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大家(2023年2月20日)

在练江的诵唱

□ 苗秀侠

那时候他说,来吧,我同学在歙县,可带我们吃臭鳜鱼,看匠人在竹子上刻字;来吧,那里有从黄山流过来的泉水,清甜又解渴;来吧,那里的云朵都带着仙气,抓一把在掌心,会发出七彩的光芒;来吧,那里的石牌坊、老石桥、石板街,每块石头都有好几个故事,够你听上三天三夜……

从前慢,一天只能抵达一个地方,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慢,半个月才能收到一封情书,长途电话十次有九次半打不通。那么,跋山涉水去谈一场恋爱,当真是青春时光里的大欢喜。地点是他选的,彼时,他正在江南的山里实习。那时候没有高铁,火车都是绿皮的,车次还不够用。就兜兜转转坐汽车,由淮河北至长江南,两天的行程,终于让一场盛大的约会在歙县古城登场。

同学的同学加一起,五六个少男少女,大家阔步走在歙县的古街上,谈兴丰沛,意气昂扬。那位土生土长在斗山古街的男同学,像一条兴奋的鱼,带着我们游来游去。夜晚,一起顺着练江走。男生女生齐刷刷坐在练江边石阶上,双脚浸在江水里,时不时打出一朵水花,仰脸看星星。每人都讲有趣的事,唱欢乐的歌,诵爱情的诗,直至黎明升起。他眉目生动,双眼含情,大声朗诵自己原创的诗歌。星星落在他眼睛里,晶莹闪烁。第一次发现,落进眼睛里的星星,能散发出爱情夺魂的光芒……

此刻,站在歙县北高铁站广场,举目四望。往事若风卷云朵,滔滔有声。这座新诞生的高铁站,让从前的慢,变得快捷迅猛;也让从前的事,变得汹涌澎湃。若干年前练江之夜的耀目星光,及那场发生在江边的诵唱,仿佛撒娇的小鹿,欢跳着,嬉笑着,依偎过来。

入住的酒店,濒临练江。可以俯瞰歙县古貌,浏览古城新景。今晚,我只想凭窗远眺,只想把经年案牍的疲乏,熨烫得平平整整,以清俊飒爽的姿势,在明天和古城晤面。

翌日,用过早餐,背起双肩包,走过练江桥,精神抖擞,步入歙县古城。我的脚步带着我的心,和古徽州府的长街老巷互致问候。在美食一条街小北街,遇见几位姑娘小伙,他们一派青春,眉目含情,笑容粲然。尾随他们前行,顿觉青春附体,瞬间有时光回流之感。

那时候真年轻,扎着羊角辫,背着黄书包,笑靥如花,畅行天下。

七八个少男少女齐聚歙县,欢闹在古城。我也平生第一次得见和品尝臭鳜鱼。臭鳜鱼是外人叫的,歙县本地称“腌鲜鱼”。在徽州土话里,“鲜”就是臭的意思。臭鳜鱼端上桌时,一股奇异的味道喷薄而出,几双年轻的眼珠盯视片刻,先踌躇下箸,再飞速抢夺,香味在唇舌之间缭绕,缠缠绊绊中仿佛仙乐齐鸣。美味营造出的无声乐音,让大家迷离恍惚,忘了今夕何夕。被迷醉了的小食客味蕾集体绽放,不能自已。当餐盘中只余一架倔强的鱼骨时,那些勇敢的竹筷,还充满决战的朝气。于是,第二份臭鳜鱼适时登场。又是一番盘箸交错,牙齿与美食的纠缠,已达到极至。终于一个嘹亮而满足的和声砸落桌面,被臭鳜鱼美味俘获的小食客们,才得空扫视对面的男友女友。其时,你绝对要相信,爱情与美食,是融为一体难分彼此的。许多年来,无论身处何方,每当餐桌上呈现臭鳜鱼的伟岸丰姿,我一定在心里大声呼喊,爱情的味道,来了。在我的私人宝典里,绝佳美味的臭鳜鱼,一定是被爱情灌了汁,施了魔,放了蛊,是和魂魄相融纠缠,世间独一无二的珍馐。

呼啦一声,镜头拉回到当下,我踩住了岁月走掉时散落一地的碎屑。紧随前面的姑娘小伙,进到一家菜馆,临窗而坐。菜馆没有包间,就是一座老房子的宽敞大堂。天南地北的旅者满满腾腾,三江四海的方言唏里哗啦,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五颜六色,三者相互映照,让小北街的意蕴,别有一番风味。不用说,那份经典的带着爱情味道的臭鳜鱼,必不可少,又点了一份圆子,一碟山笋。轻啜一杯歙县糯米酒,惬意渐浓。此时,两位挑担小哥,走到餐堂正中空场,开始给大家现场制作毛豆腐。他们身着斜襟灰褂,胸前印着金黄“福”字,领口袖口镶一道深蓝滚边,头戴灰色蘑菇帽,显得俏皮干练。其中一位小哥,口才超好,为大家说道毛豆腐的由来。小哥边说边做,手眼并用,眉飞色舞,志得意满。毛豆腐四溢的香气,飘荡在整座饭堂。另一位小哥把刚做好的毛豆腐,逐一端送到食客桌上。食客群情振奋,大呼过瘾,杯盘相扣有声。

带着无限惬意和米酒的微醺,走到练江边。新安江流到歙县后,成了练江,虽然不过几公里长,但横架江上的古桥,却有九座。这些资历深厚的古桥,见证了世事风烟,仍然雄姿豪迈,威猛不减。

歙县夜景宛若仙境,练江两岸的灯火一路排开,逶迤到山的深处。七月微凉的风,挟带着山泉的清透。走走停停,神思飘渺。镜头又扯开尘封的岁月,回放那年那月练江边的诵唱。

彼时,一如此刻在练江边的夜行。走累了,小伙伴们齐齐坐下,把脚伸到练江水里,拍打出一朵朵水花。大家齐声欢唱正流行的歌曲,朗诵自己写的诗,或朗诵他人的诗。夜诵声和歌声,顺着练江调皮地弹跳。歌声落在练江水中,叮咚有声;歌声碰落了天上的星星,星星落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我看到他眼睛里的爱情清澈如练江水。这是被上苍检阅过的爱情,干净、执着、真挚,别无他求。好吧,那就让落在眼睛里的爱情降临尘世,再艰难不退缩,再困苦不改变。

一阵嬉闹,剪断回忆之网。几个少男少女嘻嘻哈哈走过,居然是中午一起在小北街用餐的姑娘小伙。他们也选择在江边走,甚至,和当年的我们一样,走到水边,坐在台阶上,双脚放进江水里,扑打出朵朵水花。而他们饱含水气的歌唱,格外嘹亮:“当我失意低落之时,我的精神是那么疲惫不堪;当烦恼困难袭来之际,我的内心是那么负担沉重;然而,我默默地伫立静静地等待,直到你的来临……”

这首著名的歌曲《你鼓舞了我》,当真鼓舞了我,也诱惑了我。忍不住“老妇聊发少年狂”,跟着他们一起哼唱起来:“你激励了我,故我能立足于群山之巅;你鼓舞了我,故我能行进于暴风雨的海洋;在你坚实的臂膀上我变得坚韧强壮,你的鼓励使我超越了自我……”

歌声清脆悦耳,穿透练江边的夜色,直飞苍穹。不知何时,我已如他们一样,坐在石阶上,双脚浸入练江水中,拍打出一朵朵水花。这仿佛为我而设置的诵唱,让此次的歙县怀旧之行,有别于以往。而这场别具风情的练江之夜的诵唱,也必定成为我生命里那道强劲的光亮。

苗秀侠 中国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在《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芳草》《作品》《长江文艺》等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遍地庄稼》《迷惘的庄稼》及长篇小说《农民的眼睛》《皖北大地》《大浍水》等。曾获老舍散文奖,安徽省政府社科奖,北京文学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林徽因的别样传记

□ 蒋 力

这是韩石山先生以林徽因为主题的又一部文集。“小序”中提到他的前一部,是二十年前出版的《寻访林徽因》。序中曰:“知道这本书的人多,真正看过的不多,好些人还以为我写过一本林徽因的传记呢。”其实,那本文史随笔集中写到林徽因的篇章不过四五,借“寻访”篇名作书名,可谓蹭热度。而今这本新书则可称为非传记专著,专著于传主林徽因的别样传记。

寻访林徽因 这篇文字若同游记,若文旅考察,带我们走近山西汾阳那座石磨坊别墅,因为它已不复存在。依着作者的想象,读者也会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

追寻大师的行踪 主要写梁林在山西考察古建筑的行踪,作者是2002年去的,是“寻访”之后的继续追寻。

八宝箱之谜、此中果有文章 对于凌女士,我把握不准该怎样评价,亦不解徐志摩当年为何对她如此信任。当时,史家胡同凌家客厅在文人圈里的名气,几乎不在总布胡同林家客厅之下。冰心否认“我们太太的客厅”是影射林徽因时,为什么打出的幌子是陆小曼,而不是凌叔华?此中还有“文章”,点到而未点透。

林情徐爱有多深 提到徐志摩取得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特别生的资格。《寻》书中写的是“剑桥大学王家学院”。“王家”当解为“皇家”,但更容易让人想到山西的王家大院。这次改为“国王”,意与译都更准确。

文中出现作者对梁林之子梁从诫的批评,指的是梁从诫答《文艺报》记者问时所说的“徐的生命突然结束,也算是上天的安排”。说林诗《别丢掉》中的“只有人不见”在梁从诫编的徽因文集中成了“只使人不见”,若是径改(擅自),那就说不过去了。两处的批评(指责)都有必要!

真实背后的真实 作者曰:“真实后面还有真实,是我近来读书时,不止一次的感慨。”传记类作品的作者应当明白,对真实的探究是没有止境的,在表面的、局部的真实后面,往往有深层的、不易发现的、更具戏剧性或更惊人的真实。

这笔钱给了没有 靠证据做结论,这是史家必该有的治学理念。传记作家邀借鉴。

林徽因的感情世界 几次提到林徽因因患肺病从东北回到北平。我看到的一个说法是:张学良是东北大学的名誉校长,他看中了林徽因,邀请她作自己家庭的英文教师。这个传说若可信,则有可能是少帅吓跑了林徽因。

庶出:林徽因的心痛 专论。“庶出”的考证和研究,貌似无聊,实有必要。此篇分析甚佳,如抽丝剥茧,结论坚实。

碧海蓝天林徽因 诸篇中的长篇,压卷篇。挥洒、概括、放得开、收得拢,体现出对林徽因精神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比如作者引录的林徽因的话:笑纹,有力地,坚韧地,横过了历史。又如,作者对林徽因的评价:美丽的毁灭,更美丽的重塑。是繁华孕育了她,是苦难造就了她。

对冰心的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给予了留有情面的、客观冷静的批评,有理有据,有史有论,有比较有分析。治现代文学批评或现代文学史的学者,大概都没有对这篇小说分析得这么全面和透彻。对冰心的评价,作者本不想直言,但还是说了,“显露了她(冰心)人性中卑劣的一面”。这个评价“稳准狠”。但是,作者还是先夸赞了冰心,说她的小说,数这篇最为大气也最为娴熟。

有扬有抑有臧否,我不反对,但不宜与其他的篇章并论。如:“寻访”篇说到林徽因的改名字,改徽音为徽因,作者说“这宽宏中也不免小气”。“小气”这词,用在这里,似不准,也不慎。夸了冰心的“大气”,再说徽因的“小气”,像是反讽了。

讲到林徽因的性格缺点:自负,尖酸,刻薄,都在常人之上。又说:她的缺点,跟她的优点,一样的突出,一样的鲜明,可说是优点的另一面。我以为这样的评价尚接近公允。

讲了梁林在湖南晃县遇到一批航校学员的故事。于此篇可能属于枝节,却是好枝节,让我想起林徽因的《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诗。

对钱钟书和他的《猫》(小说)的批评,直可说是针针见血,体无完肤。要有多大的勇气加底气,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啊——“小说家都有诡辩的本事,钱钟书更是诡辩的高手。”

作者的勇气,在于他不规避事实;作者的底气,在于他一反“知人论世”常理的“论世才能知人”观。本篇末尾,为了还林徽因一个公道,作者还是说出了自己对钱先生的评价:“这是一个自认为聪明绝顶的男人,对一个他看不上的女人恶意的嘲讽,他的智力上的聪明是显出来了,同时他品质上的刻薄也显露出来了。”这个评价,几如石破天惊。

韩公说:林徽因与金岳霖的真正关系一直是我探究的疑惑,好多次写了,都发不出来。此书最重要的是,将林金的关系揭示了。为此,他感谢责编的宽容与负责。

“好多次写”,所以在此书中好多次不同程度地重复。其实,在《寻》书中即见端倪,现在终于说透了,这是林徽因研究的一个突破。

作者提到有出版社让他写《林徽因传》,十年过后还没有动手。此书证明作者其实未罢手,这本更近于“纪事本末”的书,足以让许多东抄西拎的林传作者汗颜!

韩公又曰:我仍劝想全面了解林的朋友,去看正规的林传。韩某的书,可当闲书看。

此书非闲书,可当传记看。碧海蓝天处,徽因说不完。

蒋力 中央歌剧院研究员,歌剧音乐剧制作人,作家,文艺评论家。出版有《咏叹集》《墓歌集》《书生札记》《杨联陞别传》等十种专著。

菖蒲养成记

□ 安武林

去淘书,经过路边的一幢家属楼时,看见一个大姐正在地里种花养草。因住一楼,窗前的绿化带被她侍弄成了一个私家小花园。这是一种便利。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牡丹、芍药、二月兰、菊花,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植物。我心生敬意,觉得这位大姐真是一个勤快人,养的花草格外壮硕、茂盛,植物生机勃勃。

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你养的花真好啊!”

大姐闻声停止劳作,对我露出了一个灿烂的微笑。她问:“你也喜欢养花吗?”我说:“是的。”她热情地说:“我送你几棵。”仅此几句,我就觉得大姐是一个爽朗的人,慷慨的人,心里充满阳光的人。人生一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最有感染力、最不用刻意识别、最不消耗时间和精力的人,便是这位大姐这一类型的人。

我正在恍惚、胡思乱想的当儿,大姐已经挖好了几株植物,装在一个塑料袋里,递了过来。泥土沉甸甸的,有好几斤重,看着眼熟,但我记不得它是什么植物,反正见过。

大姐说:“这是菖蒲!”

菖蒲我是见过的,在江南水乡,它是很常见的一种植物。有的地方管它叫水烛。这个名字很形象,意思是像水里的蜡烛一样,细长的叶子像烛台,而那含苞待放的一刻,圆鼓鼓的花苞很像燃烧的烛火,也像书法家手中的毛笔头。菖蒲是一味中药,有毒性。如果谈起植物的文化,那就丰富多了,如同艾蒿一样,它是传说中的辟邪之物。

我最初见菖蒲,觉得它和鸢尾花长得非常相似。后来才知道,菖蒲原来和鸢尾花是同一科同一属的,原产于欧洲。

因为大姐非常厚道,给菖蒲带了一大堆土,所以,种起来很容易。刨个小坑,就把它埋了下去。大约是春天之故,菖蒲叶子上面还有一个干枯的部分,残留着去年冬天的痕迹。菖蒲短而粗,记得大姐说可以分株种,但我不敢分得太开,唯恐伤了它的根须。我把它们几乎是挨着种了下去,菖蒲总共的距离只有一尺。

菖蒲是喜欢湿润和水的,我几乎每天都要浇水。不久,菖蒲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干枯的叶子不见了(并非我弄掉的),青壮叶子长成了长剑型的,细长,而且,叶子上面像是镀了一层银粉似的,看起来细腻、光滑,让人产生想抚摸它的感觉。看到菖蒲的样子,我忍不住想笑,最初它像个毛毛糙糙的小伙子,现在却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这种对比,反差很大。

菖蒲的叶子是很扁的,当它从叶子中间冒出一只花骨朵的时候,我觉得好奇怪,花骨朵也是扁的。只是,我还看不出来菖蒲的花朵是什么颜色的。过了三四天,花苞变成圆的,里面的颜色也隐约可见:黄色的。这种菖蒲也被称为:黄菖蒲。

菖蒲终于开花了,另一株含苞待放。黄菖蒲的花朵,和鸢尾花极其相似。叶子不仅像,而且花朵也很像。大千世界,真是神奇。植物和人类何其相似,血缘这东西,在植物界大约也是很重要的吧。

种几株黄菖蒲在窗前,似乎把江南的一片美景也种在这里了。那水,那蛙鸣,那美不胜收的风景,都会在枕头的码头上靠岸,缓缓走进我的梦乡。

安武林 中国作协会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文学作品集100余部。

飘(漆画)

刘春潮 作品

论立春

□ 阿 翔

它接近你的方式,完全被那些

粘着雨露的嫩花取代。如果不是出于觉悟,

你也许会猜想翡绿的天性不一定

都和大地捅破季节的窗户纸

有关;它拥有的美丽,就好像你也曾

低调地在它之前赶到很远的地方,

并且必须习惯属于它的绚烂只出现

在时间最新的位置。

它接近你的方式,取决于你能否捉摸到

风的本性突出风的任性。

论立春,它不如你在刚刚结束的白天

有所收获;相比之下,在即将

到来的夜晚,它甚至不如你还欠生活的

一个责任。这好像已不再是

什么秘密。它曾有过的心围绕着空心

仿佛让你听到了寂静的交流。

它接近你的方式,就是将你从天边

拉回唯一的现实。它的花海几乎比时光

远远胜过它的波浪,直到它成为

你生动的背景。很多时候,立春的节气

确实不曾失误于提前到来的天籁,

所以,光听窸窣的声音,就知道

垂直的阳光援引过湛蓝,

仿佛只剩下神游,与神秘巧合这一刻。

它接近你的方式,比敏锐善于敏感,

意味着它为你准备好了

诗如何冒险于春天的抒情。

超越了怀旧,即使经历过世界的温度

你的底线,也不缺乏用遥远的事物

忠实于你的缺席。在它面前,

你的无辜仿佛是可能的,

除了奇迹,花是用来飞舞中的旋律。

阿翔 生于1970年,籍贯安徽当涂。1986年写作至今。著有《少年诗》《一切流逝完好如初》《一首诗的战栗》《旧叙事与星辰造梦师》等诗集。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大家(2023年2月20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2-20 15:29

在练江的诵唱

□ 苗秀侠

那时候他说,来吧,我同学在歙县,可带我们吃臭鳜鱼,看匠人在竹子上刻字;来吧,那里有从黄山流过来的泉水,清甜又解渴;来吧,那里的云朵都带着仙气,抓一把在掌心,会发出七彩的光芒;来吧,那里的石牌坊、老石桥、石板街,每块石头都有好几个故事,够你听上三天三夜……

从前慢,一天只能抵达一个地方,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慢,半个月才能收到一封情书,长途电话十次有九次半打不通。那么,跋山涉水去谈一场恋爱,当真是青春时光里的大欢喜。地点是他选的,彼时,他正在江南的山里实习。那时候没有高铁,火车都是绿皮的,车次还不够用。就兜兜转转坐汽车,由淮河北至长江南,两天的行程,终于让一场盛大的约会在歙县古城登场。

同学的同学加一起,五六个少男少女,大家阔步走在歙县的古街上,谈兴丰沛,意气昂扬。那位土生土长在斗山古街的男同学,像一条兴奋的鱼,带着我们游来游去。夜晚,一起顺着练江走。男生女生齐刷刷坐在练江边石阶上,双脚浸在江水里,时不时打出一朵水花,仰脸看星星。每人都讲有趣的事,唱欢乐的歌,诵爱情的诗,直至黎明升起。他眉目生动,双眼含情,大声朗诵自己原创的诗歌。星星落在他眼睛里,晶莹闪烁。第一次发现,落进眼睛里的星星,能散发出爱情夺魂的光芒……

此刻,站在歙县北高铁站广场,举目四望。往事若风卷云朵,滔滔有声。这座新诞生的高铁站,让从前的慢,变得快捷迅猛;也让从前的事,变得汹涌澎湃。若干年前练江之夜的耀目星光,及那场发生在江边的诵唱,仿佛撒娇的小鹿,欢跳着,嬉笑着,依偎过来。

入住的酒店,濒临练江。可以俯瞰歙县古貌,浏览古城新景。今晚,我只想凭窗远眺,只想把经年案牍的疲乏,熨烫得平平整整,以清俊飒爽的姿势,在明天和古城晤面。

翌日,用过早餐,背起双肩包,走过练江桥,精神抖擞,步入歙县古城。我的脚步带着我的心,和古徽州府的长街老巷互致问候。在美食一条街小北街,遇见几位姑娘小伙,他们一派青春,眉目含情,笑容粲然。尾随他们前行,顿觉青春附体,瞬间有时光回流之感。

那时候真年轻,扎着羊角辫,背着黄书包,笑靥如花,畅行天下。

七八个少男少女齐聚歙县,欢闹在古城。我也平生第一次得见和品尝臭鳜鱼。臭鳜鱼是外人叫的,歙县本地称“腌鲜鱼”。在徽州土话里,“鲜”就是臭的意思。臭鳜鱼端上桌时,一股奇异的味道喷薄而出,几双年轻的眼珠盯视片刻,先踌躇下箸,再飞速抢夺,香味在唇舌之间缭绕,缠缠绊绊中仿佛仙乐齐鸣。美味营造出的无声乐音,让大家迷离恍惚,忘了今夕何夕。被迷醉了的小食客味蕾集体绽放,不能自已。当餐盘中只余一架倔强的鱼骨时,那些勇敢的竹筷,还充满决战的朝气。于是,第二份臭鳜鱼适时登场。又是一番盘箸交错,牙齿与美食的纠缠,已达到极至。终于一个嘹亮而满足的和声砸落桌面,被臭鳜鱼美味俘获的小食客们,才得空扫视对面的男友女友。其时,你绝对要相信,爱情与美食,是融为一体难分彼此的。许多年来,无论身处何方,每当餐桌上呈现臭鳜鱼的伟岸丰姿,我一定在心里大声呼喊,爱情的味道,来了。在我的私人宝典里,绝佳美味的臭鳜鱼,一定是被爱情灌了汁,施了魔,放了蛊,是和魂魄相融纠缠,世间独一无二的珍馐。

呼啦一声,镜头拉回到当下,我踩住了岁月走掉时散落一地的碎屑。紧随前面的姑娘小伙,进到一家菜馆,临窗而坐。菜馆没有包间,就是一座老房子的宽敞大堂。天南地北的旅者满满腾腾,三江四海的方言唏里哗啦,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五颜六色,三者相互映照,让小北街的意蕴,别有一番风味。不用说,那份经典的带着爱情味道的臭鳜鱼,必不可少,又点了一份圆子,一碟山笋。轻啜一杯歙县糯米酒,惬意渐浓。此时,两位挑担小哥,走到餐堂正中空场,开始给大家现场制作毛豆腐。他们身着斜襟灰褂,胸前印着金黄“福”字,领口袖口镶一道深蓝滚边,头戴灰色蘑菇帽,显得俏皮干练。其中一位小哥,口才超好,为大家说道毛豆腐的由来。小哥边说边做,手眼并用,眉飞色舞,志得意满。毛豆腐四溢的香气,飘荡在整座饭堂。另一位小哥把刚做好的毛豆腐,逐一端送到食客桌上。食客群情振奋,大呼过瘾,杯盘相扣有声。

带着无限惬意和米酒的微醺,走到练江边。新安江流到歙县后,成了练江,虽然不过几公里长,但横架江上的古桥,却有九座。这些资历深厚的古桥,见证了世事风烟,仍然雄姿豪迈,威猛不减。

歙县夜景宛若仙境,练江两岸的灯火一路排开,逶迤到山的深处。七月微凉的风,挟带着山泉的清透。走走停停,神思飘渺。镜头又扯开尘封的岁月,回放那年那月练江边的诵唱。

彼时,一如此刻在练江边的夜行。走累了,小伙伴们齐齐坐下,把脚伸到练江水里,拍打出一朵朵水花。大家齐声欢唱正流行的歌曲,朗诵自己写的诗,或朗诵他人的诗。夜诵声和歌声,顺着练江调皮地弹跳。歌声落在练江水中,叮咚有声;歌声碰落了天上的星星,星星落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我看到他眼睛里的爱情清澈如练江水。这是被上苍检阅过的爱情,干净、执着、真挚,别无他求。好吧,那就让落在眼睛里的爱情降临尘世,再艰难不退缩,再困苦不改变。

一阵嬉闹,剪断回忆之网。几个少男少女嘻嘻哈哈走过,居然是中午一起在小北街用餐的姑娘小伙。他们也选择在江边走,甚至,和当年的我们一样,走到水边,坐在台阶上,双脚放进江水里,扑打出朵朵水花。而他们饱含水气的歌唱,格外嘹亮:“当我失意低落之时,我的精神是那么疲惫不堪;当烦恼困难袭来之际,我的内心是那么负担沉重;然而,我默默地伫立静静地等待,直到你的来临……”

这首著名的歌曲《你鼓舞了我》,当真鼓舞了我,也诱惑了我。忍不住“老妇聊发少年狂”,跟着他们一起哼唱起来:“你激励了我,故我能立足于群山之巅;你鼓舞了我,故我能行进于暴风雨的海洋;在你坚实的臂膀上我变得坚韧强壮,你的鼓励使我超越了自我……”

歌声清脆悦耳,穿透练江边的夜色,直飞苍穹。不知何时,我已如他们一样,坐在石阶上,双脚浸入练江水中,拍打出一朵朵水花。这仿佛为我而设置的诵唱,让此次的歙县怀旧之行,有别于以往。而这场别具风情的练江之夜的诵唱,也必定成为我生命里那道强劲的光亮。

苗秀侠 中国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在《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芳草》《作品》《长江文艺》等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遍地庄稼》《迷惘的庄稼》及长篇小说《农民的眼睛》《皖北大地》《大浍水》等。曾获老舍散文奖,安徽省政府社科奖,北京文学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林徽因的别样传记

□ 蒋 力

这是韩石山先生以林徽因为主题的又一部文集。“小序”中提到他的前一部,是二十年前出版的《寻访林徽因》。序中曰:“知道这本书的人多,真正看过的不多,好些人还以为我写过一本林徽因的传记呢。”其实,那本文史随笔集中写到林徽因的篇章不过四五,借“寻访”篇名作书名,可谓蹭热度。而今这本新书则可称为非传记专著,专著于传主林徽因的别样传记。

寻访林徽因 这篇文字若同游记,若文旅考察,带我们走近山西汾阳那座石磨坊别墅,因为它已不复存在。依着作者的想象,读者也会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

追寻大师的行踪 主要写梁林在山西考察古建筑的行踪,作者是2002年去的,是“寻访”之后的继续追寻。

八宝箱之谜、此中果有文章 对于凌女士,我把握不准该怎样评价,亦不解徐志摩当年为何对她如此信任。当时,史家胡同凌家客厅在文人圈里的名气,几乎不在总布胡同林家客厅之下。冰心否认“我们太太的客厅”是影射林徽因时,为什么打出的幌子是陆小曼,而不是凌叔华?此中还有“文章”,点到而未点透。

林情徐爱有多深 提到徐志摩取得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特别生的资格。《寻》书中写的是“剑桥大学王家学院”。“王家”当解为“皇家”,但更容易让人想到山西的王家大院。这次改为“国王”,意与译都更准确。

文中出现作者对梁林之子梁从诫的批评,指的是梁从诫答《文艺报》记者问时所说的“徐的生命突然结束,也算是上天的安排”。说林诗《别丢掉》中的“只有人不见”在梁从诫编的徽因文集中成了“只使人不见”,若是径改(擅自),那就说不过去了。两处的批评(指责)都有必要!

真实背后的真实 作者曰:“真实后面还有真实,是我近来读书时,不止一次的感慨。”传记类作品的作者应当明白,对真实的探究是没有止境的,在表面的、局部的真实后面,往往有深层的、不易发现的、更具戏剧性或更惊人的真实。

这笔钱给了没有 靠证据做结论,这是史家必该有的治学理念。传记作家邀借鉴。

林徽因的感情世界 几次提到林徽因因患肺病从东北回到北平。我看到的一个说法是:张学良是东北大学的名誉校长,他看中了林徽因,邀请她作自己家庭的英文教师。这个传说若可信,则有可能是少帅吓跑了林徽因。

庶出:林徽因的心痛 专论。“庶出”的考证和研究,貌似无聊,实有必要。此篇分析甚佳,如抽丝剥茧,结论坚实。

碧海蓝天林徽因 诸篇中的长篇,压卷篇。挥洒、概括、放得开、收得拢,体现出对林徽因精神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比如作者引录的林徽因的话:笑纹,有力地,坚韧地,横过了历史。又如,作者对林徽因的评价:美丽的毁灭,更美丽的重塑。是繁华孕育了她,是苦难造就了她。

对冰心的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给予了留有情面的、客观冷静的批评,有理有据,有史有论,有比较有分析。治现代文学批评或现代文学史的学者,大概都没有对这篇小说分析得这么全面和透彻。对冰心的评价,作者本不想直言,但还是说了,“显露了她(冰心)人性中卑劣的一面”。这个评价“稳准狠”。但是,作者还是先夸赞了冰心,说她的小说,数这篇最为大气也最为娴熟。

有扬有抑有臧否,我不反对,但不宜与其他的篇章并论。如:“寻访”篇说到林徽因的改名字,改徽音为徽因,作者说“这宽宏中也不免小气”。“小气”这词,用在这里,似不准,也不慎。夸了冰心的“大气”,再说徽因的“小气”,像是反讽了。

讲到林徽因的性格缺点:自负,尖酸,刻薄,都在常人之上。又说:她的缺点,跟她的优点,一样的突出,一样的鲜明,可说是优点的另一面。我以为这样的评价尚接近公允。

讲了梁林在湖南晃县遇到一批航校学员的故事。于此篇可能属于枝节,却是好枝节,让我想起林徽因的《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诗。

对钱钟书和他的《猫》(小说)的批评,直可说是针针见血,体无完肤。要有多大的勇气加底气,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啊——“小说家都有诡辩的本事,钱钟书更是诡辩的高手。”

作者的勇气,在于他不规避事实;作者的底气,在于他一反“知人论世”常理的“论世才能知人”观。本篇末尾,为了还林徽因一个公道,作者还是说出了自己对钱先生的评价:“这是一个自认为聪明绝顶的男人,对一个他看不上的女人恶意的嘲讽,他的智力上的聪明是显出来了,同时他品质上的刻薄也显露出来了。”这个评价,几如石破天惊。

韩公说:林徽因与金岳霖的真正关系一直是我探究的疑惑,好多次写了,都发不出来。此书最重要的是,将林金的关系揭示了。为此,他感谢责编的宽容与负责。

“好多次写”,所以在此书中好多次不同程度地重复。其实,在《寻》书中即见端倪,现在终于说透了,这是林徽因研究的一个突破。

作者提到有出版社让他写《林徽因传》,十年过后还没有动手。此书证明作者其实未罢手,这本更近于“纪事本末”的书,足以让许多东抄西拎的林传作者汗颜!

韩公又曰:我仍劝想全面了解林的朋友,去看正规的林传。韩某的书,可当闲书看。

此书非闲书,可当传记看。碧海蓝天处,徽因说不完。

蒋力 中央歌剧院研究员,歌剧音乐剧制作人,作家,文艺评论家。出版有《咏叹集》《墓歌集》《书生札记》《杨联陞别传》等十种专著。

菖蒲养成记

□ 安武林

去淘书,经过路边的一幢家属楼时,看见一个大姐正在地里种花养草。因住一楼,窗前的绿化带被她侍弄成了一个私家小花园。这是一种便利。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牡丹、芍药、二月兰、菊花,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植物。我心生敬意,觉得这位大姐真是一个勤快人,养的花草格外壮硕、茂盛,植物生机勃勃。

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你养的花真好啊!”

大姐闻声停止劳作,对我露出了一个灿烂的微笑。她问:“你也喜欢养花吗?”我说:“是的。”她热情地说:“我送你几棵。”仅此几句,我就觉得大姐是一个爽朗的人,慷慨的人,心里充满阳光的人。人生一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最有感染力、最不用刻意识别、最不消耗时间和精力的人,便是这位大姐这一类型的人。

我正在恍惚、胡思乱想的当儿,大姐已经挖好了几株植物,装在一个塑料袋里,递了过来。泥土沉甸甸的,有好几斤重,看着眼熟,但我记不得它是什么植物,反正见过。

大姐说:“这是菖蒲!”

菖蒲我是见过的,在江南水乡,它是很常见的一种植物。有的地方管它叫水烛。这个名字很形象,意思是像水里的蜡烛一样,细长的叶子像烛台,而那含苞待放的一刻,圆鼓鼓的花苞很像燃烧的烛火,也像书法家手中的毛笔头。菖蒲是一味中药,有毒性。如果谈起植物的文化,那就丰富多了,如同艾蒿一样,它是传说中的辟邪之物。

我最初见菖蒲,觉得它和鸢尾花长得非常相似。后来才知道,菖蒲原来和鸢尾花是同一科同一属的,原产于欧洲。

因为大姐非常厚道,给菖蒲带了一大堆土,所以,种起来很容易。刨个小坑,就把它埋了下去。大约是春天之故,菖蒲叶子上面还有一个干枯的部分,残留着去年冬天的痕迹。菖蒲短而粗,记得大姐说可以分株种,但我不敢分得太开,唯恐伤了它的根须。我把它们几乎是挨着种了下去,菖蒲总共的距离只有一尺。

菖蒲是喜欢湿润和水的,我几乎每天都要浇水。不久,菖蒲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干枯的叶子不见了(并非我弄掉的),青壮叶子长成了长剑型的,细长,而且,叶子上面像是镀了一层银粉似的,看起来细腻、光滑,让人产生想抚摸它的感觉。看到菖蒲的样子,我忍不住想笑,最初它像个毛毛糙糙的小伙子,现在却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这种对比,反差很大。

菖蒲的叶子是很扁的,当它从叶子中间冒出一只花骨朵的时候,我觉得好奇怪,花骨朵也是扁的。只是,我还看不出来菖蒲的花朵是什么颜色的。过了三四天,花苞变成圆的,里面的颜色也隐约可见:黄色的。这种菖蒲也被称为:黄菖蒲。

菖蒲终于开花了,另一株含苞待放。黄菖蒲的花朵,和鸢尾花极其相似。叶子不仅像,而且花朵也很像。大千世界,真是神奇。植物和人类何其相似,血缘这东西,在植物界大约也是很重要的吧。

种几株黄菖蒲在窗前,似乎把江南的一片美景也种在这里了。那水,那蛙鸣,那美不胜收的风景,都会在枕头的码头上靠岸,缓缓走进我的梦乡。

安武林 中国作协会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文学作品集100余部。

飘(漆画)

刘春潮 作品

论立春

□ 阿 翔

它接近你的方式,完全被那些

粘着雨露的嫩花取代。如果不是出于觉悟,

你也许会猜想翡绿的天性不一定

都和大地捅破季节的窗户纸

有关;它拥有的美丽,就好像你也曾

低调地在它之前赶到很远的地方,

并且必须习惯属于它的绚烂只出现

在时间最新的位置。

它接近你的方式,取决于你能否捉摸到

风的本性突出风的任性。

论立春,它不如你在刚刚结束的白天

有所收获;相比之下,在即将

到来的夜晚,它甚至不如你还欠生活的

一个责任。这好像已不再是

什么秘密。它曾有过的心围绕着空心

仿佛让你听到了寂静的交流。

它接近你的方式,就是将你从天边

拉回唯一的现实。它的花海几乎比时光

远远胜过它的波浪,直到它成为

你生动的背景。很多时候,立春的节气

确实不曾失误于提前到来的天籁,

所以,光听窸窣的声音,就知道

垂直的阳光援引过湛蓝,

仿佛只剩下神游,与神秘巧合这一刻。

它接近你的方式,比敏锐善于敏感,

意味着它为你准备好了

诗如何冒险于春天的抒情。

超越了怀旧,即使经历过世界的温度

你的底线,也不缺乏用遥远的事物

忠实于你的缺席。在它面前,

你的无辜仿佛是可能的,

除了奇迹,花是用来飞舞中的旋律。

阿翔 生于1970年,籍贯安徽当涂。1986年写作至今。著有《少年诗》《一切流逝完好如初》《一首诗的战栗》《旧叙事与星辰造梦师》等诗集。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