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称权
多年不曾好好品一口罐罐茶了,记忆里关于罐罐茶的一切都与爷爷有关。
小时候父母外出务工,我和爷爷奶奶同住在一间窑洞里。窑洞不大,火炉就安在炕头边,正对着爷爷睡觉的位置。每个天未亮的清晨,爷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煮茶,说是煮茶,爷爷更习惯叫熬茶,他说只有反复熬出来的茶才更有味道。
火炉里的干树枝烧得正旺,火焰通过烟囱扯得“呼呼”作响,去了炉上的盖子,火苗立马从圆口上冒出来,印在窑洞顶上。爷爷从烟囱的挂钩上取下特制的铁罐子,放上从茶砖上掰下的茶叶,倒上井水,架在火苗上,再添上几根干柴,茶叶在铁罐里静静等待着。随着温度逐渐上升,铁罐子“滋滋”响起来。很快,茶叶开始自下向上翻滚。等到所有茶叶都泛出水面,被无数水泡簇拥着要溢出来时,爷爷一把就端起罐子,茶叶又慢慢蛰伏下去。每当这时我总以为茶已熬好了,其实不然。只见爷爷拿来茶杯,举起铁罐将茶水连带着茶叶一起倒进杯子,又折返倒回铁罐,继续架在火上去熬。等到茶水第三次翻滚起来,爷爷提起茶罐,斜着将茶水倒进杯子里,透红的茶水沿着杯壁缓缓淌进杯底,逐渐汇成一汪暗红的湖泊,茶熬好了。一股烟火气息包裹着的茶香随即弥漫整个窑洞。
架好第二罐茶,让炉火先熬着,爷爷开始就着火炉上烤热的馍馍喝茶。爷爷喝茶时很享受,刚倒出来的茶冒着浓白的热气,他总斜倾着茶杯,嘴唇衔了杯口慢慢地吸,发出“呼噜噜”的声音。第一口茶下肚,爷爷往往会仰起头,挺直腰杆,看起来很舒坦。他说喝了茶气就顺了,气顺了才能开始一天的忙碌。
爷爷喝茶时我早已醒来,他不催我起床,任我趴在枕头上看他熬茶。爷爷边喝茶,边和奶奶聊着家长里短。有时说到我,爷爷总回头用慈爱的目光看看我,摸摸我的小脑袋,顺便帮我往上掩掩被子,盖住肩头。喝过茶,爷爷再帮奶奶熬好满满一杯,并不断翻烤火炉盖上的馍馍,等到我和奶奶起床时,馍馍已烤得金黄,外表脆脆的,咬下去有“咔嚓咔嚓”的脆响。
爷爷不让我喝浓茶,只用一点点茶叶为我煮茶,且只要水沸就直接倒进杯子里。我的茶水晶莹透亮,只泛着浅浅的黄,香味却不输爷爷的。就着金黄的烤馍喝茶是我的最爱,一口茶下肚,一股暖流瞬间从嘴巴直伸展到胃里,接着泛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整个人都热乎起来,真是惬意。
喝完罐罐茶,奶奶打发我上学,爷爷便下地干活去了。一早上他再不喝水,累了就盘腿坐在地上,装上一锅旱烟“吧嗒吧嗒”抽起来,蓝色的烟雾从爷爷流着汗的额头前飘过,直飘向遥远的空中。爷爷隔着烟雾久久望着他劳作的田园,像在欣赏一部得意的作品,眼里流出安然的神情。抽完烟,爷爷会站起来磕磕烟锅,伸伸腰继续劳作。
爷爷的日子就在罐罐茶和旱烟的陪伴下一缕缕过去,我也在爷爷的爱护陪伴下一天天长大。直到有一天他走了,再也回不来了。爷爷走后的日子,家里再无罐罐茶。
熬茶就是熬日子,品茶就是品生活。许久不喝罐罐茶了,炉火里熬过的日子仍向着美好不断升腾着,唇齿间流过的茶香,早已沉淀到了心底,永远泛着滋味。
□张军霞
今年冬天 ,军大衣忽然火了起来,这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当年我上中学时,校园里正流行冬天穿军大衣,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学生基本上都用它御寒,白天穿着军大衣身上暖和得如同披着被子行走,晚上盖到棉被上面又睡得格外香甜。
我们村里一共有四个女孩子在镇里上学,其中只有我和小香没有军大衣。那时,我的爸爸在外地上班,工资虽然不多,但给我买件军大衣还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母亲身上,每年秋天棉花丰收时,她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一针一线给我缝花棉袄。一件薄的,初冬时穿;一件厚的,深冬时再穿。她对于我提出想买军大衣的想法不屑一顾:“军大衣哪比得上花棉袄好看?我给你做棉袄用的都是家里最好的棉花,啥也比不上它们暖和。”
我拗不过母亲,只觉得身上的花棉袄太土了,故意找一件宽松些的旧外套把棉袄罩起来。小香没有军大衣是因为家里日子不好过,她的母亲总是生病,整个家庭全靠父亲一个人种地的收入来维持。小香没有军大衣,身上的棉袄还总是又旧又短,她不仅羡慕别人的军大衣,还会羡慕我年年都有新棉袄穿。我和小香经常结伴一起上学,有时,我的母亲实在看不下去,就让小香把旧棉袄脱下来,找出家里的旧衣服和棉花,在衣服的下摆处接上一圈。加长版的旧棉袄倒是暖和了,但是变得更难看了。我便让小香也学我,找件旧衣服把棉袄罩在里面。
我的军大衣梦得以实现纯属偶然。那天,父亲因为办事路过学校,他在校门口买了几块热腾腾的烤红薯想给我吃,正发愁不知道怎么找到我。这时,下课铃响了,不同的教室里涌出成群穿军大衣的影子,穿着旧外套的我显得格外另类,用父亲的话来形容,他一眼就从人群里把我“提溜”了出来。当天回到家后,父亲就对母亲说:“孩子都喜欢赶个潮流,别人都有的东西,咱闺女没有,看着怪寒碜的。不如也给她买件军大衣,周末骑车回来也能在路上挡挡寒气。”
就这样,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件军大衣。母亲给我买军大衣时,看到一件大衣因为袖口被划破了一点口子,店家打算以半价处理,母亲又以“买两件”为条件跟老板砍价,最后竟然以半买半送的价格,买回了两件军大衣!那件自然是给小香的,巧手的母亲把袖口补好,它看起来跟新的一样。小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也会有一件军大衣,她把它穿在身上激动得双颊通红,一时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那年的冬天,我和小香穿着同款的军大衣进进出出,有一次下大雪,我们一起穿着军大衣在校园里照了合影,还约定以后每年冬天都要一起穿军大衣。可是,第二年我考入了小城的高中,小香则去外地的亲戚家打工了,我们从此就极少见面,而高中时校园已经开始流行轻薄的羽绒服,军大衣也被我压到了箱子的最底层。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年的冬天,我带儿子回母亲家, 吃过晚饭准备离开时,外面飘起了雪花。那时我家还没有买车,交通工具就是普通的自行车,母亲把我的军大衣拿出来,把儿子裹成了一个胖胖的粽子。
军大衣就这样到了我的家里。不过,我后来没有穿过,倒是冬天在沙发上看书感觉腿冷了,会把它拿出来当小被子盖一盖。
如今,看到网络中很多年轻人穿着军大衣“秀”,我忍不住把旧军大衣也披在身上。爱人笑了,说他也还留着一件30年前的军大衣,我们就这样各自把“高龄”的军大衣穿在身上,迎着寒风在外面溜达了一圈,有没有极高的回头率我不清楚,因为我们只顾着回忆与军大衣有关的往事了。旧时光里的暖,又一次萦绕在心间。
远上寒山(国画) 吴冠仲 作品
□夏学军
东北人对豆角的情感,如相濡以沫一辈子的老夫妻,离不开、分不得。
记得我一位同事曾经说:夏天的时候,只要有豆角炖土豆、拌黄瓜这两道菜就满足了。是啊,豆角土豆炖五花肉永远是东北人的心头好,再加上一盘蘸酱菜,简直完美。
小时候,家里有个小小的菜园,母亲种的菜总是长得很茂盛,种得最多的就是豆角,现摘现吃,味道非常好。等到豆角长势最旺的时候,母亲便把吃不完的豆角晒成干,留待冬季食物匮乏的时候丰富餐桌。
先把豆角掐断尖尖的一头,顺带撕下一条筋,再掐掉另一头,然后洗净,放入开水锅中,母亲一手拿着大笊篱,一手拿锅铲,豆角翻一个滚,立即捞出来放凉。我们三个孩子也会参与其中,仿佛做游戏般乐此不疲,拿过来几个大大的箅子,把豆角一个个摆得整整齐齐,放在阳光下。箅子排满了小院,真是好看。在阳光和风的帮助下,等水分蒸发得差不多了,母亲把豆角用线穿成串,挂到南屋房檐下继续晒着。那一串串的豆角依然碧绿,像一簇簇饱满绽放的绿宝石花,给小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晒干的豆角,一碰上去“哗哗”响,清脆悦耳,绿色也褪尽了,外皮如同干荷,就是干透了,母亲把它们收起来储存,经久不霉。等到冬季蔬菜匮乏之际,每天大白菜、酸菜、萝卜吃腻了,干豆角一出现,全家人就像“老鼠见了大米”一样兴奋,虽然配的主食仍然是玉米面馍馍、高粱米粥,心里的感觉却完全不同了,像过节一样。
泡发后的干豆角,豆子鼓鼓的,一节一节的如同枯竹,口感既有蔬菜本身的鲜味,又具有干菜特有的芬芳。干豆角“吃油”,过去生活条件有限,干豆角炖土豆很少有五花肉,只能多加入一些猪油,冒着热气端上桌,寒冷都被驱走了三分。如今,我家保留了干豆角这道菜,最美味的是干豆角炖红烧肉,干豆角泡足了肉的滋味,往往是一顿饭下来,肉还剩许多,干豆角捞得一根没剩。
一日中午去食堂吃饭,去晚了一些,所剩菜肴已经不多,但是远远地我就看见一盆“黑漆漆”的东西,仿佛无人问津,走进一看,居然是干豆角。“呀!还有这菜?”身旁无人,犹自窃喜中,可瞧它这“门可罗雀”的惨状,我心生疑问,为何如此美味无人赏识?我拿起小勺,舀起一勺闻闻,果然是熟悉的味道。话不多说,我换过大勺满满地盛出两勺,恰巧此时过来一位女同事,见此情景定睛看着我,估计“惊吓”不小。我干脆将干豆角倒在白米饭上,黑白分明,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全然不顾吃相。
在我看来,它是一道“贫民菜”,难登“大雅”之堂,我却一季一季地坠入它的世界,不能自拔。
□木易
在小城住了多年,卖废品,我只找老李。
第一次老李到我家收废品,他到阳台,单膝着地,麻利地把阳台上的废纸箱和旧报纸分成两堆整理好。我说:“你一起塞袋子里过个秤就得了,这么麻烦干嘛?”
老李呵呵笑了,说:“老板,放一起你可就吃亏啦,报纸和纸箱价格相差好几倍呢!”冲这句“你吃亏”,我对面前的这位顿生了好感。“师傅留个电话吧!以后好找你。”“好啊,”老李笑起来那对不大的眼睛几乎就成了一条缝,“这一带的废品大部分都是我收。我老李收废品,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第一次给他打电话。老李在那边扯着嗓子大声道:“喂,你哪位?”我说:“师傅您可能不记得我了,我是……”“咋不记得。”不待我第二句说完,那边声音就传过来了,“你不是××小区2单元5楼的吗?”这么久,竟然还能记得我声音?被人记住的感觉真好。
有一次打他电话,他说被车蹭了,最少要过一周才能好;有一次打他电话,他回了阜阳老家,他老母亲生病住院,要到跟前伺候,说回来就联系我;有一次他说他儿子在一家国企当财务总监,年薪40多万,也不知真的假的……
“你看我多大?”有一次他突然问。“五十出头了吧?”他说不止,再过两年整六十。“你儿子那么有钱,早该接您去享福。”他一本正经地问我:“你以为在家待着就是享福是不是?”我说不一定,只要干得动自己就不会向小辈们伸手。
我说,我曾经见过一个收废品的人往捆好的废纸箱里浇水,一斤立刻变两斤。
“亏心的事咱干不来。”老李说,“之前有个老乡,在沿海一座城市收废品。有工地的人整车整车往他那送电缆卖。”我说:“那钱挣多了去了吧。”“钱是没少挣,后来不是抓进去了吗……曾经有段时间,有个小伙子,应该就是附近工厂的,一三轮车一三轮车往我这里送纸箱,都是晚上来,崭新的。来了两次,我就对他摆摆手,说,小伙子你以后不要再来了,这些盒子一次都没用过,咱当废品卖了不亏心吗。”
“亏心的钱赚了烫手。”我接一句。
□王连想
父亲一向古板,做事总是中规中矩。在家种地时,他不是种玉米就是种小麦,从不肯去种一些新鲜的经济作物。到工厂做工时,他又总是挑一些笨重的不大花费脑力的活去干。在我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仍不肯接受我给他换一部智能手机。用他的话说,老年机用起来更省心。
去年,母亲来我工作的地方帮着带孩子,父亲留在了老家。为了联系方便,我给父母各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刚开始,他们还不熟悉用法,彼此的联系还停留在拨打电话上。父亲嫌新手机占地方,出门不肯带着,很多时候那部智能机仿佛是个摆设。
有一次回老家,母亲将她录制的孩子的日常生活视频拿给父亲,父亲一边看一边摩挲着自己的手机,很急切地想把这些视频转到自己手机上。我按步骤教给父亲,他学得很认真,甚至戴上老花镜,把方法认认真真地写到了一张纸上。如何看朋友圈;如何语音或视频聊天;如何给对方发语音或文字……父亲念过书,识文断字的他把这些都有条理地记了下来。
有一天晚上,我正准备睡觉时,父亲的视频通话突然打来了。正想接听时,他却挂掉了。我赶紧回拨,跟父亲聊了一阵。原来父亲刚跟母亲视频完,自己摁错了键。我想也有可能是父亲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想要跟我展示一下吧。此后,只要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图文,很快就会收到一颗“红心”,这个赞当然来自父亲。慢慢地,父亲开始在朋友圈晒图了。什么茄子啦、辣椒啦,尤其是家里的那两棵梨树,从繁花似锦到枝叶扶苏再到硕果累累,父亲的朋友圈将它晒了个遍。他竟然还学会了在拍照的时候用滤镜,并在拍好后给照片添加一些唯美的文字,让画面更有观赏性。他还拿着摘下的梨子,像果农一样,通过视频给我介绍梨的酥甜。更让我惊讶的是,一向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父亲,竟然用手机填写运输单,给我寄了一箱酥梨。在收到快递前,他还截图提醒我快件运到哪里了。再后来,他还会经常发一些信息提醒我,要降温了、要下雨了……突然我觉得父亲的那双眼仿佛长在了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似的。后来才知道,原来父亲每天都翻手机看新闻,除了关注老家的天气情况外,还关注了我生活的城市的天气。用他的话说,智能手机是真方便,过去为了看个天气预报,要早早地守在电视前,眼巴巴望着,生怕错过。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手机,半夜醒了都能翻一翻。看天气情况,了解国家的大事,看一些幽默段子放松放松……父亲说,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每天跟着手机能学很多的东西,让他意识到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
为了方便联系,表哥组建了一个家庭微信群。父亲知道了,也加了进去。他在里面成了大家作息的监督员。夜里九点半,他会准时在群里发关灯睡觉的图片;每天早晨,一只在太阳旁站着的大公鸡喔喔啼叫的图片会接着昨晚那张“晚安图”呈现出来。每到过节,他还学会了在群内发红包、抢红包。他说,手机真好,大家都这么忙,一年都难见一次面儿,要不是手机,怎么能天天相见,似乎有天天生活在一起的感觉呢!
□路红顺
一群鸟
从暮秋的视线里
翻越老宅斑驳的高墙
毫不设防
轻快而敏捷
落在院里的老柿树上
经年的故事
漫不经心
像一串丢失的钥匙
模糊在岁月深处
拍拍脑袋
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沐浴着初冬的暖阳
熟透的柿子
挂满了甜蜜的诱惑
被身旁的鸟儿
一口口啄食
时光的背影
穿梭在透明的阳光里
渐行渐远
□杨称权
多年不曾好好品一口罐罐茶了,记忆里关于罐罐茶的一切都与爷爷有关。
小时候父母外出务工,我和爷爷奶奶同住在一间窑洞里。窑洞不大,火炉就安在炕头边,正对着爷爷睡觉的位置。每个天未亮的清晨,爷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煮茶,说是煮茶,爷爷更习惯叫熬茶,他说只有反复熬出来的茶才更有味道。
火炉里的干树枝烧得正旺,火焰通过烟囱扯得“呼呼”作响,去了炉上的盖子,火苗立马从圆口上冒出来,印在窑洞顶上。爷爷从烟囱的挂钩上取下特制的铁罐子,放上从茶砖上掰下的茶叶,倒上井水,架在火苗上,再添上几根干柴,茶叶在铁罐里静静等待着。随着温度逐渐上升,铁罐子“滋滋”响起来。很快,茶叶开始自下向上翻滚。等到所有茶叶都泛出水面,被无数水泡簇拥着要溢出来时,爷爷一把就端起罐子,茶叶又慢慢蛰伏下去。每当这时我总以为茶已熬好了,其实不然。只见爷爷拿来茶杯,举起铁罐将茶水连带着茶叶一起倒进杯子,又折返倒回铁罐,继续架在火上去熬。等到茶水第三次翻滚起来,爷爷提起茶罐,斜着将茶水倒进杯子里,透红的茶水沿着杯壁缓缓淌进杯底,逐渐汇成一汪暗红的湖泊,茶熬好了。一股烟火气息包裹着的茶香随即弥漫整个窑洞。
架好第二罐茶,让炉火先熬着,爷爷开始就着火炉上烤热的馍馍喝茶。爷爷喝茶时很享受,刚倒出来的茶冒着浓白的热气,他总斜倾着茶杯,嘴唇衔了杯口慢慢地吸,发出“呼噜噜”的声音。第一口茶下肚,爷爷往往会仰起头,挺直腰杆,看起来很舒坦。他说喝了茶气就顺了,气顺了才能开始一天的忙碌。
爷爷喝茶时我早已醒来,他不催我起床,任我趴在枕头上看他熬茶。爷爷边喝茶,边和奶奶聊着家长里短。有时说到我,爷爷总回头用慈爱的目光看看我,摸摸我的小脑袋,顺便帮我往上掩掩被子,盖住肩头。喝过茶,爷爷再帮奶奶熬好满满一杯,并不断翻烤火炉盖上的馍馍,等到我和奶奶起床时,馍馍已烤得金黄,外表脆脆的,咬下去有“咔嚓咔嚓”的脆响。
爷爷不让我喝浓茶,只用一点点茶叶为我煮茶,且只要水沸就直接倒进杯子里。我的茶水晶莹透亮,只泛着浅浅的黄,香味却不输爷爷的。就着金黄的烤馍喝茶是我的最爱,一口茶下肚,一股暖流瞬间从嘴巴直伸展到胃里,接着泛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整个人都热乎起来,真是惬意。
喝完罐罐茶,奶奶打发我上学,爷爷便下地干活去了。一早上他再不喝水,累了就盘腿坐在地上,装上一锅旱烟“吧嗒吧嗒”抽起来,蓝色的烟雾从爷爷流着汗的额头前飘过,直飘向遥远的空中。爷爷隔着烟雾久久望着他劳作的田园,像在欣赏一部得意的作品,眼里流出安然的神情。抽完烟,爷爷会站起来磕磕烟锅,伸伸腰继续劳作。
爷爷的日子就在罐罐茶和旱烟的陪伴下一缕缕过去,我也在爷爷的爱护陪伴下一天天长大。直到有一天他走了,再也回不来了。爷爷走后的日子,家里再无罐罐茶。
熬茶就是熬日子,品茶就是品生活。许久不喝罐罐茶了,炉火里熬过的日子仍向着美好不断升腾着,唇齿间流过的茶香,早已沉淀到了心底,永远泛着滋味。
□张军霞
今年冬天 ,军大衣忽然火了起来,这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当年我上中学时,校园里正流行冬天穿军大衣,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学生基本上都用它御寒,白天穿着军大衣身上暖和得如同披着被子行走,晚上盖到棉被上面又睡得格外香甜。
我们村里一共有四个女孩子在镇里上学,其中只有我和小香没有军大衣。那时,我的爸爸在外地上班,工资虽然不多,但给我买件军大衣还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母亲身上,每年秋天棉花丰收时,她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一针一线给我缝花棉袄。一件薄的,初冬时穿;一件厚的,深冬时再穿。她对于我提出想买军大衣的想法不屑一顾:“军大衣哪比得上花棉袄好看?我给你做棉袄用的都是家里最好的棉花,啥也比不上它们暖和。”
我拗不过母亲,只觉得身上的花棉袄太土了,故意找一件宽松些的旧外套把棉袄罩起来。小香没有军大衣是因为家里日子不好过,她的母亲总是生病,整个家庭全靠父亲一个人种地的收入来维持。小香没有军大衣,身上的棉袄还总是又旧又短,她不仅羡慕别人的军大衣,还会羡慕我年年都有新棉袄穿。我和小香经常结伴一起上学,有时,我的母亲实在看不下去,就让小香把旧棉袄脱下来,找出家里的旧衣服和棉花,在衣服的下摆处接上一圈。加长版的旧棉袄倒是暖和了,但是变得更难看了。我便让小香也学我,找件旧衣服把棉袄罩在里面。
我的军大衣梦得以实现纯属偶然。那天,父亲因为办事路过学校,他在校门口买了几块热腾腾的烤红薯想给我吃,正发愁不知道怎么找到我。这时,下课铃响了,不同的教室里涌出成群穿军大衣的影子,穿着旧外套的我显得格外另类,用父亲的话来形容,他一眼就从人群里把我“提溜”了出来。当天回到家后,父亲就对母亲说:“孩子都喜欢赶个潮流,别人都有的东西,咱闺女没有,看着怪寒碜的。不如也给她买件军大衣,周末骑车回来也能在路上挡挡寒气。”
就这样,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件军大衣。母亲给我买军大衣时,看到一件大衣因为袖口被划破了一点口子,店家打算以半价处理,母亲又以“买两件”为条件跟老板砍价,最后竟然以半买半送的价格,买回了两件军大衣!那件自然是给小香的,巧手的母亲把袖口补好,它看起来跟新的一样。小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也会有一件军大衣,她把它穿在身上激动得双颊通红,一时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那年的冬天,我和小香穿着同款的军大衣进进出出,有一次下大雪,我们一起穿着军大衣在校园里照了合影,还约定以后每年冬天都要一起穿军大衣。可是,第二年我考入了小城的高中,小香则去外地的亲戚家打工了,我们从此就极少见面,而高中时校园已经开始流行轻薄的羽绒服,军大衣也被我压到了箱子的最底层。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年的冬天,我带儿子回母亲家, 吃过晚饭准备离开时,外面飘起了雪花。那时我家还没有买车,交通工具就是普通的自行车,母亲把我的军大衣拿出来,把儿子裹成了一个胖胖的粽子。
军大衣就这样到了我的家里。不过,我后来没有穿过,倒是冬天在沙发上看书感觉腿冷了,会把它拿出来当小被子盖一盖。
如今,看到网络中很多年轻人穿着军大衣“秀”,我忍不住把旧军大衣也披在身上。爱人笑了,说他也还留着一件30年前的军大衣,我们就这样各自把“高龄”的军大衣穿在身上,迎着寒风在外面溜达了一圈,有没有极高的回头率我不清楚,因为我们只顾着回忆与军大衣有关的往事了。旧时光里的暖,又一次萦绕在心间。
远上寒山(国画) 吴冠仲 作品
□夏学军
东北人对豆角的情感,如相濡以沫一辈子的老夫妻,离不开、分不得。
记得我一位同事曾经说:夏天的时候,只要有豆角炖土豆、拌黄瓜这两道菜就满足了。是啊,豆角土豆炖五花肉永远是东北人的心头好,再加上一盘蘸酱菜,简直完美。
小时候,家里有个小小的菜园,母亲种的菜总是长得很茂盛,种得最多的就是豆角,现摘现吃,味道非常好。等到豆角长势最旺的时候,母亲便把吃不完的豆角晒成干,留待冬季食物匮乏的时候丰富餐桌。
先把豆角掐断尖尖的一头,顺带撕下一条筋,再掐掉另一头,然后洗净,放入开水锅中,母亲一手拿着大笊篱,一手拿锅铲,豆角翻一个滚,立即捞出来放凉。我们三个孩子也会参与其中,仿佛做游戏般乐此不疲,拿过来几个大大的箅子,把豆角一个个摆得整整齐齐,放在阳光下。箅子排满了小院,真是好看。在阳光和风的帮助下,等水分蒸发得差不多了,母亲把豆角用线穿成串,挂到南屋房檐下继续晒着。那一串串的豆角依然碧绿,像一簇簇饱满绽放的绿宝石花,给小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晒干的豆角,一碰上去“哗哗”响,清脆悦耳,绿色也褪尽了,外皮如同干荷,就是干透了,母亲把它们收起来储存,经久不霉。等到冬季蔬菜匮乏之际,每天大白菜、酸菜、萝卜吃腻了,干豆角一出现,全家人就像“老鼠见了大米”一样兴奋,虽然配的主食仍然是玉米面馍馍、高粱米粥,心里的感觉却完全不同了,像过节一样。
泡发后的干豆角,豆子鼓鼓的,一节一节的如同枯竹,口感既有蔬菜本身的鲜味,又具有干菜特有的芬芳。干豆角“吃油”,过去生活条件有限,干豆角炖土豆很少有五花肉,只能多加入一些猪油,冒着热气端上桌,寒冷都被驱走了三分。如今,我家保留了干豆角这道菜,最美味的是干豆角炖红烧肉,干豆角泡足了肉的滋味,往往是一顿饭下来,肉还剩许多,干豆角捞得一根没剩。
一日中午去食堂吃饭,去晚了一些,所剩菜肴已经不多,但是远远地我就看见一盆“黑漆漆”的东西,仿佛无人问津,走进一看,居然是干豆角。“呀!还有这菜?”身旁无人,犹自窃喜中,可瞧它这“门可罗雀”的惨状,我心生疑问,为何如此美味无人赏识?我拿起小勺,舀起一勺闻闻,果然是熟悉的味道。话不多说,我换过大勺满满地盛出两勺,恰巧此时过来一位女同事,见此情景定睛看着我,估计“惊吓”不小。我干脆将干豆角倒在白米饭上,黑白分明,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全然不顾吃相。
在我看来,它是一道“贫民菜”,难登“大雅”之堂,我却一季一季地坠入它的世界,不能自拔。
□木易
在小城住了多年,卖废品,我只找老李。
第一次老李到我家收废品,他到阳台,单膝着地,麻利地把阳台上的废纸箱和旧报纸分成两堆整理好。我说:“你一起塞袋子里过个秤就得了,这么麻烦干嘛?”
老李呵呵笑了,说:“老板,放一起你可就吃亏啦,报纸和纸箱价格相差好几倍呢!”冲这句“你吃亏”,我对面前的这位顿生了好感。“师傅留个电话吧!以后好找你。”“好啊,”老李笑起来那对不大的眼睛几乎就成了一条缝,“这一带的废品大部分都是我收。我老李收废品,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第一次给他打电话。老李在那边扯着嗓子大声道:“喂,你哪位?”我说:“师傅您可能不记得我了,我是……”“咋不记得。”不待我第二句说完,那边声音就传过来了,“你不是××小区2单元5楼的吗?”这么久,竟然还能记得我声音?被人记住的感觉真好。
有一次打他电话,他说被车蹭了,最少要过一周才能好;有一次打他电话,他回了阜阳老家,他老母亲生病住院,要到跟前伺候,说回来就联系我;有一次他说他儿子在一家国企当财务总监,年薪40多万,也不知真的假的……
“你看我多大?”有一次他突然问。“五十出头了吧?”他说不止,再过两年整六十。“你儿子那么有钱,早该接您去享福。”他一本正经地问我:“你以为在家待着就是享福是不是?”我说不一定,只要干得动自己就不会向小辈们伸手。
我说,我曾经见过一个收废品的人往捆好的废纸箱里浇水,一斤立刻变两斤。
“亏心的事咱干不来。”老李说,“之前有个老乡,在沿海一座城市收废品。有工地的人整车整车往他那送电缆卖。”我说:“那钱挣多了去了吧。”“钱是没少挣,后来不是抓进去了吗……曾经有段时间,有个小伙子,应该就是附近工厂的,一三轮车一三轮车往我这里送纸箱,都是晚上来,崭新的。来了两次,我就对他摆摆手,说,小伙子你以后不要再来了,这些盒子一次都没用过,咱当废品卖了不亏心吗。”
“亏心的钱赚了烫手。”我接一句。
□王连想
父亲一向古板,做事总是中规中矩。在家种地时,他不是种玉米就是种小麦,从不肯去种一些新鲜的经济作物。到工厂做工时,他又总是挑一些笨重的不大花费脑力的活去干。在我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仍不肯接受我给他换一部智能手机。用他的话说,老年机用起来更省心。
去年,母亲来我工作的地方帮着带孩子,父亲留在了老家。为了联系方便,我给父母各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刚开始,他们还不熟悉用法,彼此的联系还停留在拨打电话上。父亲嫌新手机占地方,出门不肯带着,很多时候那部智能机仿佛是个摆设。
有一次回老家,母亲将她录制的孩子的日常生活视频拿给父亲,父亲一边看一边摩挲着自己的手机,很急切地想把这些视频转到自己手机上。我按步骤教给父亲,他学得很认真,甚至戴上老花镜,把方法认认真真地写到了一张纸上。如何看朋友圈;如何语音或视频聊天;如何给对方发语音或文字……父亲念过书,识文断字的他把这些都有条理地记了下来。
有一天晚上,我正准备睡觉时,父亲的视频通话突然打来了。正想接听时,他却挂掉了。我赶紧回拨,跟父亲聊了一阵。原来父亲刚跟母亲视频完,自己摁错了键。我想也有可能是父亲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想要跟我展示一下吧。此后,只要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图文,很快就会收到一颗“红心”,这个赞当然来自父亲。慢慢地,父亲开始在朋友圈晒图了。什么茄子啦、辣椒啦,尤其是家里的那两棵梨树,从繁花似锦到枝叶扶苏再到硕果累累,父亲的朋友圈将它晒了个遍。他竟然还学会了在拍照的时候用滤镜,并在拍好后给照片添加一些唯美的文字,让画面更有观赏性。他还拿着摘下的梨子,像果农一样,通过视频给我介绍梨的酥甜。更让我惊讶的是,一向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父亲,竟然用手机填写运输单,给我寄了一箱酥梨。在收到快递前,他还截图提醒我快件运到哪里了。再后来,他还会经常发一些信息提醒我,要降温了、要下雨了……突然我觉得父亲的那双眼仿佛长在了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似的。后来才知道,原来父亲每天都翻手机看新闻,除了关注老家的天气情况外,还关注了我生活的城市的天气。用他的话说,智能手机是真方便,过去为了看个天气预报,要早早地守在电视前,眼巴巴望着,生怕错过。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手机,半夜醒了都能翻一翻。看天气情况,了解国家的大事,看一些幽默段子放松放松……父亲说,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每天跟着手机能学很多的东西,让他意识到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
为了方便联系,表哥组建了一个家庭微信群。父亲知道了,也加了进去。他在里面成了大家作息的监督员。夜里九点半,他会准时在群里发关灯睡觉的图片;每天早晨,一只在太阳旁站着的大公鸡喔喔啼叫的图片会接着昨晚那张“晚安图”呈现出来。每到过节,他还学会了在群内发红包、抢红包。他说,手机真好,大家都这么忙,一年都难见一次面儿,要不是手机,怎么能天天相见,似乎有天天生活在一起的感觉呢!
□路红顺
一群鸟
从暮秋的视线里
翻越老宅斑驳的高墙
毫不设防
轻快而敏捷
落在院里的老柿树上
经年的故事
漫不经心
像一串丢失的钥匙
模糊在岁月深处
拍拍脑袋
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沐浴着初冬的暖阳
熟透的柿子
挂满了甜蜜的诱惑
被身旁的鸟儿
一口口啄食
时光的背影
穿梭在透明的阳光里
渐行渐远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