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加快推动形成“产业集聚”良好态势

作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海经济特区今天迎来了43岁生日。43年来,珠海牢记“特”的使命和地位,从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如今正加速迈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

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担起开拓者的重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推动珠海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努力成为全省发展又一重要引擎?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珠海吹响“产业第一”号角,不断擦亮“制造业当家”招牌,以创先争优的进取精神、苦干实干的奋斗姿态,加快构建枝繁叶茂的“产业森林”,加速迈向“万亿工业强市”,在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中更显担当、更见作为。

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争发展——珠海正加快推动形成“产业集聚”良好态势,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培育“产业森林”
产业发展热力涌动

7月31日,华灿光电珠海Micro LED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金湾区举行。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助力珠海抢占“终极显示技术”发展先机。

8月17日,珠海高新区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51.6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12个,投资总额218.12亿元,不乏华芯半导体、一博科技等强链、补链项目。

大项目纷至沓来,正重塑着珠海的产业格局,加速把产业大市、产业强市的美好蓝图变成欣欣向荣的实景。

今年上半年,珠海规上工业增加值达766.14亿元,同比增长5.8%;制造业增加值684.23亿元,增长7.8%。

另一组数据同样引人瞩目:今年上半年,珠海工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提升至36.1%,近15年首次超过房地产投资,推动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新旧动能转换,正在点燃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珠海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迅速做大做强“4+3”支柱产业集群,加速迈向“万亿工业强市”。

丽珠医药集团生产车间一片繁忙。

今年以来,珠海全面实施“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510个、总投资7714亿元。在510个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占据半壁江山,为241个,总投资2775亿元。

为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对载体空间的需要,珠海推出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的5.0产业新空间,目前已建成544万平方米,在建312万平方米,已有183个项目签约入驻,预计产值939.9亿元。

招商引资既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珠海还将力争全年新招引落地40个产值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聚集一群的抱团落户良好局面。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珠海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政府部门的整体服务能力。”选择落户珠海的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车哲淳表示,相信一定能在这片沃土上发展得越来越好。

打造创新生态
科创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逐梦蓝天,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挺进“碧海深蓝”,“珠海一号”卫星遨游太空……如今,珠海创新的脉动随处可以感知。

科技创新,是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上世纪90年代,珠海在全国首开“科技重奖”先河,凭借百万奖金轰动全国,吸引了大量人才来珠创新创业。

近年来,珠海抢抓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着力在产业科技融合上下功夫,走出一条以产业牵引科技、以科技支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上半年,珠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08家,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1.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172.25亿元、增长52.5%,先进制造业投资207.46亿元、增长51.1%。

今年上半年,珠海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家,超过前4年累计总量,总数达到71家,覆盖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多个产业。

为加速创新资源及要素的流动配置,去年9月,珠海市政府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基金合作、以投促引、重大产业布局、科创资源引进、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支持珠海利用资本要素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青年作为最富创新活力的生力军,是一座城市创新发展的人才“宝藏”。

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正在推进年轻人、产业工人、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计划,积极营造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就业、创业、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为青年成就梦想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

发展海洋经济是好机遇、大机遇,机不可失。今年以来,珠海组建由主要领导牵头的海洋经济工作专班以及现代渔业工作小组,专题调研、系统谋划、全面推动海洋经济大市建设。同时出台《珠海市深海养殖和远洋捕捞扶持措施(暂行)》,围绕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等5个方面提出11项扶持措施,计划未来3年投入财政资金近10亿元用于扶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40多年的特区发展史,是珠海人民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的创业史。珠海深知,唯有坚持“制造业当家、产业第一”,加快建设产业大市、产业强市,才能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记者手记:
政企“双向奔赴”
共创美好未来

8月18日,侨商·市长面对面座谈会召开,听取侨商、侨资企业家意见建议,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同日,2023珠海科技产业生态大会举办,大会设政策推介、现场签约、资源发布等多个环节,为存量高企加油鼓劲,为做大“分母项”、培育高企扩群增量提振信心。

两场大会,企业云集,人才广聚,传递出同样的声音——城市与企业的发展彼此成就、互利共赢,共同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加快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这也是珠海以“珠海政府服务”品牌为引领,深入了解产业动态,倾听企业声音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珠海持续推进政府流程再造、规则再造,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拿地即开工项目最快两个工作日办好、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行“窗口无否决权”制度……“一站式”全方位优质服务,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珠海计划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2万套,为产业工人、新市民、年轻人提供有力保障;与富山工业园相邻的珠海市麒麟中学完成总体结构封顶,将可容纳学生5400名;与5.0产业新空间配套的1.8万套保租房正在加速推进……珠海正加快推动企业、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实现“生产有效率、创新有激情、生活有乐趣”。

从台上到台下,奋斗热情澎湃涌动。香港X基金合伙人陈晓信现场为珠海投下了“信心票”:“投资项目最重要的就是落地场景。珠海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方面具有优势,我们计划将投资企业引到珠海,推动项目落地或协同发展。”

文字:佘映薇 图片:钟凡 编辑:龚宁宁 责任编辑:赵思华
珠海加快推动形成“产业集聚”良好态势
观海融媒 2023-08-26 08:38

作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海经济特区今天迎来了43岁生日。43年来,珠海牢记“特”的使命和地位,从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如今正加速迈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

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担起开拓者的重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推动珠海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努力成为全省发展又一重要引擎?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珠海吹响“产业第一”号角,不断擦亮“制造业当家”招牌,以创先争优的进取精神、苦干实干的奋斗姿态,加快构建枝繁叶茂的“产业森林”,加速迈向“万亿工业强市”,在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中更显担当、更见作为。

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争发展——珠海正加快推动形成“产业集聚”良好态势,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培育“产业森林”
产业发展热力涌动

7月31日,华灿光电珠海Micro LED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金湾区举行。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助力珠海抢占“终极显示技术”发展先机。

8月17日,珠海高新区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51.6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12个,投资总额218.12亿元,不乏华芯半导体、一博科技等强链、补链项目。

大项目纷至沓来,正重塑着珠海的产业格局,加速把产业大市、产业强市的美好蓝图变成欣欣向荣的实景。

今年上半年,珠海规上工业增加值达766.14亿元,同比增长5.8%;制造业增加值684.23亿元,增长7.8%。

另一组数据同样引人瞩目:今年上半年,珠海工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提升至36.1%,近15年首次超过房地产投资,推动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新旧动能转换,正在点燃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珠海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迅速做大做强“4+3”支柱产业集群,加速迈向“万亿工业强市”。

丽珠医药集团生产车间一片繁忙。

今年以来,珠海全面实施“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510个、总投资7714亿元。在510个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占据半壁江山,为241个,总投资2775亿元。

为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对载体空间的需要,珠海推出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的5.0产业新空间,目前已建成544万平方米,在建312万平方米,已有183个项目签约入驻,预计产值939.9亿元。

招商引资既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珠海还将力争全年新招引落地40个产值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聚集一群的抱团落户良好局面。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珠海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政府部门的整体服务能力。”选择落户珠海的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车哲淳表示,相信一定能在这片沃土上发展得越来越好。

打造创新生态
科创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逐梦蓝天,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挺进“碧海深蓝”,“珠海一号”卫星遨游太空……如今,珠海创新的脉动随处可以感知。

科技创新,是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上世纪90年代,珠海在全国首开“科技重奖”先河,凭借百万奖金轰动全国,吸引了大量人才来珠创新创业。

近年来,珠海抢抓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着力在产业科技融合上下功夫,走出一条以产业牵引科技、以科技支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上半年,珠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08家,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1.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172.25亿元、增长52.5%,先进制造业投资207.46亿元、增长51.1%。

今年上半年,珠海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家,超过前4年累计总量,总数达到71家,覆盖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多个产业。

为加速创新资源及要素的流动配置,去年9月,珠海市政府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基金合作、以投促引、重大产业布局、科创资源引进、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支持珠海利用资本要素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青年作为最富创新活力的生力军,是一座城市创新发展的人才“宝藏”。

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正在推进年轻人、产业工人、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计划,积极营造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就业、创业、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为青年成就梦想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

发展海洋经济是好机遇、大机遇,机不可失。今年以来,珠海组建由主要领导牵头的海洋经济工作专班以及现代渔业工作小组,专题调研、系统谋划、全面推动海洋经济大市建设。同时出台《珠海市深海养殖和远洋捕捞扶持措施(暂行)》,围绕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等5个方面提出11项扶持措施,计划未来3年投入财政资金近10亿元用于扶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40多年的特区发展史,是珠海人民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的创业史。珠海深知,唯有坚持“制造业当家、产业第一”,加快建设产业大市、产业强市,才能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记者手记:
政企“双向奔赴”
共创美好未来

8月18日,侨商·市长面对面座谈会召开,听取侨商、侨资企业家意见建议,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同日,2023珠海科技产业生态大会举办,大会设政策推介、现场签约、资源发布等多个环节,为存量高企加油鼓劲,为做大“分母项”、培育高企扩群增量提振信心。

两场大会,企业云集,人才广聚,传递出同样的声音——城市与企业的发展彼此成就、互利共赢,共同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加快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这也是珠海以“珠海政府服务”品牌为引领,深入了解产业动态,倾听企业声音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珠海持续推进政府流程再造、规则再造,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拿地即开工项目最快两个工作日办好、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行“窗口无否决权”制度……“一站式”全方位优质服务,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珠海计划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2万套,为产业工人、新市民、年轻人提供有力保障;与富山工业园相邻的珠海市麒麟中学完成总体结构封顶,将可容纳学生5400名;与5.0产业新空间配套的1.8万套保租房正在加速推进……珠海正加快推动企业、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实现“生产有效率、创新有激情、生活有乐趣”。

从台上到台下,奋斗热情澎湃涌动。香港X基金合伙人陈晓信现场为珠海投下了“信心票”:“投资项目最重要的就是落地场景。珠海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方面具有优势,我们计划将投资企业引到珠海,推动项目落地或协同发展。”

文字:佘映薇 图片:钟凡 编辑:龚宁宁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