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摸过鹦鹉,女子患“鹦鹉热”险丧命!珠海医生提醒来了

近日,50岁的珠海居民李阿姨,因为曾经购买过非正规检疫的鸡鸭,感染了“鹦鹉热”衣原体,出现咳嗽、高烧不退、怕冷等,随后她的病情恶化,住进了中大五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最终,经过医生的抢救,她转危为安。

珠海医生提醒,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死亡率高,接触过禽鸟的市民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中大五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为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感染“鹦鹉热”住进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50岁的珠海居民李阿姨,平日里身体硬朗,基本没生过病,但是近期她开始咳嗽、高烧不退、怕冷、喘不上气,由于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随后,她被转入中大五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此后,她高烧不退,气促越来越严重,并出现了肝肾功能损害、呼吸衰竭。

中大五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为她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送检肺泡灌洗液NGS检测,最终明确她感染了“鹦鹉热”衣原体。对症治疗后,李阿姨的体温恢复正常,肝肾功能、血氧明显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

什么是“鹦鹉热”?中大五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晶介绍,“鹦鹉热”衣原体简称为“鹦鹉热”,是革兰阴性需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主要宿主为鸟类,通过鹦鹉、鸽子、鸡、鸭等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传播较为罕见。人类呼吸道吸入受鹦鹉热衣原体污染的气溶胶可致病。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通常为7-15天,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群,大多数患者有鸟类、家禽接触史,常表现为高热、畏寒、咳嗽、头痛、肌痛、烦躁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甚至发绀、呼吸困难、昏迷,危及生命。“鹦鹉热”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

李阿姨为什么会感染“鹦鹉热”?刘晶介绍,李阿姨虽然没有饲养过禽鸟,但她曾经购买过非正规检疫的鸡鸭,推断她因此增加了感染风险。

避免与野外禽鸟类亲密接触

如何避免感染“鹦鹉热”?刘晶提醒,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引发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该病非常少见,且需要特殊检查才能确诊,极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一旦延误诊治,后果不堪设想。”

刘晶表示,市民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避免与野外禽鸟类亲密接触,要到正规机构购买经过检疫的禽鸟;禽类饲养工作者或家中养鸟者,要加强卫生意识,饲养环境应经常消毒,禽类饲养工作者接触禽鸟时要戴上口罩和手套;禽鸟出现异常症状(倦怠、懒动、食欲不佳)时,要及时送兽医诊治。

“接触过禽鸟的市民如出现高热、畏寒、咳嗽、头痛、肌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要警惕‘鹦鹉热’,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流行病学史,以免延误治疗。”刘晶提到。

文字:王帆 图片:程霖 通讯员姜鑫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蓝辉龙
没摸过鹦鹉,女子患“鹦鹉热”险丧命!珠海医生提醒来了
观海融媒 2022-07-05 19:02

近日,50岁的珠海居民李阿姨,因为曾经购买过非正规检疫的鸡鸭,感染了“鹦鹉热”衣原体,出现咳嗽、高烧不退、怕冷等,随后她的病情恶化,住进了中大五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最终,经过医生的抢救,她转危为安。

珠海医生提醒,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死亡率高,接触过禽鸟的市民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中大五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为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感染“鹦鹉热”住进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50岁的珠海居民李阿姨,平日里身体硬朗,基本没生过病,但是近期她开始咳嗽、高烧不退、怕冷、喘不上气,由于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随后,她被转入中大五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此后,她高烧不退,气促越来越严重,并出现了肝肾功能损害、呼吸衰竭。

中大五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为她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送检肺泡灌洗液NGS检测,最终明确她感染了“鹦鹉热”衣原体。对症治疗后,李阿姨的体温恢复正常,肝肾功能、血氧明显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

什么是“鹦鹉热”?中大五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晶介绍,“鹦鹉热”衣原体简称为“鹦鹉热”,是革兰阴性需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主要宿主为鸟类,通过鹦鹉、鸽子、鸡、鸭等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传播较为罕见。人类呼吸道吸入受鹦鹉热衣原体污染的气溶胶可致病。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通常为7-15天,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群,大多数患者有鸟类、家禽接触史,常表现为高热、畏寒、咳嗽、头痛、肌痛、烦躁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甚至发绀、呼吸困难、昏迷,危及生命。“鹦鹉热”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

李阿姨为什么会感染“鹦鹉热”?刘晶介绍,李阿姨虽然没有饲养过禽鸟,但她曾经购买过非正规检疫的鸡鸭,推断她因此增加了感染风险。

避免与野外禽鸟类亲密接触

如何避免感染“鹦鹉热”?刘晶提醒,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引发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该病非常少见,且需要特殊检查才能确诊,极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一旦延误诊治,后果不堪设想。”

刘晶表示,市民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避免与野外禽鸟类亲密接触,要到正规机构购买经过检疫的禽鸟;禽类饲养工作者或家中养鸟者,要加强卫生意识,饲养环境应经常消毒,禽类饲养工作者接触禽鸟时要戴上口罩和手套;禽鸟出现异常症状(倦怠、懒动、食欲不佳)时,要及时送兽医诊治。

“接触过禽鸟的市民如出现高热、畏寒、咳嗽、头痛、肌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要警惕‘鹦鹉热’,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流行病学史,以免延误治疗。”刘晶提到。

文字:王帆 图片:程霖 通讯员姜鑫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