个月的经历,感慨良多,庆幸自己遇上了这群可爱的队友,庆幸自己爱上了健步走。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教授)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
湾韵|家园(2024年1月21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1-21 07:29

tqb-20240121-004.jpg

静谧灵动山房路

□张映竹

tqb0121004_001_01_b.jpg

唐家古镇山房路。 钟凡 手绘

 

青砖伴瓦漆的慢生活,是珠海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在唐家古镇,有一条山房路,属于古镇的年轮就刻画在这样的老街巷中,岁月沧桑,灵动依然。一条老街意蕴悠长,一段历史几多情怀。

 

每天清晨,当清脆的鸟鸣响彻静谧的街道,商铺卷起了门帘,山房路就苏醒了。不宽的青石板路弯弯曲曲,两旁的老房子错落有致,白墙黛瓦与木格窗棂在冬日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清雅而古朴。

 

步入山房路,溜达着聊聊闲天,便来到了瑞芝唐公祠。瑞芝唐公祠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民族企业家唐瑞芝的家族祠堂,也是一座唐家湾镇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岭南建筑风格祠堂。相传当年祠内装饰多用金箔,并请来晚清岭南著名画家杨瑞石绘制壁画,使其成为唐家村众多祠堂中最富丽堂皇的一座。

 

如今,祠堂已被活化利用成了唐家村史馆,馆内通过“源起金涌”“声名鹊起”“模范县治”“艰苦奋战”“珠海之初”“蓬勃发展”“今日唐家”七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唐家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陈列形式,为参观者全方位地展示唐家村的历史人文风貌。

 

与瑞芝堂公祠相距不远,便是去年12月正式开馆的珠海留学文化馆。该馆通过活化利用唐家古旧宅院,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再现广东香山近代风华。展馆整体以静谧的蓝色为主色调,一轮圆月悬挂在序厅中央,“月是故乡明”将游子的思念和家乡连接了起来。馆内设有“先行者容闳”“留美幼童”“第二次留学潮”“留学足迹”“留学家族”等展陈单元。百年留学潮,报国游子心。驻足其中,感受百年前留学生坚定的抱负和担当,可敬可叹。

 

沿着石板路再往前,便是珠海高新区粤语粤剧文化传承基地——粤韵堂,由宪尧唐公祠活化利用而成。该祠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是纪念唐家村唐氏第十五世祖唐宪尧的祠堂,祠堂内现存石碑两块,分别为“宪尧祖祠序”和“重修宪尧祖祠序”。祠堂内还展出了粤剧服装、头饰、乐器等,舞台虽然不大,但时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粤语粤剧主题文艺表演、文化沙龙等特色文化活动,让参观者在百年古建筑里徜徉,聆听古韵新声。

 

从午后暖阳到暮色霭霭,在山房路,不知不觉便消磨了一日时光,每到一处景致、每一帧定格,清新自然、生机盎然,都是属于珠海冬日老街的美丽画卷。

 

寒水潋滟 灯影若梦

□鲍安顺

读苏轼《月出》,其中有一句“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那寒水灯影,让人心动,却又心凉,动的是诗意轻盈,而寒的却是本能对冬天的体会和感知。后来,又读到苏轼《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那诗意朦胧,让我仿佛看见月亮与灯影里的寒水,凄清美丽,神伤而悠扬。

 

读古人写寒水的诗句不少。杜甫的“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贾岛的“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王冕的“疏花粲粲照寒水,玛瑙坡前春独回”,还有唐人钱起的“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以及宋人李弥逊的“枕冷梦魂惊,一阶寒水明”……我感觉,诗里诗外,寒水近在咫尺,若灯影,似梦幻,无论诗里我看到的景象与想象,还是我在冬天里的视野与渴望,都能体验到寒水的游离感——生命的超逸情绪渲染开来,冷落的意念和情感,也在诗句里落地生根,让我内心拥有了冬日最醒目的风貌,就是寒水,那扑朔迷离的风情与气场。

 

小时候常去水边,喜欢看冬天的寒水,尤其冬夜江南,那湖上渔火,江中航灯,还有拖船顺流和逆流穿行的舱灯,总是让我迷离,有希冀,也有渴望。那湖畔江岸,也有灯火人家,稀薄而稀落,零星得像几颗眨眼的小蝌蚪,带着水的寒气,弥漫着生活的温情。那时,我有一个奇怪想法,去海岸线看海,海水可寒,那海船上的灯,还有沿海城市与渔村,也一定有灯影,比我身边的寒水灯影,也许更加绚烂迷人。

 

我生活的城市,有湖有江也有河,沿水畔的灯市如海,与冬天的寒水相依存在,让我在清冷中产生了许多想象与幻觉。有时,我感觉自己像当年荆轲,走过易水之寒,却有着壮志凌云的气概,正如体验“寒水非风戚”的缥缈,让平生的志愿,多了些冷静与思考,文雅与练达,豪气与胆略,淡泊与超脱。我性格粗放,却又喜欢诗文,这矛盾就像寒水与灯影,一冷一热,却在天地间一张一弛,真实存在着。

 

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时,相约而写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文章写的是仲夏之夜,可是“桨声灯影”四个字,总是牵绊着我的心魂。可以说,从30年前在大学语文课本读到后,给我最深切的记忆,就是奇怪地想象起灯影里的寒水,那秦淮河的夜色风光,旖旎迷幻,最美的应该是寒水潋滟,灯影与桨声相伴。几度秦淮云烟,历代兴亡的风雨沧桑,让众多骚人墨客借秦淮而歌咏凭吊……他们诗文里的附庸之物,星象寥落,浩如烟海,让我无暇顾及。独有寒水一词,让我刻骨铭心,它来于杜牧的《泊秦淮》一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脍炙人口的诗韵吟风,把秦淮美景与时局堪忧结合了起来,那秦淮河上笙歌繁华的气象,是虚浮的,最惨的情景,是商女国破家亡时的琴声歌舞,传达出来的是彻骨的寒意与冰凉。

 

后来我想,六朝金粉,纸醉金迷,其实在现代两位散文大家的笔下,秦淮河被写得如诗、如画、如梦……“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那是五四运动刚过去三四年,文化冷落,新的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迷茫、苦闷彷徨,对时局不满,梦想追求,渴望着个性解放。也可以说,那是寒水里的灯光艳影,也是黎明前的寒意呼唤。

 

记得有年冬夜,我站在九江琵琶亭旁,看亭上楹联很妙。上联是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中的“灯残无焰影憧憧”“暗风吹雨入寒窗”,而下联则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枫叶荻花秋瑟瑟”“绕船月明江水寒”。那“灯残无焰影”,那“月明江水寒”,有凄绝,也有晴朗,到让我想到南京的乌衣巷与古秦淮。我突然感觉,自己就像云游在外的孩子,渴望回归,走进令人心悸的温馨时光——就是我的母亲,在冬天寒江之上的渔船里,点亮一盏灯,那是烛火或油灯,照着我走出了江湖河流的多年之后,重新回到梦里温暖的家,那是母亲的渔船,也是我的渔船。

tqb0121004_005_01_b.jpg

江山永固 (国画) 吴冠仲 作品

姜窝儿

□马科平

姜窝儿是从前村里人使用的一种家用工具,由姜窝儿和姜锤(杵头)构成,一般用来捣碎调料、粮食。有细小型的、有粗大型的,无论粗细和大小,姜窝儿基本都是圆柱体,平面平底,表面有空心凹槽。姜锤(杵头)像个小棒槌,放在姜窝儿里比平面略高一个拳头,刚好能够攥在人的手心。

 

村里的姜窝儿材质多种多样,有石头打制,有生铁铸就,也有陶土烧制。我家的姜窝儿粗糙简陋,是一段老碗粗的土槐树做的,姜锤(杵头)是祖父在渭河滩捡的一块天然圆柱状石头,大小样子宛如玉米棒子,青黑色,光滑细腻。

 

在我的印象里,家里的姜窝儿看起来有点陈旧沧桑,底部磨损残缺,圆柱体表面木纹有些开裂,但姜窝儿的空心凹槽光滑如镜。平日里祖母把姜窝儿看得像宝贝一样,孩子们绝对不能用它砸核桃、杏仁之类的坚果。

 

祖母去世后,姜窝儿传到了娘的手里。为了避免风吹雨淋、鸡踏狗搡,娘平常会将姜窝儿放到屋里不起眼的地方“隐藏”起来,用时才郑重其事地取出来。过去没有粉碎机、电磨机、破壁机,家里人吃的调料、辣椒面、花生碎甚至颗粒盐等,都是用姜窝儿手工来“踏”碎的。

 

用姜窝儿干活很是辛苦。记忆里总是在某个暖暖的午后,娘洗干净红辣椒,用剪刀剪成小段,在锅里焙炒后,坐在屋檐下,用姜窝儿慢慢地“踏”。娘往姜窝儿里倒进一些辣椒段,用左手掩住姜窝儿半边口,用右手握起姜锤,“咚、咚”一上一下,反复捶打。右手累了,又换成左手。左右手都累了,就双手握起姜锤操作。

 

时间不会太久,我就看见娘的脸上满是汗水,背上的衣服也慢慢湿了,四处飘散的辣椒粉末,让娘不住地打喷嚏。我走上前去给娘帮忙,无奈年龄小反而添了乱。记得娘笑着说:“咱家的姜窝儿费力气不出活,以后长大了给娘置办个好的。”我使劲地点点头。

 

姜窝儿里的辣椒逐渐变碎变小,直至成为粉末,娘觉得“踏”得差不多了,用勺子把辣椒面小心翼翼舀出来,放进辣椒罐。再给姜窝儿里添上辣椒段,手握姜锤继续“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这个时候,隔壁的三婶常常会来家里串门,手里拿着正纳的鞋底,坐上小凳,在娘的身旁说笑,告诉娘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三婶本来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可只说了几句,便连打喷嚏,眼泪都下来了,一下子就把娘逗笑了。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现在村里很少有人使用姜窝儿了,它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近九十的娘虽然已经有些丢三拉四,但总是舍不得丢掉落满灰尘的姜窝儿。她觉得,不管时代如何进步,经济如何发达,都不应该忘记这些曾经给过我们帮助和与之相关的点点滴滴。

 

迷上健步走

□任生林

去年秋天,我在珠海一所大学任教,每天围着教室和公寓打转,吃完饭不是看电视就是看书,累了倒头便睡。由于缺少运动,导致消化不良,体重增加,工作一会儿便浑身难受。体检时发现,血压、血糖突破正常值。医生建议我少荤多素,增加运动量。于是,我强迫自己每晚到珠海市体育中心锻炼。

 

傍晚七点左右,平静的运动场一下子热闹起来,跑步的、跳舞的、练太极等,不一而足。我顺着运动场开始散步。

刚走了一圈,便被运动场上五六支健步走队伍吸引。各支队伍穿着不同样式的队服,第一排中间有队员举着队牌,其两旁有队员举着旗帜,后面队员相距1.5米左右,步伐整齐,精神昂扬。我不由自主地静静跟在一支穿荧光绿队服的队伍后面走。以我平时的状态,可能走个两三圈便需要休息,这天硬是走了整整九圈,浑身冒汗,但又感觉异常放松。

 

我气喘吁吁地在场边休息,领队一位女士过来问我是否要加入队伍,并说他们纯粹是公益性质,有套队服就可以加入。这位女士就是珠海市田协徒步晚队的队长莉莉。大伙儿都称她“莉姐”。

 

据莉姐讲,健步走这项活动在珠海已进行六七年了,他们这支队伍是最早成立的,原先是晨练一小时,许多人由于工作忙顾不上,便从早队中分离出一些人改到傍晚锻炼。后来,原来的负责人因事离开珠海,她便接下队长之职。

 

徒步晚队共有80多人,经常参加活动的有40多人,大多是中老年人,有退休人员、企业老板、打工仔,年轻的40多岁,年长的70多岁。这是个松散性组织,不收费,想来就来,没有硬性约束。莉姐热心公益事业,为凝聚队伍,主动掏钱买队旗、队牌、手套,组织大伙儿训练,努力做到步伐整齐,刚劲有力,并增加一些上肢动作,以达到健身悦心的目的。

 

莉姐每天下午发短信,提醒我晚上按时参加徒步,让没坚持几天便想偷懒的我很不好意思。在她的督促下,我只要没课便天天参加,平均每天走1.5万步,晚上回到家,洗漱完倒头便睡,睡眠质量很高。早晨六点多准时起床,一天精力充沛。就这样坚持两个多月,我的消化顺畅了,肚腩明显变小,同事都说我红光满面,工作效率也明显高了。

 

如今,我如果连续两三天不参加健步走,便感觉浑身不自在。运动间隙,和队友交流心得,他们都说健步走会上瘾,好像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队友“满山红”去年刚退休,体检时全身上下都是毛病,别人建议她到珠海市体育中心锻炼,没想到健步走了4个多月,毛病好了多半。“随缘”大哥60多岁的人,家住中山坦洲,每天坐公交车到这里活动,身体练得结结实实。“大飞哥”退休后不久离异,一个人无所适从,自从遇上健步走的一群人,每天活得滋润有味,70岁的人像小伙子一样。

 

健步走也会上瘾,真想不到啊。

 

去年11月26日,珠海马拉松在市体育中心开跑。莉姐组织大家健步走,配合比赛活动。早晨七点半,队员们穿着漂亮的荧光绿队服,在铿锵有力的音乐伴奏中,迈着矫健的步伐,行走在漂亮的大街上,步履整齐,雄健有力,成为珠海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元旦,珠海市新年登高健步行活动举行。早晨七点多,海风习习,凉爽宜人。来自全市各行各业40多支队伍1000多名徒步爱好者相聚在珠海博物馆广场。随着一声鸣笛,大家沿着香山云道行走。健步晚队队友们在莉姐的带领下,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矫健的步伐,行走在美丽的山海间。我不禁回忆起几个月的经历,感慨良多,庆幸自己遇上了这群可爱的队友,庆幸自己爱上了健步走。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教授)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