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改革则是增强“发展之势”的重要动力源。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把“产业第一”摆在全市工作总抓手的首位。今年以来,以改革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改革旋风”,在全市各区驰而不息。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珠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58.20亿元,同比增长8.4%。工业投资保持强劲增势,同比增长62.7%,增速保持全省第一。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0.2%。一组组增长的数据背后,是全市各区各部门坚持“产业第一”的发展共识,更是以“改革之力”增强“发展之势”的生动实践。
香洲区:
纾困、培优两手抓
全面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954家珠海企业成功入围,其中香洲区入选企业共有309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纵观香洲区的产业结构:近4000家制造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九成。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潜力是香洲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今年以来,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香洲区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信息整合等优势,创新搭建起产业金融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成功打破了银企信息不对称困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企业的支持力度。
据悉,该平台自今年4月全面推广使用以来,已实现入驻平台企业超1460家,聚集区内外金融机构48家,线上促成企业成功融资超160笔,总授信额度超37亿元,被确定为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6个试点之一,并被作为珠海产融平台试点进行推广。
助企纾困的同时,香洲区并未放缓培优的步伐,在全市率先成立区上市企业育成中心。该中心以“政府平台+专业机构”的服务方式搭建起资本市场服务体系,整合证交所、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所等资源,为香洲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上市培育体系,推动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一批优质企业上市挂牌。
在此基础上,香洲区还建立了上市数字化服务模块,通过归集政府公共数据,并与证券机构、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交易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信息共享,助力企业加快上市。今年以来,香洲区已有高凌信息、雷特科技上市,明年预计有5家企业上市挂牌,实现上市倍增。
金湾区:
招商之“变”引领产业质变
全力打造珠海产业脊梁
坚持“工业立区 智造强区”的金湾,在珠海工业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1-11月,金湾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23.27亿元,同比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1.43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均排名全市各区第一。工业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超四成。
打造珠海产业脊梁,金湾首当其冲,责无旁贷。为了进一步凝聚产业发展强大合力,金湾将“产业第一”改革攻坚定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并出台了一系列新政,涵盖审批改革、融资扶持、上市培育、工业园区建设、低效用地整治等诸多方面,推动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其中,“拿地即开工”“地等项目”成为了一大改革亮点。依托各部门的紧密协作,诸多5.0产业新空间建设项目在金湾区跑出“加速度”——金欣产业园,从拿地到开工仅相隔一天;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供地手续办理流程缩减至常规用时的近三分之一。目前,金湾区已有15个项目顺利实现“拿地即开工”。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还离不开金湾在招商工作上的改革创新。今年以来,金湾区坚持“全员招商”,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成立招商委员会,打破招商部门“包打天下”的局面,整合政府、国企、社会资本各方招商力量,形成了“大招商”工作格局。此外,金湾区首创市内线上招商方式,加大金湾品牌宣传力度。
在前所未有的推进力度下,招商之“变”加快引领产业质变。今年1-10月,金湾区累计新引进产业项目429个,完成进度113%,计划投资额898亿元。
斗门区:
“党建链”赋能“产业链”
加快构建“大产业”发展格局
不久前,珠海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产业园、广州赛特智能无人驾驶产业集群以及5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入驻富山工业城5.0产业新空间,总投资超100亿元。
这些项目与早前已签约的纬景储能项目一道,标志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在富山工业城形成完整产业版图。支柱产业集群化,是斗门区加快构建“大产业”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更离不开各项机制的有力保障。
为助力先进产业链做大做强,斗门区今年成立了富山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链党委、斗门生态农业园预制菜产业链党委和新青科技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链党委共3个产业链党委。各产业链党委以党建聚起链上企业,让互补型企业有抱团发展的载体,让竞争型企业有合作共赢的舞台,累计覆盖园区企业122家、党员850余名,企业年产值达450亿元。
为进一步强化主导产业强链补链的精准性,斗门区还成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核心产业招商专班,组建“园区、镇(街)、部门”三级联动招商小分队,通过“引项目”补齐“产业链”。同时,建立健全即知即办、全程盯办、提级督办等服务体系,全力解决企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通过“优服务”稳定“产业链”。
更广泛的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在斗门深入推进:通过“政策包”惠及“产业链”、通过“强质量”提升“产业链”、通过“数字化”驱动“产业链”。在改革创新的推动下,从年初到岁末,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动能持续增强。
高新区:
构建全员大招商格局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
锚定“产业第一”,招商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以来,高新区通过构建“4+3+N”全员大招商格局、建优招商工作机制等多措并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全链式提质,为打造珠江西岸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夯基垒石。
据悉,高新区不仅组建了近200人的“4+3+N”精锐招商队伍(其中“4”指以区投资促进中心、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国企园区、高新金投为主的4支招商团队,“3”指驻深圳、北京、苏州招商办事处),还成立区属国企产业招商公司。今年1-10月,高新区新引进投资额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共计434个,其中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4个。工业投资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今年4月,凭借一批入驻高新区博士后创新创业基地的“双博”项目,28名来自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实现“1元租金”创业。
“1元租金”,正是高新区以“改革之力”增强“发展之势”的另一个缩影。作为我市创新发展的主战场,高新区始终把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持续优化创新主体培育机制、科研攻关协同机制、科技金融支撑机制。截至目前,已在每个孵化器布局超3000平方米港澳人才“1元创业空间”;引导辖区银行提供科技贷款授信超130亿元。
此外,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新区还出台了一揽子产业政策,成立全市首个“一门受理、一站办结、一口反馈”企业服务中心,用心用力护航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制定专项人才政策,启用“高新人才一网通”平台,实现人才奖补“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锻造人才硬核支撑。
鹤洲一体化区域:
以特色改革探路先行
持续壮大特色主导产业
今年1-10月,鹤洲一体化区域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完成95.12亿元,同比增长230%,交易额和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目前,鹤洲新区筹备组已在广东自贸试验区珠海联动发展区内成功推动落地了跨境电商“网购保税+展示交易”、航材贸易“两步申报叠加汇总征税”、港口货物起运地“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大湾区组合港”等业务新模式,积极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加快落地。
除了崭露头角的跨境商贸物流,鹤洲一体化区域还在重点发展海洋经济、会展金融特色主导产业,同时做优做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服务经济两大支柱产业,加快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今年1-10月,新引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06个,投资总额约326亿元。
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全面系统的改革助力。今年以来,鹤洲新区筹备组打出了一整套政策“组合拳”,出台落实“产业第一”一揽子政策14项,涵盖跨境物流、海洋经济、总部经济等“一产一策”专项扶持政策,计划再推出金融产业、会展产业、现代渔业等扶持政策。这套“组合拳”对产业扶持、服务优化、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给予了全面保障。
一系列创新实践中,鹤洲新区筹备组既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安排,也不乏立足自身实际的特色改革。如聚焦跨境物流通关模式创新,通过建设跨境电商9610监管中心,成功开启“鹤洲清关+澳门头程”跨境电商物流组合新模式,自1月3日试运行以来,累计外贸出口额逾15亿元。
产业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改革则是增强“发展之势”的重要动力源。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把“产业第一”摆在全市工作总抓手的首位。今年以来,以改革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改革旋风”,在全市各区驰而不息。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珠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58.20亿元,同比增长8.4%。工业投资保持强劲增势,同比增长62.7%,增速保持全省第一。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0.2%。一组组增长的数据背后,是全市各区各部门坚持“产业第一”的发展共识,更是以“改革之力”增强“发展之势”的生动实践。
香洲区:
纾困、培优两手抓
全面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954家珠海企业成功入围,其中香洲区入选企业共有309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纵观香洲区的产业结构:近4000家制造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九成。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潜力是香洲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今年以来,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香洲区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信息整合等优势,创新搭建起产业金融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成功打破了银企信息不对称困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企业的支持力度。
据悉,该平台自今年4月全面推广使用以来,已实现入驻平台企业超1460家,聚集区内外金融机构48家,线上促成企业成功融资超160笔,总授信额度超37亿元,被确定为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6个试点之一,并被作为珠海产融平台试点进行推广。
助企纾困的同时,香洲区并未放缓培优的步伐,在全市率先成立区上市企业育成中心。该中心以“政府平台+专业机构”的服务方式搭建起资本市场服务体系,整合证交所、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所等资源,为香洲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上市培育体系,推动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一批优质企业上市挂牌。
在此基础上,香洲区还建立了上市数字化服务模块,通过归集政府公共数据,并与证券机构、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交易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信息共享,助力企业加快上市。今年以来,香洲区已有高凌信息、雷特科技上市,明年预计有5家企业上市挂牌,实现上市倍增。
金湾区:
招商之“变”引领产业质变
全力打造珠海产业脊梁
坚持“工业立区 智造强区”的金湾,在珠海工业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1-11月,金湾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23.27亿元,同比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1.43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均排名全市各区第一。工业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超四成。
打造珠海产业脊梁,金湾首当其冲,责无旁贷。为了进一步凝聚产业发展强大合力,金湾将“产业第一”改革攻坚定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并出台了一系列新政,涵盖审批改革、融资扶持、上市培育、工业园区建设、低效用地整治等诸多方面,推动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其中,“拿地即开工”“地等项目”成为了一大改革亮点。依托各部门的紧密协作,诸多5.0产业新空间建设项目在金湾区跑出“加速度”——金欣产业园,从拿地到开工仅相隔一天;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供地手续办理流程缩减至常规用时的近三分之一。目前,金湾区已有15个项目顺利实现“拿地即开工”。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还离不开金湾在招商工作上的改革创新。今年以来,金湾区坚持“全员招商”,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成立招商委员会,打破招商部门“包打天下”的局面,整合政府、国企、社会资本各方招商力量,形成了“大招商”工作格局。此外,金湾区首创市内线上招商方式,加大金湾品牌宣传力度。
在前所未有的推进力度下,招商之“变”加快引领产业质变。今年1-10月,金湾区累计新引进产业项目429个,完成进度113%,计划投资额898亿元。
斗门区:
“党建链”赋能“产业链”
加快构建“大产业”发展格局
不久前,珠海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产业园、广州赛特智能无人驾驶产业集群以及5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入驻富山工业城5.0产业新空间,总投资超100亿元。
这些项目与早前已签约的纬景储能项目一道,标志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在富山工业城形成完整产业版图。支柱产业集群化,是斗门区加快构建“大产业”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更离不开各项机制的有力保障。
为助力先进产业链做大做强,斗门区今年成立了富山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链党委、斗门生态农业园预制菜产业链党委和新青科技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链党委共3个产业链党委。各产业链党委以党建聚起链上企业,让互补型企业有抱团发展的载体,让竞争型企业有合作共赢的舞台,累计覆盖园区企业122家、党员850余名,企业年产值达450亿元。
为进一步强化主导产业强链补链的精准性,斗门区还成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核心产业招商专班,组建“园区、镇(街)、部门”三级联动招商小分队,通过“引项目”补齐“产业链”。同时,建立健全即知即办、全程盯办、提级督办等服务体系,全力解决企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通过“优服务”稳定“产业链”。
更广泛的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在斗门深入推进:通过“政策包”惠及“产业链”、通过“强质量”提升“产业链”、通过“数字化”驱动“产业链”。在改革创新的推动下,从年初到岁末,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动能持续增强。
高新区:
构建全员大招商格局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
锚定“产业第一”,招商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以来,高新区通过构建“4+3+N”全员大招商格局、建优招商工作机制等多措并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全链式提质,为打造珠江西岸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夯基垒石。
据悉,高新区不仅组建了近200人的“4+3+N”精锐招商队伍(其中“4”指以区投资促进中心、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国企园区、高新金投为主的4支招商团队,“3”指驻深圳、北京、苏州招商办事处),还成立区属国企产业招商公司。今年1-10月,高新区新引进投资额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共计434个,其中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4个。工业投资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今年4月,凭借一批入驻高新区博士后创新创业基地的“双博”项目,28名来自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实现“1元租金”创业。
“1元租金”,正是高新区以“改革之力”增强“发展之势”的另一个缩影。作为我市创新发展的主战场,高新区始终把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持续优化创新主体培育机制、科研攻关协同机制、科技金融支撑机制。截至目前,已在每个孵化器布局超3000平方米港澳人才“1元创业空间”;引导辖区银行提供科技贷款授信超130亿元。
此外,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新区还出台了一揽子产业政策,成立全市首个“一门受理、一站办结、一口反馈”企业服务中心,用心用力护航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制定专项人才政策,启用“高新人才一网通”平台,实现人才奖补“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锻造人才硬核支撑。
鹤洲一体化区域:
以特色改革探路先行
持续壮大特色主导产业
今年1-10月,鹤洲一体化区域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完成95.12亿元,同比增长230%,交易额和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目前,鹤洲新区筹备组已在广东自贸试验区珠海联动发展区内成功推动落地了跨境电商“网购保税+展示交易”、航材贸易“两步申报叠加汇总征税”、港口货物起运地“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大湾区组合港”等业务新模式,积极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加快落地。
除了崭露头角的跨境商贸物流,鹤洲一体化区域还在重点发展海洋经济、会展金融特色主导产业,同时做优做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服务经济两大支柱产业,加快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今年1-10月,新引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06个,投资总额约326亿元。
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全面系统的改革助力。今年以来,鹤洲新区筹备组打出了一整套政策“组合拳”,出台落实“产业第一”一揽子政策14项,涵盖跨境物流、海洋经济、总部经济等“一产一策”专项扶持政策,计划再推出金融产业、会展产业、现代渔业等扶持政策。这套“组合拳”对产业扶持、服务优化、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给予了全面保障。
一系列创新实践中,鹤洲新区筹备组既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安排,也不乏立足自身实际的特色改革。如聚焦跨境物流通关模式创新,通过建设跨境电商9610监管中心,成功开启“鹤洲清关+澳门头程”跨境电商物流组合新模式,自1月3日试运行以来,累计外贸出口额逾15亿元。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