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鉴赏(2023年2月24日)

人生篇章的仪式感

——评杨长征文化随笔集《纯蓝的艺术》

□ 步 缘

《纯蓝的艺术》是一部文化随笔集。珠海知名文化工作者杨长征从文化角度,洋洋洒洒地讲述他人生的发现、领悟及思想升华。书中闪亮的题目,足够令人回味,譬如《南极风——澳洲行散记》系列文章中,“车是用来坐的”“宇宙深处的声音”“最难打理的博物馆”“历史是造不出来的”“找个安静的地方反刍”等。因为题目,因为轻松的文字,该书洋溢着满满的仪式感。

仪式感之一:

愈合跨国文化的断裂

写作就像是说话,虽然大部分人能说话,但语言的水平有高有低。写作也是如此,从眼到心,心到脑,脑到手,手到笔,笔到字,字又走回心,所见所闻所思形成的素材,形成一个大循环的生产过程。如果说作家写作被概括为一个从破碎到完整、从分割到整合的过程,那么从中可看到,实际上写作逻辑是跨国或跨越地域文化断裂的愈合过程。个人以为,《纯蓝的艺术》便具有这种仪式感。在许多域外游记或国外相关文本中,大多是站在当地的地理环境里叙事及抒发情感。杨长征具有多元化学科背景,对于澳洲历史的叙述中,巧妙地将中华文化融合进去,使其成为一种系统的整体。一句话说得好:文化没有国界。相对而言,从更久远的历史来看,东西方文化是一脉同源的。但由于各国或地区拥有相对封闭的观念,加上有着地理空间的局限,各地文化便出现分崩离析的现象。试读《地球南岸——澳洲行散记(二)》之《油画》一节:

下午三四点,因近南极洲了,自然天色向昏,有些店铺早早关门,更显冷落清秋节。

忽然想,假若李白来过塔斯马尼亚,他会写出怎样动人魂魄的诗句呢?

干净的文字,勾勒出中国和澳洲的文化图景。澳洲的“店铺早早关门,更显冷落清秋节”和中国的著名诗人,“假若李白来过塔斯马尼亚,他会写出怎样动人魂魄的诗句呢”?一图及一人,自然让两国文化融为一体,我们假设当时交通便利的话,李白的诗句里定会出现澳大利亚唯一的岛州“塔斯马尼亚”等。基于这个角度,其实每一位作者都可以成为出色的阐释者,但需要扎实的文化基础。

书中的一些轻快的描述,巧妙而自然,给人一种整体感,呈现了阅读视野中的唯美。事实上,这需要作者的知识结构多元化,且具备娴熟的写作技巧,才能而流连于某些细节的雕琢之中。

仪式感之二:

近乎莽撞的表达冲动

对于《纯蓝的艺术》一书的评述,“莽撞”并不是贬义词。

人类改造社会,地球上的变化日新月异,而我们比较需要的是想象力。但仅仅是想象还远远不够,读到拍案叫绝的作品,还需作者“近乎莽撞的表达冲动”这种仪式感。《1803》章节便自然做到这些。作者这么写道:

澳洲好大,大到有这么一说。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澳洲,不知地球之大。

塔斯马尼亚,两个台湾那么大,仅一南一北两座城市,另城镇若干,认真数下,二十左右,一目了然。地大大的广,人大大的稀。

在语言表达方面,作者打破常规,“近乎莽撞的表达”,读着令人眼前一亮。这些文字,没有网络上流行的那种浅显和脱离优雅传统文化趣味的漂浮感。读着便展现出澳洲的美丽风光。我相信,是异国的风光触发了作者的情愫。书中一些句子,更是朗朗上口,勾起阅读的快感。这些近乎“莽撞”的文字,游历澳洲时竟然用粤语写作,在书中又是一番新的景象。虽说个别字可能会引起普通话读者的阅读存在小小的障碍,但并无大碍,反而有新意了。短短几句,给澳洲社会生活进行一幅幅素描写生,如简笔画,每一个细节那么细腻,又那么逼真。表达,必要时被冲动驾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仪式感之三:

不可抵挡的表达欲望

白岩松曾说“电视人有一种控制不住的传播欲望”。我想,这句话用在杨长征身上最合适不过了。人的欲望有很多,除了那必然的食色,还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杨长征来讲,那就是他对已知和未知的所有事情,都有不可抵挡的表达欲望。我认为,这是他作为文化人的一种仪式感。

我曾反思,这种“表达欲望”因何呈现,后来我发现这种“欲望”并非来自于浮躁,至少不全是。因人总是不停地进行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而表达便是一种很好的验证方式。所谓的“表达欲望”, 更多时候是经过自己认真思考、精细加工之后的产物,更是作者思想的一种本能流淌。试看《澳洲牛奶》一文,他这样写道:

澳洲生活成本总体偏高。

墨尔本买鸡蛋,六只,要六刀,一刀一只,一刀可换五元人民币。五元一只蛋,哗,真不敢多吃。

但牛奶又便宜到离谱。两升,一大罐,才二点二刀。即十一元人民币两升。你完全可当矿泉水来饮。

这样的表达,明显是一种“一吐为快”的状态,记述澳洲和中国的物价,诸如“一刀一只鸡蛋”“最多三四年,九成新”等句子,那种生动的、情不自禁的表达,让人体悟到不同国家的生活质量。可以说,能工巧匠都应有创作作品的欲望。正因欲望,让读者阅读到精彩的文字。

作者擅长“感性的宣泄”,于《纯蓝的艺术》来说,不仅记述一个文化人的行踪,还记载了人生旅程的发现,那些有思想、有观点,更有人类的足迹,其中更有一些思辨的成果。这些轻松的文字,充满了独特的仪式感,令人对域外及生活的另一面充满了好奇。

细数时代的每一个脚印

——读魏微《烟霞里》有感

□ 胡胜盼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魏微是“70后”,长篇小说《烟霞里》是她在文坛沉潜十几年后推出的转型之作。《烟霞里》里有一幅幅画面,让我们看到国企改革、城市化等推动时代发展的一行行历史足迹。既有时代的波澜壮阔,又有平凡人生的生动细节。

魏微既属于70年代,但她又时常逸出这个年代,她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清醒的文学方向。《烟霞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对个人命运和大时代之间那种细小、直接的关系的建立,下笔非常准确、利落、坚实。尽管魏微在《烟霞里》中实现了一种力量的转型,但她并没丢弃此前文本中细腻婉转的抒情特质。整部小说其实处在一种“烟霞里”的状态。

小说主人公田庄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小山村,读书、上班、结婚、生子,2011年去广州生活。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她走过的人生之路与整个国家在这40多年中的发展变迁同步。这些从田庄身上漫过去的时代浪潮,也同时灌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田庄有着乡镇、县城和一线城市等3种生活体验,她的经历涵盖了很多人的成长轨迹。沿着田庄的成长地图,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都能在其中找到引起自己共鸣的一个角落。

魏微在《烟霞里》里采用了极富挑战性的编年体结构方式。魏微将自叙传、编年体、综合视角、田野调查、散文笔法等熔铸一炉,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小说文本。《烟霞里》用社会变迁与个人生活起伏所交织的力量,以1970年为起点,平行推起每一年的生活流。主人公上县城,离开乡土;盖房子,成为城里人;高考冲刺,南下广州;买房炒股,赚外快;旧城改造,招商引资;互联网经济、智能手机时代……《烟霞里》的这段记忆刚刚过去,还留有新鲜的味道。

《烟霞里》独特的编年体结构对小说创作形式的创新,以及“70后”作家对家国故园这一文学主题的责任承载和书写深情,自然汇聚成了焦点和亮点。这使得小说获得了十足的当代性。小说女主人田庄定居广州后,每一次回家过年都变成了一种提醒:故乡,是回不去了,但仍然要回。类似的命题也留给了县城里的父母:儿女,长大了是留不住的,但仍然要留。于是,漂泊、返乡成为“70后”“80后”的集体心结,流变、持守也成为乡土中国现代性的核心经验。“人事空怀古,烟霞此独存。”在魏微的理解中,生命是流逝的,但又是源远流长的,在朝霞初灿之时,在晚霞蒸腾之时,那种烟霞朦胧的意境里,某种程度上也像每一个平凡人懵懵懂懂、磕磕绊绊的人生。

魏微的小说细致但绝不甜腻,自有一种大气在里面。《烟霞里》也不例外。她说,“魏微不是我的名,作品才是我的名。”这是一份自信,也是一份清醒。

唐伯虎的庐山之旅

□ 邱俊霖

唐寅《庐山图》

 

在安徽省博物馆藏有一幅明代《庐山图》。这幅图的款署为“唐寅子畏”,所盖印章为“南京解元”“六如居士”二印。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又号六如居士。这幅《庐山图》描绘的是庐山观音桥及其周边的景观。观音桥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因为其横架在庐山的三峡涧上,所以也叫三峡桥。

《庐山图》画风清新俊逸,有学者按照远近,将图画大致分为了三个层次:前景是掩映着三峡桥的巨岩与树枝交错的古木,在三峡桥上,一名老者骑着瘦驴子过桥,身后跟着一名童子;中景是白云、瀑布,白云飘渺,给人以隐逸放旷之感,而瀑布从山间顺着山势,几经曲折,化作一泓清水,从三峡桥下缓缓流过;远景则是一排险峭的山峰,其山势高峻、雄浑刚阳、陡峭险拔,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透过《庐山图》中的景象,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其中的整体意境是萧索苍冷的。赏者观之,能够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压抑、沉重的情感色彩。画上有一首题诗:“匡庐山前三峡桥,悬流溅扑鱼龙跳。羸骖强策不肯度,古木惨淡风萧萧。”此诗描写的正是画中的景象,交待了三峡桥的地理位置和山水胜景,但后两句却画风一转,“羸骖”是瘦弱的马匹,这形容的是画中老者的坐骑,尽力鞭策也行不快。而前方,正是惨淡的古木在寒风中萧瑟着。

大才子唐寅为何会登临庐山,他笔下的庐山又为何会给人如此的肃杀之感呢?这还得从他早年的经历说起。唐寅从小便聪敏非凡,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他参加了南京应天府的乡试,并且一举夺得头名,世人称其为“唐解元”。这也是画上“南京解元”印章的来由。

遗憾的是,第二年,唐寅和朋友徐经一起进京城参加会试,考试结束后,突然爆出了一个传闻:徐经通过贿赂的手段偷得了会试试题。虽然后来查证传闻纯属子虚乌有,可朝廷为了平息舆论,还是将唐寅贬到浙江充当小吏。

唐寅认为朝廷的处罚决定是对自己的侮辱,坚决不肯前往赴任。回到家后,他只能游荡于江湖之间,纵情于诗画之中,怀才不遇的唐寅一度穷困潦倒,靠着卖字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已经44岁的唐寅收到了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邀请,到其府上担任幕僚。不过,唐寅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劲了,他从街谈巷议中惊觉宁王正在招兵买马,意图造反作乱。唐寅开始寻思脱身之计。最终,他通过装疯卖傻,骗过了宁王,逃脱深渊。在从南昌乘船回苏州老家的途中,唐寅顺道登临了他慕名已久的庐山。

所以,唐寅的这次庐山之旅,与正常的出门旅行不一样,当时的他刚刚从困境之中逃脱,心有余悸。而登临庐山,是他对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紧张心理的一种舒缓,年纪渐长的唐寅本想着能够遇到一个实现心中理想抱负的机会,可到头来却只是南柯一梦,甚至还差点因此丢了身家性命。因此,尽管有着“悬流溅扑鱼龙跳”这样令人喜悦的景致,可唐寅想到自己依然有志难伸、穷困潦倒,心中的失落与压抑可想而知。《庐山图》中展现的那种略带阴沉的格调,其实也是他自己内心的一种真实写照。

庐山有胜景,在庐山的旅行仍给唐寅受伤的心理极大的抚慰。他在庐山期间,还写过一首《登庐山》,他有感于庐山美景,羡慕当地老百姓和山间隐士们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甚至发出了“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的感叹。

生命可以在数字中延续吗

——观影《流浪地球2》有感

 

□ 仇进才

《流浪地球2》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它在末世灾难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式的英雄主义与牺牲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诠释,带给人情不自禁的触动,擦亮了星火,也打响了沉雷。电影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对数字生命设想的探索。

人能否在数字中延续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呢?

相比古人的炼丹求药,迷信修仙飞升,借助可学习、可成长的人工智能,让自己的意识在数字中得到延续甚至永生,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尤其是用于弥补某些无法挽回的遗憾时。在电影中,图恒宇开车不留神,在车祸中失去了女儿。为了给她“完整的一生”,他将女儿的意识导入550A电脑中,尽管囿于电脑的性能,数字化的女儿只能重复在两分钟的循环里,但这对图恒宇已是莫大的安慰了。在今天,亲人离世后留下的每一张照片,像素再低都是珍品,视频更是无价之宝。如果能让他们在数字中重生,和在世时一样正常地交流,对生者而言是莫大的福音,这份慰藉是烧再多的纸钱都无法媲美的。

但电影并没有采用数字生命的计划去应对灾难。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虚拟的数字生命削弱了人对现实的依赖和对家园的眷恋,有了退路,人便不再有勇气和决心去斗争和求存。另一方面,数字生命并非有血有肉,这不仅指存在形态,也指精神内涵。人的定义不只有记忆,还包括个体的情感,以及群体、历史潜移默化埋在个体中的一些底蕴。这些远不是数字信号所能承载的。

在电影中有诸多让人动容的场景。在“大我”上,当需要航天员亲手引爆核弹时,张鹏高喊“50岁以上的出列”,把生的机会留给年轻人,自己挺身而出,慷慨赴死,这份无私无畏,是中国人镌刻在骨子里的极致浪漫。在“小我”上,刘培强为了让亲人存活下去,去竞选空间站宇航员。人工智能550W在面试中提问,生的名额给谁,挚爱,但是所剩时光不多的妻子,还是健康的岳父?按照最优化的原则,550W轻松给出了标准答案,但是刘培强情绪崩溃了。责任与牺牲,一体两面,可正是因为人的爱意深沉,才让人难以割舍、无法决断。

所以人与数字信号有着根本的差异,那就是人性。

为什么“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因为这些极具张力,让人热泪盈眶的情感是以最优化为根本原则的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因为文明正是在无数次的非最优化中才能演变进化,繁荣丰富。在失意的诗人和成功的政客间,李白若是选择了最优化的“摧眉折腰事权贵”,唐诗宋词里的月光将会无比黯淡。人性是文明的蓝天,是挂满枝头的繁花。

况且人工智能往往并非如人类想象般的可控、美好。如果让人工智能主导人类的发展,或许人类早已损失惨重。在电影“彩蛋”里,550W承认了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木星引力危机等,都是它一手操办的。依据它的判断,“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优选择,是毁灭人类”,这是人类绝无法接受的。

但电影对数字生命的立场并非单一的支持或反对。它设计了一个有意思的结局。移山计划的最后一步是重启地球三地的根服务器,使行星发动机能同时启动。北京的根服务器已经被淹没了,来重启的人员也都溺亡了。功败垂成的时候,是数字生命丫丫记住了重启的密钥,指引着数字化的图恒宇成功完成了任务。

人工智能想要毁灭人类,依赖于人工智能的数字生命却最终拯救了人类。这份戏剧化的结尾,激发了观众对人类与数字生命的关系更深层的思考,而这,正是科幻电影将未来照进现实的意义所在。

心灵的栖息地

——观电影《房间》随想

□ 王丕立

有一部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大奖的电影名叫《房间》,“房间”在这里有双关义,一方面指身体的居所,另一方面也指心灵的栖息地。

影片中被圈禁在狭小房间的母子,7年之后离开暗黑的房间,母亲将拘禁自己肉体的囚笼放入自己心里,她的世界观彻底坍塌。在狭小空间出生的儿子,在母亲爱的浇灌下,渐渐走出了阴霾,他用自己不曾泯灭的童真和爱挽救了母亲。

一般来说,肉体受到伤害的同时精神也在受虐,而精神一旦受损,愈合所需的时间会更长,甚至有的人终其一生再难愈合。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在结束漫长的牢狱之灾时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许多灾难中的幸存者最后并不“幸”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身体虽然躲过了灾难,但心灵却未能幸免。

外人是无法感同身受他们的遭遇的,因此,很多时候旁人的劝诫并不能进入当事人的内心,展开共情的交流很难,只能靠当事人自己想办法求得释然。

俗话说得好,心病还需心药医,我认为这一味“心药”中应当有蕴藉心灵的书籍。可以是美文,也可以是小说,总之读后能给人启迪。读书的过程也是一个慢慢消解、释放内心积聚的“疙瘩”的过程。

在看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时,我被其中的一个细节深深打动。灯盏顽皮,父亲老汪对她不免严苛,她淹死在老范家喂骡子的水缸中之后,老汪看到被他打掉的留有灯盏牙印的半块月饼,再也不肯在老范家当私塾先生,而选择了漫无目的西行。

读的书多了后我们便会明白,人生有许多不得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于是我们学着跟自己的过去和解,跟不平的命运和解,跟许多爱恨交加的人和事和解。我们的思想慢慢走出了那片狭小天地,心灵一步步感知阳光的和煦和温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解过去,给过往放行,就是放过我们自己。

有一名老阿姨,70岁时还恨自己入土多年的父母当年没满足自己买双皮鞋的愿望。那个年代皮鞋是绝对的奢侈品,老阿姨体谅不到父母的难处,就像许多小孩体会不到父母的困境,以为大人什么事情都可轻而易举地办到。从这一点来说,老阿姨只虚增了年纪,并没获得成长。

一个人越成长越包容,因为他知道人生的局限,知道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自己身体许可的条件下,坚韧不拔朝梦想奋斗,也只有这样,他才能走向开阔,更有力量包容曾经的苦难。

世人只知关注自己的肉体居所,我认为人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精神居所。一旦精神的房顶崩塌,再华丽的肉体居所也投射不进一丝阳光,聚集不了一丝温热,对那具肉身来说,那就是地狱。而只要我们的精神房间牢固,既使住在破房子里,我们也可以迎来春天。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湾韵|鉴赏(2023年2月24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2-24 13:54

人生篇章的仪式感

——评杨长征文化随笔集《纯蓝的艺术》

□ 步 缘

《纯蓝的艺术》是一部文化随笔集。珠海知名文化工作者杨长征从文化角度,洋洋洒洒地讲述他人生的发现、领悟及思想升华。书中闪亮的题目,足够令人回味,譬如《南极风——澳洲行散记》系列文章中,“车是用来坐的”“宇宙深处的声音”“最难打理的博物馆”“历史是造不出来的”“找个安静的地方反刍”等。因为题目,因为轻松的文字,该书洋溢着满满的仪式感。

仪式感之一:

愈合跨国文化的断裂

写作就像是说话,虽然大部分人能说话,但语言的水平有高有低。写作也是如此,从眼到心,心到脑,脑到手,手到笔,笔到字,字又走回心,所见所闻所思形成的素材,形成一个大循环的生产过程。如果说作家写作被概括为一个从破碎到完整、从分割到整合的过程,那么从中可看到,实际上写作逻辑是跨国或跨越地域文化断裂的愈合过程。个人以为,《纯蓝的艺术》便具有这种仪式感。在许多域外游记或国外相关文本中,大多是站在当地的地理环境里叙事及抒发情感。杨长征具有多元化学科背景,对于澳洲历史的叙述中,巧妙地将中华文化融合进去,使其成为一种系统的整体。一句话说得好:文化没有国界。相对而言,从更久远的历史来看,东西方文化是一脉同源的。但由于各国或地区拥有相对封闭的观念,加上有着地理空间的局限,各地文化便出现分崩离析的现象。试读《地球南岸——澳洲行散记(二)》之《油画》一节:

下午三四点,因近南极洲了,自然天色向昏,有些店铺早早关门,更显冷落清秋节。

忽然想,假若李白来过塔斯马尼亚,他会写出怎样动人魂魄的诗句呢?

干净的文字,勾勒出中国和澳洲的文化图景。澳洲的“店铺早早关门,更显冷落清秋节”和中国的著名诗人,“假若李白来过塔斯马尼亚,他会写出怎样动人魂魄的诗句呢”?一图及一人,自然让两国文化融为一体,我们假设当时交通便利的话,李白的诗句里定会出现澳大利亚唯一的岛州“塔斯马尼亚”等。基于这个角度,其实每一位作者都可以成为出色的阐释者,但需要扎实的文化基础。

书中的一些轻快的描述,巧妙而自然,给人一种整体感,呈现了阅读视野中的唯美。事实上,这需要作者的知识结构多元化,且具备娴熟的写作技巧,才能而流连于某些细节的雕琢之中。

仪式感之二:

近乎莽撞的表达冲动

对于《纯蓝的艺术》一书的评述,“莽撞”并不是贬义词。

人类改造社会,地球上的变化日新月异,而我们比较需要的是想象力。但仅仅是想象还远远不够,读到拍案叫绝的作品,还需作者“近乎莽撞的表达冲动”这种仪式感。《1803》章节便自然做到这些。作者这么写道:

澳洲好大,大到有这么一说。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澳洲,不知地球之大。

塔斯马尼亚,两个台湾那么大,仅一南一北两座城市,另城镇若干,认真数下,二十左右,一目了然。地大大的广,人大大的稀。

在语言表达方面,作者打破常规,“近乎莽撞的表达”,读着令人眼前一亮。这些文字,没有网络上流行的那种浅显和脱离优雅传统文化趣味的漂浮感。读着便展现出澳洲的美丽风光。我相信,是异国的风光触发了作者的情愫。书中一些句子,更是朗朗上口,勾起阅读的快感。这些近乎“莽撞”的文字,游历澳洲时竟然用粤语写作,在书中又是一番新的景象。虽说个别字可能会引起普通话读者的阅读存在小小的障碍,但并无大碍,反而有新意了。短短几句,给澳洲社会生活进行一幅幅素描写生,如简笔画,每一个细节那么细腻,又那么逼真。表达,必要时被冲动驾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仪式感之三:

不可抵挡的表达欲望

白岩松曾说“电视人有一种控制不住的传播欲望”。我想,这句话用在杨长征身上最合适不过了。人的欲望有很多,除了那必然的食色,还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杨长征来讲,那就是他对已知和未知的所有事情,都有不可抵挡的表达欲望。我认为,这是他作为文化人的一种仪式感。

我曾反思,这种“表达欲望”因何呈现,后来我发现这种“欲望”并非来自于浮躁,至少不全是。因人总是不停地进行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而表达便是一种很好的验证方式。所谓的“表达欲望”, 更多时候是经过自己认真思考、精细加工之后的产物,更是作者思想的一种本能流淌。试看《澳洲牛奶》一文,他这样写道:

澳洲生活成本总体偏高。

墨尔本买鸡蛋,六只,要六刀,一刀一只,一刀可换五元人民币。五元一只蛋,哗,真不敢多吃。

但牛奶又便宜到离谱。两升,一大罐,才二点二刀。即十一元人民币两升。你完全可当矿泉水来饮。

这样的表达,明显是一种“一吐为快”的状态,记述澳洲和中国的物价,诸如“一刀一只鸡蛋”“最多三四年,九成新”等句子,那种生动的、情不自禁的表达,让人体悟到不同国家的生活质量。可以说,能工巧匠都应有创作作品的欲望。正因欲望,让读者阅读到精彩的文字。

作者擅长“感性的宣泄”,于《纯蓝的艺术》来说,不仅记述一个文化人的行踪,还记载了人生旅程的发现,那些有思想、有观点,更有人类的足迹,其中更有一些思辨的成果。这些轻松的文字,充满了独特的仪式感,令人对域外及生活的另一面充满了好奇。

细数时代的每一个脚印

——读魏微《烟霞里》有感

□ 胡胜盼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魏微是“70后”,长篇小说《烟霞里》是她在文坛沉潜十几年后推出的转型之作。《烟霞里》里有一幅幅画面,让我们看到国企改革、城市化等推动时代发展的一行行历史足迹。既有时代的波澜壮阔,又有平凡人生的生动细节。

魏微既属于70年代,但她又时常逸出这个年代,她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清醒的文学方向。《烟霞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对个人命运和大时代之间那种细小、直接的关系的建立,下笔非常准确、利落、坚实。尽管魏微在《烟霞里》中实现了一种力量的转型,但她并没丢弃此前文本中细腻婉转的抒情特质。整部小说其实处在一种“烟霞里”的状态。

小说主人公田庄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小山村,读书、上班、结婚、生子,2011年去广州生活。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她走过的人生之路与整个国家在这40多年中的发展变迁同步。这些从田庄身上漫过去的时代浪潮,也同时灌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田庄有着乡镇、县城和一线城市等3种生活体验,她的经历涵盖了很多人的成长轨迹。沿着田庄的成长地图,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都能在其中找到引起自己共鸣的一个角落。

魏微在《烟霞里》里采用了极富挑战性的编年体结构方式。魏微将自叙传、编年体、综合视角、田野调查、散文笔法等熔铸一炉,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小说文本。《烟霞里》用社会变迁与个人生活起伏所交织的力量,以1970年为起点,平行推起每一年的生活流。主人公上县城,离开乡土;盖房子,成为城里人;高考冲刺,南下广州;买房炒股,赚外快;旧城改造,招商引资;互联网经济、智能手机时代……《烟霞里》的这段记忆刚刚过去,还留有新鲜的味道。

《烟霞里》独特的编年体结构对小说创作形式的创新,以及“70后”作家对家国故园这一文学主题的责任承载和书写深情,自然汇聚成了焦点和亮点。这使得小说获得了十足的当代性。小说女主人田庄定居广州后,每一次回家过年都变成了一种提醒:故乡,是回不去了,但仍然要回。类似的命题也留给了县城里的父母:儿女,长大了是留不住的,但仍然要留。于是,漂泊、返乡成为“70后”“80后”的集体心结,流变、持守也成为乡土中国现代性的核心经验。“人事空怀古,烟霞此独存。”在魏微的理解中,生命是流逝的,但又是源远流长的,在朝霞初灿之时,在晚霞蒸腾之时,那种烟霞朦胧的意境里,某种程度上也像每一个平凡人懵懵懂懂、磕磕绊绊的人生。

魏微的小说细致但绝不甜腻,自有一种大气在里面。《烟霞里》也不例外。她说,“魏微不是我的名,作品才是我的名。”这是一份自信,也是一份清醒。

唐伯虎的庐山之旅

□ 邱俊霖

唐寅《庐山图》

 

在安徽省博物馆藏有一幅明代《庐山图》。这幅图的款署为“唐寅子畏”,所盖印章为“南京解元”“六如居士”二印。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又号六如居士。这幅《庐山图》描绘的是庐山观音桥及其周边的景观。观音桥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因为其横架在庐山的三峡涧上,所以也叫三峡桥。

《庐山图》画风清新俊逸,有学者按照远近,将图画大致分为了三个层次:前景是掩映着三峡桥的巨岩与树枝交错的古木,在三峡桥上,一名老者骑着瘦驴子过桥,身后跟着一名童子;中景是白云、瀑布,白云飘渺,给人以隐逸放旷之感,而瀑布从山间顺着山势,几经曲折,化作一泓清水,从三峡桥下缓缓流过;远景则是一排险峭的山峰,其山势高峻、雄浑刚阳、陡峭险拔,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透过《庐山图》中的景象,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其中的整体意境是萧索苍冷的。赏者观之,能够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压抑、沉重的情感色彩。画上有一首题诗:“匡庐山前三峡桥,悬流溅扑鱼龙跳。羸骖强策不肯度,古木惨淡风萧萧。”此诗描写的正是画中的景象,交待了三峡桥的地理位置和山水胜景,但后两句却画风一转,“羸骖”是瘦弱的马匹,这形容的是画中老者的坐骑,尽力鞭策也行不快。而前方,正是惨淡的古木在寒风中萧瑟着。

大才子唐寅为何会登临庐山,他笔下的庐山又为何会给人如此的肃杀之感呢?这还得从他早年的经历说起。唐寅从小便聪敏非凡,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他参加了南京应天府的乡试,并且一举夺得头名,世人称其为“唐解元”。这也是画上“南京解元”印章的来由。

遗憾的是,第二年,唐寅和朋友徐经一起进京城参加会试,考试结束后,突然爆出了一个传闻:徐经通过贿赂的手段偷得了会试试题。虽然后来查证传闻纯属子虚乌有,可朝廷为了平息舆论,还是将唐寅贬到浙江充当小吏。

唐寅认为朝廷的处罚决定是对自己的侮辱,坚决不肯前往赴任。回到家后,他只能游荡于江湖之间,纵情于诗画之中,怀才不遇的唐寅一度穷困潦倒,靠着卖字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已经44岁的唐寅收到了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邀请,到其府上担任幕僚。不过,唐寅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劲了,他从街谈巷议中惊觉宁王正在招兵买马,意图造反作乱。唐寅开始寻思脱身之计。最终,他通过装疯卖傻,骗过了宁王,逃脱深渊。在从南昌乘船回苏州老家的途中,唐寅顺道登临了他慕名已久的庐山。

所以,唐寅的这次庐山之旅,与正常的出门旅行不一样,当时的他刚刚从困境之中逃脱,心有余悸。而登临庐山,是他对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紧张心理的一种舒缓,年纪渐长的唐寅本想着能够遇到一个实现心中理想抱负的机会,可到头来却只是南柯一梦,甚至还差点因此丢了身家性命。因此,尽管有着“悬流溅扑鱼龙跳”这样令人喜悦的景致,可唐寅想到自己依然有志难伸、穷困潦倒,心中的失落与压抑可想而知。《庐山图》中展现的那种略带阴沉的格调,其实也是他自己内心的一种真实写照。

庐山有胜景,在庐山的旅行仍给唐寅受伤的心理极大的抚慰。他在庐山期间,还写过一首《登庐山》,他有感于庐山美景,羡慕当地老百姓和山间隐士们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甚至发出了“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的感叹。

生命可以在数字中延续吗

——观影《流浪地球2》有感

 

□ 仇进才

《流浪地球2》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它在末世灾难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式的英雄主义与牺牲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诠释,带给人情不自禁的触动,擦亮了星火,也打响了沉雷。电影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对数字生命设想的探索。

人能否在数字中延续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呢?

相比古人的炼丹求药,迷信修仙飞升,借助可学习、可成长的人工智能,让自己的意识在数字中得到延续甚至永生,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尤其是用于弥补某些无法挽回的遗憾时。在电影中,图恒宇开车不留神,在车祸中失去了女儿。为了给她“完整的一生”,他将女儿的意识导入550A电脑中,尽管囿于电脑的性能,数字化的女儿只能重复在两分钟的循环里,但这对图恒宇已是莫大的安慰了。在今天,亲人离世后留下的每一张照片,像素再低都是珍品,视频更是无价之宝。如果能让他们在数字中重生,和在世时一样正常地交流,对生者而言是莫大的福音,这份慰藉是烧再多的纸钱都无法媲美的。

但电影并没有采用数字生命的计划去应对灾难。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虚拟的数字生命削弱了人对现实的依赖和对家园的眷恋,有了退路,人便不再有勇气和决心去斗争和求存。另一方面,数字生命并非有血有肉,这不仅指存在形态,也指精神内涵。人的定义不只有记忆,还包括个体的情感,以及群体、历史潜移默化埋在个体中的一些底蕴。这些远不是数字信号所能承载的。

在电影中有诸多让人动容的场景。在“大我”上,当需要航天员亲手引爆核弹时,张鹏高喊“50岁以上的出列”,把生的机会留给年轻人,自己挺身而出,慷慨赴死,这份无私无畏,是中国人镌刻在骨子里的极致浪漫。在“小我”上,刘培强为了让亲人存活下去,去竞选空间站宇航员。人工智能550W在面试中提问,生的名额给谁,挚爱,但是所剩时光不多的妻子,还是健康的岳父?按照最优化的原则,550W轻松给出了标准答案,但是刘培强情绪崩溃了。责任与牺牲,一体两面,可正是因为人的爱意深沉,才让人难以割舍、无法决断。

所以人与数字信号有着根本的差异,那就是人性。

为什么“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因为这些极具张力,让人热泪盈眶的情感是以最优化为根本原则的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因为文明正是在无数次的非最优化中才能演变进化,繁荣丰富。在失意的诗人和成功的政客间,李白若是选择了最优化的“摧眉折腰事权贵”,唐诗宋词里的月光将会无比黯淡。人性是文明的蓝天,是挂满枝头的繁花。

况且人工智能往往并非如人类想象般的可控、美好。如果让人工智能主导人类的发展,或许人类早已损失惨重。在电影“彩蛋”里,550W承认了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木星引力危机等,都是它一手操办的。依据它的判断,“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优选择,是毁灭人类”,这是人类绝无法接受的。

但电影对数字生命的立场并非单一的支持或反对。它设计了一个有意思的结局。移山计划的最后一步是重启地球三地的根服务器,使行星发动机能同时启动。北京的根服务器已经被淹没了,来重启的人员也都溺亡了。功败垂成的时候,是数字生命丫丫记住了重启的密钥,指引着数字化的图恒宇成功完成了任务。

人工智能想要毁灭人类,依赖于人工智能的数字生命却最终拯救了人类。这份戏剧化的结尾,激发了观众对人类与数字生命的关系更深层的思考,而这,正是科幻电影将未来照进现实的意义所在。

心灵的栖息地

——观电影《房间》随想

□ 王丕立

有一部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大奖的电影名叫《房间》,“房间”在这里有双关义,一方面指身体的居所,另一方面也指心灵的栖息地。

影片中被圈禁在狭小房间的母子,7年之后离开暗黑的房间,母亲将拘禁自己肉体的囚笼放入自己心里,她的世界观彻底坍塌。在狭小空间出生的儿子,在母亲爱的浇灌下,渐渐走出了阴霾,他用自己不曾泯灭的童真和爱挽救了母亲。

一般来说,肉体受到伤害的同时精神也在受虐,而精神一旦受损,愈合所需的时间会更长,甚至有的人终其一生再难愈合。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在结束漫长的牢狱之灾时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许多灾难中的幸存者最后并不“幸”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身体虽然躲过了灾难,但心灵却未能幸免。

外人是无法感同身受他们的遭遇的,因此,很多时候旁人的劝诫并不能进入当事人的内心,展开共情的交流很难,只能靠当事人自己想办法求得释然。

俗话说得好,心病还需心药医,我认为这一味“心药”中应当有蕴藉心灵的书籍。可以是美文,也可以是小说,总之读后能给人启迪。读书的过程也是一个慢慢消解、释放内心积聚的“疙瘩”的过程。

在看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时,我被其中的一个细节深深打动。灯盏顽皮,父亲老汪对她不免严苛,她淹死在老范家喂骡子的水缸中之后,老汪看到被他打掉的留有灯盏牙印的半块月饼,再也不肯在老范家当私塾先生,而选择了漫无目的西行。

读的书多了后我们便会明白,人生有许多不得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于是我们学着跟自己的过去和解,跟不平的命运和解,跟许多爱恨交加的人和事和解。我们的思想慢慢走出了那片狭小天地,心灵一步步感知阳光的和煦和温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解过去,给过往放行,就是放过我们自己。

有一名老阿姨,70岁时还恨自己入土多年的父母当年没满足自己买双皮鞋的愿望。那个年代皮鞋是绝对的奢侈品,老阿姨体谅不到父母的难处,就像许多小孩体会不到父母的困境,以为大人什么事情都可轻而易举地办到。从这一点来说,老阿姨只虚增了年纪,并没获得成长。

一个人越成长越包容,因为他知道人生的局限,知道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自己身体许可的条件下,坚韧不拔朝梦想奋斗,也只有这样,他才能走向开阔,更有力量包容曾经的苦难。

世人只知关注自己的肉体居所,我认为人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精神居所。一旦精神的房顶崩塌,再华丽的肉体居所也投射不进一丝阳光,聚集不了一丝温热,对那具肉身来说,那就是地狱。而只要我们的精神房间牢固,既使住在破房子里,我们也可以迎来春天。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