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记者从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获悉,珠海金湾高栏终端天然气处理工艺数字孪生示范项目投入使用,这也是中国首个气田地下数智化系统,标志着气田智能化建设已逐步从“地上”走向“地下”,是南海气田运营提质增效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珠海金湾高栏终端成为“试验田”
白云气田群位于中国南海东部,现有番禺34-1、荔湾3-1等9个气田,通过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18条海底管线,将开采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珠海金湾高栏终端等,经加工处理后再通过珠海管道、槽罐车等渠道输送至大湾区各地。
近三年来,白云气田群年产气量保持在60亿立方米以上,约占大湾区天然气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惠及粤港澳大湾区10个城市、10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8000多万人口。珠海金湾高栏终端,也由此成为了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供应的“前哨站”。
然而,白云气田群由新老设施组成,各气田储量、压力、物性等各不相同,还面临连接管线长短粗细各异、系统复杂等难题,为联合开发生产管理增加了挑战。此外,随着后续新的气田接入,气田群协同开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为此,中海油将珠海金湾高栏终端选作“试验田”,率先开展气田“地下数智化”系统建设,致力推动白云气田群从传统工作模式,实现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业务模式的新跨越。
“地下数智化系统”助力保供大湾区
气田数智化系统相当于气田的“中枢神经”,可根据下游需求进行智能化科学配产。此次投用的“地下数智化系统”,并非是物理空间上的“埋”于地下,而是指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尚在“地下”的天然气资源,提前进行勘探、开采、运输等环节的科学规划。
传统的气田,采用油藏、采油、集输三个工程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常常会导致效率低,配合度低,且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准确找到根源。在珠海金湾高栏终端,气田研究人员首次将油藏、井筒、管网进行耦合,打造形成了国内首个“地下数智化”系统。
该系统应用了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对气田开发全过程进行分析、预测、诊断,优化生产和决策。这意味着,新系统不仅能满足下游多变的供气需求,又能同时兼顾气藏、单井井筒、管网、终端设施的限制条件,实现气藏开发指标最优化预测、气田群协同生产分析、海管流动保障实时监测、设备故障预警等多项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地下智能化系统”目前已应用在气田群产量联动优化、降压开采方案研究、调整井挖潜等工作中,极大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安全性,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在增储上产、节能减碳方面效果显著。
据介绍,随着该系统的不断优化提升,将有助于提升气田产量、提升珠海天然气登陆转运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大湾区工业、商业和城镇居民用气需求,为冬季能源保供贡献“海油担当”、注入“珠海力量”。
12月27日,记者从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获悉,珠海金湾高栏终端天然气处理工艺数字孪生示范项目投入使用,这也是中国首个气田地下数智化系统,标志着气田智能化建设已逐步从“地上”走向“地下”,是南海气田运营提质增效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珠海金湾高栏终端成为“试验田”
白云气田群位于中国南海东部,现有番禺34-1、荔湾3-1等9个气田,通过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18条海底管线,将开采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珠海金湾高栏终端等,经加工处理后再通过珠海管道、槽罐车等渠道输送至大湾区各地。
近三年来,白云气田群年产气量保持在60亿立方米以上,约占大湾区天然气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惠及粤港澳大湾区10个城市、10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8000多万人口。珠海金湾高栏终端,也由此成为了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供应的“前哨站”。
然而,白云气田群由新老设施组成,各气田储量、压力、物性等各不相同,还面临连接管线长短粗细各异、系统复杂等难题,为联合开发生产管理增加了挑战。此外,随着后续新的气田接入,气田群协同开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为此,中海油将珠海金湾高栏终端选作“试验田”,率先开展气田“地下数智化”系统建设,致力推动白云气田群从传统工作模式,实现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业务模式的新跨越。
“地下数智化系统”助力保供大湾区
气田数智化系统相当于气田的“中枢神经”,可根据下游需求进行智能化科学配产。此次投用的“地下数智化系统”,并非是物理空间上的“埋”于地下,而是指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尚在“地下”的天然气资源,提前进行勘探、开采、运输等环节的科学规划。
传统的气田,采用油藏、采油、集输三个工程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常常会导致效率低,配合度低,且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准确找到根源。在珠海金湾高栏终端,气田研究人员首次将油藏、井筒、管网进行耦合,打造形成了国内首个“地下数智化”系统。
该系统应用了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对气田开发全过程进行分析、预测、诊断,优化生产和决策。这意味着,新系统不仅能满足下游多变的供气需求,又能同时兼顾气藏、单井井筒、管网、终端设施的限制条件,实现气藏开发指标最优化预测、气田群协同生产分析、海管流动保障实时监测、设备故障预警等多项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地下智能化系统”目前已应用在气田群产量联动优化、降压开采方案研究、调整井挖潜等工作中,极大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安全性,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在增储上产、节能减碳方面效果显著。
据介绍,随着该系统的不断优化提升,将有助于提升气田产量、提升珠海天然气登陆转运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大湾区工业、商业和城镇居民用气需求,为冬季能源保供贡献“海油担当”、注入“珠海力量”。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