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高质量发展帷幕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珠海,这座“青春之城”,正依托全国唯一与港澳路桥相连的区位优势,吹响“产业第一”冲锋号,加速蓄势腾飞。
去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珠海市税务局立足部门职能,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各环节,精准落实税费支持政策,持续提升税费服务水平,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税务支撑。
税收发力
画好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2023年1月1日,“澳车北上”落地实施。7月1日,“港车北上”正式通行。
“北上”的一小步,正是“融湾”的一大步。以此为契机,珠海与港澳正同向同行,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洪流中。
珠海与香港的合作故事,跨越特区43年发展征程。从1979年建成投产的第一家利用外资创办的工业企业香洲毛纺厂,到1988年成立的中国通用耗材鼻祖天威打印机色带制造厂,再到1993年成立的珠海医药健康龙头企业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通过改革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多的港商坚定地投身珠江口对岸城市——珠海的发展大潮。
据统计,2012年以来,新设港资企业6566家,实际吸收港资96.74亿元。香港资本占珠海到位外资存量的44%,是珠海第一大外资来源地。港商成为珠海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经济发展的见证人和亲历者。
港资企业在珠海落户扎根、发展壮大的背后,有珠海税务部门数十年如一日的优质服务和悉心陪伴。
起步于香港的得理乐器,在2006年把生产及研发基地落户珠海金湾。企业每年有近120万台电子琴、电子鼓、合成器等电子乐器及配件从珠海走向世界,80%的产品发往世界各地,20%供应国内市场,总生产量全球排名第一。
“刚来珠海的时候,因为我们产品种类较多,又销往世界各地,每月要拿着大堆资料到办税厅申报纳税,现在随时随地都可以线上办理税费事项,便捷程度简直是质的提升!”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毛艳霞对于办税形式的变化十分感慨。
针对港资企业涉外业务多、事项复杂等个性化办税需求,珠海税务大力推广“粤税通”微信小程序、V-Tax远程可视化自助办税平台、“国际汇税通”等平台,实现企业网上办税、自助办税,全方位优化纳税人办税体验。
在湾区发展的快节奏中,税务部门大力推行无纸化退税申报,主动辅导企业网上提交退税申报并加速审核办理,促进出口退税提速增效,及时缓解外贸企业资金之“渴”。
毛艳霞表示,“出口退税到账速度越来越快!从2019年的4233万元,到2021年的6051万元,我们公司享受的优惠也越来越多。”
从启用“湾区通办”服务示范区、出台助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八项措施,到联合普华永道共同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税务手册》、开发“境外投资税惠享”小程序落实递延纳税政策,珠海税务不断创新举措、用好政策、优化服务,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营商环境,服务大湾区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珠海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主任赵洁梅表示:“目前,纳税人在‘湾区通办’示范区内的智慧柜台可以办理包含信息查询、证明办理、社保费办理等5类共57项第一批‘湾区通办’业务,以及两地全量电子税务局和视频办业务。接下来,税务部门将大力建好服务示范区,切实打通大湾区涉税事项跨城协同服务‘最后一公里’。”
针对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特点,除了助力产业发展,扶持企业经营外,珠海税务部门在推动珠港澳三地民生融合方面也在不断展现新作为。
2021年,在“粤税通”小程序上线港澳台居民参保缴费功能,实现港澳台居民参保缴费“足不出户、指尖一点、业务搞掂”。
2022年,推出涉澳社保业务“跨境集成办”服务,让澳门居民在本地指定银行网点就可以线上办理参保缴费、网签三方协议等业务,并可享受政策咨询服务。
2023年,启动“粤澳社保一窗通”,在全国首创由一个专窗,为在珠海和横琴生活工作的澳门居民提供粤澳两地民生保障公共服务。
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次飞跃。珠海税务部门深耕社保服务这一重点民生工作,不断推动粤澳民生保障领域深度融合,积极服务“一国两制”新实践,有效拓展澳门居民享受优质民生服务新体验。
“能参加珠海的社保,而且办理参保缴费、咨询相关政策都非常方便,让我们很有获得感,很有一份对于家的归属感。”澳门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
珠海市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文英表示,“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珠海税务精准落实大湾区各项税惠政策,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打造湾区人才高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大湾区建设贡献了税务力量。”
税收助力
推动实体经济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1980年,南海之滨的小渔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跃登上历史舞台,珠海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2022年,珠江口西岸的“青春之城”锚定“万亿强市”的新目标,吹响“产业第一”的冲锋号,珠海正奋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作为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和服务微观经济运行的重要职能部门,珠海市税务局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制造业当家、产业第一”决策部署中被赋予更大的使命。
特区的产业发展一开始就走了一条不同寻常之路。
不同于其他珠三角城市最初采取的粗放式工业发展模式,坚持生态立市的珠海,最早开始实现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增长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增长转变。与特区共成长的企业见证着珠海产业转型升级的脚步。
1985年1月,在珠海经济特区的肥沃土壤上,上海、珠海、香港三方合资的汉胜特种电线公司生根发芽。汉胜先后设立珠海南山、兰埔、前山等厂区,2005年迁入斗门区新青科技工业园,后改名为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时任汉胜科技董事长寿伟春表示,汉胜科技深感自身肩负的责任更大,将继续发挥创新精神,发挥好特区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从30多年前的贴牌小厂起步,汉胜科技致力于为国内外移动通信信号传输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工程及HFC网络建设等部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如今已成长为国内通信电缆企业技术“领跑者”。
累计主导制定4项通信线缆国际标准,大大提升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汉胜科技勇于创新、敢于投入的背后是税收优惠政策的鼎力支持。
企业财务经理王亦军表示,汉胜科技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一直对研发创新保持着较高的投入,仅近三年的研发投入资金就高达1.28亿元。
“2021年至2022年,公司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约8567万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约519万元。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领域,也有了敢闯敢试的信心与决心。”王亦军告诉记者。
同样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案例的,还有生产缝纫机配件起家的珠海市钧兴机电有限公司。
2003年,成立初期的钧兴机电主要从事缝纫机配件生产。
2006年,钧兴机电敏锐嗅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始转型研发精密传动齿轮及齿轮箱,与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之谐波减速器,专业生产客制化齿轮,在智能制造之路上阔步前行。
经过20年的发展,钧兴机电年产值近5亿元,已成长为亚洲最大规模的数伞齿加工基地。同时还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东省制造业500强等多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对于我们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能提供了积极助力。”该公司财务经理黄群凯介绍,仅2022年,公司就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约2290万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约691万元,为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钧兴机电今年专门建设8000平方米工业厂房用于研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谐波减速器),预计年底前可以投产,未来公司还将拓展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业务。
当前,珠海正致力于推动产业集群做大做优做强,强势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珠海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税惠政策的精准“滴灌”和便民办税服务的精细“培育”,助力新兴产业力量强势崛起,加快构建珠海“产业森林”。
税收添力
点燃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珠海是一座自带创新基因的城市。
早在20世纪90年代,珠海便在全国首开“科技重奖”先河,凭借百万奖金轰动全国,吸引了大量人才来珠创新创业。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站在新起点的珠海正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人才驱动、创新驱动。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创新能力来自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强大的研发实力。
近年来,珠海税务部门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加速“释放”科创活力,助力企业技术攻关,有效助推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今年开始,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再优化。“2023年起,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提前至每年7月预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享受上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政策红利的提早兑现,能让企业的现金流更为充裕。”珠海市税务局所得税科科长钟文基介绍说。
从“制造”向“智造”迈进的过程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环节。作为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其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维度作用越发彰显。
创建于2005年的珠海科瑞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一直深耕于全自动绕线机、电子元器件配套生产的研发和制造领域,凭借出色的研发能力和标准化生产能力获得了166项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
自2020年以来,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的政策,科瑞思累计扣除金额2800万余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实际减免税额超过525万元。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让我们资金周转更灵活,能够大胆地进行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和提高产品性能。”珠海科瑞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税人员邵小姐表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保障。为吸引人才集聚、扎根珠海,税务部门精准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税优惠、科技人员股权奖励递延纳税等各项税惠政策,为推动珠海产业创新发展海纳八方英才,汇聚强大人才动能。
今年以来,广东税务部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创新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粤税院士服务站”(以下简称粤税院士服务站)。
6月14日,珠海市税务局副局长容梅带队前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走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
容梅表示,珠海市税务局党委高度重视和关注在粤院士及其科研团队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过程中的涉税疑难和需求建议,希望通过粤税院士服务站进一步拓展在粤院士及其科研团队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反馈渠道,切实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和税收服务质效。
接下来,珠海税务部门将实时跟进科研项目产学研全生命周期涉税业务,提供全税种、全方位、全流程优质税收服务,为推动珠海建设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贡献税务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高质量发展帷幕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珠海,这座“青春之城”,正依托全国唯一与港澳路桥相连的区位优势,吹响“产业第一”冲锋号,加速蓄势腾飞。
去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珠海市税务局立足部门职能,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各环节,精准落实税费支持政策,持续提升税费服务水平,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税务支撑。
税收发力
画好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2023年1月1日,“澳车北上”落地实施。7月1日,“港车北上”正式通行。
“北上”的一小步,正是“融湾”的一大步。以此为契机,珠海与港澳正同向同行,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洪流中。
珠海与香港的合作故事,跨越特区43年发展征程。从1979年建成投产的第一家利用外资创办的工业企业香洲毛纺厂,到1988年成立的中国通用耗材鼻祖天威打印机色带制造厂,再到1993年成立的珠海医药健康龙头企业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通过改革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多的港商坚定地投身珠江口对岸城市——珠海的发展大潮。
据统计,2012年以来,新设港资企业6566家,实际吸收港资96.74亿元。香港资本占珠海到位外资存量的44%,是珠海第一大外资来源地。港商成为珠海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经济发展的见证人和亲历者。
港资企业在珠海落户扎根、发展壮大的背后,有珠海税务部门数十年如一日的优质服务和悉心陪伴。
起步于香港的得理乐器,在2006年把生产及研发基地落户珠海金湾。企业每年有近120万台电子琴、电子鼓、合成器等电子乐器及配件从珠海走向世界,80%的产品发往世界各地,20%供应国内市场,总生产量全球排名第一。
“刚来珠海的时候,因为我们产品种类较多,又销往世界各地,每月要拿着大堆资料到办税厅申报纳税,现在随时随地都可以线上办理税费事项,便捷程度简直是质的提升!”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毛艳霞对于办税形式的变化十分感慨。
针对港资企业涉外业务多、事项复杂等个性化办税需求,珠海税务大力推广“粤税通”微信小程序、V-Tax远程可视化自助办税平台、“国际汇税通”等平台,实现企业网上办税、自助办税,全方位优化纳税人办税体验。
在湾区发展的快节奏中,税务部门大力推行无纸化退税申报,主动辅导企业网上提交退税申报并加速审核办理,促进出口退税提速增效,及时缓解外贸企业资金之“渴”。
毛艳霞表示,“出口退税到账速度越来越快!从2019年的4233万元,到2021年的6051万元,我们公司享受的优惠也越来越多。”
从启用“湾区通办”服务示范区、出台助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八项措施,到联合普华永道共同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税务手册》、开发“境外投资税惠享”小程序落实递延纳税政策,珠海税务不断创新举措、用好政策、优化服务,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营商环境,服务大湾区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珠海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主任赵洁梅表示:“目前,纳税人在‘湾区通办’示范区内的智慧柜台可以办理包含信息查询、证明办理、社保费办理等5类共57项第一批‘湾区通办’业务,以及两地全量电子税务局和视频办业务。接下来,税务部门将大力建好服务示范区,切实打通大湾区涉税事项跨城协同服务‘最后一公里’。”
针对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特点,除了助力产业发展,扶持企业经营外,珠海税务部门在推动珠港澳三地民生融合方面也在不断展现新作为。
2021年,在“粤税通”小程序上线港澳台居民参保缴费功能,实现港澳台居民参保缴费“足不出户、指尖一点、业务搞掂”。
2022年,推出涉澳社保业务“跨境集成办”服务,让澳门居民在本地指定银行网点就可以线上办理参保缴费、网签三方协议等业务,并可享受政策咨询服务。
2023年,启动“粤澳社保一窗通”,在全国首创由一个专窗,为在珠海和横琴生活工作的澳门居民提供粤澳两地民生保障公共服务。
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次飞跃。珠海税务部门深耕社保服务这一重点民生工作,不断推动粤澳民生保障领域深度融合,积极服务“一国两制”新实践,有效拓展澳门居民享受优质民生服务新体验。
“能参加珠海的社保,而且办理参保缴费、咨询相关政策都非常方便,让我们很有获得感,很有一份对于家的归属感。”澳门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
珠海市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文英表示,“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珠海税务精准落实大湾区各项税惠政策,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打造湾区人才高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大湾区建设贡献了税务力量。”
税收助力
推动实体经济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1980年,南海之滨的小渔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跃登上历史舞台,珠海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2022年,珠江口西岸的“青春之城”锚定“万亿强市”的新目标,吹响“产业第一”的冲锋号,珠海正奋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作为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和服务微观经济运行的重要职能部门,珠海市税务局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制造业当家、产业第一”决策部署中被赋予更大的使命。
特区的产业发展一开始就走了一条不同寻常之路。
不同于其他珠三角城市最初采取的粗放式工业发展模式,坚持生态立市的珠海,最早开始实现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增长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增长转变。与特区共成长的企业见证着珠海产业转型升级的脚步。
1985年1月,在珠海经济特区的肥沃土壤上,上海、珠海、香港三方合资的汉胜特种电线公司生根发芽。汉胜先后设立珠海南山、兰埔、前山等厂区,2005年迁入斗门区新青科技工业园,后改名为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时任汉胜科技董事长寿伟春表示,汉胜科技深感自身肩负的责任更大,将继续发挥创新精神,发挥好特区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从30多年前的贴牌小厂起步,汉胜科技致力于为国内外移动通信信号传输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工程及HFC网络建设等部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如今已成长为国内通信电缆企业技术“领跑者”。
累计主导制定4项通信线缆国际标准,大大提升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汉胜科技勇于创新、敢于投入的背后是税收优惠政策的鼎力支持。
企业财务经理王亦军表示,汉胜科技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一直对研发创新保持着较高的投入,仅近三年的研发投入资金就高达1.28亿元。
“2021年至2022年,公司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约8567万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约519万元。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领域,也有了敢闯敢试的信心与决心。”王亦军告诉记者。
同样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案例的,还有生产缝纫机配件起家的珠海市钧兴机电有限公司。
2003年,成立初期的钧兴机电主要从事缝纫机配件生产。
2006年,钧兴机电敏锐嗅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始转型研发精密传动齿轮及齿轮箱,与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之谐波减速器,专业生产客制化齿轮,在智能制造之路上阔步前行。
经过20年的发展,钧兴机电年产值近5亿元,已成长为亚洲最大规模的数伞齿加工基地。同时还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东省制造业500强等多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对于我们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能提供了积极助力。”该公司财务经理黄群凯介绍,仅2022年,公司就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约2290万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约691万元,为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钧兴机电今年专门建设8000平方米工业厂房用于研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谐波减速器),预计年底前可以投产,未来公司还将拓展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业务。
当前,珠海正致力于推动产业集群做大做优做强,强势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珠海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税惠政策的精准“滴灌”和便民办税服务的精细“培育”,助力新兴产业力量强势崛起,加快构建珠海“产业森林”。
税收添力
点燃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珠海是一座自带创新基因的城市。
早在20世纪90年代,珠海便在全国首开“科技重奖”先河,凭借百万奖金轰动全国,吸引了大量人才来珠创新创业。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站在新起点的珠海正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人才驱动、创新驱动。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创新能力来自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强大的研发实力。
近年来,珠海税务部门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加速“释放”科创活力,助力企业技术攻关,有效助推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今年开始,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再优化。“2023年起,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提前至每年7月预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享受上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政策红利的提早兑现,能让企业的现金流更为充裕。”珠海市税务局所得税科科长钟文基介绍说。
从“制造”向“智造”迈进的过程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环节。作为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其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维度作用越发彰显。
创建于2005年的珠海科瑞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一直深耕于全自动绕线机、电子元器件配套生产的研发和制造领域,凭借出色的研发能力和标准化生产能力获得了166项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
自2020年以来,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的政策,科瑞思累计扣除金额2800万余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实际减免税额超过525万元。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让我们资金周转更灵活,能够大胆地进行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和提高产品性能。”珠海科瑞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税人员邵小姐表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保障。为吸引人才集聚、扎根珠海,税务部门精准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税优惠、科技人员股权奖励递延纳税等各项税惠政策,为推动珠海产业创新发展海纳八方英才,汇聚强大人才动能。
今年以来,广东税务部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创新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粤税院士服务站”(以下简称粤税院士服务站)。
6月14日,珠海市税务局副局长容梅带队前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走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
容梅表示,珠海市税务局党委高度重视和关注在粤院士及其科研团队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过程中的涉税疑难和需求建议,希望通过粤税院士服务站进一步拓展在粤院士及其科研团队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反馈渠道,切实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和税收服务质效。
接下来,珠海税务部门将实时跟进科研项目产学研全生命周期涉税业务,提供全税种、全方位、全流程优质税收服务,为推动珠海建设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贡献税务力量。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