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也有“更年期”吗,如何应对?珠海专家来支招!

很多人都听说过女性有更年期,但是你知道吗,男性也存在“更年期”。6月18日是父亲节,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男科暨不孕不育专科医生黄婷呼吁大家关注男性更年期养生保健。

男性“更年期”有什么症状?

由于雄激素水平降低及器官功能减退,部分男性会出现类似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症候群,并进而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称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俗称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黄婷介绍,男性更年期主要有以下症状:神经和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阵汗、失眠和神经质等;情绪和认知功能症状,如焦虑、嗜睡、自我感觉不佳、缺乏生活动力、脑力下降、近期记忆力减退、抑郁、缺乏自信心和无原因的恐惧感等;男性化减退症状,如体能和精力下降、肌量和肌力下降、性毛脱落和腹型肥胖以及性功能减退等。

“很多人看到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就会想,这是不是肾虚了?”黄婷指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与中医的肾有关,但不能完全归于肾虚。中医学认为,天癸的盛衰与人的生、长、壮、老、已密切相关,处于更年期的男性,天癸将竭,肾气渐衰,精血不足,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功能衰退,导致更年期症状的出现。除了肾虚,还常见肝郁、脾虚,同时兼夹痰湿、瘀血。

如何应对男性“更年期”?

黄婷表示,针对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有许多方法可以应对。中医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需要辨证施治,此病证型一般有肾精不足证、元阳亏虚证、肝气郁结证、脾肾亏虚证等,治疗上以补肾为主,兼以健脾、疏肝,佐以活血化瘀、祛湿化痰,辨证论治。

她建议,肾精不足者,可选用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元阳亏虚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肝气郁结者,可选用逍遥丸;脾肾亏虚者,可选用人参归脾丸。还可以根据辨证选用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肾俞、脾俞等穴施以针灸,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此外,中医院男科开设膏方调养门诊,可根据患者体质差异进行个性化调养,平衡阴阳,改善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睾酮分泌减少是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的主要病因。雄激素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除了年龄因素,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肥胖和不良生活方式等也可能损害睾丸分泌雄激素的功能。针对此病,西医主要采用睾酮补充疗法等方法,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黄婷建议,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坚持运动锻炼,控制体重增长,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保持和谐的家庭和社会交往关系,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编辑:刘辉 梁蔼欣 责任编辑:帅云
男人也有“更年期”吗,如何应对?珠海专家来支招!
观海融媒 2023-06-18 18:02

很多人都听说过女性有更年期,但是你知道吗,男性也存在“更年期”。6月18日是父亲节,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男科暨不孕不育专科医生黄婷呼吁大家关注男性更年期养生保健。

男性“更年期”有什么症状?

由于雄激素水平降低及器官功能减退,部分男性会出现类似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症候群,并进而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称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俗称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黄婷介绍,男性更年期主要有以下症状:神经和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阵汗、失眠和神经质等;情绪和认知功能症状,如焦虑、嗜睡、自我感觉不佳、缺乏生活动力、脑力下降、近期记忆力减退、抑郁、缺乏自信心和无原因的恐惧感等;男性化减退症状,如体能和精力下降、肌量和肌力下降、性毛脱落和腹型肥胖以及性功能减退等。

“很多人看到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就会想,这是不是肾虚了?”黄婷指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与中医的肾有关,但不能完全归于肾虚。中医学认为,天癸的盛衰与人的生、长、壮、老、已密切相关,处于更年期的男性,天癸将竭,肾气渐衰,精血不足,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功能衰退,导致更年期症状的出现。除了肾虚,还常见肝郁、脾虚,同时兼夹痰湿、瘀血。

如何应对男性“更年期”?

黄婷表示,针对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有许多方法可以应对。中医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需要辨证施治,此病证型一般有肾精不足证、元阳亏虚证、肝气郁结证、脾肾亏虚证等,治疗上以补肾为主,兼以健脾、疏肝,佐以活血化瘀、祛湿化痰,辨证论治。

她建议,肾精不足者,可选用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元阳亏虚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肝气郁结者,可选用逍遥丸;脾肾亏虚者,可选用人参归脾丸。还可以根据辨证选用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肾俞、脾俞等穴施以针灸,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此外,中医院男科开设膏方调养门诊,可根据患者体质差异进行个性化调养,平衡阴阳,改善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睾酮分泌减少是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的主要病因。雄激素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除了年龄因素,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肥胖和不良生活方式等也可能损害睾丸分泌雄激素的功能。针对此病,西医主要采用睾酮补充疗法等方法,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黄婷建议,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坚持运动锻炼,控制体重增长,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保持和谐的家庭和社会交往关系,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编辑:刘辉 梁蔼欣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