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腾飞金湾|金湾区:补齐民生短板,实现从“看上病”到“看好病”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这十年是金湾区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健康实惠最多的十年。十年来,金湾区卫生健康事业不断迈向优质均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健康金湾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岁月无言,踏石有印。十年间,金湾区医疗卫生机构增长107.1%、编制床位增长202.6%、实际床位增长127.9%、执业(助理)医师增长116%、注册护士增长142.9%、全科医生增长646.7%……金湾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79家,执业(助理)医生820人,注册护士1021人,开设床位1456张;每千人口医师数1.81人,每千人口护士数2.28人,每千人口床位数3.25张。

近年来,金湾区卫生健康系统不断健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提供体系,落实各项惠民举措,聚焦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期盼,着眼于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出实招、求实效、办实事、惠民生,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

十年·蝶变

全方位全周期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在平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融医、防、护、妇、精、专科医生共同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正不断深化家庭医生服务的功能和内涵,将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延伸至家庭,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为签约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稳定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

毗邻平沙镇的南水镇居民同样享受着贴心的家庭医生服务。

每天无论多晚,珠海市人民医院高栏港医院的家庭医生都会打开手机,检查自己签约居民们当天自测的血压值、餐后血糖等……根据这些数据,家庭医生再帮居民进行分析和指导,所有工作结束,才会安心睡觉。

家庭医生上门为居民检查身体。

有一种幸福,叫被家庭医生“管着”。在金湾区,家庭医生是群众贴心的健康管家,是他们的“健康守门人”。十年间,家庭医生从“无”到“有”,从城区走进乡村,服务人群从老年人覆盖到年轻人,工作模式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截至2021年,金湾区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35.9%、重点人群签约率78.9%。

家庭医生的变化只是金湾卫生健康事业十年蝶变之路的生动缩影。十年间,金湾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迈上快车道,积极构建区域布局合理、资源结构优化、服务功能齐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软硬实力”均稳步提升。

目前,金湾区基本形成了区、镇、村三级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初步构建了“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建立居民就诊“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镇”的分级诊疗机制,成功创建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和省级健康促进区。

“一老一小”有保障,千家万户才安心。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金湾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公办医管、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新模式。

珠海市首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就落户在金湾,由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下简称“市五院”)托管的平沙镇社会福利中心,已打造成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该中心更于2019年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

十年·重塑

改革创新体制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9月13日,金湾区小林医院内一片欢愉。这一天,该院通过2022年度第一批次广东省胸痛救治单元验收,不仅成为珠海市首批通过省级胸痛救治单元认证的单位之一,也是金湾区唯一通过认证的单位,这也标志着在紧密型医共体下,金湾区小林医院成功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和急救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急救能力再上新台阶。

金湾区小林医院儿科医生在为患者看病。

一直以来,看病难是小林片区居民反映最多的问题。想要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群众需要到距离较远的红旗镇卫生院,甚至到我市东部城区。并且,由于医院医疗水平不一、人才缺乏,老百姓对家门口的基层医院信任度不高,舍近求远也要前往大医院就诊。

今年1月,金湾区小林医院正式揭牌运行后,打破了这一局面。破局背后是,市五院和金湾区小林医院积极建立以市五院为牵头单位、金湾区小林医院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通过整合医共体医疗卫生资源,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新机制和权责一致的引导机制,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长效机制。

比如,市五院和金湾区小林医院对两院资源进行了横向整合,以市五院为“龙头”,通过市五院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下派、流转、技术帮扶和带教等方式,在金湾区小林医院门诊部设置联合专家门诊,目前已形成内外妇儿、特色专科的联合诊疗服务模式。

一家小林医院所折射的,其实是金湾区坚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多层次、多角度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决心。

为此,金湾区还加快重点学科建设,当前已有多项医疗技术排在全市前列,部分技术能力达到广东省先进水平。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镇卫生院“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与资金分配改革,不断激发医院前进动力。

十年·奋斗

新征程新使命 建设西部区域医疗中心

十年间,基层医疗基础设施提升的同时,金湾区还见证着一个个医疗技术的突破。

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心血管科开展高难度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成功完成多例严重心功能不全、高龄病人的心脏外科手术;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开展珠海首例肠道菌群移植术、胸外科独立开展珠海首例完全胸腔镜下微创肋骨内固定术……

这些“首次”与先进技术填补了金湾区相关领域空白,部分技术位列省市先进水平,成为了这十年金湾区医疗水平提升的最好证明,也让更多的金湾市民从“看上病”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十年弹指一挥间,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金湾区卫生健康事业下一个“非凡十年”又该如何续写?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建成珠海西部区域医疗中心、打造覆盖金湾、带动珠海西部、面向全市、辐射珠江口西岸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卫生联合体。”金湾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李翠英说。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记者了解到,金湾区将均衡布局全区医疗资源,加快推进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二期、市第五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公立医院全面提档升级,推动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和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建设成为规范化三级医院。

同时,重点发展建设立足金湾区,辐射珠海市的卒中、胸痛、创伤、孕产和新生儿五大救治中心,并重点发展建设省级、市级、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发挥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高栏港医院的龙头作用,探索建设以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紧密型医联体。

此外,进一步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全方位老龄服务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推进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力争在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5.5个,每个镇在2022年底至少建设一家普惠托育服务机构。

文字:蒋毅槿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
非凡十年·腾飞金湾|金湾区:补齐民生短板,实现从“看上病”到“看好病”
珠海特区报 2022-10-15 09:17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这十年是金湾区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健康实惠最多的十年。十年来,金湾区卫生健康事业不断迈向优质均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健康金湾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岁月无言,踏石有印。十年间,金湾区医疗卫生机构增长107.1%、编制床位增长202.6%、实际床位增长127.9%、执业(助理)医师增长116%、注册护士增长142.9%、全科医生增长646.7%……金湾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79家,执业(助理)医生820人,注册护士1021人,开设床位1456张;每千人口医师数1.81人,每千人口护士数2.28人,每千人口床位数3.25张。

近年来,金湾区卫生健康系统不断健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提供体系,落实各项惠民举措,聚焦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期盼,着眼于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出实招、求实效、办实事、惠民生,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

十年·蝶变

全方位全周期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在平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融医、防、护、妇、精、专科医生共同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正不断深化家庭医生服务的功能和内涵,将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延伸至家庭,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为签约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稳定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

毗邻平沙镇的南水镇居民同样享受着贴心的家庭医生服务。

每天无论多晚,珠海市人民医院高栏港医院的家庭医生都会打开手机,检查自己签约居民们当天自测的血压值、餐后血糖等……根据这些数据,家庭医生再帮居民进行分析和指导,所有工作结束,才会安心睡觉。

家庭医生上门为居民检查身体。

有一种幸福,叫被家庭医生“管着”。在金湾区,家庭医生是群众贴心的健康管家,是他们的“健康守门人”。十年间,家庭医生从“无”到“有”,从城区走进乡村,服务人群从老年人覆盖到年轻人,工作模式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截至2021年,金湾区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35.9%、重点人群签约率78.9%。

家庭医生的变化只是金湾卫生健康事业十年蝶变之路的生动缩影。十年间,金湾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迈上快车道,积极构建区域布局合理、资源结构优化、服务功能齐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软硬实力”均稳步提升。

目前,金湾区基本形成了区、镇、村三级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初步构建了“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建立居民就诊“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镇”的分级诊疗机制,成功创建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和省级健康促进区。

“一老一小”有保障,千家万户才安心。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金湾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公办医管、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新模式。

珠海市首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就落户在金湾,由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下简称“市五院”)托管的平沙镇社会福利中心,已打造成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该中心更于2019年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

十年·重塑

改革创新体制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9月13日,金湾区小林医院内一片欢愉。这一天,该院通过2022年度第一批次广东省胸痛救治单元验收,不仅成为珠海市首批通过省级胸痛救治单元认证的单位之一,也是金湾区唯一通过认证的单位,这也标志着在紧密型医共体下,金湾区小林医院成功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第一公里”和急救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急救能力再上新台阶。

金湾区小林医院儿科医生在为患者看病。

一直以来,看病难是小林片区居民反映最多的问题。想要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群众需要到距离较远的红旗镇卫生院,甚至到我市东部城区。并且,由于医院医疗水平不一、人才缺乏,老百姓对家门口的基层医院信任度不高,舍近求远也要前往大医院就诊。

今年1月,金湾区小林医院正式揭牌运行后,打破了这一局面。破局背后是,市五院和金湾区小林医院积极建立以市五院为牵头单位、金湾区小林医院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通过整合医共体医疗卫生资源,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新机制和权责一致的引导机制,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长效机制。

比如,市五院和金湾区小林医院对两院资源进行了横向整合,以市五院为“龙头”,通过市五院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下派、流转、技术帮扶和带教等方式,在金湾区小林医院门诊部设置联合专家门诊,目前已形成内外妇儿、特色专科的联合诊疗服务模式。

一家小林医院所折射的,其实是金湾区坚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多层次、多角度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决心。

为此,金湾区还加快重点学科建设,当前已有多项医疗技术排在全市前列,部分技术能力达到广东省先进水平。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镇卫生院“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与资金分配改革,不断激发医院前进动力。

十年·奋斗

新征程新使命 建设西部区域医疗中心

十年间,基层医疗基础设施提升的同时,金湾区还见证着一个个医疗技术的突破。

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心血管科开展高难度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成功完成多例严重心功能不全、高龄病人的心脏外科手术;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开展珠海首例肠道菌群移植术、胸外科独立开展珠海首例完全胸腔镜下微创肋骨内固定术……

这些“首次”与先进技术填补了金湾区相关领域空白,部分技术位列省市先进水平,成为了这十年金湾区医疗水平提升的最好证明,也让更多的金湾市民从“看上病”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十年弹指一挥间,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金湾区卫生健康事业下一个“非凡十年”又该如何续写?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建成珠海西部区域医疗中心、打造覆盖金湾、带动珠海西部、面向全市、辐射珠江口西岸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卫生联合体。”金湾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李翠英说。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记者了解到,金湾区将均衡布局全区医疗资源,加快推进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二期、市第五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公立医院全面提档升级,推动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和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建设成为规范化三级医院。

同时,重点发展建设立足金湾区,辐射珠海市的卒中、胸痛、创伤、孕产和新生儿五大救治中心,并重点发展建设省级、市级、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发挥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高栏港医院的龙头作用,探索建设以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紧密型医联体。

此外,进一步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全方位老龄服务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推进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力争在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5.5个,每个镇在2022年底至少建设一家普惠托育服务机构。

文字:蒋毅槿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