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映竹
唐家古镇山房路。 钟凡 手绘
青砖伴瓦漆的慢生活,是珠海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在唐家古镇,有一条山房路,属于古镇的年轮就刻画在这样的老街巷中,岁月沧桑,灵动依然。一条老街意蕴悠长,一段历史几多情怀。
每天清晨,当清脆的鸟鸣响彻静谧的街道,商铺卷起了门帘,山房路就苏醒了。不宽的青石板路弯弯曲曲,两旁的老房子错落有致,白墙黛瓦与木格窗棂在冬日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清雅而古朴。
步入山房路,溜达着聊聊闲天,便来到了瑞芝唐公祠。瑞芝唐公祠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民族企业家唐瑞芝的家族祠堂,也是一座唐家湾镇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岭南建筑风格祠堂。相传当年祠内装饰多用金箔,并请来晚清岭南著名画家杨瑞石绘制壁画,使其成为唐家村众多祠堂中最富丽堂皇的一座。
如今,祠堂已被活化利用成了唐家村史馆,馆内通过“源起金涌”“声名鹊起”“模范县治”“艰苦奋战”“珠海之初”“蓬勃发展”“今日唐家”七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唐家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陈列形式,为参观者全方位地展示唐家村的历史人文风貌。
与瑞芝堂公祠相距不远,便是去年12月正式开馆的珠海留学文化馆。该馆通过活化利用唐家古旧宅院,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再现广东香山近代风华。展馆整体以静谧的蓝色为主色调,一轮圆月悬挂在序厅中央,“月是故乡明”将游子的思念和家乡连接了起来。馆内设有“先行者容闳”“留美幼童”“第二次留学潮”“留学足迹”“留学家族”等展陈单元。百年留学潮,报国游子心。驻足其中,感受百年前留学生坚定的抱负和担当,可敬可叹。
沿着石板路再往前,便是珠海高新区粤语粤剧文化传承基地——粤韵堂,由宪尧唐公祠活化利用而成。该祠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是纪念唐家村唐氏第十五世祖唐宪尧的祠堂,祠堂内现存石碑两块,分别为“宪尧祖祠序”和“重修宪尧祖祠序”。祠堂内还展出了粤剧服装、头饰、乐器等,舞台虽然不大,但时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粤语粤剧主题文艺表演、文化沙龙等特色文化活动,让参观者在百年古建筑里徜徉,聆听古韵新声。
从午后暖阳到暮色霭霭,在山房路,不知不觉便消磨了一日时光,每到一处景致、每一帧定格,清新自然、生机盎然,都是属于珠海冬日老街的美丽画卷。
□鲍安顺
读苏轼《月出》,其中有一句“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那寒水灯影,让人心动,却又心凉,动的是诗意轻盈,而寒的却是本能对冬天的体会和感知。后来,又读到苏轼《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那诗意朦胧,让我仿佛看见月亮与灯影里的寒水,凄清美丽,神伤而悠扬。
读古人写寒水的诗句不少。杜甫的“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贾岛的“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王冕的“疏花粲粲照寒水,玛瑙坡前春独回”,还有唐人钱起的“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以及宋人李弥逊的“枕冷梦魂惊,一阶寒水明”……我感觉,诗里诗外,寒水近在咫尺,若灯影,似梦幻,无论诗里我看到的景象与想象,还是我在冬天里的视野与渴望,都能体验到寒水的游离感——生命的超逸情绪渲染开来,冷落的意念和情感,也在诗句里落地生根,让我内心拥有了冬日最醒目的风貌,就是寒水,那扑朔迷离的风情与气场。
小时候常去水边,喜欢看冬天的寒水,尤其冬夜江南,那湖上渔火,江中航灯,还有拖船顺流和逆流穿行的舱灯,总是让我迷离,有希冀,也有渴望。那湖畔江岸,也有灯火人家,稀薄而稀落,零星得像几颗眨眼的小蝌蚪,带着水的寒气,弥漫着生活的温情。那时,我有一个奇怪想法,去海岸线看海,海水可寒,那海船上的灯,还有沿海城市与渔村,也一定有灯影,比我身边的寒水灯影,也许更加绚烂迷人。
我生活的城市,有湖有江也有河,沿水畔的灯市如海,与冬天的寒水相依存在,让我在清冷中产生了许多想象与幻觉。有时,我感觉自己像当年荆轲,走过易水之寒,却有着壮志凌云的气概,正如体验“寒水非风戚”的缥缈,让平生的志愿,多了些冷静与思考,文雅与练达,豪气与胆略,淡泊与超脱。我性格粗放,却又喜欢诗文,这矛盾就像寒水与灯影,一冷一热,却在天地间一张一弛,真实存在着。
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时,相约而写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文章写的是仲夏之夜,可是“桨声灯影”四个字,总是牵绊着我的心魂。可以说,从30年前在大学语文课本读到后,给我最深切的记忆,就是奇怪地想象起灯影里的寒水,那秦淮河的夜色风光,旖旎迷幻,最美的应该是寒水潋滟,灯影与桨声相伴。几度秦淮云烟,历代兴亡的风雨沧桑,让众多骚人墨客借秦淮而歌咏凭吊……他们诗文里的附庸之物,星象寥落,浩如烟海,让我无暇顾及。独有寒水一词,让我刻骨铭心,它来于杜牧的《泊秦淮》一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脍炙人口的诗韵吟风,把秦淮美景与时局堪忧结合了起来,那秦淮河上笙歌繁华的气象,是虚浮的,最惨的情景,是商女国破家亡时的琴声歌舞,传达出来的是彻骨的寒意与冰凉。
后来我想,六朝金粉,纸醉金迷,其实在现代两位散文大家的笔下,秦淮河被写得如诗、如画、如梦……“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那是五四运动刚过去三四年,文化冷落,新的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迷茫、苦闷彷徨,对时局不满,梦想追求,渴望着个性解放。也可以说,那是寒水里的灯光艳影,也是黎明前的寒意呼唤。
记得有年冬夜,我站在九江琵琶亭旁,看亭上楹联很妙。上联是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中的“灯残无焰影憧憧”“暗风吹雨入寒窗”,而下联则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枫叶荻花秋瑟瑟”“绕船月明江水寒”。那“灯残无焰影”,那“月明江水寒”,有凄绝,也有晴朗,到让我想到南京的乌衣巷与古秦淮。我突然感觉,自己就像云游在外的孩子,渴望回归,走进令人心悸的温馨时光——就是我的母亲,在冬天寒江之上的渔船里,点亮一盏灯,那是烛火或油灯,照着我走出了江湖河流的多年之后,重新回到梦里温暖的家,那是母亲的渔船,也是我的渔船。
江山永固 (国画) 吴冠仲 作品
□马科平
□任生林
□张映竹
唐家古镇山房路。 钟凡 手绘
青砖伴瓦漆的慢生活,是珠海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在唐家古镇,有一条山房路,属于古镇的年轮就刻画在这样的老街巷中,岁月沧桑,灵动依然。一条老街意蕴悠长,一段历史几多情怀。
每天清晨,当清脆的鸟鸣响彻静谧的街道,商铺卷起了门帘,山房路就苏醒了。不宽的青石板路弯弯曲曲,两旁的老房子错落有致,白墙黛瓦与木格窗棂在冬日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清雅而古朴。
步入山房路,溜达着聊聊闲天,便来到了瑞芝唐公祠。瑞芝唐公祠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民族企业家唐瑞芝的家族祠堂,也是一座唐家湾镇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岭南建筑风格祠堂。相传当年祠内装饰多用金箔,并请来晚清岭南著名画家杨瑞石绘制壁画,使其成为唐家村众多祠堂中最富丽堂皇的一座。
如今,祠堂已被活化利用成了唐家村史馆,馆内通过“源起金涌”“声名鹊起”“模范县治”“艰苦奋战”“珠海之初”“蓬勃发展”“今日唐家”七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唐家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陈列形式,为参观者全方位地展示唐家村的历史人文风貌。
与瑞芝堂公祠相距不远,便是去年12月正式开馆的珠海留学文化馆。该馆通过活化利用唐家古旧宅院,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再现广东香山近代风华。展馆整体以静谧的蓝色为主色调,一轮圆月悬挂在序厅中央,“月是故乡明”将游子的思念和家乡连接了起来。馆内设有“先行者容闳”“留美幼童”“第二次留学潮”“留学足迹”“留学家族”等展陈单元。百年留学潮,报国游子心。驻足其中,感受百年前留学生坚定的抱负和担当,可敬可叹。
沿着石板路再往前,便是珠海高新区粤语粤剧文化传承基地——粤韵堂,由宪尧唐公祠活化利用而成。该祠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是纪念唐家村唐氏第十五世祖唐宪尧的祠堂,祠堂内现存石碑两块,分别为“宪尧祖祠序”和“重修宪尧祖祠序”。祠堂内还展出了粤剧服装、头饰、乐器等,舞台虽然不大,但时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粤语粤剧主题文艺表演、文化沙龙等特色文化活动,让参观者在百年古建筑里徜徉,聆听古韵新声。
从午后暖阳到暮色霭霭,在山房路,不知不觉便消磨了一日时光,每到一处景致、每一帧定格,清新自然、生机盎然,都是属于珠海冬日老街的美丽画卷。
□鲍安顺
读苏轼《月出》,其中有一句“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那寒水灯影,让人心动,却又心凉,动的是诗意轻盈,而寒的却是本能对冬天的体会和感知。后来,又读到苏轼《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那诗意朦胧,让我仿佛看见月亮与灯影里的寒水,凄清美丽,神伤而悠扬。
读古人写寒水的诗句不少。杜甫的“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贾岛的“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王冕的“疏花粲粲照寒水,玛瑙坡前春独回”,还有唐人钱起的“晚溪寒水照,晴日数蜂来”,以及宋人李弥逊的“枕冷梦魂惊,一阶寒水明”……我感觉,诗里诗外,寒水近在咫尺,若灯影,似梦幻,无论诗里我看到的景象与想象,还是我在冬天里的视野与渴望,都能体验到寒水的游离感——生命的超逸情绪渲染开来,冷落的意念和情感,也在诗句里落地生根,让我内心拥有了冬日最醒目的风貌,就是寒水,那扑朔迷离的风情与气场。
小时候常去水边,喜欢看冬天的寒水,尤其冬夜江南,那湖上渔火,江中航灯,还有拖船顺流和逆流穿行的舱灯,总是让我迷离,有希冀,也有渴望。那湖畔江岸,也有灯火人家,稀薄而稀落,零星得像几颗眨眼的小蝌蚪,带着水的寒气,弥漫着生活的温情。那时,我有一个奇怪想法,去海岸线看海,海水可寒,那海船上的灯,还有沿海城市与渔村,也一定有灯影,比我身边的寒水灯影,也许更加绚烂迷人。
我生活的城市,有湖有江也有河,沿水畔的灯市如海,与冬天的寒水相依存在,让我在清冷中产生了许多想象与幻觉。有时,我感觉自己像当年荆轲,走过易水之寒,却有着壮志凌云的气概,正如体验“寒水非风戚”的缥缈,让平生的志愿,多了些冷静与思考,文雅与练达,豪气与胆略,淡泊与超脱。我性格粗放,却又喜欢诗文,这矛盾就像寒水与灯影,一冷一热,却在天地间一张一弛,真实存在着。
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时,相约而写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文章写的是仲夏之夜,可是“桨声灯影”四个字,总是牵绊着我的心魂。可以说,从30年前在大学语文课本读到后,给我最深切的记忆,就是奇怪地想象起灯影里的寒水,那秦淮河的夜色风光,旖旎迷幻,最美的应该是寒水潋滟,灯影与桨声相伴。几度秦淮云烟,历代兴亡的风雨沧桑,让众多骚人墨客借秦淮而歌咏凭吊……他们诗文里的附庸之物,星象寥落,浩如烟海,让我无暇顾及。独有寒水一词,让我刻骨铭心,它来于杜牧的《泊秦淮》一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脍炙人口的诗韵吟风,把秦淮美景与时局堪忧结合了起来,那秦淮河上笙歌繁华的气象,是虚浮的,最惨的情景,是商女国破家亡时的琴声歌舞,传达出来的是彻骨的寒意与冰凉。
后来我想,六朝金粉,纸醉金迷,其实在现代两位散文大家的笔下,秦淮河被写得如诗、如画、如梦……“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那是五四运动刚过去三四年,文化冷落,新的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迷茫、苦闷彷徨,对时局不满,梦想追求,渴望着个性解放。也可以说,那是寒水里的灯光艳影,也是黎明前的寒意呼唤。
记得有年冬夜,我站在九江琵琶亭旁,看亭上楹联很妙。上联是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中的“灯残无焰影憧憧”“暗风吹雨入寒窗”,而下联则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枫叶荻花秋瑟瑟”“绕船月明江水寒”。那“灯残无焰影”,那“月明江水寒”,有凄绝,也有晴朗,到让我想到南京的乌衣巷与古秦淮。我突然感觉,自己就像云游在外的孩子,渴望回归,走进令人心悸的温馨时光——就是我的母亲,在冬天寒江之上的渔船里,点亮一盏灯,那是烛火或油灯,照着我走出了江湖河流的多年之后,重新回到梦里温暖的家,那是母亲的渔船,也是我的渔船。
江山永固 (国画) 吴冠仲 作品
□马科平
□任生林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