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现场(2022年6月23日)
让人哈哈大笑的老顽童

□ 陈先法

在我的作者中有一位大师,让我一想起见他时的情景就忍俊不禁,他就是黄永玉。

2004年7月,我和在珠海工作和生活的卓雅去湘西凤凰见他。卓雅是著名摄影家,曾在许多年里独自带着六卷本《沈从文文集》,依照沈从文笔下写到的湘西风情风物、人物情感拍摄照片。后来,她逐步把这些照片整理出来,出了好几本湘西的书,其中一本就是我们出版社出版的《沈从文和他的湘西》。为《沈从文和他的湘西》写序的就是黄永玉。当时卓雅收到在百忙中的黄永玉用极漂亮的毛笔字作的序言时惊喜不已。之后的许多年里,卓雅一有机会就跟随在黄永玉身边,在他北京的住所,在旅途中,在茶馆,在随意交谈中……卓雅一次次摁下快门,拍摄了黄永玉一个个日常生活里的身影,许多妙不可言又耐人寻味的形象细节跃然眼前。她精选照片整理成一册影集,分几辑:在故乡;狗们;家人和朋友;画生涯;个人;故人和酒会。旨在让人看到本色的黄永玉,名为《从万荷堂到玉氏山房》。

万荷堂是黄永玉在北京的住所,一座由他自己设计的古色古香的建筑,有一个占地四亩的荷塘,种植了上万株山东菏泽、湖南洞庭等地的荷花,故称“万荷堂”。而玉氏山房则是黄永玉在故乡凤凰的住处,也是一座由他自己设计的富有湘西风情的建筑。

黄永玉得知卓雅准备出本他的影集,欣然为影集写了序言《n刹那+n刹那=漫长》。这次,我们就是带着一大摞影集的打样稿,去听取黄永玉的意见。

黄永玉在湘西吉首市自己设计的大桥雕塑前。 卓雅 摄

玉氏山房在凤凰古城东边的喜鹊坡上。我们跟随黄永玉跨入两扇绘制着采莲图案的大铜门,走进他神奇的玉氏山房。400多平方米的大厅全部打通,中央有一棵据说出土于长江三峡的巨大的古木,重达7吨,需三四人合抱。玉氏山房就围绕这棵古木建造,顶上的天窗射下光线,照在古木上。大厅内的会客处、画室融为一体,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这个“镇宅之宝”。

卓雅对黄永玉的摄影,来源于对他的尊敬和观察,每张照片都拍得很传神。黄永玉戴上老花镜,每一页每一张都看得认真仔细,并写齐每张照片的图说文字。他用尽量短的文字,点出了照片上他潜意识的真实情感,与照片相映成趣,妙趣横生。

带有野趣的灵魂总是那样的放荡不羁。

有张照片他赤膊穿背心,左手夹着雪茄,右手叉腰间,站在玉氏山房前,他写:老子之门。霸气外泄,拒绝别人。一张他与两位朋友站一起说话的照片,他拿着烟斗的左手认真地指着对方,他写:你说还是我说?他一定嫌对方话多老打断他。一张他歪戴着帽子,黑衬衣米黄领带,手里拿着烟斗和打火机,一本正经地,一脸无奈地,他写:笑话没有了,实在没有了!让人哈哈大笑。一张他与青年男女跳舞的照片,他两手搭在前面的女孩肩上,笑得不自然,他写:跳舞比做算术还难。一组三张他赤膊穿背心神态举止夸张的照片,他分别写:有一次,我一手拍死七个苍蝇;真的呀?那真神了!他的鬼话你也信!让你不由不笑。

那一口下去,酸极了!显然这张照片是抢拍到的,黄永玉捏着烟斗,呲牙咧嘴,缩紧脖子,右腿勾得高高的。一定吃了酸东西。一张照片他怒目瞪眼,直指着你,他写:别翻东西!让人笑喷。室外他躺在铁椅上睡午觉,手里拿着烟斗,帽子遮着双眼,嘴巴微微张着,他写:一梦到天涯,何处不是家。让人掩嘴而笑。

小号饱含着黄永玉对生命的激情。卓雅 摄

有一组六张他专注吹小号的照片,他分别写:圣母颂;G弦咏叹调;野蜂飞舞;小号罗曼斯;楼前;火舞。这是他关照一定要收进影集的。我想因为小号饱含了他生命的激情和爱情故事。年轻时他节衣缩食在福州一家百货店里买了一把法国小号,“逃难到哪里都带着,刻完了木刻就吹吹号,冀得自我士气鼓舞。”在江西一个小艺术馆工作时喜欢上了一个美丽大方、聪明伶俐又酷爱文学艺术的广东姑娘。那时好多人都在追求她,他没钱,就每次远远地看到她走近时,就在楼上窗口吹号欢迎。后来他的小号终于俘获了姑娘的芳心。这姑娘就是后来与他结为终生伴侣的张梅溪。那小号在抗战后期逃难中丢失了,一直过了许多年后,他在香港九龙的曾福琴行花近万元买回一把,还不时吹奏它,让人觉得温馨又浪漫。

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中说:“时光倏忽,几乎喝一声‘疾’就过去大半辈子了。十分可惜啊!好朋友在一起,总嫌光阴不够……”影集里有两张大幅的五个老头坐成一排和靠墙站成一排的照片,这可不是一般的老头,而是黄永玉的亲兄弟。分别几十年后第一次回到凤凰,老大黄永玉就把四兄弟全部请来相聚。卓雅拍下了他们五兄弟珍贵的合影。他写:今日里打马故园走,不由得俺兄弟乐开怀;老子们自小生长在文星街,海北天南闯世界。有趣得让人莞尔。

他被称为“花痴”,不仅因为他在万荷堂家中种植了许多荷花,睡觉时有“十万狂花入梦寐”之感,也因为他画的荷花独树一帜。影集里收有一批他画画的照片:你来题跋;荷花生日;临阵;战后小歇;根据何来;在下有礼了;湘君、湘夫人驾到……其中一张他赤裸着上身在画画,他孙女见后说了句话,他拿来用作图说:黄香说:爷爷!you are so sexy(你很性感)。有趣的老顽童让人哈哈大笑。

黄永玉就这么一张张仔仔细细看完了全部的样稿,并写齐了所有的图说文字。此时,他正坐在巨大古木旁的椅子上抽板烟,烟雾缭绕。我们要向他告辞了,在他如同艺术品般的玉氏山房里,与他短短的小半天的接触交谈,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大师的睿智、真实、幽默、野趣和可爱,感受到了他活泼通透的生命状态。

走出玉氏山房,远处山峦如黛,山下整座凤凰古城尽收眼底,细长的沅水、沱江在阳光下波光浩淼。我想起黄永玉在长文《太阳下的风景》里写到沈从文,文末一段说:“我们那个小小山城不知什么原因,常常令孩子们产生奔赴他乡献身的幻想。从历史角度看,它既不协调且充满悲凉,以致表叔沈从文和我都是在十二三岁时背着小小包袱顺着小河,穿过洞庭去翻阅另一本大书的。”

当年十二三岁走出湘西的沈从文后来自己成了一本让后人阅读的大书。黄永玉和沈从文一样,自己走过的路和创作的作品也成了一本大书。这本大书里有一个极有趣的灵魂,极具精神财富,值得后人好好翻阅。

山路上,夏花灿烂,山风悠悠,把一片片树叶吹动起来……

 

陈先法 作家、出版人,居上海。

唐绍仪和共乐园

□盛祥兰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陪同外地来珠海的朋友参观唐绍仪故居。

这是一幢青砖灰瓦结构的两层小楼,典型的岭南民居。一楼由一道花雕木板从中间隔为前后厅,二楼中央为通道,两侧是镶着图案玻璃的卧室。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故居。

踩着长满青苔的石阶走上去,迎面是雕有花纹的门楼,推开黑色的铁门,一方青绿的庭院呈现在眼前。院落里种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树木,在这深秋季节,淡雅的清香让我们觉得这里的主人并没有离开我们,他依然生活在这里,从未离开过这所房子。

唐绍仪故居早已没有家人居住了,这幢房子空闲了大半个世纪。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幢老房子并没有荒芜、衰败、没落,它被地方政府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供世人参观游览。

唐绍仪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据说,在唐绍仪出生的那一年,正巧院落里的万年青开花。唐母认为这个孩子有富贵命,对他的成长格外花了些心血。

1872年,中国掀起了选派学童出国留学的热潮,年仅十岁的唐绍仪成为第三批赴美国学习的学生。他在美国生活了七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由于精通英文熟悉外交业务,先后被清政府任命为津海关监督、外交部侍郎、铁路总公司督办、署邮传部尚书、奉天巡抚等职。民国成立后,又被选为首任内阁总理。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挫败了英国企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阴谋。

参观唐绍仪居室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不时为我们讲解这所老房子的故事。看着我们对着一架钢琴看了又看,他便走上前告诉我们,这是唐绍仪第三任太太吴维翘的。吴维翘当年是苏州大学的才女,嫁给唐绍仪时才二十几岁。因政治上的失意,唐绍仪晚年隐居在上海。他从小喜爱音乐,这架钢琴便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一直伴随着他们在上海的清苦生活。

唐绍仪在寓所被国民党特务刺杀后,吴维翘移居到了香港,这架钢琴也伴随着她从上海移到了香港。吴维翘去世后,这架钢琴又从香港运回到这幢老房子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架钢琴变得锈迹斑斑,不能再表达什么,我相信它是有情感的。它替主人守在这里,与黑夜里的寂静相伴,与灰尘和时间的滴答声相伴。即便是寂寞,也不再发出声音。

唐绍仪晚年的时候,将他的私家花园送给了珠海唐家乡民委员会,命名为“共乐园”。

这座素有异国小型植物园美称的公园,坐落在珠海唐家湾鹅岭北麓,依山傍湖,景色优美。它最初叫“小玲珑新馆”,始建于清朝宣统元年,占地五百多亩,耗资近四十万银两,花了六年时间分期修建而成。园内种有数百种名花异树,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法国桃花心木、菲律宾蕃石榴、印度橡胶榕、日本黑松、泰国蕃荔枝、马来西亚人参果等。共乐园内建有假山水池、红木坊、楼阁和形状各异的亭榭,适合游人来这里走走看看,想些什么,或者什么也不想。

1932年,唐绍仪宣布将共乐园送给乡民时,亲笔写下了“开门任便来宾客,看竹何须问主人”的诗句。现在,这两句诗文被刻在了共乐园唐绍仪展览馆的大门两侧,每一位来参观的游人都会感到亲切温暖。

走出唐绍仪居室时已是午后时分,日光认真地在斑驳的老墙上编织着一个图案,它阴影的部分让这座灰色的建筑显得格外忧郁、孤独。我站在光影里,看着桃花心木的叶子飘在风里,翻转、跌落。这多像人的命运啊!这样的情景让我感到莫名的忧伤,让我想到这幢房子的主人,晚年凄凉的心境。

我们准备离开这里时,那位老人又走了过来,手里捧着几束白色的花送给我们。并告诉我们,这种白花叫姜花,它只在秋季开花。

我闻到了一股复合的香气,像是从遥远的地方赶过来。与我此时的心境、与深秋的气质十分相配。

后来得知,这位老人叫唐鸿光,是唐绍仪的侄孙。他出生在北京,曾留学于苏联。外祖母是德国人,母亲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赵丽莲。在晚年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回到珠海,守着这幢房子,这方庭院,守着自己内心的精神家园。

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这位老人已不在人世了。

我偶尔会在某个秋季去共乐园踏游,我只是想走走,那里的幽静、翠鸟的叫声、从密林深处流淌出来的姜花的暗香,是最吸引我的。

把秋天装满背回家。
热咧,快起来穿!
猪进餐,我坚守,妈妈还要警告狗。
旱烟锅,像支枪,一杆赛过一杆长。

何富成 1962年生,宁夏固原人,初中毕业,没有上过美术院校,没有师承。中国美协会员,宁夏美协理事,宁夏美协漫画动漫艺委会原主任,高级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钻研绘画艺术,40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华文摘》、《读者》、《中国漫画》、《宁夏日报》等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漫画、插图、连环画、国画作品5000余幅,50多件作品在国内、国际艺术评奖中获金银铜奖项,漫画作品在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瑞典、波兰、土尔其、葡萄牙、西班牙、克罗地亚、比利时、南斯拉夫、阿根廷、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展出,十余次担任国家国际新闻、艺术类奖项评委,2004年出席第六届世界漫画大会,2006年被推举为征服世界的36位中国漫画家之一。曾获“宁夏自学成才者”“宁夏十大杰出青年”“宁夏杰出美术家”“宁夏首届名记者”等称号。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现场(2022年6月23日)
珠海特区报 2022-06-23 11:57
让人哈哈大笑的老顽童

□ 陈先法

在我的作者中有一位大师,让我一想起见他时的情景就忍俊不禁,他就是黄永玉。

2004年7月,我和在珠海工作和生活的卓雅去湘西凤凰见他。卓雅是著名摄影家,曾在许多年里独自带着六卷本《沈从文文集》,依照沈从文笔下写到的湘西风情风物、人物情感拍摄照片。后来,她逐步把这些照片整理出来,出了好几本湘西的书,其中一本就是我们出版社出版的《沈从文和他的湘西》。为《沈从文和他的湘西》写序的就是黄永玉。当时卓雅收到在百忙中的黄永玉用极漂亮的毛笔字作的序言时惊喜不已。之后的许多年里,卓雅一有机会就跟随在黄永玉身边,在他北京的住所,在旅途中,在茶馆,在随意交谈中……卓雅一次次摁下快门,拍摄了黄永玉一个个日常生活里的身影,许多妙不可言又耐人寻味的形象细节跃然眼前。她精选照片整理成一册影集,分几辑:在故乡;狗们;家人和朋友;画生涯;个人;故人和酒会。旨在让人看到本色的黄永玉,名为《从万荷堂到玉氏山房》。

万荷堂是黄永玉在北京的住所,一座由他自己设计的古色古香的建筑,有一个占地四亩的荷塘,种植了上万株山东菏泽、湖南洞庭等地的荷花,故称“万荷堂”。而玉氏山房则是黄永玉在故乡凤凰的住处,也是一座由他自己设计的富有湘西风情的建筑。

黄永玉得知卓雅准备出本他的影集,欣然为影集写了序言《n刹那+n刹那=漫长》。这次,我们就是带着一大摞影集的打样稿,去听取黄永玉的意见。

黄永玉在湘西吉首市自己设计的大桥雕塑前。 卓雅 摄

玉氏山房在凤凰古城东边的喜鹊坡上。我们跟随黄永玉跨入两扇绘制着采莲图案的大铜门,走进他神奇的玉氏山房。400多平方米的大厅全部打通,中央有一棵据说出土于长江三峡的巨大的古木,重达7吨,需三四人合抱。玉氏山房就围绕这棵古木建造,顶上的天窗射下光线,照在古木上。大厅内的会客处、画室融为一体,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这个“镇宅之宝”。

卓雅对黄永玉的摄影,来源于对他的尊敬和观察,每张照片都拍得很传神。黄永玉戴上老花镜,每一页每一张都看得认真仔细,并写齐每张照片的图说文字。他用尽量短的文字,点出了照片上他潜意识的真实情感,与照片相映成趣,妙趣横生。

带有野趣的灵魂总是那样的放荡不羁。

有张照片他赤膊穿背心,左手夹着雪茄,右手叉腰间,站在玉氏山房前,他写:老子之门。霸气外泄,拒绝别人。一张他与两位朋友站一起说话的照片,他拿着烟斗的左手认真地指着对方,他写:你说还是我说?他一定嫌对方话多老打断他。一张他歪戴着帽子,黑衬衣米黄领带,手里拿着烟斗和打火机,一本正经地,一脸无奈地,他写:笑话没有了,实在没有了!让人哈哈大笑。一张他与青年男女跳舞的照片,他两手搭在前面的女孩肩上,笑得不自然,他写:跳舞比做算术还难。一组三张他赤膊穿背心神态举止夸张的照片,他分别写:有一次,我一手拍死七个苍蝇;真的呀?那真神了!他的鬼话你也信!让你不由不笑。

那一口下去,酸极了!显然这张照片是抢拍到的,黄永玉捏着烟斗,呲牙咧嘴,缩紧脖子,右腿勾得高高的。一定吃了酸东西。一张照片他怒目瞪眼,直指着你,他写:别翻东西!让人笑喷。室外他躺在铁椅上睡午觉,手里拿着烟斗,帽子遮着双眼,嘴巴微微张着,他写:一梦到天涯,何处不是家。让人掩嘴而笑。

小号饱含着黄永玉对生命的激情。卓雅 摄

有一组六张他专注吹小号的照片,他分别写:圣母颂;G弦咏叹调;野蜂飞舞;小号罗曼斯;楼前;火舞。这是他关照一定要收进影集的。我想因为小号饱含了他生命的激情和爱情故事。年轻时他节衣缩食在福州一家百货店里买了一把法国小号,“逃难到哪里都带着,刻完了木刻就吹吹号,冀得自我士气鼓舞。”在江西一个小艺术馆工作时喜欢上了一个美丽大方、聪明伶俐又酷爱文学艺术的广东姑娘。那时好多人都在追求她,他没钱,就每次远远地看到她走近时,就在楼上窗口吹号欢迎。后来他的小号终于俘获了姑娘的芳心。这姑娘就是后来与他结为终生伴侣的张梅溪。那小号在抗战后期逃难中丢失了,一直过了许多年后,他在香港九龙的曾福琴行花近万元买回一把,还不时吹奏它,让人觉得温馨又浪漫。

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中说:“时光倏忽,几乎喝一声‘疾’就过去大半辈子了。十分可惜啊!好朋友在一起,总嫌光阴不够……”影集里有两张大幅的五个老头坐成一排和靠墙站成一排的照片,这可不是一般的老头,而是黄永玉的亲兄弟。分别几十年后第一次回到凤凰,老大黄永玉就把四兄弟全部请来相聚。卓雅拍下了他们五兄弟珍贵的合影。他写:今日里打马故园走,不由得俺兄弟乐开怀;老子们自小生长在文星街,海北天南闯世界。有趣得让人莞尔。

他被称为“花痴”,不仅因为他在万荷堂家中种植了许多荷花,睡觉时有“十万狂花入梦寐”之感,也因为他画的荷花独树一帜。影集里收有一批他画画的照片:你来题跋;荷花生日;临阵;战后小歇;根据何来;在下有礼了;湘君、湘夫人驾到……其中一张他赤裸着上身在画画,他孙女见后说了句话,他拿来用作图说:黄香说:爷爷!you are so sexy(你很性感)。有趣的老顽童让人哈哈大笑。

黄永玉就这么一张张仔仔细细看完了全部的样稿,并写齐了所有的图说文字。此时,他正坐在巨大古木旁的椅子上抽板烟,烟雾缭绕。我们要向他告辞了,在他如同艺术品般的玉氏山房里,与他短短的小半天的接触交谈,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大师的睿智、真实、幽默、野趣和可爱,感受到了他活泼通透的生命状态。

走出玉氏山房,远处山峦如黛,山下整座凤凰古城尽收眼底,细长的沅水、沱江在阳光下波光浩淼。我想起黄永玉在长文《太阳下的风景》里写到沈从文,文末一段说:“我们那个小小山城不知什么原因,常常令孩子们产生奔赴他乡献身的幻想。从历史角度看,它既不协调且充满悲凉,以致表叔沈从文和我都是在十二三岁时背着小小包袱顺着小河,穿过洞庭去翻阅另一本大书的。”

当年十二三岁走出湘西的沈从文后来自己成了一本让后人阅读的大书。黄永玉和沈从文一样,自己走过的路和创作的作品也成了一本大书。这本大书里有一个极有趣的灵魂,极具精神财富,值得后人好好翻阅。

山路上,夏花灿烂,山风悠悠,把一片片树叶吹动起来……

 

陈先法 作家、出版人,居上海。

唐绍仪和共乐园

□盛祥兰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陪同外地来珠海的朋友参观唐绍仪故居。

这是一幢青砖灰瓦结构的两层小楼,典型的岭南民居。一楼由一道花雕木板从中间隔为前后厅,二楼中央为通道,两侧是镶着图案玻璃的卧室。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故居。

踩着长满青苔的石阶走上去,迎面是雕有花纹的门楼,推开黑色的铁门,一方青绿的庭院呈现在眼前。院落里种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树木,在这深秋季节,淡雅的清香让我们觉得这里的主人并没有离开我们,他依然生活在这里,从未离开过这所房子。

唐绍仪故居早已没有家人居住了,这幢房子空闲了大半个世纪。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幢老房子并没有荒芜、衰败、没落,它被地方政府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供世人参观游览。

唐绍仪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据说,在唐绍仪出生的那一年,正巧院落里的万年青开花。唐母认为这个孩子有富贵命,对他的成长格外花了些心血。

1872年,中国掀起了选派学童出国留学的热潮,年仅十岁的唐绍仪成为第三批赴美国学习的学生。他在美国生活了七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由于精通英文熟悉外交业务,先后被清政府任命为津海关监督、外交部侍郎、铁路总公司督办、署邮传部尚书、奉天巡抚等职。民国成立后,又被选为首任内阁总理。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挫败了英国企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阴谋。

参观唐绍仪居室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不时为我们讲解这所老房子的故事。看着我们对着一架钢琴看了又看,他便走上前告诉我们,这是唐绍仪第三任太太吴维翘的。吴维翘当年是苏州大学的才女,嫁给唐绍仪时才二十几岁。因政治上的失意,唐绍仪晚年隐居在上海。他从小喜爱音乐,这架钢琴便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一直伴随着他们在上海的清苦生活。

唐绍仪在寓所被国民党特务刺杀后,吴维翘移居到了香港,这架钢琴也伴随着她从上海移到了香港。吴维翘去世后,这架钢琴又从香港运回到这幢老房子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架钢琴变得锈迹斑斑,不能再表达什么,我相信它是有情感的。它替主人守在这里,与黑夜里的寂静相伴,与灰尘和时间的滴答声相伴。即便是寂寞,也不再发出声音。

唐绍仪晚年的时候,将他的私家花园送给了珠海唐家乡民委员会,命名为“共乐园”。

这座素有异国小型植物园美称的公园,坐落在珠海唐家湾鹅岭北麓,依山傍湖,景色优美。它最初叫“小玲珑新馆”,始建于清朝宣统元年,占地五百多亩,耗资近四十万银两,花了六年时间分期修建而成。园内种有数百种名花异树,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法国桃花心木、菲律宾蕃石榴、印度橡胶榕、日本黑松、泰国蕃荔枝、马来西亚人参果等。共乐园内建有假山水池、红木坊、楼阁和形状各异的亭榭,适合游人来这里走走看看,想些什么,或者什么也不想。

1932年,唐绍仪宣布将共乐园送给乡民时,亲笔写下了“开门任便来宾客,看竹何须问主人”的诗句。现在,这两句诗文被刻在了共乐园唐绍仪展览馆的大门两侧,每一位来参观的游人都会感到亲切温暖。

走出唐绍仪居室时已是午后时分,日光认真地在斑驳的老墙上编织着一个图案,它阴影的部分让这座灰色的建筑显得格外忧郁、孤独。我站在光影里,看着桃花心木的叶子飘在风里,翻转、跌落。这多像人的命运啊!这样的情景让我感到莫名的忧伤,让我想到这幢房子的主人,晚年凄凉的心境。

我们准备离开这里时,那位老人又走了过来,手里捧着几束白色的花送给我们。并告诉我们,这种白花叫姜花,它只在秋季开花。

我闻到了一股复合的香气,像是从遥远的地方赶过来。与我此时的心境、与深秋的气质十分相配。

后来得知,这位老人叫唐鸿光,是唐绍仪的侄孙。他出生在北京,曾留学于苏联。外祖母是德国人,母亲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赵丽莲。在晚年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回到珠海,守着这幢房子,这方庭院,守着自己内心的精神家园。

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这位老人已不在人世了。

我偶尔会在某个秋季去共乐园踏游,我只是想走走,那里的幽静、翠鸟的叫声、从密林深处流淌出来的姜花的暗香,是最吸引我的。

把秋天装满背回家。
热咧,快起来穿!
猪进餐,我坚守,妈妈还要警告狗。
旱烟锅,像支枪,一杆赛过一杆长。

何富成 1962年生,宁夏固原人,初中毕业,没有上过美术院校,没有师承。中国美协会员,宁夏美协理事,宁夏美协漫画动漫艺委会原主任,高级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钻研绘画艺术,40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华文摘》、《读者》、《中国漫画》、《宁夏日报》等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漫画、插图、连环画、国画作品5000余幅,50多件作品在国内、国际艺术评奖中获金银铜奖项,漫画作品在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瑞典、波兰、土尔其、葡萄牙、西班牙、克罗地亚、比利时、南斯拉夫、阿根廷、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展出,十余次担任国家国际新闻、艺术类奖项评委,2004年出席第六届世界漫画大会,2006年被推举为征服世界的36位中国漫画家之一。曾获“宁夏自学成才者”“宁夏十大杰出青年”“宁夏杰出美术家”“宁夏首届名记者”等称号。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