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3年9月8日)

tqb-20230908-011.jpg

人与自然的深情和鸣

——读《夏日木屋札记》有感

□任蓉华

tqb0908011_001_01_b (1).jpg

“大自然里有数不尽的生命,在这里,每个生命都是世界的焦点,都闪烁着自有的光芒,按照自己的节奏,循着自己的思路而活动,尽可能地汲取着大自然的一切。”一个夏日,兼具作家、生物学家双重身份的妮娜·波顿,住进了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乡间小木屋。她读书、散步、观察、思考,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并把见闻、感悟形诸笔端,结集成了《夏日木屋札记》。作者从身边的自然万物入手,用优美的语言记录奇妙变化、追溯生命起源、探究生活意义,富含哲思和趣味,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深情和鸣的动人图卷。

 

小小木屋静谧悠然,究竟包裹在如何丰富的自然环境中?该书由“小屋秘密初探”“门外翅声不停”“墙上的蚂蚁兵团”“海景阳台”“荒野的力量”“守护树”六辑组成,作者的笔触深入飞禽、走兽、昆虫、游鱼的生存状态,以及一草一木乃至细菌的繁衍之道。翻阅此书,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黑格尔的名言:“大自然本身,包括黎明和日出,其实并没有美丑的问题,日出之所以美,是我们看到黎明的时候,唤起了生命里的某种感叹。”

 

读懂蚂蚁的世界,或许就能读懂人类。书中通过种植真菌、放牧蚜虫、建造巢穴等一个个实例,佐证了蚂蚁社会在形式和种类上,足以与人类社会匹敌。当目睹一支庞大的蚂蚁军团不知疲倦地前行时,作者感慨:“蚂蚁之间相互合作,不只是像忠诚的公民和姐妹,更像人体的细胞。”一个蚁群每天可能损失10%的居民,但这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还有其他数十万只蚂蚁活着;与此同时,新的生命也在不断诞生,以维持群落的正常运行。人类身体不也是这样吗?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细胞不断死亡,而新的细胞也在不断形成,这与蚁群存在某种共通之处。

 

狐狸是小木屋的邻居,在作者看来,它的“狡猾”其实凸显了一种不受人类控制的、桀骜不驯的精神。书中讲述了狐狸的生存智慧,“人类无数次的猎狐行动教会了它们给自己的巢穴设置多个出口,以及通过走回头路或跳入水中来迷惑追捕者。”此外,人类的追捕也许还锻炼了它们寻找逃生路线的能力,从贫瘠的沙漠到高高的山顶,如今世界上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走近木工棚地板下的狐狸洞,作者还见证了狐狸妈妈耐心养育幼崽的过程,“她(狐狸妈妈)领着它们到堆肥处玩耍……她一停下来,一只幼崽就向她跳过去,她再一转身,便把它转到了自己的背上。这一切是如此可爱!”

 

飘浮着的气味分子,会是生命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吗?在小木屋里,作者发现了不同气味背后的情感连接,“和动物界存在的信息素一样,气味也是生命中一种纯粹的要素,数百万年来,它们一直在提供着重要的帮助。”譬如,新生儿通过气味寻找母乳,而难闻的气味则是变质食物发出的警告。人们用花瓣、果皮、种子、叶子,甚至是树根和树皮制成了数不尽的香水。不过,当气味跨越物种界限时,对它的解读就会变得模棱两可。人们钟情于薰衣草的气味,是由于其会释放一种叫做萜烯的碳氢化合物,而扁虱、蛾子和跳蚤之所以厌恶薰衣草,也是因为这种物质。

 

万物有灵,人性向善。大自然的美好,不只在于绝妙的景致,更在于深入其中可探寻到灵魂的归属。《夏日木屋札记》勾勒了一个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呼吁人们放下浮躁心绪,深情凝视大自然,感受与不同物种的平等对话,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内涵。

用至真的心剪辑流年

——品读《时光倒影》

□章晖

tqb0908011_003_01_b.jpg

梁冬霓的文字以真诚打动人心。她的文字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从地标建筑流淌出浓郁的人文气质,让人尾随其后,看到江海淘洗后的人世澄澈,从她纯粹而坦荡的生命历程中,能触碰到隐隐的疼痛。

 

这是我读完她的散文集《时光倒影》的感受。帕斯捷尔纳克说:“散文凭借其崇高精神,透过嗅觉,在语言范畴中探索并发现人。”梁冬霓的“时光倒影”宛如一面流年的镜子,照着进出的人,深深浅浅的足印,单薄而倔犟的身影——她用文字捕捉、书写并存档,装订成她生命中一本不可或缺的宝贵典籍。

 

梁冬霓出生于梅州,后来到珠海工作、定居。全书共分“乡情咏叹”“路遇微风”和“书斋浅谈”三辑。

 

她写《或远或近的故乡》,“雨水洗后的青石板路,与姐姐的脸一样,有一种浓厚的潮湿”。这是她心底最深的印象,一条青石板路,带出了墟日热闹的烟火、纯朴的乡情,骑楼里安放灵魂的书香,以及人们搬迁后它日渐凋蔽而遭冷落,给人带来诸多感伤,但最终“沿河一带融合着南洋风格的骑楼被修葺还原,有了整饰,从而有了乡愁的记忆,有了下南洋故事的传颂、有了复活的文化”。最好的结局,莫过于让乡愁得以回归、让心得以安放。

 

每个人都需一条母亲河喂养,梅江自然成为梅州人的母亲河。梁冬霓笔下的梅江,串连起了两岸的骑楼、亭榭、高塔,而她笔下横跨梅江的梅东桥具有特殊的意义,她到外地求学,站在桥上等车时,这座桥意味着与家乡离别,而后辗转千里又在桥上下车,意味着归来的喜悦。“梅东桥,在岁月之河中,既是思念的起点,也是思念的终点”,一语不仅道出了游子的心声,也倾诉了精神皈依的感恩。

 

她写腌面、清明粄,“浓缩了家乡的味道,那也是岁月的味道”。

 

读者随着梁冬霓在“时光倒影”中行走,走进梅州的地理、珠海的经纬,在历史的长河中,搜寻一个个传奇。她写珠海竹洲岛上的水松林,因珍稀已成为生物界的活化石;写珠海湿地公园,连成一座城市的“绿肺”。写接霞庄、菉猗堂、斗门旧街……让人听到久远的历史心跳。

 

而黄杨河,让她对这座城市有了深深的眷恋。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她绿化了城市;与此同时,绿植也赋予她顽强拼搏的勇气和责任担当。正如文中所写,“培育一棵树,就是见证一个生命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培育一棵树,就是把心血化为世人遮风挡雨的爱与顶着霹雳闪电的坚强”。

 

梁冬霓笔下的亲情、友情浓墨重彩,真实传达了息息相关人物的人格和命运。她摒弃虚构,将亲人的困顿不堪真实地呈现,这需要勇气。她笔下的父亲朴素、节俭、卑微,从生意人沦落成拾荒者,但生活并没有摧垮他,竭尽全力为女儿撑起一片天。因为父亲,梁冬霓日后专门在家中留下一方存放纸皮的空间,让收废品的老人“帮忙”处理拿走,她的善举为拾荒老人留下了尊严。

 

博尔赫斯说:“每个作家事实上都创造了自己的先驱者。”愿梁冬霓在探寻生命之旅、寻找写作源头时,一如既往用一颗至真的心写出更有质地更成熟的作品。

文明交融的全景式长卷

——读《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

□彭忠富

 

tqb0908011_005_01_b.jpg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人类的文化高地。它以华夏文明为根基,并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相互交融。藏经洞的珍贵文书、绢画和莫高窟的精美彩塑、壁画,储存着跨越时代及地域的人类历史记忆。约两个甲子前,敦煌藏经洞开启。敦煌宝藏120多年来的散佚与回归,既牵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也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困顿与奋发。然而,敦煌在中国,研究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的敦煌学却在世界。

 

造成这种中国学术伤心史的根源在于敦煌珍品的流散。众多敦煌遗书和少许壁画雕塑,如今分藏于世界各地。当年,它们的流散过程充满了无知与欺骗、巧取与豪夺。如今,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广泛开展,中国乃至世界的敦煌学迎来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最为辉煌的时刻。各国收藏机构合作对其修复、出版与数字共享,各国学者悉心研究、相互交流,共同推动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和利用。

 

学者刘诗平和孟宪实在敦煌研究领域耕耘多年。他们认为,要真正理解中国、认识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敦煌是不可或缺的。两人最新出版的《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包括“伤心敦煌”“四海寻梦”“魂兮归来”三编及“小人物的大发现”等30章,围绕敦煌宝藏的发现、流散与回归,回顾了两个甲子以来敦煌文物的往事,以及数代敦煌学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让国宝重现于世的艰辛历程,堪称一部相当全面又可读性很强的敦煌学学术史。

 

两位作者以回顾历史的方式诉说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并提供了大量有关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内容,以及近20年来敦煌学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国际学界的交往和竞争,还以大量图片辅佐文字。这套作品是两位作者多年来对敦煌宝藏追踪历程的结集,也是记录中国敦煌学从无到有再到系统化,以及历数其中艰辛的集大成之作。作者认为,敦煌宝藏的聚散离合、敦煌学的起伏沉浮,透射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荣辱沧桑,折射着一个国家的困顿、寻找与发现。

 

事实上,敦煌文物不过是鸦片战争以来百年间流失海外的众多文物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中华文明的精华,在满是伤痛的近代历史中流离失所。作者指出,要反对外来的文化侵略,就必须先从反对自己的愚昧和净化自身的灵魂开始;要维护民族利益和保护民族文化,就必须先提升自己的民族品格。在阻止文物流失和保护文明遗存的同时,需要构建现代学术的殿堂。正如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所言,“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

 

作者指出,如今可以告慰先贤的是,中国敦煌学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努力下,敦煌学从研究内容而言,已经从敦煌文书、以敦煌文书与石窟艺术及考古齐头并进,到将敦煌文书、石窟艺术及考古,与吐鲁番学、丝绸之路学相结合。本书堪称一部走出学术圈、可读性极强的非虚构佳作,一幅纵览敦煌学百年历程的全景式长卷,一座沟通敦煌学专业学者与大众读者之间的桥梁。

书中有“风景”

□夏学军

图书馆位于我市中心地带,五楼的成人借阅处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文学、历史、理论、营养健康等各类图书排放有序。

 

因为借书次数多了,时不时会翻到别人留下的痕迹,一张卡片、一张照片、一张贴纸、一张图画、一张明信片……在剪纸书里遇到剪纸,在折纸书里遇到折纸,在素描书里遇到素描,这些有趣的小事很美好,也是我喜欢去图书馆的理由之一。

 

目光扫过一排排书架,当我看见那本《人类群星闪耀时》,毫不犹豫地抽了出来,这是我非常喜欢、非常想读的书,能遇到非常不容易,我喜滋滋地捧回了家。

 

打开书我才发现,书中夹着一张小纸条。“14个历史故事,14个改变历史走向的瞬间。不是每个故事都吸引我,但它也许是你喜欢的。”几句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位读者喜欢哪几个故事呢?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这些我都无从知晓,但我能肯定的是,能留下这张小纸条,说明一定是一个有趣的人。

 

这是一本借阅率非常高的书,这张小纸条有幸到了我手里,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之情,美好的情绪在舒缓延续。

 

当我看完这本书准备还回去之际,我决定与“小纸条”做一个隔空交流,于是我在小纸条下面写了几句话:历史总会不间断地创造出许许多多崇高而难忘的光辉时刻,我们只需记住它,今天我与这张小纸条的相遇,也是我人生中的闪耀时刻!

 

这个“故事”没有后来。每次去图书馆我都要寻找这本书,无果,它成了我心心念念的书,我希望不管书在哪位读者手中,都可以把这个美好的故事延续下去。

 

还想说说另一个暖心的小事。有一阵子我突发奇想学做菜,于是就想借书时顺手带一本菜谱回来。那本《精美家常菜》吸引了我,我随手翻看着,当翻到那道《锅包肉的做法》时,忽然看到在这里夹了一张纸,写的是对这道菜做法的补充。“肉切片后,记得用刀拍一下,肉质松散是关键。”“记住,面糊用一半淀粉一半面粉调制更酥脆,用量和肉一样多。”后面还用潇洒的字体告诉我们,她是一名为家人做了30年饭的主妇,这些都是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那一刻我被感动了,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母亲。我还记得母亲是怎样制作一日三餐的,一蔬一食,日复一日,她经年累月照顾家人,用汗水与时间置换我们的成长,无怨无悔。

 

这是一张有温度的小纸条,我笃定地认为这位主妇一定是美丽、温柔、善良的,也一定是热爱生活的,和母亲一样,所做的食物不止有热气,更有温情与爱意。

 

忽然有个想法,我也可以主动在书中留下“印记”啊,交流读书心得、画一张手绘小画,这些无声的隔空交流,比网络里直接交谈更有意思、更让人珍惜。

额尔古纳河右岸之鹰

□阿金

山鹰是属于大自然的。

 

而人的介入,让它的名字前改饰了一个“猎”字。于是,它开始属于某一个人、一个希愣柱(家庭)、一个乌力愣(部族或村庄)。

 

在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一只野生的山鹰与一位叫达西的老人曾演绎这样一个故事。这位老人得到这只山鹰后,用新鲜的兔肉捆上乌拉草让山鹰囫囵个喂食,再囫囵个吐出来,如此反复清洗其肠内的油腥,去掉其体内家族的味道;把山鹰的翅膀和腿用草绳捆住,放在婴儿的摇车里疯狂地摇三天,天旋地转让山鹰忘掉野性的记忆;直到山鹰在人群中待习惯了,才开始一点点喂肉给它,在循序渐进中使其学会感恩人类。至此,山鹰改面换心,成为一只真正的猎鹰,成为一只属于达西老人、达西希愣柱、整个乌力愣的生活成员。

 

这只猎鹰在搬迁过程中,为整个乌力愣人捕捉野兔、山鸡等猎物,在主人达西因与别人争吵而不能好好进食日渐消瘦时,专门叼来一只山鸡。如此功劳,猎鹰几乎赢得整个乌力愣人的赞叹、惊羡和感激。可其主人达西仍不满足,依旧为这只称职的猎鹰准备一张狼皮(一只被他打死的母狼的狼皮),用它当磨练猎鹰的靶子,调教猎鹰一次次向这张没有生命的狼皮发起猛烈攻击。

 

在达西眼中,猎鹰不再是一只单纯的猎鹰。或真如其所说,是一支弓箭或一杆猎枪,且是属于他的专用弓箭或猎枪;又或许增加了猎鹰的职责,就是向曾经与自己搏斗过且咬瘸自己的那只狼复仇。而这只猎鹰浑然不觉,幸福地朝着达西的目标迈进。最终,达西实现了目标,猎鹰也完成被增加的职责,而作为旁观者的人,则看到这样一幅场景:猎鹰和达西只剩下了骨头,而旁边是一只母狼和一只小狼的尸体,还有激烈打斗的痕迹。

 

或许是偶然遭遇,又或者是有约而来,一场性质为复仇的人狼大战惨烈地发生,最终以两败俱亡收尾。

 

追溯若干年前仇恨的源头,达西为救三只走失的小驯鹿,用石头把母狼砸死,自己的一条腿被小狼咬断。达西爬回乌力愣,小狼逃离长大并成为本次复仇之战的母狼。其实,那源头之战是符合自然法则的博弈,驯鹿为乌力愣的财产,但同时也是狼可口的食物。狼欲食小驯鹿就像人想保护它们一样自然,只要相遇必有胜负成败之分。如果不播仇恨的种子,或许不会再有复仇之战,那样猎鹰、达西和两只狼都能活着,不过各自境地有稍好稍坏的区分。

 

接着说那只鹰,那只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山鹰,被强加一个“猎”字已然不幸,又被引诱着卷入人与狼的恩怨情仇,并最终成为复仇道具或牺牲品,不幸中又夹带几分悲壮。假如这只鹰学会了思考,且在复仇之战中只负了伤,假如达西老人也不死,那么复仇之战结束后,这只被亲切称为“奥木列”(孙子)的鹰,会不会对达西展开复仇呢?

 

会,或许不会——如果那只鹰懂得,在人类的眼中,包括与之关系最亲密的达西眼中,它本就是一种道具或牺牲品。

最后一晚

□魏千越

夏天的最后一刹那

在静谧中悄然散去

我在烹调着夜晚最后的黏稠

瓶瓶罐罐里面装着蝉鸣的秘密

泥土搅拌着草的味道

我沉迷在回忆中,晚风习习

它吹不动我久远的思虑

穿过草丛,放开步子

去热烈地奔跑

赤脚越过平地、小溪

在河流与小山的臂膀中

悄悄地藏下一只萤火虫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
湾韵|悦读(2023年9月8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9-08 11:21

tqb-20230908-011.jpg

人与自然的深情和鸣

——读《夏日木屋札记》有感

□任蓉华

tqb0908011_001_01_b (1).jpg

“大自然里有数不尽的生命,在这里,每个生命都是世界的焦点,都闪烁着自有的光芒,按照自己的节奏,循着自己的思路而活动,尽可能地汲取着大自然的一切。”一个夏日,兼具作家、生物学家双重身份的妮娜·波顿,住进了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乡间小木屋。她读书、散步、观察、思考,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并把见闻、感悟形诸笔端,结集成了《夏日木屋札记》。作者从身边的自然万物入手,用优美的语言记录奇妙变化、追溯生命起源、探究生活意义,富含哲思和趣味,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深情和鸣的动人图卷。

 

小小木屋静谧悠然,究竟包裹在如何丰富的自然环境中?该书由“小屋秘密初探”“门外翅声不停”“墙上的蚂蚁兵团”“海景阳台”“荒野的力量”“守护树”六辑组成,作者的笔触深入飞禽、走兽、昆虫、游鱼的生存状态,以及一草一木乃至细菌的繁衍之道。翻阅此书,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黑格尔的名言:“大自然本身,包括黎明和日出,其实并没有美丑的问题,日出之所以美,是我们看到黎明的时候,唤起了生命里的某种感叹。”

 

读懂蚂蚁的世界,或许就能读懂人类。书中通过种植真菌、放牧蚜虫、建造巢穴等一个个实例,佐证了蚂蚁社会在形式和种类上,足以与人类社会匹敌。当目睹一支庞大的蚂蚁军团不知疲倦地前行时,作者感慨:“蚂蚁之间相互合作,不只是像忠诚的公民和姐妹,更像人体的细胞。”一个蚁群每天可能损失10%的居民,但这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还有其他数十万只蚂蚁活着;与此同时,新的生命也在不断诞生,以维持群落的正常运行。人类身体不也是这样吗?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细胞不断死亡,而新的细胞也在不断形成,这与蚁群存在某种共通之处。

 

狐狸是小木屋的邻居,在作者看来,它的“狡猾”其实凸显了一种不受人类控制的、桀骜不驯的精神。书中讲述了狐狸的生存智慧,“人类无数次的猎狐行动教会了它们给自己的巢穴设置多个出口,以及通过走回头路或跳入水中来迷惑追捕者。”此外,人类的追捕也许还锻炼了它们寻找逃生路线的能力,从贫瘠的沙漠到高高的山顶,如今世界上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走近木工棚地板下的狐狸洞,作者还见证了狐狸妈妈耐心养育幼崽的过程,“她(狐狸妈妈)领着它们到堆肥处玩耍……她一停下来,一只幼崽就向她跳过去,她再一转身,便把它转到了自己的背上。这一切是如此可爱!”

 

飘浮着的气味分子,会是生命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吗?在小木屋里,作者发现了不同气味背后的情感连接,“和动物界存在的信息素一样,气味也是生命中一种纯粹的要素,数百万年来,它们一直在提供着重要的帮助。”譬如,新生儿通过气味寻找母乳,而难闻的气味则是变质食物发出的警告。人们用花瓣、果皮、种子、叶子,甚至是树根和树皮制成了数不尽的香水。不过,当气味跨越物种界限时,对它的解读就会变得模棱两可。人们钟情于薰衣草的气味,是由于其会释放一种叫做萜烯的碳氢化合物,而扁虱、蛾子和跳蚤之所以厌恶薰衣草,也是因为这种物质。

 

万物有灵,人性向善。大自然的美好,不只在于绝妙的景致,更在于深入其中可探寻到灵魂的归属。《夏日木屋札记》勾勒了一个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呼吁人们放下浮躁心绪,深情凝视大自然,感受与不同物种的平等对话,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内涵。

用至真的心剪辑流年

——品读《时光倒影》

□章晖

tqb0908011_003_01_b.jpg

梁冬霓的文字以真诚打动人心。她的文字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从地标建筑流淌出浓郁的人文气质,让人尾随其后,看到江海淘洗后的人世澄澈,从她纯粹而坦荡的生命历程中,能触碰到隐隐的疼痛。

 

这是我读完她的散文集《时光倒影》的感受。帕斯捷尔纳克说:“散文凭借其崇高精神,透过嗅觉,在语言范畴中探索并发现人。”梁冬霓的“时光倒影”宛如一面流年的镜子,照着进出的人,深深浅浅的足印,单薄而倔犟的身影——她用文字捕捉、书写并存档,装订成她生命中一本不可或缺的宝贵典籍。

 

梁冬霓出生于梅州,后来到珠海工作、定居。全书共分“乡情咏叹”“路遇微风”和“书斋浅谈”三辑。

 

她写《或远或近的故乡》,“雨水洗后的青石板路,与姐姐的脸一样,有一种浓厚的潮湿”。这是她心底最深的印象,一条青石板路,带出了墟日热闹的烟火、纯朴的乡情,骑楼里安放灵魂的书香,以及人们搬迁后它日渐凋蔽而遭冷落,给人带来诸多感伤,但最终“沿河一带融合着南洋风格的骑楼被修葺还原,有了整饰,从而有了乡愁的记忆,有了下南洋故事的传颂、有了复活的文化”。最好的结局,莫过于让乡愁得以回归、让心得以安放。

 

每个人都需一条母亲河喂养,梅江自然成为梅州人的母亲河。梁冬霓笔下的梅江,串连起了两岸的骑楼、亭榭、高塔,而她笔下横跨梅江的梅东桥具有特殊的意义,她到外地求学,站在桥上等车时,这座桥意味着与家乡离别,而后辗转千里又在桥上下车,意味着归来的喜悦。“梅东桥,在岁月之河中,既是思念的起点,也是思念的终点”,一语不仅道出了游子的心声,也倾诉了精神皈依的感恩。

 

她写腌面、清明粄,“浓缩了家乡的味道,那也是岁月的味道”。

 

读者随着梁冬霓在“时光倒影”中行走,走进梅州的地理、珠海的经纬,在历史的长河中,搜寻一个个传奇。她写珠海竹洲岛上的水松林,因珍稀已成为生物界的活化石;写珠海湿地公园,连成一座城市的“绿肺”。写接霞庄、菉猗堂、斗门旧街……让人听到久远的历史心跳。

 

而黄杨河,让她对这座城市有了深深的眷恋。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她绿化了城市;与此同时,绿植也赋予她顽强拼搏的勇气和责任担当。正如文中所写,“培育一棵树,就是见证一个生命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培育一棵树,就是把心血化为世人遮风挡雨的爱与顶着霹雳闪电的坚强”。

 

梁冬霓笔下的亲情、友情浓墨重彩,真实传达了息息相关人物的人格和命运。她摒弃虚构,将亲人的困顿不堪真实地呈现,这需要勇气。她笔下的父亲朴素、节俭、卑微,从生意人沦落成拾荒者,但生活并没有摧垮他,竭尽全力为女儿撑起一片天。因为父亲,梁冬霓日后专门在家中留下一方存放纸皮的空间,让收废品的老人“帮忙”处理拿走,她的善举为拾荒老人留下了尊严。

 

博尔赫斯说:“每个作家事实上都创造了自己的先驱者。”愿梁冬霓在探寻生命之旅、寻找写作源头时,一如既往用一颗至真的心写出更有质地更成熟的作品。

文明交融的全景式长卷

——读《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

□彭忠富

 

tqb0908011_005_01_b.jpg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人类的文化高地。它以华夏文明为根基,并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相互交融。藏经洞的珍贵文书、绢画和莫高窟的精美彩塑、壁画,储存着跨越时代及地域的人类历史记忆。约两个甲子前,敦煌藏经洞开启。敦煌宝藏120多年来的散佚与回归,既牵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也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困顿与奋发。然而,敦煌在中国,研究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的敦煌学却在世界。

 

造成这种中国学术伤心史的根源在于敦煌珍品的流散。众多敦煌遗书和少许壁画雕塑,如今分藏于世界各地。当年,它们的流散过程充满了无知与欺骗、巧取与豪夺。如今,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广泛开展,中国乃至世界的敦煌学迎来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最为辉煌的时刻。各国收藏机构合作对其修复、出版与数字共享,各国学者悉心研究、相互交流,共同推动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和利用。

 

学者刘诗平和孟宪实在敦煌研究领域耕耘多年。他们认为,要真正理解中国、认识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敦煌是不可或缺的。两人最新出版的《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包括“伤心敦煌”“四海寻梦”“魂兮归来”三编及“小人物的大发现”等30章,围绕敦煌宝藏的发现、流散与回归,回顾了两个甲子以来敦煌文物的往事,以及数代敦煌学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让国宝重现于世的艰辛历程,堪称一部相当全面又可读性很强的敦煌学学术史。

 

两位作者以回顾历史的方式诉说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并提供了大量有关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内容,以及近20年来敦煌学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国际学界的交往和竞争,还以大量图片辅佐文字。这套作品是两位作者多年来对敦煌宝藏追踪历程的结集,也是记录中国敦煌学从无到有再到系统化,以及历数其中艰辛的集大成之作。作者认为,敦煌宝藏的聚散离合、敦煌学的起伏沉浮,透射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荣辱沧桑,折射着一个国家的困顿、寻找与发现。

 

事实上,敦煌文物不过是鸦片战争以来百年间流失海外的众多文物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中华文明的精华,在满是伤痛的近代历史中流离失所。作者指出,要反对外来的文化侵略,就必须先从反对自己的愚昧和净化自身的灵魂开始;要维护民族利益和保护民族文化,就必须先提升自己的民族品格。在阻止文物流失和保护文明遗存的同时,需要构建现代学术的殿堂。正如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所言,“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

 

作者指出,如今可以告慰先贤的是,中国敦煌学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努力下,敦煌学从研究内容而言,已经从敦煌文书、以敦煌文书与石窟艺术及考古齐头并进,到将敦煌文书、石窟艺术及考古,与吐鲁番学、丝绸之路学相结合。本书堪称一部走出学术圈、可读性极强的非虚构佳作,一幅纵览敦煌学百年历程的全景式长卷,一座沟通敦煌学专业学者与大众读者之间的桥梁。

书中有“风景”

□夏学军

图书馆位于我市中心地带,五楼的成人借阅处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文学、历史、理论、营养健康等各类图书排放有序。

 

因为借书次数多了,时不时会翻到别人留下的痕迹,一张卡片、一张照片、一张贴纸、一张图画、一张明信片……在剪纸书里遇到剪纸,在折纸书里遇到折纸,在素描书里遇到素描,这些有趣的小事很美好,也是我喜欢去图书馆的理由之一。

 

目光扫过一排排书架,当我看见那本《人类群星闪耀时》,毫不犹豫地抽了出来,这是我非常喜欢、非常想读的书,能遇到非常不容易,我喜滋滋地捧回了家。

 

打开书我才发现,书中夹着一张小纸条。“14个历史故事,14个改变历史走向的瞬间。不是每个故事都吸引我,但它也许是你喜欢的。”几句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位读者喜欢哪几个故事呢?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这些我都无从知晓,但我能肯定的是,能留下这张小纸条,说明一定是一个有趣的人。

 

这是一本借阅率非常高的书,这张小纸条有幸到了我手里,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之情,美好的情绪在舒缓延续。

 

当我看完这本书准备还回去之际,我决定与“小纸条”做一个隔空交流,于是我在小纸条下面写了几句话:历史总会不间断地创造出许许多多崇高而难忘的光辉时刻,我们只需记住它,今天我与这张小纸条的相遇,也是我人生中的闪耀时刻!

 

这个“故事”没有后来。每次去图书馆我都要寻找这本书,无果,它成了我心心念念的书,我希望不管书在哪位读者手中,都可以把这个美好的故事延续下去。

 

还想说说另一个暖心的小事。有一阵子我突发奇想学做菜,于是就想借书时顺手带一本菜谱回来。那本《精美家常菜》吸引了我,我随手翻看着,当翻到那道《锅包肉的做法》时,忽然看到在这里夹了一张纸,写的是对这道菜做法的补充。“肉切片后,记得用刀拍一下,肉质松散是关键。”“记住,面糊用一半淀粉一半面粉调制更酥脆,用量和肉一样多。”后面还用潇洒的字体告诉我们,她是一名为家人做了30年饭的主妇,这些都是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那一刻我被感动了,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母亲。我还记得母亲是怎样制作一日三餐的,一蔬一食,日复一日,她经年累月照顾家人,用汗水与时间置换我们的成长,无怨无悔。

 

这是一张有温度的小纸条,我笃定地认为这位主妇一定是美丽、温柔、善良的,也一定是热爱生活的,和母亲一样,所做的食物不止有热气,更有温情与爱意。

 

忽然有个想法,我也可以主动在书中留下“印记”啊,交流读书心得、画一张手绘小画,这些无声的隔空交流,比网络里直接交谈更有意思、更让人珍惜。

额尔古纳河右岸之鹰

□阿金

山鹰是属于大自然的。

 

而人的介入,让它的名字前改饰了一个“猎”字。于是,它开始属于某一个人、一个希愣柱(家庭)、一个乌力愣(部族或村庄)。

 

在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一只野生的山鹰与一位叫达西的老人曾演绎这样一个故事。这位老人得到这只山鹰后,用新鲜的兔肉捆上乌拉草让山鹰囫囵个喂食,再囫囵个吐出来,如此反复清洗其肠内的油腥,去掉其体内家族的味道;把山鹰的翅膀和腿用草绳捆住,放在婴儿的摇车里疯狂地摇三天,天旋地转让山鹰忘掉野性的记忆;直到山鹰在人群中待习惯了,才开始一点点喂肉给它,在循序渐进中使其学会感恩人类。至此,山鹰改面换心,成为一只真正的猎鹰,成为一只属于达西老人、达西希愣柱、整个乌力愣的生活成员。

 

这只猎鹰在搬迁过程中,为整个乌力愣人捕捉野兔、山鸡等猎物,在主人达西因与别人争吵而不能好好进食日渐消瘦时,专门叼来一只山鸡。如此功劳,猎鹰几乎赢得整个乌力愣人的赞叹、惊羡和感激。可其主人达西仍不满足,依旧为这只称职的猎鹰准备一张狼皮(一只被他打死的母狼的狼皮),用它当磨练猎鹰的靶子,调教猎鹰一次次向这张没有生命的狼皮发起猛烈攻击。

 

在达西眼中,猎鹰不再是一只单纯的猎鹰。或真如其所说,是一支弓箭或一杆猎枪,且是属于他的专用弓箭或猎枪;又或许增加了猎鹰的职责,就是向曾经与自己搏斗过且咬瘸自己的那只狼复仇。而这只猎鹰浑然不觉,幸福地朝着达西的目标迈进。最终,达西实现了目标,猎鹰也完成被增加的职责,而作为旁观者的人,则看到这样一幅场景:猎鹰和达西只剩下了骨头,而旁边是一只母狼和一只小狼的尸体,还有激烈打斗的痕迹。

 

或许是偶然遭遇,又或者是有约而来,一场性质为复仇的人狼大战惨烈地发生,最终以两败俱亡收尾。

 

追溯若干年前仇恨的源头,达西为救三只走失的小驯鹿,用石头把母狼砸死,自己的一条腿被小狼咬断。达西爬回乌力愣,小狼逃离长大并成为本次复仇之战的母狼。其实,那源头之战是符合自然法则的博弈,驯鹿为乌力愣的财产,但同时也是狼可口的食物。狼欲食小驯鹿就像人想保护它们一样自然,只要相遇必有胜负成败之分。如果不播仇恨的种子,或许不会再有复仇之战,那样猎鹰、达西和两只狼都能活着,不过各自境地有稍好稍坏的区分。

 

接着说那只鹰,那只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山鹰,被强加一个“猎”字已然不幸,又被引诱着卷入人与狼的恩怨情仇,并最终成为复仇道具或牺牲品,不幸中又夹带几分悲壮。假如这只鹰学会了思考,且在复仇之战中只负了伤,假如达西老人也不死,那么复仇之战结束后,这只被亲切称为“奥木列”(孙子)的鹰,会不会对达西展开复仇呢?

 

会,或许不会——如果那只鹰懂得,在人类的眼中,包括与之关系最亲密的达西眼中,它本就是一种道具或牺牲品。

最后一晚

□魏千越

夏天的最后一刹那

在静谧中悄然散去

我在烹调着夜晚最后的黏稠

瓶瓶罐罐里面装着蝉鸣的秘密

泥土搅拌着草的味道

我沉迷在回忆中,晚风习习

它吹不动我久远的思虑

穿过草丛,放开步子

去热烈地奔跑

赤脚越过平地、小溪

在河流与小山的臂膀中

悄悄地藏下一只萤火虫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