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斗门镇上洲村的稻田里稻花飘香,不时有白鹭盘旋、栖息、觅食;
9月14日晚,省级非遗项目“七月三十装路香舞火龙”活动在莲洲镇横山村举行,流传三百多年的原生态民俗震撼再现;
2022年全区常态化结合“返家乡”“展翅计划”,为返家乡大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岗位958个……
“鸟儿回来了”“传统回来了”“年轻人回来了”……乡村振兴呈现越来越多的变化和惊喜。
2018年11月17日,珠海乡村讲习所、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开课仪式在莲洲镇停云小镇举行,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起草人、原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魏玉栋,开启了珠海乡村讲习所第一讲。“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我提出了‘三个回来’。第一个是‘鸟儿回来了’,说明乡村的环境变好了;第二个是‘传统回来了’,让乡村传统文化回归;第三个是让‘年轻人回来’,年轻人回来了,乡村振兴才会有未来。”
正如魏玉栋所言。越来越多有技术、有理想的新农人、乡村工匠,充分发挥“田秀才”示范引领作用,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在田野阡陌间筑梦,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眼下,斗门区在全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通过出台系列政策,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培训,高质量举办技能大赛,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有技术的新农人、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和文化能人等成为“田秀才”“兴农人”,并以此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力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发挥“田秀才”引领作用
新农人把技术论文写在田野间
地处珠海西部的斗门区,是全市实体经济发展主战场,正处于集聚发展优势、加速蓄势腾飞的关键阶段。
另一方面,绿水青山、水网相连的斗门区,也是珠海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数据显示:全区目前有129个村居,其中,涉农村居118个,农村总人口近22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近9成,基本农田面积占全市的7成,是全市农产品的主产区。
实施乡村振兴以来,斗门区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深化改革、产业提升、人居环境、风貌提升、补齐短板、富民强村、基层治理、文明乡风等八大工程成效显著。
正是这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探索精神与经验总结,让斗门区主战场的意义更加丰盈:“厕所革命”经验入选全国农村厕所革命九大典型范例,入选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获评国家生态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区、中国海鲈之乡、中国禾虫之乡、中国黄沙蚬之乡等。
按照规划部署,斗门区将以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契机,持续深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奋力在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中率先突破。
率先突破,需要人才支撑。
近年来,斗门区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和“归雁计划”,着力推进管理体系改革,从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等人员中,培育了一批狠抓党的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村党组织负责人;先后三批公开选拔配备农村后备干部297名,构建起“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村级干部人才队伍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斗门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集聚。通过修订《珠海市斗门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出台《斗门区本土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就业奖励申请办法(试行)》,通过实施农村农业人才培育工程和“育苗计划”,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培训,高质量举办乡村振兴技能大赛,搭建各类人才培养平台,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众多有技术的新农人、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和文化能人脱颖而出,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团队皆是专业选手
珠港澳青年攻克孵苗繁育难题
走进莲洲镇獭山村的一亩田生态农场(以下简称一亩田),随着潺潺的流水声,一片约20平方米的水槽印入眼帘,一只只澳洲淡水小龙虾伸着大钳,在池中欢快游弋。
“这里的水槽就是‘虾屋’,工厂化育苗车间,里面养的都是升级版的龙虾。”一亩田项目创始人苏礼恒介绍,这里采用的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澳洲淡水小龙虾整个繁育过程,都是在这些系统里完成,而且水是循环使用,零废水排放。
2019年,一亩田在莲洲镇獭山村投建落地,基地占地约4700平方米。2022年,为解决当地养殖户的虾苗需求,苏礼恒建起了澳洲淡水小龙虾工厂化孵苗繁育车间,经过一年多的攻克突破,今年5月成功出苗。
“截至目前,我们总共出了4.3万多尾的虾苗给当地的养殖户试养,目前生长情况良好,预计3到4个月后小龙虾就能上市了。”苏礼恒介绍说。
澳洲淡水小龙虾又名红螯螯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螯虾,外形酷似海中龙虾,因原产澳大利亚,又生活在淡水中而得名,被誉为小龙虾界新贵。
“澳洲淡水龙虾具有体大肥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等优点,还没有季节限制。”说起龙虾,苏礼恒滔滔不绝。 “一开始我们是引进一批种虾,但因为应激反应,虾苗并没有孵化成功,导致成本过大。”苏礼恒回想繁育虾苗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苏礼恒不断摸索养殖技巧,一有时间他就跟着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5月,苏礼恒终于摸清了澳洲淡水龙虾的繁育特性,攻克了繁育技术。
苏礼恒介绍,传统的繁育模式大多是种虾孵化一茬苗后,就会死亡,种虾损耗大,虾苗产量有限。“我们的系统不仅让虾苗的存活率高,而且同一批种虾产虾的次数会比传统的多10倍以上。”
澳洲淡水小龙虾苗成功培育的背后,是一群珠海本地与港澳青年返乡创业、以现代科技为乡村振兴赋能的生动故事。
一亩田项目团队的6位成员各有所长。其中,负责养殖技术的苏礼恒、擅长给基地画设计图的陈亮和能帮团队打开销量的石远平来自珠海,另一位销售能手林锶锶来自香港,而组织培养能手施珊珊和精通水控工程的李海鸿则来自澳门。通过强强联合,珠港澳青年在斗门开辟出全新的发展赛道。
“通过工厂化循环水核心技术,让繁育的环境条件变得可控,苗种生产能做到批量化、规模化,实现全年供应,发展前景广阔。”苏礼恒表示,目前已在莲洲镇上栏村筹建一个占地30亩的工厂化养殖基地,预计今年内会建成投产。
苏礼恒自诩为斗门新农人。“现代农业产业会是将来的一个风口,农村也会成为新农人干事创业的沃土。”苏礼恒说。
强农兴农,现代农业科技是关键。乡村振兴需要年轻的力量,需要像苏礼恒一样有技术的新农人作为支撑。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将有更多新农人在乡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带领村民从“个富”到“共富”,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辉煌篇章。
“90后”夫妻放弃城市工作
回村搞水产养殖获得成就感
秋日的珠海,天气微凉,白蕉镇昭信村的万亩鱼塘却“热气腾腾”。陈光慧站在鱼塘边上思索着,“等鱼再大一点,就能卖更好的价钱了。”
陈光慧并非昭信村人,而是一位江西妹子。陈光慧介绍说,来昭信村和自己的丈夫有关。
陈光慧的丈夫梁熙文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昭信村人。
2016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梁熙文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到昭信村和父亲一起照料鱼塘。2018年年底,陈光慧也来到昭信村,和梁熙文一起养起了鱼。
刚开始养殖那几年,陈光慧和梁熙文干得很辛苦,却没赚到多少钱。2020年,两个人更是遇到了困难,一下子亏了几十万元,几乎把以前赚的钱都赔进去了。但他俩并没有放弃。“反正都亏光了,也没什么能再亏的,不如咬咬牙,再坚持一下。”陈光慧说,幸亏那时候还有针对妇女创业的巾帼贷款,让他们得以喘一口气。
经过2020年的一场“大考”,陈光慧和梁熙文更加积极地寻找方法,来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风险。他俩一边努力向养殖大户学习技术,一边利用互联网学习如何科学养殖。他俩也在思考,能不能利用白蕉海鲈养殖的周期性规律,交叉着在鱼塘中养殖其它水产品,以实现鱼塘的价值最大化。
“尝试养殖其他水产品也不是广撒网,而是要做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陈光慧介绍,在充分做好市场分析、养殖技术分析基础上,他们开始尝试养殖南美白对虾,第一年,他们就赚到了钱。令他们感到高兴的是,今年也是一个丰收年。“今年中秋节前,我们把一塘虾卖出去了,赚了10万元。”
陈光慧坦言,当初自己在选择留在城市还是回到乡村,也纠结很长一段时间。但她最终还是决定回到乡村,不仅仅是因为家庭的责任,更是因为看中了水产养殖广阔的发展前景。“每次看到养的鱼和虾品质好,我就有很大的成就感。”说到这,陈光慧脸上满是笑意。
随着昭信村养殖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陈光慧一样选择返乡创业,投身水产养殖业。据了解,目前昭信村有8成以上的家庭从事水产养殖业。全村5600亩农用地中有5283亩用于水产养殖,其中9成用于养殖海鲈鱼。2022年,昭信村白蕉海鲈产量1.45万吨,产值2.9亿元,村集体总收入达2208万元,被评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成为第四代传承人
做一块最好吃的叉烧烧排骨
台风“小犬”远离珠海,家住香港的黄先生迫不及待地带着“车友团”,途经港珠澳大桥自驾来斗门探寻美食。10日13时许,他们到达了斗门镇大赤坎村。
辘筒瓦屋面、龙船脊、镬耳顶……大赤坎村牌坊对面两栋颇具岭南风格的仿古建筑,气派恢弘,这里便是斗门非遗传承基地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承担特色餐饮、特色农产品销售以及文化体验和展示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本地旅游客流量。该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年内开门迎客。“期待早日完工,以后会带更多香港居民来这里体验美食。”黄先生说。
黄先生念念不忘的美食,是赵志文的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黄杨山下的大赤坎,游客食客纷至沓来。
没有豪华的装修,如农家乐般的餐厅内,刚出炉的叉烧、烧排骨装盘上桌。闻一下,香味四溢,咬一口,软嫩多汁。这里的叉烧、烧排骨以其色泽鲜明、滑爽不腻、脆而不韧、咸中带甜,且带有荔枝柴香的特色闻名乡邻,被誉为“州府客”叉烧烧排骨。
大学毕业后,一心想在外闯番事业的赵志文心愿遂成,在惠州、揭阳等地从事数控编程相关职业。但一件突发事件让他改变心意。
可能是平日里辛苦劳作的缘故,父亲赵自强在骑摩托车上山的路上,一个恍惚冲向了山沟,摔断腿在家疗养多日。2011年,赵志文毅然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和父亲共同经营餐厅,并传承这项烧味技艺。
至此,赵志文成为大赤坎叉烧烧排骨的第四代传人。此前的三代传人分别是:第三代传人赵自强,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肥仔强”;第二代传人赵仲照;第一代创始人赵佐修。
回到家乡后,赵志文一边跟着父亲打磨烧味手艺,一边在努力经营餐厅。有一天,赵志文看到一则新闻:曾经名噪一时的行业龙头澳门“荣甡”,坚持手工古法,三代苦守只为一碗最完美的蚝油,但却在百年后的今天,败给了自动化流水线的“李锦记”。
赵志文被这个故事触动,让他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抉择,今后的营销思路必须转变。
该如何转变?赵志文一时没有头绪。他先是托在广州商标事务所工作的朋友为餐厅设计LOGO,但朋友在听完他家做烧味的故事后,建议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一个提醒,给餐厅的未来之路打开了一扇窗。
2015年6月,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入选为珠海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年之后,2022年,赵志文获评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而斗门非遗传承基地综合体项目,正是赵志文萌生的大胆实践:游客来了,不仅能看非遗项目,还能品味非遗美食,更能手工制作非遗美食。
统筹:张帆 采写:张帆 陈怡蓁 摄影:梁冠贤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寒露时节,斗门镇上洲村的稻田里稻花飘香,不时有白鹭盘旋、栖息、觅食;
9月14日晚,省级非遗项目“七月三十装路香舞火龙”活动在莲洲镇横山村举行,流传三百多年的原生态民俗震撼再现;
2022年全区常态化结合“返家乡”“展翅计划”,为返家乡大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岗位958个……
“鸟儿回来了”“传统回来了”“年轻人回来了”……乡村振兴呈现越来越多的变化和惊喜。
2018年11月17日,珠海乡村讲习所、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开课仪式在莲洲镇停云小镇举行,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起草人、原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魏玉栋,开启了珠海乡村讲习所第一讲。“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我提出了‘三个回来’。第一个是‘鸟儿回来了’,说明乡村的环境变好了;第二个是‘传统回来了’,让乡村传统文化回归;第三个是让‘年轻人回来’,年轻人回来了,乡村振兴才会有未来。”
正如魏玉栋所言。越来越多有技术、有理想的新农人、乡村工匠,充分发挥“田秀才”示范引领作用,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在田野阡陌间筑梦,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眼下,斗门区在全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通过出台系列政策,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培训,高质量举办技能大赛,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有技术的新农人、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和文化能人等成为“田秀才”“兴农人”,并以此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力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发挥“田秀才”引领作用
新农人把技术论文写在田野间
地处珠海西部的斗门区,是全市实体经济发展主战场,正处于集聚发展优势、加速蓄势腾飞的关键阶段。
另一方面,绿水青山、水网相连的斗门区,也是珠海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数据显示:全区目前有129个村居,其中,涉农村居118个,农村总人口近22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近9成,基本农田面积占全市的7成,是全市农产品的主产区。
实施乡村振兴以来,斗门区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深化改革、产业提升、人居环境、风貌提升、补齐短板、富民强村、基层治理、文明乡风等八大工程成效显著。
正是这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探索精神与经验总结,让斗门区主战场的意义更加丰盈:“厕所革命”经验入选全国农村厕所革命九大典型范例,入选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获评国家生态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区、中国海鲈之乡、中国禾虫之乡、中国黄沙蚬之乡等。
按照规划部署,斗门区将以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契机,持续深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奋力在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中率先突破。
率先突破,需要人才支撑。
近年来,斗门区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和“归雁计划”,着力推进管理体系改革,从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等人员中,培育了一批狠抓党的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村党组织负责人;先后三批公开选拔配备农村后备干部297名,构建起“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村级干部人才队伍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斗门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集聚。通过修订《珠海市斗门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出台《斗门区本土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就业奖励申请办法(试行)》,通过实施农村农业人才培育工程和“育苗计划”,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培训,高质量举办乡村振兴技能大赛,搭建各类人才培养平台,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众多有技术的新农人、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和文化能人脱颖而出,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团队皆是专业选手
珠港澳青年攻克孵苗繁育难题
走进莲洲镇獭山村的一亩田生态农场(以下简称一亩田),随着潺潺的流水声,一片约20平方米的水槽印入眼帘,一只只澳洲淡水小龙虾伸着大钳,在池中欢快游弋。
“这里的水槽就是‘虾屋’,工厂化育苗车间,里面养的都是升级版的龙虾。”一亩田项目创始人苏礼恒介绍,这里采用的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澳洲淡水小龙虾整个繁育过程,都是在这些系统里完成,而且水是循环使用,零废水排放。
2019年,一亩田在莲洲镇獭山村投建落地,基地占地约4700平方米。2022年,为解决当地养殖户的虾苗需求,苏礼恒建起了澳洲淡水小龙虾工厂化孵苗繁育车间,经过一年多的攻克突破,今年5月成功出苗。
“截至目前,我们总共出了4.3万多尾的虾苗给当地的养殖户试养,目前生长情况良好,预计3到4个月后小龙虾就能上市了。”苏礼恒介绍说。
澳洲淡水小龙虾又名红螯螯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螯虾,外形酷似海中龙虾,因原产澳大利亚,又生活在淡水中而得名,被誉为小龙虾界新贵。
“澳洲淡水龙虾具有体大肥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等优点,还没有季节限制。”说起龙虾,苏礼恒滔滔不绝。 “一开始我们是引进一批种虾,但因为应激反应,虾苗并没有孵化成功,导致成本过大。”苏礼恒回想繁育虾苗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苏礼恒不断摸索养殖技巧,一有时间他就跟着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5月,苏礼恒终于摸清了澳洲淡水龙虾的繁育特性,攻克了繁育技术。
苏礼恒介绍,传统的繁育模式大多是种虾孵化一茬苗后,就会死亡,种虾损耗大,虾苗产量有限。“我们的系统不仅让虾苗的存活率高,而且同一批种虾产虾的次数会比传统的多10倍以上。”
澳洲淡水小龙虾苗成功培育的背后,是一群珠海本地与港澳青年返乡创业、以现代科技为乡村振兴赋能的生动故事。
一亩田项目团队的6位成员各有所长。其中,负责养殖技术的苏礼恒、擅长给基地画设计图的陈亮和能帮团队打开销量的石远平来自珠海,另一位销售能手林锶锶来自香港,而组织培养能手施珊珊和精通水控工程的李海鸿则来自澳门。通过强强联合,珠港澳青年在斗门开辟出全新的发展赛道。
“通过工厂化循环水核心技术,让繁育的环境条件变得可控,苗种生产能做到批量化、规模化,实现全年供应,发展前景广阔。”苏礼恒表示,目前已在莲洲镇上栏村筹建一个占地30亩的工厂化养殖基地,预计今年内会建成投产。
苏礼恒自诩为斗门新农人。“现代农业产业会是将来的一个风口,农村也会成为新农人干事创业的沃土。”苏礼恒说。
强农兴农,现代农业科技是关键。乡村振兴需要年轻的力量,需要像苏礼恒一样有技术的新农人作为支撑。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将有更多新农人在乡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带领村民从“个富”到“共富”,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辉煌篇章。
“90后”夫妻放弃城市工作
回村搞水产养殖获得成就感
秋日的珠海,天气微凉,白蕉镇昭信村的万亩鱼塘却“热气腾腾”。陈光慧站在鱼塘边上思索着,“等鱼再大一点,就能卖更好的价钱了。”
陈光慧并非昭信村人,而是一位江西妹子。陈光慧介绍说,来昭信村和自己的丈夫有关。
陈光慧的丈夫梁熙文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昭信村人。
2016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梁熙文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到昭信村和父亲一起照料鱼塘。2018年年底,陈光慧也来到昭信村,和梁熙文一起养起了鱼。
刚开始养殖那几年,陈光慧和梁熙文干得很辛苦,却没赚到多少钱。2020年,两个人更是遇到了困难,一下子亏了几十万元,几乎把以前赚的钱都赔进去了。但他俩并没有放弃。“反正都亏光了,也没什么能再亏的,不如咬咬牙,再坚持一下。”陈光慧说,幸亏那时候还有针对妇女创业的巾帼贷款,让他们得以喘一口气。
经过2020年的一场“大考”,陈光慧和梁熙文更加积极地寻找方法,来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风险。他俩一边努力向养殖大户学习技术,一边利用互联网学习如何科学养殖。他俩也在思考,能不能利用白蕉海鲈养殖的周期性规律,交叉着在鱼塘中养殖其它水产品,以实现鱼塘的价值最大化。
“尝试养殖其他水产品也不是广撒网,而是要做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陈光慧介绍,在充分做好市场分析、养殖技术分析基础上,他们开始尝试养殖南美白对虾,第一年,他们就赚到了钱。令他们感到高兴的是,今年也是一个丰收年。“今年中秋节前,我们把一塘虾卖出去了,赚了10万元。”
陈光慧坦言,当初自己在选择留在城市还是回到乡村,也纠结很长一段时间。但她最终还是决定回到乡村,不仅仅是因为家庭的责任,更是因为看中了水产养殖广阔的发展前景。“每次看到养的鱼和虾品质好,我就有很大的成就感。”说到这,陈光慧脸上满是笑意。
随着昭信村养殖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陈光慧一样选择返乡创业,投身水产养殖业。据了解,目前昭信村有8成以上的家庭从事水产养殖业。全村5600亩农用地中有5283亩用于水产养殖,其中9成用于养殖海鲈鱼。2022年,昭信村白蕉海鲈产量1.45万吨,产值2.9亿元,村集体总收入达2208万元,被评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成为第四代传承人
做一块最好吃的叉烧烧排骨
台风“小犬”远离珠海,家住香港的黄先生迫不及待地带着“车友团”,途经港珠澳大桥自驾来斗门探寻美食。10日13时许,他们到达了斗门镇大赤坎村。
辘筒瓦屋面、龙船脊、镬耳顶……大赤坎村牌坊对面两栋颇具岭南风格的仿古建筑,气派恢弘,这里便是斗门非遗传承基地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承担特色餐饮、特色农产品销售以及文化体验和展示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本地旅游客流量。该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年内开门迎客。“期待早日完工,以后会带更多香港居民来这里体验美食。”黄先生说。
黄先生念念不忘的美食,是赵志文的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黄杨山下的大赤坎,游客食客纷至沓来。
没有豪华的装修,如农家乐般的餐厅内,刚出炉的叉烧、烧排骨装盘上桌。闻一下,香味四溢,咬一口,软嫩多汁。这里的叉烧、烧排骨以其色泽鲜明、滑爽不腻、脆而不韧、咸中带甜,且带有荔枝柴香的特色闻名乡邻,被誉为“州府客”叉烧烧排骨。
大学毕业后,一心想在外闯番事业的赵志文心愿遂成,在惠州、揭阳等地从事数控编程相关职业。但一件突发事件让他改变心意。
可能是平日里辛苦劳作的缘故,父亲赵自强在骑摩托车上山的路上,一个恍惚冲向了山沟,摔断腿在家疗养多日。2011年,赵志文毅然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和父亲共同经营餐厅,并传承这项烧味技艺。
至此,赵志文成为大赤坎叉烧烧排骨的第四代传人。此前的三代传人分别是:第三代传人赵自强,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肥仔强”;第二代传人赵仲照;第一代创始人赵佐修。
回到家乡后,赵志文一边跟着父亲打磨烧味手艺,一边在努力经营餐厅。有一天,赵志文看到一则新闻:曾经名噪一时的行业龙头澳门“荣甡”,坚持手工古法,三代苦守只为一碗最完美的蚝油,但却在百年后的今天,败给了自动化流水线的“李锦记”。
赵志文被这个故事触动,让他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抉择,今后的营销思路必须转变。
该如何转变?赵志文一时没有头绪。他先是托在广州商标事务所工作的朋友为餐厅设计LOGO,但朋友在听完他家做烧味的故事后,建议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一个提醒,给餐厅的未来之路打开了一扇窗。
2015年6月,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入选为珠海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年之后,2022年,赵志文获评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而斗门非遗传承基地综合体项目,正是赵志文萌生的大胆实践:游客来了,不仅能看非遗项目,还能品味非遗美食,更能手工制作非遗美食。
统筹:张帆 采写:张帆 陈怡蓁 摄影:梁冠贤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