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光影荟萃珠海!听听这些纪录电影“大咖”怎么说

用镜头记录世界,用光影回溯人生。12月12日下午,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纪录”为主题的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在广东珠海开幕。华语纪录电影的精品力作、魅力光影荟萃珠海,纪录电影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大咖齐聚特区,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凝聚纪录电影创作力量,共同打造华语纪录电影高质量发展新平台。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海清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海清:

希望把大会打造成华语纪录电影人的共同家园

姜海清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之所以选择在珠海举办,首先是由于与珠海传媒集团联合摄制的《珠澳情缘》这部纪录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后收获了强烈的反响,这奠定了与珠海很好的合作基础。珠海是青春之城、活力之都,她认为,海纳百川的包容,藏于这座城市的底蕴之中,为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提供了一个靓丽的底色。也正是基于这两大原因,才最终促成了大会的举办。

姜海清表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能够团结和激励更多的华语纪录片工作者通过镜头去讲述身边的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向世界生动立体地展示。

举办这个大会也是纪录电影人的心愿。“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推荐,让更多纪录电影人站到这个舞台的中央,让他们感觉到做纪录电影不只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光。”姜海清还表示,本次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虽然是一个初次的实践,但仍旧希望未来大会能够通过扩大合作,办得越来越好,把它打造成华语纪录电影人的共同家园。

中国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

纪录电影更是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载体

“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是一个筹备了很久的活动,既是国内纪录电影业界的一次盛会,更是一次来之不易的盛会。我们真心感谢主办方和承办方给大家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中国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道出了自己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周新霞表示,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能落子珠海,说明珠海市委、市政府有眼光,看到了纪录电影的魅力;珠海能承办本次活动,不仅让与会人员感受到了珠海的智慧和担当,也增强了业界大咖对华语纪录电影的发展信心。

周新霞告诉记者,当下多数人把电影看成了纯娱乐的商品,觉得纪录电影的上座率、点击量不高,不值得发展。但是,对专业人士来说,她们不觉得电影是纯娱乐的东西,首先它是文化载体,它的功能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目前,这个功能没有实现,只是推广不到位。

“纪录电影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的载体。”周新霞表示,纪录电影的故事是真实的,人文感很强,很有力量感,比起那些肥皂剧、爆米花剧要有营养得多。“我的很多观念,都是被纪录片改变的。现在有人推广纪录片,无论如何,我都得去参加。”

周新霞还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中国一级剪辑师。

谈及电影与剪辑的关系,周新霞称,电影是用镜头组合形成的艺术,完成镜头组合就需要剪辑技术;电影“说什么”非常重要,“怎么说”也同样重要,剪辑就是在“怎么说”的平台上去完成创新,因此,剪辑师就是赋予影片灵魂的人。“我们一定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发展电影,用我们的语言去创新电影。”

纪录电影《人间世》制片人陈爽:

影片与观众形成情感连结十分重要

纪录电影《人间世》今年公映后广受观众好评。该片聚焦两位身患绝症的病人,记录了她们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医疗、生死、亲情、爱情、友情等人间百态通过真实的抗癌故事一一呈现。不少观众认为,这部“治愈电影”带给人一种“与生活和解”的力量,尤其是影片开头的“离世倒计时”,让观众能把情感代入到电影中人物的命运里,感同身受。

在如此感人且发人深思的影片背后,制片人陈爽实际上从事了较长时间的商业影片制作工作,不同的电影领域让他看待纪录电影的发展有了不同的视角。他现身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影消费的逻辑实际上是与观众要形成情感上的连结,作为制片人更想找到和每一个普通观众有较为广泛情感关联的题材,引导大众去探讨关于生命、社会的话题。

谈及这部纪录电影给陈爽留下的遗憾,他认为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片中的主人公没能看到成片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片子的主人公才是真正的导演,他们用生命中最后的精彩和他们的爱来导演了这部电影。”陈爽也希望等这部电影在互联网上线的时候有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这部电影,在主人公的激励下变得更加勇敢地去对待生活。

谈及纪录电影,陈爽表示,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为一些细分领域的纪录电影买单,未来纪录电影的创作可能要打破壁垒,积极面向市场,发挥各方优势,让更多观众支持理解这种电影艺术并为之买单。接下来,他还会继续投身纪录电影事业,积极把商业影片成功的经验和资源引入到纪录电影的创作中。

“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能在珠海举办,也正说明了这个城市独具魅力。这样的平台对纪录电影的市场化推广非常重要,希望未来能在这里看到更多喜爱纪录电影的年轻创作者面孔不断涌现。”陈爽说。

《落地生根》导演柴红芳:

希望把中国的故事传播到世界

“我和珠海有着不解之缘,珠海对口帮扶怒江,《落地生根》这部影片其实也是讲与珠海相关的故事。”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开幕式当天,影片《落地生根》的导演柴红芳深有感触地回忆起该片拍摄背后的故事。

为了保持这部纪录片的真实性,柴红芳和团队深入怒江州福贡县沙瓦村三年多。他们克服自然条件的种种困难,以最真实的拍摄手法记录了精准扶贫政策在沙瓦村这个极端贫困地区落地生根、改变村民落后生存状态的全过程。

柴红芳感慨道,自己从事纪录电影创作20年,深知中国纪录电影拍摄团队少、导演少、资金少、项目少、市场少,在这种情况下要讲好中国故事,要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她认为,珠海为华语纪录电影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柴红芳表示,希望珠海能借此机会建立一个公益性的纪录电影院,让全世界的人来珠海不仅可以享受美丽的风景,也可以看到最美好的纪录电影。

柴红芳透露,接下来自己会创作一部关于珠海的纪录片,片名叫《暖风》,主要讲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外国人士在珠海创业发展的故事,展现不同文化背景的融合以及时代的变迁。

《“炼”爱》导演董雪莹:

希望中国的纪录电影越来越多元

《“炼”爱》是一部讲述了普通女生身上都可能发生的故事。这部影片没有激烈的冲突,也没有曲折的情节,但却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在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开幕当天,第35届金鸡奖纪录片最佳提名影片《“炼”爱》的导演董雪莹谈论了自己的创作感悟。

据介绍,《“炼”爱》真实记录了生活在都市的五位单身女性:有人想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人则相信冻卵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有人在家人催促中往返于各个婚恋活动,有人则是把希望寄托在社交软件,还有人肩负起单亲妈妈的重任……

“不同的成长背景、迥异的价值体系,但她们正在面对人生中同样的情感命题———在城市化、网络化的多元时代里,我们面对情感失去了什么?抛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对于导演董雪莹来说,直面问题与现象,坦率表达女性追寻爱情和婚姻道路上的困惑,就达到了这部影片的创作目的,至于解决方案和答案,就是通过最真实的镜头,带动观众去讨论和思考。

作为一名新兴纪录片导演,董雪莹对于纪录电影这个题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现在很多观众可能对纪录片有误解,认为纪录片一定是尖端的、厚重的,甚至是苦大仇深的,其实纪录片也可以很好看,也可以很贴近观众,比如婚恋题材《“炼”爱》就关注了中国都市单身女性,关注了国内单身浪潮现象,是具有社会价值的。

她介绍,现在国际上纪录电影的形式很多,有动画、有VR,甚至有人用摄像头素材剪辑纪录电影,但不管什么形式,纪录电影的灵魂是真实和鲜活的,这也是纪录电影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参加本次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让董雪莹对纪录电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她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让社会各界能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纪录电影,希望中国的纪录电影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好。

纪录电影学者单万里:

期待大会成为华语纪录电影的交流平台

“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的举办是让人振奋的,我特别期望这一次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能够成为华语纪录电影工作者的实体交流平台。”纪录电影学者单万里说,如今随着网络的发达,大家在线上交流应该不成问题,但这几年受疫情的影响,让大家越来越感觉到实体交流平台的重要性,“所以这一次我们能在珠海举办这样一个大会,确实感到很欣慰。”

单万里表示,纪录电影的发展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处在一个进步比较快的阶段,大家在艺术水准、技术水平和思想视野这些方面都越来越和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接近。未来的趋势,华语纪录片工作者将不仅关注在中华大地上行走的人,同时也会有更多的题材涉及到中国人在世界各地的活动。应该说,地球上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记录自己生活和别人生活的人,也会有华人去关注这些纪录片。

“因为电影不光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工具,同时还是交流情感和人类相互理解的一种媒介。如果说大家会对华语纪录片感兴趣,那么我想也不仅仅是因为它传递的信息,而是因为这是增强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一条纽带。通过纪录电影这样一条纽带,会把世界各地的华人团结得更加紧密。”单万里说。

如何评价一部纪录片?单万里认为,第一是趣味性,能够吸引人,这是人们去观看纪录片的第一步,也是纪录片产生影响的第一步。第二是艺术性,或者看它有没有“意味”。所谓有意味,就是对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感觉余音绕梁三日。第三是思想性,它的主题是否鲜明等等。

《光语者》制片人卢武:

纪录电影的叙事方法同样很重要

“我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让华语纪录电影人形成一股合力,把华语纪录电影的市场和影响力做大。我这次也是带着作品来的,是我们2020年底上映的关于北极的纪录片《光语者》,讲述的是以中国科学家为代表的‘极地人’,在极夜的恶劣环境中,以各自的方式寻找光、传递希望的故事。最终经过漫长的极夜,等到了阳光的到来。”《光语者》制片人卢武表示,这其实跟现在三年疫情慢慢过去的当下很像,现在开始,天亮了,阳光来了。

拍摄一部纪录片最关键的是什么呢?从一个制片人的角度,卢武认为最重要的是题材。首先要有让别人感兴趣的故事,创作人才会关注它,别人才会去看它。其次就是怎么去讲这个故事,同样的一个事情,有的人可能讲得很好玩,让人听得懂,也让人很喜欢,而有的人可能就讲得很生涩。所以叙事方法同样很重要。

卢武认为,我们中国的纪录电影发展目前处在一个很好的时期。“以前的纪录片都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做,后来是一些国有机构在做,比如说各个地方的电影制片厂,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电影局公布的备案里,每个月都有几部通过的纪录片。正在制作的和已经上映的越来越多,所以这个时期是很好的。但需要培养市场,希望纪录片能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

“珠海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就和现在华语纪录电影的发展一样,它很从容、很温暖,拍纪录片也需要从容自在。”卢武表示,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更加从容地讲好中国故事。

《棒!少年》主人公孙岭峰:

纪录电影的价值就是给历史留下痕迹

“我是作为一部华语纪录电影的主人公来到本次大会的。”《棒!少年》主人公孙岭峰说,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北京一个爱心棒球基地一起训练、生活、成长的故事。“他们的蜕变过程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当中有的人很调皮、很大胆,有的人却很内向,通过棒球训练,通过团队的作用,让他们变得很优秀,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变成知道团队凝聚力的人,这让作为教练的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觉得这跟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是相契合的,也就是只要努力就会有机会。”

孙岭峰说,现在我们基地的棒球青少年培训体系已经出来了,从8岁组、10岁组、12岁组,到15岁组、18岁组,未来希望能够培养出国际化的职业队伍,而且能够为中国培养更多高水平的棒球人才,不光是运动员,还包括教练和经营者。此外,我们今年又增加了艺术体操,给了少年们更多的选择。

“我觉得纪录电影的价值就是给历史留下痕迹,很多事情过去了没有人记得,而电影把记忆留下来了,这是我心中纪录电影的价值。”孙岭峰表示,中国的纪录电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华语纪录电影这个产业和珠海这座城市一样,都是充满朝气的,希望两者能够共同努力,一起成长。

统筹:陈新年
采写:郭秀玉 陈新年 郑振华 刘雅玲 陈颖 金璐
摄影:李建束 朱 习 梁冠贤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
魅力光影荟萃珠海!听听这些纪录电影“大咖”怎么说
珠海特区报 2022-12-13 10:20

用镜头记录世界,用光影回溯人生。12月12日下午,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纪录”为主题的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在广东珠海开幕。华语纪录电影的精品力作、魅力光影荟萃珠海,纪录电影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大咖齐聚特区,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凝聚纪录电影创作力量,共同打造华语纪录电影高质量发展新平台。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海清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海清:

希望把大会打造成华语纪录电影人的共同家园

姜海清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之所以选择在珠海举办,首先是由于与珠海传媒集团联合摄制的《珠澳情缘》这部纪录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后收获了强烈的反响,这奠定了与珠海很好的合作基础。珠海是青春之城、活力之都,她认为,海纳百川的包容,藏于这座城市的底蕴之中,为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提供了一个靓丽的底色。也正是基于这两大原因,才最终促成了大会的举办。

姜海清表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能够团结和激励更多的华语纪录片工作者通过镜头去讲述身边的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向世界生动立体地展示。

举办这个大会也是纪录电影人的心愿。“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推荐,让更多纪录电影人站到这个舞台的中央,让他们感觉到做纪录电影不只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光。”姜海清还表示,本次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虽然是一个初次的实践,但仍旧希望未来大会能够通过扩大合作,办得越来越好,把它打造成华语纪录电影人的共同家园。

中国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

纪录电影更是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载体

“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是一个筹备了很久的活动,既是国内纪录电影业界的一次盛会,更是一次来之不易的盛会。我们真心感谢主办方和承办方给大家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中国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道出了自己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周新霞表示,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能落子珠海,说明珠海市委、市政府有眼光,看到了纪录电影的魅力;珠海能承办本次活动,不仅让与会人员感受到了珠海的智慧和担当,也增强了业界大咖对华语纪录电影的发展信心。

周新霞告诉记者,当下多数人把电影看成了纯娱乐的商品,觉得纪录电影的上座率、点击量不高,不值得发展。但是,对专业人士来说,她们不觉得电影是纯娱乐的东西,首先它是文化载体,它的功能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目前,这个功能没有实现,只是推广不到位。

“纪录电影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的载体。”周新霞表示,纪录电影的故事是真实的,人文感很强,很有力量感,比起那些肥皂剧、爆米花剧要有营养得多。“我的很多观念,都是被纪录片改变的。现在有人推广纪录片,无论如何,我都得去参加。”

周新霞还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中国一级剪辑师。

谈及电影与剪辑的关系,周新霞称,电影是用镜头组合形成的艺术,完成镜头组合就需要剪辑技术;电影“说什么”非常重要,“怎么说”也同样重要,剪辑就是在“怎么说”的平台上去完成创新,因此,剪辑师就是赋予影片灵魂的人。“我们一定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发展电影,用我们的语言去创新电影。”

纪录电影《人间世》制片人陈爽:

影片与观众形成情感连结十分重要

纪录电影《人间世》今年公映后广受观众好评。该片聚焦两位身患绝症的病人,记录了她们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医疗、生死、亲情、爱情、友情等人间百态通过真实的抗癌故事一一呈现。不少观众认为,这部“治愈电影”带给人一种“与生活和解”的力量,尤其是影片开头的“离世倒计时”,让观众能把情感代入到电影中人物的命运里,感同身受。

在如此感人且发人深思的影片背后,制片人陈爽实际上从事了较长时间的商业影片制作工作,不同的电影领域让他看待纪录电影的发展有了不同的视角。他现身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影消费的逻辑实际上是与观众要形成情感上的连结,作为制片人更想找到和每一个普通观众有较为广泛情感关联的题材,引导大众去探讨关于生命、社会的话题。

谈及这部纪录电影给陈爽留下的遗憾,他认为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片中的主人公没能看到成片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片子的主人公才是真正的导演,他们用生命中最后的精彩和他们的爱来导演了这部电影。”陈爽也希望等这部电影在互联网上线的时候有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这部电影,在主人公的激励下变得更加勇敢地去对待生活。

谈及纪录电影,陈爽表示,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为一些细分领域的纪录电影买单,未来纪录电影的创作可能要打破壁垒,积极面向市场,发挥各方优势,让更多观众支持理解这种电影艺术并为之买单。接下来,他还会继续投身纪录电影事业,积极把商业影片成功的经验和资源引入到纪录电影的创作中。

“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能在珠海举办,也正说明了这个城市独具魅力。这样的平台对纪录电影的市场化推广非常重要,希望未来能在这里看到更多喜爱纪录电影的年轻创作者面孔不断涌现。”陈爽说。

《落地生根》导演柴红芳:

希望把中国的故事传播到世界

“我和珠海有着不解之缘,珠海对口帮扶怒江,《落地生根》这部影片其实也是讲与珠海相关的故事。”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开幕式当天,影片《落地生根》的导演柴红芳深有感触地回忆起该片拍摄背后的故事。

为了保持这部纪录片的真实性,柴红芳和团队深入怒江州福贡县沙瓦村三年多。他们克服自然条件的种种困难,以最真实的拍摄手法记录了精准扶贫政策在沙瓦村这个极端贫困地区落地生根、改变村民落后生存状态的全过程。

柴红芳感慨道,自己从事纪录电影创作20年,深知中国纪录电影拍摄团队少、导演少、资金少、项目少、市场少,在这种情况下要讲好中国故事,要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她认为,珠海为华语纪录电影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柴红芳表示,希望珠海能借此机会建立一个公益性的纪录电影院,让全世界的人来珠海不仅可以享受美丽的风景,也可以看到最美好的纪录电影。

柴红芳透露,接下来自己会创作一部关于珠海的纪录片,片名叫《暖风》,主要讲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外国人士在珠海创业发展的故事,展现不同文化背景的融合以及时代的变迁。

《“炼”爱》导演董雪莹:

希望中国的纪录电影越来越多元

《“炼”爱》是一部讲述了普通女生身上都可能发生的故事。这部影片没有激烈的冲突,也没有曲折的情节,但却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在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开幕当天,第35届金鸡奖纪录片最佳提名影片《“炼”爱》的导演董雪莹谈论了自己的创作感悟。

据介绍,《“炼”爱》真实记录了生活在都市的五位单身女性:有人想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人则相信冻卵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有人在家人催促中往返于各个婚恋活动,有人则是把希望寄托在社交软件,还有人肩负起单亲妈妈的重任……

“不同的成长背景、迥异的价值体系,但她们正在面对人生中同样的情感命题———在城市化、网络化的多元时代里,我们面对情感失去了什么?抛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对于导演董雪莹来说,直面问题与现象,坦率表达女性追寻爱情和婚姻道路上的困惑,就达到了这部影片的创作目的,至于解决方案和答案,就是通过最真实的镜头,带动观众去讨论和思考。

作为一名新兴纪录片导演,董雪莹对于纪录电影这个题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现在很多观众可能对纪录片有误解,认为纪录片一定是尖端的、厚重的,甚至是苦大仇深的,其实纪录片也可以很好看,也可以很贴近观众,比如婚恋题材《“炼”爱》就关注了中国都市单身女性,关注了国内单身浪潮现象,是具有社会价值的。

她介绍,现在国际上纪录电影的形式很多,有动画、有VR,甚至有人用摄像头素材剪辑纪录电影,但不管什么形式,纪录电影的灵魂是真实和鲜活的,这也是纪录电影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参加本次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让董雪莹对纪录电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她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让社会各界能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纪录电影,希望中国的纪录电影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好。

纪录电影学者单万里:

期待大会成为华语纪录电影的交流平台

“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的举办是让人振奋的,我特别期望这一次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能够成为华语纪录电影工作者的实体交流平台。”纪录电影学者单万里说,如今随着网络的发达,大家在线上交流应该不成问题,但这几年受疫情的影响,让大家越来越感觉到实体交流平台的重要性,“所以这一次我们能在珠海举办这样一个大会,确实感到很欣慰。”

单万里表示,纪录电影的发展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处在一个进步比较快的阶段,大家在艺术水准、技术水平和思想视野这些方面都越来越和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接近。未来的趋势,华语纪录片工作者将不仅关注在中华大地上行走的人,同时也会有更多的题材涉及到中国人在世界各地的活动。应该说,地球上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记录自己生活和别人生活的人,也会有华人去关注这些纪录片。

“因为电影不光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工具,同时还是交流情感和人类相互理解的一种媒介。如果说大家会对华语纪录片感兴趣,那么我想也不仅仅是因为它传递的信息,而是因为这是增强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一条纽带。通过纪录电影这样一条纽带,会把世界各地的华人团结得更加紧密。”单万里说。

如何评价一部纪录片?单万里认为,第一是趣味性,能够吸引人,这是人们去观看纪录片的第一步,也是纪录片产生影响的第一步。第二是艺术性,或者看它有没有“意味”。所谓有意味,就是对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感觉余音绕梁三日。第三是思想性,它的主题是否鲜明等等。

《光语者》制片人卢武:

纪录电影的叙事方法同样很重要

“我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让华语纪录电影人形成一股合力,把华语纪录电影的市场和影响力做大。我这次也是带着作品来的,是我们2020年底上映的关于北极的纪录片《光语者》,讲述的是以中国科学家为代表的‘极地人’,在极夜的恶劣环境中,以各自的方式寻找光、传递希望的故事。最终经过漫长的极夜,等到了阳光的到来。”《光语者》制片人卢武表示,这其实跟现在三年疫情慢慢过去的当下很像,现在开始,天亮了,阳光来了。

拍摄一部纪录片最关键的是什么呢?从一个制片人的角度,卢武认为最重要的是题材。首先要有让别人感兴趣的故事,创作人才会关注它,别人才会去看它。其次就是怎么去讲这个故事,同样的一个事情,有的人可能讲得很好玩,让人听得懂,也让人很喜欢,而有的人可能就讲得很生涩。所以叙事方法同样很重要。

卢武认为,我们中国的纪录电影发展目前处在一个很好的时期。“以前的纪录片都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做,后来是一些国有机构在做,比如说各个地方的电影制片厂,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电影局公布的备案里,每个月都有几部通过的纪录片。正在制作的和已经上映的越来越多,所以这个时期是很好的。但需要培养市场,希望纪录片能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

“珠海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就和现在华语纪录电影的发展一样,它很从容、很温暖,拍纪录片也需要从容自在。”卢武表示,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更加从容地讲好中国故事。

《棒!少年》主人公孙岭峰:

纪录电影的价值就是给历史留下痕迹

“我是作为一部华语纪录电影的主人公来到本次大会的。”《棒!少年》主人公孙岭峰说,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北京一个爱心棒球基地一起训练、生活、成长的故事。“他们的蜕变过程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当中有的人很调皮、很大胆,有的人却很内向,通过棒球训练,通过团队的作用,让他们变得很优秀,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变成知道团队凝聚力的人,这让作为教练的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觉得这跟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是相契合的,也就是只要努力就会有机会。”

孙岭峰说,现在我们基地的棒球青少年培训体系已经出来了,从8岁组、10岁组、12岁组,到15岁组、18岁组,未来希望能够培养出国际化的职业队伍,而且能够为中国培养更多高水平的棒球人才,不光是运动员,还包括教练和经营者。此外,我们今年又增加了艺术体操,给了少年们更多的选择。

“我觉得纪录电影的价值就是给历史留下痕迹,很多事情过去了没有人记得,而电影把记忆留下来了,这是我心中纪录电影的价值。”孙岭峰表示,中国的纪录电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华语纪录电影这个产业和珠海这座城市一样,都是充满朝气的,希望两者能够共同努力,一起成长。

统筹:陈新年
采写:郭秀玉 陈新年 郑振华 刘雅玲 陈颖 金璐
摄影:李建束 朱 习 梁冠贤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