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
体育馆后面是湖滨巷。巷不长,也就百八十米,两侧全是沙枣树。树不高,耐寒,适宜在北方生长;开花迟,花骨朵小,如米粒一般,金黄色,但非常繁密。夏夜走进湖滨巷,有一种甜蜜的眩晕感。走出巷子很远,身上还有淡淡的香气。小巷的尽头,是农科所的家属院,一幢四层小楼,十六家住户。我结婚后搬进了新房,这里成为父母的二人世界。四年前母亲离世,父亲独居。
在我心中,父母可作天下夫妻的楷模。尽管他们的学历只是中专,算不上高级知识分子,但他们的恩爱,在这幢家属楼里是公认的。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沉浸在他们所营造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
令我不解的是,学财会专业的父亲,业余爱好却是音乐——古典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甚至那种让年轻人浑身扭动的摇滚乐,也令父亲沉醉。他不光是聆听和欣赏,还动手演绎优美的旋律。冬日飘雪的傍晚,他坐在阳台上用手风琴演奏《三套车》;夏日落雨的黄昏,用小提琴演奏《梁祝》。没有哪位住户对此提出抗议。
和父亲如此大动静的爱好不同,学养蜂专业的母亲,业余生活却是那样安静:读书——全是文学类,四本一套的《静静的顿河》,各种版本、不同译者的,家里有五套。最独特的一套,是父亲出差时买给母亲的礼物。当时母亲亲过父亲,接过书刚翻看了两页,就笑得直拍大腿,说道:“都说艺术是相通的,但隔行如隔山,喜欢音乐的搞不懂文学。这是盗版的。”那一套《静静的顿河》,母亲对照人文社版金人译本,用红色中性笔将差错逐一勘正,并指给父亲看。这让父亲在谈论音乐之外,对文学也有了谈资。他们就这样度过了大半生,直到母亲离世。
我不知道母亲的离去对父亲造成了怎样沉重的打击,但他把所有的乐器、唱片、功放、音响,都赠给了他和母亲曾就读的中学。业余时间,父亲就读母亲勘误过的那套《静静的顿河》。父亲退休的前一年,我差不多有十个月时间没有见到他。打电话给父亲,要么不接,要么就回复两个字:在忙。直到今年6月的一天,父亲发短信给我:来家。
沙枣花全开了。父亲坐在阳台上,小桌上反常地没有摆放《静静的顿河》,而是其他的东西。
他递给我一张纸。我吃了一惊:大粗黑的边框内,是纪委约谈父亲的通知书。
我心惊肉跳地看完,发现日期是一年前的,这说明事情已经过去了。我轻轻地放下了那张千斤重的纸,愕然地望着父亲。
父亲微笑着问:“你看它像什么?”
我无语。
父亲说:“有时候我想,如果我真的做了错误的事情,这张纸看起来就会像一张讣告啊!你看抬头直呼其名,连‘同志’两个字都没有!是啊,谁会称呼一个疑似贪污犯的人为‘同志’呢?但是儿子你放心,爸爸是干净的,组织上对我的工作是肯定的,我是对得起你妈和你的。”
父亲将小桌子上的两本荣誉证书打开递给我,一本是嘉奖令,一本是三等功证书。他又把一个细绒包面的精致小木盒打开,里面是一枚三等功奖章。
父亲站起身,打开窗户,望向湖滨巷。沙枣花的香气扑进屋来,四处弥散,倒像是奖章证书自带香气,肃穆而严正,逼退了其他的任何气味。
父亲坐下盯着我说:“我学的是财会,干的是会计,工作几十年,坚持原则,得罪人是免不了的。有人告我的状,纪委查我的账,这很正常。关键是,自身要干净。现在有了结论,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嘉奖和三等功,也补发了。昨天,办理了退休手续。做人,要像你妈,把所有的错误都剔除干净,这样手脚才会干净。如果要贪,就要贪读书,像你妈一样,那样你的心才会纯净,才能安稳。讣告和奖章,我希望你都带走。这两样东西,就是生与死的界限。你干警察,应该比我更懂得它们的意义。”
走出湖滨巷,满身枣花香。不用回头我都知道,背后,是父亲站在阳台上深情注视的目光。
李方 鲁迅文学院第24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在《北京文学》《中国作家》《飞天》《山花》《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五百余万字,作品被《小说选刊》《散文选刊》《小小说选刊》《读者》《微型小说选刊》等转载或入选文学年选。出版长篇文化随笔《一个人的电影史》《传奇·李方微小说精选集》。
桂山岛的海。席湖 摄
□卢一萍
更多的时候,光雾山是寂静、肃穆的,雄伟的山峰高耸天地之间,随季节变幻的无边的色彩年复一年地铺展绵延。风雨声、落雪声、鸟鸣、野兽的叫声有时会被淹没其间,有时又会被凸显出来,像扩音器一样。其中的流水声给我的印象最深,水的流淌之声、潺潺之声、咚咚之声组合成交响曲,悦耳、怡神。而十八月潭合奏的,无疑是天籁,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如此打动人心的流水声。人间几十年的浊音,一次旅行,便被洗涤得一干二净。
盛夏时节,光雾山就成了清凉世界、避暑胜地,来自重庆、西安这两座“火炉”的人尤其多。这也是水声最充沛的季节,处处可见,处处可闻。
巴山多雨,且多夜雨,所以“巴山夜雨”才会成为一个自唐以来就被人熟知的诗意之境和诗歌意象。雨后初晴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睛一样明净,像少女的眼眸一样纯洁、多情。那应该就是神域的样子吧。所有古老的民族都曾梦想一个失去的“黄金时代”,一个人神共居的乐园,我想,雨后初晴的天空其实就是。那样的天空如果一直存在,我愿意一直看着。当洁白的云朵无声地、缓慢地从蓝色的、一尘不染的天空飘过,我会感觉到,世界那么年轻,“年轻的世界在永恒的春日里繁荣”。天空如镜,它映照的大地亦如镜,天地都有彼此的镜像,洗涤彼此的内心,升华彼此的魂灵,从而让整个世界有了刚刚诞生时的、原初的样貌。
光雾山的雨夜最动人心魄。
春雨从天空滴落在辽阔的、新萌发的树叶上,次第开放的花朵上,每一滴雨都略带寒意,落在仰望天空的脸上,感觉更为清凉,那种清凉可以直达内心。那种在其他地方已经温暖的雨滴,因为这里海拔高达上千米,而有些微寒,这种微寒,就是要让内心感受到那种珍贵的清凉。
夏天的雨是震撼人心的,每一滴雨都像人一样有各自的归宿,都充满激情地投身大地——每一滴雨都饱含生机——每一滴雨都像利箭一样,带着力量,从九万米的高空射向大地。那么锋利,似可穿透一切。这是对大地的洗涤,不留污垢,干干净净;却又那么柔情,除了枯枝败叶,似乎没有一片该待在枝头的树叶被损毁。雨脚透不进一线多余的光,雨声透不进一丝风。惊雷从山巅滚过,闪电击打着枯树,天火燃起,但迅疾被浇灭。雨啊,滂沱,酣畅,恣肆,山溪泛滥,河水暴涨,大海水位升高。雨停了,大地干净,每一片草叶都焕发着光彩,反映着阳光,使这片广阔、跌宕起伏的森林闪闪发光。雨后夏夜的森林虫鸣迭起,萤火虫在森林间飞舞。昆虫的合唱以远处溪流和江河的流水声为背景音乐,使这永不停歇的交响曲显得格外恢弘。但这交响并没有让夜显得喧哗,反而更为静谧。
秋天的雨是因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已在晚唐就定下了深情、忧郁的调子。这种气氛一直存在于人类的感觉和想象里。有人说,这首诗写于光雾山间大坝的牟阳古城。据说刘邦、诸葛亮都曾在此储粮练兵,养精蓄锐。黄巢起义,兵叩长安时,唐僖宗在宦官田令孜挟持下,从大散关逃到兴元(今汉中)后,沿米仓古道入蜀,可能也听过巴山夜雨。
巴山的秋雨有时会绵延数日、十数日,甚至更长时间,那是阴雨,也是瘴雨了,所以,晚唐诗人郑谷有“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的诗句。其实,除去这些愁绪,秋雨之后的巴山是最美的,光雾山尤其醉人。每一片秋叶都在雨中变化,一旦放晴,便浓墨重彩,异彩纷呈。天空很高,气候凉爽。秋夜独坐,群山轮廓柔和。江河水势没有明显渐弱,但河流变得明澈起来,可以感觉水波在河床上翻滚的样子,可以看见河底的卵石被无形的水流缓缓推动,可以看见游鱼如箭一样追逐水面的落叶。
秋天的月夜最让人流连,明月变大,清晰。月光明亮,河面笼罩着一层薄明,泛着微微的凄清。
冬天的河水是最纯净的。群山萧瑟,山枯水瘦。水声不再充盈于河谷,暴雨的激情已成记忆。屋顶、树叶、河面上的啪啪声、哗哗声作为已写出的诗行,珍藏在大自然的图书馆里。水落石出,河水把石头洗得那么干净,每一块石头又被洗涤得圆润了一些。有些时候,部分河流会被封冻,冰是蓝色的。透过冰看到流水有些朦胧,流水声更为轻柔。溪流冰冻得最为彻底,几乎凝固了。岩上的滴水处,则形成了冰挂,有时,甚至整个瀑布都会被封冻起来。被父母带着来看冰雪的孩子们尤为高兴,他们把冰采下来,或像冰棍一样含在嘴里,或拿在手上,去反射日光。冬天耍冰,是很多人儿时的游戏。我似乎又回到了儿童时代,我采下一根冰凌,含在嘴里,似乎品尝到了儿时的天真与孤独。
巴蜀多雨,光雾山因森林多而形成的地理、气候小环境,使这里的雨水又格外多些。光雾山四季的水各不相同,但他们无疑都来自天空——即使从地下涌出的泉水亦然。
没有比从天上落下来的雨水更美的了。但只有在光雾山这样安宁之地,我们才有心去体会流水最美的形态是什么样子。
雨水的美其实是令人无语的,即使是最有才华的诗人,也是难以用文字来描述的。其实这没有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雨水产生河流,河水流过大地,养育万物”就够了。
卢一萍 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山》《我的绝代佳人》,小说集《银绳般的雪》《天堂湾》《帕米尔情歌》《大震》等。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陈再见
多年前,我在朋友圈写过这么一句话:只有叙述是平等的。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以至于印象深刻,朋友圈都删了,这句却还记得。也许是因为写不出一篇像样的创作谈,编辑又催着要——相比而言,创作谈确实更容易让一个作家露怯。至少我那时是这么认为的。现在就不一定了,有可能是反过来。文学的事情就是这么微妙。无论如何,两种感觉都真实存在,是我的切身体会。
喜欢“叙述”却是由来已久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村里每有露天电影,大伙奔走相告,太阳还在西山坡的桉树林上堂堂亮,我们就怀抱草席,到巷口占位置了,面对空空如也的戏台(电影银幕一般就搭挂在戏台上),开始想象它光影四射、刀光剑影的样子。那时我身边经常纠结着一帮小伙伴,不为别的,只为电影看完,第二天一大早,我仍能把剧情复述、演绎一遍给他们听。记忆如果出现偏差,填补、虚构和添油加醋,自然而然就成了我的拿手好戏。
电影是来自外界的诱惑,迷恋电影和喜欢听古(故事),是乡村小孩共同的爱好,就像我们经常爬上山坡,攀上松柏和桉树的枝头,远眺十几里外的城镇,对家乡之外的美好想象和向往,贯穿了整个童年。要是有一次随父母去上街市的机会,简直如同过年。多时是不能如愿的,死死抱着大人的腿脚,哭天喊地也没用,最终都会被无情地抛下。记忆中,我倒不是那种死缠烂打的小孩,有点乖巧,有点听话。只是,如果母亲长时间没回家,等着盼着,眼看日头都要落山了,我会站在村口,用耳朵贴住马路边的电线杆,听着不知道是风声还是电流的嗡嗡声,就像是电影里的人那样,跟出门未归的人通上了电话。那种感觉多少有些心酸。有一次,我跟爱人聊起此事,爱人拍着大腿说,她小时候也是,那时她妈妈去深圳捡废品,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一想妈妈,她就贴着电线杆,听着嗡嗡的声响跟妈妈“对话”,像个傻子。我们说着,都笑了,不过笑后,眼里都湿了。
我想说的是,村里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童年,他们对世间事物的感受,确实是不太一样的。敏感也好,脆弱也好,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多少还上不了台面,这些在俗世里是消极的表现。然而在文学上,这些“特质”却又焕发出积极的一面。甚至,有一天当我喜欢上写小说,才发现,童年和村庄成了我挖之不竭的富矿。这是让我感到欣喜并感动的地方。有那么几年,我一直沉浸于对往事的追忆,实在回忆不起来,就回老家,实地去感受。尽管好多地方已经大变样,露天电影没有了,村口的电线杆也拆了,但村庄还是原来的村庄,那些以前的小伙伴,多数还在村里,老人们也都健在,有些事情,他们记得比我还要齐全,还要充满细节和情感。
我的湖村系列小说便是在那几年写出来的,后来有机会出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它们结集出版,也就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一只鸟仔独支脚》,收录了我所有书写童年和乡村的短篇小说。至今仍有不少篇什是我偏爱的,偏爱不是说它们写得有多好,事实上稚嫩和拙劣是注定的——偏爱有时又恰恰是因为它们不够完美。
后来,接触打工文学,则跟我在深圳的经历有关了。2008年,我在深圳的电子厂已经呆了四年,每天除了打螺丝就是打螺丝,不同的是从最开始的手动螺丝刀到后来的电动螺丝刀,我都玩得十分娴熟。但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时刻都想着逃离。当时打工文学方兴未艾,我也尝试着拿起笔来写,用近乎摄像机的角度,如实记录了一代打工人在城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困境。时隔十年,2018年刚好有机会结集出版,也就是小说集《保护色》。《保护色》算不上是我满意的作品,作为文学履迹,它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回顾这些年,我的写作之路充满了迂回和驳杂。农村与城镇貌似是我的“主战场”,之前的两部长篇小说《六歌》和《出花园记》,也是对乡村和城镇的回望和书写。但它们还是有别于湖村系列的某个场域,我试图把乡土和城市打通,至少在场景与人物上,文学不可能再限制它们流通融合的自由了。
我曾和诗人冯娜在《文艺报》上有过一次深入的对话。对话一开始,我便坦诚地回顾了自己的写作之路——“我走的大概是一条不堪回顾,甚至经不起整理的写作路径,十余年了,恍然如梦,如果真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我的行径仿佛就像是童年时那些被我们拽掉脑袋的‘铁牛’,它们会顽强地在沙地上走出一条条看似盲目实则却肯定在内心做过衡量和抉择的道路,尽管好多瞬间下的判断和选择事后看来都是无效的,脚步和路途无疑是最严密的证据链,濒临死亡的昆虫也好,一个在迷茫中苦苦求索的写作者也罢,他们都一样需要耐心、勇气,以及对未来充满自欺欺人式的信心,那信心可以让一只断了头的‘铁牛’继续前行,也可以让一个半路出家的野生作家坚信有写出好作品的一天。”
陈再见 广东潮汕人,青年作家,文学作品散见于各种期刊,现居深圳。
□九三
从山上走下来的时候
我像一只渐渐沉默的鼓
天空离我而去了
森林离我而去了
飞鸟离我而去了
影子离我而去了
大鲲离我而去了
大鹏离我而去了
我在娑婆
佛陀也在娑婆
我走向娑婆
佛陀说,这里
一条永远变化的河
日头那边
只剩一身白色的衣裳
像一个白色的鼓点
悬在远处的山头打坐
而我的面前只剩初夏
热气腾腾的长安
每天都向我丢下几声
潦草的蝉鸣
沉默时刻
想不起到底是具体的人和事
还是一撇长长的——
被存放的错觉
鼻子有它自己的秩序
日光布满天空城
渔父的歌声 只被风吹的时刻经验
清浊 有无 来去 尘埃里仍是尘埃
天空之下 人们呼吸
没有一位上帝见证
穿过冬的光尘你看见
一些颜色和质地经流人们的
一连串
瞬间。
你和你的神
在沉睡中正被牵连进
集体的男女老少 生老病死
及他们应对时间的古老仪式
人的一生应为自己设置多少个情节点
何时该睡 何时该醒
在梦乡 你跟着人们上了这趟列车
他们说要去一个寸草不生的地方
瓜分或守护
时间里的一座城市
或她天真的春天
一个时刻
我将我的月亮挂在了那里
你看见了吗
先生
在我的大海上
海浪一不见
风就愈显得孤清
一些微小的心绪
总在这个时刻
从天上照下来
所有世间的孤独
你独自走在无人的院子里
心比这里还要空寂
在这空寂的院子里
我感到所有世间的孤独
我都在场
在我孤独时
只有太阳在天上明亮
九三 女,90后,满族,现居西安,西北大学电影硕士,诗作散见于各种报刊。
□李方
体育馆后面是湖滨巷。巷不长,也就百八十米,两侧全是沙枣树。树不高,耐寒,适宜在北方生长;开花迟,花骨朵小,如米粒一般,金黄色,但非常繁密。夏夜走进湖滨巷,有一种甜蜜的眩晕感。走出巷子很远,身上还有淡淡的香气。小巷的尽头,是农科所的家属院,一幢四层小楼,十六家住户。我结婚后搬进了新房,这里成为父母的二人世界。四年前母亲离世,父亲独居。
在我心中,父母可作天下夫妻的楷模。尽管他们的学历只是中专,算不上高级知识分子,但他们的恩爱,在这幢家属楼里是公认的。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沉浸在他们所营造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
令我不解的是,学财会专业的父亲,业余爱好却是音乐——古典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甚至那种让年轻人浑身扭动的摇滚乐,也令父亲沉醉。他不光是聆听和欣赏,还动手演绎优美的旋律。冬日飘雪的傍晚,他坐在阳台上用手风琴演奏《三套车》;夏日落雨的黄昏,用小提琴演奏《梁祝》。没有哪位住户对此提出抗议。
和父亲如此大动静的爱好不同,学养蜂专业的母亲,业余生活却是那样安静:读书——全是文学类,四本一套的《静静的顿河》,各种版本、不同译者的,家里有五套。最独特的一套,是父亲出差时买给母亲的礼物。当时母亲亲过父亲,接过书刚翻看了两页,就笑得直拍大腿,说道:“都说艺术是相通的,但隔行如隔山,喜欢音乐的搞不懂文学。这是盗版的。”那一套《静静的顿河》,母亲对照人文社版金人译本,用红色中性笔将差错逐一勘正,并指给父亲看。这让父亲在谈论音乐之外,对文学也有了谈资。他们就这样度过了大半生,直到母亲离世。
我不知道母亲的离去对父亲造成了怎样沉重的打击,但他把所有的乐器、唱片、功放、音响,都赠给了他和母亲曾就读的中学。业余时间,父亲就读母亲勘误过的那套《静静的顿河》。父亲退休的前一年,我差不多有十个月时间没有见到他。打电话给父亲,要么不接,要么就回复两个字:在忙。直到今年6月的一天,父亲发短信给我:来家。
沙枣花全开了。父亲坐在阳台上,小桌上反常地没有摆放《静静的顿河》,而是其他的东西。
他递给我一张纸。我吃了一惊:大粗黑的边框内,是纪委约谈父亲的通知书。
我心惊肉跳地看完,发现日期是一年前的,这说明事情已经过去了。我轻轻地放下了那张千斤重的纸,愕然地望着父亲。
父亲微笑着问:“你看它像什么?”
我无语。
父亲说:“有时候我想,如果我真的做了错误的事情,这张纸看起来就会像一张讣告啊!你看抬头直呼其名,连‘同志’两个字都没有!是啊,谁会称呼一个疑似贪污犯的人为‘同志’呢?但是儿子你放心,爸爸是干净的,组织上对我的工作是肯定的,我是对得起你妈和你的。”
父亲将小桌子上的两本荣誉证书打开递给我,一本是嘉奖令,一本是三等功证书。他又把一个细绒包面的精致小木盒打开,里面是一枚三等功奖章。
父亲站起身,打开窗户,望向湖滨巷。沙枣花的香气扑进屋来,四处弥散,倒像是奖章证书自带香气,肃穆而严正,逼退了其他的任何气味。
父亲坐下盯着我说:“我学的是财会,干的是会计,工作几十年,坚持原则,得罪人是免不了的。有人告我的状,纪委查我的账,这很正常。关键是,自身要干净。现在有了结论,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嘉奖和三等功,也补发了。昨天,办理了退休手续。做人,要像你妈,把所有的错误都剔除干净,这样手脚才会干净。如果要贪,就要贪读书,像你妈一样,那样你的心才会纯净,才能安稳。讣告和奖章,我希望你都带走。这两样东西,就是生与死的界限。你干警察,应该比我更懂得它们的意义。”
走出湖滨巷,满身枣花香。不用回头我都知道,背后,是父亲站在阳台上深情注视的目光。
李方 鲁迅文学院第24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在《北京文学》《中国作家》《飞天》《山花》《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五百余万字,作品被《小说选刊》《散文选刊》《小小说选刊》《读者》《微型小说选刊》等转载或入选文学年选。出版长篇文化随笔《一个人的电影史》《传奇·李方微小说精选集》。
桂山岛的海。席湖 摄
□卢一萍
更多的时候,光雾山是寂静、肃穆的,雄伟的山峰高耸天地之间,随季节变幻的无边的色彩年复一年地铺展绵延。风雨声、落雪声、鸟鸣、野兽的叫声有时会被淹没其间,有时又会被凸显出来,像扩音器一样。其中的流水声给我的印象最深,水的流淌之声、潺潺之声、咚咚之声组合成交响曲,悦耳、怡神。而十八月潭合奏的,无疑是天籁,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如此打动人心的流水声。人间几十年的浊音,一次旅行,便被洗涤得一干二净。
盛夏时节,光雾山就成了清凉世界、避暑胜地,来自重庆、西安这两座“火炉”的人尤其多。这也是水声最充沛的季节,处处可见,处处可闻。
巴山多雨,且多夜雨,所以“巴山夜雨”才会成为一个自唐以来就被人熟知的诗意之境和诗歌意象。雨后初晴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睛一样明净,像少女的眼眸一样纯洁、多情。那应该就是神域的样子吧。所有古老的民族都曾梦想一个失去的“黄金时代”,一个人神共居的乐园,我想,雨后初晴的天空其实就是。那样的天空如果一直存在,我愿意一直看着。当洁白的云朵无声地、缓慢地从蓝色的、一尘不染的天空飘过,我会感觉到,世界那么年轻,“年轻的世界在永恒的春日里繁荣”。天空如镜,它映照的大地亦如镜,天地都有彼此的镜像,洗涤彼此的内心,升华彼此的魂灵,从而让整个世界有了刚刚诞生时的、原初的样貌。
光雾山的雨夜最动人心魄。
春雨从天空滴落在辽阔的、新萌发的树叶上,次第开放的花朵上,每一滴雨都略带寒意,落在仰望天空的脸上,感觉更为清凉,那种清凉可以直达内心。那种在其他地方已经温暖的雨滴,因为这里海拔高达上千米,而有些微寒,这种微寒,就是要让内心感受到那种珍贵的清凉。
夏天的雨是震撼人心的,每一滴雨都像人一样有各自的归宿,都充满激情地投身大地——每一滴雨都饱含生机——每一滴雨都像利箭一样,带着力量,从九万米的高空射向大地。那么锋利,似可穿透一切。这是对大地的洗涤,不留污垢,干干净净;却又那么柔情,除了枯枝败叶,似乎没有一片该待在枝头的树叶被损毁。雨脚透不进一线多余的光,雨声透不进一丝风。惊雷从山巅滚过,闪电击打着枯树,天火燃起,但迅疾被浇灭。雨啊,滂沱,酣畅,恣肆,山溪泛滥,河水暴涨,大海水位升高。雨停了,大地干净,每一片草叶都焕发着光彩,反映着阳光,使这片广阔、跌宕起伏的森林闪闪发光。雨后夏夜的森林虫鸣迭起,萤火虫在森林间飞舞。昆虫的合唱以远处溪流和江河的流水声为背景音乐,使这永不停歇的交响曲显得格外恢弘。但这交响并没有让夜显得喧哗,反而更为静谧。
秋天的雨是因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已在晚唐就定下了深情、忧郁的调子。这种气氛一直存在于人类的感觉和想象里。有人说,这首诗写于光雾山间大坝的牟阳古城。据说刘邦、诸葛亮都曾在此储粮练兵,养精蓄锐。黄巢起义,兵叩长安时,唐僖宗在宦官田令孜挟持下,从大散关逃到兴元(今汉中)后,沿米仓古道入蜀,可能也听过巴山夜雨。
巴山的秋雨有时会绵延数日、十数日,甚至更长时间,那是阴雨,也是瘴雨了,所以,晚唐诗人郑谷有“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的诗句。其实,除去这些愁绪,秋雨之后的巴山是最美的,光雾山尤其醉人。每一片秋叶都在雨中变化,一旦放晴,便浓墨重彩,异彩纷呈。天空很高,气候凉爽。秋夜独坐,群山轮廓柔和。江河水势没有明显渐弱,但河流变得明澈起来,可以感觉水波在河床上翻滚的样子,可以看见河底的卵石被无形的水流缓缓推动,可以看见游鱼如箭一样追逐水面的落叶。
秋天的月夜最让人流连,明月变大,清晰。月光明亮,河面笼罩着一层薄明,泛着微微的凄清。
冬天的河水是最纯净的。群山萧瑟,山枯水瘦。水声不再充盈于河谷,暴雨的激情已成记忆。屋顶、树叶、河面上的啪啪声、哗哗声作为已写出的诗行,珍藏在大自然的图书馆里。水落石出,河水把石头洗得那么干净,每一块石头又被洗涤得圆润了一些。有些时候,部分河流会被封冻,冰是蓝色的。透过冰看到流水有些朦胧,流水声更为轻柔。溪流冰冻得最为彻底,几乎凝固了。岩上的滴水处,则形成了冰挂,有时,甚至整个瀑布都会被封冻起来。被父母带着来看冰雪的孩子们尤为高兴,他们把冰采下来,或像冰棍一样含在嘴里,或拿在手上,去反射日光。冬天耍冰,是很多人儿时的游戏。我似乎又回到了儿童时代,我采下一根冰凌,含在嘴里,似乎品尝到了儿时的天真与孤独。
巴蜀多雨,光雾山因森林多而形成的地理、气候小环境,使这里的雨水又格外多些。光雾山四季的水各不相同,但他们无疑都来自天空——即使从地下涌出的泉水亦然。
没有比从天上落下来的雨水更美的了。但只有在光雾山这样安宁之地,我们才有心去体会流水最美的形态是什么样子。
雨水的美其实是令人无语的,即使是最有才华的诗人,也是难以用文字来描述的。其实这没有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雨水产生河流,河水流过大地,养育万物”就够了。
卢一萍 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山》《我的绝代佳人》,小说集《银绳般的雪》《天堂湾》《帕米尔情歌》《大震》等。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陈再见
多年前,我在朋友圈写过这么一句话:只有叙述是平等的。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以至于印象深刻,朋友圈都删了,这句却还记得。也许是因为写不出一篇像样的创作谈,编辑又催着要——相比而言,创作谈确实更容易让一个作家露怯。至少我那时是这么认为的。现在就不一定了,有可能是反过来。文学的事情就是这么微妙。无论如何,两种感觉都真实存在,是我的切身体会。
喜欢“叙述”却是由来已久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村里每有露天电影,大伙奔走相告,太阳还在西山坡的桉树林上堂堂亮,我们就怀抱草席,到巷口占位置了,面对空空如也的戏台(电影银幕一般就搭挂在戏台上),开始想象它光影四射、刀光剑影的样子。那时我身边经常纠结着一帮小伙伴,不为别的,只为电影看完,第二天一大早,我仍能把剧情复述、演绎一遍给他们听。记忆如果出现偏差,填补、虚构和添油加醋,自然而然就成了我的拿手好戏。
电影是来自外界的诱惑,迷恋电影和喜欢听古(故事),是乡村小孩共同的爱好,就像我们经常爬上山坡,攀上松柏和桉树的枝头,远眺十几里外的城镇,对家乡之外的美好想象和向往,贯穿了整个童年。要是有一次随父母去上街市的机会,简直如同过年。多时是不能如愿的,死死抱着大人的腿脚,哭天喊地也没用,最终都会被无情地抛下。记忆中,我倒不是那种死缠烂打的小孩,有点乖巧,有点听话。只是,如果母亲长时间没回家,等着盼着,眼看日头都要落山了,我会站在村口,用耳朵贴住马路边的电线杆,听着不知道是风声还是电流的嗡嗡声,就像是电影里的人那样,跟出门未归的人通上了电话。那种感觉多少有些心酸。有一次,我跟爱人聊起此事,爱人拍着大腿说,她小时候也是,那时她妈妈去深圳捡废品,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一想妈妈,她就贴着电线杆,听着嗡嗡的声响跟妈妈“对话”,像个傻子。我们说着,都笑了,不过笑后,眼里都湿了。
我想说的是,村里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童年,他们对世间事物的感受,确实是不太一样的。敏感也好,脆弱也好,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多少还上不了台面,这些在俗世里是消极的表现。然而在文学上,这些“特质”却又焕发出积极的一面。甚至,有一天当我喜欢上写小说,才发现,童年和村庄成了我挖之不竭的富矿。这是让我感到欣喜并感动的地方。有那么几年,我一直沉浸于对往事的追忆,实在回忆不起来,就回老家,实地去感受。尽管好多地方已经大变样,露天电影没有了,村口的电线杆也拆了,但村庄还是原来的村庄,那些以前的小伙伴,多数还在村里,老人们也都健在,有些事情,他们记得比我还要齐全,还要充满细节和情感。
我的湖村系列小说便是在那几年写出来的,后来有机会出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它们结集出版,也就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一只鸟仔独支脚》,收录了我所有书写童年和乡村的短篇小说。至今仍有不少篇什是我偏爱的,偏爱不是说它们写得有多好,事实上稚嫩和拙劣是注定的——偏爱有时又恰恰是因为它们不够完美。
后来,接触打工文学,则跟我在深圳的经历有关了。2008年,我在深圳的电子厂已经呆了四年,每天除了打螺丝就是打螺丝,不同的是从最开始的手动螺丝刀到后来的电动螺丝刀,我都玩得十分娴熟。但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时刻都想着逃离。当时打工文学方兴未艾,我也尝试着拿起笔来写,用近乎摄像机的角度,如实记录了一代打工人在城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困境。时隔十年,2018年刚好有机会结集出版,也就是小说集《保护色》。《保护色》算不上是我满意的作品,作为文学履迹,它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回顾这些年,我的写作之路充满了迂回和驳杂。农村与城镇貌似是我的“主战场”,之前的两部长篇小说《六歌》和《出花园记》,也是对乡村和城镇的回望和书写。但它们还是有别于湖村系列的某个场域,我试图把乡土和城市打通,至少在场景与人物上,文学不可能再限制它们流通融合的自由了。
我曾和诗人冯娜在《文艺报》上有过一次深入的对话。对话一开始,我便坦诚地回顾了自己的写作之路——“我走的大概是一条不堪回顾,甚至经不起整理的写作路径,十余年了,恍然如梦,如果真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我的行径仿佛就像是童年时那些被我们拽掉脑袋的‘铁牛’,它们会顽强地在沙地上走出一条条看似盲目实则却肯定在内心做过衡量和抉择的道路,尽管好多瞬间下的判断和选择事后看来都是无效的,脚步和路途无疑是最严密的证据链,濒临死亡的昆虫也好,一个在迷茫中苦苦求索的写作者也罢,他们都一样需要耐心、勇气,以及对未来充满自欺欺人式的信心,那信心可以让一只断了头的‘铁牛’继续前行,也可以让一个半路出家的野生作家坚信有写出好作品的一天。”
陈再见 广东潮汕人,青年作家,文学作品散见于各种期刊,现居深圳。
□九三
从山上走下来的时候
我像一只渐渐沉默的鼓
天空离我而去了
森林离我而去了
飞鸟离我而去了
影子离我而去了
大鲲离我而去了
大鹏离我而去了
我在娑婆
佛陀也在娑婆
我走向娑婆
佛陀说,这里
一条永远变化的河
日头那边
只剩一身白色的衣裳
像一个白色的鼓点
悬在远处的山头打坐
而我的面前只剩初夏
热气腾腾的长安
每天都向我丢下几声
潦草的蝉鸣
沉默时刻
想不起到底是具体的人和事
还是一撇长长的——
被存放的错觉
鼻子有它自己的秩序
日光布满天空城
渔父的歌声 只被风吹的时刻经验
清浊 有无 来去 尘埃里仍是尘埃
天空之下 人们呼吸
没有一位上帝见证
穿过冬的光尘你看见
一些颜色和质地经流人们的
一连串
瞬间。
你和你的神
在沉睡中正被牵连进
集体的男女老少 生老病死
及他们应对时间的古老仪式
人的一生应为自己设置多少个情节点
何时该睡 何时该醒
在梦乡 你跟着人们上了这趟列车
他们说要去一个寸草不生的地方
瓜分或守护
时间里的一座城市
或她天真的春天
一个时刻
我将我的月亮挂在了那里
你看见了吗
先生
在我的大海上
海浪一不见
风就愈显得孤清
一些微小的心绪
总在这个时刻
从天上照下来
所有世间的孤独
你独自走在无人的院子里
心比这里还要空寂
在这空寂的院子里
我感到所有世间的孤独
我都在场
在我孤独时
只有太阳在天上明亮
九三 女,90后,满族,现居西安,西北大学电影硕士,诗作散见于各种报刊。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